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
摘要:
厄内斯特。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着重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代人的心理,这是一个内心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灵魂的独白。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最终寻找到了精神和感情的出口,坚强地从历史带给他们的伤害中站起来,走向新的生活和希望。这正是“迷惘的一代”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探索
出口
希望
“迷惘的一代”
内涵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泛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代人,也特指出生在1900年前后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登上文坛的一代美国作家。他们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一战后青年厌恶战争同时又因失去方向而痛苦迷惘的心理,是现代主义初期青年文化反叛的一部分。但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学流派,而是各自保留自己的独立风格。这一代人的迷惘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与战后的世界格格不入,加之受美国政府推行的“恢复常态”政策影响,使这些青年感到美国冷酷无情,只重实际利益,从而使这些青年与美国在精神上疏远起来。
海明威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来后的191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成名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在这部小说的扉页,海明威引用美国“意象派”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对他说的一句话作为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小说因此被视为“迷惘的一代”—— 无论是作为文学流派的,还是作为一代战争受害者的宣言书,海明威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太阳照常升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了战后一群青年流落在巴黎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当时的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心理上受到战争的损伤和摧残,他们没有精神支柱,没有奋斗的目标,表面上寻欢作乐,内心却隐藏着深刻的悲哀。他们对战争极端厌恶,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对生活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无法在一个信仰失落的时代保持他们在精神上的平衡.The dignity of movement of an iceberg is due to only-eighth of it being above water.但是因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所以我们只看到那些迷惘、失落、悲观、孤独而无助的灵魂在现实的世界里苦苦挣扎,只看到他们在奢靡的生活中放纵自我、麻醉自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将他们带向了这样的一条路呢?而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作者想在字里行间表达什么呢?本文将通过剖析人物真正的内心,从而找到答案。
战争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反差和伤害是“迷惘一代”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小说情节特定的背景。杰克这群流落在巴黎的青年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他们的精神痛苦,都可以追溯到战争这个根源。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些曾受“爱国主义”口号影响并富有浪漫主义思想和冒险精神的美国青年,怀着满腔热血投人战争。但经历了战场上的血肉纷飞、残酷厮杀,时刻承受着死亡的恐怖和伤残的痛苦之后,他们发现,几千万人卷入、几百万人死亡的这一场战争,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大屠杀,也看清了现实的荒谬与残酷。战争摧毁了人类文明,摧毁了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上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美好的憧憬如瞬间绚烂的烟花,心灵的伤痛比肉体的创伤更剧烈。他们经历战争非但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失去了原来支撑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神支柱。他们对前途丧失了信心,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被严重的失落感和虚无感笼罩着。他们愤懑、迷惘、空虚、精神孤独,产生了一种任何人都难以理解的怅然若失的厌世情绪。于是他们竭力回避现实斗争,以病态的桀骜不驯投身于各种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他们向传统的道德挑战,玩世不恭,陷入了悲观绝望而不能自拔。成为美国社会中史无前例的“迷惘的一代”。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当时欧美的贵族青年特有的思维方式,他们没有去深刻地反省历史,挖掘产生悲剧的原因,推进国家的改革和进步,而是从生命的本性去寻找造成劫难的根源。他们愤世嫉俗、壮怀激烈而又十分无奈,在酒精中麻醉自己,在寻求刺激中得到暂时的安慰,在放纵不羁的生活中得到发泄。然而,他们在颓唐之中潜在于内心的追求并未泯灭,在酒精麻醉中仍保持有限的清醒,在自我放纵过后,内心是更强烈的百无聊赖与空虚绝望。这些人一方面试图以享乐主义来取代已破灭的理想,一方面又盲目地摸索着人生的出路。
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社会与战前大相径庭,导致参加战争的青年失去了原有的位置,也无法找到现有的位置,一时间无所适从。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造成了他们心态上的失落与扭曲。这是“迷惘的一代”又一鲜明的特征,而小说中用简约的语言风格将这种复杂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经历了硝烟弥漫的战争之后,整个西方世界疮痍满目。战后,参战的青年一代无法融入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严重的精神危机在小说中得到真实的反映,深刻地揭示了战后西方世界普遍的异化感和幻灭感。这也是美国整个“迷惘的一代”的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陈旧虚妄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强烈的摇撼和冲击,传统的文化形态正在向现代模式过渡和转型,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与社会上腐败之风的盛行,欧洲新思想的传播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美国梦想”的魅力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上流社会一掷千金的挥霍与下层劳动人民穷困疾苦的现状,个人与社会的严重脱节,以及理想遭到幻灭之后的迷惘、彷徨、悲观、失望的情绪,使这“迷惘的一代”成为找不到精神家园的流浪者。
从小说中可以看得到作者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影子,他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模版创作了这部小说。同时,他的作品也打上时代的烙印。海明威曾说:“作家的任务是把真相告诉人,他忠于真相的标准应当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创作出来的作品应当比任何实际事物更加真实。” 他在创作中追求的是对人生进行深刻的反思,突出生活经历和时代的影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寻觅到小说中描绘的“迷惘的一代”,这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
众所周知,海明威亲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无疑给了海明威极大的影响,这次战争对海明威的生活和创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为驻外记者时,海明威目睹了成千上万失去爱情、失去亲人的退伍士兵流落在战后废墟上的凄惨情景,这勾起了他的痛苦回忆。杰克·巴恩斯的记者身份和他所受的伤无疑都有着海明威真实的经历与体验在里面。海明威在战地医院住院时,认识一名美籍女护士,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之中,并计划着结婚,但阿格尼丝却与1919年3月抛弃了刚刚回到美国的海明威,这使海明威倍感痛苦。回到家乡后,他对家乡平静而沉闷呆滞的生活极不适应,“感到压抑、窒息,甚至觉得生不如死”。1922年他便以记者的身份去了当时欧洲先锋派的所在地—— 巴黎。并在欧洲各地旅游,观看斗牛比赛,参加滑雪、拳击比赛,钓鱼、饮酒,寻欢作乐,也进行写作。此时的他,也还没有找到生存的位置、方向、目标和价值。他还在怀恋战争时富有刺激的岁月。和许多参战退伍的年轻人一样,尽管战争给他们留下了创伤,但战争的岁月又是他们人生中不可抹去的部分,他们无法忘记过去。战争打碎(break)了他们,战争也造就(create)了他们。
《太阳照常升起》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一代青年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巨大冲击。他们看到在战争中人是渺小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死亡近在咫尺,因此他们迷惘、失望、悲观。当他们侥幸从战争中生还后,他们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促,于是抓紧时机及时行乐。这一切都是海明威思想倾向中悲观、迷惘、非理性的一面的真实写照。但海明威反对对人生绝望的抱怨,反对虚无的人生态度。在迷惘中,他在竭力地挣扎和追求,试图从迷惘中摆脱。但战争给他造成的创伤太深,个人的意志和力量又无法与社会抗衡,他始终摆脱不了悲观和孤独。战后,海明威返回了大西洋彼岸的故乡。可是,战场上残忍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都死死纠缠着他,使他陷入彷徨苦闷的状态。战争摧毁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他心情郁闷,感到前途渺茫。他躲进狭小天地,试图用爱情、友谊和寻欢作乐来解脱精神上的痛苦,逃避现实。他不敢也不愿意反省自己一番轰轰烈烈的壮举的意义究竟何在,他甚至极不情愿谈起这场战争.不愿意人家称他为英雄。他也曾试图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振奋起来然而,最终消极遁世的思想和放荡不羁的生活并不能使他感到满足,反而更使他远离生活常规,从而陷入了更深的痛苦绝望之中。他把自己这种复杂的感受都表现在了(pour into)这部小说中,怀着无限的伤感和痛苦,倾诉了被战争驱逐出生活常规的饱经沧桑的人们的不幸,而心理和生理的创伤,痛苦的、迷惘的、非理性的思想情绪在整个创作中贯穿始终。
不可否认,战争带来的精神和身体上的创伤是造成这一代人的迷惘悲观心态的重要原因,但这只是客观的原因和背景。作品并未特意强调这一因素,而是着重描写这代人战后的心理,这是一个内心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在现实中挣扎的灵魂的独白。与主人公遭遇相似的青年在那个时代数不胜数,杰克是他们之中的典型代表,是作家将矛盾与冲突集于其一身的结果。战争已经结束,伤害也已经造成而无可挽回,那么怎样面对这样的事实才是作品中关键的思想。杰克及作品中的某些其他人物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逃避,逃避理想的反差,逃避梦想的幻灭,逃避现实的残酷。作者浓墨重彩的描述了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流连于酒吧,咖啡馆,喝酒,观看斗牛,钓鱼。这种表面看似欢愉的生活却隐藏着巨大的虚空。所罗门王说: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杰克他们是因为空虚才这样生活的吗?当然不是。他们想以这样的方式控诉战争的虚伪,他们无奈于战争造成的伤害而又不愿妥协,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仍然可以追求理想但却放弃。迷惘只是一种表象,这些人物的内心其实很清醒,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只是世界的黑白不再有清晰的界限而一片混沌,只是失去的伤痕那样深刻而获得的意义却迷失了方向。然而,当他们亲身体验了这样放纵而无休止的堕落、沉醉而苍白的逃避之后,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出口。杰克最后说:这样想想不也挺好吗?因为他终于明白时间从未因为他们受的伤害而停止过,他们始终在用时代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来伤害自己。没有人在意他们的痛苦,没有人在回顾过去,历史也一样。他们是消失的一代,人们只看到表象,不会深究他们所作所为的深层意义,不会同情他们的遭遇,也不会改变对他们的任何看法。他们是坚强的一代,他们不是因为真的迷惘而迷惘,而是因为太清楚而不愿回归。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他人无关,这样就什么也不用想,也不用做出任何选择。但是到了该做选择的时候,他们明白只有自己才能解救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海明威曾说“如果你未经历过这一事情,你就不可能对它有所了解。”杰克他们正是这样,当经历之后逐渐了解,然后看清方向。这是一个内心获得平静的必然的过程。
爱情也同样是该作品的主线。战争给爱情带来的是毁灭和破坏,但是人在爱情面前永远不会决然离去,哪怕是残存的爱情、残缺的爱情也同样能够让人为之付出一切。杰克和勃莱特相爱却不能结合的痛苦并不能阻止他们相爱,虽然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但这同样是一个寻找出口的过程。他们从未体验过这样的爱情方式,而现实却无情地把他们推向了这种畸形的深渊,他们没有放弃而是面对。同样因为内心清醒而一度选择逃避。最后终于发现他们其实一直相爱,而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止,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太阳照常升起》为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有着独特个性与想法的青年一代,他们在时代背景和现实社会的变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我价值的探索精神令我们感触颇深。他们被时代所造就,也同样造就了时代的另一面,他们通过对所谓的另类生活的体验寻找到了精神和感情的出口,坚强地从历史带给他们的伤害中站起来,走向新的生活和希望。这也正是“迷惘的一代”的真正内涵。
ZZH论文
第二篇:《太阳照常升起》[范文模版]
评《太阳照常升起》
中国电影里,我最爱的一部就是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我爱它的解密快感。这部影片拍摄于2007年,由英皇电影和太合联合出品。影片耗资一千万美金,历时一年之久,纵横中原腹地、云南边陲和西北戈壁等拍摄完成。是中国电影制作中片比最高,耗费胶片最长的一部电影。剧本创作源泉来自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由《鬼子来了》的编剧述平和姜文联合编剧。著名作曲家久石让编曲。讲述了一个饱含解密快感的四个既独立成篇又互为悬念的完整故事。这样的影片,国内以前没有过,国际上也不太多,他是一个非故事逻辑的影片。
姜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80级表演系,我个人认为它是内地最棒的演员兼导演。有中国梅尔·吉普森的美称,他在当导演之前曾是张艺谋的御用演员,获得国内外很多奖项,这部影片是姜文导演的第三部电影作品,姜文在1994年拍摄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号称中国电影史上的新一代里程碑,从此确立了姜文作为一个才情卓绝的导演的独特地位。2000年轰动国际影坛的《鬼子来了》一举夺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奠定了姜文国际著名导演的地位。同时因此片被吊销5年导演执照,直到7年后的《太阳照常升起》。今日姜文导演的第四部作品《让子弹飞》即将上映。
“太阳照常升起”这个名字是引自圣经里的一段话,“一代走,一代来,大地永存,日头升起又落下到它升起的地方,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所讲的故事就是这个意思。太阳落下又升起是因为被世间的情感所感动么?显然不是,所以,太阳照常升起,大地永存。
这部影片用三个元素讲故事。“梦”
影片一开始就提到了梦,妈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双鱼头鞋。从梦中醒来妈去买来那双鞋,被一只鹦鹉偷走,妈就疯了。整天爬树,挖石头。打儿子。被一层神秘笼罩起来。妈的疯是由一个梦而来的,是二十年对爱情守候的情感爆发。这是人生理的本能自我保护所致。她的疯不是漫无目的的疯。她一切疯癫的行为是在为自己的内心建造一座白宫,那用鹅卵石砌成的一块禁地。那座白宫就是她的内心。她的生活全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她在这里重新拼凑自己破碎的心。虽然重新的拼凑是那么不堪一击。建好白宫那天妈不疯了,梦醒了。却永远失踪了。爸用一件有三个枪眼的衣服告诉妈自己死了,妈用爸的那件衣服和鱼头鞋告诉大家我死了。妈是走了还是死了不重要,影片也没有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解脱了。
“疯狂”
妈的疯狂是全片最出彩的段落。神秘,疯颠,可笑,幽默。
这是在讲人性当中最深刻的部分,这里的疯狂是最悲情的。但这一段落的调子却很幽默。完全没有渲染人物的痛苦。段落中仍然有他可笑的部分,这一点颠覆了常规,笑着哭。充分的表现疯狂的时代,疯狂的人们。
这里的疯狂在表现时代环境。在习惯把祖国以母亲著称的国家。妈疯了。上上下下的疯狂形成的扭曲时代,妈漂在河上的衣服,鞋在领子上漂着。说名妈在用脚后跟想问题。妈在影片中问儿子:“妈疯么?”儿子不敢答。回过头看看生活中,有那个是真正的正常人?姜文导演说过一句话,这部影片就是打破所有界限,只要是觉得主观有意思的,拿来。这本身就是疯狂行为。
“性”
太阳照常升起,光这个片名就有很强的性暗示。影片在讲述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在抵抗环境束缚的同时追求幸福,性福,的执着。
爸对性福的不断追求,那杆枪征服了妈又征服了后妈。那支小号征服了林大夫。枪是男人的尊严。小号是男人的魅力。
林大夫对幸福的慷慨,毫无自我保护的意识,那种天真的对爱的追求是应该得到
尊重的。更是伟大的。
在母亲的白宫里闯入了后母,在二十年的守候后儿子为母亲讨回了尊严。一次重要的交合。这也是性的意义。
这部电影是姜文的,全片都写着姜文的名字。这是一部独一无二,并且不可复制的电影。
第三篇:太阳照常升起影评
《太阳照常升起》影评
《太阳照常升起》是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为故事背景的。和我们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相比,在那个时代人性受到了更多的压抑。作为九十年代末期出生的我们,对那个年代的认识基本是空白的,而《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片子让我开始了解那个时代。
故事分成四段:疯、恋、枪、梦。按时间顺序应该是“梦、恋、疯、枪”,“梦”是“疯”和“恋”的前奏,诠释前面“疯”、“恋”所产生的疑点。
疯:周韵饰的房祖名他妈因一个梦而去买了双鞋丢失后成美丽的疯女人,然后一系列的疯狂举动—最后悄然失踪。为了儿子的正常生活、为了追随“阿辽莎”,疯妈异常地穿上四兜军衣同儿子来一场儿子并不知情的告别!嘱托儿子去迎接下放改造的新人,自己选择悄然离去„„画面上只出现河面漂浮的军衣、裤和那双失而复还的鞋。让潺潺流水带走一切痛苦,留下无尽思考!
恋:梁老师是众多女人仰慕的对象,但梁老师清高矜持的个性压抑了自己。老唐的处世哲学则不同,时不时和林大夫偷一把,帮梁老师写检讨书洗清罪名,这些都体现出在那个特殊背景下的适者生存法则。梁老师弹唱美丽的梭罗河,老吴高唱万泉河,两手歌体现的格调完全不同,在唱高调的时代,梁老师无法适应自然被淘汰,最后选择上吊自杀,他死还面带笑容„„
枪:其实枪可以代表尊严,黄秋生的自杀其实也是姜文小小的陷害,姜文不仅没有道歉,还叫他招认,姜文抢走的是黄的尊严,甚至连物化的枪也要要走,黄最后选择用自己母亲送的东西,用不可能被夺走的生命,换来最后一丝抵抗与守护自己捍卫自己。黄秋就说了一句“枪可以拿走,但带子留下,那是我妈送的”,我就知道他要自杀了。
梦:全片的开头,也是这部电影的关键所在,大漠里两个女
人骑着骆驼在行走,都是去见久别的爱人,但等待这两个女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身怀六甲一言不发的周韵,一个正在不停讲述自己和老唐恋爱史的孔维,她们在一个分叉口分道扬镳。周韵向右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的结果却是她丈夫战死沙场的噩耗。孔维向左行,走到一个“尽头”牌下见到了自己的爱人老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 的,压抑的年代过去了,太阳照样
生起,太阳照姜文的模样升起。但曾经的太阳却一去不复返地湮没了,曾经的纯真爱情,曾经的理想与激情,曾经萌动的青春岁月,都伴随着新的冉冉升起的太阳而彻底湮没了。
第四篇:《太阳照常升起》影评
《太阳照常升起》影评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具有深层的社会写实意义,具备艺术特质。影片试图向观众展现导演(姜文)的内心世界,某些电影乔段甚至让我们窥视到导演私密之处。色彩绚丽,景观跳换跟梦境一样,这是看完整部影片后的整体感觉。看似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却总能让观众不自觉的侵入导演思想深处的“乌托邦”。
支离破碎的结构,梦呓般的对白,姜文魔幻现实主义的新作十分地费解,但即便是看不懂剧情,仍然不会影响观众的兴趣。影片始终情绪高昂,这些情绪是能够感染观众的。满溢的色彩,飞繁运动的镜头,剽悍的想象力,处处流淌着的幽默感,使人内心荡漾着笑声而不是放肆出廉价的爆笑。久石让的配乐,军号和枪声,不断重复着雄壮的力量。
在一种宁静的环境下看完了《太阳照常升起》,似乎心中的疑惑随着影片的前行而层出不穷,而随着最后一声痛彻心扉的呼喊,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人性的闪光,世界是“零”,而真性情是“一”,没有了“一”,一切都是“零”。在这样的一种喧嚣的世界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零”的诱惑,这个“一”越来越淡,在一种欺骗与自我欺骗的境地中,掩盖了多少作为人最本源的真性情,只有在出生和死亡之时,才能将这种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影片中的两个人物的离世我并不觉得悲伤,反而觉得是一种境界的升华,浮浮碌碌来世一遭,除了给世间增添一两笔的色彩,还留下了什么?生命究竟能承受多少重量,曾经认为生命很脆弱,其实生命更是坚韧的之时因为一种不自然的埋没就显得很茫然,不能说我真的完全领会了这部影片的内涵,而只能说,看完之后觉得很沉重,剧情很紧凑,最重要的是里面有很多内容需要自己的理解思考,整个片子看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心情会这么压抑,虽然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影评说里面有多么多么滑稽,当演到母亲上树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可笑,相反,我觉得她很可怜,一种怨气夹杂在那样的爱中,复杂却真挚,疯,亦有疯的好处,最真最善之处她敢表露,爱,不仅仅埋藏在心中,而且能够执着的表现出来,活得真切,活得洒脱。生命在于真实,生活在于真性情,生存在于真诚!
影片结尾一切都复舒了:“疯妈妈”活了,在风驰电掣的火车上分娩着自己的儿子;工人小梁死而复生,在珙火与美酒的人群中狂欢;唐老师正和被偷情的妻子举办盛大婚礼。蒸汽火车,急弛中停止:在通往生活的轨道中,一个坦身在鲜花丛中啼哭的生命诞生了,新的希望开始了。也许,快乐就会像那个调皮的太阳,会在某一天,像皮球一样从地平线弹起。那时候,我们都在狂欢。只有一个人站在高高山岗上,呼喊:“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
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在太阳下,生命诞生,然后毁灭,爱情,理想亦然。生活继续,人类依然乐观生存,充满着希望。。
第五篇:关于《太阳照常升起》
片简评
东方文化周刊
以姜文的水准,大多数人对他的新作都抱以坚定不移的期待,然而这部新作与姜文以前的电影风格截然不同,跳跃的节奏、跳跃的故事、绚烂的色彩,不少人认为音乐、画面好的没话说,但很多段落却看不懂,南京新街口影城甚至推出120元看三遍《太阳照常升起》的活动。这的确是个事实,因为《太阳照常升起》本身就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娱乐大餐,姜文把过多的信息、饱和的情感、漫溢的空间统统放入这部结构和节奏都非常西化的作品中,从而让这部电影形成一种分层的理解肌理,你能看到哪一层都是你自己的理解。对此,姜文自嘲道:“电影只有好看或者不好看,没有看得懂和看不懂,我的电影是酒不是三顿饭,吃惯了饭的人未必喜欢喝酒。”和他吃过饭的朋友告诉我,他太关注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坚硬、霸道或者有点自恋的姜文,他的飞扬跋扈、他的细腻真诚都在这部新作里有所呈现,然而,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明白。
在中国,姜文的地位和名声就像西方的马龙·白兰度一样。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指他的脾气和他的强硬,简单的讲,姜文是个“爷们儿”。其次,还有一部分是指他在电影上的才华,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青春躁动,到《鬼子来了》的民族热情,姜文的电影总让观众肃然起敬,在沉默了7年之后,姜文终于将“太阳照常升起”。
虽然在威尼斯失意而归,但这部作品还是在国内掀起观影高潮。因为影片本身的质量过硬,片商又投入了650个拷贝,这是今年的最高纪录,另外纵观整个9月档期剩下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引进片,《太阳照常升起》选在这个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空挡上映,极有希望创下今年国产片的票房记录。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太阳照常升起》在影院里上映的版本是中英文字幕,而且内地上映版本和在威尼斯参展的版本是完全一样的,一刀没剪,这对于屡屡遭到“伤害”的影迷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太阳照常升起》既不是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也不是人们猜测的“文革题材”。本片剧本的创作源泉来自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但电影已经完全摆脱了小说的时空局限,事实上,姜文讲了一个“碰巧发生在中国的可能属于全世界的故事”,他用四个既独立成篇又互为悬念的故事定格人的欲望和命运制造了一个超越地域和时间的谜题。台湾著名电影评论家焦雄屏说:“这部电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几乎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一旦找到关键,就觉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惊。”所以试图从四个段落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上去解析本片,那第一会破坏你去看电影的期待,第二也可能会陷入姜文编织的错落时空里无法自拔,不如跳脱出来,来谈谈《太阳照常升起》中那些能够帮你拨开迷雾的要点,找到密钥,豁然开朗。
片名的源头与造梦的动机
《太阳照常升起》与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从《圣经》里来的:“一代人来,一代人走, 大地永存, 太阳升起, 太阳落下,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把小说作了大修改,分成四个独立成章而又一体化的段落,讲述一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其中姜文与孔维的故事是一段、孔维与房祖名的故事是一段、周韵与房祖名的故事是一段、陈冲与黄秋生的故事是一段,但这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划分,其余人物也会在另外段落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弥的原著小说《天鹅绒》非常短,根本不够一个电影,但是它本身具有非常吸引人和刺激人的灵感。经过姜文再创作之后的作品,变成了一个梦,一个属于姜文记忆里的梦。很多好的电影是从梦里来的,这梦并不一定指的是躺在床上睡了一觉的梦,而是人的很多梦想。于是,《太阳照常升起》如同发生在远古或未来,或者是另一个世界;在那里,香格里拉式的自然风光和超自然的梦幻仙境交融呈现,浪漫的男女主角们既天然又超脱,世界尽头也可能就屹立在新疆的戈壁之上。这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人心魂激荡的梦幻色彩、天才不羁的想象力、以及一种趣味盎然的猎奇性。姜文在《太阳》中的表达是自由的,他甚至撕碎了时间,让讲故事的方法具有十分特别的新美学价值,当你进入影片的世界后,会有很长时间无法走出来。
身体的特写与语言的欲望
《太阳照常升起》有太多的情欲暗示和太多的双关情趣,这一点在姜文之前的两部电影中很少涉及,或许是他拍《阳光灿烂》的时候才30岁,那是他记忆中最为强烈的一段日子,所以拍得非常青春。而在35岁拍《鬼子来了》的时候,他回溯了更早一辈的故事,却往里面灌注了在任何悲欢离合的状态下都充满的血性和激情。到了今天,《太阳照常升起》是他脑子里最迷恋的那一部分,姜文自己说过:“这部影片是很久以前就萦绕在脑海中的一个世界,我一直觉得这不是我拍的电影,因为这个东西原本就存在,我只是把他上面的土掸掉而已。”《太阳照常升起》的诱人之处在于,一些荒谬的呢喃、一些胡说八道的故事、一些超现实主义的诗歌,被音乐的烟雾和欲望的烈火烘托着,在一个神秘得多少有点压抑的巨大空间里回荡。所以,它本身的潜台词并不难,对于任何一个能理解中国话的人而言,已经足够。
影片的开头,一双性感女人的脚占据了画面,在她的奔跑中,这美丽的双足像摄影机一样,把干净的红土地、云山雾罩的村子、开满花朵的房顶、色彩绚丽的动物、丝绸般的河流等风景,统统揽进贴地而行的镜头里。这是周韵的双脚,这是带着阿尔莫多瓦式观赏女性趣味的开篇题旨。随后,在调查“谁摸了屁股”的时候,身穿白色护士装的陈冲撅着屁股,眼神里春意盎然,几只看不见的手,先后隔着一层布放肆地摸她的臀部,撩人而诗意,又令我们有点小小的紧张。之后,就进入本片的重点段落——孔维的皮肤——像天鹅绒一般的皮肤,但这里并没有任何的身体特写,一切的欲念都徘徊在词句之中,隐晦又满是悬念,后来不少记者询问孔维,她的皮肤究竟如何。最后是周韵的肚子,这是整个故事的源头,我们可以感受到疯狂,那种疯狂不是粗暴的疯狂,而是一种梦里离开现实的庸俗,开始奔跑的疯狂。
极致的道具与本能的苛求
姜文曾表示:“我导戏基本是赔钱。”《太阳照常升起》由英皇、太合、不亦乐乎三家公司联合出品,鉴于“影片美轮美奂的史诗风格,故事超乎寻常的悬念魅力,以及姜文独树一帜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姜文历时一年之久,纵横中原腹地、云南边陲和西北戈壁等各地拍摄,前前后后一共了花了一千万美元。这般的巨资投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香格里拉式的村庄、一所南洋风格的学校和一片色彩绚烂的新疆戈壁。
在电影中,姜文花了比一辆汽车还贵的钱做了一双绣花鞋,为了让衣服和鞋在河上漂得完美,还设计了滑轮。动用了几百只飞禽走兽,耗掉了几十箱弹药,烧光了上百顶帐篷,把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从千里之外运到外景地。为了制造狂风效果,他们甚至请来了空军的飞机在山谷中作超低空飞行。此外,剧组跨越9个城市才组装起来一辆火车,这列火车在影片结尾的时候俨然就像一个神符,是“梦”的部分里最强烈的一点,它的声音惊天动地,让你心跳加速,而且纯洁的烟雾喷射出来,刹那惊醒梦中人。
姜文性格里的苛求和霸道,在本片里的具体体现就是细节上的一丝不苟,那些贯穿剧情的小道具小玩意儿带来的震撼力是持久的、惊心动魄的,并且还有迷幻药一样的过瘾效果。姜文从不忌讳也从不掩饰人的本能反应,《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所有行为,实际上都是在青春期少年的本能驱使下所进行的;而到了《鬼子来了》,姜文将人在本能驱使下的本能放大到极致,几乎到了残忍的地步,让人心惊肉跳的同时,又自惭形秽;《太阳照常升起》中人物的性格仍是在本能的驱使下进行的,姜文那句“这不是手摸的屁股,这是屁股摸的手!”充满了本能的野性和冲动,让人热血沸腾。
音乐的魔法与摄影的张力
不管你是否看懂了这部电影,不可否认的是,姜文把这部作品中音乐和摄影的美感都冶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音乐的作者是久石让,这个名字在全球电影界已经立身大师的地位,他不但是宫崎骏的音乐代言人,更是北野武的黄金搭档。这次与姜文的合作,首先是因为久石让深深着迷于影片瑰丽的梦幻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于是用了数月的时间倾力投入。用久石让的话说“所有音乐都是没有语言的,是哼唱的旋律,充满了奇幻的风情。整体曲风像天山的画面一样空灵,听起来仿如洞穿心底的一缕情绪。”其实不用这次缥缈的形容,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会对三处音乐的使用印象深刻:开头的那一段异域吟唱,黄秋生的吉他弹唱《梭罗河》,片尾鼓乐齐鸣的盛世狂欢。
一边是音乐的燃情,一边就是摄影的绚烂。本片前所未有地使用了三位著名的摄影师:赵非、李屏宾和杨涛。赵非拍摄的第一段“疯”,这段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几双绣花鞋像鱼一样,挂在树上,背景天空深蓝得近乎透明,万物像是悬停在一次呼吸之间,极静里藏着力量。后来因为没钱了,赵非离开了,原本答应好的杜可风也因为档期没来,就请来侯孝贤的御用摄影师李屏宾,正是因为他,才有了第四段在沙漠里那么耀眼的画面,这是李屏宾的拿手好戏,他可以在使用三分之一灯光照明设备的条件下,拍出百分百阳光的感觉。
荒谬的狂欢与魔幻的戏谑
魔幻现实主义是姜文的着眼点,其中最精华的就是片尾:许多朋友围着篝火舞蹈狂欢,一个被火点着的帐篷升上了天空,火光照亮了一辆火车。在那辆火车上,妈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把儿子生在火车下了。火车停了下来,婴儿躺在绚丽的花草中间安然无恙,没有血污,没有妇产科里母亲的痛苦,他的微笑,照亮了即将升起的太阳。影片中还有很多突然出现的剧情障碍与情感跃动都可以套用魔幻现实主义来解释,然而许多人没有深层次地思考下去,以至于把姜文定义为一个“疯子”。其实,就魔幻现实主义来说,姜文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原创者,也不能算一个最地道的操盘者,我相信,南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和欧洲艺术电影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所以对于观众而言,不妨先了解一下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比如库斯图里卡和费里尼的电影,马尔克斯的小说。
马尔克斯的小说是一个充满神奇与狂欢的世界,它虽然充满了虚构,但仍能吸引每一个读者步入令人浮想联翩的幻境。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气质更接近此刻的姜文——狂放不羁之下,更深地埋藏着一颗忧郁的灵魂。在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中,他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喜剧方式描绘了南斯拉夫战争的历史,影片里,铺天盖地的是玩笑、戏谑、嘲弄和寻欢作乐,结尾时,所有死去的人都重新团聚在婚礼上,不管这些人死去的原因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恩怨与是非,仿佛都在顷刻间得到了宽恕与救赎,人们在风景如画的野外,举杯同庆、载歌载舞。这个场景和姜文的场景是何其的相似。再往上溯源,在意大利电影中,费里尼也是一个“非理性主义”和“狂欢”复调诗学的代表。他60年代关注的是灵魂的空虚和荒诞感。姜文与费里尼一样,在视觉上可以大步前进,离经叛道,但是关于人性泯灭、放纵后得到救赎的主题始终没有改变。穿帮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