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推荐5篇)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弁言》
——结合现实谈当代中国文化
大二时一次去图书馆,偶然看到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出于钱穆的大名我就借来看了,但是发现当中的《弁言》 -
《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1994-6-1内容简介: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
-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 -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
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不断自我完善,于坎坷跌宕中创新发展,虽多有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同时,由于历时久远,文化 -
中国文化史
导论 一、释“中国” 1 “中” 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国”原指城邑。“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 2 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
-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5篇材料)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不仅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而且还是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对于耳目能祥的中国园林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读了王毅前辈编著的《中国园林文化史》一 -
文化史读后感
读《庙会与中国文化》有感 幼年时期,曾在爷爷家长大,记忆中的家乡每年都会有热闹的庙会,周围村落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拥后挤的前来参加。在那座古老肃穆的古庙前,会搭起戏台,有各种
-
文化史读后感
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
-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传承 (一)文化和文明 1、文化的概念 中国:“文”本意指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事象; “化”本意为改易、生
-
中国文化史笔记(本站推荐)
中国文化史笔记
1、五礼
① 吉礼:对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鱼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望百物等的祭祀典礼。
② 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还应该包括对天灾 -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之二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1文明“文明”中之“文”实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文明”一词首见于《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按孔颖达的说法,则为“
-
中国文化史第六章
宋代文化的总结
唐中叶至明中叶,中国文化开始了又一轮变迁,称之为近古文化。宋代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宋代之后,汉唐的雄浑气象一去不复还,雅文化层面走向 -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考查
1、总结归纳20世纪1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起了哪几次有关东西文化(中西文化)的争论。列举每次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主要的观点,以及每次争论的结果。 -
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2、钱穆:《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
3、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4、张岱年等主 -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为文化的广大博深而震撼,而且是我对世界各名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史都有所了解。从而知道了人类文化演变的的大致轨迹。世界文化史是从全世界文化观点出
-
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从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几 年间,基本为中国的内战时期。当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受到战争 的严重影响,有关的统计
-
中国文化史客观题
一、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中华:
“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华”同“花”意文化灿烂。华夏先民,自认中央且文化发达,故称“中华”。至近代,“中华”则逐渐成为指导全 -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A[大全5篇]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A卷
名词解释:1.《辞海》对文化的总称解释:99年出版的《辞海》对文化有三种解释。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