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数学故事余数
-
数学故事:“余数”的来历
数学故事:“余数”的来历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刚刚从猿猴转变成人,他们以打猎为生。可是猎物常常太少,他们必须把食物平均分开,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但是在分食物的时候,人们经常发现:
-
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有余数的除法》(本站推荐)
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302班张小芳 在教学弟五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我是这样教学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
-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故事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故事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第二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可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
-
数学故事
由《科学的故事》想到的 肥城市王庄镇尚庄小学四年级 尚文斌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心里感到很沉重. 里面讲了一个数学家,他家很穷,但很好学,就把他送到学校里去读书,可他不认
-
数学故事(模版)
数学教学故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
-
数学故事
数学故事 圆与球:跨时代、跨文化的数学故事 撰文/李文林 伫立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座完美的古代建筑,最基本的设计元素竟然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圆。三层
-
数学故事大全
篇一: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绝对原创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 有一天,妈妈在看书时候突然问我:“孩子你学习了乘法了,我出一个题目你来算一算好不好?”我说好。妈妈说:“我出个对联,上
-
数学故事
当前位置:人教网2010>>小学数学>>学生中心>>数学故事 重叠之美与数学 有重叠的地方往往就有美。中华民族风俗很讲究成双结对,文学里也有“双声”、“叠韵”等说法。在号称“
-
数学故事
1 小数点的代价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
-
数学故事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
-
数学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鲁迅巧对奇联 鲁迅曾在三味书屋拜寿镜吾老先生为师念私塾,寿老先生是一位刚正、质朴、博学的人,不仅教学生读四书五经,还教学生对对子。由于对联讲究对仗,所以在
-
数学故事
数学故事------《农民过河》 从前,一个农夫带了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棵青菜,来到河边,他要把这三件东西带过河去。那儿仅有一只很小的旧船,农夫最多只能带其中的一样东西上船,否则
-
数学故事
小数点的代价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一个人驾驶着“联盟一号” 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速降落伞无法打开,科马洛夫无论怎
-
数学故事
【数学故事】 追寻数学大国的历史脉络 一、古代数学领跑世界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14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出现过许多杰出数学家,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
-
数学故事
数学故事 第一个,高更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一、口算: 24÷7= 36÷5=8×6=29÷4= 450+150= 98-80=7×5=9÷9= 二、填空题: 1、19根小棒可以摆()个小正方形,还剩()根。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计算的结果,()要比()小。 3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内容:课本35, 36, 37 页教学目标:1 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2 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把一些物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