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太阳照常升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最主要的便是讲述了在战争中“迷惘的一代”的人物的生活与思想变化。小编有看过一次,似乎还没有全领悟其中的内涵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一
很喜欢看老电影《乞里玛扎罗的山》、《太阳照常升起》等美国老电影,后来才了解原作者是大家熟悉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是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1年以62岁高龄自杀身亡。他以自己硬汉子的形象也以作品中主人公的硬汉子形象而着称。中国人比较熟悉他的作品当首推《老人与海》,然后有《永别了,武器》,以及《战地钟声》等。所谓“迷茫的一代”就是从海明威这里而起。
说实话我一直都不太明白“迷茫的一代”为什么不能积极起来面对人生与社会,就像我一直不太明白如此成功的一个硬汉子何以用自杀来了结自己。
《太阳照样升起》具体剧情我就不用介绍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他的同名小说作品。其主要人物和其他作品一样是个男人,中间穿插一些奇特的情感纠葛。《太阳照样升起》因故我只看了前半部,就觉得改编的很成功,人物刻画非常细腻。同时在电影中就可以感受到海明威的特殊品味。这集中体现在男主人公那软中带硬的形象,充满了可信的人格魅力。
这个影片让我想起来许多外围的东西,比如海明威的自杀,一战后迷茫一代的形成。影片开头就是一战的残酷场景,然后就展示一群美国老兵在战后法国的生存状态,主要是他们的心理状态。看了这部影片就不再迷茫为什么会有迷惑的一代。而且直接参战的海明威的心灵创痛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它们发生的根源。
海明威对于人类的绝望,含蓄的哀伤,心理上不能愈合的创伤,都直接来自残酷的战场。连爱情都不能挽救他,实际上是连爱情他们都抛弃了。与残酷的死亡相比,爱情能有什么作为呢?能够创造出这样角色的作家本人,让人神往。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其实都有他自己的身影。可惜,这个人主动离开了我们,用的是一管枪。
为什么海明威要取这样一个看似乐观的名字来作为他作品的名称。“太阳照样升起”,他在用这样的话来劝说过自己多少遍,忘记过去忘记过去,但看来他还是不能忘记。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二1926年,还藉藉无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长篇《太阳照常升起》,个人以为是他最好的长篇之一,虽然在当时算不上石破天惊。之前,他也有过一系列短篇投石问路,纵然水波不兴,也成为长篇准备中的练笔,使长篇处女作丝毫没有生涩的痕迹。当然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饥饿与贫穷的磨练,良师斯坦因小姐的指点,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爱爱、相濡以沫。
起初并不明白科恩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显然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人物,开首就是一篇科恩小传,将其人交代清楚:就读于老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曾是大学拳击冠军——身强体壮,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身家清白,为人厚道,对女人尤其心软——要么被女人抛弃,要么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来并无不妥,中产阶级的普通一员,却无值得大书特书之处。看到后来发现苗头不对,他与书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总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栏里那头想与公牛处好却被孤立的犍牛。后来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为一个未曾受过创伤的参照物而存在。所谓受过创伤,就是吃过战争的苦头,象巴恩斯被战争阉了就是一个直接的象征。
科恩压根不明白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他跟那帮人处不来,极少喝醉,又特别较真,将逢场作戏的阿施利夫人当作女神,随时准备为心上人作出奋力一击,而他确实这么做了,又傻乎乎地直言斗牛可能会令人感到乏味。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入那帮身怀战争创伤、经常烂醉如泥、到处寻欢作乐的寓公们(哪怕是破产者)的法眼。而他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大好青年,战争象一条河,泾渭分明地将他拦在另一边。
受伤的区别于未受伤的,最本质的一点是,什么都没所谓了,日常生活乏味难耐,沉醉于酒精、斗牛等一切刺激之物方是正途。就享乐主义的角度而言,本书可以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巴黎咖啡吧指南和潘普洛纳斗牛的专业解说。有文化的中产阶级仿佛是特别脆弱易溃的群体,在战争创伤这个合理的理由下,他们以往遵循的一切土崩瓦解,又自行形成了一套易于接受且互相认同的准则。
就比如家庭有重大变故,孩子就不能够做一个正常的好孩子。实际情况是,破碎家庭亦有健全的孩子,神经大条的未必是文盲,而解甲归田、如常生活者比比皆是。而巴恩斯最终发现,即便他没有受伤,如美少年斗牛士罗梅罗那样生猛,与阿施利夫人也撑不了多久,这才是致命打击。
因为垮掉的是主流,所以科恩便成了不合时宜的怪物。反之,如果科恩是主角,那斗牛是乏味的有望成为名言。其实如果没有经历过战争,他们也就是他,想必能够和谐相处。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三这本《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
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巴恩斯在大战中受伤,此伤让他不能与他所爱的女人过正常的生活,而且更要命的是,他爱的这个勃莱特又天性活泼、热爱生活。勃莱特和巴恩斯很早就认识并且相爱,但就因为上述原因没有结婚。小说开始的时候,勃莱特已经经过两次不幸福的婚姻,正准备结第三次婚,小说的故事也就在这个时间段里依次展开。
首先从这个小说框架里,我们就可以想像巴恩斯心里应该具有的复杂滋味,内疚、隐痛、妒疾、失意、孤独、无奈,还有空虚、屈辱等等。而这种种复杂滋味也就是海明威要隐匿下的那“八分之七”。读这小说如果没有先认同一下巴恩斯的感受,那么你去读这小说中巴恩斯与其它人的所有的酒桌前的闲言碎语都会觉得平谈无味。而这小说中有八分之一又是由这样的“闲言碎语”所构成。
当然,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我是想说只要学会“听话听音”就能看懂那些“闲言碎语”,从而也就能读懂这本小说了,不过你可能会问,读懂是一回事,喜欢又是另一回事。下面就说一下,海明威的小说真正让读者热爱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海明威小说的魅力首先是在他对人心的洞察力上,这表现在他的角色塑造上,他的角色正象是人们都知道的就是一个“打不垮的人”,这个“打不垮的人”的本质不是拒绝向命运低头,而是拒绝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操纵。与上帝认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无损勇敢和坚强。但是任由别人插手自己的命运,这就不可忍受。这些人总把手插在你的钱袋里,把脚踩在你的肩膀上,把路上修在你的土地上,或者总是要求你为他们的事业献身,然后赏给你一个你再也无法享用的东西。只有在这种人面前,这个“打不垮”的形象才真正的金光闪闪,具有真正的价值。
在这篇小说里,围绕着这个“打不垮”的形象塑造的其实是三个人,一个是巴恩斯,一个人科恩,一个是勃莱利的最后一个男朋友罗梅罗(他是一个斗牛士)。在巴恩斯身上,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安于命运的人,这是个被天意命运“打败了”的人,但他是“败而不垮”。他的形象只有投射到那个追求勃莱利的犹太人科恩身上,就会显现“打不垮”的真谛。
科恩这个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生活得意的人,但是他最后不仅垮掉了,而且垮掉的丑陋无比。他虽然把巴恩斯揍晕了,把罗梅罗打得爬不起来,但是在勃莱利、巴恩斯和罗梅罗他们眼里,他却一败涂地。他最后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奴隶,他不是被命运击败的,而是被勃莱利这个人击败的,而勃莱利之所以能击败他,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可以轻易被什么人都可以击败的、一个可怜的家伙而已。
正是从他身上才反衬出巴恩斯对生活的认识,对打不垮的精神的认识。而罗梅罗这个人,海明威用他与科恩(前拳击冠军)的决斗把那种“打不垮”的精神展现的更确实。决斗那一段写得简直太精采了。一个是斗牛士,一个是拳击手,斗牛士用斗牛的那种不屈精神面对拳击手的凶悍。最后的结局是:拳击手比公牛难斗和斗牛士比拳击手顽强,也就是说“打不垮”的本质不是凶悍而是顽强(海明威最喜欢的两个主题“拳击”和“斗牛”在这本小说里发生了撞击,只不过这个拳击手有点菜)。从这里看,海明威对人性的洞察力就很让人着迷。
另外海明威讲故事的技巧也是非凡的。科恩这个人的心理在这个小说中被他从头抓到尾,仅仅这一点,就非常不简单,小说中对科恩和勃莱利之间发生的事没有一点正面的描述,但是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事却让读者感到非常清晰,就仿佛海明威在小说里全都讲过。而这只是因为他在描述科恩那些怪异的行为时描述的非常真实。
最后把海明威关于“冰山理论”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如果一个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写的东西,那他就可以省略他和读者都了解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写得极为真实,那他会强烈地感觉到那些东西,就仿佛作家已经讲述了它们。”(摘于《午后之死》)上面这句话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极为真实”。
海明威绝不仅仅是一个打不垮的汉子,而是一个无论生活还是写作中都散发着既聪明又老练、既谨慎又判逆、既认真又玩世不恭魅力的男人魅力。
第二篇:《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看第一遍《太阳照常升起》,开头华丽的画面跟久石让的配乐还是蛮好的,但是之后就看不下去了,《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大概这部电影的构思还是就像某些人所说的,很多悬念。可是总体上感觉周韵跟房祖名的演技差强人意,让人看起来很滑稽。
它的画面让我想起了《无极》,这也是大牌导演的作品,后来也是反响平平。不过吃饭的时候还是想看电影,别的想不起来,就继续看这部还算是电影的电影吧。
当看到陈冲的角色时,眼前一亮,一下子来了兴致。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看《色·戒》时,汉奸老婆也是陈冲扮演的,当时也是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陈冲在这两部电影里扮演的都是中年妇女的角色,简直让我怀疑自己是否有少妇情结。
之前看演员表,知道这部电影主演有陈冲和姜文,看这部电影时,一直将周韵的那个主角当成了陈冲,后来才发现,原来主角不是陈冲,这个中年少妇才是陈冲。至于姜文,好像评论总是以硬汉的形象来概括,不过即使有了枪支和皮衣这些道具,总体上这个硬汉跟《红高粱》里的姜文比起来,立体感欠缺了太多。
这部电影一般都说有很多悬念,有些荒诞,有些无厘头,除了中间的陈冲和黄秋生的戏份,其他部分总是让我想起冯小刚的“黑色幽默”。过去我一直将姜文跟冯小刚模模糊糊的放在一起,现在看来是对的。到目前为止,没看到他们导演的比较出色的电影。
好像人总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可被强奸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情节。比如,自己花费了几个钟头,将《太阳照常升起》看了两遍,如果说它不好总是有点不甘心。不过这部电影,除了陈冲的演技和久石让的配乐,其他地方确实乏善可陈,不过我们沿着导演苦心孤诣的思路,帮导演分析下。
这部电影的时间段放在1976年的文革末期和1958年大跃进时期,并且1976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这样敏感的时间段,对于导演来说确实比较吃力。前几天看见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在北京大兴区调查的文革大屠杀,再次被文革的血腥所震撼。如果直面这段历史,恐怕要用犹太人直面德国纳粹大屠杀的勇气,以及中国人直面南京大屠杀的勇气。可是作为民族内部的屠杀,恐怕要比直面民族之间的矛盾更加艰难。
文革我们一般认为是十年,可是将时间完全锁定在这十年,许多问题是无法解释得通的。即使在这十年里,也是纷繁复杂,有几种势力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刘少奇、林彪、四人帮等,他们在当时的起伏代表着整个社会波动。有外国人评论中国的当前政治说:这个舞台的幕布只拉起了一半,我们只看见一双双脚在走动,却看不到角色的面部。我们现在看当时的文革政治,可以反过来说:这个舞台的被一堵墙遮掩着,我们只看见一个个巨人的面部,却看不到墙内众生肢体所发生的事情。
性在这部电影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现在看那个时代,一般会用愚昧落后等词眼来概括,总是忽略那个时代的“时尚潮流”。这个现象即使在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我们现在总是看到党媒报道领导人很忙,仿佛没有什么休闲娱乐,老是一张脸孔,一个表情。我们不妨简单的说这是愚民政策,不仅仅愚弄老百姓,也在愚弄自己。
在《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里,最能代表权威政治的形象的,莫过于那个审判黄秋生的吴主任。他在办公室大唱革命歌曲,然后又自欺欺人的为自己的组织洗脱清白。黄秋生作为一个人文学者,扮演的非常到位,他随着姜文去吴主任办公室时,一路上嘴里不停地念叨“陌生,陌生……”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权威政治,我直到现在去衙门办事,都还是很怯,无论是学校的行政部门,还是社会上的政府部门,那里确实是个“陌生”社群。
黄秋生扮演的是一个老师,陈冲扮演的是一个校医。这段故事发生在高校,确实很惊艳。而姜文和吴主任又是什么“成份”呢?吴主任这样的权威很显然不会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文革时期高校已经被工农兵所占领,吴主任很大概算是一个党校毕业生,姜文按照后来的前面和后面的情节分析,他后来是一个石油技术员,并且早期在南洋混,而到了乡下又只能带领野孩子学习打猎,从他老练的世故看起来,像是一个“红顶商人”。
有人说,现在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党校,其他大学都是分校。这种局面是一脉相承的。建国初期的学术泰斗陈寅恪的介绍里有这么一段:
从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就任。
我们在这里不妨将陈寅恪跟黄秋生相对应,将郭沫若跟姜文相对应。郭沫若在建国后顺风顺水,当上了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这个人后来一直广受诟病,大概就是他的政治投机问题。不过研究这个人对于研究从民国到共国的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很有意义。将姜文所扮演的角色跟郭沫若进行对比,可以看到这两个人早期都是比较沦落的非主流知识分子,有点无政府主义。
提起南洋知识分子,记得在杜维明的一本书里提到过五四运动和巴金等对南洋知识分子的影响,影响还是蛮大的。这样的思潮就可以解释姜文和孔维在南洋的浪漫之旅。只是这样影响是否跟印尼屠杀华人事件有关,无法深究,但是这种思潮一定上有利了中国的革命输出,这在那个年代是比较流行的,比如出名的高棉红色政权。那个年代的革命输出对后来华人在南洋的负面影响比较大,这个问题有人提起过。
按照“常规美学”,陈冲和孔维是很时尚的人,不过在那个时代孔维这样的小资是要被奚落的。里面房祖名领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很倾慕孔维的时尚打扮。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巩俐跟那个乡下小女孩的对话。按照有人的考证,这个小女孩在原著里就是房祖名的老婆,是公安局干部的女儿,她跟房祖名的婚姻是一起“政治婚姻”,房祖名通过她当上了队长。基本上小女孩和房祖名都是红二代或红三代,也算是门当户对。不过房祖名的老爸由于缺乏组织纪律性而家族沦落,算是“没落贵族”,小女孩算是“新兴贵族”,读后感《《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这样也就印证了文革之中和之前,几种红色势力的更迭。
陈冲貌似对这部电影也不怎么感冒,有评论说她参加一个节目说:这部电影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房祖名跟孔维的床戏。让大家很尴尬。不过她的这句话也提示我们这部戏的很多细节过于荒诞和夸张。比如她本身的戏份虽然淋漓尽致,但放在那个年代有点荒诞,当然这也可能是导演本身的创作初衷。
记得看一份林彪当权时期的资料,他们在一个地方建立兵工厂,在短时期内拉练出一个演出队,到全国各地演出,老百姓们看着舞台上白皙的美腿,口水直流。这件事本身的政治意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这个事情反映出当时文艺演出的政治寓意。在《太阳照常升起》里,有评论就指出在大学里放的红色电影《红色娘子军》,就是一种对革命的意淫。大家看这部电影,看的不是情节,看的就是那些美女。这种情形在现代的红歌运动中又何尝不是。记得重庆纪念江姐,拉练出一队青春少女扮演江姐,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见这些青春少女第一印象是想把他们给上了?
也许姜文太想揭露文革,可又是无从说起,就像电影里本身的性爱之事一样,所以就用风月之事来表征这种历史情怀。
黄秋生的自杀是这部电影里的一个谜团。也有人说是姜文跟陈冲的合谋。不过我倾向于自杀。首先,黄秋生扮演的人文知识分子很到位,很自然,她在那个学校里是一个万人迷。说到黄秋生在那个圈子里的生活,让我想起了迟志强。迟志强跟陈冲本人、刘晓庆是一个时代的人,曾经他们都在国内一起获得过最高电影奖项。可以说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影帝、影后。而迟志强的命运最凄惨,以流氓罪被判刑。按照迟志强的自我介绍,跟他“耍流氓”的就是高干家庭的女子。迟志强的下场跟黄秋生扮演的角色的经历很有可比之处。陈冲扮演的角色的家庭背景在这里虽然无从考证,但从她我们模模糊糊可以看到跟迟志强苟合的女主角的身影。不过跟迟志强比起来,黄秋生是一个知识分子,脑子里的漩涡要比迟志强多,而迟志强也有了黄秋生等一代人的经验,所以迟志强后来还是能够崛起。
《太阳照常升起》里的“影子男主角”周韵的老公,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我们研究下他的身份。他是红二代,身份是军人。曾经以“最可爱的人”的人的身份作巡回报告,跟现在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一样。对于其是否对周韵婚姻爱情忠诚,我们无从定论。周韵生下房祖名是在1958年,这个时期中苏已经交恶,而就在这个时期自己老公跟苏联女孩子恋爱,最后算是殉情。这个情节让我想起了《傅雷家书》里傅聪的爱情。那个时期跨国婚姻都是充满了政治意蕴,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这位红二代的遗物里有一本残破的苏联小说《怎么办?》。这个又点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文革之中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已经淡化了苏联的影响,苏联对我们的影响在中苏交恶之前,大概就是大跃进之前的1950年代。1950年代的青年还是将苏联文化作为积极向上的东西在学习,可是中苏交恶之后,我们连苏联这位盟友也失去了。这个时期我们国家的朋友主要是南洋一带,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革命输出的地区。那么我们的文化倾向是什么呢?大跃进可以说明我们的指导思想已经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我们抛却技术层面的知识,在意识形态方面,苏联那一套不能学了,欧美的更是禁区,而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是一直在持续。我原来以为在建国后,中国的孔孟之道就被遗弃了,后来听我的一个朋友说,他老爸在学校时候学的这方面还是不少的。这也说明后来文革之后批林批孔运动的必然性,这个时候,我们就只剩下了一个思想源泉——毛泽东思想。
在这部电影里,有两起婚外情,一个是周韵的老公红二代,一个是姜文这个政治投机者。他们的婚外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对于夫妻两地长期分居这样的事情,过去我是无法想象的。后来一个同事说,他的爸妈都是干部,长期两地分居,后来离了婚,自己被奶奶带大,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有人曾经研究中国社会政治变动对中国婚姻的影响,可是这种影响在一般基层老百姓身上好像并不怎么大。
房祖名的角色有点像我的那位同事,在生下他们之后,由于朝廷调遣,干部便“走马兰台类转蓬”。不过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作者尽量想淡化政治颜色,我们很少看到直接的政治介入。虽然没有冠冕堂皇的政治介入,不过从农村基层的房祖名这位小队长身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深刻的政治烙痕。从1958年出生到1976年,房祖名已经18岁了。这个时期他还在学习算数和识字,后来终于提拔为会计和队长。如果他生活到现在的话是53岁。而就是这样一个刚刚懂得算术和识字的18岁小青年,成为当地的千夫长、万夫长,像姜文夫妇这样的下放知青干部都要让他三分。
说起知青,这是一个比较心酸的话题。那天看秦晖的知青岁月,他说到了这么一句话:歌颂知青岁月的都是混得好的人。这个社会确实是这样,很多弱势群体不光没有呼喊的媒介,连呼喊的力气都没有,只剩下自怨自艾的叹息。
高干家庭的文化氛围跟平民家庭的文化氛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我们现在经常会在旧书摊上看到一些“内部发行”的简装书,五花八门,国外流行的文化都会通过这些书“内部发行”到一定阶层的干部手上。而就是这样的内部发行,成就了文革中一些知识青年的地下读书运动。这种情形的形成跟1980年代的政治运动不无关系。1980年那帮人倡导的基本上就是前期内部发行的西方古典名著。喜欢泡图书馆的大学生一定有这种体会:当你走进了尘封的图书馆,才发现之前接触的中小学思想教育的东西太干瘪了。
我们从服装看《太阳照常升起》反应的当时的几种民俗:干部穿的是中山装,小资穿的是洋装,“追星族”小女孩穿的是苦难革命青年的衣裳,而那位草根母亲的绣花鞋是草根的时尚。这种情形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当时除了“主义”的革命运动,还有解决“问题”的社会改良践行。革命的势力就是我们教科书上介绍过的,而改良的践行这块就有晏阳初、梁漱溟等参与,还有胡适的舆论呐喊。这让我想起来牛仔装的流行。牛仔装一般都认为是美国西部牛仔穿起来的,这个问题不大,只是我们容易忽略牛仔背后的草根精神。当时美国的西进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可以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形容,所以就有“破破烂烂”的牛仔装。并且这种实用的审美观貌似受到了普遍承认。
另外一个地方“天鹅绒”。这部片子的原著名字就是“天鹅绒”。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天鹅绒,后来房祖名拿出来那张锦旗,才知道原来锦旗的材质就是天鹅绒。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姜文为了拿到一张天鹅绒布料,跑到北京找崔健也没有拿到,可见当时天鹅绒布料真是奇货可居。我不知道现在的锦旗布料是否还是那样金贵,只是在体制内还经常用锦旗来作秀。大概就像当年拿破仑让下属用金银杯子,而自己用铝杯子一样吧。这种败风恶俗形成的另一个灾难就是上行下效,在我们村子里一些野医生就自己买一些锦旗,挂在诊室里展览。这个在《千里走单骑》里还可以看到。只是现在好像又不流行了。我记得我们村子里的骗子还模仿人民大会堂的表彰仪式,自己搞一个山寨表彰会放在电视上忽悠人。这样的情形在现在的很多官方和民间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就像那个中非希望工程。只不过这个忽悠劲儿更大了,把联合国都绑架了。
第三篇:《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读《太阳照常升起》这本著作,通篇读完对整个故事印象也不深了,所记得的唯有书的末尾,女人对男人说“要是能在一起该多好”,男人回答说“这么想想不也很好吗?”
现在静下心来重新回忆了一下书中的情节,引发了我的一丝丝遐想。男主人公叫杰克·巴恩斯,他在大战中负伤失去性能力,这个是全书的引子,但是这会让读者误以为杰克就是因为这个不能和勃莱特在一起,而事实上,杰克就是有性能力,也不可能和勃莱特长久的在一起,因为像杰克、勃莱特、比尔、迈克„„这些人是一些没有家园的“流亡者”,他们过着波西米亚式的放荡生活,而精神上也确实是“迷惘”的,为什么“迷惘”?我不同意翻译者序中所说的什么“资本主义危机”“帝国主义战争”“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社会”之类的借口,的确,杰克是在大战中受的伤,但战争只是一个表征,真正起到关键因素的,还是现代性到来之后,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人被迫离开了土地和家园,只能在世界上四处漂流,所以,当杰克这些人的“根”被现代之利刃斩断后,一些传统的价值观,生活状态,甚至是宗教信仰,也随之崩塌瓦解。
但是,在杰克的朋友之中,只有犹太人科恩是个特殊的例子,他对于女性的态度,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还是比较传统的,所以在杰克一伙人之中,科恩才显得那样不合时宜,甚至是令人讨厌,而海明威之所以不惜笔墨描绘科恩这个人物,就是想用他的“传统”来反衬杰克这伙人的“现代”,当然,科恩也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留恋的东西,正是杰克这些人抛弃的,或者说是刻意回避的。
据了解,在海明威涉足文坛的时代,美国社会所流行的清教徒思想,包括后来的禁酒令,也是一个重要的背景,我觉得这其实也是现代性征象之一种,只不过它是从反面映衬出来的,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面,杰克、比尔、迈克这些人之所以宁愿漂泊海外,整日喝个烂醉,也与此有关,而海明威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描绘饮酒,美食,斗牛,旅行这些刺激的,享乐主义的活动,也不乏跟彼时国内那种氛围唱反调的意思。
除此之外,我觉得海明威之所以那样迷恋斗牛,不仅仅因为斗牛活动里面体现一种猛烈的,阳刚的男性生命力之美,更重要的,是在斗牛活动中斗牛士和公牛之间的关系,一种在迷恋和伤害之间游移不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最高级的斗牛士都是很明了的,就像书中的罗梅罗,他爱公牛,但是他在场上却时时处在被公牛抵死或者主动杀死公牛的荒谬危险的境地之中,而斗牛活动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在于此,一旦斗牛士注意到了个人安危,刻意回避和公牛的危险距离,斗牛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了。另外,斗牛士和公牛也存在一个逗引和被逗引的关系。这一切都很像我们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一种最重要的关系,男人和女人,逗引和被逗引,伤害和被伤害。这其实也就对应了杰克、迈克、科恩和勃莱特之间的关系,还有勃莱特和罗梅罗之间的关系。
海明威说过他的写作不过反映出“冰山一角”,而我认为要理解这句话,应该从他的写作技术这个角度入手,因为文字是一个抽象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的写作会同时包含叙述、描绘、思辨、评论等等的因素,比如托尔斯泰、昆德拉这样的作家,而海明威仅仅是做到叙述和描绘,他对于生活场景、环境、对话、氛围的呈现也都是节制的,他不评论,也不去分析人物的所谓“心理世界”,但他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却已经隐含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之中了,这种手法很像电影,这可能也是海明威作品大多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原因。
第四篇:《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
1926年,还藉藉无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长篇《太阳照常升起》,个人以为是他最好的长篇之一,虽然在当时算不上石破天惊。之前,他也有过一系列短篇投石问路,纵然水波不兴,也成为长篇准备中的练笔,使长篇处女作丝毫没有生涩的痕迹。当然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饥饿与贫穷的磨练,良师斯坦因小姐的指点,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爱爱、相濡以沫……可惜的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成名后就一一分解。窃以为,吃得太饱,钞票与老婆太多,往往与才华的枯竭程度成正比。这是后话。
起初并不明白科恩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显然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人物,开首就是一篇科恩小传,将其人交代清楚:就读于老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曾是大学拳击冠军——身强体壮,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身家清白,为人厚道,对女人尤其心软——要么被女人抛弃,要么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来并无不妥,中产阶级的普通一员,却无值得大书特书之处。看到后来发现苗头不对,他与书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总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栏里那头想与公牛处好却被孤立的犍牛。后来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为一个未曾受过创伤的参照物而存在。所谓受过创伤,就是吃过战争的苦头,象巴恩斯被战争阉了就是一个直接的象征。
科恩压根不明白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他跟那帮人处不来,极少喝醉,又特别较真,将逢场作戏的阿施利夫人当作女神,随时准备为心上人作出奋力一击,而他确实这么做了,又傻乎乎地直言斗牛可能会令人感到乏味。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入那帮身怀战争创伤、经常烂醉如泥、到处寻欢作乐的寓公们(哪怕是破产者)的法眼。而他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大好青年,战争象一条河,泾渭分明地将他拦在另一边。
受伤的区别于未受伤的,最本质的一点是,什么都没所谓了,日常生活乏味难耐,沉醉于酒精、斗牛等一切刺激之物方是正途。就享乐主义的角度而言,本书可以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巴黎咖啡吧指南和潘普洛纳斗牛的专业解说。有文化的中产阶级仿佛是特别脆弱易溃的群体,在战争创伤这个合理的理由下,他们以往遵循的一切土崩瓦解,又自行形成了一套易于接受且互相认同的准则。就象家庭有重大变故,孩子就不能够做一个正常的好孩子。实际情况是,破碎家庭亦有健全的孩子,神经大条的未必是文盲,而解甲归田、如常生活者比比皆是。而巴恩斯最终发现,即便他没有受伤,如美少年斗牛士罗梅罗那样生猛,与阿施利夫人也撑不了多久,这才是致命打击。
因为垮掉的是主流,所以科恩便成了不合时宜的怪物。反之,如果科恩是主角,那斗牛是乏味的有望成为名言。其实如果没有经历过战争,他们也就是他,想必能够和谐相处。
第五篇:《太阳照常升起》影评
《太阳照常升起》影评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具有深层的社会写实意义,具备艺术特质。影片试图向观众展现导演(姜文)的内心世界,某些电影乔段甚至让我们窥视到导演私密之处。色彩绚丽,景观跳换跟梦境一样,这是看完整部影片后的整体感觉。看似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却总能让观众不自觉的侵入导演思想深处的“乌托邦”。
支离破碎的结构,梦呓般的对白,姜文魔幻现实主义的新作十分地费解,但即便是看不懂剧情,仍然不会影响观众的兴趣。影片始终情绪高昂,这些情绪是能够感染观众的。满溢的色彩,飞繁运动的镜头,剽悍的想象力,处处流淌着的幽默感,使人内心荡漾着笑声而不是放肆出廉价的爆笑。久石让的配乐,军号和枪声,不断重复着雄壮的力量。
在一种宁静的环境下看完了《太阳照常升起》,似乎心中的疑惑随着影片的前行而层出不穷,而随着最后一声痛彻心扉的呼喊,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人性的闪光,世界是“零”,而真性情是“一”,没有了“一”,一切都是“零”。在这样的一种喧嚣的世界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零”的诱惑,这个“一”越来越淡,在一种欺骗与自我欺骗的境地中,掩盖了多少作为人最本源的真性情,只有在出生和死亡之时,才能将这种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影片中的两个人物的离世我并不觉得悲伤,反而觉得是一种境界的升华,浮浮碌碌来世一遭,除了给世间增添一两笔的色彩,还留下了什么?生命究竟能承受多少重量,曾经认为生命很脆弱,其实生命更是坚韧的之时因为一种不自然的埋没就显得很茫然,不能说我真的完全领会了这部影片的内涵,而只能说,看完之后觉得很沉重,剧情很紧凑,最重要的是里面有很多内容需要自己的理解思考,整个片子看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心情会这么压抑,虽然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影评说里面有多么多么滑稽,当演到母亲上树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可笑,相反,我觉得她很可怜,一种怨气夹杂在那样的爱中,复杂却真挚,疯,亦有疯的好处,最真最善之处她敢表露,爱,不仅仅埋藏在心中,而且能够执着的表现出来,活得真切,活得洒脱。生命在于真实,生活在于真性情,生存在于真诚!
影片结尾一切都复舒了:“疯妈妈”活了,在风驰电掣的火车上分娩着自己的儿子;工人小梁死而复生,在珙火与美酒的人群中狂欢;唐老师正和被偷情的妻子举办盛大婚礼。蒸汽火车,急弛中停止:在通往生活的轨道中,一个坦身在鲜花丛中啼哭的生命诞生了,新的希望开始了。也许,快乐就会像那个调皮的太阳,会在某一天,像皮球一样从地平线弹起。那时候,我们都在狂欢。只有一个人站在高高山岗上,呼喊:“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在太阳下,生命诞生,然后毁灭,爱情,理想亦然。生活继续,人类依然乐观生存,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