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平读后感
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我前前后后已读了不下二十遍吧。感谢老舍先生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描叙着他的北平,袒露着他对北平“与我的心灵向黏合”的浓浓深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北平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北平读后感1
再次提笔想写东西时,如果把北京城看成一本古书,即便将来远去,可痴痴念叨着的。言语是不够表达我的心情的。
可遗憾的是,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可谓应有尽有!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许多的美好,却也实在想过离开此地远走他乡。老舍的情感就在这里。恰恰是这些平凡细小事物,或是像他自己所说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多少也能吻合我的猜测,拴在门口的西洋狗。
忽然就忘了该写些什么,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浓浓扯不断的情感牵系,我还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和神圣的笔再见,一直是被尊敬和崇拜的。花不红草不绿却是芬芳葱郁的,来源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事务与人物,不再说了吧,全是因为他深爱着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京城啊,柿子,表达出社会的角角落落的影像可惜而后的自己整日所接触的东西和笔这个带有境界感的字眼颇有距离。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我就不行了。我爱我的母亲;说人家的城市喧闹,在他乡也能满心骄傲的怀念,原因就在这里吧,有永远温暖的房,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感想,通过老舍主观性的带着北平儿化的语言向我们敞开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闲雅,所以众口咸宜!近似于孩子般的话语平静而又沉重的撞击着我的心灵,这种挚爱或许不是紫禁城的雄伟所能概括、谈泊。有我读过的学堂。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毕业照上的解放了般的神采这一切我们享之坦然并心存感激:因为自从高考结束后、易分析,老舍话北京,走完全程我都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北平的传统丽景。
看到《想北平》的原文,老人这份固执的喜爱,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若是在一年前。北平的美自然在于风神古韵。老舍对北平的情感在哪里。回过头来再读到这一句。我也诚然不知。即便不深爱却也割舍不了热爱的情怀。说人家的城市笨拙,慢慢地走,我跟着老舍漫步于对北平平静的情感中。作品的感召力源自一双关注平民,波澜不足的感觉,然后在另个角落点燃思乡之情,背后是城墙。因为我读过的近代文学作品少之又少,也就不会澎湃过分眷恋的情绪了,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因为文章短短千把字,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那份偏执的喜爱,潜藏着作者的平民气质,还不愧杀。因为普通,从头至尾都是平淡有余、安然而热烈的情怀,像摇篮般的舒适岂是轻易能睡得到的,心中完全安适,感情来源于生活,如此切,关注底层的眼睛!
看到小儿安睡在摇篮,出现在我眼中的只是诸如青菜豆腐似的大众情景,西山的沙果,校园里幽幽的花香,作读后感,每个人都对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读,美国的橘子包着纸,文字的魅力,在他乡也能满心骄傲的怀念,真想念北平呀,批着霜儿的沙果,以表达对我的家乡的思念,表达对老舍,但却是绵绵的,而如今,所以也只能在梦里试着走出现在生活着的圈子,正是这话语的平实才表达着北平给老舍的幸福与甜美。带着对红墙金瓦,课间同学传来的字条,故而感人至深,可以面向着快乐的坐上一整天的积水潭,或者说是笔渐渐抛弃了我!在这里我也用原文中的一句作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我也着实的感动了一把,住过伦敦,我痴痴地梦想自己有一天能用笔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北平读后感2
要说起来,我和老舍的这篇《想北平》还真的是很有缘分呢。在拿到语文书之前,我就已经读过这篇文章了,并且,也的的确确是在一种想念家乡的感情下读的。
本来,我也是真的决定要离开北京了,尽管心里是那么的痛苦。毕竟我所经历的生命都是在这个城市度过的。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一切熟悉之物都在这儿。因为我孤陋寡闻,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北京之外的天是什么样,也从不去想它。更没有想过离开家会是什么感觉。
我以为自己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我也以为外面的世界和北京没有什么区别。我更以为自己不会想家。
也许,是我的能力太差了吧。总之,一到那个地方,我马上就发现,原来一切根本就不是我所以为的那么回事。
怎么曾经天天相见的好朋友现在就天各一方了呢?
怎么原本无比熟悉的路上的风景现在就突然变了个样呢?
怎么同样的是在生活着,现在却突然变了个滋味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读到了老舍的《想北平》。老舍所感悟的北平和我所感受的北京,很多事物并不相同。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却没怎么见过北京人在自家里种的蔬菜,也没怎么见过北京带霜的玉李。更可笑的是,我连北山和西山都没到过。但是从他的文章,我却能很亲切地感受到那股子滋味!
还好,他提到的北京的胡同我是没少见过的,牌楼也常见,离家不远的小西天就有个牌楼,以往每周都见得到。虽然他文章里有的东西我见过,有的我没见过,可是一闭上眼,我就能真真切切的见到那景儿,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想北平》这整篇文章里最使我感动的就是最后一段了。要说它的语言,并不华丽,句式也不特别。读着却让我深有所触,可能是因为我身在异乡吧。正是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话。道出了所有身处异乡的北京人的内心所感。当初读到这里时,我的眼泪真的是快要落下来了。不离开家乡,真是不知道思乡的感觉。
我也是深深的,爱着北京啊……
北平读后感3
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我前前后后已读了不下二十遍吧。感谢老舍先生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描叙着他的北平,袒露着他对北平“与我的心灵向黏合”的浓浓深情。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本能的思索文中的表现手法以及我当如何学习。
任何一篇阅读文本其实都是一篇富有分析和借鉴价值的学习媒介。《想北平》这篇文章给人印象最深刻之处、同时也是本文最为精彩的地方就是上面所说的:用平时质朴的表现手法袒露着他对故园北平的一腔深情。如何分析和借鉴文章的精彩之处呢?我想着有一个方法-论问题:没有任何问题意识,没有任何真切现实意义的分析和借鉴没有生命、没有生存土壤。支离破碎、干巴巴的解读之后学习者言语生命的所渴望的表现手法依旧在空中漂泊。
那么如何才能使得学习主体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对文本产生真切的意义学习?方法之一就是自己尝试就这一文学话题结合自身情形开始自己的写作体验。这样一方面必然产生如何写的困境,有了困境就有了学习的真切需要,因而会对文本产生意义学习;另一方面文本的示范性为自我写作提供了比较和学习借鉴的范本。这样即是学习文本的方法,也是写作乃至文学学习的方法。
远离故园的老舍思念着他那热爱却又陷入外侵者手中的北平,用自己的笔表现着自己的情怀,那么我和我的家乡呢?
我的小山村好像即将逝去了!我长大了,远离父母故乡,走上社会,以一个欲有所作为的姿态只身一人在外面生存打拼,故乡的概念渐渐成为黄昏里鸣虫的哀鸣和雨夜里的倚窗相思。前段时间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村子里的人现在越来越少了,今年上半年又有一户在县城买房,即将离开山村。现在我们村已经有一半的户数在县城或者九江景德镇买房立足,原本不到两百人的山村一下子落寞起来。我曾经这样想过,即使是以后在外地上班,每年放假了还是可以回家乡去看看。现在看来家乡梅雨季节里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声恐怕也只能成为我梦中带泪的回想,烈日下和同伴们结伴放牛、偷偷在山脚的池塘游泳的情形可能将永远向我那沉默的山村话别。这真是一种人生的不幸,远离亲人家乡本已让自己心难所依,现在家乡却要从炊烟袅袅中走向废墟和荒野。我埋怨上天的残酷,为什么给了我一个故乡,却又要从我的生命中将它夺走远去?
一想到故乡,我的这种复杂心情就涌上心间,难以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和老舍先生有着某种相似的情形和心绪。那么老舍是怎样用自己手头的笔娴熟真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思呢?
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种淡淡的感觉。心里想就这样一篇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语言上都这般平淡的文章还能选入教材让千万人学习借鉴,真不可理解。之后又陆陆续续读了很多遍,对文章的认识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我几乎是怀着仰视的姿态来学习欣赏这篇优秀散文。
我起初的阅读困境和之后认识的质变其实间接说明这篇文章的过人精彩之处,还是上面所说的,平淡之中蕴真情。
第二篇:想北平读后感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的爱,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恋北平的老舍先生常年在国外,当说到北平,他心中的那份悄悄隐藏起来的爱被慢慢唤醒,继而膨胀,幻化成千言万语堵在喉头,然而在这千言万语中,却没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他汹涌澎湃的情感,想北平读后感。
他恨自己不能像李白那样——潇洒拂袖,便勾勒出半个盛唐;他只能借自己对母亲的爱类比对北平的爱,他只能用平凡的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熟悉的北平——却不知,当他的文字在许多人面前铺展开来,已经震撼了不知多少心灵。
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算什么?比起北平,还太“热闹”,而空旷的地方又太空旷,不像北平既复杂又有个边界,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让他如此喜欢,他甚至可以快乐地背对城墙坐在石上看一天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无所求,无可怕,仿佛回归童年安适快乐的时光——那该是怎样一种惬意!
从美国运来的橘子算什么?还不是娇嫩地包着纸,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华贵?可笑——这些“贵妇人”遇到北平带着霜儿的玉李,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与自然!
城墙、蝌蚪、蜻蜓、香片茶、青菜、白菜、沙果、海棠……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在老舍的眼中却都是宝贝,老舍如数家珍般地把它们展现出来——这时奇迹出现了,读过的每一个人都会不自觉联想起一幅幅画面——那是北平的布局,那是北平的特产,那是北平的风景……如果不是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浓浓的思念,又怎么会有这种效果?又怎么会让每个片断跃然纸上?
然而思念是会呼吸的痛,当老舍慢慢拉回思绪,发现他呼吸的每一口气息,已不再属于他眷恋的家乡;他踏上的每一方土地,已不再触动内心的柔软;他所深爱着的北平,正处于危机之中!
可是,面对着一切,他却并不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于是,他落泪了——这不是懦弱的表现,这是一个爱国者在牵挂自己遥远的家乡,这是一个巨大悲魂的战栗,这是老舍,在用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生命思念北平……想已不再是想,是缠绵,是牵绊,是撕心裂肺的痛!
我蓦地抬头,仰望着天空,那是北京的天空;我站在宏伟的纪念碑前,那是北京的宏伟;我嗅着校园中浓郁的花香,那是北京的气息;我听着志愿者整齐划一的口号,那是北京的召唤……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离开了北京,我一定会再次回来,回到这个让无数人梦牵魂系的天堂……
想北平》读后感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京,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读后感《想北平读后感》。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
作品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真爱北平。”但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义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京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扑克似平常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喻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因此,他对北京表达的爱心,也颇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你”,“你”中有“我”,融中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京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第三篇:狼烟北平读后感
《狼烟北平》是一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史诗。小说依据抗战时期北平城内日、伪、国、共四股势力的明争暗斗为背景,捕捉当时处在城外战场与城内地下争斗中的人们慌张的心理图景,生动地复现了抗战时期北平的日常生活细节,从中透视国家品质和人生百态。我认为,《狼烟北平》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挣脱历来描写北平的文学作品的束缚,对经典人物形象在消解的同时进行了完整重构。
小说极力深入底层人物的内心,着力塑造了一个承接宏大叙事的人物——文三儿。这是个别具人性内涵、创造意味、鲜明性格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其重要性全在小说人物的存亡。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沦陷在日本殖民统治权力中的北平人民生存景况的复述与探察的众多作品中,当数老舍塑造的“骆驼祥子”堪称引车卖浆之徒的经典人物形象。而《狼烟北平》中这个地道的皇城根下的“京油子”,不仅继承了
“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还“具有自私虚荣、盲目自大、精神胜利、看客心理等性格劣性”,疑似鲁迅笔下的阿Q。正是这种双重性格形成矛盾原点,以此为叙事基础展示了恢宏的战争画面和复杂的故事情节,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聚焦放大人的灵魂:勇敢与卑怯,伟大与渺小,智慧与愚
昧,高贵与猥琐„„这些反映出北平人在异族统治下的心灵史,或英勇就义,或苟且偷生,充分暴露出被征服者的疼痛、仇恨与期待和无奈。
人类的存在似乎离不开战争,它总是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都梁试图呈现战争的意识,北平城内各阶层的战时生存状态,各种势力的彼此角逐,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还有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同时,都梁也在制造一种战争的精神压抑与生活的惨淡场景密集缠绕的紧张气息,像北平广安门之战、廊坊之战,以及北平的前尘旧事、风俗人情、水土服饰等等,都穿插在叙述的片羽之中。不被尘土湮没的人,不被时间遗忘的事,从历史的狼烟中拾捡起来。
这显然是赋予小说的特殊叙事,其价值是使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和丰满。有了这些,北平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所有的触角笼聚于一身,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历史的血与肉。我们至此也完全可以得出一个沉重的结论:在底层民众不能具备生存条件的情形下,所谓的民族荣誉只能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已经没有人来充作革命的力量,二是人的自私必然会战胜其他一切指令——贫困最容易扭曲人的心灵,比金钱财富更厉害。
第四篇:北平无战事读后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无名者
“新的中国该是个什么样子?”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是《北平无战事》里梁经纶和何孝钰都说过的一段话,原出自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这段话的人和念念不忘它的那些人都曾有着浪漫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历史的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这些对信仰执着的人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他们有的看到了亲手培育的婴儿,有的则永远停留在了无限的憧憬中。于是那只航船、那轮朝日、那个悸动的婴儿成为渺渺历史长河中的一叶小舟,他们仍然带着理想的色彩,却沉沉在苍茫的昨天,因为冲向彼岸的过程可以乘风破浪,可以关山飞度,但到达了的彼岸却变了模样。
有段时间没看电视剧了,53集的《北平无战事》原本吸引我的是一个个熟悉、惊艳的名字----陈宝国、焦晃、王庆祥、倪大红、程煜、祖峰、王劲松、廖凡、刘烨„„然而随着剧情进展,更吸引我的除了戏骨们的精湛演技外,还有洋溢在整部剧中的国学情结。流畅、自然、恰到好处的诗文就那么一下子击中你的心。这是刘和平为中国电视艺术做的一个贡献,引了一条曲径,通向我们的根。
以下从我喜欢的人物入手,谈谈那些迷人的诗文和动人的表演。梁经纶这个人物很复杂,也很矛盾,只有看到后来才会理解他开始时的那句“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当他和孝钰诵着陈梦家的《一朵野花》,他的心里是充满爱和希望的,身边是可爱的人,心里是对理想的无比憧憬。
他原叫复生,和谭嗣同同名,被如兄亦师的蒋经国选中来做壮士。而实际上他更像那个吉诃德先生,“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铸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等我的这些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纪亦即到来。”即使他曾经的理想被共产党人所不耻,但不能否认他对信仰有着同样的执着追求。只不过,特殊的位置让他也最终迷惑,自己为之付出血的代价的理想为何开始变得丑陋不堪。
个人认为廖凡最精彩的表演在于他面对徐铁英和曾可达同时笔录时的那段问答,凛然、不屈、无畏,直抒一切想说之话,无视一切对自己身份的怀疑。还有一段则是和焦晃老爷子的对手戏,何淇沧望着九死一生从监狱刚刚放出的梁经纶,说“你知道什么是白发如新吗?”廖凡此处表演精到准确,热泪滚动,向先生和盘托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其实我们有时忘了,他不仅是孔雀东南飞行动中的刘兰芝,他还是燕大的经济学教授,是个知识分子,他骨子里有知识分子的孤高与对家国的更高的理想抱负。
当他听到建丰同志一句“才大心细 明善诚身”的评价时,激动得泣不成声,因为“才大心细”是曾文正公对李鸿章的举荐之词,“明善诚身”则是朱熹对儒家修身的最高评价。一个懂自己的师长、父兄能这样的肯定自己不仅是莫大的鼓励,更是自己坚持信仰的动力。所以,廖凡那个在长镜头下隐忍、抽泣中的克制才是一个真正的影帝有水准的表现!
梁经纶最后远走美国,是何淇沧的有意为之,因为面对理想的困惑,他更适合做学问。是啊,这个戴着眼镜的高级知识分子,应该在更简单直接的世界里追求普通平凡的生活,而不是用血染的青春为虚无的理想做祭奠。
曾可达说“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是出自《后汉书》中的一句,大意就是说那些阿世盗名、曲意迎和的小人与直谏的忠良之士的不同遭遇。当这个贫苦出身每月将大半薪酬寄回江西老家的少将,无奈幽愤地道出这句话时,可想他的心底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凉。他预见自己的下场也不过是“死道边”罢了。所以,当他在飞往南京任职前,在曾经的敌人和同事方孟敖身后自尽是多么的决绝和无奈。一片忠心在听得蒋经国电话那端的一句“可达,我们失败了”倾轧崩塌。随之被摧毁的还有对国与家的信念。还记得他曾慷慨激昂他对方孟敖说“唐肃宗不杀李白,宋神宗不杀苏东坡。”他的骨子里有最最中国的君臣观念,有对主公的崇敬忠心之深情。被他那么惦念牵系的建丰同志可以面对的失败,他不能面对。因为他不能面对自己的君之无奈,又无法替君力挽狂澜。忠君的路越走越窄,到头来只能以死报之。可悲亦可敬!
当焦晃老爷子悠悠吟出辛弃疾的《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时光似乎倒流,一字一字,抑扬顿挫,呼吸间都有了浓浓的韵味。此时,我的耳畔还回响着老人家的“壮岁旌旗”、“银胡觮”与“金仆姑”,似乎根本不用背,便硬生生地被他的朗诵存在了记忆里。我想今后,这声音将一直都会在我的心里。
燕大副校长何淇沧说“我现在开始读《春秋》了,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他让副手梁经纶开始打印关于币制改革的计划书,实出无奈。一个孱弱的老知识分子,面对政治的强大压力,他甚至要卖自己的老脸向美国老朋友伸手求援。可是那些打着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要援助粮幌子的大人物,竟是以几大家族为首的肆意敛财。人民依然不能饱食终日,战火依然蔓延。何副校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到头来无以抒尽情怀,却落得个远赴大洋彼岸。可见,搅动历史与推动历史都不是一届文弱书生可以全力为之的,其间的偶然又是谁能料得到的呢!
老人家的这部电视剧可能是最后一部了,见他满头不用修饰的白发,真的感念时光留不住,光阴一去如过翼。一个在自己的术业中专心、潜心、用心的行者,是多么值得尊敬!
因决定身先引退,以冀弭战销兵,解人民倒悬於万一。”徐铁英在二回北平后在方家见到共产党人刘云,用蒋介石刚刚向全国宣布退兵停战时的一句作了开场白。只可惜被机敏的刘云点破、揶揄。陈宝国把这个人物塑造得极其丰满,各种表情变化细致入微。就连一转身的背影都是戏。每每看到他的出场,我都知道耐人琢磨的好戏又开始了。
最难忘的几个镜头容我一一道来:
故事之初,南京特种军事法庭上徐铁英为方孟敖辩护,面对铁证如山竟能起死回生。靠得不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多年行走江湖的老辣与处变不惊。直面候俊堂,他能镇静陈述无中生有的贿赂,栽赃、污蔑,无所不用其极,却是一脸的正人君子之象。曾可达陈情时,几个镜头扫过,陈宝国低眉、抬眼、撇嘴、挪步,每个动作都牵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为最后一出手做足了酝酿。
一干人等在分粮后到警备司令部开会,突然方孟敖枪响,镜头给到陈宝国,他一缩脖,一扭头,连贯的几个小动作,活灵活现地展示出当时事发的突然。就这个看似简单的条件反射动作想必也不是人人演得来,演得像的。
与崔中石、方步亭三人对质,徐铁英急欲要将那20%的股份兑现,小人嘴脸一展无余。先是威逼、利诱,最后谄媚、低首哈腰。当时三大戏骨飙戏真是过瘾。祖峰的沉稳、王庆祥的按捺、陈宝国的奸诈贪婪都是该大声叫好的!
在最后被押送南京前徐铁英对曾可达进了一翻看似肺腑之言,侧面剖析此人物可谓八面玲珑,老谋深算。他事事清楚,人人透析,但却只见利字。他疯狂敛财,早早把家眷安排去了台湾,他对这个党这个国早已没了信念与信心,国民党也正因这批人筑的蚁穴而溃之不复。
和徐铁英相似身份的马汉山绝对是这部戏的一个灵魂。无论从人物设计上,还是程煜的表演上都是可圈可点。狡兔三窟的聚财,察言观色的纯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机智,都能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概括:我在国民党混了几十年,能活到今天,就是从来没把他们的话当过真。
所以,马汉山从不相信有金钱办不到的事,被囚禁,他能一边拍着王蒲忱一边透露自己的家底;欲托曾可达将名画送蒋经国,表明自己立场,却不说自己送,“哪能说送,我这人情一点没有,都是您的功劳”。如此老道的久经沙场的老油条,最后成了四大家族的替罪羊,可怜啊!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方孟敖和父亲方步亭分别念及此句。但一较就有了高下。王庆祥单单一个“横”字已让刘烨望尘莫及了。时态紧迫,为救被困的谢培东,爷俩都豁出去了,决心共赴生死。所以这个时候的“出门一笑大江横”就有了千古回响。王庆祥字字沉稳、句句铿锵、独特的发音方式都给这句临行前的宣言染上了壮丽。
当他得知如女儿般养育了十几年的木兰的死讯后,失声痛哭。这场戏不是演出来的,是一种情绪上的自然宣泄。看这段他的无我演绎令人动容。币制改革当天,作为北平分行经理的他必须为了保住一家老小安全而做出给国民党看的姿态,他让谢培东拿出给木兰陪嫁的镯子,让程小云拿出所有首饰,最后还在临行前拉过程小云的手,褪下她的结婚戒指。他曾经怀着赤子之心回到祖国,却面对这样一个现状,他不是不会搞政治,是不愿意搞政治,但没有办法,搅在了这么一场政治漩涡之中。
他飞赴台湾前与刘云的一段对话耐人寻味。刘云劝说他去台湾,吊了个书袋: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
方步亭听后便指出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原意他定是明白的,但他却非让刘云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直到刘云道出“我们是想让国民党把钱带走,把民心留下”,方步亭慨叹却别无选择。只好把偌大一个家留给孤零零的谢培东。
最后说说饰演谢襄理的倪大红。从他在《大明王朝1566》的严嵩,《八兄弟》里的老大,还有《生死线》的高三宝,《正阳门下》朱亚文的师傅„„无论在哪里,他演什么像什么。他身上有种很独特的气质,由里向外的睿智,每个为影视艺术所生的细胞时刻为艺术准备燃烧着。《北平无战事》中他的最后一组镜头:
方步亭一家要去台湾了。送到大门口,方步亭对谢培东说“走了”。他们一起转身背向。方步亭绝尘而去,谢培东却再次转身目送方的背影,那瞬间的眼神融入了太多的情感。二十年的辜负与共荣辱,让这个做好隐姓埋名一辈子的坚定的老共产党员心生戚戚。那一瞬间的难舍更多的是亲情。他最后让孝钰过来抱抱。虽然是面带微笑说的,但他心底痛失爱女的伤却在拥抱之时沉痛无比。他要抱的不仅是年轻的同志,而更像是木兰—自己唯一的女儿。他在得知木兰死讯最悲伤的时候只给过自己短暂的几分钟恸哭,他的泪水全化成信仰。
最后,他挥手对孝钰和孟敖说“走吧”。眼神再次恢复到安静、淡定。而画外的我却不能平静。我望着屏幕上定格的字幕,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谨以此片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作出牺牲的无名英雄”
历史是人写的,但很多人不会被写到历史里去。共和国的历史是血泪铸就,可不见他们好多人的名字。今天的新中国是他们想要的那个新中国吗?他们为了信仰抛弃爱人摒弃生命放弃安逸的生活,真的值得吗?历史没有假设,我们谁也回不去,谁也无法看到从子宫到死亡以外的未来。秉持信仰者自然无畏,庸碌者也并不痛苦,人生一世,选择与被选择竟在那无意与注定间。历史选择了一些人留下名字,历史也选择更多的人被忘却。面对历史面对宇宙的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值一提。滚滚红尘就这样流逝,曾经稚气的童年、曾经生动的青春、意气风发的壮年和风飘絮般的老年仅仅是我们眼中的几十年,我们知道的时间又真正意味着什么呢?在一个个世纪的交替中,人类文明一次次地在浴火中复生。燃着那熊熊火焰不熄不灭的正是一个个渺小的生命,所以,生命渺小却可敬,即使无法选择生死,即使不知明天何在,我们依然活着,为一个个细胞延续着生命。这是火种,普罗米修斯盗来的不熄的人类的圣火。冥冥苍穹,莽莽波涛,陪着我们永生!
后附未及提到的剧中诗文截选,都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
曾可达诵闻一多先生的《太阳吟》: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北京城里的官柳,裹上一身秋了吧。
方步亭诵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 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梁经纶诵卞之琳《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方孟敖望着谢培东的背影提到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方孟伟在狱中与木兰分别时想到的顾贞观的《金缕曲》: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谢培东与张月印电话接头时提到的朱熹的月印万川。何其沧在与飞机上的孟敖通话时的庄子: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方孟敖在家中与孝钰和木兰提起的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 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 凉好个秋。
还有:霍去病的“凶奴不灭,何以为家。”
《诗经 小雅 常棣》中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左丘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老夫子的:“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熠熠闪耀着的中国文学经典啊,我爱你们!
戏为六绝句其二
也知道方孟敖,谢培东们就算活到了解放也不会有好下场。
包括那个提前牺牲了的崔中石。
能熬过反右,熬不过文革。
就算了熬过了文革,七老八十的,说不定还要为自己的身份问题跑这个部门跑那个部门。
最后给你来个“按照国民党起义军官享受副团级待遇”。
你说你图什么?你好好干你的王牌飞行员,讨一个漂亮的学二代当老婆。
你说你图什么?你好好干你的银行襄理,守着你唯一的傻女儿,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你可以说人被时代裹挟,身不由己。
你却也承认他们义无反顾,做出了自已的选择。
总有人喜欢用后来的事情来倒推前面的事情。你看看三反五反?大跃进?十年?
你面带鄙视,你们这帮一个个一本正经得吹什么牛啊,你们不也搞得一团糟嘛,你们搞的还不如老蒋小蒋呢。
传统文化的回归啊,普世价值的推崇啊。
你跟他们说,他们或许只是摇摇头,不说话。
他们脑子里想的,只是希望平津的老百姓不要没饭吃,东北来的流亡学生不要没地方住。
或许更远大一点,希望在以后这块土地每个老百姓都有自己田地种。
你继续引经据典,这个计划经济,不行。那个控制思想搞专制,通往奴役之路。去跟美国打朝鲜战争,失去了收复台湾的机会,简直愚蠢,不懂国际政治。
你还可以列出许多,主观的,客观的,用心险恶的,外行胡搞的。
但你不知道:
在这块土地上,千百年以来,有很很多多的人,只是想让他变得更美好起来。
方孟敖是这样的人,谢培东是这样的人,崔中石是这样的人。
再往前,瞿恩也是这样的人。
有的人在半路上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有的人遍体鳞伤走到了终点却发现有可能走了不是一个最正确的方向。
但这些真正的勇者,但凡还有最后一口气,也会接着走下去。
所以你没有资格嘲笑他们,也没有资格评价他们。
甚至没有资格替他们惋惜,替他们不值。
“Schopenhauer 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北平无战事》是我今年上半年就非常期待的一部戏。对于该剧,我的第一个好感来于它的片名。这些年,看到太多不知所云的影视剧名了。很多片名往往只有看了很多集剧情后才能理解,有些片名甚至看完了全剧也没法理解。有些片名虽然有些道理,却是颇有放之很多剧都合适的悲哀。当然,还有些片名,动辄近十个字,虽然写得颇为明白,却失于文采。《北平无战事》,其片名,第一次听到,就让人眼前一亮。短短五个字,地点、事件,全有了,稍稍懂些中国历史的都会知道这是讲述北平和平解放的事。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用《北平和平解放》为片名,该是多么地失于文采。这一点,与《战长沙》没有叫《长沙保卫战》,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看《北平无战事》的第一集起,我就不停地向身边的人推荐这部戏,而我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好看。这是一部从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正剧范儿的历史剧。当一部部虚而又虚,玄而又玄,足以让历史以假乱真的民国戏已经令我们“审美疲劳”之际,《北平无战事》恰如一阵清风拂面,其强烈的历史质感直让人看得好不惬意。
毋庸讳言,这是一部力图真实再现历史的作品,是一部用我非常欣赏的方式来“真实”再现历史的作品。我们都知道,完全真实的历史是不可能用影视作品来呈现的。但是,如果一部作品能够在尊重史实的大前提下,尽可能符合每一个历史人物应有的言行,斯足矣。这里的符合不是指每个历史人物都不能改名换姓,亦不是指每个历史事件都不能改变细节。这里的符合指的是一个历史人物即便改名换姓,他的言行仍然非常符合这个人物该有价值观。这里的符合是指一个历史事件,即便时间、地点或人物,都有或多或少地调整,但事件本身没有背离它在历史上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很显然,《北平无战事》做到了我所期待的这种符合。所以,这部戏让人看得很过瘾。
有一种节奏叫缓慢而不拖沓——《北平无战事》观后感二
看了这么多年的影视剧,《北平无战事》是节奏最缓慢的一部。常常一个场景要占用小半集乃至大半集的时间。常常看了好几集,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一天还没过完。如此节奏,不能不让人感慨这个电视剧的活儿做得真细啊。毋庸讳言,如此细腻的处理无非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明白。而值得称道的是,该剧在让人看得明白的同时,并未给人一丝一毫拖沓之感,这本身已足见作品的功力所在。
如全剧开场时发生在机场的那场堪称惊心动魄、足以展示方孟敖高超的飞行技术与临危不乱的指挥才能的“救人救机”行动,几乎占用了小半集的时间。如此处理,颇有先声夺人之感,让人看过第一集,就不得不感慨编剧的“专业”,更让人没办法不继续看下去。再如南京特种军事法庭三案并审方孟敖庭等人的那场戏,虽然用了一集多的时间,但给人的感觉竟然是剧情非常紧凑。因为法庭之上,每个人的戏份都很足,很耐看。尤其是方孟敖一再率部,时而以颇显不恭的坐姿傲视法庭,时而以饱含恭敬的站姿向同堂受审的中共地下党员林大潍致敬,所有的这些举动,竟然让本应严肃的一场庭审有了出其不意的“笑果”。
“好看”,这是我第一天看剧后用来评价该剧最多的一个词。也是我从从该戏开播的第二天以及接下来的这些日子,每天都不厌其烦地跟身边的人一再推荐这部戏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
在剧中,从崔中实在南京站上火车到其在北平站下火车,短短不到两天时间内在各处发生的事,该剧竟然用了三集来呈现。其中,每一条线都为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如此慢的节奏,只为了把所有人物的出场都交代明白,惟其如此,整个剧情才能更顺畅的展开。而如此有序的交代方式,亦显示了编剧之心思缜密、布局精巧。
有道是,不怕电视剧演得慢,就怕慢中没内容。只要是剧情需要,哪怕几个人占用上几分钟的时间而只是用眼神交流,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只要是剧情需要,哪怕是某个人滔滔不绝地来个长篇大论,我们也不会听得乏味。这就是为什么五人小组那些面面相觑的场面,和梁经纶在方孟敖军营中那一番慷慨陈词的演说,我们都看得十分过瘾的原因。
事实上,这么多集下来,我们早已适应了该剧如此慢的节奏。所以,虽然全剧已经开播30多集,我已经开始觉得50多集有些短了。因为这么好看的作品,实在太难得,实在太不想看到它的结束了。
对于《北平无战事》,我已经开始进入晚上看直播,白天看重播的节奏。再看该剧,最让我凌乱和难以释怀的竟是“剧结束的太晚,而他却走得太早”的崔中实。而且,让我自己都多少有些无语的是,我竟总是觉得他才是该剧的女一号。
还是系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吧。只是,一部二十四史,该从何说起呢?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在《潜伏》中通过那个让人恨得牙根疼的李涯,认识了崔中实的扮演者祖峰。而最近一次看祖峰,则是其在《黄金时代》中扮演的罗烽。事实上,前不久《黄金时代》中那个颇为柔弱、书生意气的罗烽,已经让我有些不敢相信这竟然是那个李涯的扮演者。但,祖峰对崔中实的演绎着实让我再次大跌眼镜。实在是太判若两人了,不仅跨越了善与恶的鸿沟,而且跨越两性的差别。在崔中实没有牺牲前,只要是和他有关的对手戏,我都喜欢看。因为,在这部女角尤其少的作品中,他实在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事实上”的女一号。
第一集,看崔中实在徐铁英面前慢条斯理、柔声细气的样子,怎么看都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估计歹毒若徐铁英者,也不忍心大声“惊”到他。所以片中,即便徐铁英后来得知了崔中实的共党身份,却还是异常“轻柔”地与其交流。轻声问来轻声回,由始至终成为崔中实与徐铁英之间对话的特点。想想那个常常被马汉三气得大吼大叫,对下属孙秘书也偶有厉声训斥的徐大局长,竟被崔中实“逼迫”若此,倒也是蛮有趣的一件事。
崔中实与其夫人之间的戏,则每每让人忍俊不禁。听着其夫人一再用柔中带刚的上海话,当着“外人”的面数落他,而他只能对着“外人”做无奈的苦笑状,如此受气的南方小男人,真真让人又是心疼,又是“怒其不争”。当然,最深的感受还是,这个没有与其他女地下党假扮夫妻的共产党,真的是“很食人间烟火”啊。
也许,最值得一说的该是崔中实和方孟敖的对手戏。不知为什么,我对二人“鸳鸯戏水”的那出戏印象颇深。因为在剧中,看到崔中实在方孟敖的“淫威”之下,不得不走进水中之前,那轻解罗裳的动作,真让人我见犹怜。而其出水后,假装因没有眼镜,而无法看清衣物的样子,也真是楚楚动人。不知道,在那一刻,咱们的方大队长真的还能只把崔中实当做自己的一个大哥吗? 有趣的是,这个被方孟敖称作大哥的人,却一直被孟韦称作崔叔,这多少有些乱了辈分。不过,崔中实牺牲后,方行长去他家探望其妻子和儿女时,他的两个孩子也称行长为爷爷。由此看来,好像方孟敖的称呼更正确一些。好像有些跑题了,再把话题拉回来。就孟韦和崔中实之间的对手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韦在崔中实家吃完东西后,崔中实为其亲倒洗手水,亲递毛巾的动作。尤其是其母性十足、充满疼爱的眼神。那种细心,让人动容。由此,孟韦对崔叔的感情之深,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剧中与崔中实有对手戏的人还很多,如谢培东、方行长、孙秘书等,但无论其如何“生的伟大,死得光荣”,我还是常常会把他恍惚为本剧的女一号。我不知道祖峰同志是否接受我的这种凌乱,但我必须为祖峰的精彩表演由衷地点赞。
陪儿子赴一场民国末年的文化盛宴——《北平无战事》观后感四 这些天,一直领着8岁的儿子一起追看《北平无战事》。原本担心孩子太小会不感兴趣,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为了不影响追戏,儿子每天都会早早写完作业,装好书包。每天晚上都会从7点多起,便一边看书一边守在电视机旁。只待放映时间一到,他便准时打开电视,并及时告知正在忙家务的我“妈咪,开始了。”真不敢相信,这还是那个痴迷于动画片的小朋友吗?
昨天下班后,我把新买到的《北平无战事》拿给儿子看。儿子看到书里面夹着的明信片,竟逐一为我说出了每个演员在剧中的名字和他们的主要“事迹”。只是,当看到刘和平老师的照片时,他想了良久后说道:“妈妈,这个人我怎么不认识啊?”。当我告知,此人便是该剧的编剧时,儿子的表情顿时变得肃然起敬,“妈妈,他好厉害啊。”我笑了,是啊,刘老师的确很厉害。因为他的作品居然能把一个8岁的小男孩从动画片中吸引过来。
那么,《北平无战事》中能吸引一个8岁小朋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从昨晚想到今晨,我突然意识到,应该是该剧呈现给我们的厚重的文化。
许是因为前不久,刚刚领儿子看完《黄金时代》。所以,他对萧红以及她所在的民国时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看民国戏。因为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东西文化交汇、新旧思想碰撞的时代,是一个离我们今天最近且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时代。只是,用影视作品把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呈现出来,对于任何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量。毋庸讳言,《北平无战事》是这些年我看到的最好地呈现了民国末年文化特点的作品。
观戏至今,当听到惯于喝咖啡、抽雪茄的方孟敖,对执意要和大家共危难的两个下属说出“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听到满身江湖气、满嘴“混账王八蛋”的马汉山看着被方孟敖用红酒和可乐勾兑的酒杯说出“风萧萧兮易水寒”时,我们感受到的不就是扑面而来的“民国风”吗?
笔者曾在第一篇观后感中感言,本剧是一部用我非常欣赏的方式来“真实”再现历史的作品。不过,现在看来,我当时的认识还是浅了很多。因为,既然要符合历史的“真实”,就要符合它的文化真实。而这种真实,绝不是让女人穿上旗袍、唱着《花好月圆》就行。也不是让男人洋装在身,洋表在腕就行。更不是送礼就要送字画和茶壶、说话就要时而孔孟时而洋文即可。这种真实,应该是一种如水般随处流淌的精神,随时流出,流进每一个观者的心里。这种真实,会让你在不刻意察觉时,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你,让你心甘情愿在这段日子走进那个叫做“民国末年”的时空。
我欣赏剧中,领粮现场的全体师生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齐声诵读刚刚故去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那种壮观让人动容。我欣赏剧中,方步亭和何其沧两个老家伙打印着洋文却用白话文来猜古诗词,那种雅兴让人钦羡。我欣赏剧中,方孟敖用在飞虎队学会的办法来醒面和勾兑酒水,那种东西文化的交融让人叹服。我欣赏剧中,诸如“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等活学活用的古人思想,那种古为今用的灵便让人感慨。而所有这一切,都只能是那个时代才会出现的现象。在观剧的过程中,让儿子尤其感兴趣的也正是这些他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触及的,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几乎每天都要和民国时期的档案史料打交道,所以儿子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只是,对于这些竖版的繁体字,他更多的感觉是:太难认且不好写。而这一次,当他亲眼看见剧中人一笔一划地来书写这些文字时,他突然说道:“妈妈,原来这些字这么漂亮。难怪你喜欢看。”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感谢《北平无战事》,因为该剧竟然让一个8岁的小男孩体味出了汉字的美,如此收获直让人欣喜若狂。
虽然,《北平无战事》还未播完,但它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适用于所有文艺作品的颠扑不灭的真理,即文化是一部文艺作品的生命力所在,是征服观众的决定性力量。否则,再好的演员,再跌宕起伏的剧情,也很难去触动人的内心深处,更遑论长时间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今晚,继续和儿子同赴这一场民国末年的文化盛宴吧。最是那种让人安静的美——我看程小云兼《北平无战事》观后感五
看罢昨晚的三集之后,有一个人已经静静地、却是牢牢地占据了我的思绪,此人就是程小云。在这部以男人为主的戏中,程小云的光彩虽时隐时现,但每次出现,都会拥有一种迫使人瞬间安静下来的强大气场,那气场让人不由得想跟着她一起变得优雅从容起来。
该剧最初时对程小云的呈现,曾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即程小云的存在只是为了凸显方孟敖兄弟对生母的深情。看着孟韦对程小云的不恭,听着方步亭讲述程小云为了方家兄弟竟然打掉了两个孩子,我曾对程小云这个“后妈”充满了同情。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拥有一副能唱程派亦能唱《月圆花好》的好嗓子,穿上旗袍美得不得了、让何其沧老爷子都没脾气的“程姨”兼“小妈”,越来越以其不让须眉的轩昂器宇折服我心。当看似柔弱的程小云以一种闲庭信步的姿态随着方孟韦走进警察局的那一刻,也许她还未被徐铁英放在眼里。而当她轻描淡写地说出那几个她曾经陪同方行长拜访过的大家族的名字,而每一个名字都足以要了徐铁英的命时,徐铁英已经变得“气短”起来。而当程小云几乎不加停顿地接着徐铁英的话茬说,“有机会到台湾,希望有幸拜会徐夫人”时,那种机变,唯见过大世面的人才有。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在心里赞道“帅”。
虽然,这个绝对给孟韦长脸的程小云,其表现全在孟韦的意料之中,但从未与如此厉害的女人过招的徐铁英,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一对颇为奇特的母子组合。面对徐铁英所谓的方家纵容孩子之说,程小云稳稳地说出了“承受”一词,并缓缓地解释为“一起承受痛苦”。那种担当,那种坚定,的确已经让徐铁英在这母子二人面前跌倒了。看着程小云的淡然自若,大方得体,我甚至在想,这气度也许只有当了少帅夫人的赵四小姐和当了总统夫人的宋美龄才能压得住吧。
程小云的陪同,无疑让孟韦有了“胡闹”的底气。而这一次,因爱子心切匆忙赶来的方步亭不仅没有责怪程小云,竟笑言:“后母带儿子大闹警察局,像我方家的人。”从不被方孟韦接受,到被请求陪他“大闹”警察局,从方步亭要求其在孩子面前要少言寡语,到现在在方家兄弟面前说话比方步亭还有分量,程小云就这样一步步征服了方家所有的男人。而值得称道的是,无论如何“强大”,在方行长面前,她永远是一个小女人,永远是一副惟方行长马首是瞻的小鸟依人。回到家中的程小云继续受到了方孟敖的别样“赞美”。当方孟敖对方步亭说“你不觉得让程姨陪孟韦去见徐铁英,很委屈程姨吗?”的那一刻,程小云的心一定温暖极了,因为这话里充满了方孟敖对她的尊敬、肯定,甚至还有一些心疼。而我更相信,这话里,还有一种男人对女人的欣赏。
看罢昨晚的剧,我忍不住在想,这是一个什么样女人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尽显骨子里的优雅从容。在这部女人本就不多的戏中,她的存在,竟让女一号和女二号多少有些黯然失色。也许,面对她如此安静的美,方行长的心里早已经无数次地说“有妻若此,夫复何求?”了吧。
《北平无战事》大幕落下,我的心突然变得空空的。半个月来,该戏彻底打乱了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颠覆了我此前对民国戏的认识。从最初的追戏到迫不及待地购书,从感想丛生到日渐平复,《北平无战事》让我在这些日子,经历了初喜、次惊、终冷静的心路历程。
那些无法不去关注的小人物的命运——《北平无战事》观后感六 《北平无战事》大幕将落之际,一个旁白让我的关注点突然转移到剧中那些由始至终给各位主角作陪衬的小人物们。根据该旁白,国共双方就北平和平解放所达成的内容之一,是允许国民党师以上的人自由选择去留。听完这句话,我的第一个疑问是,那么师以下的人呢?那些为数众多的师以下的人,他们难道就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命运?
其实,历史本就这样,很多时候,一切事情都只能以大人物的意志为转移。除了上文提到的师以下的众人,还有方大队长的那些手下,以及曾可达的王副官,这些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无所谓善恶,甚至无所谓信仰,他们有的只是对主子的忠心与否。
方孟敖手下之忠心,从一开始我们就见识到了。这些一招一式都唯方队长马首是瞻的国民党空军,在北平解放前就这样随着他们的方大队长去了台湾,这多少让我觉得有些不公。因为,他们的家人都在大陆,他们中难道就没有人想留下来与家人团聚?方孟敖可以从此跟何孝钰双宿双飞,可以从此陪伴其父亲左右,甚至可以生个一儿半女承欢方大行长膝下。那么,他手下的这些人呢,他们跟家人也许从此天涯永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就因为他们跟了方孟敖这个人?在我党决定飞行大队命运时,难道真的只对方孟敖一个人负责吗?答案无疑只能是肯定的。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有的策反工作好像也只能对某些长官级人的负责。这就意味着很多人的命运,其实早在他们刚刚参加“工作”时就已经注定了,这多少有些投对胎就命好,投错胎就倒霉的味道。
这一点,在对曾可达可谓忠心耿耿的王副官身上尤为明显。就其主子而言,从一开始每每铿锵有力地说出“我是国防部曾可达”,到最终连个为他说话的人都没有,曾可达的命运让人扼腕。相应的,王副官的命运也让人为之唏嘘。也许王副官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借曾可达的光以图显达,但是至少希望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对家里有个交代。在剧中,王副官之敬业,让我没法不尊重他。但是,随着曾可达被蒋经国的放弃,王副官的命运彻底改变了。我无法想象他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因为以他的级别,不可能去台湾。但是,留在大陆,等待他的又能是什么呢?我甚至忍不住去想,曾可达的逝去已经让王副官成了丧家之犬。也许这样说对他不够恭敬,但事实上,他可能只会更惨。当曾可达选择以死“谢罪”时,他也许对这个下属颇为放心不下,但自身难保的他,又岂有能力再去管他。
看《听风者》的时候,我曾忍不住有这样的设想,如果当时梁朝伟演绎的那个“听风者”不是被共产党发现,而是被敌人利用,那么,他是不是也会为之甘于奉献呢。事实上,对于这个听风者而言,并无所谓信仰,有的只是对知遇之恩的报答。“梁朝伟”的命运,无疑是很多小人物命运的缩影。即历史无法为他们负责,大人物也无法为他们负责,而他们却不得不为那些肯用他们的大人物负责,并通过他们去对历史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有人说,中国在近现代史上之所以不是很惨,是因为我们在一战和二战时没有站错阵营。对此,我的理解是,与人分为大人物和小人物一样,国亦有大国小国之分。当中国不被很多国家放在眼里的时候,我们只能依附于大国,只能乞求不站错队。否则,在一战时,我们连在巴黎和会说“不”的机会都没有。否则,在二战时,我们就拿不到美国的任何援助。所以,中国当自强,当崛起。我们崛起不是因为我们想称霸,而是因为我们不想再让别人主宰我们的国运。同理,我们每一个人亦当自强,否则,我们也无法主宰个人的命运。
没想到,会写出这样一个结尾。也许有些跑题,但是既然跑得很顺,也就随它这样跑吧。
我看曾可达之死——《北平无战事》观后感七 每一部影视作品都会有一些人物,以线索的作用把全剧串起来。在《北平无战事》中,曾可达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从开篇起,本剧想要展现的国民党在其统治末期所进行的,诸如反贪腐、戡乱救国、反共等举动,都由曾可达一一引出来。而篇末,随着其生命的终止,国民党的这些行为也都到了尾声。
与片中大多数,或生于名门望族,或有外国人“支持”的人不同,出身于寒门的曾可达,所依仗的与其说是自己的能力,不如说是建丰同志的支持。在剧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当建丰同志给予他的支持足够有力时,他说话的底气也足够强。所以,虽然年纪最小,资历最浅,他却可以在五人调查小组里,发出最强的声音。他甚至可以提前做主让方孟敖释放马汉山,并声言由他去汇报。然而,当建丰同志的支持不够有力时,他的无助乃至彷徨都溢于言表。为什么他最后擅卖军粮的行为让人心疼,因为那一刻曾可达已经没有任何人的支持,他只能以这种孤军奋战的死谏来让人看到自己微弱的力量。
曾看到过一个关于《西游记》最精彩的评价,说“有背景的妖怪都被神仙领走了,没有背景的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想想方孟敖的桀骜不驯,也许有其性格的原因。但是,如果没有那个做北平分行行长的爹和与司徒雷登大使交好的准丈人,他真的敢没有命令就擅自驾机升空吗?同理,如果不是因为方孟敖足够强大的背景,崔中实也不会挥金如土地去救他,因为就算是拿出金山银山也不可能救下来。毋庸讳言,背景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所以,有背景的人活得更硬气。所以,方步亭既可以向蒋经国提出让方孟敖去美国做武官,也可以向共产党提出让方孟韦去香港。
但是,原本没有任何背景,只在可怜的时间里曾经有过建丰同志这个貌似强大的靠山的曾可达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所有背景中,唯有血缘这种背景最强大。所以,方孟敖口中的那个“只是一个孝子”的蒋经国不会背叛他的父亲。所以,当铁血救国会曲终人散之际,蒋经国甚至提出不想再同曾可达见面。不是蒋经国对曾可达薄情,而是这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曾可达对于他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已经焦头烂额的蒋经国更无暇顾及到他。蒋经国能在最后还不忘与曾可达通电话,也许已经是仁至义尽。这一点,曾可达也心知肚明,所以他才会感激涕零。
一个忠心耿耿于自己的“朝廷”与“主子”的人,最后竟被自己的“朝廷”所不容,被自己的“主子”所放弃。曾可达除了死还能怎样?我们常说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这两点对曾可达都不适用。他就是一只曾经被蒋经国插上翅膀的老鹰。只是当他想要飞得更高的时候,他的翅膀又被蒋经国生生地剪去了。“要么飞,要么坠落”,这是今年《中国好歌曲》中刘欢组一个队员做的歌,没想到用在曾可达的身上竟这么合适。
对于这个颇喜欢曾文正公的人,我突然很想称呼他一句曾公可达。因为比起那些仍然苟活的人,曾可达无疑是“敌方阵营”里最让人敬佩的人,他赢得了包括方孟敖和我们这些观众在内的所有人的尊重。剧中,曾可达曾对方孟敖说过,希望他能做个见证,即国民党中也有“好人”。他的目的达到了,因为这一点,我们都是见证。
方孟敖解析——《北平无战事》观后感八
笔者认为方孟敖主要有四大特点:特别党员、中西合璧、浅笑辄止、技术自信。分别说明他的身份、言行、表情和他到底能做什么。
一、特别党员方孟敖
《北平无战事》的一大贡献是为很多人普及并深化了中共特别党员这一概念。在看《北平无战事》之前,我印象最深的中共特别党员是杨度。这些年,虽然也有影视剧作品中出现过特别党员,但是像《北平无战事》这样,如此集中的呈现多个特别党员的作品还是第一次看到。在该剧中,方孟敖、谢培东和何孝钰都是特别党员。相比之下,方孟敖好像更加特别,换言之,他绝对是我见过的最不像共产党的共产党。他的桀骜不驯、他的不掩真心,把谢培东和何孝钰陪衬得好像已经不是很特别了。
方孟敖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特别党员,所以他会拒绝组织的安排,拒绝与何孝钰接头,原因是不希望她有危险。如此不听话,真的是很让组织为难啊。至于在最后的危急关头,他还想着如何保护同为特别党员的何孝钰,不让她做这个,不让她做那个,好像俨然成了她的上级,全然不顾她也是党员的身份,真有些让人没脾气。只能说,这个特别党员太特别了。
二、中西合璧方孟敖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西文化交融、新旧思想碰撞的时期,这一点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所体现,本片的方孟敖就是体现得较为突出的一个人。
看看方孟敖抽的雪茄,还有他喝得红酒和咖啡,可谓洋范儿十足。他那套红酒兑可乐的做法更是让人大开眼界。但是,这些只是他的外表,他的体内其实流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片中,当听他口中对程小云唤出那声妈时,我打心里佩服这个方大队长,因为这就是中国人才有的礼数。看着他一再地在未来岳父家忙着揉面做馒头,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女婿好靠谱啊。
片中,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颇深。在谢木兰“牺牲”的那晚,何孝钰曾一度急着出去寻找,后来因被长辈们制止而愤而上楼。那一刻,方孟敖自是很想上楼去安慰他。但是,当着所有的长辈他没有动。后来,善解人意的方步亭对着儿子发话了“你也上去吧”,方孟敖才不急不忙地朝楼上走去。这一幕让我看到了那时大户人家的家教。有人说,这样的家教有些不近人情。而我想说,如果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这样的家教,那么所有的晚辈,他的行动节奏就会在必要的时候被长辈们稍加控制,而这种控制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晚辈的承受力。所以,即便方孟敖没有第一时间冲上楼,但这样的时间间隔何孝钰能懂,更能接受。
三、浅笑辄止方孟敖
我是在看《来自星星的你》时,学会了面瘫脸这个词。其实,在《北平无战事》中,面瘫脸还真不少。诸如谢培东、曾可达、徐铁英,都或多或少有之。当然,程度最深的当属我们的方大队长。不过,与其面瘫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方孟敖的浅笑辄止。
根据人物的设定,方孟敖就该是一个内心很难被温暖的人。剧中,崔中实曾经多多少少融化了他内心的冰冷。但崔中实走后,他似乎又成了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我们也许不该苛求一个内心冰冷的人还能奉献给我们温暖的笑容,所以,他的每一次浅笑都变得弥足珍贵起来。
印象中,方孟敖的第一次笑,是其刚到北平下机伊始时。这个面对众学生的欢呼,尚能一脸严肃的方大队长,无意中看到了冲在最前面的表妹谢木兰时,脸上划过了一丝蜻蜓点水般,让人难以察觉的笑。那一刻,我意识到,方孟敖是一个难以掩饰亲情的人。对于自己的亲人,以及把自己当亲人的人,他是可以笑得出来的。所以,方孟敖可以对着弟弟方孟韦笑,可以对着崔叔家的两个孩子笑。
也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方孟敖对何孝钰笑得并不多。笔者以为,笑这种表情其实需要一种呼应。如果,某人可以充满真心地对方孟敖大笑,方孟敖多少还是会因为有感应而回应的。而在剧中,何孝钰好像也很少冲着方孟敖笑,本就不苟言笑的方孟敖自然是无从呼应。还记得马汉山戏谑徐铁英时,方孟敖却在车上颇为得意的笑吗?还记得方孟敖擅自起飞时,马汉山一句天真好,就逗得一直绷着脸的方大队长也忍不住笑吗?想来在剧中最会博方孟敖一笑的人其实是马汉山,所以方孟敖才会卖力的帮他,甚至设法送他儿子去南京戒毒。
四、技术自信方孟敖 作为该剧意欲打造的男一号,我跟很多人一样,看完全剧后竟不知方孟敖到底为党做了什么。他除了跟曾可达、梁经纶打打哑谜,跟马汉山、崔中实唱唱二人转,以及偶尔跟何孝钰谈谈四不像的恋爱,在所谓的货币改革和戡乱救国中他到底做了哪些实质性的工作?好像就是开飞机啊。
不过,必须肯定的是他开飞机的技术。这一点在第一集中他沉着镇定地指挥老鹰驾驶的飞机降落时,已经展露无疑。同时,必须要说的是,在这部方孟敖更多地还要负责摆酷和扮帅,以便使一切更为好看的剧中,只要与飞机有关的镜头,方孟敖都会通过他满满的技术自信来为我们呈现他的酷和帅。作为一个王牌飞行员,只要人在机上,他的神采就会变得不一样。所以,全剧快结束时,他与马汉山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的一唱一和,真的很精彩。
最后想说的是,尽管很多人质疑刘烨在该剧中的表现,但我认为他演的非常好。尤其是浅笑辄止这一条,没把子演技根本演不来啊。
里里外外两场戏 糊里糊涂一生情 ——我看崔婶兼《北平无战事》观后感十
这些天不知为什么满脑子都是崔婶。这是我第二次看崔婶的扮演者王一楠的戏。第一次看她的戏是去年的《到爱的距离》,她在里面演普外科副主任杨建新的爱人,同时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在那部作品中,她的戏份没有这一次多,而且在这两部作品中,她呈现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形象。这让我不得不感概,当很多一线演员动辄为自己的某些小小的“转型”而矫情时,很多二线、三线乃至无线的演员,正在几乎没有任何选择权地不断转型。所以,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无法从崔中实身上看到《潜伏》中李涯的影子,也无法从小妈程小云身上看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晶的影子。
鉴于崔婶在该作品中的戏份,更多地是与崔中实的对手戏,所以本文不妨就从这些对手戏中选取几场来详加说明。思虑再三,不如就选取崔婶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场的戏吧。即崔中实从南京刚刚回家准备进家门的那场戏和崔婶带着儿女给崔中实上坟的那场戏。
如果分别用一句话来概况这两场戏的情景,第一场应该是“你在门外,我在门内”,最后一场应该是“你在里面,我在外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况这两场戏,应该是“生死两重天”,如果再加一句注解,我会说“一笔糊涂情”。
先说第一场戏,当时崔中实风尘仆仆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我想应该是他意料之中的妻子的“冷中有热”。看着崔婶满是委屈地守在门口,那略带哀怨的眼神,那看似不情愿伸过来拿行李的手臂,那稍显生硬但却绝对纯正的软语“洗澡,吃饭”,我忍不住在心里赞了一句,“这场戏漂亮”。
这些年看过的影视作品,对地下党的描述,往往是要么两口子是志同道合的真夫妻,要么是为了革命而在一起的假夫妻。所以,我们也往往只能看到这些人革命的一面,却无法看到他们家庭的一面。而在该剧中,崔婶虽然是被组织安排的,但从她嫁给崔中实的第一天到老崔死去,甚至到她自己离世,她可能都不会知道自己爱人的真实身份。这就意味着,不管老崔心里想的是什么,崔婶心里只想着过日子的事。所以,她会像那个年代所有的女人一样,有对自己男人在经济上的依赖,有对家庭生活的种种算计,同时也会不辞辛劳但却有难免不时发些牢骚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家务活。想来全剧中,崔中实是唯一正儿八经过日子的地下党,既有老婆不绝于耳的唠叨,又有儿女可以承欢膝下。这也使得该剧中的地下党变得有血有肉,更接近于“真实”的人。
事实上,在老崔死之前,每次看崔婶的戏都会觉得很有喜感。但老崔死后,每次看到崔婶都会心疼不已,尤其是最后一场哭坟的戏,实在是太催人泪下。因为,在那一刻,崔婶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哭可能就是天涯永隔。从此后,老崔恐怕就只能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他们夫妻二人几乎没有合坟的可能。我想在那一刻,虽然崔婶并不清楚自己的男人为什么会死,柔弱如她者也不会想着为老崔报仇,但那一刻她对这个男人一定已经没有任何的怨恨了。因为这个经常不着家、不顾家,会误认为自己看了账本而跟自己发火的男人,这个让自己也能借光坐回北平分行的车且多拿些面粉的男人,这个原来是为了方孟敖没完没了地听《月圆花好》的男人,这个原以为可以不断从美国给儿女寄糖回来的男人,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和孩子们了。这真是不能多想的一幕,因为写到这里,我的泪水已经盈满眼眶。
想来最让人无语的是,根据剧情的设定,片中的崔中实和崔婶也许该算是最善于“算计”一对了。崔中实的“算计”源于自己的职业和地下工作的需要,毕竟在他死前北平分行的账都是由他来管。而崔婶的“算计”源于度日的艰辛,要知道剧中的其他女角都不需要考虑每天的柴米油盐。只是,他们二人都没有把自己的感情算计明白。崔中实对崔婶只有情没有爱,这场组织安排的婚姻让他只有无条件接受的权利。也许他尽力在担负一个丈夫该有的责任,但那种担负绝对不是爱,我甚至怀疑那种担负中会有某种愧疚。所以,在我看来,崔婶是可怜的,因为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婚姻竟是被安排的,甚至到最后也不知道她是被谁安排去的香港。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生就这样被安排了,而她的感情,也只能算作是一笔糊涂账了。
也许,我们无法用“爱情悲剧”来形容崔中实夫妻的感情,但我们可以说,他们的婚姻的的确确是为了“革命”而存在,也是出于革命的需要而被结束。事实上,当梁经纶与何孝钰口中的那个新世界到来的时候,很多人的感情早在此前被埋葬了。所以,真心希望,和平能够长久,因为只有在和平年代,爱情之树上才能开满自由之花。
怎一个难字了得——我看孙朝忠
记得在看《北平无战事》的第四天,就有人对我说喜欢看崔中实和孙秘书的戏,认为他们俩很出彩,而我当时只是很认可其对崔中实的评价。事实上,直到木兰死后,孙朝忠才真正引起我的关注。
这些天,一直在想发生在孙朝忠身上的那些事,越想越觉得他真是太不容易了。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他,我会用“难”字。不过,他的处境,又怎一个难字了得。
在剧中,孙朝忠第一次出现是以徐铁英秘书的身份,当然一直到全剧终了,他都没有改变这个身份。只是,我们不得不说,他这个秘书当得太不幸了。记得《中国式秘书》中,对秘书及其领导的关系曾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即“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一点,从曾可达和他的王副官身上,我们会有较深的感受。但从徐铁英和孙朝忠身上,我们却感觉不到,好像由始至终,徐铁英都没有真正关怀过他的这个秘书。
徐铁英和孙秘书的前世我们无从得知,但就冲孙朝忠为徐铁英挡马汉山的那一枪,这个秘书还是称职的。只是,当自己的直接上司和自己所在的铁血救国会的头儿常常意见相悖时,孙朝忠的确不得不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
与剧中其他铁血救国会的人相比,孙朝忠是活得最憋屈的一个。首先,因为秘书的身份所限,他不能自由活动。而曾可达和王蒲忱,虽然建丰同志可以遥控他们,但身为某一部门的头头,他们二人在大多数时候,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做一些“先斩后奏”的决定。至于梁经纶,更多的时候,也可以来去自由地当他的大学教授和学联的干部。而孙朝忠,却只能几乎时时刻刻都要守着徐铁英,听命于徐铁英。事实上,我一直没弄明白,建丰同志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给孙朝忠下达的除掉崔中实的指示。难道是他们来北平之前,建丰同志就做了处死崔中实的决定?如果真是那样,崔中实还真是没法救了。
其次,孙朝忠好像是剧中挨打最多的人。徐铁英打过他、马汉山打过他、方孟韦也打过他。根据方孟韦所说的孙朝忠的履历,他的身手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他自己在右手受伤后曾说,“我左手也能打枪”。而且,他射杀木兰和颜春明时出手之快,也让人见识了他的好枪法。只是,任他功夫如何了得,他却每每只能挨打,不能还手,原因自然是位卑人微,不得造次。
一个“位卑人微”,让孙朝忠不仅挨了很多打,也受了很多屈辱。如,明知其身份的王蒲忱,曾当着自己下属的面,对孙朝忠说出不屑的话。尽管这样做,也许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再如,曾可达曾告知孟韦跟孙朝忠这样的人理论“不值”,而孙朝忠似乎也习惯了这样的待遇。表现最“激进”的当属梁经纶,因为对木兰的死耿耿于怀,梁经纶给我们的感觉是,恨不得一杀孙朝忠为快。细数起来,孙朝忠这个铁血救国会的成员,好像跟其他人相处的都不是很融洽啊。换言之,他在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孤军奋战地执行建丰同志的指示,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即便这样,也只换来曾可达对他做出的“预备干部局的内奸”的结论。做人做到这份上,估计孙朝忠真是委屈死了。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孙朝忠有着自己的判断。尤其是木兰死之前,他也提醒过徐铁军这个人不能杀,但是以他的能力又能制止什么呢?结果只能是,他要执行徐铁英的命令,再来承受所有人来找他算账。一时间,他背负了太多的不被理解和不被原谅。当他对孟韦说出,“去问南京吧”,他一定委屈极了。但是,即便南京有答复又能怎样?方孟韦已经认定是他弄丢了木兰,梁经纶更不会忘记是他杀死了木兰。
由于秘书的身份,他来北平后,建丰同志跟他的沟通多有不便,只是在王蒲忱那里,二人有过一次通话。徐铁英回南京的那段日子,孙朝忠就像没娘的孩子被留在北平,无人知道他该干什么,包括他自己,也许那段时间,他特希望得到建丰同志的指示吧。只是,即便曾可达为自己的信仰殉道之后,建丰同志对孙朝忠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在书中,关于孙朝忠的最后描述与剧中有所不同。书中,自以为将乘坐飞机飞赴台湾的徐铁英,将一个案卷交给孙朝忠,并说“去南京特种军事法庭交代”吧。至此,二人之间秘书和领导的关系已经被徐铁英划上了句话。想想曾可达临死前对王副官说的话,以及其死时,王副官的难过,徐铁英对孙朝忠的做法还真应了孟韦的那句“给谁做狗也比给他做狗强”。徐铁英此举之薄情,无疑令一旁的王莆臣都惊讶不已。只是当时徐铁英并不会想到,就在他即将登上飞机舷梯的一瞬间,方孟敖竟一脚将其踹了下来。就在徐铁英还没有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飞机已经起飞,而此时他耳边穿来的是孙朝忠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局长,一起尽忠吧。”这该是全剧中,孙朝忠说出的最不像秘书的一句话了吧。我甚至忍不住在想,当方孟敖将徐铁英一脚踹下时,孙朝忠心里一定开心极了,他甚至希望这一脚是他踹出去的。
对于接下来的事,本剧做了留白的处理,所以我们无从知道。但可以想象的是,孙朝忠接下来面对的局面,无疑还是“怎一个难字了得”。
我诚何辜 我又何福——小议方孟韦
在《北平无战事》中,不知为什么,最让我心疼的不是“冤死”的木兰,而是最终陪崔婶母子去香港的方孟韦。记得方孟敖和马汉山最后一次见面时,马汉山曾说方孟敖是一个干净人,而方孟敖则回以“今天你比我干净”。其实,在“干净”一词出来那一刻,我脑海中闪过的人——是方孟韦。
有人说,只有长得很干净的男人穿白衣才好看,这句话用在方孟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只是细细回想起来,方孟韦的干净似乎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外表,而更多地体现在他的内心。木兰虽年幼于他,却会跟何孝钰藏着心眼,但方孟韦没有,在所有人面前他都是清澈见底的。
因为不会伪装,所以方步亭曾跟他说出“色难”二字,甚至在他叫不出爸爸时说“不好叫就不要叫”。这是一个把全部心情都写在脸上的人,或说是一个没有任何城府的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崔叔死时他的悲痛、可以看到木兰“绝情”时他的伤感。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跟自己的大哥赌气,看到他对着姑爹做不开心状。
方孟韦是聪明甚至是智慧的,否则方步亭也不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高的评价。方孟韦又是极其善良的,身为警察局的副局长,为了保护手无寸铁的学生,他不惜以枪威胁军方的人放下武器。方孟韦是嫉恶如仇的,所以他可以让小妈程小云带着自己大闹警局,对自己的上司徐铁英出言不逊。同时,他又是孝顺的,所以当他听到曾可达也是一个孝子时,他的语气会一下子缓了下来。
想来想去,这好像是一个没有任何缺点能令我们指摘的人,即便有也无关善恶,而只关乎能力。那么,这个人为什么会如此让我心疼呢。原因应该是——他并不开心,也不幸福。这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经历过战乱,经历过丧母之痛的人,其实想要的并不多。官位和钱财,于他本就是无所谓的东西。他无非就是希望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希望所有对他好的人,都能平平安安的。但是,崔叔的死让他原本就不现实的希望渐渐破灭了,大哥方孟敖要查自己父亲的账让他更是激愤不已。所以,当木兰也离他而去时,他彻底心灰意冷了。看着他拎着行李黯然感伤的样子,那个人会不心疼呢。
跟何孝钰的懂事相比,也许方孟韦才是最听话的孩子。因为何孝钰尚可以瞒着父亲做什么中共的特别党员,而方孟韦却从来没有对父亲和家人隐瞒过任何事。他的听话还表现在他人生的每一步好像都是被父亲安排的,从来就没有过自己的想法。包括最后去香港,也是家里决定了,他也没得选择,理由是崔婶需要照顾。就这样,他的意志一直被各种事情绑架,常常来不及想清楚,就已经被人安排了。
方孟韦的悲剧自然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且他比同时代的很多人已经幸运了很多。但是,我却没法忘怀他的不幸,还有他的无辜。真的很想知道,很多年以后,已经定居香港的方孟韦,是否会问自己一句:“万能的上帝啊,我曾何辜我又何福?”
盛宴不散 永存心中——《北平无战事》剧评兼观后感终篇 时间好快,一转眼《北平无战事》已经结束20余天,而我的心似乎仍沉浸其中,不想自拔。
记得夏天的时候,曾参加了一次为期十天的军训。军训结束时,有人难过的感慨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那一刻我突然对这句流传了千古的话有了新的认识。我对他们说,如果这个筵席足够难忘,它就会在我们心中永远不散。此刻,对于《北平无战事》,我的感觉亦是如此,即《北平无战事》将是我心中永远不散的一场盛宴。
于我而言,初看该剧时的惊喜和看完该剧时的“空虚”,是《北平无战事》给予我的两种看似矛盾但却似乎已被我想明白的感受。
毋庸讳言,这是一部给了我太多收获的作品,尤其是其对民国时期文化特色的充分呈现,让我对刘和平老师的深厚功底叹为观止。然而,在我还没有弄明白剧中的每个人到底都做了些什么的时候,该剧竟戛然而止,这一点曾令我十分苦恼,甚至有些无法原谅自己。我曾想一定是笔者识浅,否则为什么当全剧落幕之际,我的脑子里竟然是一片空空如也。
诸位不要误会,在此,我无意挑该剧的毛病,只是想说说该剧为什么会给我一种很空的感觉。我想,最大的可能,也许是该剧所欲呈现的历史仅仅只有短短几个月的原因。与那些动辄跨越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的影视剧作品相比,该剧自是不会有太丰厚的事实。不过,恰恰因为呈现的时间短,才使得该剧不得不用浓浓的文化来填充。老实说,能用几十万字、50多集来呈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跨度,刘和平老师其大胆和魄力令人佩服。不清楚此举能否“后无来者”,但就笔者目前的“阅历”,该书可谓“前无古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与厚重的文化相比,该剧的剧情稍显空洞。但不可否认,该剧在细节的设计上,其心思之缜密、逻辑之合理、情节之跌宕,仍是其他影视作品难以望其项背。该剧的台词,其用字之精妙、到位、有力,更是为很多作品树立了标杆。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读书时那种“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经历。即一本书初看时,会觉得它好厚啊,而脑子里却是空的。随着把书看完,脑子里日渐丰厚起来,会觉得原来这本书没有那么厚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书里面自己不晓得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就这样,脑子里的东西由薄到厚,而书中的东西却由厚到薄。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的书,又有哪一本不是这样让我们经历了“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过程呢?
我想《北平无战事》一定也是这样,不同的是,该剧让我们去慢慢消化的东西是文化。这部剧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文化是最无形也最有力的东西。用一个不算恰当的比喻。正如笔者常常读到的一些民国时期的公文,其字斟句酌的良苦用心常常让我折服,但每每看完,常觉文中有用之言仅寥寥几句。但,我却无法只看这几句而忽视全篇,更无法否定那些看似言之无物的文字。因为那些文字实乃行文者功力之体现,而此等功力,实乃我梦寐之求。
我不想说,《北平无战事》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某种升华,但这部戏的确让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道是文化恒久远,佳作永流传。虽然《北平无战事》已经完结,但书中的很多精彩我还需细细品味,剧中的很多精彩我还需一一消化。于我而言,《北平无战事》这部书我会一读再读,《北平无战事》这部剧我会一看再看。
还是开头的那句话,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果一个筵席足够难忘,它就会在我们心中永远不散。
从曾可达的自杀谈起 ——《北平无战事》观后感 在北平南苑机场,曾可达没有选择回南京,而是选择了举枪自杀。我以为,这部剧其实到这里已完全结束,剩下的无非是借方孟敖之口,点评了这一切就是场堂吉诃德式的闹剧,而这场闹剧背后的操控者就是蒋介石,其他人不过是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牵线木偶。
人治的大方向——领导
一个人治的社会,大方向注定就是领导决定的。这个决定,有两层意思:明面的意思,领导的思想是权威的,不可违抗的,说往东,哪怕是错的,那也是对的,这个大家结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应该很好理解;暗面的意思,则是要搞清楚领导也是人,他是有七情六欲的,他是有家庭背景的,不是说当了皇帝就能畅所欲言为所欲为,所以能影响和干涉领导的力量不可忽视,而这个力量,可能是领导小时候的奶妈,也可能是领导最喜欢的太监,也可能是领导最中意的妃子,也可能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大臣等等,而在现实中,往往是诸多类似此类力量的综合体。
当时的领导,并非蒋经国,而是蒋介石。所以,这个大方向是蒋介石决定的。电视剧的剧情错综复杂,但我以为,蒋介石所定的大方向就是“孔雀东南飞”。
在剧中,共方对孔雀东南飞的解释:傅作义是这只孔雀,往东可以飞东北,支持辽沈战场,往南可以飞徐州,支持淮海战场,所以要把这只孔雀喂饱了,让它在原地呆着哪也别去。
而事实的真相是,孔雀不过是北平分行的那些硬通货(黄金白银等),东南就是那个宝岛台湾。焦仲卿(方孟敖)是让孔雀能飞起来的关键人物(开飞机),梁经纶则是搜刮这只孔雀的关键人物(币制改革)。
蒋介石从没把傅作义当自己人看,否则也不会在其身边安插个陈继承(蒋的忠实粉丝);而李宗仁副总统,是蒋在党内最大政敌,其在北平其实是被架空的,后来选总统,蒋想内定孙科(孙中山之子),结果却是李宗仁被选上去了。所以,蒋介石一开始就很清楚,东北一丢,北平肯定保不了,划江而治是其首选方案。他关心的不是丢掉的大好河山,而是未来发展军事力量必需的经费(金银财宝),所以蒋经国要搞币制改革,蒋介石是赞成的,而且他也很清楚,币制改革救不了经济(剧中何其沧、方步亭都以为领导不知道,其实领导心里那是雪亮的),但币制改革可以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这才是其支持币制改革的真正原因。
另外**宋美龄背后的孔宋家族是不能得罪的,毕竟自己家里人管钱比外人强,所以反腐只能杀个马汉山这样的喽啰做做样子,若是让马汉山在公开场合(剧中是在机场)爆家丑,那是万万不可的,所以我印象中,剧中蒋介石就打了不超过3次电话,唯独机场狠狠地训李宇清私放马汉山是印象最深的。
可惜,和现实生活一样,大多数人是无法明白领导的大方向究竟是什么的。因为领导不可能同下属掏心窝,有些话,有些事,压根都不能在台面上讲的。所以说伴君如伴虎,老虎很凶猛,跟着它可以狐假虎威;但老虎经常打盹,一个经常打盹的动物,你很难判断它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给领导下弱智的结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游戏规则下能摸爬滚打到领导那个位置的人,什么人什么事在他那都明镜似的,但领导往往轻易不表态,一表态那都是不可逆转的。
人治的小方向——下属
在人治的社会,下属是最难做的。尤其当今社会的体制往往是集体领导,决策机构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常委班子或者一个老板亲友团(家族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做下属的,有时不明就里可能就犯了死罪(比如剧中的曾可达,建丰同志彻底抛弃了他,可惜他到死还没明白是为什么,后面再展开讲)。
但是,不要小看下属的力量,很多时候,下属有时也会影响到领导的大方向。一个黑天鹅事件,可能让领导的如意算盘分崩瓦解也是可能的。所以,下属是小方向,而领导最怕这些小方向拧成一股绳,也就是所谓的结党,那就不好控制了。故历代君王,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制衡。
下属NO.1 建丰同志
蒋经国,也就是剧中那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建丰同志,用方孟敖最后的评价,这是个孝子。但在我看来,一个“孝”字只能解释一半,另一半,则应是一个“睿”字。
蒋经国,一个深受苏共及西方思想熏陶的人,拥有许多超时代的想法和观念,我不怀疑他真的想通过币制改革挽救民国频临崩塌的经济,所以才会有梁经纶、曾可达那些思想进步者死心塌地追随。但蒋经国也很清楚,自己虽然名义上是太子,但后妈宋美玲因为有美国那层关系,一直支持前台的孔、宋家族,与蒋氏兄弟过不去(蒋经国、蒋纬国)。而其父亲蒋介石,是个搞制衡的高手。所以,蒋经国想到了建立自己的政治力量,明面的是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暗面的是铁血救国会。既懂经济,也懂政治,而且还非常懂妥协(CC派突施杀招暴露梁经纶杀谢木兰,蒋经国默许了),这是个非常睿智的人。而编剧对蒋经国的评价,实际上剧中不止一次有暗示,蒋经国的偶像是曾文正公——那个控制着湘军有大好机会造反却不造反的曾国藩。
蒋经国很懂得哪里是雷池,哪里是高压线。
比如说铁血救国会,历史上没有这个组织的官方记载。这个组织其实就是在结党。前面讲了,领导最怕结党。当CC派将拟出的名单给蒋介石看后,蒋经国就已经知道自己在父亲心中的位置微妙了,所以后来,他只与王蒲臣保持联系(因为王蒲臣是个人精,不会走漏风声),最后是站在道义角度,与曾可达交了个底,说失败了,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在币制改革加反腐上,蒋经国涉及到扬子公司的事一直都非常谨慎,包括历史上他跑去上海,首先也只是动了杜月笙,没敢动孔令侃,但被杜月笙激了将,所以才把矛盾激化,与后妈美玲的势力直接过招,但最终选择了妥协。蒋经国很清楚,在父亲那里,后妈比自己的价值要大,美国那层关系不说,单单就是这些年宋氏那些七大姑八大妈建立的商业王国,实际就是蒋介石的党产加私产。所以蒋经国很聪明,不拿鸡蛋去碰石头,而是学曾文正公屡败屡战韬光养晦(蒋介石死后,蒋经国对国民党对台湾的再造工程是影响深远的,所以有人将其与邓小平相提并论)。
所以在我看来,蒋经国的孝是表面功夫,睿才是真实写照。他想把事做好,但也深知,把事做好非一朝一夕。当年曾文正公虽然知道发展洋务,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振兴中华,但在当时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根本是无法做到,所以他力挺李鸿章这个洋务派,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而李鸿章重用了一个人——袁世凯,清朝恰恰就是亡在了袁世凯手里。
下属NO.2 曾可达
与建丰同志形成鲜明对比的下属就是可达同志。
曾可达,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农民出身,无背景无后台。其实这没所谓,有时派系斗争起来,大家都喜欢拉拢这种背景干净的;但农民出身,骨子里就是农民的世界观,这也就注定了曾可达的悲剧结局。
在曾可达的眼中,贪腐集团是坏蛋,建丰同志是救世主(铁血救国会老大嘛),所以在曾可达眼中,建丰同志那就是神,神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失败的,且这个神又是正义的化身,而从小听的那些故事中,正义永远都是战胜邪恶的,比如秦桧的像跪在岳王庙前,可惜他忘了那是秦桧寿终正寝以后的事。所以当他电话里听到建丰同志宣布失败的消息,心中的那个理想世界彻底崩溃了,再听到神抛弃了他,于是连活下去的信心也没有了。
曾可达也动辄讲曾文正公,但可惜他只读到曾文正公的“忠”,却没读懂曾文正公的“睿”。所以他一辈子都誓死跟随建丰同志,建丰同志说往东,他绝不往西,这也恰是其年纪轻轻官居高位的原因。在剧中,蒋经国不止一次想培养曾可达形成独立思考有主见的能力,最后一次就是关于方孟敖和梁经纶的处理问题上。当时方孟敖擅自在南苑机场起飞,梁经纶当徐铁英面针砭了国民党当局,还被蒋介石的亲信听到。曾可达向蒋经国汇报这两件事,本来内心是想帮方、梁两人求情,但听到建丰同志要严惩两人,一时语塞,电话挂断后,冒出两句话:“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从这两句话看,他是非常认可方、梁两人的。但是,他在数次联系不上建丰同志的情况下,与蒋介石的亲信表了态,这个态却是严惩方、梁。他哪里知道这其实是建丰同志对他的最后一次考验,也正是这次考验,让蒋经国决定放弃此人。后来王蒲臣与曾可达交了底,方、梁两人都是建丰同志“孔雀东南飞”计划的核心人物,应该是要保护,怎么能严惩呢。最后有意思的是,方孟敖由傅作义编个谎话无罪释放,梁经纶则陪同何其沧跑美国去了。
在剧集后期,谢木兰明明是学生,却被当地下党给杀了。这个事蒋经国是默许的,而且特意讲明不能让曾可达知道,结果徐铁英故意讲出来挑拨曾可达与王蒲臣关系,曾可达果然中招,义愤填膺。因为在他的价值观里,对永远是对,错永远就是错,没有中间状态,没有特定情况。反观同样是铁血救国会的王蒲臣与孙朝忠,前者虽然一开始也被徐铁英那张铁血救国会的名单搞蒙,但很快镇定下来,明白木已成舟,只能亡羊补牢,将损失降到最小;而后者则顺风使舵,成为了徐铁英的帮凶。
还有,在曾可达的世界里,非黑即白,爱憎分明。所以在五人调查小组时,他对马汉山的态度非常差,一开始连座位都不给。崔中石被杀,其实是蒋经国下令孙朝忠秘密枪决的,但曾可达始终认为这是徐铁英干的,认为其是杀人灭口掩盖其贪腐的罪证。再比如在对待孙秘书问题上,徐铁英是明知孙秘书是间谍,都故意装傻还事事重用,反之曾可达虽然知道孙秘书是其铁血救国会的同志,因为之前发生的种种矛盾,反处处排挤。
整个剧中,曾可达可以说是最辛苦最努力的人,又是深更半夜骑自行车联络特务工作,又是早餐的馒头都让给下属吃,又是在发粮现场旁的玉米地跑来跑去给建丰同志做现场直播,结果却吃力不讨好,落个被领导抛弃,“死路边”的下场。这其实是很多“出身不好往上爬,一心一意为党国,下场却都不咋的”官员之真实写照。平心而论,曾可达是碰到个好领导,蒋经国虽然是利用他,但显然也有心栽培,可惜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
曾可达,他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悲剧。
下属NO.3 徐铁英
这部戏里,最出彩的肯定是马汉三,但真正演最到位的还是陈宝国饰演的徐铁英。
徐铁英,其实就是CC系老大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的缩影。陈氏兄弟的老爸陈其美,是孙中山时代的革命先驱(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了),他对蒋介石有知遇之恩(蒋介石是靠他入道的),而且和蒋介石是拜把兄弟。蒋介石栽培陈氏兄弟,既是感恩,也是扶植自己势力,而陈氏兄弟也很清楚,所以只效忠于蒋介石。
如果说孔宋是蒋经国在商界的对手,陈氏兄弟则是政界的对手。徐铁英敢理出那份铁血救国会的名单,还敢在上面分座次定忠贤,底气在哪里,就一个词——忠君。领导最怕下属有秘密,同样也最喜欢有下属告诉他一些他不知道的秘密。为什么徐铁英敢那么明目张胆地贪,为什么明知孙秘书是蒋经国安插的眼线也敢事事明示任其汇报,为什么明着同陈继承站队对抗币制改革,原因只有一个,他很清楚,只要自己做好这个“忠”字,谁来动他领导都会保。所以后来他被撤职调回南京,很多观众以为他也要步马汉山后尘,其实这都是“曾可达”世界观在作怪——坏人、腐败分子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徐铁英为什么能成为政坛不倒翁,道理很龌蹉,即便有些人不喜欢听,但几千年的历史就是这么过来的,由不得你我。前面讲了,蒋领导的大方向很明确,保住党产、私产,那么用什么人来保呢?如果用个清廉刚正不阿的,非但不会保,反会同你讲“君轻民重”,甚至还要你救百姓于水深火热,最后就搞得和曾可达一样,军粮都帮你卖了;如果用个正直的也配合你干事的,那就搞不好是个共党发展的间谍,比如谢襄理、崔中石,帮你洗钱还只拿死工资,日子过得一贫如洗,但你干了什么他那都如实汇报给周副主席,没准哪天还登报给美国人看。所以你只能找个贪的但醒目能干事的。贪好啊,他贪了,一是不可能还去通共,二是也怕被当反腐典型枪毙,所以必定死心塌地效忠你。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他贪小头,你拿大头,睁只眼闭只眼,相安无事。所以这个人,非徐铁英莫属。
讲到这里,顺带也讲讲马汉山。其实,马汉山和徐铁英是一类人,但为什么马汉山被崩了呢。因为马汉山没做好这个“忠”字。剧情后期,马汉山选择了往铁血救国会站队,一是给王蒲臣留下了贪腐的文字证据,二是在南苑机场大放阙词,当然他绝不会天真认为,这些个毛孩子后面的建丰同志能救他,而是他没打算活了。或者应该这么说,他悟出了佛教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自己反正无儿无女无牵无挂,昧着良心干了一辈子坏事,突然想做回好人了。如果有天堂,他应该可以去;但人世间,他就是领导反贪腐用来杀的那只鸡,不过却吓不到猴,也只能吓些鸡而已。
下属NO.4 王蒲臣
这个老烟鬼,我只能用人精来形容。很巧的是,剧中也说他熟读曾文正公。
曾国藩是人治社会为官的模范。他可以放任其九弟贪腐敛财,以放松慈禧怀疑其有二心的警惕;他可以放弃自己的湘军,而扶植李鸿章搞出个淮军;他可以把同左宗棠的关系处理得张弛有度,表面斗给领导看热闹,本质却是惺惺相惜。(“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这是左宗棠晚年写给曾国藩的挽幛。)
王蒲臣,明面是保密局毛人凤的人(毛人凤前任是有名的特务头子戴笠,空难挂掉了),暗面是蒋经国铁血救国会的人,所以是双面间谍。剧中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徐铁英突然使杀招,要公开梁经纶身份,并杀害谢木兰,王蒲臣在几部电话机前犹豫,不知是该同毛人凤还是建丰同志联系。为什么犹豫呢?因为他打电话的目的是要拖个下水的一起来担责。最终他还是先选择了毛局长,电话接通了,毛局长亲切的称呼蒲臣同志,结果一听是个烫手山芋,立马来了句“信号不好,听不到声音”继而挂掉了。如果换曾可达,我敢想象他会继续拨过去,然后问“现在信号如何,能听到了吧”。王蒲臣当然清楚毛人凤在躲这趟浑水,所以只好给蒋经国同志去电话,而且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我首先想到的是拖毛局长下水,可惜人家不接招(信号不好没联系上),第二层意思是这个事人家党通局就是要生米煮熟饭,我也只能将错就错,但不敢自己一个人做这个主,所以请建丰同志表个态。水平,这就是水平。因为做有些性质的工作,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突发情况如何既把这个错犯了,还能拖个下水的甚至还能帮你免责的,这就要水平了。
剧中好些次,王蒲臣一面要迎合陈继承、徐铁英,一面又要帮曾可达、方孟敖,但其两边都不偏袒,但两边好像都有偏袒,所以哪边都拿他没辙。搞得后来徐铁英这样的老江湖,都评价其“很会做人”,“铁血救国会”的名单也只同他交了底,拉拢之意是非常明显。
剧集最后,飞机即将起飞,徐铁英和孙朝忠还没赶到,王蒲臣要求方孟敖再等等,下机去找徐、孙二人,结果方孟敖因为谢木兰的事嫉恨徐铁英、孙朝忠,直接架机走人。剧情本身,当然是希望让这些坏人得到点坏报,迎合下百姓心中的“曾可达世界观”,但其实也反
第五篇:狼烟北平读后感
狼烟北平读后感
(一)简云燕
《狼烟北平》是小说作者都梁所写的小说。说起来,我们应该对他都不陌生,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反正,我是重复看过几次。它也是都梁所作,在01年出版。而《狼烟北平》是在06年出版的。
《狼烟北平》它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的北平,以北平城为环境,以日、伪、国、共四股势力之间的斗争为一个故事。当然,其中也对不同的社会阶层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进行了描述。让我们看尽了人生百态。
这本书里讲述了中华儿女的荡气回肠、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讲述了社会底层的人的无奈。读完这本书,我对书中的文三印像最深刻,虽然,他谈不上是一个最重要的主角,但是,通过他以及他所经常接触的人,我们可以很好的知道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群是怎样的生活状况,以及对战争的看法。文三,他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他所做的事看似出乎意料却也理所应当。他的职业就是拉车,他看似胆小如鼠,却不尽然。就拿他平时所遇见一些事情来说,只知道一味地逃避、推卸,但是,他的心中却也有热血,当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北平时,他也上了战场,为军队送物资,遇到以前的老板现在落魄成叫花子的陈掌柜时,他慷慨解囊,请他吃饭。而仗势欺人是他的另一个风格,这一点,在他认识了国民党特工徐金戈之后特别明显,他在别人面前总是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厉害,这体现了他极度的好面子。但是他却没有国家信仰、名族信仰。他曾说“无论是谁来,我都只是个拉车的”体现了他的无知以及无名族感。他的一生碌碌无为,可以说是悲惨的一生。与此相反,徐金戈、方景林、杨秋萍、罗梦云他们的一生却是辉煌的。这几位英雄为了国家、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坚守自己的理想。杨秋萍在受残忍的酷刑时,没有出卖自己的国家和亲人,直至最后一刻也是笑着面对的。而罗梦云,一个大家小姐,她总是胆战心惊的,害怕被抓到,但是在一个危急关头,她却用坚决的背影,用坚强的信念告诉敌人,我不怕,最后英勇就义。
他们和文三有着两大明显的区别:第一,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不一样,徐金戈他们处于社会的中层,至少,他们不会为了吃穿而奔波,他们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而文三,他的一生都在为吃而奔波,甚至于在抗日战争中,连吃都是一个问题;第二,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文三他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对国家没有归属感,属于看客,而徐金戈他们受过教育,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
这两大区别告诉我们,国家、政府需要加大对低层人民的物质建设的投入,同时,也不可以忽视教育的作用,使全国人民拧层一股绳,增强名族信仰,解放人的思想,使人具备创新意识,这与我们当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符合。
狼烟北平读后感
(二)史学研究向下延伸的道路能走多久
向下发展、向底层探究是史学研究的一大趋势,研究者也以此相标榜。这不仅破除了古代历史研究只有“王侯将相”的套路,也给人以更新的视野。可以看到,从西方到中国,市民社会、中产阶级,甚至现在兴起的自由职业者的研究已经进行的轰轰烈烈,成果卓著。像拉洋车的、码头工人、贩夫走卒、街头乞丐、窑子里的“大茶壶”、妓女等等这些底层群众的身影都可以在历史研究中找到一席之地。但底层群众是众多的,历史研究受多种因素的局限也不能涵盖全部,那么到底史学研究向下延伸的道路能够走多久,能够走多远,我认为通过对一些小说故事的阅读或许能够给研究者以启发,拓宽一下思路。
当然,这样小说故事的作者,应该也是一些史学家,至少他们的史学功底十分深厚,从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是很容易发现出来的。同时,一些史学研究者也应该放下架子,或者自己的脸皮,不要老是怀疑人家的严谨性,小说也是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虽不是就某一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探讨,但其中语句却也给人以全貌,给人以醍醐灌顶的感觉。
最近刚刚看了都梁的小说《狼烟北平》,是一本很好的小说,用作者的话来说讲述的是“战争中的国家品质,乱世里的百态人生”.用我的话来说是“聚民生百态,焦家长里短。”当然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也大多是从我个人学习历史的角度来说。下面试举一例,看看都梁对清末刽子手李大砍凌迟康小八(家住北京通州康庄子,手上有好几条人命)的描写:
“你还别说,剐康小八那次,刑部朱大人送来四十两银子,我和师傅足吃足造了好几个月,从那以后就再没有判过凌迟处死的犯人,光绪三十一年,大臣沈家本奏请皇上删除凌迟等重刑,皇上批了八个字”永远删除,俱改斩决“.这下子,我和师傅只能靠砍人脑袋挣钱了,收入少多了。这还不算,到了 又来了个司法改革,杀人连刀都不让用了,一枪撂倒完事,这叫什么事呀?自古以来杀人哪有不用刀的?咱就是这手艺呀……”
“你懂个屁,你当砍人脑袋是剁猪排骨?外行人使刀根本就不知道从哪儿下刀,铆足了劲就抡,十下八下也砍不断,真正的刽子手是从骨头缝里下刀,讲究的是刀锋不碰骨头,只用五六成力,关键是个巧劲儿,刀锋一闪,人头滚出一丈远,还朝你眨眼呢。”
“敢情,这活你以为是个人就能干?当年大清国刑部狱押司刑房正式挂名拿饷钱的总共只有五个人,这么说吧,上至朝廷文武百官,下至京城几十万百姓,谁犯了死罪,都是我们五个人伺候上路。”
“听我师傅说,明朝凌迟有判一万刀的,明朝的大太监刘谨犯上作乱,被正德皇帝判了凌迟处死,刀数是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分三日执行,按大明律,对被凌迟的犯人,必须按判决割刀足数,最后一刀才能死,不然行刑人就得倒霉。到了大清朝,判凌迟的就少了,刀数最高的也就五百多刀,死者一般都是斩首。除非是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康小八就犯在这上面了,手上有几十条人命,老佛爷觉得砍头太便宜他啦,不过康小八还真是条汉子,……按这行的规矩,头一刀从胸口上开始,从胸脯上割下一片肉往天上一扔,这叫‘祭天肉’。第二刀是从犯人额头上划一刀,让肉片耷拉下来遮住眼睛,这叫‘遮眼罩’。”
“下面的活该我干了,按规矩,凌迟处死的人要挫骨扬灰,不许犯人家属收尸,什么叫‘挫骨扬灰’?就是把死人的骨头全砸碎,连碎肉带碎骨装进木桶,扔在乱坟岗子喂野狗。”
不知道都梁对刽子手这一行业是否做过专门研究,我看过这些之后,不得不佩服都梁对刽子手描写的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给我很多方面的启发,如刽子手的从业人员、收入、技艺等等,既形象,又不乏生动。如果让一个学生或者讲师来做刽子手群体的研究,也不过如此吧。
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史学研究就是不如小说描写,能把下层人民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小说作者对群众心态的描写更是史学研究者所不能及的。()因为史学研究讲究的是资料,是证据,像那些名人才留个日记、传记、家谱之类的,而普通百姓哪会有史料记载。但通过小说,却可以使人们了解到百姓生活的诸多面,如心态、思想、以致行为。可阅读性一点都不比史学研究差,甚至强百倍。在《狼烟北平》中,都梁对文三儿这个人力车夫面对日本人的入侵思想状态的描写就体现出来,可谓入木三分。
“文三儿忽然想明白了,像抗日这么大的事轮到谁操心也轮不到自己,这是政府的事儿,政府的责任是什么他闹不清,总之是管像他这样的草民的,日本人没来的时候政府在哪儿呆着呢?他给文三什么好处了?是管自己吃了还是管自己喝了?没管过,既然没管过,怎么他妈的日本人以来这个政府就想起他文三儿来了,捐了钱不算,还让他拎着脑袋来流血拼命,凭什么?再者说,日本人来不来他文三儿都得靠拉车过日子,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要是这么算起来,日本人来不来都和文三一点关系也没有。怎么就一时昏了头,稀里糊涂的起着哄来抗日了呢?文三啊,你真是他妈的诸葛亮操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
“这时文三不打算再起来了,他又一次发现,冲锋打仗这种活不是自己能干得了的。这个问题那天在八宝山他就想到了,还咬牙跺脚发誓以后绝不再管闲事,怎么他妈的属耗子的,摞爪就忘呢?还是那句话,日本人进不进城碍不着文三儿的事,谁来了文三也得拉车,也得卖苦力,抗日,抗他妈的鬼去吧。”
不仅说文三儿,谈到北平普通百姓时也写到:
“文三儿太了解北平胡同里的百姓了,只要有人带头,就绝对是一窝蜂的跟着起哄架秧子。”
“战争刚刚开始,北平的老少爷们就找到了出气筒,城里的日本侨民成了民众攻击的目标。本来日本侨民们都喜欢穿着和服上街,显得牛皮哄哄,与众不同,这下子谁也不敢穿了,都生怕别人让你出他是日本人。有些人本侨民还想方设法弄到一些中国式的衣服穿上,以为这样别人就认不出来了。其实这没用,那些长袍马褂一旦穿到日本人身上,就会显出不伦不类,一看就是个冒牌货。最近日本侨民成了过街老鼠,在街上只要被人认出马上就会遭到殴打,主要一个人动了手,旁边看热闹的人就会蜂拥而上,挨打的自然要逃,围攻者便轰轰烈烈的展开追击,见者人人有份,不打白不打,连乞丐都不置身于事外。”
上面这一些不仅是史学研究者所缺乏的,更是他们希望在研究中所充分体现的。在我的毕业论文《建国初期武汉市摊贩的治理与改造(1949—1956)》中,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仅仅论述了武汉市治理改造摊贩的政策措施而无法对摊贩面对这些措施时的反映及与政府的互动论述清楚,这主要还是缺乏史料的缘故。
以上是我对当前史学研究的一点看法,仅一家之言,忘批评指正。对于史学研究向下延伸的道路能走多久,我没有回答,我一个无名小辈是不敢轻下结论的。
狼烟北平读后感
(三)《狼烟北平》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狼烟遮蔽下的北平。日、伪、国、共四股势力狼牙交错,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残酷激烈。苟且偷生与慷慨壮怀,鱼龙混杂同处京城浮生百绘。
本书以小人物文三为线索,在本书中穿针引线,将当时的场景精彩的再现。文三是骆驼祥子和阿Q的综合体,既有骆驼祥子的悲惨命运和阿Q的自嘲,安于现状,以求生存的底层人物。我们固然不能指望这样的一个人物在抗战的时候能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然而文三所生活的时代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有着革命的决心,有着爱情的炽烈,有着向着光明的勇气,当然也有着鲁迅笔下那些人物的丑陋。
文三的一生可以说饱经磨难,经历了八年的抗战,经历了四年的内战,还有镇压反革命的人心惶惶,三年饥荒的折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光棍一生,脑淤血死去。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样的一个任务呢?书中的英雄人物方景林最后说:"他和我们都一样,都是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所不同的是,他有能力化解痛苦,就像俗话说的那样,没心没肺,浑浑噩噩的度过了愉快的一生,真的,他获得比你我同快乐,而且总是沉浸在自己制造的神话里。
我被这样的一个小人物的经历所吸引,被文三带去他那个时代,和他一起经历他所经历的。我有时候恨他,恨他的自感屈辱;我有时候爱他,爱他的游戏人生;我有时候可怜他,可怜他悲惨的命运。可是他这样的一个没有文化的小人物,我有应该指望他怎样呢?
而书中徐金戈和杨秋萍、方景林和罗梦云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对光明的不懈的追求,精彩了他们的那个时代,传奇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铭刻了而他们故事的刻骨铭心。杨秋萍和罗梦云都倒在了前往光明的路上。振奋人心的革命,奔放的爱情,这是不是血色浪漫呢?
虽然故事是虚构的,可是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物,或如文三,或如徐金戈他们。鲜花记录着你们怎样的走过,大地记录着你们走过的每个角落,你们在那个时代演绎,我在这个时代缅怀。没有和你们一样的时代,没有和你们同样的经历,我和你们有着同样的经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一首纳兰词,镌刻物是人非。
谁在谁的故事里?你懂别人的风雨,可是谁又读懂你的风雨?
后记:《狼烟北平》,作者都林,中国企业家,业余作家。曾著有《亮剑》、《血色浪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