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语里的教育智慧
-
论语里的成语
论语里的成语 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出处】 《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
-
论语里孔子的语录
孔子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一起来看看孔子的语录,仅供大家参考!谢谢!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里仁篇教学设计
《论语.里仁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习《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热爱之情。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生活的目的。 三、汲取“
-
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着全面融合创新阶段过渡,无论从国家地区的宏观层面、学校组织中观层面,还是学习者个体层面来看,教育信息化都是一个平衡多方关
-
分享教育智慧
选择与坚持 ——在清华大学2015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学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向
-
教育智慧
用你的智慧开启家庭教育之门
昨晚儿子写完日记,我一看,就一句话:“我今天很高兴,因为读《三字经》的时候我被选上了,所以我很开心。”我说:“太短了,老师可能要让你重新写。”他说: -
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一位美国妈妈给儿子使用手机的家规亲爱的儿子格雷戈里:
节日快乐!相信你现在肯定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Iphone手机而倍感兴奋。你现在已经是一个13岁的男孩了,而且是一个 -
西方哲学智慧 原因论
原因论已完成 成绩: 50.0分 1 亚里士多德概括总结构成事物的原因有()种。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2 亚里士多德有时把质料称作()。 A、质
-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里仁第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本篇重点谈论“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核心,本篇章也是整部
-
论语里仁篇第三 唯仁者能好人
论语里仁篇第三 唯仁者能好人 每日论语 腾讯儒学2013-10-24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
-
歇后语里的故事
歇后语里的故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miǎn)阳河时,好心
-
成语里的同音字
成语里的同音字: 1、隔岸观火按兵不动按部就班 举案齐眉暗无天日 黯然失色 2、报仇雪恨 抱头鼠窜 打抱不平管中窥豹暴跳如雷3、背井离乡 背道而驰 背水一战背信弃义 狼狈为
-
成语里的学问
一、 带“数字”成语二、 带“动物”成语 三、 带“植物”成语四、 带“人体”成语五、 带“方位”成语六、 带“色彩”成语七、 叠字成语 八、 带“不”字成语九、 带“人
-
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
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 【摘要】:当代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学实践智慧。所谓教学实践智慧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理解教学情境,巧用教学资源营造情智相长的和谐氛围,优化实现教学目标的
-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兵法 文李素怀最近看到李镇西老师写的一篇文《班主任:兵法用来对付谁?》,虽然我没有赏析过万玮老师《班主任兵法》,但我从同事那里听说过
-
教育呼唤智慧
教育呼唤智慧 题记: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 ——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
-
班主任教育智慧
班主任教育智慧, 教育是一种智慧,没有智慧的教育是失败可悲的教育,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合作、沟通的过程,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没有教学的真正反馈。因为世界上永远没有一成
-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智慧,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人才。
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智慧的教育却比比皆是。教师侃侃而谈,板书写满黑板,学生正襟危坐,稍有骚动与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