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白与杜甫》读后感[范文模版]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的一部作品,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有很多的感触。李白和杜甫是我们都知道的诗人,郭沫若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作家,那么作家眼中的诗人们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李白与杜甫》读后感,欢迎阅读。《李白与杜甫》读后感一
该书上篇讲李白,下篇讲杜甫。郭沫若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生动还原出一代“诗仙”“诗圣”的真实生活。书中诸多观点极富创见,随手援引资料更是妙趣横生。
初版于1971年10月的文史巨匠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曾让二十多年前的笔者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现存的2400多首诗作,在郭老那里就如常人脑中的乘法口诀一样烂熟于心,为了佐证自己的某一观点,他可以信手拈来,而且是旁征博引,动辄十几条乃至数十条,这让我惊诧于郭老深厚的考据功底和超人的记忆力!须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网络与搜索引擎尚未问世,而郭老却已近耄耋之年。此其一。其二,巨著熔文史于一炉,郭老以诗人的笔触,史家的慧眼,将李杜的身世婚姻、生活状况、政治活动、宗教信仰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游,兼及他们与贺知章、严武、岑参、苏涣等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以及唐玄宗李隆基、永王李瞞、节度使哥舒翰等要人的交往等等,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新见迭出,别开生面。一幅幅李唐王朝由鼎盛辉煌转至衰败凋零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在了读者眼前,既波澜壮阔,又流光溢彩。
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李白与杜甫》这样的信息量丰沛、学术底蕴深厚而又“一扫从来因袭皮相之论”的力作,真是让我等文史爱好者大快朵颐。读《李白与杜甫》,其快感犹如读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随便翻开其中的一页,读者都可以“眼前直下三千字”,随着郭老滔滔大河般汪洋恣肆的探析与阐发,与作者共振:或者百感交集,或者唏嘘不已,或者茅塞顿开,或者慷慨激昂。
“杜甫应该肯定,我不反对,我所反对的是把杜甫当为‘圣人’,当为‘它布’(图腾),神圣不可侵犯。千家注杜,太求甚解。李白,我肯定了他,但也不是全面肯定。一家注李,太不求甚解。”这是郭老的夫子自道。茅盾则说:“郭老《李白与杜甫》自必胜于《柳文指要》,对青年有用。论杜稍苛,对李有偏爱之处。论李杜思想甚多创见。”窃以为,将两位大师的这两段话结合起来看待和评价《李白与杜甫》,庶几接近客观。
入选《中国图书商报》“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首批书目的《李白与杜甫》已经于2010年5月再版。经典,不但是百读不厌的,而且必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二《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的一部作品,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有很多的感触。李白和杜甫是我们都知道的诗人,郭沫若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作家,那么作家眼中的诗人们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每一朝代几乎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汉赋、魏晋小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朝诗歌最胜,李杜又是唐朝诗人中无法超越的双峰,为人赞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捧为诗圣,史上研究分析李白杜甫诗文的文章专著是数不胜数。
手中这本《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1971年就写成的作品,除了一些短诗词,此书可称为是他的封笔之作,而且此书是在郭沫若的两个儿子郭民英、郭世英相继自杀后著成的。人在痛苦时会作情感转移,或寄请于工作,或寄情山水,或寄情与文字,或寄情烟花柳巷,或寄情故纸堆,或寄情政治对于文人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寄请于文字古籍学术,当年鲁迅就曾抄古碑排解苦闷彷徨,沈从文解放后研究古代服饰放弃文学创作远离政治。
这本《李白与杜甫》却有别于郭沫若的那些听命文学、口号文学、政治论文,仿佛回复了他早期的部分张扬与反叛的个性,隐含着痛苦的倾诉与反思。
有一种痛苦叫丧子之痛,有一种解脱叫寄情古籍。我想这本书也许就是郭沫若寄情于李白杜甫的诗歌和古文献来转移丧子之痛的产物。这本书既是诗论又是史论还是诗人传记,再夹杂一些个人感情寓意在里面,所以此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广受争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篇:谈陆游与杜甫、李白
陆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素有“诗史”(《坚瓠补记》)、“小李白”(罗大经:《鹤林玉露》)之称。从这称呼可见,他既与杜甫、李白的诗歌有着师承关系,而且还可见陆游的创作特色,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带浪漫主义色彩,并且二者结合的十分紧密。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丰产的一位诗人,他曾说自己是“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一直活到86岁高龄,至到84岁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在这近万首诗中,内容相当丰富,几乎涉及了南宋后期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突出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社会面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主要矛盾——阶级、民族矛盾。“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同前)这很接近杜甫的风格,因而获得一代“诗史”的称誉,“放翁学力也似杜甫”(《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在陆游近万首诗中,律诗、古诗占绝大多数,他的律诗写得精警、凝炼,“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而不事涂泽,实古来诗家所末见”(赵翼:《瓯北诗话》);他的古诗写得纵横、奔放,“才气豪健,议论开辟,引用书卷,皆驱使出之,而非徒以数典为能事。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语,有艳词而无淫词”(同前)。他的七言古诗深受李白的影响,慷慨激昂,乐观自信,在构思和手法上带有李白式的豪放、挥洒色彩,因此,在当时就被称作“小李白”。“小李白”的来由还有一段佳话:宋孝宗赵 很喜欢文学,一日他和左枢密史周必大谈起当今文坛的一些名家,问谁能比得上唐代的李白?必大回答“惟有陆游”。从此大家都称陆游为“小李白”。当然这一称誉不光是皇帝恩赐的了,主要还是陆游诗歌本身具有李白特色所决定了的,这是后话。
(—)
陆游的现实主义与杜甫的师承关系。
陆游开始写诗曾在陶渊明和唐代诗人中摸索自己的创作道路,但好长时间没有找到。18岁认曾几为师后,开始步入江西诗派大门,学到“一祖三宗”的不少诗法,并在炼字造句、用典、讲究对仗等方面成效甚佳。后来他又逐步从形式主义,为艺术而艺术脱离现实的窠臼中摆脱出来,他把时代的要求和江西诗派一些创作方法统一起来,熔铸屈原以下,特别是杜甫之长,实现了吕本中所提出的、并没能解释清楚的“波澜之阔”问题(《曾几东莱先生诗集后序》),可以说是对江西派的发展。像“五更落月移树影,十月清霜侵马蹄”(《马上》)、“县近欢欣初得荣,江回徒倚忽逢山”(《晚泊松滋渡口》)、“看镜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阳村”(同前)、“常以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巴东令廨白云亭》)等诗句,可以看出在锤炼、自在、苍老、生动上的功夫,颇有杜甫诗之神韵了。当年黄庭坚学杜甫《客从南溟来》、《朝行青泥上》、《壮游》、《北征》等没能做到,陆游却做到了。特别是入蜀(46岁)以后,尤其是在南郑所作的诗,变化很大,“诗家三昧忽见前”(《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他已摸索出自己的创作道路,即在完美形式基础上又熔铸积极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的生活,积极的人生观,坚强的生命力,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收复沦陷区的雄心大志,胜利的预感等,都一起涌现出来。总的讲,这个时期的诗里充满了坚强的生命力和胜利的欢笑;诗风也变得沉雄、轩昂,每个字都像从字面上跳出来一样。
陆游的作品“寄意恢复,书肆流传”(《四朝闻见录》),许多诗作都洋溢着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英雄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是南宋爱国主义士大夫的典型,他的一生都是在民族忧患中度过的,他目睹统治者偏安江南,妥协投降的行为,深受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他在动荡游离中饱尝了忧患。正是这一切构成了陆游诗歌的基本主题——要求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可以说爱国主义是贯穿陆游诗歌创作的一条红线。“老自自悯归耕久,无地能捐七尺躯”(《闻蜀盗已平献城庙社喜而有述》)、“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报国无期涕每倾”(《不寐》),这是写他的痛苦在于捐躯无天地,不能为国出力,只能高吟“为国忧民空激烈”的悲壮诗句。“我亦思报国,梦绕古战场”(《鹅湖夜坐书怀》),就是在梦境中也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国死封疆”、“为国戍玉关”、“死前恨不见中原”、“誓捐一死报天子”、“为君王取旧山河”等,耿耿不忘的仍是要报效国家,对敌作战,收复失地,至到临终报国信念仍不衰,“吾侪日益老,忠义传子孙”,对后代寄予希望,并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英雄的诗人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诗中始终洋溢着爱国热忱和坚定不移的信心,这与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深沉怀抱是一脉相承的。陆游继承了屈原、杜甫的爱国主义诗歌传统,在诗中充分展现了现实主义精神,这与杜甫那敢于面对现实,讽谕时事,积极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痛苦,在现实政治斗争中走现实主义道路是有师承关系的。正如杨万里所言,“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陆游确实“继承了屈原那反抗误国的权臣、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继承了杜甫那种盼望朝廷克服地方割据势力并揭露当时种种弊端的严正立场”(游国恩、李易《陆游选注》前言)。
杜甫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安史之乱前后,不管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他都敢于面对现实,大胆揭露矛盾,讽谕时事,表明自己态度,指出解决途径。杜甫竭力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痛苦,在他笔下的人民是勤劳、勇敢、善良的;他爱人民的淳朴和率直,并不断探索造成人民贫困的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开边战争和军阀混战破坏了生产,造成人民死亡。另一方面来自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这些与陆游那敢于揭露卖国集团只求妥协苟安、抨击投降派丑恶嘴脸并进行斗争的作品,与关注同情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忧国复忧民”的作品,也是息息相通的。
至于热爱生活,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陆游与杜甫则有更多的相似之处。首先是选材广泛,“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赵翼《瓯北诗话》)。其次是善于发现那些微小的,不被人注意的美好事物,并给予满腔热情流于笔端,如春雨、细麦、春耕、双燕、娇莺、秋花、梅花、老妪、老农、农民生活、农村风光等,无不入诗;一经点化,则诗意盎然,活灵活现。杜甫是以体物察情细节入微而见长的,如《五百字》中的“酒肉臭”、“冻死骨”的“臭”字、“冻”字,都表现了他观察的细致、描写的深刻。陆游的观察力也是很深刻的,如“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岁暮感怀》)、“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正如横江绸,一举孰能脱!”(《书怀》)这颇似杜甫那“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他们对贫富悬殊及造成原因所见略同。另外杜甫对妻子、儿女有着深沉的感情,陆游对妻子、儿女,特别是对前妻唐琬感情非常真挚,“伤心桥下看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揪人心肺。
笔者认为热爱生活与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个不爱生活的人,是很难想象他会爱国、爱民的;相反,只有热爱生活的人、具有饱满生活热情的人,才会对国、对民、对妻室儿女有执着感情。杜甫、陆游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们不仅希望自己有个幸福的家,而且也希望“天下寒士俱欢颜”。正因为他们热爱美好的东西,所以才憎恶丑恶的东西,才敢于对黑暗现实、对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对妥协投降派、乃至皇帝老子进行揭露和批评。
我们知道陆游是古代写七律最多的诗人,而杜甫对七律的贡献也是卓有成效的。陆游的七律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写闲适生活,类似杜甫成都草堂时的一部分诗作,另一类写 郁闷忧愤心情的,类似杜甫夔州以后的作品。一般地讲,他们都侧重写实,尤其后一类反映时事,抨击朝政,抒写忧国忧民的感情,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就陆游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手法而言,很有杜诗风格。杜甫的七律创出了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风格,而陆游的七律则以豪纵气势,悲壮的色彩,浓郁的抒情,高度的概括见长。
杜甫所面对的现实是腐朽黑暗的,统治压榨是残酷的,人民生活是苦难深重的,正是由于他对人民痛苦产生共鸣,才写出了《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三首》,乃至“三吏”、“三别”。陆游所面对的是始终以苟且偷安为基本国策的统治者,在爱国与卖国、抗战与投降的斗争中,陆游屡遭打击,杀敌报国之志一直不得实现。到南郑前线好容易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可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调职、贬退,他由镇江到南昌,再由南昌到夔州,一官万里,职位不变(仍是通判),可是路却越走越远。他虽多次被冷落,自谓“身如林下僧”,但其态度一直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爱国热情一直没消退。一官万里虽可悲,但他感到这是一个为国建功立业的好机会。陆游74岁曾作《三山杜门作歌》五首,调子与杜甫的《同谷七歌》很相近,杜甫写出了他在穷困中的气概,陆诗在这基础上更表现出他不和权贵同流合污的品质。这些诗显得更成熟些。
陆游诗虽学杜甫,但他的思想感情却是意气风发,雄伟阔大的。两人虽都侧重写实,但陆游写实却多写主观感受(这点类似李白那带强烈主观感情色彩的诗歌形象),而不作具体描绘,既不作杜甫那样的叙述,也不作白居易那样的夹叙夹议,而是形成自己概括性强、抒情性强的特点。他的诗很少具体的铺叙和细致的刻画,而多是把现实内容高度浓缩在一首诗或一、二句诗中,以抒发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如《书愤》就是把向往、愤慨的现实内容高度浓缩在一首诗当中,他向往“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样的战斗生活。他愤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见斑”的壮志难酬。《关山月》则是通过关山以内的尽兴浅斟低唱,无休止的轻歌漫舞;关山本身戍楼内生者苍苍白发,戍楼外白骨累累;关山以外沦陷区人民惨遭屠杀、蹂躏,由远及近,高度概括出爱国与卖国两条路线的尖锐对立。又如他从山阴起程到夔州上任的160天路程中他记下了泊瓜州、观秋浦、游东坡、望石门、入瞿塘、谒白帝庙等所见所闻所想,而把当时的忧愤心情高度浓缩在一、二句诗中,他经苏州枫桥时写道:“风月未须经感慨,巴山此去留千重”(《宿枫桥》),经黄州时写道:“万里冕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黄州》),从公安向上,经沙头时写道:“游子行愈远,沙头逢暮秋”(《沙头》),离开江陵时写道:“本意为君说破,消磨梦里光阴”(《六言》)等,这些诗句让我们看到,陆游此时的心情很不好,多牢骚、怅恨,像蒙上一层阴影。这是由于到夔州后他总找不到精神上的寄托,对自己的遭遇常解不开而引起的忧愤,足见其概括性之强。杜甫诗歌亦有高度概括的特点,但其概括往往是选取带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如《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兵车行》则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进行概括的。陆游的概括有时会巧妙用典,这也是不同杜甫之处。
总之,陆游的爱国之心与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怀是相通的,虽然他们的表现手法各有千秋,作品的时代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忧国复忧民”还是一致的,身世遭遇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杜甫受知明皇、肃宗,陆游又何尝不是受之高宗、孝宗呢?从泰州入川,由成都、阆中等地,终于来到夔州,现在的陆游也是一样,从镇江而南昌,再由南昌而夔州,还不走的同一条道路吗?”(朱东润:《陆游传》)正因为同命相连,陆游才对“少陵非区区于仕进者,思少出所学佐天子、兴正观、开元之治,而身愈老,命愈大谬,坎 且死,则其悲至此,亦无足怪也”,至使他“未尝不流涕也”(陆游:《东屯高斋记》)。陆游的遭遇、生活思想情感虽愈来愈接近杜甫,但正因为他是陆游而不是杜甫,所以他的豪迈气魄,雄伟阔大的意境是不同于杜甫的。这一方面因为陆游首先是战士,其次才是诗人,他是以战士的身份写诗的。另一方面他的雄伟阔大也是从浪漫主义产生出来的。陆游的诗歌既有现实主义风格,又带浪漫主义色彩。
(二)陆游的浪漫主义与李白的师承关系。
从陆游早年诗歌创作来看,他有时学杜甫,也有时学李白。“小李白”就指实了他的另一面。陆游的七言古诗受李白影响非常深刻,陆游那些抒发理想抱负,欲为国献身而不得实现的作品,与李白那表现理想与现实矛盾,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屈,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作品是一脉相承的。正因为陆诗中带有李白式的豪放、挥洒的色彩,才不愧为“小李白”。可以说像《醉歌》、《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出征,尽复汉唐故地》等一些作品和李白的一些作品一样,也具有雄壮阔大的气势、瑰丽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但由于时代不同了,创作背景变了,因此陆游诗不象李白诗那样超迈雄奇,许多意象都是超越现实的,也没有像《梦游天姥吟留别》那么多历史穿插、神话、梦境、幻境,以及大自然景物中惊心动魄的画面。不过陆游也有借梦境、幻想来表现对理想的追求、寄托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异梦》、《醉歌》等,这类诗颇有气吞山河、神游天外之慨。有时还用夸张、联想来表达民族自豪感和乐观主义精神,尤其在歌颂抗金诗篇中,高唱抗战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如《夜读兵书》、《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等,这类诗尤显得壮丽、豪爽。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往往借助狂放豪肆的行为来抒发自己难以抑制的悲愤,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这类作品带有浓厚的苍凉沉郁的色彩。以上为陆游浪漫主义的特色。
我们看陆游和李白一样都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由于时代不同了,理想的内容也不相同。李白诗中流露出的往往是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是追求个性解放、蔑视权贵的精神,而陆游的理想是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是献身抗金斗争。因此,陆游诗中更多的是写出师北伐,夺取胜利的内容,侧重于书写理想、豪情,在奇特的夸张和丰富的幻想中(但没有李白那样想象奇特,夸张大胆),激荡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乐观的战斗精神,所以说陆游的浪漫主义带有更多时代的新特点。而李白所处的时代,表面上繁荣昌盛,其背后却潜伏着危机,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是为使帝国在统一、安宁、昌盛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这种理想必然要与黑暗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因此他时而歌唱理想,充满乐观激奋;时而悲叹怀才不遇而颓唐消沉。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正是李白所处的时代的反映。
陆游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所以不同于杜甫的现实主义、李白的浪漫主义,这是时代不同所造成的,时代发展了、前进了,当然文学创作也要发展、前进的,但由于民族文学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因此,陆游的“独创性”正是在继承杜甫、李白的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比较,我们也窥见了唐诗以情盛、重风韵与宋诗以义盛、重风骨的区别不同。
第三篇:诗坛巨星——李白与杜甫
诗坛巨星——李白与杜甫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潮,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最辉煌最令人神往的时代。站在那个时代的最顶点上,歌唱出整个民族面貌与命运的最伟大的诗人,无疑是李白与杜甫。一个是放荡不羁,饮酒把诗作的谪仙人,一个是忧国爱民,用泪把诗作的爱国者。虽然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只不过十一岁,但是他们却又分别活动在两个不同的阶段里,李白大部分的活动时间是在安史之乱前,杜甫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则是在安史之乱后,而安史之乱正是唐代发展一个最重要的界碑,它将唐代从此划分为两个全然不同的面貌:在此之前是上山的路,在此之后是下山的路。这两个诗国的巨星,他们并肩站在时代的顶峰,然而心情却大不相同:一个正是从那上山的路走上了山顶,一望四面辽阔,不禁扬眉吐气,简直是“欲上青天揽明月”了;而另一个在心旷神怡的山的顶峰却不得不望见那并不愉快的下坡路。上山的时候似乎只望着天,下山的时候就不得不望着地了“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这两个诗的巨星正是以不同的思想感情,面对着两个阶段的现实,并肩站立在时代的顶峰。
李白是那个时代翻江搅海的弄潮儿。他充满了天真,充满了热情,活的洒脱,活的坦率,他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在他的生活里,置身祖国的美好河山,他发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赞叹;面对深厚的朋友之谊,他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肺腑之音;深切怀念故乡和亲人,他流露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潺潺思念;看到祖国山河惨遭侵扰,他又怒目圆瞪,唱出“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铮铮誓言;面对皇帝的一时“宠幸”,他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笑声;面对佳宴美酒,自悲身世,愁怀难谴,他又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概、、、、、、、这就是李白,一个真性情自然流露的谪仙人。他是天真浪漫的,天真的就是一颗赤子之心,他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有人说一读到这样的诗句,就会体会到祖国河山的伟大气魄,而这一气魄也只有在那个时代的高潮上才会更典型的被歌唱出来,李白就是那典型的歌人。他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历史上从没有一个诗人写出过如此天真而形象的诗句,然而这天真却使得他的感情变得更为真实。他反对六朝的绮丽,因为那是形式的虚伪的,他所以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要求的是“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那样本色的解放的大刀阔斧的力量。他的诗歌气质又是浪漫的,这浪漫是意味着更高的解放要求,是带着不可抑制的力量,是鼓舞着更为高涨的热情的,这就是积极的乐观的浪漫主义。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就是一个布衣的豪言壮语,这反映了现实中人才解放的客观存在,这乃是李白给予那时代的骄傲。李白是壮浪纵恣的,他的饮酒也是健康的,豪爽的,解放的,而不是萎靡的,颓废的。他的饮酒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勇敢的迎接着现实中的矛盾。“姑苏城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他把一个沉溺与觉醒的矛盾,现实的摆在眼前。这里的诗歌语言是飞跃的,这里的传统意义是讽刺的,而在这矛盾之中,却呈现着无比光辉鲜明的形象。现实生活中随时都是光明与黑暗的战斗,在这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李白正是大声的唱出这样一个现实,因此他的浪漫主义是热情的,积极的,符合于现实主义要求的。
李白曾说自己的诗是“兴醋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苍州”这不单单是一种自我炫耀,更是对他的诗风的形象化肯定。杜甫说他“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便是称赞李白的诗歌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必然源于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这种感情和个性使得他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就不再是“老实”和拙笨,而是由这种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质变出更高超且自然的艺术表现力。他的诗充满了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在诗人眼里,天姥山是超越五岳、赤城和天台诸山的,在诗人心里,他可以乘明月,一夜飞度镜湖;在诗人看来,天姥山即使是“青云梯”,他也可以任意攀登;在诗人笔下,天气的变化也可以随意驱遣;在诗人胸中,有一个发于我心,生于我笔的美好仙境!——太主观了,太不可思议了,但唯有这主观,唯有这奇岖,这才是李白!他的诗在感情的表达上从不掩抑收敛,而是喷涌而出、一泻千里。他的诗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毫不收敛,任他而去。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其思想愿望时,他便借助非现实的神话,或者绮丽惊人的幻想。无论是情景的瞬息万变,还是情结的跳脱勾连,都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艺术,属于李白所特有的艺术。如果说一首诗的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内容是一个人的血肉,那么,诗的语言便是这个人的肌肤,好的语言必定会有力的托起思想内容的肌体,使整个人体熠熠闪光,美丽夺目。他的诗歌语言富于变化,绝不单调,富于被动,绝不呆板。然而就在这流动之中,又有无尽的色彩,或热烈、或冷峻、或绚丽、或暗淡、或凄清、或纯净、、、、却使人不为之所震撼,所感染!
现在的我们都有那么一点喜欢风花雪月的浪漫,喜欢无边无际的遐想,因此,欣赏诗歌可能往往偏向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诗歌,于是,李白成了大多人的最爱,我个人也一直都很欣赏李白诗歌的大气磅礴和雄奇浪漫,而谈到李白,不得不提另一位诗坛的巨星——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的“诗圣”杜甫。如果说李白是乐观的浪漫,那么杜甫则是忧郁的浪漫。刘小枫曾说:“苦难记忆证明历史是负疚的,有罪的,而杜甫正是这苦难记忆的见证人,他在无力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迈进时,用自己的双手记录下了历史的罪恶。”杜甫把自己推到个人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人民的沉重责任感,他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留给后人一篇篇“史诗”,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学史,以个人诗作可称为“诗史”的,恐怕只有杜甫一人了。或许是历史的罪恶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载着它,使其被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明了„„**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杜甫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而他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的人,其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这种回环往复的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读之则荡气回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伤时忧国的无奈心情。他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动荡的江水,陡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历的画角,这些无一不是诗人心情的反映。作为从小就接受儒家正统思想“忠君恋阙,仁民爱物”和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他来说,无法像李白那么潇洒,寄情于山水,或者不问世事,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那般悠闲,他一心关心着国家的安危,作为一个文人,他只能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这个世界,希望他的文字能唤醒“昏睡”的统治者,他将个人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将个人的穷困和人民的命运相沟通,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写实的诗很多,而杜甫能成为一代“诗圣”,正是因为他除了提供真实的历史事件,还通过叙事、描述、抒情、说理等各种手法将自身情感融进诗里,用一幕幕可感的形象,一段段真实的情感来打动每一个人,正所谓“真正的诗是心的搏动和灵魂的吟唱”,融合诗人真切感受,注入生命力,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如果说李白的诗像暴风骤雨,以极不平凡的气势感动读者,那么杜甫的诗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轻风细雨,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读者的心灵。李白的诗让人惊叹,杜甫的诗让人亲近。李白秉承了中国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传统,并为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杜甫则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事实上,后世的许多现实主义文
学流派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杜甫为老师,在现实主义这条道路上进行着更深更广的探索。因此在我看来,李白和杜甫的诗没有优劣之分,没有高低之别,就好像是太阳和月亮,少了任何一个世界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不精彩的,正如韩愈在《调张籍》中所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足迹,创造出更新更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陈平原 《李白研究》
湖北教育出版社
2,安琪
《李白研究》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裴 斐
《李白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5,罗宗强《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文史知识> 6,安琪,阎琦《李白诗集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版)7,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 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8,金启华《杜甫诗论丛》
第四篇:杜甫与李白的友情
杜甫与李白的友情
杜甫是一个十分重视友情的人。且看他写李白诗吧:“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写出了他一生对李白才华的深相惜重。其言出由衷,读来实在感人。后人每好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来规范杜甫与李白的艺术风格,且每以为杜诗出自学力之沉积,而李白出自天才之纵放,这种说法只是太过于看重二者的相异加以区别,乃至后来有李杜优劣之议论。于是,李白只被塑造成“青春李白”,杜甫便成了“沉郁杜甫”。即便有稍微近情的一些说法,兼好二人的,也仅仅是指出李杜各自的特色优点,谓其不分轩轾而已。这样的两个诗人,在有些人眼中,似乎即使不至于相轻,也应该是相互排斥的,少有人提到他们在天宝三载和四载之间的一段交游。虽然两个天才诗人在他们各自偃蹇漂泊的生命中毕竟交错的那么一些日子,但一面之晤,相期相约,其深情笃挚,可以想见。“梦魂南北昧平生,邂逅相逢意已倾”,这种属于豪杰的情感自古即为人称道,况且发生在李杜身上,千载之下,犹令人倾慕。
杜甫初赠李白诗于洛阳:“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这一年,杜甫年三十三,正是年富力强,壮志满怀的时候。李白四十岁,正自天宝元年为玄宗招致京师,是年不合,被赐金还山,其仕途进取、安济苍生的宏愿实际上已是断了,时势如此,已逼得他不得不退,故不久即受了道箓。正是在这一进一退的分际,两人相遇于洛阳城,仿佛曾有过夙因似的亲切。这短暂的相聚,知己却是一生。
凡世人之结交,除了因功名利禄等外在因素而着意接纳的以外,可托为知己,双方必定有共赏的性情才慧等特点作为基础。杜甫与李白,尽管一个时已名扬四海,一个刚刚形成自己的诗歌风格,但锥处囊中,锋锐自现,自有掩抑不住的才士风神气质在。这种天才的相互吸引无疑当列为首要因素。如果说杜甫和李白在洛阳的一见倾心,最初只是因为彼此倾慕才华的话,那么,二人后来一路的互相追随,同游梁宋,情如兄弟,几无龃龉,却必然还要寻求更为深层的原因。
李白虽然向来以游仙访道自我标榜,却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修道人,即使在他受了道箓之后;而杜甫虽然是一个真儒者,却绝不是世所塑造的那个一味沉郁,少了一份自然天真性灵之气的“儒腐”。一个真正的儒者、豪杰本应该是有两面的,忧国忧民同时也是潇洒恣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好道的李白却有儒家思想的底子,身为儒者的杜甫为何不能是驰马逐猎、放情尚义的侠者?而这一性格,在杜甫与李白结伴同游的一段日子里,体现得特别淋漓尽致。纵观杜诗,自初与李白会面赠诗,至别后怀想之作,事关李白者凡十四五篇,且无不推崇颂扬,深情恳挚。从杜诗中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如兄如弟,“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甚是亲近。这种“怜君如兄弟”不止是单面的情好,更有双方的情亲。李白集中赠杜甫的诗篇不多,也许失散了,以致后人难以从其诗估量二者情意。但从杜诗中却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杜甫对于李白确是一知己。这种知己体现在对李白才情的赏爱上,也体现在对李白遇骞的痛惜上,更体现为两位伟大诗人心灵的共鸣。李杜一生中,就这么一段短短时间的交谊便显得偌般珍贵。经过悠悠岁月的浸渍,这一番友情于今日之怀想,越显得深情蕴藉,千种风流。
第五篇: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比较
1、从内容上讲
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他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2、从文采和意境上来讲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才学甚高。他的诗歌有的语言一眼看去十分平易,但是由于发诸真情,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如果他诗兴遄飞,使用激情洋溢的词句,那就更加意境开阔,加上想象雄奇,能够带领读者上天入地,引人入胜。他另外一部分诗的特点是疏旷潇洒、清新飘逸,哪怕随意挥洒都可成诗。杜甫家学渊源,七岁学诗,十五岁扬名,也是少年天才。其诗歌讲求遣词用句,语句常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诗歌的精炼严整,非常人所能及。这样的语言使得杜甫的诗以浑厚而鲜明的意境为主。总的来说,两人的文采实在是伯仲难分、不相上下。
3、从风格上来讲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李白的诗歌,其个人的风格特点明显,有的雄浑虬劲,有的清新飘逸,有的豪放不羁,有的汪洋恣肆,总之是纵横飘逸,发兴无端;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沉郁顿挫,凝重精美著称,善于用充沛的感情驾驭精炼奇崛的文字。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明代田艺蘅《香宇诗谈》说道:“诗类其为人,太白做人飘逸,所以诗飘逸;子美做人沉著,所以诗沉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比如同写友谊,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杜甫的“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比较,一个飘逸,一个沉郁,体现出两种风格。
5、从诗歌的意象选择与运用
李诗的意象特别的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一方面源于李诗意象范围的开放性;另一方面,李白诗歌意象的奇幻色彩还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卓异的想象。如他写时光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木暮成雪。”其感染力比经典的“逝者如斯夫”(孔子语)要强烈得多;他写山峰之高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他写雪花之大就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写楼台之高就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另外,李白似乎特别喜欢以巨额的数量词来作量的夸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此类句子在李白诗中真是俯拾皆是。同时,出身豪富,素喜挥霍的李白还特别喜欢物质珍奇的铺张夸耀。他一喝酒,就要“斗酒十千恣欢谑”,“烹羊宰牛且为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他所饰用驱使的器物也莫不是人间珍品:“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盖非此不足以显示其人身份品格之高贵,非此不足以渲染其人气概之壮伟超迈。世间万物尽可任他纵情驱使享用,却没有任何外物可以驱使高贵的诗人。这就是天才的李白,自由浪漫的李白。相形之下,杜甫的诗歌虽也多有高妙的想象,然其意象还是显得比较质实,这与他始终关怀现实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相对来说,杜甫不象李白那样使气豪纵,他更注重精神上的自娱自适,自我满足。而对于物质方面的享受则视之甚淡。这在他的《江村》一诗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甚至在宴请好友时,面对粗陋的酒蔬,他也只是报以歉然的一笑:“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在至交好友面前,他并不讳言自己的慵怠与清贫。实际上更主要的是诗人更看重人与人之间那一份相知相得的融融情味,而非表面上的殷勤与物质的铺张。这显然与诗人恬淡的心境直接有关。
6、从体裁上讲,李白更擅长乐府古诗、绝句,而且写得极精彩,其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七言绝句更是冠绝唐人。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相对来讲他不太喜欢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其律诗数量比较少,但是也有精品。同时,李白也留下了若干词作和散文。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使用的是散文句法。而杜甫的作品各体兼工,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以律诗、绝句为主,加上一部分排律古诗,他的近体律诗,特别是七律写的尤其出色。此外,杜甫的叙事诗歌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而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一.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非)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脱)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畔)
岁亦莫止(暮)维常之华(花)玁狁孔棘(急)
偭规矩而改 错(措)何方圜之能周兮(圆)进不入以离尤兮(罹)
芳菲菲其弥章(彰)延伫乎吾将反(返)
终老不复取(娶)
箱帘六七十(奁)虽与府吏要(邀)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晤)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取)
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
山川相缪(缭)
杯盘狼籍(藉)长乐王回深父。(甫)二.多义词
《离 骚》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孔雀东南飞》
为 1.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2.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3.为诗云尔(作,写,动词。)4.非为织作迟(是,动词。或作“因为”,“由于”,介词。)5.阿母为汝求(替,给,介词。)6.始尔未为久,(算,算作.动词。)7.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相 1.相见常日稀(互相)3.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4.誓不相隔卿(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是偏指一方,可不译出)5.及时相遣归(指代兰芝,可译作“我”。)6.好自相扶将(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7.还必相迎取(指代兰芝,可译作’“你”。)8.会不相从许(指代仲卿,可译作“你”)9.蹑履相逢迎(指代仲卿,可译为“他”。)10.登即相许和(指代媒人,可译作“她”)11.不得便相许(指代媒人,可译作“你”)
遣 1.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动词。〉
2.县令遣媒来(派,动词。)施 1.徒留无所施(用,动词)2.留待作遣施(施舍,赠送,动词)取 1.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动词)2.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复 1.幸复得此妇(又,再,副词。)2.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3.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会 1.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2.于今无会因(相会,聚会,动词。)何 1.何意致不厚(怎么,哪里,疑问代词。)2.隐隐何甸甸(无义,句中语气助词,补足音节)3.汝今何罪过(什么,疑问代词)4.作计何不量(为什么,疑问副词)便 1.便可白公姥(就,副词。)2.便言多令才(很会讲,形容词)登 1.登即相许和(立即,立刻,副词)2.郁郁登郡门(来到,或聚集,动词)应 1.汝可去应之(答应,动词)2.六合正相应(合适,动词).
3.零泪应声落(应和,随着,动词)4.以我应他人(许配,动词)举 1.举动自专由(行动,名词)2.莫令事不举(办成功,·动词)3.举言谓新妇(拿,动词。)
4.举手长劳劳(举起。抬起。动词词)言 1.举言谓新妇(话,名词。)2.谓言无罪过(以为,动词。)3.何言复来还(说,动词。)故 1.大人故嫌迟(故意,副词。)2.知是故人来(旧,形容词)3.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止 1.进止敢自专(停止,动词)2.母听去不止(挽留,阻止,动词)意 1.何意致不厚(料,意料,动词)2.吾意久怀念(心,心意,名词。)3.处分适兄意(主意,名词)断 1.三日断五匹(截下来,动词)2.自可断来信(回绝,动词)适 1.始适还家门(出嫁,动词)2.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动词)3.适得府君书(刚才,刚刚,副词)尔 1.为诗云尔(不译,语气助词。)2.君尔妾亦然、(这样,指示代词)始 1.小姑始扶床(才,刚刚,副词。)2.始尔未为久(开始,动词)若 1.今若遣此妇(如果,连词)2.君既若见录(此,这样,指示代词)书 1.十六诵诗书(尚书,名词)2.适得府君书(信,书信,名词)令 1.县令遣媒来(官名,即县长,名词)2.便言多令才(美好,形容词。)3.莫令事不举(使,让,动词。〉
见 1.相见常日稀(看见,动词。下文“黄泉下相见”中“见”同此)2.君既若见录(我,指兰芝,代词。下文“府吏见叮咛,中“见”同此)3.渐见愁煎迫(被,介词)谢 1.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下文“谢家事夫婿”中“谢”同此)2.多谢后世人(劝告,动词)3.阿母谢媒人(谢绝,推脱)
《兰亭集序》
所以 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用来)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之 ①仰观宇宙之大(的)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取消主谓独立性)③及其所之既倦,(往 到达)一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 相同)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做一样)③一觞一咏(一些)④而或长烟一空(全)
《赤壁赋》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游褒禅山记》 其
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