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牧场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所在地是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
索伦牧场总土地面积107726.97公顷;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浅山地带,山川交叉,地貌有山地、沟谷地、低凹地三种,山势大多平缓,低凹地坡度大部分小于10,一部分谷底较为开阔。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年降雨量450~560mm,年均气温2.1C,无霜期110天,10C年积温2021~2200C,光照时数2789.48,雨热同季,多集中在7~9月。土壤类型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壤。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木林、疏林地、草甸草原、坡地草原。无风蚀沙化及水土流失。
该牧场主要从事畜牧饲养业和农业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机械配套率较高。全场总人口约为5千人;辖管7个生产队;农业机械总动力11668千瓦,实际机播面积约为4000公顷,化肥用量约1000吨。但农田水利建设严峻滞后,基本上无水利灌溉设施,完全靠天吃饭。农业总产值1千多万,粮豆总产量12021吨,单产3526公斤/公顷,牲畜头数30多万头(只)。1998年由外地人分别投资建筑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各一个,年利润均在200万元左右。
二、实习过程
8月17日早晨,全班同学24人到达索伦牧场总部。那是几排陈旧的瓦房围成的院子。其中两排房子各扇门前分别挂着写有“生产科'、“计财科'、“修理科'、“场长办公室'、“副场长办公室'的牌子,一排是十来间款待所,一排是几间作食堂的房子。
当日11:00左右,场部开了一个座谈会,有全班同学、两位实习带队老师和牧场场长在内的部分领导。场长发表了热忱洋溢的欢迎致词,场长助理给我们介绍了索伦牧场的历史。我们由此知道,此牧场由于地理位置极佳,牧草肥美,曾为侵华日军所占并作为军马牧场和掠夺我大兴安岭珍贵资源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又作为我军大型军马牧场之一为部队供应了大量良驹宝骑;后由于其并被淘汰以及不再用马匹来载重运输物资,便在我军精简机构时被裁出军队,归地方管辖,从今自主经营,兼营农牧;9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羊群以及农业机械分发承包给各户农民,农户们每年交足农牧税和提留后自负盈亏,此状况至今。
中午,在场部受到杀猪宰羊的盛情款待。
下午,我们去了本次实习所在连(队)三连,然后全班同学被分成四组分驻四家农户。全队的人聚居在一个村落,一条大道南北贯穿整个村,南头到北头不足500步,我和三位同学便被分派到了最南头的一家农户。连部在北头。天黑时下了一阵小雨。而那时我们正在连部受到连部领导的欢迎和款待。还是猪肉和羊肉。
由于头天下雨了,麦穗潮湿不宜收割,故18日那天我们无事可做。好多同学都爬山去了,我和同住的王学军也去了。
山都不高,但由于山下是大片大片的平地,视野极为开阔,所以虽是站在小山顶却颇有登高望远的意味。山下是一片宽阔的土地,或是长着牧草,或是一片玉米地,或是一块金黄色的油菜地,或是一片洁白的羊群,像是一块极大的画布,虽被大块大块地涂上了各种颜色,却又非常和谐自然,极为壮丽和赏心悦目;山上长满了没足的青草,间着或白或红或紫的无名小花,有不知名的小蝶儿来去飘舞于其间;天空无云的地方碧蓝如洗,而远处山头的白云极低极近,能清晰地看到它侧面的轮廓,仿佛就是一大堆洁白的棉花在山头漂浮。我们突然异口同声地大喊,以此来宣泄被生活长期施加的重压和表达久别而今又重归大自然的无限喜悦。结果吼声惊起了草丛里一群野鸽,疾然远飞。后来我们躺在山坡上仰视天空,再后来就睡着了,直到另一群游山归去的同学路过时叫醒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19日下午,我们终于可以下地实习了。或4人一组,或5人一组,全班同学共分成5组,分别去了5个农场主各自的麦地。我所在的组有5人,由于我原不是与其余4人分为一组的,后临时调整去了那组,他们欺我后去,除组长外其余三人分别自封了副组长、副副组长、副副组长秘书,说唯我一人是组员。看他们那样洋洋得意和陶醉,不忍破坏其心情,便配合他们自称组员,他们果真大为兴奋。
农场主用吉普车化了50多分钟才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开收割机的两个师傅正好从地这一头开往另一头,我们就站在地头等他们下次回来。
让我们惊诧的是地里麦子还不及膝盖的一半高,而且麦穗微小。农场主说明说好几年都这样了,由于天旱,没有水利设施进行灌溉,而且一块地就成百上千亩,也不便利灌溉,天气好的年头还成,一年还能有几十万块钱的盈余;天气不好,比如今年,每亩地只能收几十斤麦子,刚能把种子收回来,这么大面积土地的投入,像化肥、农药以及农业税和提留都没方法收回了。他说,你们是农业高校来的,水平高,你们说说该怎么办呢?我们缄默了,我们是农业高校来的,却学的是农业机械,而学校也从未开过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好多同学还不认识一些基本的作物,大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空负着中国农业高校同学的称号,在一片低矮的小麦面前手足无措。那时,心中内疚不已,想着回去肯定多学一些农业方面的学问并努力学习,将来能真正为中国农业做点实事。后来,农场主又和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农场经营方式,适合当地种植的作物,何种作物经济效益更好等等。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收割机才开过来,这时我不得不惊叹这儿土地之宽阔了,并感叹:要是没有机器进行耕作、收获,全凭人力,得花多大的功夫啊!眼前则出现出妈妈为了家里那四亩多的土地而整日辛勤劳作的身影。一时又为自己学农机感到骄傲了。
收割机把收获的麦粒卸到地头的卡车里,卸完之后,卡车车厢里才隆起一个不大的麦堆。看着麦堆,心中阵阵伤心:这么宽的土地啊,只由于缺水就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
后来我们五人坐上收割机看师傅们如何操作机器,并请教他们很多问题,包括每个操作柄的功能和遇到不同生长状况的作物在如何调整等等。
来回三趟,太阳已去了西边的山头。我们就停工预备回去了。此时卡车里的麦粒差一指高才满。我们五人就躺在麦粒上,两位师傅则在驾驶室里开车回来。
我们仰躺在麦粒上并半陷其中,卡车来回颠簸,而我们则在麦堆里来回晃动;仿佛有一床巨大的绿色毯子从天降下,掩盖着大地,使得道旁的平地和小山坡连为一体,那么流畅,那么自然;而时常消失的羊群则似毯子上绣着的白色花朵;天空那么近,那么蓝,云那么低,那么厚,仿佛一床天鹅绒的被子暖暖地盖在身上。
副副组长秘书用她那甜蜜的歌喉唱起了“两纸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眼睛/真惊奇',由于唱错了歌词被副副组长订正,她便愤然改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先是副副组长用她那同样甜蜜的歌喉和唱,接着我们三个男生也跟着唱起来,唱完后我们欢乐地大笑。我悄悄地凝视着天空,想着要是这一刻能永久停留,那该多好啊。nb
sp;
20日早晨,我们接着下地。这一天,我们亲自操作了收割机收割小麦并开拖拉机犁收割过小麦的土地。在操作中,看着先是歪歪扭扭的麦道和沟壑慢慢变直,心中布满了成就感。
我们更深化地和师傅们交谈,向他们请教,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知道了什么型号的收割机最新;哪种机型在用法中性能好,那些部件简单出问题。还有了解了一些当地的状况,比如每家也许都有多少只羊,出栏周期多长,冬天如何防止羊受冻挨饿,如何销售,去什么地方销售,销售给谁;每家年均收入多少,收入来源都有什么;春冬两季霜冻季节他们都干什么等等。深化交谈中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感受。
21日上午大雨。下午参观了当地唯一的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
淀粉加工厂由一大连商人投资建于98年;整套生产线投资150万;年消耗土豆力量2万吨;年产淀粉2400吨;纯利润在200万元左右。依据淀粉厂老板介绍,当地气候很适合种植土豆,亩产量在两吨左右,其收益超过种小麦,若当地种土豆面积扩大的话,他的厂还需扩大规模,而且当地没有竞争者,成本低,产品售价也高。
屠宰场也是98年为外地人投资所建;生产过程为流水线作业,但工艺简洁,全为人工操作;拥有冷藏库一个;年屠宰量数万只。因参观时间仓促,很多状况未及细问,但曾这样问老板:“老板,你在这儿没有人竞争,而且这儿的羊数量又这么多,效益肯定不错吧?'他害羞而快乐地笑,说:“还行!'
22日上午小雨,到场部。下午与场部联谊,开欢送会。会后即驱车前往乌兰浩特火车站。至此,实习结束。
三、实习总结建议
本次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首先是亲眼看到了农业机械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加强了自己的专业骄傲感和责任感;其次,在生产实践中,学会了农业机械的操作和调整,培育了自己的实际技能;再次,看到如此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懂得了在实际经营中经济核算的重要性;最终,我第一次看到了草原。
对于这次实习,我对学校有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教学支配上存在问题。这之前,我们对农业机械一窍不通,当实习时那些师傅问我们如何排解故障,什么型号的机器性能较好等问题时,我们张口结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达不到实际教学目的,还有损我们学校声誉,让人以为中国农业高校的同学除了吃饭和读书外,干不了别的也没有什么用处。
2、学校在和地方合作力度方面有待加强。首先,当地农作物产量低下,而每户拥有土地面积又多则数千亩,少则数百亩,若但产量能提高哪怕数十斤也能带来明显的收益;其次,当地在生产中有很多明显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比如牧民们总是舍不得卖羔羊,让羊群不断壮大,只卖老残病弱的羊,结果一到冬天,由于饲料不足,造成成羊大量掉膘。学校在这些方面可大有作为,利用自己的科研实力,派出专家实地考察分析,找出并推广适合当地气候而经济效益和产量都较高的农作物,以大大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农大的声誉,更能提高我校解决实际问题和学术讨论的力量,由于索伦牧场是中国农业的一个典型样本,中国农业高校就应当讨论,就应当把讨论出的科技成果在那样的地方推广,要是做不到这些,又凭什么去与“中国农业高校'这个称号相称呢?又凭什么去去背负中国九亿农民的盼望呢?
3、学校在经济方面应当开拓思路。仅从该牧场的两个小企业来看,他们投资少,技术含量不高,但却有很大的进展潜力。区区小企业主尚有如此经济头脑,拥有数千人之众的中国农业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就找不出一人去发觉农业领域的那些商机吗?若如此,要它何用?我最近看到报纸报道说赤峰有一加工羊肉的企业短短几十年从几间小作坊进展到如今年产值80亿元之多,其企业经理还做了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学校的科研优势,莫非还不能做的同样好么?若学校能在草原上开办这样一个企业,何愁世人不知中国农业高校?又何须在校内建设时穷到要同学捐款的地步?而且,我们去实习的条件定然大为改善。
以上建议只是个人看法,必定有不妥之处,但都是本人肺腑之言,是愿学校能更好进展,中国农业能更好进展的剧烈愿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