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通用)[五篇范例]

时间:2020-12-22 10:4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通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通用)》。

第一篇:《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通用)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1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2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3

《易中天中华史》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链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吴敬链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著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能回答吴敬链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著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向我们介绍中国文明发展史的著作。

01卷《祖先》

这一卷中有一个新的看法,即我们的祖先女娲、夏娃、伏羲并非指特定的某一个人,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对祖先的统称,他们可能在不同地点同时或者先后出现的一群人。应该是女娲们,夏娃们,伏羲们。祖先都是来历不明的,说不清道不明。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都一样,所以何不把他们的名字看做是一个代号,而非确定的个人。因为最N次方那个祖先已经无证可考,去追究便意义不大,因为他们所指代的社会发展时期已经脉络清晰了,即母系、父系、族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时代的更迭,朝代的变换,每一次都需要大动作的“改革”,或实行新政,或否定前朝,用以显示改对了,换对了,至少比之前的好,是英明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出现体现了智慧,智慧是如何产生的?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尧舜禹夏商周,夏禹的水利技术,殷商的青铜技术,周代的农业技术。

书中给我们列出了时间表,约五万年前,母系社会出现;约一万五千年前,母系社会结束,进入父系社会;当代我们倡导男女平等,是否再过五万年,可回归到“母系社会”?其实上一句的“母系社会”与五万年前的母系社会并非同一个意思,而是指没有了权力与统治。

02卷《国家》

首先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在初高中政治课上已经学过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行使国家的根本属性。可能我上文中说的5万年后的“母系社会”也包括了阶级的消失。在5万年前的母系社会里面没有阶级,有的是对生命的崇拜。书中给出了国家的解释:依靠公共权力和公共规则,按照公共规定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关。

美国国家精神:独立、自由、平等、科学、民主、法治。《独立宣言》和国家宪法是美国的标志: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自己中间建立起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中国国家精神:我在想中国国家精神首先想到的是这12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信我们从小对很多事情都感到过好奇。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此卷中有解答。中国,最原始的意义来源于城市,或中心城市,而且是天下或世界的中心。远古的地理位置在西周,甚至具体地点就是洛阳,因为周公营建成周洛阳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此天下之中。于是他们“宅兹中国”,这边是“中国”一次最早的出处。

03卷《奠基者》

为什么以前古人有名又有字,是什么意思?我也一直很希望给自己取一个字。03卷《奠基者》中介绍,在男二十,女十五的年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把头发盘在头顶,叫“束发”,然后女子叫笄;男子戴帽子,叫冠。第二是请嘉宾为他们起一个字。名是卑称,字是尊称。前者用来称呼晚辈学生子女和自己,后者用来称呼同辈和同辈以上的他人的。有了字,就可以进行社交,意味着成人。

易中天先生采用了很多金文,甲骨文,通过字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其含义及其演变,告诉我们历史的秘密。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4

在这一节中,易中天教授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上帝创世和女娲造人的传说,娓娓道来。令读者读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

开篇讲述了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一切,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用泥土完成造人。上帝用泥土捏了一个取名“亚当”的男人,又用他的肋骨捏一个取名“夏娃”的女人。上帝造人就这样结束了。而女娲造人是她唯一的作为,不顾一切的企图造就全人类。后人说,女娲亲自捏的泥人是富贵之人,而甩在地上的泥浆成了贫贱之人。女娲造就了贫富人群,远古时代就有贫富差距了。

在这里,又讲了“女娲补天”起因。交战双方都是女娲的子孙:共工(水神)与祝融(火神)。结果共工战败。恼怒的共工撞倒了原本是擎天柱的“不周”山。天崩地裂,水深火热。已经闲下来的女娲再次出山。用五色石补天上的漏洞,又砍断大鳖的四条腿作为柱子,把即将塌下来的天穹重新支撑起来,让世界恢复正常。

在本节即将结束时,易中天教授提到“盘古”和“混沌”。

“世界是谁创造的?谁才是终极创造者?抱歉,无可奉告,我们没有创世神。盘古,只是分开了原本就有的天地;混沌,则连自己都是被开窍的。他们都不是创造者。按照中国哲学,创造者是《老子》的道,或者《周易》的易。道,倒是跟上帝一样无象无形,但可惜没有动手,也不是神。易,就更没有神性和神格。”

“没有终极创造者,或终极创造者没有神性和神格,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它对于我们民族的深刻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成败得失,无疑是只能从长计议的话题。”

总之,上帝创造了一切是西方人的观点。西方人信奉上帝。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是远古时代的传说,中国人不信上帝、不信神。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5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发现最好看的还是第二本《祖先》,那种颠覆,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的结合,亮点突出,让我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越往后,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因为不是文科出身,很多政治、历史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能一下子理解,虽然易教授已经写得很通俗了。在看《百家争鸣》时,我很想理顺各家的观点,然而,看的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加上自己那仅有的对各家的浅显认识,能看懂,但是看过以后,却有种记不住的无力感。毕竟,最这些的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

这系列丛书让我大开眼界,不论是从大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比如,我知道了英文中的八月August是纪念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知道了门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等等,还了解了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诗句,什么是封建,西周的邦国制度是怎么进行分封的,原来历史书中有如此多的细节没有介绍,有如此多有趣的故事被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代替。

尽管这系列丛书也有一些毛病,比如我觉得易教授老是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用错,有时候能感觉某本书他写得很混乱,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某些片段没有考虑读者的水平,自顾自说,看得我好几次都想跳过去,或者扫视过去,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其实挺重要,但就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

但这套系列丛书我仍然是褒大于贬。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女生来说,已经觉得很酣畅淋漓了。绝对是满满的收获。甚至看到某些章节觉得历史真是一面镜子,真是可以古为今用。虽说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那些治乱循环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

这套丛书的感受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说个总体感受,待自己沉淀、消化、吸收,再去评说具体的细节吧。

第二篇: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一)春节黄金周,大吃大喝、生物钟紊乱之余,在各种时间、各种地点、用各种姿势,抱着Kindle,看《易中天中华史》。

目前读到第九卷《两汉两罗马》,没有完成年前定下的看完目前出版的所有卷的目标,内心还是有点惭愧。

36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写至《两汉两罗马》时,已到了四分之一。在我个人的体验中,这是第二个小高潮。从汉高祖刘邦建国,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刘彻建立空前庞大的汉帝国,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光芒。而此前的第一个小高潮,是西周、东周时期,封邦国、制礼乐,自此,中华文明的基调就定下了。

易中天认为,两千多年的中华史,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深远的变化只有三次:一次是西周确立封建制度,一次是秦始皇大一统,改封建制为郡县制,建立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一次是辛亥革命,帝制退出历史舞台。

易中天以大历史观的视野写这部中华史的同时,又能在书写的过程中充分地照顾到读者的感受,这很不容易。比如,他在写春秋战国时,较少从霸主和诸侯的角度写,而是从那些小人物的个人经历出发,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起落去反映大历史的变革。又比如,他在写汉朝时,不是像传统史学那样单独描述一个帝国的兴亡史,而是将其与西周、秦王朝联系起来写,试图从纵向的历史长河中理清规律,同时将其与罗马帝国联系起来写,试图从横向的世界视野中寻找启示。

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被放在一起比较,很有些意思。这两个帝国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壮大、繁盛的大帝国,都在世界文明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两者在时间上的同步性更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王莽称帝、西汉灭亡时,差不多是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制的转折点;晋亡,中国分裂为南、北朝,也差不多是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的开始。

这太有趣了。

易中天用四个字总结两罗马延续数千年的精髓所在:共和,法治。

用另四个字总结两汉强盛的秘诀:帝制,礼乐。

这短短几个字,基本概括了两大帝国的本质差别所在,同时,这也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分水岭。

自此之后,罗马帝国灰飞烟灭,而中华帝国长盛不衰两千年。对于这其中的原因,易中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罗马的灭亡,是因为没有“道”,也就是没有核心价值、没有终极追求。

这一点,希腊人是有的,它们是独立、自由、平等。但他们的问题在于有民主而无共和,因而最终走向衰亡。

这一点,中国人也是有的,它们是小康、仁政、王道。中国人从不缺乏政治智慧,总能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平衡。可惜王道只是梦想,仁政则要碰运气。结果,就是治乱循环。

易中天的这个观点不禁让我想起了《三国演义》开篇的那句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传统,虽然一直磕磕绊绊,但总能找到自己的方法延续下去,直到20世纪初才在全球的民主革命浪潮下最终熄灭,恐怕正是因为如此吧。

汉武帝的伟大已无需多言,易中天甚至专门用了一整卷的篇幅写这个创下了千秋霸业的皇帝。他的推恩令,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各种经济体制改革,他的远征匈奴,无一不是帝王之举,任何一样单独拿出来说,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走向有着深刻影响。

而我更感兴趣的,则是易中天将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屋大维和西汉王朝的灭亡者王莽放在一起对比的那一段。

王莽和屋大维,无疑都是雄心壮志、野心蓬勃的改革家。但两者的历史功绩和评价却截然相反,为什么?

王莽称帝之后,改革全面展开:他愤怒声讨过去几十年的不公平,将地主的田产分给农民,降低物价,削减官员薪水,降低王侯待遇规格,实行盐、铁、酒和铸铜的国营,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减少宫廷开支。

他的动机和出发点绝对是善良的,甚至有史学家称其为“最早的社会主义者”.但结果却是一败涂地,他建立的新朝最终也成了一个极其短命的王朝,在历史上几乎很少被人提起。

易中天评价王莽的改革是“书生气”的、不切实际的,最突出的表现是他对于改变制度的痴迷。王莽拿着一本《周礼》搞改革,一心想要恢复周制,但他不知道,秦皇汉武之后,周制的恢复已再无可能。他的这种改革,在他自己是替天行道,在历史洪流中就是倒行逆施。这一点,像极了后来的袁世凯。

对于王莽的失败,易中天的这几句话一针见血:制度固然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人与制度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三点:一是制度是否符合国情和民意,二是制度是否符合文化传统,三是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否能够与之融为一体。合则成,不合则败。

而屋大维的改革,几乎每一步都和制度融为一体。

实际上,屋大维所做的事情和因此引起的改变,比王莽大的多。王莽只不过是让皇帝由姓刘的变成姓王的,而屋大维却彻底改变了罗马的政体。屋大维的集权统治,是罗马由共和转变为帝制的标志,而且,这个新政体在此后延续了近五百年。

首先,屋大维执政时期,罗马帝国的版图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在当时,治理一个横跨亚、非、欧的超级大国,显然不能再像治理一个小国那样使用共和制。其次,战争对于罗马极其重要,唯有战争才能让罗马成为霸权国家和世界首都,也才能让罗马公民获得财富和荣誉,而要战争,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独裁者。

因此,变共和为帝制,已经呼之欲出。

但屋大维无疑比王莽聪明、谨慎得多。他很清楚哪些东西是可以动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动的、哪些是暂时不能动的。罗马人民已经做了五百多年国家的主人,一旦突破他们的底线,那么死无葬身之地的就将是自己。

屋大维很清楚,“主权在民、共和政体”是丝毫不能冒犯的,但他又必须实现实际意义上的权力集中和独裁统治。这一对看似不可能调和的矛盾,屋大维却用一系列高明的手段巧妙地化解了,而且做得让人民群众和精英阶层心悦诚服。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这一点,又让我想起了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只不过,屋大维的操作手法更加婉转、更加春风化细雨。

时势和方式,才是真正考验领袖智慧之所在。

《两汉两罗马》已经读到了《信仰》这一章节。这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对于西方文明最根本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信仰的华夏文明反而能够走到今天、成为五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灭亡的那个呢?

很想听听易中天先生的观点。

最后,无论从史学的角度还是文学的角度,都应该承认这本《中华史》有不少的缺陷。但我仍然相信,当三十六卷写完的那天,易中天会被历史铭记。

如果只能给小孩选一本书读,我会选《易中天中华史》。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二)从《易中天中华史》谈历史观和价值观

邱会龙

综述

由百家讲坛走出来的学术超男,凭借《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等节目名声大噪。正在名利双收,事业上升期的时候,突然在2013年宣布,在五年之内,要编写一套中华史,全部36册,从三皇五帝一直写到改革开放,时间跨度3700多年。我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实有确凿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之前的三皇五帝,各路神仙等传说人物,技术上讲,是不可信的。但是,传说,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最初的血液,即所谓的解释我们从那里来?

大家都知道有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至今无人能回答。也许历史可以解释一二,至少可以一定程度解释前两问。何为历史,历史就是人类过往所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易中天的中华史就是回顾中华的历史,试图搞清楚中华民族3700年来的命运和选择,以求指出未来的路。我们所有一切的过去和现在,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美好的未来。什么是未来,未来就是希望。我记得《肖申克救赎》里面Red对Andy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

《易中天中华史》至今已出版10册,第一本只能算是绪论,故不算一册。具体如下:

1.《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全书绪论,讲解全球文明脉络

2.《易中天中华史:祖先》讲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的传说

3.《易中天中华史:国家》主要阐述世界几大文明的国家的建立过程

4.《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主要讲周代最重要的人物:周公旦的一系列文明创建,从此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调。

5.《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讲东周时期的刺客,力图展现中华民族青春期的热血奋进,真性情,一诺千金等精神特质。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

6.《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主要讲这个转变时期的原因与演变过程。

7.《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顾名思义,这是智慧大爆发的时代,知识分子的风云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

8.《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大秦帝国的崛起与陨落,它如彗星般划过,照亮了整个华夏文明。它功过是非,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9.《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讲汉武帝继承秦制,并建立新秩序,开疆拓土的故事

10.《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两汉两罗马,历史时期大致相同,在东西方各自闪光着。

11.《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三国,易中天的拿手好戏,也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段历史。

我自己已经看完了1,3,4,正在看9,总体感觉就是:这是一本好书,十分适合已经具有一定历史知识,并希望全面了解中华历史的人来看,语言明白易懂,幽默风趣,故事性强,爱不释手也。当然作为历史专著,其学术可靠性也是经得起推敲的,我相信易中天的治学态度和能力。

全球文明脉络与格局:

首先,文明正式初创规模是以国家的形成为标志的。待人口规模增长,面对的事务增多,环境越来越复杂,国家必然产生。然后,文明之船建成并开始行使向历史大河中。

那么全球文明的脉络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不管是古希腊的城邦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甚至后来的帝制,还是中华的封建或帝制,都是人类在追求安全与幸福的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安全与幸福是全人类共通的人性诉求,安全保证你可以活着,幸福就是你的精神追求了。所有的政体,统治制度,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无一不是基于这个大方向而制定的,而保证这些可以实施,就是需要军队,监狱,警察等威慑力量了。所有的这些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然后国家这艘船,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行。

这条河里,有很多船在航行,其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三艘就是: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是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复兴发展而来,信仰基督教,信徒约23亿。伊斯兰文明是比较年轻,公元7世纪才有穆罕默德创立,信徒叫穆斯林,人口约16亿。中华文明,包含儒释道三派及其他细流,人口约21亿,三大主流共60亿,占据了世界人口(70亿)86%.因此说,三大文明的发展就代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根据各自的文明特质,基督信仰上帝,一神论。伊斯兰也是一神论,但是神不一样,必和基督文化产生冲突,中华文明,无信仰,具有调和各方的潜力。那么,未来发展的趋势,预测是:在中华文明的协调下,三大文明携手并进。

中华文明意义

说我们没信仰,是说我们没有宗教性质的信仰,但是还是有相信的东西,只是不固定,各个历史阶段都不同,根据当时的情况来选择“信仰”.而且我们“信仰”的方式也和宗教不一样,那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有用就信,没用就不信,典型的实用主义。即便如此,除去辛亥革命到建国这段动荡期,至少之前,我们还有儒释道,之后,直到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你能告诉我,你有信仰吗?或者你有稳定持久相信的东西吗?没有!你什么都信,什么都不信,西方的好,你就西化,日韩的好,你就哈日哈韩,甚至泰国的有意思,你也喜欢。什么玩意嘛!一点节操都没有好不好。对,没有节操,追名逐利,就是我们的现状。这样很不好。当然,我说的都是以大多数来说事儿,个案不论。

那么,在我们找准了当下的定位(文明协调者)之后,急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找得到吗?当然找得到。

去那里找?三个地方:

1.就像我在之前文章(《大秦帝国》读后感之华夏文明视野)里提到的,回归到自己的原生文明里去找,那就是先秦,尤其是春秋战国。

2.总结两千年来及改革开放后所有的经验

3.吸取别的文明的好东西

怎么找,找什么?

找共通点,从人性中找。

这似乎回到了本文开始提到的三个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人类所有的活动,思考,探索,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来的。而人性,就是在人类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所寻找到的所有答案的总和。在宏观视角来看,这三个问题有内在逻辑性。先要搞清楚我是谁,才能明白我从那里来,然后才是我要去那里,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就乱了。这也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你一生都在试图回答自己这三个问题。这也是人类大脑发育发展的顺序。正如婴儿大脑渐渐成熟后第一意思就是自我意识。稍微长大了,五六岁吧,就会问,我从那里来的,等到了成年,就会想着今后的路。直到死去,从而完成一个自我循环。

放到到全人类,一样的。我们也许永远也不知道答案,但是相信会是无限接近的。在这个接近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好,也许越来越差,但我相信好的。

所以,对中华文明来说(对其他也一样),就是要找到人类的共同天性,建立普世的价值观,这样才能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走到哪儿去。而能最接近这个答案的,我寄希望于中华文明。

普世核心价值观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性?

我不知道,大约也没有人能够回答,也许未来可以从理论物理,人工智能,生物学等学科中发现一些线索。但是至少根据目前所知的人性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自由,独立,平等和追求幸福,而自由是第一位的。美国《独立宣言》的逻辑基本点也是这些。因为某些历史原因,我国政府XXXXXXX(敏感词),即便如此,未来的趋势是这样的。

说个题外话:专制和自由。最好的例子就是大秦帝国的灭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一举建立秦帝国,功业煌煌。但是秦帝国,法制立国,并取消了封建诸侯制,实施郡县制,权力归属中央,皇帝对一切行为具有最终仲裁和解释权,即所谓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导致其本身具有压迫性,强制性,严酷性,那么个人的意志就被极端的限制。当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必然爆发。我在这里并非说法制不好,但是单纯的法制,肯定是不好的。总之,凡是违反人性的制度,必然会消亡。

对个人的意义

通常越是宏大的命题,落脚到具体的个人上时,情况就会千差万别,甚至朝着相反方向进行。这个命题也不例外。要理解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布朗运动来比喻。每个人都是进行布朗运动的颗粒,其运动轨迹是随机的,但是整个做布朗运动的系统,它的趋势是表现为扩散与渗透。

那么,对于个人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呢?

那就是,自由与自由意志。裴多菲的诗写得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最重要的。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剥夺自由,所以我们有监狱。

自由,其具体体现就是每个人有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并得到充分的尊重。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来谈其他的。

还有一个角度:

就是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去芜存菁,理清自我,找到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以上,是我在看完几本易中天中华史所引发的对于文明的思考。命题过于宏大,限于个人水平,或许论述并不完备,姑且算是一个思考与探索吧!

不管过去我们做了什么,现在面临着什么,未来多么不可预测,路始终是要走下去的,带着一颗坚定的心,走下去。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三)历史,是一杯陈年的美酒,浓郁香醇,回味无穷;历史,是一支壮丽的歌,气势恢宏,荡气回肠;历史,是一汪无际的大海,逐浪排空,气势磅礴。

携一缕春光,斟一壶清茶,捧一本史书,重温中华的千年百坷。厌倦了枯燥乏味的历史书,易中天老师的“中华史”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干净的素色书封,娟秀的字体,恰当的留白,无不体现着认真治学的气息。而最为吸引我的,则是他对历史独到的领悟与理解。且不论书中的一些新奇观点是否能完全得以考证,单是他透过重重的历史云雾,抽丝剥茧,所呈现给读者的那些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意识形态,已然耐人寻味,令人获益无穷。

一部好的史书,以史观树灵魂,以史实建骨骼,以史感展神采。这样的史书才能使人读来感触良多,受益匪浅。《易中天中华史》正是如此。阅读历史,比历史本身更重要的,是它给后人的启示。月有阴晴圆缺,历史也有成败得失。朝代的兴衰更替,看似各自独立,却都蕴含着相似的发展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本身经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则是闹剧。

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风霜洗礼,始终延续至今,这是一个奇迹,却是事实。因为文明是有意志的,它是为全人类找到谋求幸福的方式和途径。正是这一意志,决定了人类历史的蜿蜒曲折和波澜壮阔,当下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未来全球的天下大势与何去何从。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开阔,宋的纤细,元的空灵,明的世俗,清的官腔,就是在文明意志的选择中不断发展演变的。

历史,是一盘难以猜透的棋,常常看得人暗自心惊,不明白那神秘的棋手又会在何处落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去接近历史,破译“历史的密码”.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自己,看得清自己才看得清世界。

第三篇:《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读后感

拿什么留住你,人才

久闻易中天对《三国演义》见解独到,并偶尔也会在电视中观看《易中天:品三国》节目,这次借管委会第二期读书学习活动的机会,将《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阅之。易中天用现代的眼光解读讲述三国严肃正史,前半段,是曹操与袁绍的路线斗争;后半段,则是曹魏、和孙吴的权利斗争;最后三分归一统,回到了历史的本来走向。通过这次阅读让我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也有了新的了解,最为深刻的应当属曹操。

在阅读之前曹操给我的历史形象应该是冷酷奸诈的,当然也是受了儿时看的电视《三国演义》的倾向'尊刘贬曹'造成的,阅读之后使我对曹操产生了敬佩之情,最让我佩服得是他的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推诚取信,用人不疑;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等用人之道。曹操之所以会那么快的迅速壮大,我觉得就是因为曹操能够发现人才,并尊重人才,能够让这些人发挥他们的才能,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能够采纳好的建议为自己所用,而且赏罚分明,这些成就了曹操身边不缺少有才干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并死心塌地的跟随曹操。

那个硝烟四起的时代与如今企业竞争的时代不无两样,放眼当今社会的大小企业亦是一样的,靠什么壮大,靠的是人才。那么一个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不只是单靠工资的,而是必须在文化上、制度上、管理上表现出整体的形象来,首先就是要让员工信服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发展潜力,信服>企业文化,通过好的管理制度,来做到人为我所用,这也是为什么当今企业都那么重视人力资源的原因。我曾在电视上看过一次阿里巴巴马云的演讲,期间有个记者问马云:'你认为这世上缺乏人才吗?',马云就十分肯定地说:'不!'当时我就认为马云的意思可能是:这世上并不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以及怎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后来马云的讲话也验证了我的想法,他说:'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之一是员工,始终把'员工、客户'看作公司最不能忘的两件事,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公司不会成长'.诚然,曹操的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推诚取信,用人不疑;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等用人之道可以给现代管理带来很多启示和借鉴。

(作者:徐刚 阅读书目:《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第四篇:《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300字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一)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二)《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琏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三)这是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第五篇:《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精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读书的兴趣日益转换为围绕对某一问题的探究。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将如何而去?分别对应着人生的三个主要问题(过去,此刻,未来),也是所有宗教和哲学关心的系统问题。

我们中国人对于礼貌总抱有极其复杂的情感。回头看,汉唐盛世,犯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王霸之气,连绵千载;而如今,汹汹而来的海洋礼貌以绝对的优势掩盖了古老帝国以前的荣光,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开世界中心的落寞。对于西方礼貌,我们一方面鄙夷其肤浅,而同时又艳羡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亦即“羡憎交织,但是我们终究是要融入历史的。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酝酿七载,汇聚北大国学精英,《中华礼貌史》应运而生。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下载《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通用)[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通用)[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其实全书在建树上,没有太大的新奇之处。大体是再一次把我所喜爱的三国历史再讲一遍。没有任何学术性的突破。但全书在用语上的现代......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1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一首《曹操》掀起了三国热;随之,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也登台亮相。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对百家讲坛上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品三国的系列讲座的不屑来源于师长师兄们的影响;历史当作玩艺,人物成了Boss和CEO等,简直是在拿历史、历史人物开玩笑;可终究好奇还是占了绝对上......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1 在上学期末,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经典名著。读完后,我仍然意犹未尽。于是,寒假里我又从网上购买了《易中天的品......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首先是对关羽的认识,易先生曾反复在书中提到他能够独挡一面,是一个人才,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但我个人认为,他仅仅是一个除了忠心可佳,其他什么本事都没有的幸运儿。如果不是遇到......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观看了央视的《百家讲坛》,我认识了易中天先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我拜读了他的《品三国》上下卷,使我明白了真正历史上的三国,也使我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新......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6篇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很久没看闲书,一直都很忙。其实再忙挤点时间来看书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和其他商品同样,现代的书也是五花八门,几次随便挑了几本随手翻了几页都没能......

    袁腾飞讲中华史读后感5则范文

    袁腾飞讲中华史读后感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屹立于此五千多年,在这五千年里,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民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