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读后感1000字(共五则范文)

时间:2021-01-21 20:4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易读后感10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易读后感1000字》。

第一篇:周易读后感1000字

周易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易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易读后感1000字1

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四书五经”,而《周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孔子编修的,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深深的扎根于国人心中,至今被奉为经典。有人认为《周易》很神秘,不仅因为它能用来预测个人前景吉凶,还因为它的内容是极其简单的“—”和“--”型符号的排列组合,虽然单调,但高度抽象。正因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难以揣测它象征的具体事物极其含义。而正是这些高度抽象的文字却能定吉凶,测前景。其实,把《周易》当成一部纯粹的占卜书是把它浅薄化和庸俗化了。毫无疑问,《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学著作。说他高深,是因为它既有简单而神秘排列的符号,又有很多明了和晦涩相间的对符号的文字说明。它经过几千年文化的洗礼,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必然有其高明之处。

说《周易》是占卜的书也好,是高深的哲学著作也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及与认识相适应的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对天、地、人的认识和人如何顺应事理法则的经典。伏羲氏画八卦,文王演绎八卦并作“卦辞”,周公作“象词”,孔子等人作《十翼》等。《周易》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周易》的集体创作说明: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同一性,也即是说,对事物根本规律的理解,这些哲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至少都认同了一致的方向。毋庸置疑,《周易》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这个经典著作被太多的人研究了,传道了,我深知自己对它理解不深,谈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能就我所看到的,谈谈由它而起的一些想法。

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这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经》好像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很多人甚至藉着它的幌子以达到各种私人目的。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书,探察如今的中国图书市场,关于《易经》的书可以说已到了泛滥的地步,有关《周易》的图书则大约相当于其他十二经的图书总和。“《周易》搭台,钞票唱戏”的专谈预测、风水、占卜、医法的“运用型”图书纷纷问世(这其中包括大量的非法出版物),城乡各地与网上的指引百业、点拨万家的“易学大师”与“易学文化公司”层出不穷。由于《周易》在大多数中国人头上有着既神圣又神秘的光环,所以这些欺世盗名、恐吓无知的江湖骗子就得以大售其奸。

对于《周易》,我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知道它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我也知道,它并不玄妙,并不是不能读懂,更不是金庸笔下的《易筋经》。我们作为祖宗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不能沉浸在前人的成就中,更不能无中生有,夸夸其谈。我想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解梦,起名这样的事情上。应该负起《易经》的使命,除去浮燥和浅薄,方能避免文化颓势。

周易读后感1000字2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不安分,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周易读后感1000字3

以前只是听说过《周易》,有人说它是用来算命的,也有的说计算机的发明缘于《周易》的思想,反正在我心目中《周易》是深奥的,是很玄的学问。最近聆听了《周易》的精彩讲解,感触颇深,也对《周易》有了初步的了解。

《周易》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中哲学思想也尤能给人以启迪,“满招损,谦受益”、“祸福相因”、“过刚则折、以柔济刚”等哲学思想读后感想颇多,尤其是其中“祸福相因”辩证思维对我有很大启发。

想起我一朋友发生的事情,觉得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常常思考这一道理,居安思危,困难的时候也要充满希望。我有一友,住在一县城,家庭条件很好,家有别墅、轿车,拥有娇妻和可爱的儿子,工作条件很好,收入不错。我友也好交往,有很多朋友,经常相聚,生活很有滋味。但我这个朋友也有弱点,就是平时经常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常常喝醉,酒后还喜欢开车。我也常常告诫,但收效不大。

去年年底,我友酒后驾车出事,致人死亡,被刑事拘留,后赔偿20余万元才免去牢狱之灾。事故后,我友常常自责,闭门不出。但经多位朋友劝导,人生之路很长,遇到挫折后还应振作,不能就此沉沦,我友才逐步走出这段灰暗日子,但此事带来的影响可能一生中也很难忘怀。

正如《周易》中体现的“祸福相因”思想,人在顺境时要考虑今后还会面临的困难,否则,“乐不思蜀”,真的遇到困境时可能就难以承受了。我友在平时就犯了这个错误,人活太好了,太顺了,未能居安思危,结果呢,就出了这样的事故,于已于人都是极大的创伤。我友在困境时,开始也灰心丧气,此时也应理解《周易》的“祸福相因”的哲学思想,应对未来存有希望,切不可就此不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友在今后人生之路上能谨记教训,也许会有更好的生活。

《周易》的确是一本天书,深奥难懂,但领会其中做人做事的思想,会终生受益。用心学习,用心领会,从《周易》中寻找人生的道理,用《周易》的哲学思维指导生活和工作,人生之路也许会平坦许多。我在以后也将更多的学习《周易》,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周易》。

周易读后感1000字4

《周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认为《周易》就是一本算命的书,其实不然,它是一本启迪人类智慧的.书,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很多人都很喜爱读《周易》,其中就包括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也把《周易》研习运用到哲学思想中。

阅读《周易》,重在理解其最基本的概念,以及它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看法。纵观《周易》全篇,有三大理论、三大法则和三大原则。三大理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的境界。既对立又统一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自然界的一切的规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要我们与自然和谐统一,顺应宇宙,自然。三大法则指的就是理、象和数,探索宇宙、人生变化的原因;用卦象,爻象来表示万物的特征与特性;用现象中数理研究变化过程,预测万事万物的因果联系。有些人说这是占卜迷信,其实不是。当你要去做某事时,让你考虑周详,谨慎做事,做到万无一失。看完三大原则,能让你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宇宙自有的规律必须去遵循,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宇宙在不断变化中,而我们人也在不断发展中,其中就包含了自我否定。

作为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论述辩证法的经典,《周易》历经种种磨难,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阅读《周易》时,只有通晓以上这些道理,明白生活中所隐藏的哲理,才能利用书中的思维辨析和判断我们自身所处的时势,做出明智的选择。

周易读后感1000字5

《周易》被古人认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理由在于,《周易》最鲜明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近人徐复观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周易》之为大道之源的理由。他认为,文王为忧患意识所诱发而作《易》,而此忧患意识之所以发生,是殷周之际整个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活动的结果,创制《周易》的周初正处于中华文明从原始宗教向人文精神发展的转换期,而忧患意识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心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每当中国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或陷于自身困境的时候,《周易》经传总能发挥大道之源的功用。魏晋玄学之兴起,《周易》经传的作用显而易见。佛家文化从印度传入之后,宋明理学也利用《周易》经传打开与之对话的局面,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程氏易传》和朱熹的《周易本义》都体现了这一点。西学东渐以来,《周易》经传再次发挥作用。新儒家借助《周易》建立新的本体论与宇宙论体系,证成超越与内在的贯通及天人合德的意义。

《周易》在现代仍应得到重视,这是因为与西方哲学相比,其核心的形而上学思维格外引人注目。已有学者从《周易》着手建立属于中国文化的形而上学,如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体系。

《周易》确有类似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思维,所谓“形而上学”,其本义是“在物理学之后”,表达了希望探求现象背后真理的愿望,而《周易》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正表达了在器物之上还有更重要的“道”。《周易》成就了两个理论系统,其阴阳观念把神或神明客观化为阴阳二气,用以说明宇宙创生的过程,成就了宇宙论的系统;其性命观念打通了天人之间的联系,成就了道德形上学系统。如《说卦传》中所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即明确地表达了上述两层意思。

第二篇:《周易》读后感

《周易》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不经意间,我便经历一又一场成人礼之后的思想熏陶。她默默无闻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变迁;她慢条斯理地向我展示中国瑰丽的文化;她她语重心长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五经”之一,以占卜为形式,涉及哲学思想,认识宇宙,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都还会说道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犹忆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要求没人找一句名言。我当时交上去的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了就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可以解决,解决了就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年少的我殊不知这句话就是出自《周易》。浅读《周易》之后发现,作为群经之首,它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在这里,只能粗略的谈一下我的鄙见。

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时代发展至今,虽日新月异,勿庸置疑,人类的发展所依赖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人力资本。西方经济学家卢卡斯更是归结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其实,这也就是强调人力素质的重要性。通俗地讲,人力素质就是指知识结构,我们常常把知识结构分为广度和深度两种,所谓深度是指具有某方面专长、术业有专攻的人;所谓广度是指一种综合素质,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

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俯仰人间今古,那么首先,应具备极强的自信心。其次,我们应当赖得寂寞,学习一种昆虫——蚕的精神,蚕不断地吃食桑叶,摄取营养,再把自己裹覆起来,在不经意间,咬破茧壳,长出翅膀。再次,我们应当正确分析前进道路上个人的差异性,如何不断调整与环境的适应性,与外围空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把握并借助环境的力量,从而缩短到达目标的距离。最后,我们在前进中尚需不断改变和调整目标的方向性。只要我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自强不息,终会有所得也!

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关注国家时事新闻,引领时代前进的潮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沉淀已久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祖先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教诲中,接受现代的科技知识,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三篇:《周易》读后感

读后感:众妙之门——《周易》

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 姓名:张云凤

《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最先对《周易》的认识,是认为它是一本卜筮之书,与算命、看风水有关。后来通过对《周易》的研读以及翻阅有关方面的著作,才发现自己对《周易》的认识仅仅是表象上的,没有深刻的了解它的内涵。当然,作为五经之一,《周易》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只能说,在读《周易》及一些相关著作时,对《周易》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在没有真正接触《周易》的时候,我认为《周易》就是《易经》,两者都是指的同一本著作,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然而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对《周易》与《易经》二者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易经指的是“上古三易”,及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三本著作的总称;《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因为《连山》与《归藏》早已失传,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其实是《周易》本篇及为其释名解义的传等的合篇。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即《周易》本篇,含六十四卦的卦形及卦爻辞,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包括前三十卦(自《乾》至《离》),后三十四卦(自《咸》至《未济》)为下经。传部含《文言》、《系辞》、《彖》、《象》、《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六十四卦每一卦又由六爻组成。爻是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分为阴爻(--)和阳爻(—)。

《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它认为太极是万物初始之前的混沌之象,太极一分为二,始有天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济,是为两仪。由天地生出春夏秋冬四时,对应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由四象衍生出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对应的八种自然现象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每一卦中有六爻——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象征着事物由初始到结束的过程。

《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卦爻辞是卜筮记录,也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有人认为《周易》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一部思维工具书。我更加赞同第二种说法。吕绍纲先生认为:“《周易》实质上是一部讲思想的书,一部哲学著作,卜筮只是它的表面躯壳,而且如同化石一般的躯壳,是死东西,躯壳里面包着的思想才是它有生命的活的灵魂。”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周易》的卦爻辞,在对卦象进行例说的过程中,也透漏了对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属性及变化发展规律的朴素辩证的认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世界观:尊天道,重人谋。《周易》卦爻辞中对于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十分强烈的。例如: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当脚踩到秋霜时,冰冻的寒冬也将来临。事物的生长消亡有其必然的规律可循。这是不一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泰:“小往大来,吉,亨。”弱者离去,强者到来,顺应了自然规

律,所以吉祥、亨通。

由于对天道的尊重,人世间的吉凶祸福的决定因素,也就必然是人谋,也就是说人是这个社会活动的主体,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措,创造或改变环境条件,使之符合自然规律。从《周易》的卦爻辞中可以看到,人的品德修养,往往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例如:

《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具备了直率、方正、宽容的品德,做任何事情都会畅通无阻。

《谦》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谦虚的君子,若用同样的态度去涉大川之险,也会吉祥如意。

《临》上六:“敦临,吉无咎。”敦厚宽容的施政,臣民悦服,必然吉祥无灾祸。

相反,如果不注意修养德性,就难免会有灾祸临头。例如: 《履》九五:“夬履,贞厉。”刚愎自用,必有危险。

《中孚》上九:“翱音登于天,贞凶。”脱离民众,孤芳自赏,必致凶险。

同样,以《乾》卦为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性,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潜藏、萌发、成长、茁长、全盛的发展过程。人类的行为,应当效法这一自然规律,在自强不息的同时,把握时机,善知进退。当力量薄弱的时候,应该隐忍等待时机,切记妄动;当可以出示而又羽毛未丰的时候,应该以诚待人,积聚力量;在成长时期,一方面应该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同时也要戒骄戒躁,谨慎处事;当机会来临可以放手一搏的时候,应该一本初衷,团结上下,使上下一心,各得

其所;当久居高位时,力所不逮时,应该居安思危,及时自悔,方能自强而不息。只要进退得当,趋利避害,则事必成。

其实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如果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能做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以乐观的心态待之,那么我们将无法跨越障碍,获得成功。所以,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周易》文字简约,其中蕴含的意义抽象难懂,所以,要读懂它是很难的,可是,只要用心领会,总会有所收获。“《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所谓学者得思,商者得富,兵者得胜„„

学习感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四篇:周易读后感

周易之我见

信院电子系

12测控技术与仪器

《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最先对《周易》的认识,是认为它是一本卜筮之书,与算命、看风水有关。后来通过对《周易》的研读以及翻阅有关方面的著作,才发现自己对《周易》的认识仅仅是表象上的,没有深刻的了解它的内涵。当然,作为五经之一,《周易》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只能说,在读《周易》及一些相关著作时,对《周易》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在没有真正接触《周易》的时候,我认为《周易》就是《易经》,两者都是指的同一本著作,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然而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对《周易》与《易经》二者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易经指的是“上古三易”,及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三本著作的总称;《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因为《连山》与《归藏》早已失传,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其实是《周易》本篇及为其释名解义的传等的合篇。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即《周易》本篇,含六十四卦的卦形及卦爻辞,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包括前三十卦(自《乾》至《离》),后三十四卦(自《咸》至《未济》)为下经。传部含《文言》、《系辞》、《彖》、《象》、《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六十四卦每一卦又由六爻组成。爻是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分为阴爻

(--)和阳爻(—)。

《周易》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卦爻辞是卜筮记录,也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有人认为《周易》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一部思维工具书。我更加赞同第二种说法。吕绍纲先生认为:《周易》实质上是一部讲思想的书,“

一部哲学著作,卜筮只是它的表面躯壳,而且如同化石一般的躯壳,是死东西,躯壳里面包着的思想才是它有生命的活的灵魂。”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周易》的卦爻辞,在对卦象进行例说的过程中,也透漏了对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属性及变化发展规律的朴素辩证的认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世界观:尊天道,重人谋。《周易》卦爻辞中对于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十分强烈的。

例如:《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当脚踩到秋霜时,冰冻的寒冬也将来临。事物的生长消亡有其必然的规律可循。这是不一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泰:“小往大来,吉,亨。”弱者离去,强者到来,顺应了自然规律,所以吉祥、亨通。

由于对天道的尊重,人世间的吉凶祸福的决定因素,也就必然是人谋,也就是说人是这个社会活动的主体,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措,创造或改变环境条件,使之符合自然规律。从《周易》的卦爻辞中可以看到,人的品德修养,往往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其实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如果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能做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以乐观的心态待之,那么我们将无法跨越障碍,获得成功。所以,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应该

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周易》认为人之处世,第一要义是要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守正”这是《周易》推崇的为人处世的第一法宝。按照《周易》的观点:“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不例外。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应处的位置,如若这样,世界就是有序的了就不会有祸乱产生了。《周易》推崇的处世法宝第二当是“中孚”。“孚”:诚信的意思。“中”:在这里表示出自内心的意思。因为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挚信才能换取挚信。这个世界的维系并不完全靠金钱、权势,也要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信赖和相互帮助。而这些属于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东西又往往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得,用权势可以掠取的。《周易》推崇的处世第三法宝是“和”。“和”在《周易》中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与“中”常常联系在一起,号称“中和”。“中”要求做事不走极端,要适度“和”则要求与他人关系要谐调、要顺畅。“中”是讲个体所处的位置,“和”则是讲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和”的思想体现在《周易》的整个体系之中而整个《周易》体系就是一个生命通达、循环不息的和顺的整体。这是《周易》作者从其对生活的深刻体察中所总结出来的处理人事关系的三个基本法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去实践的人生哲学。

《周易》文字简约,其中蕴含的意义抽象难懂,所以,要读懂它是很难的,可是,只要用心领会,总会有所收获。《易》道广大,无“

所不包”,所谓学者得思,商者得富,兵者得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五篇:周易读后感

《周易》读后感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淫荡,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现在的企业都讲团队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团队也一定会团结。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总之,《周易》能位于我国的五经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

面对一本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没有一个人敢说完完全全的理解了《周易》一书的精髓思想所在。所以,接下来我讲的一些感悟,可能有些结构松散,可能有些错误的地方,这基本是在所难免的。而我也会尽力用最准确的语言,来解读这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有关乾卦

先说说乾卦的三个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一,乾卦论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各个阶段之过程,大家都知道,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决不是以下子就可以如何和怎样的,在《易.文言传》里不是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者渐矣。”做恶都要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况且是好事善事呢?获得成功即使是都要一个过程,成功人士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乾卦用龙的形式演

绎了这个过程,既潜龙,出现,跳跃,飞腾等,其过程性,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第二,乾卦的两点论:乾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利或无利,有利的里面,其实包含着不利。同样,胜利中孕育找失败。因此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也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小心行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无往而不胜。

第三,乾卦的转化论。乾卦告戒我们,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过犹不及和物极必反,在上九爻辞的:“亢龙有悔”就是最好的警示语句。我们知道和理解了这三个思想内涵,就不难理解乾卦的四个要件,当然,人才也是要创业人士的要件,既乾.元,亨,利,贞。一,元:就是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二,亨:表示在有元的基础上的通达与顺利。三,利:有适宜与合适的含义。四,贞:正确与坚固的意思。当有了伟大的事业和很好的开始,还有正确与坚固的毅力,再有了适宜与合适的机会能不通达和顺利吗,因此说元,亨,利,贞是〈易经〉的四种德行,是成功人士的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

有了四个要件还有有从小做之大历程既乾卦的:初九:一爻的“潜龙勿用”你是有才华有理想的人才(龙),但你刚出道是羽毛未丰,根基尚浅,也没人(大人)赏识。那你就要潜入水中不能动,你是要等待时机的龙,否则你跳出来,必然要遭到打击与失败。九二:二爻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当你在一爻潜龙潜到了一定时机,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有了相应的社会位置,但还是不够。那也只是在田野里的龙,舞台和历练还不够,如果有行动最好有个靠山或者说是伯乐(大人)就会好起来而有利了。(3九三:三爻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有了靠山和地位还是不够,还有白天自强不息,更要晚上反省警惕,只有这样才不会有灾难与失误。九四: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有了以上三爻的历程,这个人才(龙)是要具有了一定大的空间与舞台,可以大干一番了,因为以上的历练,大干起来是不能有灾祸的。九五:五爻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哈哈,这个时候是人才(龙)具有了更好更大舞台的时候了,这次见到的大人可不是和以前的大人一样了,而是和自己有同等水平或更高的人交往和会晤了,他们能使自己的事业更加辉煌与有利。上九:六爻的“亢龙有悔”人才的做大与做强,就很有可能脱离了群众,也要自做主张而武断。不免要有不利和后悔的事情了。这就《易经》辨证的特点。还有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人才多了,最好不要比大小,要各发挥自己的才干,那是非常吉利的事情。不是吗,相互比较与比拼大小,必定要有伤害而不吉利的。

因此说〈易经〉之乾卦是一部人才成功的秘籍与经典好书,他告戒我们人要时刻自强不息,还要居安思危,更要有随时随地以零为。无论是潜龙,田龙,渊龙,飞龙,亢龙都要永不停息,还有首尾如一,善始善终,才可以成为有用有作为的人才。

《周易》博大而精神,每个人心中的易经,都有属于自己一份独到的见解。这也正符合了前面我提到的周易的精神,由一而生万象。而我个人也由衷的希望,易经这中华文化的瑰宝,能被更多的人了解,认知。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于是,有网友问我,你懂周易啊?言下流露出无比钦佩之意,我通常含糊其词地说,有点兴趣而已。其实我不懂。周易这门学问,穷一辈子之力,并不容易学懂,也不需要学懂。不学懂,永远追求不到,是懂非懂的那个样子,其味无穷,一辈子有事消遣,老了也不寂寞。古人云:“夜读〈易〉”,如果夜里读《易经》,鬼神都受不了。我的经验是,夜里读《易经》,保证睡不着觉。刚读入门去,看出一点名堂,便想弄个清楚,继续看下去,等告一段落再睡,结果一段接一段,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可谓“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一整个春天何时溜走了都不知道,何况一个晚上呢?这种味道很好。

《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周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连山》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只囿于《周易》。因此,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有没有呢?这是可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讲的“江湖术”中的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正如博友“商界第三者”在本博的留言里提到的,《周易》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叫作“三易”,就是变易、简易、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可以为将相的道理。

第二是简易,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听大师讲,天地间有“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罢了。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影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的,是有这种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

第三为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能变成万象来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

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

我以为,活得简单就是快乐。所以,最好不要去碰《易》这门学问,如果钻进去了,可能会爬不出来。如果一定要学,也最好只学一半;如果真把《易经》学懂了,做人就没有味道了。譬如要出门了,因为《易经》学懂了,知道这次出门会跌倒,于是不敢出门了,甚至一步都懒得动。像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说学《易》最好只学一半,觉得奥妙无穷,如黑夜摸路,迷迷瞪瞪,蛮有趣的;天完全亮了走路,眼前有一个坑,会掉下去,看得清清楚楚,于是就不走了。既然学懂了《易经》变得非常乏味,何必去学呢?学几个名词,到少不更事的粉丝面前卖弄几下就好了,显得你学识渊博,让人家崇拜得不得了。

新近请行政办做了一个牌匾,不敢随便挂,昨天打电话给在福州的董事长,请他翻翻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那本特大的日历,定个黄道吉日再行其事。可见我是真不懂。还是那个叫“商界第三者”的博友厉害,看过我的文章,能说出变易、简易、不易来。了不得。

下不过来,一点没感觉,你自己写吧,不想看了,烦了就这样了.

下载周易读后感1000字(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易读后感1000字(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易启蒙读后感

    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周易》是祖先和许多圣人的智慧与结晶所在,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跟本。《周易》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

    周易读后感4(范文大全)

    《周易》读后感 易经文化系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文字可考的就已有约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百家学说的思想宝库。而与西方的两千年的圣经文化系统比较,东方的易经文化系统,显然......

    读后感-居安思危 得势而行-(周易)

    居安思危 得势而行 ------读《周易》有感 《周易》萌芽于上古殷商,成形于周代,内容包罗万象,以包括重叠八卦而成的六十四卦为主,据说通晓《周易》便有解命释运之能,使其更具神秘......

    周易读后感(小编整理)

    《周易》读后感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

    周易

    作业题目: 用本課所介紹的任意一種方法為自己占一卦,詳細記錄起卦的過程以及你對此卦的斷占。 作业要求: 1.使用廣東工業大學公選課平時作業樣板 2.與期末論文分開裝訂,第八......

    周易

    《周易》阅读文献主讲人:燕连福一、《周易》的命名(一)“周”, 1.指周代 《易经》有三个版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 周三代,其中《连山易》最早,......

    周易

    1被誉为“大道之源”的《周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典籍。它包含融汇了儒道思想精华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蕴藏着丰富的生命哲学和朴素经典的思想。《周易》历......

    周易

    《周易》的人文伦理精神 “周易”是中国人最早的一本道德行为训诫,它提出了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文伦理精神,也提出了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最低的行为规范“底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