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江其人——《水浒传》读后感
宋江其人——《水浒传》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江其人——《水浒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浒传》是一部中国的经典长篇小说,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分为一百二十回,主要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因为各种原因在梁山泊落草为寇,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在梁山泊抗击官兵,又在被招安之后为国出力的故事。
一说到《水浒传》,肯定会有人开始大谈特谈那些奸臣如何迫害好人以至于使他们不得不反上梁山,又大赞英雄们是多么忠义,即使沦落至此也等待着国家的招安以便重新为国出力——在被赞誉的人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宋江,因为书里也称他是“及时雨”。
但是,宋江真的是那么“忠义两全”吗?
不,不是的,而且可能还离真正的忠义差远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先从书中第一次出现“山东及时雨宋公明”这个人物的第十八回着手进行分析。宋江最开始的时候是郓城县的`一名押司,是当地地方政府的一名小吏。但是他作为地方政府的一名小吏,却在从何涛那里得知要抓晁盖时“飞马”通知了晁盖——这一着,不是摆明了的违背国家法律而且还犯下了通天大罪?而且,宋江这时的行为明显与之后在梁山泊时每当李逵说要**时便急忙喝止的行为是矛盾的——前者视王法若无物,后者却又视法规重如泰山。并且,宋江口口声声说是所谓的“贪官污吏”逼他反上梁山,可是他被官府追捕的罪名是什么?最早是因为阎婆惜发现了他与梁山泊的贼人有往来,而他就杀人灭口了——所以有了第一次被追捕。第二次被追捕是为了什么?酒醉之后吟反诗——你有听说过哪个忠心报国的人会因为酒后要抒发自己的不得志而跑去吟反诗的?!这不是摆明了视国家法度于无物还会是什么?
后来在宋江被捕后,还有一个很细微但能够体现出宋江的虚伪的细节:在路遇梁山泊人马时,花荣要为宋江开枷,宋江连连推辞,还说“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而在穆太公庄上,当两个公人说“这里又无外人,一发除了行枷,快活睡一夜。”宋江就轻易地说“说的是。”当时应允,去了行枷。而且在逃跑时还不忘带上行枷。后来怕误了期限,重新上路时“依前戴上行枷”——这不是说明宋江在被穆弘等人挽留在穆太公庄上时是没有带着行枷的?!这么看来,他在梁山的一番作为不是别有用心还能是什么?其人虚伪,可见一斑。
说他不义,是因为他弑了晁盖,还无耻地占了梁山泊的头把交椅。为什么我会认为他弑了晁盖而将梁山泊据为己有呢?首先,宋江将大批的他所结交的犯了事的英雄豪杰送上了梁山泊——也就是说梁山泊的大部分将领都是宋江的嫡系。其次,在宋江上山之后,山寨内里的各项人事调动(书中在第四十一回最后倒数第四段和第五十一回第三段)居然都归给宋江管理——要知道,当时晁盖还没死,宋江还不是头领——结果他居然在行使头领的职权。再有一处:宋江上山之后,晁盖三次说要亲自带兵出战,宋江都不让(第三次后来是没有拦住)——这简直就是变相软禁了晁盖。
另外,关于宋江之弑晁盖,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晁盖中箭死了的时候,宋江“似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但,在这之后便没了为晁盖报仇的打算,反而管自己打理山寨去了——直到曾头市又一次强抢了梁山泊的马匹,才再一次举出“报仇”的旗帜而发兵攻打——这之间隔了八个章节——宋江简直是摆明了的不愿报仇。
宋江其人,真的是“忠义双全”的吗?众人口中堪称楷模的宋江,也不过是一个为了一己私利什么都可能做出来的狡诈之徒罢了。施耐庵这样将宋江的本性隐藏在细节中,实在是大有可思索之处。
那么,生活中常见的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真的表里如一吗?
第二篇: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
[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读《水浒传》之宋江有感说起宋江,我便会想起及时雨这个词,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他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有忠有义的头顶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先说一下宋江的忠吧!宋江主张招安,有人认为是招安害死了一百零八将,还有人认为宋江是想过上好日子才招安的,可他们没想过,宋江招安后,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不停地带兵打仗,经常打赢,这不是在为朝廷尽忠吗?宋江还是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他是朝廷的人,可得知晁盖犯了罪之后,马上去报信,还自己承担责任放走晁盖,这才救了他,难道宋江不是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吗?宋江是一个忠义的人,读后感《水浒传宋江的读后感》。很少人能做到这两样,总是只能做到忠或只能做到义,因此,我要向宋江学习,做一个既有忠,又有义的人。要学习宋江的忠,就要从身边做起,忠心耿耿的对待每一个人,这就做到了忠字。可只有忠是不全面的,还要有义。做一个对朋友有义的人。要常常帮助朋友,就有做到了义字。做人要有忠有义,便是我从宋江身上懂得的道理,我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一个既有忠,又有义的人。
第三篇:水浒传宋江篇
《水浒传》之解析宋江
他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冒不出众,文武不才,因何统领众好汉,深的拥戴。他将义字当头,替天行道,却是恩威并施忠孝两难全。究竟是阴险狡诈伪义士还是坐镇一方真好汉。
我们说水浒当中谁为第一主人公,恐怕所有人都知道及时雨宋江,那么有不少读者直到现在看水浒都觉得奇怪,说梁山好汉里面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非常之多,怎么这个宋江就成了里面的第一主人公?反过来再看松江,不文不武,面黑身矮,相貌也不出众,文采武功也不出众,怎么它就成了梁山第一把手了呢?而且他一上梁山几乎所有兄弟都捧着他,晁盖死后他理所应当的成为梁山头把交椅,那么松江到底是依靠什么获得了这样的一个地位,切不说宋江此人,仔细琢磨在我们身边可能您本人就是一个宋江一样没有突出长处的人,可是没有突出长处的人并不一定妨碍到你在生活当中能成为单位领导,公司的懂事或者说成为众人当中的领头人,关键在于其内在的内涵到底是哪些,能不能够把这些人捏合在你周围,所以宋江这个人物的成功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是有非常强的启迪意义的,比方说宋江在水浒中是个什么形象呢,:叫面黑身矮,人长得特别黑,还是个矮子,试想这样的人可以绝对说的上是貌不出众,他真正的强项是什么呢?精通刀笔,吏道纯熟,换而言之就是说单位这个业务它还能拿的通,而且对于人际关系、权术这些宋江是门清,他就这么点长处。但是宋江对自己的能力是有自知之明的,水浒后来卢俊义在上山之后,松江曾对其言,/ 4
说道:我有三样不如你:论其表,松江黑矮,不及员外,凛凛一躯,堂堂仪表;论出身,员外生于富贵之家,常有豪杰之誉,而宋江出身小吏,畏罪在逃;再者,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剑之功,而员外力敌万众,通今博古,如此才德,正当为梁山寨主。因此看出宋江对于自身有清晰的认识,然正因为他对自身清醒的认识,他才在别人所不及的地方下足了功夫。所以宋江不文不武,能耐也不高,却成为梁山泊好汉的头把交椅
个人认为宋江在用人方面有突出的长处,其驭人之术这方面的权谋宋江算是玩到家了,如何体现,不妨把宋江这一生看作一个阶梯型发展,有三个标志。宋江有三个外号,开始为孝义黑三郎:宋江在家排行老三,孝义一解为宋江对其家人长辈孝顺,对朋友讲义气,当宋江逃亡在外之时,其父宋太公想让他回来所以由因为重病缠身不久于世,宋江明知是假便也回得家中。宋江作为一个不文不武之人,非英雄是的人物,若没有一点精神内核支撑的话,将不可能得到梁山众兄弟之追捧,所以即使明知道父亲撒谎也要回来,为一个“孝”字。这是宋江为人的一个核心,宋江对内孝对外则是义,非常讲义气,这一点也是宋江能获取众人追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截取生辰纲一役前后所发之事皆可看出(详情相信大家看过水浒的朋友都能知晓)。宋江所处时期,其出身仅为县衙一押斯,因此他获得资源非常有限,但宋江也知道其人脉资源最后的是在莽莽苍苍的这个江湖,这些英雄捧着他,其实宋江心里一直存在一个很大野心,因为他知道以自己小吏的身份想有所建树,实为难上加难,浔阳楼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其道:终有一
日,天天人人都会知道宋江这个名字)即可看出宋江本人野心之大,但以他当时所处位置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宋江必须借助于**年代非常之时才能拔尖出头,因此宋江所走路线为: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因此通过孝感动众人通过义聚拢人心,孝义黑三郎此外号为宋江起家的一个根本所在,仅有这些宋江不足以远播,于是宋江第二个外号及时雨,就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何为及时雨:天旱我盼着下雨,雨就来了,宋江即是谁有难若他知晓,虽无牵扰亦去助之。这种主动笼络人心对于宋江而言是非常有用的一招,但并不仅仅是仗义疏财,宋江还有其笼络人心的办法,此法重点在于抓住了梁山英雄的心处,宋江不光送上的是钱还有给人的自信和信心,梁山好汉吃软不吃硬,宋江也正是抓住了这一要点,因此宋江这一及时雨笼络人心的能耐相当之大。
梁山泊招安之后,竖起大旗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即宋江第三称号呼保义,宋江不满意只是当初的孝义黑三郎更不满意只在梁山做一匪首,誓要有所作为,替天行道,效忠朝廷,将来封妻荫子成为一方大吏。因此到呼保义这个阶层等于宋江已经把忠义的阶层延伸到了此处。这里有一关键的节点,就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拍座次,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忠义是什么?以孝为根基,义为核心,忠为最高的目的,因此宋江的孝和义是为忠而服务。宋江孝使得众人对他有更高的评价,义使周围有更多的人跟着他办事,聚拢如此多的人为何事?目的只有一个----忠。忠于宋江心里最高的天。因此宋江孝也好义也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忠,这就是宋江人生境界的三大论。
最后宋江陷入到统治阶级黑暗中并因此丧命,不管怎么说宋江已
经一朝身到凤凰池,完成了一次凤凰涅槃似的蜕变。宋江的人生目的已经达到,因此他最后面对毒酒才表现那种不惧死的精气,临到最后宋江也为将来不因李逵等人再次造反坏了自己的名节,把李逵带上了死亡之路。此时的宋江为了忠而舍弃了义。宋江为了这个忠能成就大事,把极大的水分掺杂到了义里。梁山泊聚义一百零八将是宋江以义把大家笼到一块,又设七天校场,石碑出世即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解释为物理定数,勿要违命,一系列手段将梁山这些草莽汉子收拾的服服帖帖,所以宋江铺好了这一招,也为日后招安做好了准备。宋江在涉及到忠,忠于朝廷这个概念之时,忠字变得高不可攀,义便抛于脑后,逼死李逵,气死林冲揭露了宋江本身非常虚伪的义的面目,所以,最后宋江上山了,梁山有了兴旺发达的那一天,但是最终也由于宋江本身这种招安路线注就了梁山好汉的悲剧。
专制治理乱民,乱民推翻专制,然后乱民必然又产生新的专制,然后专制再治理新的乱民,因此农民起义是中国社会激烈的痉挛,梁山泊好汉的起义即是北宋末年激烈历史痉挛的一种反映,而宋江则是这个痉挛当中的主导者,最后也成了这个痉挛里的牺牲品。
【战】笔
第四篇: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江作为一个受封建礼教熏陶下的知识分子来说,自然在他身上会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如大家熟知的宋江冒死探父的故事所讲的那样,当他得到弟弟写来的书信,知道父亲已故后哭得昏迷,半响才醒。后来又星夜兼程回家吊丧,当被官兵拿去时不断的给宋太公宽心。如此之人,真是孝义的典范。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概括,而中国人的谦虚是中庸思想最浅化的表现,作为一名儒生,在他身上也会寻找到这一点。如《水浒传》第六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话:
“……次日,宋江杀羊宰马,大排延宴,请出卢员外来赴席,再三再四,谦让在中间坐了。酒至数巡,宋江起身把盏,陪访道“夜来甚是冲撞,希望宽恕。虽然山寨窄小,不堪歇马,员外可看“忠义”二字之面,宋江情愿让位,休得推却……”。
单从这简单的对话足以看出谦虚内敛这一特点。也许有人会说,宋江此番话完全是容套之意。试问宋江既然想做第一把交椅又为何要请卢俊义进梁山呢?
宋江作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难道他就没有抱负,没有理想吗?其实在《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中,宋江的那首言志诗《西江月》足以看出他的抱负:
心在山东身在关,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好一个“凌云志”道出了他的心迹,道出了招安的一个原因,道出了那时知识分子的心愿。卓越的军事才能
梁山泊的发展壮大与战斗取得的胜利是分不开的,而取得胜利的关键又与宋卓越的军事才能是分开的。
在《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合中,宋江率领将士攻打大明府时,已猜出关胜将采取围魏救赵一计,于是不得不退军。同时,他又想到敌军定会反攻,于是将计就计,在途中做好埋伏,采取引狼入室,再用关门打狗的方法,当敌人进入埋伏圈时,一战告捷。这既保全了梁山军队的实力,又打破了敌军反攻计划。
在《水浒传》第五十六回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徐宁道:“……家中妻少,必被官司擒捉,如之奈何?”宋江道:“这个不妨,观察放心,全在小可身上,早晚便取全到此完聚。”
这寥寥数语足以见得宋江在军事上考虑周全细微。
又如第七十六回,面对童贯雄兵压境,宋江泰然处之,用九宫八挂阵把敌人围的水泄不通,最后一举歼灭了所用敌军。
这些都充分证明宋江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才可以看到好汉们的英雄气魄。
宋江除了这三方面的特点外,仗义等其它性格也是其具有的。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招安,选择了归顺朝庭,的确在今人看来,招安这步棋确实是走错了,错在哪呢?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他的阶级本性与保守这一性格决定的。封建大一统的思想和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同时他有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兄弟千古名声着想,他对朝廷抱有着幻想,幻想着在那里实现理想。
宋江,一个半农半吏的地主阶级与封建知识分子的结合体.孝义,他谦虚,他仗义,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又充满了抱负,面他却又难以跳出时代的怪圈。蓼儿洼上的一抹黄土,那是他的悲剧,也是作者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第五篇:《水浒传》之宋江篇
《水浒传》之宋江篇
新版《水浒传》正在热播中,说到里面的英雄人物,都是慷慨激昂,忠义两全。唯有对及时雨宋江就心中愤愤,说不配做山寨之主,心里只想投降招安。到最后众兄弟是伤的伤,出家的出家,死的死,曾经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在。曾经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已成故事。水泊梁上那面替天行道的大旗轰然倒塌,换成了接受招安,封官拿钱。
其实,我们看《水浒传》也知道,梁山上有三个好汉是坚决反对朝廷招安的。其中,豹子头林冲当数第一人,林冲本是一个安分的朝廷官员,怎奈高俅之子看上林家貌美如花的娘子,两次三番乘机调戏。迫于官大一级压死人,林冲七尺男儿也是心中窝火。那帮浪子之徒为了得到林妻,设计陷害他,结果堂堂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家破妻亡。你说他能不恨那些权贵吗?已成了水火不容,不是他死,便是林亡!还有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也不同意。
宋江为什么不顾众兄弟的强烈反对而一意孤行了?我们细想,也能明白一二。
宋江小时的教育,我们都知道古时封建教育强调君臣,父子关系。从小曾功经史的宋江,在那大染缸里也被熏的死心塌地。如果自己真的落草梁山,那就是叛臣,是逆子,上愧对朝廷俸禄,下不敢面对老宋家的列祖列宗。如此的根深蒂固,及时雨怎能说反就反。
宋江没有看清楚朝廷的本质,对其还心存幻想。认为只要放下刀剑,做个良民,朝廷还会封个一官半职,那也众兄弟也有个安身的地方,也可以忠孝两全。宋江的想法是好的,可在朝廷眼中一日为匪,终身就是匪。放下了武器,也就只能任人宰割。
宋江跟农民起义的悲惨结局一样,不够彻底。
宋江没有“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魄力,唯有在醉酒的时候题上“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几句反诗,以泄心中的郁闷之气。从今天的角度去看,或许他所处的时代本身就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