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伤仲永和木兰诗复习
-
伤仲永 木兰诗 孙权劝学(精选合集)
《伤仲永》 本文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朝代)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金溪民(平民)方仲永,世隶(属于)耕。仲永生(出生)五年,未尝(曾经)....识书具,忽啼求之(代书具)。父异(对…
-
《伤仲永》《木兰诗》对比阅读及答案
《伤仲永》比较阅读 比较一:【甲】 伤仲永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
-
《伤仲永》
伤仲永
知识要点达标检测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仲()永世隶()耕邑()人不能称() ....
(2)mǐn()然或以钱币qǐ()之环谒日pān()仲永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词
未尝()识书具父异() -
木兰诗复习课教案
朝阳学校赛课教案 备课教师: 魏韦年级:七年级48班 时间:2012年3月27日 课题:木兰诗复习课 木兰诗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能准确掌握诗歌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
-
木兰诗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例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例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
木兰诗
木兰诗 [教学目标及重点]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
-
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设计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中 江 东【学生分析】 在中国,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学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可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刚强
-
木兰诗
初一下册第18课《木兰诗》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
-
木兰诗
《木兰诗》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文学院04专升本2班的汪婷婷。今天我说的课文是《木兰诗》。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
关于《木兰诗》(★)
关于《木兰诗》的教学反思
《木兰诗》是一篇文言文,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文言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重点语句的翻译
我从以下四点谈谈关于这节课的感受:关于本节课的设计 -
木兰诗
八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当堂背诵这首诗。
2.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学习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 -
木兰诗
《木兰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 -
木兰诗
《木兰诗》案例分析 宝山二中崔玉玲 一、主题与背景: 《木兰诗》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
-
木兰诗
《木兰诗》中值得商榷的翻译和读音 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历来都是作为经典课文出现在不同版本的教材当中,不过,文中有些地方的翻译﹑读音却是相当值得商榷的。 一
-
文言文总复习之《伤仲永》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5.《伤仲永》
一、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 称前时之闻 仲永之通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彼其 -
《伤仲永》总复习(有答案)
《伤仲永》总复习1、文学常识:《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是朝的,,。字,号。2、《伤仲永》的“伤”的意思是。本文采用和两种表达方式,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
-
《伤仲永》复习课教学案例
《伤仲永》复习课教学案例 复习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及重点句子翻译。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背诵、讨论、抽问、
-
伤仲永导学(范文)
第5课 伤仲永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注意本文详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