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年级品德期末试卷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笑笑坚持每天都自己整理书包。()
2、过马路时要一站二看 -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
一、判断题(对的“√”,错的“×”)
1、上课铃声响了,要赶快进教室。()
2、别人发言时,我要认真听。()
3、长 -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期末试卷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期末考查试卷
(试卷分值:100分)
一、填空。(30分,每空5分)
1.“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所以我们要敬老爱老。
2.我们要养成生活的好习惯,做到饭后不要立即做剧烈运动。 -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学期期末试卷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学期期末试卷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三年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2014.6.15范文合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期末测试卷2014.6.15
一、我会填。(20)
1、爷爷是爸爸的(爸爸)
2、奶奶是爸爸的(妈妈)
3、春天到了,白天变(长)了,夜晚变(短)了。天气变(暖)了。小 -
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范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着一千七百年的制瓷历史,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A 宜 兴B景德镇C余姚县
2、据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竹简文字B 帛上的文字C 甲骨文 -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大全
一、照样子填偏旁,再选字组词。 如:火 半 十 舌 吾 上 白 青 元 关 车 伙 ( 伙伴 ) ___( ) ___( ) ___( ) ( ) ___( ) ___( ) ___( ) 二、选字填空,我能行。再 在 石 时 坐 座
-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好朋友,牵牵手。(用线连上)(7分)AGJLQRYryqlgaj二、你能读准字音,写出正确的词语吗?(16分)tūnmòyuánxiāosànbùmiánhuā()()()()mnzúgānjìngcōngmángwūyún()
-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范文大全
亲爱小朋友们,今天为你准备了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努力做、开动脑筋,做出满意的答卷。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读一
-
弹子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期末试卷(5篇)
2013年秋弹子学校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我国的国名叫( )人民共和国。2、我国的首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我知道(40分)
1、 ______自幼就是盲、聋、哑人,但是她却学会了阅读协作和说话。
2、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珍惜自己的_____,在海外的中华儿女,____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假如你去储蓄所或乘飞机出行,在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米线 )。
⒉、1840 -
品德六年级下期末试卷(精选五篇)
2014年叫河中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奥运会起源于。
2、阅读也是一种。
3、日本的第一高山叫,它是一座山。
4、被称为羊背上的国家。
5、我国 -
小学二年级(下)品德期末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综合训练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测试题
一、我是小法官。下列说法对的打“ √ ”,错的打“ × ”。(24分)
1、广告上宣传的就是好的。
2.每个人的选择都 -
黄沙港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 2
黄沙港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64分]
1、3月12日是植树节。
2、下雷雨了,我们不能在树下躲雨。
3、在家里我经常 -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
-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15篇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1 一、教学内容单元名课题1、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我为家人添欢乐我和小伙伴2、走进大自然春天来了我们和太阳
-
一年级品德教案(精选合集)
远程培训您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做什么?一、更新教师培训观念,整合县域教育资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二、创设不同的教师培训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