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样例5]

时间:2020-11-05 14:4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

第一篇:《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1

当我翻看教育家、国家首批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时,我就心喜不已,对她有相见恨晚之意,仿佛遇见了知己似的。两天内一口气把它读完了,有感而发处就加批注和自己的感触,当杨晖老师说要做读书交流和分享时,我是主动请缨的,觉得吐一下心中的真言,才觉得对得起这本书,有利于理解和体验她的教育思想。

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共分6部分,77篇文章,包括每一部分后一篇编者手记。这6部分分别为“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盼”、“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人,活在价值体系中”、以及“记忆与情缘”。品味《教育的姿态》,我悟到了她美在高度,美在温度,美在厚度,还有她在行走在教育路上的姿态之美。

首先,《教育的姿态》之美---美在高度。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的高度在于她认为:唯有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自己才会变得聪明,才会在较高的地方思考问题,而且心中总是有一团火,就会有旺盛的经久不衰的内驱力。她能一生苦中作乐,因为她一直相信学生的成长就是她的成就,别人的需要就是她的价值,在这个高度的姿态下,她认定的读书目的是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因此,她就为学校教育明确了这样的价值所在---培养的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在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躁动多欲的现实面前,她能保持足够的清醒,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正因为这个高度,使她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推心的忧虑,也就有了竭诚的期盼。

读着读着,我感叹她的浓浓的爱国之请,我明白于老师忧思的是教育的现状,因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她担心“大片”文化、“薯片”文化、“芯片”文化等三片文化给孩子带来的深重影响,于老师期盼的是祖国的未来,因而她大声疾呼教育一定要培养出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再难也要把中华文化的血脉传递到下一代的心中,这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大事。我想爱国,不仅仅要体现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把优秀中华文化传承下去,悉心培养祖国花朵,让他们散发出一种正气、朝气、勇敢、自信的精神,让他们成为会尊重人有担当求知欲旺盛的未来中国的合格接班人,为此我们努力着……

其次,《教育的姿态》之美---美在温度。于老师是一个慈爱的人,她主张“仁而爱人”,这种博爱让人温情满满,更让她的学生感动并受益终身。我有理由相信,于老师的学生一定是“仁爱”的人,因为她的学生具有“人”的样子,有人心、有人性、有情有义,能把握做人的底线。这种“人”的性格锤炼于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她与学生真诚相处,呵护他们,将心比心,遇到问题换位思考,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一定先做到。她的温度融化了孩子的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像于老师一样拥有人文色彩生命情怀及敬业精神,不仅“胸中有书”,而且“目中有人”,走近文本世界,走进学生世界,用自己学科素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师生心灵的共鸣,用文化的甘露和智慧的琼浆滴灌学生德行与智性生命的成长。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力争让每一节课都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因为她认为现在的学习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的生命。向于老师致敬,向于老师学习,让教育姿态中的温度之美感化和净化人的心灵。

再次,《教育的姿态》之美---美在厚度。一个教师若德行和学识兼备,那她的人生就有深度,若她又善于反思,她所展示的教育姿态美得一定有厚度。于漪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她不仅善于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引领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而且还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启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因为她深信课如果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着教师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她要求自己课一定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

于是,她思考,她求索。在她的教育生涯中有两个支柱,一根支柱是学而不厌,一根支柱是勇于实践,两根支柱的聚焦点是反思。很多教师也包括我自己在内,之所以平庸是自己甘于平庸,既没有学而不厌,又不去探索实践,更懒于反思。所以,要想改变现状提升自己,学、思、行是关键。

还有我想说的是,《教育的姿态》之美美在她一直保持行走时的姿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做教师,就是把课堂变成学生生命的培育场。学做教师,就要日复一日地在教育实践中把学生的生命质量放在自己生命的杠杆上去撬动。

作为育人队伍中重要角色的班主任,想把教育问题看得更清,就得站在高处。虽然我们只是小人物,无法有于漪老师那样的教育立足点,但是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情操,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修为。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视野和眼界,把育人工作与爱国情怀相连,我们才会斗志昂扬。于是乎,我突然间顿悟班主任育人的`真谛,不就是终身学习,在教育路上学思行,用自己的美好的德行去感染学生,用心灵去触动心灵,用人性去催化人性,与学生进行真诚对话,并以自己深厚的学识去启迪学生,启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内驱力和求知欲,激励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从小要立志为建设美好家园和祖国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2

十月的读书方案是于漪教师的《教育的姿势》,我参加叙事者的时刻比较短,预备读这本书的时分现已到了十月底了,很快从网上购得,立刻开端阅览。

从前语开端,就能感触到一位从事教育作业60年的老教师的热诚之心,她对孩子的爱是火热的,是深重的。一直以学生为本,是于教师的教育理念。这在今日也是竭力倡议的。

从教师身上我看到了大爱与忘我。

现在的孩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遍及面对品德缺失,情感冷酷。作为教师,咱们有职责温暖孩子的心灵,点亮孩子的心灯。一棵小树姑且需求修枝剪叶,才干健壮生长,何况是一个人呢?所以对待孩子的过错咱们要有一颗容纳的心。

七年级上学期时,一天正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个学生过来找我,“教师,我丢了20元钱”,“哦,是吗?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忘掉放在哪里了?”“不是的,我怀疑是小美偷的”。我心里一惊,不会吧?这个学生很文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吧?表面上我不明白气色的说,“不要胡说,我信赖她不是这样的人。你先回去上课,我会给你查清楚的。”我悄然找了几个同学了解状况,小美家里比较困难,平常很节省的,这两天忽然大方了,买了不少零食吃。我心里现已大题有数了,可是我没有去找她当面沟通,而是放出风声说,钱找到了。我调查小美的改变,刚开端她有些不信赖自己的耳朵,后来她低下头想了良久,像是下决心似的。我知道她会来找我的。公然,一个课间,她来到办公室找我,“教师,我捡到了10元钱”“哦,是吗?在哪里捡的?”“教室外面。”“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值得咱们学习!”我看到小美的脸红红的,她的心里一定是纠结了良久的,不过总算战胜了自己!我在心里暗暗祝愿这个孩子。尽管我搭上了10元钱,可是保护了一个人的自负,这才是重要的!

这个国际不但需求参天大树,相同也需求小花小草,只要是健康高兴的生长就好了!祝愿一切的孩子们都能健康高兴!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3

姿态不等同于姿势,它还包含态度、气度。在《新华字典》中,“姿态”一词的意思是形态、样子。那么“教育的姿态”,是否可以理解为教育所应有的样子?而“所应有”就是一种应然,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现实生活中教育所呈现的样子,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改变。

不过,于漪先生的《教育的姿态》,则可以理解为是教育者应有的姿态。在于漪老师看来,教育应有自己的样子,中国教育应有中国自己的样子。正因为如此,于漪老师在《教育的姿态》一书中多次强调“中国人一定要说中国话”、“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等。然而,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于漪老师并未进行专门的论述,而是将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由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在阅读中成长。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敬畏的。于漪认为,教师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是要以自己的人格来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在这里,人格完美、情操高尚、科学文化素养扎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仅此3点,如果不存敬畏之心,我们便很难做到。

更重要的是,于漪先生提出了“敬畏每位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育”这一教育的核心命题。她认为,一个人知识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缺陷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因此,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只有“敬畏学生的生命”,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德行。

好一个“滴灌”啊!它不是生硬灌输,也不是空洞说教,更不是机械操练。它是走进文本世界,走进学生世界,用学科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用文化的甘露和智慧的琼浆,促进学生德行和智性生命的成长。简洁地说,只有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方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每位学生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应当受到尊重与呵护是所有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他们的生命,对他们发展成长的规律,应胸怀敬畏,认真研究,精准地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才能真正托起明天的太阳。”内心深处知晓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地去尊重孩子的成长,而不会“拔苗助长”。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乐此不疲地“帮助”学生‘长分’呢?提高学生的分数本身并没有错,关键要看我们教师的引领方式,我们是否在提高学生的分数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健康?是否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让孩子对学校、对教室充满了畏惧之心?如果是这样,我们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成长,而且是扼杀了孩子的成长。教师唯有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学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会真正地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摸清学生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成为了破鸡蛋;而从内部打破,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摸清学生的成长规律,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义务与责任。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做教师的道路上,她永远保持着行走的姿态。

教育应有怎样的姿态?静静地品读《教育的姿态》,我们不仅能感知教育者敬畏、建构、行走这三种姿态的魅力,也能在著作编排者的细节之中体味教师的情怀。该书6个专辑的题图分别是松、竹、梅和桃、李的果实,它实则是以另一种形式向我们昭示:松、竹、梅是教师的品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教师的成就。

走近于漪,细读《教育的姿态》,感受着八十多岁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我们也多少感悟到教育应有教育的姿态,而要使教育具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姿态,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出自己的姿态。我们的教育人生当更加精彩!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4

利用课余时间,我有幸阅读了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这本书给我很深的印象,也将指引着我的教育发展。

《教育的姿态》一书是于漪老师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一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让教育熠熠闪光,让我对投身教育的脚步更为执着而坚定。于漪老师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发展。这不正是我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吗?带着兴奋,我走进书中,探寻着于漪老师心中的“爱”与“人”的真谛。

为人师者,我们都知道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教师应有的另一个姿态便是敬畏生命。每位学生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位学生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教师敬畏每们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育。就因为敬畏,他们会尊重;就因为敬畏,他们会呵护;就因为敬畏,他们会研究。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5

静静地品读于漪先生《教育的姿势》,其实这本书中并没有专门论及“教育的姿势”这个论题,但“椎心的忧思

诚挚的希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觅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回忆与情缘”6个章节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对“教育的姿势”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年青的教育作业者我感动于于漪先生对教育作业的无限酷爱和崇高的任务感,在言外之意我更深深感触到了老一辈教育作业者希望教育要回归“爱”和“人”上,去协助学生完成精力的提高和生命开展的诚心。

柏拉图曾用他的教师苏格拉底的话说:“教育是从一个窟窿中把囚犯的魂灵引出来往上升,到达实在之境地。”我想这是对教育对崇高的界说,这会使每一个教育作业者对自己从事的作业肃然起敬。前几天在广州参与生命教育的训练,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势》,于漪先生也说:“挑选了教师便是挑选了崇高。”是啊,从前的咱们是“人类魂灵的工程师”、咱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芒的作业”,但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却并没有那么的“崇高不可犯”,不夸大的说教师成了“高危”作业,咱们甚至在自己的权益被损害时也无法得到合理的维权,咱们有了少许诉苦,咱们开端对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现问题而无法救赎的的孩子感到无力与苍茫,咱们开端考虑真的是“挑选了教师便是挑选了崇高”吗?

在机场,我和从事学生心思研讨的郭教师闲谈,说起了班里满是负能量令我忧虑的小高,他的一句话却让我醍醐灌顶,一会儿清醒不少,郭教师说:“一切的心思教导都是建立在信赖上的。”其实道理都懂,但当身处窘境时,咱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寻求到救赎,在面对的“小高”这个特别的个别时,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马到成功,找到一种特效药去救赎这颗孤单的魂灵,但此时经郭教师一提示,我忽然想到了于漪先生在《教育的姿势》中写到:“教育本是源源不断的作业,最忌讳急于求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便是告知咱们,教育不是一蹴即至、马到成功的……咱们看西南联大,抗战时期最艰苦的时分,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几十年后,现在的院士有许多都是西南联大走出来的。教育不是你今日种子撒下去,明日就长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教育原本便是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要教授常识,培养能力、开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广州买的特产拿了一些给小高,我塞进她的口袋伪装随意的说:“张教师去广州出差,给你带了点吃的。你记住带回去吃哦!好了,好好回去上课吧!”看的出来,孩子满是疑问,但我却什么也没有说破,就如于漪先生说的:“咱们的教育便是要翻开学生的心门,教育是教心的作业,不知己无法教心”。小高这个个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将自己的心门关闭了起来,谁都走不进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从细小的当地下手。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罢,现在我能做的就只要这些,其他的就交给时刻吧,希望在源源不断的韶光里,我能收成到小高对我的信赖,渐渐翻开心门。但在这儿咱们需求切忌的是,于漪教师所说的“源源不断”是指有教育行为的循循善诱而并不能把撒手不管当作静待花开。于漪教师以为,一个人常识的缺点能够用品德补偿,而品德缺点是无法用常识来补偿的。所以咱们在教育中需求去敬畏每位学生的生命,遵从他们的生长规则施以切合身心开展的教育。小高此时的心里是关闭起来的,假设咱们静待花开那或许在她还不太老练的自我知道中会歪曲对国际的了解与知道,所以我希望经过自己一些暖心的行为让她对这个绝望的国际从头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己,知己要敬畏,或许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么大效果,可是我想此时的我便是在孩子心灵深处耕耘,或许今日还不能收成,但一天天的堆集,一次次的尽力,一点点的引导,总会让有些让我惊喜的,比方昨日课堂上她那仔细的容貌,比方她那嘴角扬起的笑……此时,我坚决地以为:“挑选了教师便是挑选了崇高”!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成为了破鸡蛋;而从内部打破,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教师唯有用一颗“爱生”之心把握其生长规则,对学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会实在地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干实在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我想走近于漪先生,细读《教育的姿势》让咱们愈加坚决“用心耕耘,以期收成”的教育抱负。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愿咱们每一位教育作业者都能像于漪先生那样,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永久坚持行走的姿势。

第二篇: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

广东高州中学 地理科组 李品连

于漪老师是名人,她的成就来自于数十年的勤奋不怠,潜心专研,这份执着令人敬佩。有一段关于她的评论,特别让我回味:“在于漪老师下的功夫中,苦读苦练,天天明灯为伴过午夜的板凳功固然令人钦佩,但她的田野功,反思功更为可贵。”是啊!课前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创造的有益经验十分重要,而及时并持之以恒地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也至为重要。

其实,这本书中并没有专门论及“教育的姿态”这个话题,但“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个专辑的标题,实在就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敬畏的。于漪认为,教师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是要以自己的人格来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在这里,人格完美、情操高尚、科学文化素养扎实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仅此3点,如果不存敬畏之心,我们便很难做到。

更重要的是,于漪先生提出了“敬畏每位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育”这一教育的核心命题。她认为,一个人知识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缺陷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因此,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只有“敬畏学生的生命”,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德行。

好一个“滴灌”啊!它不是生硬灌输,也不是空洞说教,更不是机械操练。它是走进文本世界,走进学生世界,用学科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用文化的甘露和智慧的琼浆,促进学生德行和智性生命的成长。简洁地说,只有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方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滴灌”就是敬畏教师职业和敬畏学生生命的最佳形式。

在《“紫竹论道”的启示》中,于漪先生指出:教育不是口号,作为专业的学科教学是要“沉下去的,是有知识的建构的。口号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有文化判断力”。这段话告诫我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拥有文化判断力是做好教师这份工作所必备的条件。“肩负重托的现代教师,理应从传统中汲取精华,锻造自己的‘精气神’”则是于漪先生关于教师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表述。

这里的建构,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要是思想者,是文化人。这里的“精气神”,既包含着教师教育的智慧、思想的锋芒和创造的才华,也包含着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方方面面深化思想、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还包含着既要“站在中国文化本土上”思考中国教育问题,又要看到广大教师在中国的教育土壤上所创造的一片片美丽的绿洲的开阔视野。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做教师的道路上,她永远保持着行走的姿态。

我们该如何领会这“行走”的内涵呢?

一、学,勤于采撷;

二、思,敏于发现;

三、行,勇于探索。学,就是要站在文化的高点上广泛汲取人类发展历程中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来提升自己的素养,滋养自己的心灵。思,就是要把思考与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境界。行,就是要直面教育现场,站在三尺讲台,用生命去歌唱,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由是,于漪先生给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提出了“好学善教,笔下生彩”的具体目标与行为准则。

静静地品读《教育的姿态》,我们不仅能感知教育者敬畏、建构、行走这三种姿态的魅力,也能在著作编排者的细节之中体味教师的情怀。该书6个专辑的题图分别是松、竹、梅和桃、李的果实,它实则是以另一种形式向我们昭示:松、竹、梅是教师的品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教师的成就。

第三篇:《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美好姿态》有感

开发区 苗淑华

如果语文课上成这样,我想孩子们会喜欢的。如果语文课上成这样,我想老师们幸福感会爆棚的。肖培东老师在《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的“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这一章节中,诗意地向我们阐述了语文课也可以如此美。

曾几何时,谈语文色变,孩子们不喜欢上语文课,就连语文老师自己都怀疑自己所上语文课的价值。其实啊,是他们自己都没有爱上语文,又如何教出爱语文的学生呢。语文值得我们爱吗?必须的。当然,前提是你是爱生活的人,因为语文即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句话放在语文教育上,再贴切不过了。我们在语文中解读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升华语文。语文里有清香麦草,语文里也有皎洁月光。用一颗诗心来生活,更要用一颗诗心带领孩子们走进文字的王国里。这样的语文,很美!

帕克·帕尔默曾说过: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于教师内心的呼唤。简单一点说,文本应该先在教师身上发生化学反应,然后才能真正在学生那里产生效应。老师首先要让文字打动自己,然后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与其说一堂课是面向学生的,不若说教师也在每一节节语文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如此看来,迈进课堂前,我们得好好地钻研文本,要相信每一个文字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自己激活了文字的血肉,才能把一个个教学镜头镶嵌在学生的生命记忆里。

好的语文课标准,众说纷纭,其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忘却了本。首先是每种文体的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在感叹学生作文四不像的同时,殊不知是我们的文体教学也陷入了四不像。教学技巧高高凌驾于文字语言的本色之上,这样的语文课,想美太难。其次,问题设计之本。大道至简,这四个字,我很喜欢。一堂课就该有它简洁凝练的主问题,而小处,则是在那一个个跳动的文字里去探寻通向文章灵魂的密码。最后,问题如何设计,是关键。肖培东老师所有的教育理念,其实就是围绕一个“真”字。问题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这个“真”的标准呢?教师设计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用来激活学生思维的,所有问题应该是有一定留白的,而不是一个问题抛出去,就如水落石出一般。语文课的真,应该有属于学生真正的思考过程,这也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体现,这才是有效的课堂,而我们语文课的平庸,大多数情况,就是没有还给学生真正的思考自由。也许这个思考过程没有我们所谓的活跃的课堂气氛,这个思考过程是孤独的,可是如果我们忍受不了这种孤独,我们又怎么教育出愿意思考、喜于思考的孩子呢?

借用书中提到的曹勇军老师的一句话来时时激励自己:课堂是理想和现实的交织,如一朵莲花,生长在泥中,花瓣和花苞却伸向天空。

如此这般,语文课也很美!

第四篇:读《教育的姿态》有感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四篇

本文仅供参考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篇一】

她已是8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至今,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生而为人,她是师之典范——于漪。

对于我,立志要做一名语文教师的师范生来说,最早接触于漪先生,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教文育人”“文道统一”于漪先生的经历让我知道所谓“上辈子杀过猪,这辈子教语文”不过是一句戏言,做语文教师也可以如此的崇高与伟大。

走上语文教学工作的岗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光,初为人师的忙碌、挫败与无奈,让我一时忘却了这位当年坚定我从教理想的领路人。这个月再次捧起先生的《教育的姿态》,细细读来不免感慨,时过境迁,对先生思想的领悟不觉也有了变化,唯一不变的,却是那为人师者,先生那伟岸的典范之态。

在当今时代下,教育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教育几十年来的发展“成绩巨大”却也“乱象丛生”。先生以一身之力,振臂高呼。她于迷茫中指点迷津,于喧嚣中展现浩然正气,于乱象中坚定教育之魂。她几十年来亲历中国教育的第一线,她屹立于层层改革之外,直指社会价值观的功力取向、大众媒体的娱乐宣传,她对“选秀”比赛的主办者、各种媒体发出了拷问:除了赚取金钱,这些比赛还赚取了青少年的时间和青春,赚走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让他们执着于“一夜成名”的幻想,他们赚走了学生的未来,心何以安?不仅如此,先生还直指学校办学的 “泛技术化”问题、校外教育问题、教育话语权问题等等,锥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先生满怀热情的“构建学校的价值取向”,为学校教育明确价值定位——培育有中国心得现代文明人,先生承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先生的典范之姿更体现在她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的高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要从心底里敬畏孩子的生命”,生硬的灌输走不进孩子的内心,空洞的说教起不到治本之效,机械的操练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孩子心灵的发育和成长“由情而理,由直觉反应而本质探究,由低级而高级”,作为语文教师要让文字具有情感的温度,让观点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让阅读成为暖心之旅,唯此,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走进他们的心灵,滴灌学生的德行与智性生命成长。

做有“精气神”的教师,“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掩卷而憩,先生之姿犹在,就让我循着典范脚步,更坚实地迈向教师之路。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篇二】

一棵树有一棵树的姿态,一朵云有一朵云的姿态,教育也应该有教育的姿态!从教16个年头的我,常常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站立?近段时间,用心阅读了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好像看见了标杆,明确了方向,释然了许久以来的困惑。

首先,我认为教育要有水的的姿态。水,是生命之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但是,水却与我们息息相关,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教育也是,是我们必不可少又无处不在的所需,如果维持生命离不开水,那让生命有尊严有质量的存在,就离不开教育!古人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水的姿态做教育,要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包容万物。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宽容大气的胸襟和气度。

而且,书中于漪老师在谈及课堂教学时,经常说“课要上得一清如水”;谈到教师的知识储备,她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把“一桶水”发展为“长流水”;在谈到教育的功能时,她非常喜欢用“滴灌”这个词,“滴灌学生的心灵”,“滴灌学生的智性和德性”,类似的话,在她的文章里也好,演讲中也好,总是经常出现的,也还离不开一个“水”字。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语文思想,假如方之于物,什么才是最合适的呢?想来想去,其实还就是这个“水”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于漪老师的名字里也有“水”;漪者,波纹也,风生而水起,水动而波兴,感天地之气息,动于中而形于外,遂至荡漾迭推,绵延广被。

水是至纯的,真正的教育就应该如水,纯粹洁净,远离污染,拒绝添加剂。唯其如水,方能涓涓滴滴,润泽心灵;惟其如水,方能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变得温润美丽。在我看来,于漪老师的教育观,其实说到底就两个字,一个就是“爱”,一个就是“人”,合在一起就是“仁者爱人”。(摘自网络,稍有改动)

其次,我认为教育还应该有山的姿态。

“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促进每个生命的良性发展,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也是每个老师所应该坚守的理念。“琢玉性惟坚,孜孜以成华。”当我们以山的姿态巍然屹立,琢玉日久,相信也必能浸染玉的温润平和,成熟而不轻浮,沉静而睿智。有内涵的教育也应该是一座山,每个教育者都应以丰厚的山间营养,润泽美玉,用如山的爱,如山的步伐,实践着任重如山的教育事业,并以思考者的姿态屹立,信道守诚!

再者,我认为教育更应该有根的姿态。在“寻找教师之根”一节中于老指出“

回顾教育历史,常有这样的图景浮现眼前:一群身无分文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悲天悯人,为苍生造福,令人感动。这是由于他们身上有那么一股志气、意气与豪气。历史启示今天,肩负重任的现代教师,理应从传统中汲取精华,锻造自己的精、气、神。”我认为,凝聚彰显在教师身上的这股志气、意气与豪气,汲取传承于传统文化中锻造出的精、气、神就是教育的根!当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每个从事教育的为师者都以如根的姿态和执着深深向生命纵深处伸展,那么教育之树茁壮繁茂自是必然。

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么,就让我们怀着对树的崇敬与对云的向往叩问自己:我们是在这样的境界中从事教育工作吗?怎样才能使我们也能诗意地栖居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的心灵也具有树的扎实深厚与云的轻盈灵动吗?我们的生命也像那棵树一样生长在厚实深沉的教育沃土之中吗?我们的灵魂也像那朵云一样生长在澄澈明净而高远的碧空中吗?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站立?

感谢《教育的姿态》一书带给我的启迪和意义!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篇三】

翻阅当代教育大师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于漪等等的书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他们仰望星空,勾画美好的教育愿景,同时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努力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并竭力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

翻阅着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着八十多岁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合上书本,“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个专辑的标题,实在就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

一页页读过,合上《姿态》,嗅一嗅书香,大爱无疆这四个字悄然浮现于脑际。

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育之魂魄闪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为人师者,我们都知道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爱,放弃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是责任,更是她的快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篇四】

静静地品读于漪先生《教育的姿态》,其实这本书中并没有专门论及“教育的姿态”这个话题,但“椎心的忧思

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个章节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动于于漪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里行间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希望教育要回归“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发展的诚意。

柏拉图曾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话说:“教育是从一个洞穴中把囚徒的灵魂引出来往上升,达到真实之境界。”我想这是对教育对神圣的定义,这会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肃然起敬。前几天在广州参加生命教育的培训,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态》,于漪先生也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是啊,曾经的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老师却并没有那么的“神圣不可犯”,不夸张的说教师成了“高危”职业,我们甚至在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时也无法得到合理的维权,我们有了些许抱怨,我们开始对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现问题而无法救赎的的孩子感到无力与迷茫,我们开始思考真的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吗?

在机场,我和从事学生心理研究的郭老师闲聊,说起了班里满是负能量令我担忧的小高,他的一句话却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清醒不少,郭老师说:“所有的心理辅导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实道理都懂,但当身处困境时,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寻求到救赎,在面对的“小高”这个特殊的个体时,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立竿见影,找到一种特效药去救赎这颗孤独的灵魂,但此刻经郭老师一提醒,我突然想到了于漪先生在《教育的姿态》中写到:“教育本是细水长流的事业,最忌讳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我们看西南联大,抗战时期最艰苦的时候,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几十年后,现在的院士有很多都是西南联大走出来的。教育不是你今天种子撒下去,明天就长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教育本来就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广州买的特产拿了一些给小高,我塞进她的口袋假装随意的说:“张老师去广州出差,给你带了点吃的。你记得带回去吃哦!好了,好好回去上课吧!”看的出来,孩子满是疑惑,但我却什么也没有说破,就如于漪先生说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打开学生的心门,教育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无法教心”。小高这个个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将自己的心门封闭了起来,谁都走不进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从微小的地方入手。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罢,目前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希望在细水长流的时光里,我能收获到小高对我的信任,慢慢打开心门。但在这里我们需要切忌的是,于漪老师所说的“细水长流”是指有教育行为的循循善诱而并不能把撒手不管看成静待花开。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人知识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缺陷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去敬畏每位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育。小高此刻的内心是封闭起来的,如果我们静待花开那或许在她还不太成熟的自我认识中会扭曲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一些暖心的行为让她对这个失望的世界重新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或许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是我想此刻的我就是在孩子心灵深处耕耘,或许今天还不能收获,但一天天的积累,一次次的努力,一点点的引导,总会让有些让我惊喜的,比如昨天课堂上她那认真的模样,比如她那嘴角扬起的笑……此刻,我坚定地认为:“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成为了破鸡蛋;而从内部打破,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教师唯有用一颗“爱生”之心掌握其成长规律,对学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会真正地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我想走近于漪先生,细读《教育的姿态》让我们更加坚定“用心耕耘,以期收获”的教育理想。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像于漪先生那样,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永远保持行走的姿态。

第五篇:【热门】生命姿态作文

【热门】生命姿态作文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命姿态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姿态作文 篇1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有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成为大宋文化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他,就是旷世奇才——苏东坡。

他是一个旷达的人,在他遭遇坎坷的时候,总是能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事情,哪怕只是一场绵绵的小雨,他也能品出和常人不同的韵味。记得那是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到黄同的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本晴空万里,可是,在路途中突然遇雨,因并无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这风雨不仅是自然的风雨,也是人生的风雨,面对自然风雨从容的他,在人生风雨面前,他不仅人十分旷达,并且他还有十分旷达的作品。被贬密州,他却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几卷平冈。”儿女情长,他感慨:“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游山玩水,他感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一种何等旷达的胸襟与气度!这就是被命运捉弄却从未放弃抗争的词人——苏东坡。

再品苏轼,才知道胸怀旷达的苏轼,也有痴情者的那一般柔情与凄婉,一首《江城子》读哭了多少人。柔和的月光照在他身上,“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等待,让他疲惫不堪,沉沉睡去了。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身着锦衣,轻轻地走在她窗前,“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念。“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官场的失利,处世的凄凉,命运的坎坷……而他只用作品写出所有的悲观。我了解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多情。我感受他:“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凄凉。我听见他:“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豁达。

他,一改宋词中的婉约风格,开创豪放宋词;他,才华横溢,却一直怀才不遇;他,不为挫折,历经坎坷,终于铸成壮丽诗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女子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只属于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风雨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豁达的一生。这便是旷世奇才——苏东坡。

生命姿态作文 篇2

回家的车上,看见了路旁的一片树,虽谈不上绿的连绵,绿的逼人。但也格外的精神,令人在这炎炎烈日中也有了点念头。然而,令我注意的并非这绿,而是这片绿中的一株树,一株与这绿完全不搭调的树——他的全身都是褐色的,是死了。但实在很令人想不到,因为除了色彩,其余没有什么是他与其他树不同的,并且他比一般的树还要高。

车靠近了我才知道:在靠近土的地方,一群虫子正忙碌着。以致他的躯干与根部仅有那么一丁点的牵念。然而,他却挺拔的站着。不卑不吭的姿态,使他完全看不出与死亡有任何的关联。

我于是就想他是多么的坚强呀,死亡在他面前就像是一个不自量力的挑衅者,而且注定着失败。看着这样一棵树,我想到了圣地亚哥的一名渔夫,自小命运坎坷的海伦,他们最终获得的或许并不全是成功,但足以证明的是,他们都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榜样,不屈不挠,就像这一棵奇特的树。但我最终还是想到了自己,成绩上的小波折,家人的不幸,家庭的困苦,甚至是自以为的不完美,便会让我总是自卑,自弃。我至少还有生命,还有健全的身体,不是吗?我想,我以后是段不该如此了。不为了什么,就为了这棵不甘死亡,尊重生命的树,我也有理由活出生命该有的姿态来。

望着满车的人,他们有的谈笑,有的蹙眉,有的神态安详,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姿态,却都在好不默契的流露出同一种姿态,对!是生命的姿态,是生命的蓬勃与沧桑。突然发现,车上的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可爱,无论是残缺者,老人,就连那肮脏的乞讨者如今都因为这独特的姿态而令我钦佩不已。

生命姿态作文 篇3

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一场历程,人生的历程。那么,人生在世,就要像小草一样,立出应该有的生命姿态。

在二战末期,纳粹德国与美国的一场大战,美国最终获胜。纳粹德国俘虏营中的一位美国士兵听到后,用手指拼出了一个胜利符号“v”。兵败的纳粹气急败坏,竟残忍地将士兵的双掌砍掉,血肉模糊了他的双臂。谁曾想,他仍然不屈,用砍掉了双掌的手臂拼出了一个更大的“V”。直至死去,他都始终没有向纳粹低下高昂的头颅。

这就是一个士兵生命的姿态,用自己不屈的人格、高昂的灵魂立出了生命的姿态。就像他死去时,挺立着的鲜红的躯体那么耀眼。

“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他毅然弃医从文,执著地以手中的笔作为“匕首和投枪”,一枪枪直刺敌人的'心脏。

这是他的生命姿态,用执著,用满腔爱国之情立出的生命姿态,光辉照亮了整个华夏。

翻开茫茫的历史卷册,回看那浩瀚的历史长河,坚持自我的人不计其数。苏武宁可在苦寒之地牧羊,也不愿为匈奴所用;李白即使被贬,也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文天祥用决绝立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姿态。

再看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荆轲,踏上了明知是不归路的刺秦之行。秦王殿上,他刺秦失败,却仰头大笑,怒斥秦王的种种罪过。荆轲就这样死于秦王殿上,但秦王不也胆魄惊心吗?难道他不留念自己的家国故园?难道他不知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不想亲人朋友?他亦知亦念亦想,但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对国君的满腔真诚和对誓言的忠贞。荆轲死亦有千年,可他用人格立出的生命姿态却不会倒下:英勇、坚决、忠贞……

人活于世,经历所经历的,来是一遭去是一遭,朝来寒雨晚来风。那么,该做点什么呢?

在这人事繁杂的世界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唯有立出自己的生命姿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才不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才能保持真我,永远绽放生命之花。

有了古今中外的贤人作榜样,心,豁然开朗。活在这世界上,立出生命的姿态:坚强,决绝,执著,无畏……

生命姿态作文 篇4

生,源于对真理的坚持,这不懈的坚持便铸成了一种生命的姿态。

你生于一个不安分的年代,你身上流淌着百年的王族血脉,于是你不可避免地要挑起那个时代,也必将留在那个时代。塞外的万马奔腾曾让你感到苍白无力,但你不怕,你用十年的春秋,十年的坚守,十年的屈辱,将铁片磨成宝剑,将汗旗插在了阴山之巅。你,就是汉武帝刘彻,是你让宝剑的锋利中渗入了王者之气,是你让“剑者,兵之王也”变得名副其实,是你让汉朝的血脉流传至今。

刘彻,剑就是你一生的姿态,百兵之首,更是天下之王。

你不应生于那个年代,那个污浊的环境应该是杂草的天地,不是你……菊花,可以生存的地方。但你生在了那个年代,于是你注定了与世俗格格不入,注定了五斗米前的昂首挺胸,注定了五柳宅内的放荡不拘,注定了南山下的带月荷锄,注定了只有在梦中才会回到那有着优美风景的世外桃源。

后人说你最爱菊,我却感觉你就是一枝菊;后人也许会忘了东晋时的那朵菊花,但我却牢牢记住了陶潜这个名字。

张居正,有人说你是政治家,也有人说你是文学家,更有人记得你是万历首辅张居正。你的一生都在奉献,为了那个王朝。你任用戚继光先平南倭,后定北寇,然后主持万历新政,修水利,救灾民,安天下。可那个时代回报你的却是学生的一次次上告,同乡的反叛,世俗的谩骂当一个万历首辅跪倒在一个三品小官的面前,用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座桥,一座在万千人的踩踏中倒下的桥。

人的一生总要放弃一些东西,也要留下一些坚持,作为自己一生固守的姿态。

刘彻,用一生的坚持铸成一把剑,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陶潜,用一生的坚持绘成一枝菊,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张居正,用一生的坚持弯成一座桥,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星光下,灯光里,我们是否也在坚持自己的一种姿态?生命,将会因这种坚持而变得清晰可辨。

生命姿态作文 篇5

我等着你,在来年的春,给你惊喜。

我遇见了这样的一棵树,比野蒿高不了多少的一棵树,在冬日里,灰色的虬枝,一根根向上,向着天。我知道,它只是睡着了、睡着了,也是这样的姿态。我知道,这是生命的姿态。

它在一堵很长、很老透着白色瞧得见水泥的墙边,伫立着,沉默着,将它所有的臂膀伸向天空,朝着太阳。

我在散步的路上看见它,便停下。看它孑然一身,在空阔的场地,不动声色地挣扎,你听不见它的嘶喊,是的,听不见,因为它的姿态,代表生命的倔强。我没有靠近,因为它的每根枝,都透着威严。在没有太阳的天气里,我都觉得那灰色的枝杈,正透着银灰的、骄傲的光芒。

我从未怀疑过它是否死去,因为我始终不相信,倔强如它,是会停止挣扎、停止抗争的角色。它向往着天、向往着生、向往着绿、向往着自由。它信仰,所以它不会停止抗争。

我听到它的诉说,依旧用着那亘古不变的姿态。它告诉我,它从一颗种子开始。它告诉我,它怎样竭力钻出泥土。它告诉我,它怎样扛着暴风雨、扛着太多灼热的烈日伸展身躯。它告诉我,它曾开出怎样灿烂的夏花。它告诉我,它在秋日曳下满身叶的心情。它告诉我,它在冬日里不曾放弃。我想,不必诉说,我以你的姿态,便看出了你的心,树的心,向着生命、向着自由的永不停息的心。

冬至的晚上,我看到有人在它身边焚烧祭拜,橙色的火光,随着风,曳出烟花的舞姿,把它的身影刻在那面斑驳的墙上。你看,即使是一个影子,它也是向上,向上伸着它的臂膀,那是它的姿态,那是它的生命。

冬至,我知道,是对过去的逝去的终结,但它更是新的生命的起跑线。

我知道,你睡着了,你只是睡着了。

我等着,你向上的肢臂上,开满绿色,以这生命的姿态。

生命姿态作文 篇6

以是寒冬腊月,大地以完完全全被寒冷所笼罩,显得那么萧索与凄凉,风无止静的刮着,腊月的风刮在人的脸上如同刀子一般割过,隐隐约约的痛意传遍了整个身体,我不禁缩了缩衣角。因为天气的原因,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站在寂寥空旷的院子里,我踱着脚步,眼睛注意到了墙角一盆不知名的花。

那些干枯交错的枝杈上零零星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白色中还透露出淡淡的黄,如同夕阳洒在洁白的雪上一样。那团白色顿时刺痛了我的双眼,我快步走过去,站在台阶上默默的凝视着那盆花。

腊月,所有的植物在都已褪去了美丽与娇嫩在静静的“冬眠”,为何这盆花总是那么独特呢?一阵风又向我袭来,我打了个寒颤。“天啊!真冷!”我抱怨着。只见那盆花却依旧在风里高傲的伫立着。风只是带走了少许的花瓣,那些花儿飘落在冰冷的地面上,给单调的地面增添了一份色彩。

风还是照样的吹,仿佛要释放出他的全部,连我都经受不住寒风的侵袭,躲到了房间里,站在窗口我望着那在风中摇曳接近脆弱的花,不仅感觉到了它的可怜,那么一盆卑微的花,竟可以在寒风的摧残下,依旧那么顽强,花依旧开的那么灿烂,那么美好。

梅的顽强,竹的坚毅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所认同和赞美的。因为它们这两种植物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都能顽强的生存,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毅力。而这盆不知名的花和它们一样,虽然它没有梅花那么清香美丽,没有竹子那么坚固挺拔,但它具有梅与竹的一切气息。怎么一盆小花,丝毫不畏惧恶劣的环境,始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活着。它的顽强不得不令人佩服,不得不令人敬畏。

“今天晚上当地会出现寒流,望人们注意防寒。”天气预报播放着。夜晚,站在窗口,我的目光又停留在那盆花上,“今天晚上有寒流,不知道那盆花会不会经受得住?”我在心里默默的为它祈祷着。

又是新的一天,我做完了所有的事后背上书包,推开家门,迎接我的有是一股寒风,我走到了那盆花面前,竟惊奇的发现那盆花不但没有被摧垮,反而又长出了几多花蕊,望着那盆顽强的花,我的心顿时温暖了许多,我充满信心的走出家门。

最后,我想说,是那盆花以它美好而又顽强的姿态教会了我什么叫做“坚强”。作文

下载《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的姿态》读后感(通用)[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的教育》读后感5

    《爱的教育》读后感 世界上有一部永远都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爱。是呀,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 这本书的作者是亚......

    《爱的教育》读后感_5[五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动力,在看到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情节时,我都在流泪,为他们的精神感到骄傲,为他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感到自豪。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

    青春的姿态

    青春的姿态 我们都迷失在我们清澈的年岁里,以倔强的姿态成长着。 我们都是一群叛逆的孩子,在我们独有的青春里掘强成长着。穿越一片时间海,我们挥霍着我们的似水流年。大人们总......

    优秀作文-姿态

    姿态 ——121123 陈惠颖 奔流不止,一路东行,那是江河的姿态;随风摇曳,茂然生长,那是小草的姿态。世界如此多娇,姿态万千,即便是那相同的姿态,给不同的人、物,也能绽放出别样的风采。......

    读书的姿态

    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 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

    生活姿态美文

    世事真伪,人间百态。舞蹈家,当音乐如天籁般响起,抬头,挺胸,收腹,回眸……仿若一只蝴蝶翩翩而来,一笑一颦之中透出一股子典雅,超凡脱俗,高贵之态尽显。教育者,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俯首......

    读后感5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讲述的是十五个少年因暑假无所事事时,去乘船游玩前一天夜里船因不知什么原因而漂流至太平洋中央而引起的悲剧。但是,最后,少年们克服了困难,踏上......

    读后感5

    人性的优点读后感 王旸 本周我看到的是第八章,笑对讥讽,从别人的镜子中打量自己,面队嘲笑,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实力和努力去说话,用自己的成绩和作为改变,赢得敬重。首先,嘲笑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