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商山早行导学案
-
商山早行教案[本站推荐]
商山早行: 教学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2.学习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 授课过程: 一.作者与背景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
-
《商山早行》公开课教案
《商山早行》讲课稿 一、导入 晚唐有这么一位著名的文人,但有评论却说他文不如诗(诗歌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晚唐有这么一位著名的诗人,但有评论却说他诗不如词(在词史上,
-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原创: 宋海秋 丽江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创作背景。2. 整体感知诗作内容。3. 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教学重点:品味意象,
-
《商山早行》教案_1
《商山早行》教案 一、自学 注释 ①征铎(duó):征,远行。铎,远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②槲(hú):一种落叶乔木。“槲寄生”(《〈物种起源〉导言》)(补充: 斛hú,容器;檞ie,一种木质像松
-
山行导学案(共5则范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3.培养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 评价任务: 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2.给诗歌拟恰当的标题。 3.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 4.比较《山
-
《商山早行》改写作文[5篇材料]
《商山早行》改写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
-
3、古诗两首山行导学案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
商山早行的试题总结(5篇)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释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
-
商山早行原文的翻译赏析(大全5篇)
《商山早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燕满回塘。【前言】《商山早行》选
-
郭琼桃《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执教:栾川县陶湾镇常湾小学 郭琼桃 教学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意象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范文大全)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自主测评 1、什么叫做小说? 2、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3、小说中的环境分为哪两面种环境? 4、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 5、小说中的人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分析细节描写在小说刻画中起到的作用 3、理解“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必然性和我们当前倡导的“和谐”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实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1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 自主测评1、什么叫做小说?2、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什么?3、小说中的环境分为哪两面种环境?4、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5、小说中的人物描
-
信阳市羊山外国语中学导学案
信阳市羊山外国语中学导学案
课题:成长中的温暖第1、2 课时总第课时 编制人: 王永红编制日期: 2013-3-13审批人:
温暖,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温暖,来自圣洁的心灵。 温暖,是每一 -
《劳山道士》导学案(优秀范文五篇)
29《劳山道士》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识记作家作品。
2、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全文。
3、体味本文生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二、重点难点 读懂本文。
三、学法指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含五篇)
与儿街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主备:张方德审稿:朱道宝班级:姓名:自评:组评:师评:2011-7-30
学习目标
1、 通过查资料,掌握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练习20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1、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与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迤逦不想来到沧州:(yǐlǐ)曲折连绵,文中指一路走去,绕来绕去的意思。 ..B我因恶了高太尉:(ě)厌恶。 .C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