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可以这样过》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活可以这样过》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读了一本书《生活可以这样过》,作者是德国人—亚历山大.冯.舍恩堡,翻译:王德峰 王威 华艺出版社20xx年6月出版。我几乎是一口气阅读了所有篇章,深深地被作者的生活方式、生存艺术、健康理念、消费观念所感染,它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本书本身的价值,它带给人的是一种对幸福生活的理念和心态。一个外国人能把人生的哲理揭示的如此完美、深刻,把生活看得如此淡然,不能不叫人折服!我感叹假如生活都能这样过,谁还能不幸福!
书中用朴实的语言,恰当的事例,循循善诱的告诫人们,幸福很简约,就在眼前。健康是为了自由,运动就在身边。读了这本书,让人们更加明白了,真正的享受并不一定完全靠拥有丰富的物质,有时候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品位而有必要放弃某些物质的东西,能够掌握放弃某些东西的艺术,是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的贫困或者贫穷,不是因为他缺少某些物质的东西,而是由于他的那种无休无止地追求完美的愿望。放弃不合理的,不切合实际的愿望和要求,才会感到自己是富有的,是幸福的。
在物质享受的今天,很多人盲目的去追求高消费,追求时髦,不切合实际的过剩消费,不但不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制造麻烦增加垃圾。凡是抱着这种高消费愿望不放,并为实现这种愿望而孜孜以求的人,实际上是非常不幸福的,他们会感到自己并不富有。真正想使自己富有起来,那就必须有勇气夺回自己的自主权,去做使自己感到是享受的事情,而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盲目消费者,不至于被某些商家或者部门的误导所诱惑。
书中用很多事例,告诉人们在失败和逆境中要保持自尊、自爱,对周围的人和事要有一个正确态度和本领,也就是在困难面前,在危急之中能够具有行动的能力,有所作为,而不是被困难所压倒。有一种不受外界变化影响而始终保持的尊严。要把失败挫折看成是改变自己处境发展壮大自己的机遇,通过磨练提高自己驾驭各种困难的能力。
不是吗?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会在那种看起来是不幸或者是倒霉的情况下,幸福或者幸运却不期而遇,往往是叫人始料难及,大喜过望。反之亦然,不幸或者倒霉,往往也是在幸福或者幸运的.掩盖下突然降临到人的头上,乐极生悲的故事也不少。所以,人的一生不可能万事如意,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平和的心态,尤其是在遭到失败或者遇到逆境时,要有个正确的态度,悟出从中走出来东山再起的诀窍,经过自己的发奋努力,才能修成正果。
回想自己几十年走过的人生路程,感悟更深。我从一个最基层的普通中学教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很多人也认为我是幸运的,也算是成功的,毕竟付出了得到了回报,但其中的艰辛和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为了名利、地位、面子、他人、追求,自己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多。退休后我才渐渐开悟,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重新来安排自己的前半生,绝不会活这么辛苦!这么累!
书中还有很多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关于健康的理念以及如何教育孩子养成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品质,是极其珍贵的,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尤其是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通过运动锻炼使自己获得幸福生活的感觉,不是用金钱所能买到的,更不是那些营养品,医疗保健药、器械和健身疗法所能替代的。如何使自己健健康康地生活的有质量,那就从《生活可以这样过》书中找答案吧。
【《生活可以这样过》读后感】相关文章:
1.生日也可以这样过作文
2.生活原来可以这样快乐作文
3.过这样一种生活初二作文
4.过这样一种生活作文
5.生活如果可以这样简单随笔
6.如果生活可以这样哲理故事
7.低碳生活原来可以这样学生作文
8.如果生活可以这样人生哲理
9.现代诗歌生活可以这样
第二篇:幼儿园的节日可以这样过
圣诞老人送礼物
圣诞节来源于西方国家,定于每年的12月25日。在这一天,不论是商场还是街道,都有浓厚的圣诞节氛围。人们在这一天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过圣诞节,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在圣诞节来临时,爸爸妈妈就会用圣诞色来给小孩子准备过圣诞节的礼物。红色的圣诞帽、圣诞袜,绿色的圣诞树、红色和白色相结合的圣诞老爷爷等。据说平安夜的晚上,圣诞老人会驾着驯鹿雪橇载着礼物送给一年中表现优异的小朋友们,凌晨时分他悄悄地从烟囱进到屋里,将准备好的礼物塞进挂在床头的袜子里。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一大早,晨曦班的小朋友带着自己准备的圣诞袜,高高兴兴地来到教室,小朋友们互相夸赞对方漂亮的圣诞袜,在他们中间流动的不仅仅是节日的欢乐气氛,还有和谐美好的伙伴情谊。
“不是平安夜需要圣诞袜吗?为什么现在要带到幼儿园呢?”小朋友们思考着这些问题,我蹲下来摸着他们头说“这是个小秘密,中午你们就知道喽!”带着疑惑,大家开始了一天的课程。饭前,马老师给小朋友讲到:“今天中午,圣诞老爷爷和老师有个约定,他会加班来给晨曦班的小朋友送礼物!想要礼物的小朋友中午要快点睡觉,圣诞老爷爷会给睡得香的小朋友送礼物哦。”午休时,小朋友们满怀着期待,将自己的袜子放到最显眼的地方,便于圣诞老人能够找到,然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梦乡。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话般的梦,憧憬着在节日时收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在跨世纪幼儿园的午休时间,圣诞老人悄悄地进入晨曦班,两手拿着沉甸甸的礼物,悄悄地走到小朋友的床前,将准备好的礼物一一放入漂亮的圣诞袜里。
午睡时间结束,孩子们第一时间去看圣诞袜里的礼物是什么。
有的孩子得到的是糖;有的孩子得到的是圣诞树橡皮;有的孩子得到的是雪人橡皮......孩子们收到礼物很兴奋,都说要感谢圣诞老爷爷,这么辛苦还加班给我们送礼物。通过圣诞老人送礼物,小朋友懂得感恩,会感谢身边默默付出的人,真心希望晨曦班的小朋友们在感恩中成长,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第三篇:作文 生活原来可以这样
生活,原来可以这样
在我们生活的历史长河中,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别人给我们的爱,人人也会付出爱,世界不能没有爱。因为“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这句古话永远留在我们纯真的心里。
在生活中,处处都会需要爱。也许在汽车上让出一个座位,在街上捡一次纸片,扶一个人过马路„„这些小事都会让人感到世间充满着无穷的关爱之情,会牵动更多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从此宇宙间就会多一份爱,就会有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爱。不,应该是很多份爱。生活本来就可以这样。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而有些人会看不见这种色彩,还有人会听不见这世间繁华大喧闹,所以就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世界上,这样的人数不胜数,虽然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为人民服务,但是他们同样在努力着,他们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去为人们做出一些“微小”大奉献。这种奉献,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而我认为但凡有点爱心、同情心的人,就会觉得这种微薄之力是非常可贵的,这种可贵是无法用一般的价值观去衡量的,因为这种力量对于残疾人来说是最大的。试问,他们为什么可以拥有这种力量,使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珍惜生命,而有些正常人在面对所受的挫折时就能轻言放弃,对生活没有希望了呢?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身体不健全的人都能勇敢地面对人生,我相信,我们同样也可以做到,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其实,生活可以这样:每天清早起床时,你要相信在新的一天里,世界也逐渐在变化着,一天的开始,表示着新的目标即将到来,昨天已经成为历史,昨天的不愉快也成为历史。要始终相信新的一天,新的自我!当你走在街上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当你看见一片垃圾掉在地上时,你应该愉快地弯下腰,因为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谁都不喜欢一个到处是垃圾的家园吧!当你舒服的坐在公共汽车的座位上时,一位老奶奶正站在车上遥遥晃晃,你应该伸出爱心的手,让座是一种人类本来就拥有的美德,继承这种美德会让你感到自豪!当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时,你应该包容他们,毕竟与同学相处的日子是最开心的„„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不应该退缩,而要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将代代相传下去!当你看见辛勤劳动一天回来的人们时,不应该说这个人真脏,而应该说这个人身上是劳动的痕迹,因为凡是劳动所带来的,无论是尘土、油渍都不肮脏,劳动并不肮脏。当你上课不认真听讲时,你应该记住,学生就像是军队中的一名士兵,班级就是你的连队,书本就是你的武器,试问,一位没有武器的士兵,如何去争战世界呢?人类文明,必将胜利,不要做一个懦弱的士兵。即将入睡时,你应该向着明天的太阳一定会更加美好!我想生活应该就是这样吧!
【教师点评】
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记叙详细,感触很多.语言描写很到位.
第四篇:《可以这样教作文》读后感
《可以这样教作文》读后感
暑气未减,但我的心境极好,一切都缘于这本书《可以这样教作文》。正如另一本书中所说:因为那里,梦一般美丽,花一样绚烂,阳光一般纯净。让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文中,薛瑞萍老师通过日有所诵来叩启孩子的天赋之门,从一年级开始,就每天要求学生背一小段儿歌或者儿童诗,这些小诗歌内容浅显易懂,滑稽有趣,学生非常喜欢,每天背一段也不觉得辛苦。这样,每天10分钟,几年下来,孩子的精神世界却因这每日的10分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贾志敏老师回忆他儿时的语文课,语文老师每个星期总要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看课外书,有时候还讲故事给他们听,讲到紧要关头还会故意卖关子,贾志敏说他的读书兴趣就从那时培养出来了。每一天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日复一日&&细雨洒落大地,短暂的润泽之后,也许没有留下痕迹,然而当嫩嫩的芽儿从黑色的泥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记起了雨的光临,理解润物细无声、厚积而薄发的真正含义。
新课标指出: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而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在教学中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孩子们仍然怕写作文,仍然把写作文当作苦差事,每次习作都是应付了事,完成的质量也不够高。基于孩子的心理及生活实际情况,每次教学前,我都会翻阅许多相关的资料,并为学生搜索生活中的素材,寻找孩子习作中的闪光点,提供习作展示平台,让孩子发表习作,在发表中体验成功!当读到《可以这样教作文》这本书时,隐隐之中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让我回忆起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书中,于永正、贾志敏、窦桂梅等24位名师对于作文教学的诸多难题,道出了他们的真知灼见。阅读着他们在一线教学中摸爬滚打的智慧结晶,不禁让我感叹:作文是一种表达,是人的另一张说话的嘴巴,是一场别具魅力的对话。一直以来,我们灌输给学生的作文形象是非常故事,非常意义,非常中心,非常人物,非常情感,非常思想。当儿童在习作教学中有了‘爬山虎’向上的力量,有了‘蒲公英’的自由和恣意,有了‘桃花’的烂漫和绚丽,他们的言语和精神何愁不走向一个美妙的境界呢!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形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项目。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正如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在学会修改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用词的斟酌、锤炼及精打细磨的功夫。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学校的引领下,四年级的习作教学也开始训练学生练习修改作文。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教学,我当时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指导,更是忧心忡忡,总是担心这儿,又担心那儿。因此,在教学中,我也在摸索与探寻中展开学生修改习作的指导。起初,我向孩子们讲清文成于改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修改的意义,其次再具体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和要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习作进行不同的指导。在修改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初步检查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再分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互相修改,并做好修改痕迹,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生修改的同时,我也不断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修改中疑难问题。这样,学生既得到了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又学会了修改作文,提高了自身的习作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正如书中所说学生们没有改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写作品质,更没有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写作意识!
作文是一个慢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的好:世上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对于作文也是一样:并不是作文难教,而是缺少总结,缺少方法,只要善于总结方法,自然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在今后的作文教学道路上我将努力探索、静心钻研,期待有一天柳暗花明、拨云见日!
第五篇:英语可以这样教读后感
英语可以这样教读后感
英语可以这样教读后感
读沈丽新《英语可以这样教》有感
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没有老师问上课的教师,取而代之的是“这堂课你上得成功吗?”
幸福,美好而温馨的字眼,只能在存在于我们的祝福声中;我们的课堂似乎不存在“幸福”的空间,我们的课堂似乎远离幸福的滋润。沈丽新老师说:课堂,应该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课堂,应该让学生的生命在场!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当做一个真实的生命在参与交流,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学习的机器。是的,课堂应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中。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那怎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怎样才能做到“幸福课堂”呢?
从沈丽新老师的书中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幸福课堂”应该是富有活力的,充满智慧动态生成的课堂。长期以来,教师把各种理论模式照搬、移植到课堂,没有经过自身的体验、感悟而对其进行实施、利用,以致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被萎缩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被淡薄了,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盲从程度越来越严重。课堂是一个有生命的地方,应该是师生共同度过的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既然课堂是有生命的,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有太多的不可控„„所以,课堂需要教师快速的判断和捕捉,需要教师的果断的分析和处理等,这就需要教育的智慧。
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智慧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休,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当孩子们第一次与沈丽新老师邂逅在课堂上时,她会和班里的孩子们一起欣赏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帮孩子们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其次在她的课堂上, 她还让孩子们欣赏到了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精彩>演讲,看到了生活在美国白宫里的奥巴马总统一家„„帮助孩子们聆听到了世界的声音„„此外,沈老师在课堂上还特别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耐心引导学生认识对错, 不以成绩论英雄。她的教学实践证明很好的证明了这句话: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捕捉,开发非预设生成,促使课堂精彩
非预设性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生思维的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或结论,与教师课前预设相左,或者是在教师的预想之外。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会出现非预设的“生成”。对于非预设生成,也许有的老师为了避免尴尬,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会用严厉的眼神、过头的言语制止学生,有的会避开学生的提问,甚至会斥责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没有想到,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做法而扼杀了课堂中的亮点与精彩,有时甚至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智慧型的老师会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意外”,并创造性的进行开发利用,让“意外”在英语课堂中生成精彩。
例如有一次,沈丽新老师因为去上了一个一年级班,再回到办公室换四年级教材,匆匆忙忙跑上四楼去上四年级课。忙碌中,她带好了那节课8个单词的图片,却忘了带它们的实物。
教学过程中,她一直为自己的粗心而懊悔。一边进行课前的导入与复习,一边在脑子里紧张地进行思索、梳理、安排:这节课该怎么上?
如果把八个单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着单词进行句型操练。这样的效果一定是相当乏味的;如果请学生去她办公室取教具,这样至少会浪费5分钟。来不及思索得更完美,教学步骤已经过渡到句型操练了。灵感就在此刻不期而遇,沈老师利用图片问“Where’s my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你觉得老师的这个东西会放在什么地方合适,你就用适当的词来回答。效果竟然是出奇的好!许多答案更是精彩纷呈!这让沈老师异常的激动和兴奋。
沈老师还告诉学生,她要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选最好的一个来回答。为了证实自己的答案是最好的,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发言热烈,课堂气氛活跃,连平时一直懒怠于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多次发言,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像sofa,bathroom, TV, bed, fridge, sitting room, bookcase, study这些单词,如果利用实物在教室里的摆放,是没有机会让孩子们练习到的,他们的思维将局限于几个有限的单词中。
3、精心设计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例
如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用去完成。并且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让课堂活起来。如:游戏、表演、歌唱、绘画、讨论、争辩等活动。这样通过较好的活动设计,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情景”,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会话”,从而完成学生不知不觉中听说能力提高的“意义建构”。当然,“幸福课堂”还需要老师不断地反思。波斯纳曾提出过—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例如沈丽新老师在《英语可以这样教》中写道: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程度展开我们的教学。我们要“不断地自我质疑,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是否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当做一个真实的生命在交流?还是仅仅是一个识记单词、操练句型、理解语篇的容器?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只能看到一群机械的“声音模仿者”,还是能够聆听到无数来自心灵深处的曼妙声音?这样的反思,相信不仅能自我救赎,或许也能如凤凰涅槃,让某些久违的情怀复苏。当我秉持了这样的反思,也就有了敦促自己追寻更美丽的课堂的信心与勇气。幸福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种意识,幸福是一种存在,幸福是一种渴望,幸福更是一种信念。朋友,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拥抱幸福的明天。只要理想不灭,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