专题:高考文言文复习通假字
-
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童趣》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 -
文言文阅读复习通假字(wode)(5篇)
文言文阅读复习之通假字【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操作性细化目标:一、了解通假字的基本概念。 二、明确通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全集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全集 案: 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 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涔恰! 颁:通“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
-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十则》: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疾在腠里, -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什么是通假字?“通”和“同”有什么区别?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这份资料必须收藏! 1.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2.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1.项为之强 (jiāng)通“僵” 《童趣》僵硬 2.不亦说乎 (yuâ)通“悦”《〈论语〉十则》 高兴 3.诲女知之乎 (rǔ)同“汝”《〈论语〉十则》 你 4.不知为不知,是
-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七上:1.项为之通“僵”,僵硬2.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 5.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3.是通“智”聪明6.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吗”4. 不亦通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整理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整理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
-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A 案:同“按” ;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B 罢:通“疲” ;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 颁:通“
-
高考文言文复习建议
高考文言文复习建议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主要内容之一,赋分为19分,第一卷设三道选择题,共9分,第二卷一般要求翻译两到三个句子,共10分。近年来,文言文考查有强化的趋势。
-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贾凤英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文言文的考点 2.归纳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思路 3.通过练习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教学重点 文言文
-
高考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高考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遵义市第二中学 李德亮
一、强化基础
基础过关是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包括:
(1)实词120个;(2)虚词18个;
(3)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包括单音并列、偏义复词)约80个,如 -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范文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文言句式 教学要点: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
-
高考语文 课文中的通假字总复习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50个) 1.案:通“按”,察看 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板:通“版” 例
-
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子专题复习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