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1每次看完类似名人传记的书或文章,心中总是有所茫然,这就结束了?大部分知名历史人物,有的生平经历值得大书特书,有的思想著作值得解剖研究,王阳明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无法分开的。这是我第一次读关于他的书,早期的印象里只有历史书中心外无物,心即是理或者干脆是一个唯心主义标签,一个思想家。读了书才发现,王阳明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早期的发心便是做一个圣人,不拘泥程朱理学,变成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学究酸秀才,反而侧重于完善自己的心学思想,致良知并身体力行,做到了知行合一。虽然生不逢时,一直是带着镣铐起舞,但是仍然散发出强大的人格魅力,思想魅力,军事才能也很厉害。
书固然可能带有作者自己的私货和偏见,但是也给了读者一个了解王阳明的一个机会吧。
王阳明先生,文治武功,德才兼备,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他聪颖好学,博采众长,但是前期又郁郁不得志,种种遭遇下,或许是带着使命感促使心学这一思想的诞生,大明各地的叛乱,贵人的赏识,早期磨练的军事才能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心学思想的传播,这种成功未尝不是一种对心学思想的验证和支持,和曾国藩位极人臣的功业,极其自律的克己功夫,对曾氏家书和家训的千古流传,泽被子孙后代,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个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我们提到知行合一,心学便想到王阳明,而不是陆九渊,大致原因也是如此吧,书侧重于生平事迹,心学思想只是顺带提出,但是也是值得一读。
《知行合一》读后感2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知行合一》读后感】相关文章:
1.心存美德,知行合一
2.知行合一的初中作文1300字
3.力行弟子规心得之知行合一
4.心存美德,知行合一作文
5.知行合一难在哪智慧故事
6.心存美德,知行合一作文「高中」
7.知行合一高中作文三篇
8.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9.我眼中知行合一的背面作文
第二篇: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1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2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近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平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读后感3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4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知行合一读后感5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平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第三篇: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时,真不知从何谈起,深感自己才学疏浅。随手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度阴山,让我随之联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语,这位当今的“历史奇才”对中国明代的全儒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的分析,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其中的哲理,只能感知一二。
为此,我找寻了明代王阳明先生的相关简介,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了解了王阳明先生在历史上能文能武,独创心学,打起了挑战传统程朱理学的旗帜。《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还是唯一一本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呈现王阳明传奇人生的传记: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心学》更是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他的心学秘诀浓缩为一句话----知行合一,翻译成今天的话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提法,在王阳明那个时代绝对是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异端。
阅读中,网上一博文的例子让我借用分享: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以上文中富含哲理性的言语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习主席推荐6次的哲学理念,公务员们争相购买!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应用在工作、生活中,是怎么个样子呢?文中提到王老先生 “在事上磨炼”,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这些道理不正是应该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一一落实的吗!
第四篇:《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第五篇: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分享
至今为止,关于王阳明的传记我已经拜读了不下三种,从一开始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对王的精彩描述和推崇备至,又在网上读了一本传记,名字都没记住,但叙事也觉得颇不过瘾。后又买了一本《一生俯首唯阳明》的书读完,印象仍不甚了了。而偶然在公司发现度阴山的这个版本,一读之下,就觉得与众不同,所以以此开篇。
一、本书写了什么?
1、阳明心学横空出世的曲折过程和内外条件
有内部环境的长期大量准备和铺垫:王阳明的彷徨痛苦,新婚之夜失踪谈道,与朋友格竹子格到头痛欲裂,在道教、佛教和程朱理学之间摇摆不定,在读书科举与经略四方之间左右为难四处碰壁。
有外部环境的反推力:权阉刘瑾对他廷杖四十,下锦衣卫大狱,贬官贵州龙场,派刺客半路追杀,以及龙场原始森林的非人类宜居环境。
2、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3、阳明心学在做事上的无敌威力所向披靡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是我最喜欢读的情节,攻城略地,刀光剑影,斗智斗勇,计诈百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尤其是别人纠集几十万兵力,耗费国库钱粮无数,几年数次都达不到的目标,阳明先生常常以己少量乌合之众,胜敌十万雄师,用时间之短,耗钱粮之少,代价之低,杀戮之轻,战果之大,真的令时人羡慕妒忌恨,以至于功高震主,生不能入中央,死反被削爵位。然而这恰恰是阳明先生自己最不愿意谈及的话题,在他自己,韬略再好,战功也好,奖罚也罢,是最不擅长的,最不推崇的,最不在意的。他最关心的是,心学的传播,弟子们的学业,百姓的疾苦,地方的安定。他戎马倥偬,指挥决断,常常是在心学课堂上穿插进行的:
他讲课时聚精会神,神态从容,仿佛外面根本就没有他亲自指挥的战役一样。每当前线送来消息,他就抱歉地对弟子们笑一下,然后起身到外面看军情报告,轻声细语地发布命令。当伍文定彻底摧毁朱宸濠主力的军情报告送来时,他和往常一样向学生们抱歉地笑了笑,然后走到外面,看了看报告,思索了一下,神色如常地回到学生们中间。有人问他,宁王可是败了?他点了点头,回答:“败了,但死伤太重。”说完,又平静地继续讲他的心学。仅此胸有成竹举重若轻气定神闲,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气势,岂是那个披着潇洒从容实则采取鸵鸟钻沙策略完全靠超好运气的颟顸宰相谢安之辈所能比的?
4、心学对我们的用处
它是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首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人平等,人人都是圣人。人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我们每个人都去致良知,就可以成为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而不是他们的奴隶。我们一生都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俯首于自己那颗拥有良知的心,就可以了。
第二个人生真理,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和他最得意的弟子徐爱谈话时,王阳明举例子说:“孔子有两个高徒,子夏和曾子,前者笃信圣人经典,后者读完圣人经典后,反躬自省。假设圣人说的全是对的,那子夏只是个复读机,而曾子则是榨汁机。被人像喂鸭子一样灌输的正确学问,远不如自己从内心深处感悟出来的学问真切。所以王阳明说,“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对的,那就是真理。所以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我们只需俯首于自己的心,因为世界上唯一的权威只在我心中。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所以当良知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时,就要勇于抗争。如果不争,就是伤天害理。因为自己有可以分清是非善恶的良知,天理就在心中。违背良知指引,去做乌龟鸵鸟,良心受到伤害,就是天理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对不公正的忍让和亲自去杀人放火本质上相同,都是在伤天害理。
王阳明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自己是自己的上帝,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第三,阳明心学可以祛除我们心中贼----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色声香味触法),五毒(怨恨恼怒烦,或贪嗔痴慢淫)。王阳明说,这些都只是浮云不是太阳谁如果在浮云上较真,不但傻而且伤天害理。心中贼的源泉其实是别人挑战了我们外在的东西如身份、地位、名利、面子等,外物在阳明心学中最不值一提,内心良知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每个人只有在面对良知时才是当事人,面对一切外物时我们都是旁观者。我们必须在良知指引下去争取我们应得的东西,从而摆脱任何情绪的控制和奴役,成为情绪的主人,内心的主人,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
5、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通俗而言就是,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比如孝敬父母,王阳明认为,只要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端正好态度(正念头),良知就会指引你去如何孝敬父母,这些孝敬父母的行为是不必向外学习的,没有固定的程式,没有统一的规范,也不必在乎外界舆论和别人唾沫怎么评价你。
王阳明说,我们的心本身就是个与生俱来、无所不能的东西,因为它里面有良知,良知是个法宝,能辨是非,能知善恶。能辨是非你就拥有智慧,能知善恶你就拥有了道德,有这两件神器在身,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因此,先用心,后探究。好好关注自己良知,当我们做事时,良知就会自动自发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心外没有任何道理,我们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行了。这就是心学的伟大之处,永远把重心放到自己的内心,时刻在内心上用功致良知,减少外界的纷扰烦忧,从而在人际关系中提高幸福指数。
万物一体,万物即我心,我心即万物。没有了我的心,万物就不存在;相反,没有万物,我心无用武之地。我和万物,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心外无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阳明心学诠释“心外无物”最漂亮的乐章。世界都是我心灵投射的影子而已。心外无事。你意识到的事和做的事,都是心主使你做的,如果不动心,就无任何事。只要在内心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如果宇宙中的那些天理就在我们心中,那么,每个人不必向外寻求,就可以在内心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
二、我的思考
1、学习的过程真的是回忆的过程吗?
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灵魂生来是不朽的,并且会多次降生他,它见到过这个世界及下界存在的一切事物,所以具有万物的知识,毫不奇怪,它当然能回忆起以前所知道的关于德行及其他事物的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这一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断地研究。”他也由此得出“学习即回忆”的结论。清心课第十一天,山长传授了一辈子抵别人十辈子学习效果的秘诀,就是提取前世记忆,把前世积累的经验、技巧、智慧等重新搜索出来下载下来。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灵魂和轮回学说的基础上。我们如果相信柏拉图和清一山长都是比我们有高超智慧和大慈大悲的人,那就相信他们都能够在入定情况下接受到灵魂指令,提取宇宙信息,而且一定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否则无法解释他们会拥有比常人多上几十倍的知识储存量和种种超强的能力,不是能用“天才出于勤奋”这样自欺欺人的口号解释清楚的。
我觉得度阴山教授是个唯物论者,不相信轮回存在的人,从这本书中看不出一点相信的痕迹,甚至还有点不屑。比如王阳明在镇江府金山寺遇到自己前世肉身是个和尚的事件,其他书上都是绘声绘色详细描述,度阴山却一笔带过,划为宿命论范畴。
因此在他的笔下,王阳明龙场悟道的节骨点上,他是这样说的:为了淡化残酷的生存环境,他凭记忆诵读理学经典,把自己从现实世界中拔出来沉到思想世界中。有生以来,王阳明第一次有意识地陷进回忆中。他突然发现了许多自己从未发现的事实。王阳明在听天由命时,每天都用静坐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度阴山应该是把握和再现王阳明心学诞生历程最好的人,但如果加上柏拉图或清一山长的“学习即回忆”理论,我觉得能解释的更合理一些。
你可以这样想一想:王阳明前世是一位得道高僧,因此当他这一世屡屡外求饱受打击之时,终于通过打坐(或静坐)开始进入定静状态,回忆了这一世的种种遭遇,更打开宇宙链接,提取了前世记忆,回忆(或浏览)了前一世乃至前n世的种种修炼感悟和心得,从而“顿悟心学”。他的心学很明显源自佛道两家,因为他的前一世是僧,他的这一世还有一个老道总是神秘出现----新婚之夜茫然若失,不知不觉走进南昌铁柱宫,遇到一九十六岁老道,畅谈一夜。二十年后按老道神奇预言果然再度相遇。度阴山无法解释,不去解释,只是描述这一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随口说“也许是命运使然”,其实老道很有可能是其前世至交,那所谓的“茫然若失”、“不知不觉”,其实都是潜意识的控制,或者叫灵魂记忆的指令。作者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是王阳明?为什么是他创建了心学?为什么他能创建心学?可是他一一猜测后又一一否定。最后他自嘲地说:我们与其费力不讨好地寻找他创建心学的能量,不如用心来学习如何让获得这种能量。这应该是王阳明的心愿,也应该是我们的终身追求。这三个问题其实用上述推理解释是迎刃而解。
2、破山中贼真的很容易吗?
破山中贼对别人来说难如上青天,对王阳明来说真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对一个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经验的人来说,怎么会这样容易?历史上不乏纸上谈兵的“名”将,前有赵括,后有马谡,而且他们还不是真的纸上谈兵,他们在执掌帅印之前,都是有过带兵打仗经验的,只不过是没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已。可他们都身败名裂,还连累无数冤魂,数十万个家庭失去儿子、丈夫、父亲。历史上更多的是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久经考验出来的名将,就拿明朝来说,徐达常遇春蓝玉哪个不是?像王阳明这样的还真是少之又少,似乎南宋虞允文,明朝于谦开过先例,临时拼凑一群乌合之众,以少胜多,大败强敌。但他俩都是抱着必死之决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论用兵之鬼神莫测,指挥之倜傥气度,则又远不如王阳明。可见破山中贼是极其不易的。
那王老师千真万确地做到了“破山中贼易”,可不是如范文正公镇守西夏时只是宣传工作做得好(据柏杨《中国人史纲》揭露),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用他那位大贵人兵部尚书王琼的话说,王阳明在心上用功存天理灭人欲,锻造出了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内心强大的人心如明镜,功名利禄来了就照,去了不留。
印度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贫民窟出身,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茶水工贾马尔,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他,参加了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直播节目,一路顺利答对问题,直到赢得1000万卢比的大奖。很多知识渊博的教授都是“中道崩殂”,铩羽而归,他为什么能做到?“拉提卡,我不知道他们把她带到哪里去了。我来这个节目,是因为我想她会看到我。”贾马尔平静地说。原来他不是为了大奖而来,只为了青梅竹马的姑娘能多看自己一眼。他真的是心如明镜,单纯澄澈。所以他没有失去已经到手的巨额奖金的恐惧,也没有得到更多奖金的贪念,几近无欲无求,不是他在苦苦思考答案,而是答案在命中注定寻找他,可谓无意之中符合阳明心学的精髓。而其他人呢,都是为钱为名而来,有多少贪婪就有多少恐惧,咋能会赢?
这就是王阳明说的心学目标之一—触之不动,即不动心,虽然听见了、看见了,但心不去跟随它。拥有此等强大的心灵正能量,才让王阳明创建了光芒万丈的盖世武功。他又怕别人走偏了,只会呆呆静坐,所以提倡“事在心上练”,“从心上下功夫”的。他认为:要学会做事,并不需要经验,有时候经验反而是障碍。他主张要从“心”上先练好了,就“百事通”了。在王学哪里,这个功夫说的很玄妙。其实宗旨就在老子这里: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也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老子更极端地说:你学的愈多,知识和经验愈多,你就越无知,越不符合天道。
4、王阳明的人生是很成功吗?
光看当年明月给他贴的那么多“家”的标签---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再看明朝三百年只给三个文官封伯爵,而其中就有王阳明。最后看曾公、蒋公和耄(sun)对他的崇拜。外看他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巨大影响,王阳明真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像他这样,“立德、立功、立言”集于一身且都都登峰造极的,似乎难以找到第二人(曾文正公勉强可以,但各方面都略逊一筹)。
但我看来,他的成功是有缺憾的。比如他仅仅活了57岁,五福临门中健康、长寿、无疾而终三条都没占住。是天妒英才吗?是杀戮太重落了因果吗?从本书中我看都不是。他的征剿,都是尽可能减少杀戮伤亡,可谓“恬淡为上”。书中说,他自小肺痨,后来又得痢疾,这两样疾病折磨得他痛苦不堪,生命质量很低。为了治病,他常常服用少量砒霜。
是他不注意养生练功吗?他从小就开始练习道家导引之术,中华传统武术,功夫高到据说提气纵身能跃过一丈多宽的悬崖,还有弯弓射箭,百步穿杨,后来还用这一手骇退来挑衅的权宦。那他的问题出到哪儿?
我发现,他钻研儒释道武兵五家文化,不可谓不博不精,但却漏掉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道医学(后来称呼为中医学)。他在结交无数道教朋友过程中,始终没有学习道医学的种种自愈手法比如拍打拉筋疗法,自己做自己最好的医生,自医者天医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难道是那时候道运衰落,连带着道教人士都已经开始没落,只会画符捉鬼炼丹骗人?
试想一下,如果他把健康调好,身体倍棒,活个孔老二的岁数七十三岁,孟子的岁数八十四岁,或者严嵩的岁数八十七岁,熬败朝廷内外所有敌人,总有机会征召中央,入阁拜相,大权在王公手中,于国于民于思想文化,是不是做出更大贡献?至少可以慢慢废掉,狗屁不通、给中华民族带来黑暗桎梏几百年的程朱理学,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向世人宣告:我阳明心学,就是源于佛道两家思想,儒家里面的合理成分多少也有一些。想当年,狄仁杰三次举荐张柬之,而张此时将近八十岁了。如果他跟王阳明一样活到57岁就挂了,哪有后来的举世奇功?虽然王老师心学创出后不再追求这个,但是后来明末王学式微,跟他和学生没有执掌朝政掌握思想话语权有莫大关系。
5、王阳明的教育事业很成功吗? 王阳明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很大。后来更是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应该说教育事业是很成功的。
可是记得清一山长说过,一个人,无论你赚了多少钱,无论你教出了多少好学生,你自己的孩子没教好,你自己的孩子废了,你的人生都是失败的。
这一点上,王老师是难言成功的。孔子、范仲淹、曾国藩等人都比他强上很多倍。孔家绵延至今,范家父子拜相,曾家人才辈出。王家迅速败落,妻妾内斗,争夺遗产,儿子籍籍无名,子孙不知所往。王学传播海内外,王家后人却没有参与其中,真是一大缺憾。虽说“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但这总归是一处绕不过去的失败。
三、哪些地方能帮助我
1、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不假外求。
以前面对提升自己,教育孩子,教育学生这些难题,总想向外寻名师,求方法,甚至幻想者能空降明师,手把手带自己,或教学生,自己可以一边偷懒轻松。这都是良知蒙尘,私心太重。应该去从自己内心下功夫,光复良知,心内求法,擦拭灰尘,良知明照,万法自来。具体做法上,每天带学生静坐半小时,安定情绪后,一心一意省察克治-----反省检查,以发现找出各自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克掉它。怀着自然而然不急不躁之心,闷头在良知上用功,不能间断,怀着彻底杜绝的的决心,下真功夫,扫尽心中私欲,达到彻底干净利落的地步,自然恢复良知,并能体会其中快乐。
2、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替自己抗争时,同时也是在为别人抗争。我面对体制教育的肆意毒害,不能容忍,尤其不能容忍我自己也是帮凶的良心谴责,这是我致良知的体现。我听从良知的召唤,率领孩子脱离出来,走进新教育圈子。表面上是在替自己抗争,其实也是在为别人抗争。只有我们这样为自己抗争的家庭越来越多了,体制教育的真正改革才会开始,就会有更多的家庭、孩子受益。
3、吸取王阳明先生多病早亡的教训,坚持锻炼,控制饮食,练就一副铁身板,加大学生运动量和内家拳功夫的练习,练好他们童子功,让运动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好道医学,每个人都学会基本的自愈疗法,自己做自己最好的医生,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做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