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数学可能性教案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10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可能性 10教学内容:
体念、判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课本P105、例1、例2,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 -
小学数学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 -
2017三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doc
三年级数学上八单元可能性教案第八单元可能性 可能性(一) 教学内容: 教材104~10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
-
四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四年级数学 《可能性》 示 范 课 教 案 课 题:可能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7页例1、“试一试”和例2、“练一练”及“你知道吗”,练习
-
人教版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 *** 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例1、例2。 教材分析 让学生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
-
人教新课程数学第二册教案
一、位置 单元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
-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
-
《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05页例一、例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可能性教案
教材分析:
“概率”是“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课程标准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由于概率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三 -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105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 初步能用“一定”、“
-
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可能性”教案 翟 玲 教学内容:可能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
-
可能性教案
教学内容:104——105页,练习1、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
-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例题,第99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
-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第64--69页。【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猜测、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
-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会有些事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
-
《可能性》教案
三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南边庄子思健希望小学 徐莹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初步体
-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 陈薇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