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计算机网络整理复习
-
计算机网络补考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补考复习要点1、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国际化标准网络。2、可以按照子网的概念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两个层次: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3、协议是由通信双方规定并必须
-
计算机网络期中简答题复习
简答题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答:⑴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特点:它是一种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络,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 -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总结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最重要的两功能:连通性,共享。 网络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 网络把很多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复习缩印(合集五篇)
一 OSI参考模型和TCP/IP体系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1,这两种模型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并且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独立,强调网络技术独立性和端对端确认 2都采用分层的技术,每层建 -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2013-2014-2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2014-05Chapter 11. 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的部件有哪些?什么是端系统、主机、ISP?什么是协议?2. 网络边缘、网络核心;客户机和服务器。端系统包括?无连接服务和
-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注意:考试估计覆盖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这三章是重点
第一章 概述
1.2因特网概述
1.2.3中的因特网工程部IETE和因特网研究部IRTF两个概念
1.3 因特网的组成
1.3.2因特网的 -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复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复习题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程》
一、选择题
1.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的是(A)
A.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B.可用性、可控性、可选性
C.真 -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复习心得(5篇模版)
复习心得:
一、基础:
以《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为依据,先认真看看《历次考试的试题分析与解答》和《网络工程师考试冲刺指南》(徐锋),对考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再认真学习《网络工 -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练习题(精选五篇)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交换技术是 A.信源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线路交换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
-
国家电网 通信类复习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结构 1、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NAP:网络接入点,Network Access Point OSI/RM: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 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域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
路按照一定的形式链接起来,
2, 计算机网络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计算机之 -
计算机网络各章复习总结.(推荐五篇)
三、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 1、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功能:连通性、共享。 3、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
-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
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第一章 网络概述 一、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 二、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 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
-
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复习总结
40.简述与IPv4相比,IPv6所引进的主要变化。 41.简述时分ALOHA协议的基本思想。 42.试说明拥塞控制与流控制之间的差异。 43.简述邮局协议POP3的连接过程。 40.简述最短路由选
-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总结(共五则范文)
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 第一章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 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
-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 “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性。 3. 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
-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_2015_杭电
计算机网络(甲) 1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的边缘与网络核心、两级子网 网络中的地址及地址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两级子网: 通信子网:网络的核心,用于数据的传输,交换连接和通信控制。 访
-
厦门理工2012级计算机网络第三版期末考试复习范文
厦门理工2012级计算机网络第三版期末考试复习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A. ARPANET B. ChinaNet C.Internet D.CERNE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