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古诗词四首观沧海
-
古诗词四首
古诗词四首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译文】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
-
古诗词四首
15.《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 2.感悟古
-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范文)
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识记作者、作品; 2. 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3. 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
-
古诗词四首练习题
《 秋词》测试题1.默写《秋词》这首诗。2.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哪些事物?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5、诗的一、
-
七语上课外古诗词后四首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
-
《观沧海》 教案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 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会赏析
-
《观沧海》教案
《观沧海》教案 沙河市第五中学 任秀珠 【教学设想】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当年五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寨,九月
-
观沧海《教案》
《观沧海》教案 学校:xx中学校班级:x年级x班授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2、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3、背诵诗歌并能体会诗
-
观沧海教案 集锦(合集)
观沧海教案 集锦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沧
-
观沧海讲稿[合集]
《观沧海》讲稿 关于体裁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配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
-
观沧海练习题
《观沧海》一、理解性默写1诗人___________.在《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
-
观沧海说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观沧海》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观沧海》。我说课的内
-
《观沧海》教案
《观沧海》 曹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
-
观沧海课堂实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学校 解瑛于2008年12月21日在黑龙江省劳动保护培训中心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中教育教研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初中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8年初
-
《观沧海》说课稿
《观沧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下面我将从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
-
观沧海说课稿
《观沧海》说课稿 飞竹中学 许爱玉 一、说教材与学情 1、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
-
观沧海说课稿
《观沧海》说课稿 肇东市第三中学 宋娜 一、说教材与学情 1、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
-
观沧海读后感
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再次体味曹操的诗作《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