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400字
对于读完一部大厚书的动力,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兴趣,二是读完之后的成就感。在我看来读《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动力,后者要多一点,因为向自己和别人宣示“我读过”,足以宽慰对光阴的虚度。
书中作者将耶路撒冷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翔实的写出了这座沙漠之城,所带来的宗教、民族、政治牵绊。除却人们的虚构,这只是一座好不起眼的坟墓之城。
法国作家福楼拜去耶路撒冷,被那满目的历史遗迹搞的头晕目眩,得了“耶路撒冷综合症”,好不容易逃离出来,赶紧去寻欢,并直斥耶路撒冷为“娼妓”。
恰如福楼拜所形容的三千年历史中,人们对耶路撒冷的改造,已经形成了一种撕裂。实际上的耶路撒冷,绝对小于那个存在于经典中的耶路撒冷。
人类为自己的部族,宗教信仰,政治信仰,虚构了耶路撒冷,使她成为了群体利益的牺牲品,还是因为人类各自的争夺,成就了耶路撒冷的地位,人人未必能够说的清楚。
一种好的阅读,就是读一点而能领悟到一个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
第二篇:《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叫耶路撒冷的地方。”
在这本《耶路撒冷三千年》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纯洁而又充满污秽、富于平静但又饱经战乱的现实之城的发展史。从它有历史记录起,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现实中的耶路撒冷是一个圣城,一个令如此多的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魂牵梦萦的地方。无数出悲喜剧在这里上演和谢幕,唯一不变的只有这个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在变化着的舞台。这块土地的每任统治者都是这里现实的主宰,但是,时间证明了所有人都仅仅只是这里的过客而已。
耶路撒冷是痛苦的。它一次次被摧毁,又一次次被重建,它记载了太多的历史,在涅灭和重生的轮回中从来不曾被人忘记,反而不断增加着信徒们对它的依恋。历史上有太多曾经伟大的城市,毁灭了、消失了,只留下矗立着的断壁残垣以至几捧泥土供后人们缅怀,甚至只在历史的书卷中才找得到曾经存在过的几笔印记。所以,耶路撒冷也是幸运的,只是这种幸运需要太多太多的历史厚重,才能够承载起来。
耶路撒冷是伟大而神圣的。但正是它承受的苦难造就了它的伟大。犹太人的流亡、耶稣的受难、穆斯林的救赎……这个地方承担了太多痛苦的记忆,它用深沉的思考把这些记忆统统保留了下来。这里是又西方宗教的源泉,因而它充满了神圣性。也正是这种神圣性,使得多少人为了它,或者是借着它的名义,将自己的现实的意愿强加给这个世界。但平凡的世人并不能为它的神圣增添多少光彩,相反的,他们了玷污它的纯洁……所幸的是,并未影响太多耶路撒冷在信徒们心中的形象。
提到耶路撒冷,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它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像耶路撒冷一样,同宗教的关系如此密切。正如书中所说,“这是唯一的一个同时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不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是信仰“末日审判”的,信徒们相信这里将是上帝进行最后审判的地方,葬在这里就会升入天堂。然而我在我看来,仅仅是“救赎”并不能代表耶路撒冷的全部,毕竟“信仰”和“宗教”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世俗的人们借着宗教的名义,去满足自己的种种目的——不论是正当的,还是不合理的,亦或是两者兼有。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从耶路撒冷反复被毁又重建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其实每次灾难的来临,都是那些所谓的“虔诚者”借着神圣的名义,为着民族的仇恨、信念的分歧而打着拯救人类的旗号(至少是宣扬对自己族群的救赎)而对其他人进行残酷的奴役、屠戮,对凝结着汗水和智慧的建筑物的无情毁灭,来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真正的信仰应该是人们精神的支柱,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是人类自我超越的过程指引。它代表着人们对所信奉的真理不惜一切的斗争,是人类对人生和世界的终极关怀。一个个独立的个人,不论是什么职业和地位,不论是乞丐、屠夫、贵族还是诸侯,必然会被卷入大时代的浪潮中。若要能够承受一切,成为真正的英雄,必定要历经辛酸痛苦和悲剧,必定要坚守真正的信仰,才能够拒绝被洪流冲散或带走。而耶路撒冷的毁灭和重生,正是象征着这种信仰的希望,所以,才被如此多的人们时刻放在心中。正如电影《天朝王国》(《Kingdom of Heaven》中,巴利安(Balian)向萨拉丁(Saladin)大帝问到耶路撒冷有何价值时,后者答到:“Nothing—Everything”(没有价值—无上的价值)。这,应该就是耶路撒冷最为独特的印记。
现实中的耶城,也不过是由砖石木瓦构筑而成。而那个“流着奶与蜜”的耶路撒冷,或许只应该存在人们的心中吧。
第三篇:耶路撒冷三千年的读后感
对于读完一部大厚书的动力,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兴趣,二是读完之后的成就感。在我看来读《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动力,后者要多一点,因为向自己和别人宣示“我读过”,足以宽慰对光阴的虚度。
书中作者将耶路撒冷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翔实的写出了这座沙漠之城,所带来的宗教、民族、政治牵绊。除却人们的虚构,这只是一座好不起眼的坟墓之城。
法国作家福楼拜去耶路撒冷,被那满目的历史遗迹搞的头晕目眩,得了“耶路撒冷综合症”,好不容易逃离出来,赶紧去寻欢,并直斥耶路撒冷为“娼妓”。
恰如福楼拜所形容的三千年历史中,人们对耶路撒冷的改造,已经形成了一种撕裂。实际上的耶路撒冷,绝对小于那个存在于经典中的耶路撒冷。
人类为自己的部族,宗教信仰,政治信仰,虚构了耶路撒冷,使她成为了群体利益的牺牲品,还是因为人类各自的争夺,成就了耶路撒冷的地位,人人未必能够说的清楚。
一种好的阅读,就是读一点而能领悟到一个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
第四篇: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2000字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有感2000字
范佩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无异于向中东火药桶里再溅入一滴火星儿。巴以问题是传统意义上中东问题的核心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巴以问题中,耶路撒冷的归属权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敏感议题。
这是因为耶路撒冷极其特殊,它不仅是三大宗教的圣地,更是两个国家认定的首都,它既是供奉神的殿堂,也是人间俗世的所在地。复杂的历史演变造就了这座城市的殊荣,也给它的子民带来无尽的现实冲突,宗教纷争、政治身份以及权力斗争……这座城市三千年来少有安宁。
如此特殊的城市应该有人来为他作传,事实上,这样的人为数不少。其中,本书的作者比较特殊。西蒙·蒙蒂菲奥里,论身份,他的曾祖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曾建造了耶路撒冷旧城外第一座犹太住宅区,与耶路撒冷渊源极深;论研究才能,他专业主攻历史,职业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有过几本历史著作,似乎也担当得起“历史学家”的称号;同时,他也是纪录片《耶路撒冷:一座圣城的诞生》主持人。由他来为耶路撒冷作传,说得过去。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
《耶路撒冷三千年》这本书以时间为线,以主要人物和事件为针,编织出了这座城市三千年来令人叹息的历史图景。初闻书名的读者,恐怕都得被“三千年”这样庞大的字眼给镇住。细观全书,耶路撒冷的三千年历史可以简短地总结为:犹太人独占的一千年,基督徒独占的四百年和伊斯兰教徒独占的一千三百年。三种文明、三种宗教信仰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作为文明交流与集萃之地,耶路撒冷的多元怕只增加了其名声上的光辉,而在现实中带来的多是冲突与纷争。三种宗教都将其尊为圣城,两个政权都想将其作为首都,还有更多势力借着冲突之名,利用巴以分治问题为自己造势。
如果了解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就能明白现在的巴以分治问题绝不仅仅是两个民族国家之间的问题。从历史上来讲,耶路撒冷最不缺少的就是被侵略、被征服、被压迫、被屠杀和被流亡。反复被侵略征服之后,这里便混杂了各种民族与宗教,以至于到了现代,成为了民族国家成立的合理性阻碍。复杂的历史注定这里不能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所能独享。
当然,我们需要理解,残酷的入侵以及统治本是古代文明冲突的常见方式,不能简单地以当下的道德标准作为判断依据。想要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以色列所声称的“应许之地”“原住民”等历史依据并不十分有力,因为巴勒斯坦人同样也在这块土地居住许久。
一味强调单方利益,事情永远不会有转圜余地。或许冲突双方最应该专心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国家之内实现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以及如何与毗邻的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毕竟在如今的世界,和平才能带来发展,有了发展才有国家的实力,有了实力才能彰显主权、拥有更多话语权。
有人认为,与国家政治纷争相比,宗教不和可能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实,宗教从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为地将宗教作为工具。个人的宗教信仰或许大部分是虔诚的,但一旦上升至国家,宗教也就变得不再那么单纯。耶路撒冷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
以宗教之名征伐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展现出的是暴民式的行径,与宗教圣洁的光辉沾不上边。从罗马帝国到土耳其帝国,宗教从来都是统治者的出师之名,以及占领后施行其统治政策的“合法”依据。就算到现代,宗教问题无非是英美等国控制中东局势的一颗棋子。
历史上不同的统治者带来不同人种的尊荣或低贱,同时,也为耶路撒冷留下民族、宗教多元性的因。耶路撒冷的问题有解吗?它的解决方案是否有希望成为领土争端问题解决的典范?在书的最后,作者写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刻:当晨晖洒向这片圣洁的土地,犹太人、希腊人、拉丁人和亚美尼亚人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用不同语言、不同仪式进行同样虔诚的祈祷,他们的心照不宣、刻意彼此回避以及特殊的默契,似乎也是一种和谐。谁说一定要完全消除分歧呢?
从历史中走来的耶路撒冷,书封上将其称作是“唯一拥有两种存在的城市:天堂和人间”.这样的文字总是吸引人的,这样的城市也总是蒙着一层玫瑰色的光辉。但其实,历史上那些闻其名而来的统治者们,无一不被耶路撒冷的现实所打败。书中最常见的描写就是,某某慕名而来,却对现实的耶路撒冷充满失望。
天堂的耶路撒冷在虔诚的教徒心间,人间的耶路撒冷在我看来,就是遭遇了三千年不幸的悲情城市。周围强敌太多,便不得不选择一个依附。在近两千年历史中,耶路撒冷的犹太子民几乎没有控制权,总是被别人奴役、驱使。而这座城市更是遭受过无数次的烧杀抢掠,每一片土地都曾浸透过无辜人的鲜血。真希望,今日的耶路撒冷能够找到和平和安详。
耶路撒冷是一个好题材,但对我而言,这三千年是昏昏沉沉的三千年,只留下这么一些感性印象。其中,翻译语言绝对是一个大问题,但或许也有作者写法的原因。用一本书容纳三千年历史,我们可以预见,能够写的人物和事件将繁杂如牛毛。
作者虽然以重要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但每位人物都匆匆略过,形象单薄,或不如再精简些好,在勾勒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此外,耶路撒冷的历史其实也是几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碰撞和变迁的历史,再多些当时世界局势的描写,或许能更加清楚地展现耶路撒冷问题的复杂性,点出耶路撒冷在世界局势中的位置。同时,我也对作者的客观公正和学术严谨性有所质疑。
例如,在描写耶路撒冷几大家族时,尤其是涉及到蒙蒂菲奥里家族时,字眼里透着积极向上,只说奉献,占用的篇幅也较长。写到耶路撒冷历史上的诸位统治者时,他的描述经常有暴政、淫乱、精神有问题等关键词。暴政的结论可以从史实中得来,可对于认识一位历史人物来说,淫乱只能是一种个人处事,与耶路撒冷的历史相关不大,本不需要叙述太多。
而且,作者动辄声称某人精神有问题,我相信历史上难以有证据支撑。给诸位统治者们冠以“精神病”的帽子,更像是作者因循资料观点而来,并没有他个人基于资料的判断。对于这一点,我感到很失望。
第五篇:《耶路撒冷》读后感:心间圣地
心间圣地
——《耶路撒冷》读后感
无须虔诚跪拜,只是你我理想的一方桃花源地,合上掌心祈祷,携着纯洁的企盼来到这心中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它无关宗教信仰,作者徐则臣也在采访中坦言:“耶路撒冷只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和隐喻。”小说围绕一群70后的童年至中年的经历,以运河及花街文化为背景,以天赐的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到世界去又回到故乡来的故事。
上帝或许不在,但上帝的眼必定在。《耶路撒冷》象征的或是上一辈人对自己不堪过往的忏悔和赎罪,又或是青年人的浩远理想,无法企及的心之所向。小说中信仰基督教的秦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为防止十字架被淋湿,献出了自己用来御寒的衣服,用她矮小的肉体之躯来背负这沉甸甸的石块,最后神秘地跌死在了一个水沟里。秦环在年轻的时候为生计出卖过自己肉体,但她何尝不是又用自己的肉体保护了在千万人心中神圣的耶稣。几十年来,她一直与那冰冷的十字架作伴,来忏悔,来赎罪。她不分昼夜地念经,却仍求不得现世宁静,以至于到了那千钧一发之际,她采用了死这样一种颇不平静的方式,换来了来生安稳。
合上这本书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初平阳、易长安、秦福小、杨杰这四个人深厚坚固的友情。友情较亲情、爱情珍贵的地方是它不讲究任何血缘关系、物质条件。恰恰就是那么几个人,或是从小玩到大,默契了解,或是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小说中的他们,即使散落天涯,相隔万里,依旧永远把彼此装在心上,只要一人有急难,其他人都会拼尽全力相助。福小因心怀对天赐的愧疚而离家出走,他们一行人便毫不犹豫地去天南海北寻找她,最后弄得身无分文,狼狈返乡。这种冲动行为确实有点可笑,但当中那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真诚意气也着实令人感动。
如今这世上,又有多少像他们四个那样能为朋友义无反顾的人呢?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是一个结交朋友和遗忘朋友的过程,不断地有人被相识,被遗忘。儿时要好的朋友,总以为那种友情是可以伟大到此生不忘的,结果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的城市,新的环境,遇见了更多的人,经历了更多的事,彼此间没有了共同话题,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少,大家渐渐疏远了,最后在共有的忙碌中竟默契地互不打扰,隔阂悄悄产生了。等有一天回到了故乡,不幸遇见了那个曾经无话不谈的好伙伴,脸上露出了藏不住的尴尬表情,彼此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再后来,为了工作又换去了另一个城市,原来的酒肉朋友聚少离多,自然而然就淡了来往,认识了新的同事,新的朋友,大家热闹地围在一张饭桌上,举杯庆祝,爽朗地谈着众所周知的事情,悲哀地想着各自不为人知的秘密。散了宴席后,回到家中,推开门,眼前只有死一般的沉寂,我想,这样可怕的安静,若是半夜醒来,仅仅在黑暗中坐着发呆,也会忍不住流泪吧。
繁忙的街心路口,所有的人都行色匆匆,他们用生活作借口,撇下了家人和朋友,仿佛肩负了什么重大使命般地赶去心中自以为的耶路撒冷,殊不知,只要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哪里都可以是耶路撒冷。
文字:文学院1604顾佳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