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里亚的木匣》读后感
我们最近学了一篇叫“科里亚的木匣”的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科里亚在战争的时候还小,他走了十步,把匣子埋在地下,四年后,科里亚回来找木匣,他量了十步,没有找到木匣,他仔细思考,走了五步,找到了木匣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时间在变化,自己也在变化。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家住在十八楼,小的时候,电梯的按钮我只能按到十六,而现在,我已经可以毫不费力地按到最高层,姥姥家有只狗叫丢丢,去年我去姥姥家的时候,它只能窝在纸箱子里爬来爬去,今年,我去姥姥家的时候,一开门,一只欢蹦乱跳的狗就扑了上来,我问姥姥:“这只狗是谁家的呀?”姥姥是:“这不就是丢丢吗?”“啊!都长这么大了!”我惊讶地说。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变化,甚至动物也在变化,世界万物都在起变化,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事物。
第二篇:《科里亚的木匣》读后感
《科里亚的木匣》读后感
我们最近学了一篇叫“科里亚的木匣”的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科里亚在战争的时候还小,他走了十步,把匣子埋在地下,四年后,科里亚回来找木匣,他量了十步,没有找到木匣,他仔细思考,走了五步,找到了木匣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时间在变化,自己也在变化。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家住在十八楼,小的时候,电梯的按钮我只能按到十六,而现在,我已经可以毫不费力地按到最高层,姥姥家有只狗叫丢丢,去年我去姥姥家的时候,它只能窝在纸箱子里爬来爬去,今年,我去姥姥家的时候,一开门,一只欢蹦乱跳的狗就扑了上来,我问姥姥:“这只狗是谁家的呀?”姥姥是:“这不就是丢丢吗?”“啊!都长这么大了!”我惊讶地说。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变化,甚至动物也在变化,世界万物都在起变化,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事物。
文:米乐(三年级)
读《科利亚的木匣》有感
今天读了《科里亚的木匣》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战争年代,五岁的科利亚从家走了十步埋下了一个木匣,九岁回来走十步却找不到木匣了,原来是他长大了,只走五步就找到了木匣。
我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比如我的个子一天天长高了,我也越来越壮实了。小的时候我自己连衣服都穿不好,现在的我都能自己从学校回家了;小的时候都是妈妈照顾我,帮我做一切事情,现在的我都能帮妈妈做许多家务了;以前的我连一道加法题都不会,现在的我就算是五位数乘一位数的题都难不倒我了……
我的变化真大啊!
《科里亚的木匣》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科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通过科里亚找木匣的经过,我受到了很多启发。
科里亚在五岁的时候,向门口走了十步埋下了他的宝贝匣子。四年后,科里亚只需要向门口走五步,就找到了他的宝贝木匣。这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在生活中,也会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随着时间的流逝,妈妈渐渐变老了,我渐渐地长高变胖了。记得我五岁的时候爸爸在一颗小树上刻上了我身高的记号,五年以后,我又来到那课树下,原来的小树长高长粗了,原来小树上我身高的记号也比我现在高出了一小节,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一天天在长大,小树也在长大,而且长得速度比我快。
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事情之前要想一想,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三篇:科里亚的木匣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Post By:2014-11-25 12:10:31
课时教学设计表
课 题
26科利亚的木匣
执
笔
余瑞
第 学时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
解决措施: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识字的经验自主识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
走十步
挖木匣
受到启发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意图与重构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匣”容易读错,谁来给它组成词语读一读。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同学们,有谁知道科利亚?给大家介绍一下。(科利亚是前苏联的一位小朋友,1941年,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卫国战争暴发了,《科利亚的木匣》这个故事写的就是战争时期的事情.)
从课文的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新词:挖坑
冰鞋
斧头
手锯
免得
屋里
抢走
难过
当初
管事
敌人
台阶
懂得
指名读,齐读。
3、你们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比较难读?
(第一自然段里出现了一个多音字“数”,它的两种读音都出现在这里,很难读好。)对了,(出示课件:数数,数到十,数了十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吧。
你认为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读的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出示课件:“木匣里„„”)句子中的“盛”字是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这段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字,那就是锯,请大家跟我读,锯,手锯。什么叫手锯?手锯就是可以拿在手里的锯子。
课文中还有比较难读的哪些地方吗?(出示课件:“科利亚丢下铲子„„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量”也是多音字,谁知道它的读音,并能组词。
2、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同学们真能干,不但把生字和多音字读准确了,还把几个难读的句子读正确了。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一次读课文,这一次要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科利亚和木匣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读完之后,要完成填空题。(出示课件:填空题)
战争开始了,科利亚一家决定离开村子去躲避,于是科利亚()。
战争结束了,科利亚也长大了,他们一家回到了村子。科利亚也像妈妈一样去(),第一次(),第二次()。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明白了()。
学生边读边思考,想好了之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3、交流讨论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
预设1:课文是按照战争开始,战争结束的顺序来写的。
预设2:按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顺序来写的。最后,课文还写到了科利亚受到了启发。
讨论: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围绕课题你觉得那种说法更合理?
板书:埋木匣
挖木匣
受到启发。
根据这个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4、检查朗读
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读课文,一人一部分,谁愿意来读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评评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埋木匣”部分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题: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用横线画出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圈出表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作的词。想想你能从中体会的什么?
2、交流
提示: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走、数、挖、放、盖、踩、撒”,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事认真仔细)
3、说一说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4、比较句子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三、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名认读,口头扩词。
2、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这些生字当中,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3、根据学生提示,老师范写生字。
要注意“抢”右边是“仓”,不要写成“仑”;
“初”部首是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懂”笔画比较多,要指导学生写正确,写匀称。
请把每个生字写一遍,再给每个生字组个词语写下来。
四、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课文的新字新词,还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下节课,让我们走近科利亚,同他一起埋木匣,挖木匣。一同去思考,去发现。
五、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刻舟求剑》,思考:
(1)那个人最终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2)从这个故事中,你读懂了什么?
准备一下,学到“语文园地七”时和大家交流。
课 题
26科利亚的木匣
执 笔
余瑞 第学时
教学目标
1、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是教学重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
步子小
十步
(四年后)挖
步子大了一倍
五步
受到启发
一切都在变化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意图与重构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板书)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学习“挖木匣”部分
1、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①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②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③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知道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应该动脑筋,想办法,应对事物的各种变化,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个启示,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探寻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启示。
四、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
1.实践活动: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与大家交流,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第四篇:科里亚的木匣教案
2012—2013年学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年级《科里亚的木匣》教案
李娜
教材分析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本节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养成正确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2.通过学习本课,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世界万物都在变化”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学情分析
1.就学生而言,对于一切都在变化及科里亚为何走了五步之间的联系很难理解。另外对字词如:锯,喀,挖,果然的书写及理解会存在困难,这需要教师反复进行强调。
2.让学生自己先读课文,了解科里亚是如何埋木匣又是如何挖木匣的,及: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并思考为什么由十步减少到了五步?这个问题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比较困难。
3.学生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知识难于理解需重点讲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三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能很好的融入自己的感情。(3)读懂课文内容,能口述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并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理解“周围的一切随着时间流逝都在变化”的道理,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周围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在变化,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办事”的道理是本课的重点。2.让学生学习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预习你都了解了什么?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科里亚,来咱们一起大喊他的名字。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学习“匣”,读准字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开火车认读字词。
3、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木匣→()木匣()
5、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
四、指导书写
1、生说说书写需要注意的生字。
2、师范写,生书空。
第二课时
一、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b.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②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
c.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
d.分角色朗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二、学习写法
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
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你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一个大人都不明白这一点,请看《刻舟求剑》 2.交流:他能捞到他的宝剑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小结: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像科里亚一样多动脑筋,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柯里亚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
一切在变
教学反思:
本文以“木匣”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教学时,我按“埋木匣→挖木匣→从中得到的启发”为思路,启导学生突破难点,理清事物特点前后变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明晓事理搞好知识的迁移。在强化“双基”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达的能力。
教学中,我以科利亚的两次挖木匣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第一次挖木匣,主要扣住“科利亚为何走十步?”、“他会怎么想?”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体会,感受科里亚内心的变化。第二次挖木匣,我抓住科利亚原先挖不到匣子的原因的句子,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科利亚“那时候”和“现在”有什么在变化,这样既抓住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又为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提供范例。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感悟了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并通过画线段图,直观感受变化这也是科里亚挖不到木匣的真正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整堂课,自我感觉条理比较清晰,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问题,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五篇:26、《科里亚的木匣》
26、《科里亚的木匣》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准备: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后生辽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的疑问。
②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③用纸分别画一个5岁左右和9岁左右的“科利亚”的模样,剪下来准备板贴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 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 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②板书课题,指导学习“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 成板书:()木匣→()木匣()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⑦引导学生质疑。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 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读: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 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 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
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 自然段。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 怎么找到木匣的?
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 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b.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用人像图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教师在 黑板上贴出5岁的“科利亚”形象,让学生自己从前后课文的有关 语句中找到推算的依据),走了10步埋下木匣(用线段图表示);现 在的科利亚是9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岁的“科利亚”形象),启 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 步。
c.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d.分角色朗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 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 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作业设计: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木匣→()木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③给生字组词。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 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 的作业即时展示。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实践活动
作业设计: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斧、免、屋、管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