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安琪拉的灰烬》
读后感《安琪拉的灰烬》
书名“安琪拉的灰烬”,我一直在思考书名的意思。原以为大概讲的是一个叫安琪拉的小女孩的故事,充满了魔法和童真,所以最开始我把这本书划分在童书类。翻开书发现安琪拉是作者的母亲,内容也是从安琪拉的出生开始讲起,我又猜测这本书可能是讲他母亲多么伟大,燃烧自己将他们几个小孩拉扯大。看着看着又发现不对,老实说直到整本书看完了我还是很疑惑,这本书为什么会叫做“安琪拉的灰烬”。Ashes,有道词典给出的解释是“the residue that remains when something is burned”。所以“灰烬”一是指他们这几个小孩,二是指他们一家悲惨苦痛的生活?
小说描述的是作者弗兰克悲惨的童年生活,通篇气氛都比较压抑,仿佛一直处在阴雨绵绵、晦暗潮湿的角落。翻开书的那天也正是阴天,一口气看了20%,看得头昏脑涨,同时也心情低落,意识到孕期情绪很容易受影响,赶紧关闭电子书,找了些经典老歌来舒缓下情绪。
经历了战争、饥饿、疾病、死亡……,弗兰克说:“当我回首童年,我总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来。”而我看他的童年,也有相同的感受。作者语调相对客观,没有刻意渲染苦难,且隐约之中总觉得前方有座灯塔,在指引着弗兰克前行。正是这点,让我坚持继续读了下去,心中也不由得多了点对雨过天晴的期待。
弗兰克周围的很多小人物,也同样鲜活又悲惨,很多人的做法令人寒心,但没有理由去责备他们,处在那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在艰难地前行。其中也有不少小温暖和人性的光芒在闪耀。例如阿吉姨妈,其实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讨厌他们。例如奥哈洛伦校长,当所有人都说爱尔兰始终是正义的一方,始终在光明地战斗时,校长却说爱尔兰也做了坏事。他说:“你们必须得研究和学习,自我判断历史和其他东西。”他还说:“你可能是个穷人,你的鞋子是破的,但你的大脑却是座宫殿。”
弗兰克有个美国梦,也一直在努力攒钱,看到他终于离开家乡,去了美国,我心中才松了一口气。尽管书中没有讲述他之后的生活,但我坚信他不会变成和他父亲一样的人,他会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这本书的话,我第一反应是“灰”,灰蒙蒙的天空,让人厌恶,却依然有光。它和几年前我曾经看的另一本书《大雪将至》有点类似,但我对那本书的印象是“雪”,白茫茫的一片,所有一切归于寂静。《大雪将至》的笔调更加客观平静,主人公平静地接受了降临在他身上的一切,也坚定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安琪拉的灰烬》里还是能看到很多忿忿不平的地方,这也是主人公弗兰克不屈服于命运,胸中火焰熊熊燃烧的证明。
若是提前看了故事的梗概,我大概一辈子也不会看这本书。但书的确是好书,也算是收获了一份开启盲盒的快乐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二篇:《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
《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
心中有梦
--读《安琪拉的灰烬》有感
当我刚刚看完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
《安琪拉的灰烬》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叫弗兰基的男孩的成长过程。他的成长似乎很不顺利,充满艰辛。从他出生之日开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醉鬼。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她的任务就是不停地繁衍后代,然后就是千方百计地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还有就是一群肮脏的弟弟妹妹。这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家庭。那时正在战争,社会环境也十分恶劣,读后感《《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
虽然,弗兰基的童年是如此的悲惨,但是,我们也看到,那颗历经磨难的生命,非但没有枯萎、失去光泽,反而更加熠熠生辉。磨难就象磨刀石,把生命之刀打磨得闪闪发亮。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也许是荒原,也许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但无论是荒原还是田野,都会因这刀的锋利,而成为可收获的土地。只要我们的心中还有着希望,并向着希望不断努力,我们就可以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因为心中缺少了梦想,才会生活地浑浑噩噩,自甘堕落。而有的人却在为自己的梦想打拼、奋斗,虽然结果可能是失败,但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他们会继续努力,直到实现他们的梦想。
在这种生活里,有着梦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才能避免了彻底的堕落,才能从容不迫地走向前方。
只要我们心中有梦,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道路就会显现。
第三篇:《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
《安琪拉的灰烬》向我展示了一个我从未了解过的世界,一个和饥饿做着斗争的家庭,处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家庭,其中的孩子过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当我读完了整本书后,我明白了,如果你一天天的饿着肚子,那么什么才是你最需要的,而一些东西(在我们看起来那些是他们所需要的)却是多余的或者是无大用处的。
整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述,以迈考特家长子弗兰基的视角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不得不说,他的童年是悲惨的,作者在书中也写道,当他回首童年的时候,他很奇怪自己竟然能够活下来(既然本书是自传体,我想这个他指代的是谁并不重要)。父亲酗酒成性,每每将家中仅有的钱拿去喝酒,喝的一文不剩;而母亲只能在每周只有几个先令的情况下带着数个孩子维持自己的生存(请注意不是维持生活)。这个家庭先后有三个孩子离去,一个女孩,一对双胞胎。长子弗兰基,他的弟弟马拉奇以及书的中后篇出现的迈克尔三人,带着还在婴儿车里的阿非,四个孩子在爱尔兰经历着悲惨的童年。书的最后,以弗兰基凑够了去美国的旅费,回到美国做为全书的结尾。
应该说,造成这个家庭悲惨的主要原因是弗兰基的父亲。一个每次将自己的失业救济金或者是工资喝光的男人是无法为这个家庭带来生活的希望的。他们可以用这些钱去买吃的,去买任何可以让他们正常活下去所必需的东西,但是这个男人却拿这些钱去喝酒。责任心,对自己家庭的责任心,是这个男人最缺少的东西。看得出来,他爱他的爱尔兰,但是,除了偶尔为孩子们讲讲故事,他并没有表现出对自己孩子的爱,对这个家庭的爱。他种种的行为迫使着安琪拉,几个孩子的母亲,放下自己的一切去想方设法维持孩子们的生存。但是就是这样的父亲却影响着弗兰基,他总记着为他带来有趣故事的父亲,渴望父亲能够为这个家庭寄回钱。这就是孩子善良的本性吧。
几个孩子从来是饿着肚子的,很少有吃饱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几天没吃饭,他想的是什么?不是圣主,不是信仰,也不是其他人同情的眼光,而仅仅是食物。他们可以为食物而偷窃,可以吃掉别人的午餐,一切只是因为他们太饿了。基于这一点,最起码我不会认为这些孩子是坏孩子,他们的偷窃行为是犯罪。一个人生存的权利应该高于其他任何的权利,任何人没有权利以任何理由剥夺一个人生存的权利,并且,仅能在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时才能对其他个体的生存权利进行侵犯。这样看来死刑是荒谬的。一个人犯下了滔天大罪,渴望这个人从世界消失的心态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出于这种心态而剥夺这个人生存的权利是毫无道理的。很可惜现在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的人连自己所应该拥有的权利是什么都不知道,连应该尊重他人什么权利都不知道,一个社会连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的最基本权利都不维护(当然,侵犯居多,何谈维护?),仅仅凭借着自己的土鳖心态来判定善恶是非,我不大清楚应该是用无知还是什么其他的词汇来形容我所身处的社会。当然返回来说,很多人都是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仰度过艰苦的生活的。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应强加给只有十几岁的,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孩子。
我们是否应该对路边的乞丐施舍?是否应该对在地铁车厢中穿梭乞讨的人行善?我们可以看看书中,弗兰基一家的确受到过很多帮助。很多的家庭给他们提供过免费的午餐,也接受过救济票劵用来换取够数日食用的食材。可是他们的生活是否因此而改善,变得不再受饥饿困扰了?不是的。他们需要这些帮助,但是这些帮助并不是他们最需要的。能够凭借自己的手艺去挣取维持生计的钱,才是改善他们生活最根本的方法。每周都有固定的收入,即使不多,也能使他们长期的免于饥饿。那么好,如果你能供着一个乞丐一辈子,那就去给钱;否则,给他们找一份可做的事情。都不行,那么即使你给钱,你所做的事情也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将这个套上慈善的光环,没有彻底救助一个人的行为不能称之为慈善。当然我承认以上的考虑是脱离实际的。实际情况是,中国人多的让你无法想象,多此一举的人也多的无法想象,乞丐估计也能小康。这个和慈善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而是路人的可怜和同情,以及政府的无作为。更可笑的是路边乞讨纳入城管的管辖范围,而这个范围中包括“非法的小商贩”,让我想到中国不仅仅是贫富差距大,而且对贫穷的人也从未停止过压迫。当然还可以扯一句别的,很多有钱人也跑去当乞丐去赚取路人的小费,然后再联想到让小孩抱腿要钱啊什么的,“光怪陆离”这四个字就会跳出来,告诉你中国的社会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
我希望善良的阳光洒满整个世界,希望任何人都能够免于饥饿,能够拥有生存下去的权利和能力。书中描写的那种带有昏暗色彩的世界不要出现在现实的生活中。虽然明知道上面两句话完全是扯淡,但是还是希望着这个世界,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向着好的方向前进。我也清楚,这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办到的。那么,就在遇到我们第一生理反应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的时候,静下来想想对方的处境是什么,试着去理解对方,而无论之后究竟是拥护还是批判。这不是一个政客考虑问题的方式,但应该是一个经受过高等教育,自认为有独立思维的人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谐社会的前提,或者说,和谐的前提,是理解,而我们甚至还没有理解“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第四篇:安琪拉的灰烬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读《安琪拉的灰烬》有感
《安琪拉的灰烬》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迈考特,在66岁的时候出版了这一本自传体小说。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还是一部关于“天使”的书。
《安琪拉的灰烬》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叫弗兰基的男孩的成长过程。在这本书中,他的成长似乎很不顺利,处处充满了艰辛。从他出生的那天开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醉鬼,他的母亲安琪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但他母亲的任务就是不停的繁衍后代,然后就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还有就是弗兰基有一群肮脏的弟弟妹妹。这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家庭,并且那时正在战争,社会环境也十分恶劣。
战争带来的伤痛,贫穷带来的人性异化,香农河的湿气伴随着爱尔兰特有的阴霾让人印象深刻,还有,书里细致地描写了孩子成长时那些最细微最真切的感受。
安琪拉,是英文“天使”的音译。相对于沉浮于苦难的河流之中的无助的孩子们,安琪拉确是一位天使。对于伴随着苦难而长大的人类而言,母亲,无疑具有天使所包涵的全部内蕴。虽然她并不完美,她会大声斥责孩子,她抽香烟,她偶尔会讲粗话,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尽心尽责,为了家庭的生计,她可以牺牲自己的尊严,去领救济金,而不像她的酒鬼丈夫,满口爱尔兰精神却毫无实际作用;她是世上唯一能为小女儿的死而躺在床上面对墙壁三天不吃不喝的人;她在高兴时会用她美妙的歌喉为孩子们唱动听的歌曲。
书中写了善良而悲惨的母亲无私的爱。怯弱而可怜的父亲温暖而时刻伴随着酒臭的爱,兄弟间那浓得化不开的爱,还有那些善良的人们的爱。
虽然,弗兰基的童年是如此的悲惨,但是我也可以从书中看到,那颗历经磨难的生心,非但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与不幸而枯萎、失去光泽,反而更加的熠熠生辉。读了这本书后,我体会到磨难就像是一块磨刀石,它能把生命之刀打磨得闪闪发亮。正如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也许是荒原,也许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但无论是荒原还是田野,都会因为这把生命之刀的锋利,而成为可以收获的土地。只要我们的心中还有着希望,并向着希望不断努力,我们就可以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许多人就是因为心中缺少了梦想,缺少了希望,缺少了奋斗目标,才会自甘堕落,生活的浑浑噩噩,没有方向,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而有的人却在为自己的梦想打拼、奋斗,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着。虽然结果可能是失败,但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无论遇到什么艰辛疑难,他们会继续努力,这些困难反而会激励他们向着目标更努力,更加勃发,直到实现他们的梦想为止。倘若只想不劳而获,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在这种艰辛的生活里,有着梦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才能避免了彻底的堕落,才能从容不迫地走向前方。
只要我们心中有梦,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道路就会显现。
第五篇:玫瑰的灰烬(本站推荐)
玫瑰的灰烬
——读《荆棘鸟》有感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题记
《荆棘鸟》 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梅卡洛于1977 年在美国出版的一部家世小说,它的问世引起了美国文坛的轰动,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读者,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美国《时代》杂志把它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之一,有读者评论道 “它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堪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比肩。” 小说故事以充满浓浓澳大利亚风情的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牧场主克利里的女儿美丽善良的梅吉与年富力强一心向往罗马教廷权利的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
沉默、压抑、无奈屈从于命运的母亲菲奥娜;外柔内刚,坚韧执着的女主人公梅吉;独立、叛逆而内心脆弱的女儿朱丝婷,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成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着小说开篇的叙述:“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三个女性对爱情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和自主的曲折心路历程使我们看到了女性爱情意识被唤醒后的一种美,她们的美是一种无畏,是一种沉静,是一种柔弱中却散发着无形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美,我们已深深地被她们的爱情自主意识所感染,因为她们以自己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这一种自尊,并最终从爱情中找回了自我,给自己做了一个定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女主人公梅吉。她是小说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只荆棘鸟,拉尔夫就是她那根最长最尖的荆棘。梅吉为了她那“绚丽的彩虹 ”执着地追求无怨无悔。她有着传统价值观念下女性应有的品质:柔弱、温顺、唯命是从,然而在追求爱情时却一反传统女性的消极被动,主动大胆。他有着当一个完美教士的理想, 因而他忠于职守,善于自我克制,尽力摒弃一个正常男子的欲念,打算终生侍奉上帝。可以说,在未见到梅吉之前,他献身教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也许就是那一晚,当身穿玫瑰灰色长裙的梅吉出现在舞会,就注定了梅吉与拉尔夫之间荆棘鸟与荆棘般的命运。
他几乎就是她所有的梦想,甚至生存的目的。拉尔夫英俊而优雅,父亲般的慈爱,兄长般地关怀梅吉,他带她参加集市,教她骑马,关心在意着她的任何一个不快和烦恼。于是这个男人在梅吉的心灵里撒下了爱的种子,她对拉尔夫的爱情,一天天随着她的成长,不可抗拒地发芽、开花。为了这爱情,梅吉用了她的一生来换取。如荆棘鸟般,从孩子时起,就开始了寻找荆棘树,也就是她对拉尔夫的爱情的旅程。然而她爱上的男人却把自己给了上帝,她永远无法得到这个男人,这于梅吉,是最尖、最锋利、扎进肉体最长的荆棘。但爱就是这样,梅吉无法不爱拉尔夫,她心中光辉灿烂而又遥远的太阳。如歌中所唱:“我无力抗拒,向你狂奔去”。
16年来,拉尔夫固执地以为梅吉永远只是她的玫瑰,他痛苦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姑娘不可逆转地长大,恼恨着她那不停发育的身体,惊恐地发现梅吉变成了
女人。在马特洛克岛,他终于意识到,他是一直爱着梅吉的,无论她是孩子还是女人。在那一刻,拉尔夫没能逃脱“男人”的命运。然而教士与人不能同时存在,“人性”与“神性”的矛盾是拉尔夫的宿命。梅吉的爱情在这个男人的自尊心、野心中开了花,他体会到了人性,从来不曾有过的幸福,或者说痛苦。
撒旦把主耶稣带到山顶上,用整个世界来诱惑他;而玛丽·卡森用一千三百万英镑诱惑了拉尔夫。拉尔夫狂笑着饮下了这杯甜蜜的毒酒,一千三百万英镑等于一个成为红衣大主教的机会,同时剥夺了原本属于帕迪的绝大部分,更是一种对忠贞爱情的背叛,天堂与地狱之间没有距离。
“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似乎贯穿着许多文学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为爱斯梅拉达而疯狂;《红字》中加尔文清教主义给丁梅斯迪尔柔弱而善良的心灵加上了沉重的枷锁;《荆棘鸟》中的拉尔夫以死亡的方式完成了寓言中的结局。在宗教的精神重轭下,他们的爱情充满了苦涩,布满了荆棘,上帝与爱人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而他们总在追求永远也得不到的东西。这便是他们的悲剧人生,是宗教与爱情永恒冲突的最生动的诠释。
曾经听人把荆棘鸟和枯叶蝶作为对比。荆棘鸟,把所有的生命浓缩在最后的绝唱中,虽然短促却是倍加绚烂;枯叶蝶,把所有的生命铺垫在持久的宁静中,虽然单调却是岁月绵延。截然不同的选择,也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缩短了生命,只为了瞬间灿烂;一个,放弃了华丽,只为了延长生命。
大千世界就是这么奇特,一种生命所追求的,却恰恰是另一种生命所放弃的。然而,你又能说谁是谁非呢?你是愿意做一只追求最后绚丽的荆棘鸟,还是原因做一只追求永久淡泊的枯叶蝶?只是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罢了。而这本书,正是说明了前者存在的意义。即使付出生命,即使需要难以想象的代价,也要绚烂的终结,也要实现梦想的一切爱,与美好。
可以说,在冰冷教义的束缚下,追求人性的复苏,往往需要鲜血的祭奠。梅吉飘摇浮荡的一生中,寄托了整本书的灵魂——坚定、执着、不顾一切,即使痛也要爱着,即使受伤也要孤独地走下去。梅吉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她也是什么都得到了。像荆棘鸟一样,一旦走上了那难以想象的艰难而痛苦的道路,她从没有后悔,她也无从后悔。荆棘鸟始终都是遵循着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痛得愈深,也就爱得愈沉。那使世界都在屏息聆听的生命绝唱,同样也因鲜血的祭奠而生如夏花般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