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
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1逐张逐页的读完《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这本书,暗自庆幸自己看这本书的时间真是恰到好处,对于我们这些对未来充满了迷惘、期待、恐惧而又兴奋的大一而言,这本书为我们解释了另一种大学生活的样子。
这本书其实跟我之前读过的书很不一样,并不是那种泛泛而谈,说说大学生该怎样的怎样,秋叶大叔用自己的经历与成长感悟,让这个分享显得那么的真切,同事每个话题还花心思设计了一个训练题目,并且书中还额外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为这本书增加了许多额外值。
书里有句话“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魅力”。我当时选这个专业,老实说,确实是为了有个本科读,再加上以前也学过跳舞,童子功还尚在,对舞蹈也还算喜欢,但丝毫没有考虑以后就业的问题,但我仍庆幸读了个好大学,对各种舞蹈都有喜欢的我,使得我甘愿花大时间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各种舞种。专业和职业里有一小节讲到通才和专才。这两种人才社会都需要。秋叶大叔的看法很赞,“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生存毕竟还是需要一门技能的,或者说,我们靠着一门好的技术生存的得好,烤着兴趣特长而活得好。
以前其实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但上了大学后不知怎的就很迷恋读书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读书带给我的好处是没法估量的,“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时,有一种严肃的力量可以寄托”,这句描述我很喜欢,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所以也涉及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去看,做到耗时短收获大,又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读书和学习这章谈到学习独立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也是让我从一个浅薄的读书者上升一步的必备能力。
章节开头的两句话“年轻的时候,经历一场轰轰烈烈又黯然心碎的爱情,真的是人生宝贵的经历”和“年轻的时候,能够交到志同道合的人,成为一辈子的知己,真的是很幸运的事”,至此,第一句还没有达到,第二句的幸运的事则已拥有,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懂不懂爱,八成还是不懂吧,论年龄轮经历,都还是刚发芽的嫩草,不过在这样的年华里,有一段能让自己成长的成熟的感情经历,也很好,即是不是happyending,爱情可能很短暂,但友情会一直在身边,没有血缘,以后也许各奔天涯,见面的机会变少,但这辈子都别想抹去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
打算毕业后就工作,那提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的,书中提到的如何了解面试的单位,如何写一份好的简历实习、考证、礼仪等,都是非常好的建议,可以借鉴参考,至少对我就有很好的帮助,比如我在看完书后思考大四去哪实习,怎样做足准备应对面试等。创业者也有很多种定义,现在更重要的是先积累些社会经验、资本、知识,然后再考虑创业,就算不立志做多么成功,但一定要尝试。
以前看到一段话,谈人生就是再走一个圈,走了半天,以为自己走了很远,才发现怎么终点就是原点,不如一开始就不走好了。可想想看,如果不走的话,又怎么能发现原来这就是终点,这就是原点呢?每天看似重复,但能把大部分日子都坚持重复好的人,有一天就一定能爆发,往往是你坚持的'还不够久,“堕落不会让我们沉沦,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从中站起来的话”。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的,再一次庆幸我没有到毕业才发现这本书的存在,也许今后的大学生活会跟我原先设想的大不相同,但是还是很期待,总是得归功于这本书,带给我思想上的一次转换。期待之后的讲座,相信又是一次不错的启迪。
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2前段时间读完了秋叶大叔的《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我很庆幸没有等到毕业以后才读这本书,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确的确影响很大。之前读完一本书,会觉得那本书很不错,受到很大启发,对我的影响很大。但具体表现在哪里,我自己也没想明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读完后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反思,让那些好的思想在短时记忆结束后就消失了。而读完这本书,促使了我开始行动,也就有了开始每天写日记,写总结。不管写的好与坏,对我来说,总归有所改变,这是个大进步。
这本书跟我跟我之前读过的书很不一样,并不是在泛泛而谈,说大学生应该怎样怎样,秋叶大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成长感悟,告诉我们读大学,到底在读什么。这本书每一节都很简短,但语言很实际,结构也很有特色,有实操训练、推荐书目,还有同学的精彩分享,给本书带来了很高的价值。
目录中共有十个大标题,我想挑几个谈谈我的收获与感悟。
1、读书和学习
上大学之前我其实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不知怎的上了大学之后就开始喜欢上读书了。我想这有部分原因是咱们广财大有个美丽的`大图书馆,走进图书馆,看到琳琅满目的书,闻到一股淡淡的书香味,总是让我内心异常平静。读的书多了,也就渐渐懂得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秋叶大叔在书中说道:“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时,有一种严肃的力量可以寄托”。之前我也有想过人为什么要读书,答案很简单,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或者说是追回另一半的生命。现在很流行一半又一半的说法。“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其实最根本的,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除物质之外还需要精神滋养的就是人类。只有人,有精神生活,有主观思维,会改造客观,追求幸福。
2、个人和社会
这几年,网上时不时会出现“老人摔倒不扶”的热点话题,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风气沦丧的表现。其实不扶并非完全是社会风气沦丧的表现,还有其他的原因。不帮扶老人不能说明我们变坏了,只能说是我们国家不好的制度设计让做好事的人没有好报,所以不扶成了正常人趋利避害的正常心理。如果改变制度设计,愿意做好事的人肯定很多。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旁观者效应”这个效应就是说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旁观的人很多,大家都会以为别人会给受害者提供帮助,自己就没有去帮助,结果就是旁观的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小。所以有些人不是因为害怕不敢去扶,而是误以为自己不需要去做,因为会有别人去救。这个社会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社会上的事并不是简单的可以用好坏来划分的,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同的的人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
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3书得到的很早,却一直没有时间读,今天在无情“耿妈”的英明决定下,很赶的把书读完了。当我读完这书后,我发现这书不仅仅是要读后有感,而是要有用。
类似的书看的不少,但都很空洞,那些所谓的成功和大师都仿佛隐藏在云端,而《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却很接地气。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毕业前我该干什么?无意之间就有了一种想要去行动的热血,而我想作者的本意也正是如此。
这本书不像是一位朋友带给我的建议,而像一位严厉的老师,快,快去思考,行动!在书中每一章节后面都会有一个“实操训练”,挺像课后的随堂练习,这一点是这本书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也正是我为什么说他像一位严厉的老师了。
紧赶慢赶读完这本书,有两个很深的感触:思想、梦想。所以趁热打铁的丁点激情写下这些想法。
思想作为一种本能,主要体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同大家面对的问题时往往会去思考,现在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1、我想想感觉做不到,算了吧。
2、想想感觉有点困难,先不想了,行动吧!
秋叶老师在这本书中几乎把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给归类了。然后没有写下那些可能来取捷径而带来的成功,他只是教会了我们思考,不说对与错,并且给了一些要靠自己去实践的真理。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不要让自己陷入一种虚假的“二难选择”。在纠结中无作为还美其名曰自己在思考。在书中还有秋叶老师推荐的书籍、网址、练习,给我们实践和练习的空间,正是因为这些药靠行动的真理让我们知道了学会思想的魅力。
二是对于梦想,你的专业成就、恋爱期待,自己的以后可达到一种追求,小到生活中小小的幻想。它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天,并不是想象中的遥不可及。在这梦想中秋叶老师加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怀和个人经历,看到后我也会遐想高中的时候我就老想着毕业之后,快点进入大学,毕业后的三个月我来到了我的大学,一个我四年后必须带着完成梦想走向成功桂冠的人。对自己做一些小小的要求:进入学生会、拿奖学金
考研、留校……我做了些什么?精心的准备面试,然后从两三百人种选入校学生会、系分团委。这是我当时的所思所想,然后我去做了,也算完成梦想了。原来,梦想并不遥远,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去做。而且我想在去回忆甚至觉得很快乐,为了不吃午饭参加面试是快乐的,忐忑的等待面试也是快乐的。享受这个完成梦想的过程是我对要拿奖学金、考研、留校的梦想更坚定不移。
我想说,我会等到毕业以后,看着我一步一步去成为会思考、行动、合格的大学生,那是我的大学想估计也被一一完成了把。
很庆幸能在大一就读到这本书,感谢饿着肚子的灵感,感谢英明的耿妈!
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4人们都说,到了大学就特别轻松,课余时间多,一天也就几节课而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真正到了大学以后才发现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简单,我们有很多事需要了解、准备。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人生规划、就业、生计与梦想,这本书里应有尽有,它不像哲学书那么深奥难懂,难以接近,也不像儿童故事书那样过于浅显。它不仅让我们看完后思考,还设法在每一个要点后面设置题目让我们采取行动,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对大学生活和未来十分迷茫的大一新生,如同一场及时甘露。以下是我目前感受最深的两点:
击败拖延症!
大学的课余时间很多,特别不想以前一样。现在没有老师总是管我们,监督我们,没有父母的唠叨,于是很多人开始懈怠了。这时候,传说中的拖延症就开始泛滥、扩张。正如秋叶老师所说,很多人以前就有拖延症:考试前一周才开始复习、假期快结束才开始熬夜赶作业等等,都是拖延症的成就。长此以往,拖延症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到最后会影响我们最初制定的目标,如同蚁穴一样,可以使大堤溃崩。
我一直都赞同“先苦后甜”的说法。学习生活上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把某个任务积极地去完成了,那么接下来的空余时间,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玩耍,去学习其他知识,不用到最后期限的时候熬夜赶工那么辛苦。今日事,今日毕。
化大为小,逐个达标
在刚开学的时候,耿老师让我们自己写下自己在大学要完成的十个目标,越具体越好,这与秋叶老师提议的方法一样——目标具体化,化大为小。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以前曾是班级前十,是老师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了艺术。伺候,由于专业课耽误了文化课,我的文化成绩一落千丈,特别是数学。作为一名理科生,曾经又那么优异,我对自己很失望。最初,我自己购买试卷整套整套的做,但几乎毫无起色。于是我冷静下来,分析卷面查找弱点,并且逐个题型的去攻克,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我不仅完成了小目标,向终极目标更近了一步,而且获得了成就感,有动力继续奋斗下去!所以制定短期目标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我们都是在快毕业的时候才爱上学校的,爱上这个充满我们青春的记忆,又爱又恨的学校。我们都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可惜没有后悔药……不要等到毕业以后遗憾行动的太晚,不要等到失去以后才悔不当初。保持一颗前进的野心,无论最后是否到达目标,至少我为它奋斗过努力过,没有堕落,我无悔!
别等毕业以后读后感5《不要等到毕业以后》是一本让人看了目录之后就不想停下来的书。目录里的很多东西,直指每个看书人的心灵,虽然这本书的受众,是针对大学生的。可是像我这个毕业好多年的老人来说,看到这个目录,还是有好多可以提高自己的地方。
我想本书的最大目的是想告诉读者,一定要建立起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的思考自己的专业,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独立的看书,阅读等等。
1、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能够转变为自己的个人能力。
2、在大学的时间里,不在于学了多少东西,而在于,是否已经建立起自学方法,建立起一套有用的思维框架。
作者的方法是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这5步来,像是做一个项目那样等。而我现在还只会其中的3部,即计划,执行,评估总结。我想,后续还应该把背景分析的东西加入到我的计划中来。这样子,可以把我的目标建立起来,为后续真正的评估,打下一个切实的基础。不在只是做事,还有做事的目的。
定义一个清晰的目的,对比各种可能的策略,落实详细的计划,寻求合适的资源来完成,监督和完成计划效果。
3、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读书,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是再是去重新温习一遍《如何阅读一本书》更好了。书中提到一句话,我觉得很好“读书的目的,看清自己,明白世界,让自己无所依靠时,有一种严肃的力量可以寄托!”
4、习惯养成与不拖延,注意力集中等。
在书听启发下,我开始在思考着自己的生活人生。
A、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哪些习惯阻碍我进步。对于上述3个问题。我想我应该是现在写下一个答案,等到3个月后,我再来思考这样的问题。再对比一下。
B、想我的习惯养成计划。总的来说,我有这样的认识,可是这样的习惯养成计划,总是会在我的加班过程中,把那些好习惯给落下了。(健身,看书,早睡,早起等等)。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把时间安排好,然后能够很好地贯彻我的计划和任务。
C、我觉得我缺少较好的一系列清单系统来促使我完成相关的习惯,任务和工作。
比如,阅读,在阅读时,我应该思考哪些问题,我目前为止没有建立起很好的清单系统。比如,每看一本书,我都能梳理一下相关的阅读目的,阅读收获,书中的精彩抄录等等?
再比如,我的周总结回顾清单,感觉还是做的够细,好多东西,总结过程中,感觉无法进行记录。所以针对上述的问题,我想,能不能总结出或者找到这样的总结规律。
D、番茄是个好方法,希望我能够在这之中好生实践之。
第二篇:《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读后感
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即将到来,又有很多满怀理想的新生将要踏入大学的校园。初入大学,懵懂的新生会问:我是否应该加入团学(这里团学包括:班委,团委,学生会,社团)工作?结合《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关于社团的部分,我提出三个问题,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希望对即将进入大学校园并且想加入团学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我真的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盲目从众。一部分同学加入团学不是主观意愿,他们有些是陪同学去面试,自己顺便一试,或者又看到周围同学都去面试,唯独自己不去又怕被瞧不起。甚至有些人就是去凑热闹的。对这部分同学来说,能不能加入团学都无关紧要。进了自然是好,没进也没什么影响。所以,即使最后这些人被招进去了,因为不是自己主动愿意做得事情,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恶感。加上团学的工作本来就琐碎繁杂,他们当然也就更呆不下了。
缺少自信。诚然如秋叶老师所说:一个人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或的环境,就会发现很多新东西,新知识乃至新压力,这些新东西会驱使我们去付出。但是对于缺少自信的同学,尤其是自我认识不足的同学来说,这种新压力会让他退缩或者萎靡不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诸多怀疑,这些怀疑累积起来得不到疏导的话,便会让这个人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想这也是很多团学人员中途退出的原因。
如果你说上面的三种情况我都不存在,那么你加入团学便只缺一个理由。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加入团学工作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那几条:
为同学服务;安慰死者家属的话
培养兴趣;
扩展人脉;
充实就业履历;
积累工作能力;
有助专业学习;
有助评奖学金;
有助成绩加分;
有助入党;
所以在决定去面试之前,你能否说出你想加入团学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当然,我希望你的理由是前面6项。如果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么一旦决定了,就不要在以后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而后悔。因为后悔曾经的选择是最没有意义的事。
我真的只是来打杂的吗?
但是,很多同学做不到这一点。随着在团学的日子越来越久,你会发现团学里的工作非常琐碎繁杂,被当做免费劳动力使唤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甚至隔三岔五的被叫去打酱油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开始抱怨和后悔。觉得在团学里一点除了多认识了几个人外什么东西也学不到。
但我想说的是,学不到东西不是团学的错,而是你自己不会总结,不会思考。
在我的学校,抛开打酱油不说,抱怨最多是搬桌子这个问题。有同学说,在团学工作,就是搬桌子。大一当干事被搬桌子,大二当部长指挥并且搬桌子,大三当主席看着搬桌子(偶尔也要搬)。搬桌子就如团学人的恶梦一般。但这个问题不可能避免得了!因为开展活动桌子必须要有人搬。
在团学的日子里,打酱油和搬桌子也是我不喜欢做得事情。不过在我看了《不要等到毕业以后》的拉横幅问题过后,我也试着对搬桌子提出一些问题,不知道看完之后是否能对你们是否也能有所帮助:
1。搞这个活动为什么要搬桌子?你需要多少张桌子?
2。这种搞活动用的桌子该从哪儿借?在哪里搬?
3。什么时间要搬好?
4。究竟该怎么搬才能省时又省力?
5。需要的桌子太多,你该找哪个兄弟部门帮忙?怎么样别人才肯帮你?
6。假如你是部长,你的干事就因为搬了太多的桌子对你不爽,你怎么解决?
7。活动开展完后,还有没有人去搬?要不要提前安排好?
你如果以这种态度来看的话,搬桌子并不只是一件简单的苦力活。它也是对一个人工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考验。并且桌子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搬,你有一群同甘共苦的朋友!但是我却经常看见一些有趣的事情,当有些男生因为搬桌子逃跑的时候,一些弱女子正独自扛着一张桌子响当当的迈进!我希望你不是这种男子汉
如果要说的更深一点,搬桌子就是一种服务意识。这就是在以实际行动为身边同学服务。这不是没有回报的,当有一天你大四了,坐在双选会招聘现场的时候,你该知道你面前的桌子是哪儿来的 我真的没有时间了吗?
很多同学,社团工作一旦投入了,慢慢会发现工作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最后发现社团工作和学业产生冲突,时间不够用了,严重影响学习。
很遗憾,这个问题我没有自己的见解。因为这也是我头痛的问题之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长,都告诉我们要处理好工作、生活、学习的问题,做到互不干扰。但是他们从来不告诉我们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我相信即使他们也处理不好。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涉及到时间管理的问题。
那么不妨大家和我一起学学秋叶老师所说的碎片化学习方法。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大块工作。认真思考你认为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看看能否分解成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
无论是写文章,作策划,写总结还是做ppt,动手是最后一步,关键是思考。定主题,拟题纲,攒灵感,这些都可以在坐公交,搬桌子,听一些无意义的讲座时候实现。等到思路理顺的时候,找一个无人打扰的时间段一口气便能完成了。
以前我是最头痛写文章的,因为我拿着笔就想写,但是又不知道写什么,憋了很久也憋不出几个字儿,但是我试着学习秋叶老师的方法,感觉轻松的多了,并且还爱上写长文了。
所以,空余的时候不妨按照秋叶老师说的做:为一个单位碎片时间找到3--5种有价值的用途,比如像3分钟,5分钟,10分钟这样的时间,在不同的场合如教室,寝室,公交等地方能做些什么,把它们做成一张表格。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度越高,从而在团时间内完成不同工作。
我想这样子的话,你就不会抱怨团学工作占据太多时间了。当然,如果你只是嫌回宿舍撸啊撸的时间太少的话,我也就不能说什么了。但如果确实还是不能兼顾,那么请弃卒保车、壮士断腕,优先保护学业吧。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其实在团学组织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真想学到东西,你可以结合关于时间管理、沟通销售话术、实习生/职场新人指南等书籍和文章等来培养出时间管理能力、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的工作态度。
第三篇:毕业以后
毕业以后
二月的雨敲打着玻璃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宁静的夜里,雨声是那么的清晰。让我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只能仔细聆听着那哗哗的雨声,不经意间它让我想起过去岁月。我努力思索,映入我脑海里的只有2013年,之前的岁月像从来没有经历过。可能是13年经历了太多,将前面的岁月冲淡,让我面对现实。
13年的6月我彻底和学校说了拜拜。我还清晰的记得毕业前夕的不舍――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同学,舍不得和蔼可亲的老师,舍不得养育我的母校。同时还多了几分愉悦――愉悦不再受到学校的折磨,愉悦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打拼,愉悦正式迈进社会的门槛。经过半年社会的洗礼,我是多么想回到学校,学校是多么美好,没有工作压力,没有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的烦恼。何时能够再回母校享受学生年代完美的时光。
‘’毕业了就意味着就业,就业就意味着失业”说的人太有才。毕业了,在待了三年的城市突然感到陌生,找了许久却无处容身,在此危难之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家,虽然有些不甘心,但家是幸福的港湾。在家修整一个月后准备重振旗鼓,再次扬帆起航。又来到了这座城市,没有吃没有住,肯德基、麦当劳成了避风港,为了维持生活,在众多工作中选择了现在的工作,就因为它包吃住。可是上班的第一天就后悔了――后悔为啥不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后悔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可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将选择的走下去。
毕业前夕,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美满的爱情。原本我们很幸福很开心。可就是因为毕业,为了工作我们天各一方。只能借助通信工具增加微薄感情。在我看毕业就是爱情的杀手,它摧残了多少美满的情侣,它也间接的摧残了我。我恨毕业,更恨自己。
在努力工作之际,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母亲进了医院。我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看带憔悴的母亲躺在病床上,我偷偷的哭了,却不敢让人知道。待我知道母亲病情的严重时,我放弃了好多――放弃家里所有的一切,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垂危的母亲;放弃我美满的爱情,不想因为母亲让我爱的人一并受苦她不属于这个苦难;放弃在外工作的大好前程,回家陪伴母亲。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在细心的照顾下逐渐好转。可是我的人生也因此改变。爱情没了,事业心改变了,人生的目标变了。这是都不重要只要母亲安好便是晴天。
在医院姐姐也找到了她的另一半,糊里糊涂的他们就结了婚。祝他们幸福,白头偕老。家里少了一个人,家不再像以前一样热闹,年过的也没意思。有万分的不舍却无法道出。这些仿佛刚刚发生,在脑海里不断闪过,经历了这些让我成长了好多,让我现实了好多。社会没有想象中那么美满。我失去了爱情我很后悔,我很伤心,如果可以我愿付出一切代价换回来。祁军荣我爱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可以吗?
第四篇:女大学生别等脱光了以后才说
女大学生别等脱光了以后才说“不”
2012-07-27 08:33:12
女大学生别等脱光了以后才说“不”
乔志峰
湖南省某大学举行的一场实验考试中,监考的男老师于小华强制要求多名女学生暴露隐私部位参加考试,“而且还自己动手摸”。当天上午护理专业女生的体格考试,本来有21个考试项目,但于小华没有按惯例让她们抽签选题,考试项目直接由他定为胸部检查和腹股沟淋巴结触诊,并且要求所有女生必须脱光衣服考试,否则考试成绩记为零分,“要么脱掉,要么挂掉”。此事通过网络曝光后,学校领导针对这一校园猥亵事件进行调查。现在学校已经将于小华调离了教学岗位,并且给予他留党察看、行政记大过的处分,而且还要求于小华向当事人道歉。(7月26日法制网)
“要么脱掉,要么挂掉”,让人联想到不久前一家公司的经理对女下属说的话:不“开房”,就“开除”。真是禽兽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就给这个教师颁个称号叫“教兽”——教育行业的禽兽。该“教兽”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涉嫌猥亵妇女,也就是说涉嫌犯罪。因此,学校对他进行的党纪政纪处分并不能为事件画上句号,这样的卑鄙之徒理应立即清理出教师队伍,绝不能容许其继续披着教师的外衣为害学生。司法机关应当立即介入,对他进行调查甚至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当事学校更应该对教师队伍严格把关、严格管理,从制度上和监管上彻底避免禽兽教师的出现。
同时,受到侵害的女大学生其实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大学生虽然社会经验欠缺,但毕竟不是小孩子了。面对“教兽”如此明显的流氓行为,当时为何没有奋起反抗,直到受尽侮辱之后才敢上网发帖倾诉呢?“对于今天的体格检查考试,各种无语各种想死。作为我们的男老师,没完没了地让女生脱衣服做胸部检查,不怕手断掉么”、“好多同学都哭了,真的想不通这老师怎么这样”„„请恕我直言,对受害女生事后“要死要活”的“哭诉”,我同情之余生出的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
女大学生,别等脱光了以后才说“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她们应当勇敢一点、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更强一点。在“教兽”一开始提出非分要求的时候,就对他严辞斥责;在“教兽”刚一开始动手动脚的时候,就赏他一记耳光或飞起一脚直取其“下三路”。如果这样,他还敢如此嚣张吗?假如他不思悔改继续骚扰,女大学生们应当积极收集和保存证据,拿起法律的武器,既为自己讨个公道,也让“教兽”为自己的劣行付出代价。正是受害者的退缩与忍让,才纵容了衣冠禽兽的恶行。这件事情也提醒我们:多对大学生们进行一些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实属当务之急。
第五篇:《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答疑篇》读后感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答疑篇》读后感
第一次把一本书一点一点有用的记录下来,把一点点感想记下来,来写书评。因为,秋叶大叔在我眼里是个引导者,他带动了很多人前进,我也在前进,所以开始认真对待阅读这件小事儿。
这本书在社团和实践、友情和人际、暧昧和爱情、考研和就业等11个章节中,用大家的问题和大叔们的答案让我明白,我们的人生并不孤独,我们都一样在经历着,或者经历过这些事情。对于大三的我来说,可以看到一些过去自己身上的影子,可以看到现在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局限,也可以明白一些切实可行的行动密码。
书中还有一些小伙伴们的分享我要行动篇,从这些篇目中,才明白别人都开始了,我还在干嘛?看到了所谓的差距。比如有关社团的那篇我要行动·如何更好地收获成长,小伙伴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协会工作分成了基本素养和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三个层次。一条条的阐述中,我在反思自己,待在社团两年,我确实有进步、长见识,可是我做的远远太少了,不免得有深深的遗憾。不过,better late than never,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按部就班,学会反思、总结,之后行动,我可以把两年来的社团经历进行一个升华,使经历进化成经验。
我自己的思考、逻辑和整合能力相对还比较一般,有时还挺混乱的,书里面也提到了具体的方法。而这本书最大的功效便是,在这11个章节中,我从这些角度去看,然后反观自己,找到了自己当下最需要而且也最有实际的能力去改变,去锻炼的事情。并且,不仅仅是知道要改变什么,要锻炼什么,而是知道如何锻炼。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初步计划大致是:
继续写长文;
了解一些思维模式和工具,如 思维导图、6顶思考帽、金字塔原理 等;
了解信息整合的方法,即阅读相关的一些书籍《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这样读书就够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等。
这是初步规划,因为每一次阅读,都会促进思考,进而对计划进行调整,就像我一开始是打算学完这本书就大叔的另一本书《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这本书比《不要等到毕业以后答疑篇》更重要,但我发现现在功力还不够,所以对自己的规划有所调整。
我想,这本书的意义:一是让我明白,不只是我才有这些困扰,普遍大学生都有,不绝望不灰心;二是让我锁定我的问题区域,从最容易达到的能力开始去练习;三是从大叔们那么多的回答中感受大叔的那种价值观,并且取那些直戳内心的进行内化。
下面是一些直戳我心的句子摘录:
1.做一件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意义何在的事情,对我很重要。
2.要原谅别人的无心之失,要放下别人的小过错,坚持做一个对人善良但不糊涂的人。对人不带坏心眼,对事多留一个心眼。
3.你不能因为自己的选择离金钱更远就觉得自己有了到的上的又是,去鄙视别人的努力。
4.就是你自己,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值得信任。要学会用理性就事论事,不要简单相信或否定一个人。
5.不是和你在一起的每个人都要成为你的朋友,你们不过是机缘巧合,有缘一起生活过。
6.学会走进内心的时候也要学会走近人类,看清内心是为了要更好地拥抱人类。
7.可以努力,让别人改变印象,而不是指望别人不歧视。
8.你羡慕别人的人生进而变成了你对别人的情感依恋。
9.人的时间在较长维度里进行规划的秘密是不同阶段侧重不同的事情,总体效率反而最高。
10.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能包容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
11.没有行动力的人其实没有欲望,只是心里面有很多无望的想法。
12.大学的丰富多彩是每个人可以在大学选择不同的人生发展路径,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去走一样的路。
13.别做遭受生活打击时幻想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答案是坚持到底,不断改进。
14.人不能总想着我付出了一点就一定应该有回报,世界不只你一个人在努力,而且还有运气。你努力的时间足以打败别人的运气吗?
15.先和自己的过去比进步,再和别人比成长。
最后,感谢秋叶大叔。引用秋叶大叔的一句话: 我希望思考的人是你,哪怕要多花点时间。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