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三上期末测试卷
-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练习题2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卷首寄语]同学们,又到了期末,到了你收获的时刻!相在这个学期中,你一定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增长了许
-
人教(精通)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测试卷4
五年级上英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18分) ( )1、Please _________ your pencils away now. A. put B. putting C. puts ( )2、---Does your brother like juice? ---Yes.
-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学期期末测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练习题3(答题时间:60分钟)一.看拼音写词语。qínshòuchúnpǔ()()chènshānmímàn()()jiàshǐjiǎnyuè()()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
付永梅人教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 / / / / / /亲爱的同学们,火热的七月开始了!一个学期以来,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
-
期末测试卷
泸县2010年秋期六年级数学自我评价练习题(六)内容:总复习(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等级:一、仔细审题,算一算。(32分)1、直接写出得数。(8分)24542×=5×=×1=÷= 35791ba2214a×=+=-×=
-
三上期末词语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词语)学生姓名————- 一、多音字 kan(看书) diao(调动) gan(干净) hao(好人) cheng(盛饭) 看 调 干 好 盛 kan(看门) tiao(调皮) gan(干活) hao(好动)
-
人教三上语文《古诗两首》精品教案
课题 9 古诗两首 一、教学内容: 《夜书所见》教学时间:9.18 二、教材分析 《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
-
人教语文三上八单元教案
课题:29 掌声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
-
人教语文三上二单元教案
课题:5、灰雀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
-
人教三上:《测量·解决问题》教案(合集5篇)
人教三上:《测量·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列表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
-
人教小学语文三上生字组词
戴:爱戴、戴花、戴孝、戴帽子、戴眼镜、披星戴月、不共戴天
招:招供、招认、招标、招手、招收、招风、招引、招惹、招呼、不打自招、招兵买马、招摇过市
孔:孔穴、针孔、气孔、 -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五篇范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两篇 ________年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4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
人教部编2018年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合集5篇)
………线…………○………… ………线…………○………… 2018年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网民新编《中国人民过马路战歌》:“雄赳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3套
姓名班级___________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18秋三年级语文期末精选卷(
-
人教四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1)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别分数成绩(卷面整洁3分)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cànlànzhàoyàoɡuīlǜlǒnɡzhàohuīfùshùshāochuánjiǎnɡjìnɡjì二、给带点的
-
人教三上数学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16篇)
篇1: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学反思《时分秒》是三年级上册非重点但难度最大的一个单元,它与二年级学习的认识钟表内容紧密相连,题型繁多且难度加大,考验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推
-
人教新课标三上:信箱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人教新课标三上:信箱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
-
人教三上-传统文化-春节守岁的由来
春节守岁的由来守岁,即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打牌、聊天、放鞭炮、包饺子......
守岁习俗始于南北朝,梁朝的庚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时,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