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教育是一道窄门
读后感 | 教育是一道窄门
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原名《Educated》),一本回忆录,内容包含以下信息:
1、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出生于1986年的美国。2、她没有出生证明,17岁前没有接受过教育。3、她28岁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4、她的父亲有躁郁症,经营一个金属回收站;
母亲以帮人接生和配制精油为生。5、作为摩门教徒,她的父母认为公共机构都是邪恶的,包括学校和医院。6、她的哥哥之一具有暴力虐待型人格,在父母默许纵容下,对包括Tara在内的家人实施暴力控制。
他们一家过着几近原始的生活,在父亲每天长篇大论的洗脑中,塔拉奇迹般地保存了自我意识,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被杨百翰大学录取,被推荐去剑桥访学,从自然和亲情、宗教和家暴的拥抱和禁锢中,她钻探出精神和文明、学术和思想的成果和内核。
塔拉在壮丽秀美的巴科峰下长大,亲情也不是从头到尾都被洗脑和暴力所笼罩。在本书中段,也就是塔拉逐渐从躯壳中觉醒,开始用心灵代替眼睛观察的时候,痛苦才刚刚开始,随着她离开家,上了大学,接触到从表及里完全不同的世界,身体离开家乡,心灵剥离恶壤,一个人独立在母体外完成一次脱胎换骨。普通现代人在细水长流中获得的那些常识认知,骤然泼洒到她身前,宛如沸水溅入油锅,灼痛她每根神经——否定有生以来建立的所有观念,承认至亲之人有心为之的所有伤害。
这是一个鲜血淋漓版的《卖花女》故事,萧伯纳的《卖花女》描写了一名教授训练一名贫苦的卖花女,并最终成功让她被上流社会认可。而在塔拉的生活中,贫穷、愚昧、偏见等一系列烙印,并不是一张张轻飘的标签,它们扎根在血肉里,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当她在挣扎摇摆中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又用数倍于普通人的速度掌握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表述,并成功使用这套语言体系把自己的论述和盘托出,取得博士学位,每一步都让人目瞪口呆。
她平静克制地记述了那些经历:温馨的,残忍的,分裂的,包容的,屈辱的,愤怒的,格格不入的,熠熠生辉的,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比别人讲述的故事中赋予我们的角色更复杂,在家庭中尤其如此。”所以写下这本回忆录,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当她逐渐与家人撕裂剥离,开始思考“个人应该如何权衡自己对亲人的特殊义务以及对整个社会的义务”,当她战胜失去过去熟悉一切的恐慌,接受心理咨询,重拾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完成了论文初稿《英美合作思想中的家庭、道德和社会科学,1813-1890》,以此为纪,塔拉完成了一种新生活的建立,“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呢?我想,是我。”
看完这本书,让我掩卷沉思的,一是这样一个生活在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体系外”之人居然存在,二是大学的教育体系如此敏锐且快速地发现并接纳了她,三是大学教育居然让她走近了如此贴合经历的选题。现在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被主流世界听见,这本书在社会中获得认可,她在学术上的表达也得到了专业的认可。在整个父权的大背景下,她的经历有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部分,也有着同为女性的困惑、求索,而有所得、有所不得的共鸣。当她描述自己从童年起就感到的不安,“在虚空中,在未知的黑暗中,我从未感到如此安慰。”
一个人并不活在别人的讲述中,即使那些声音专制而绝对;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在眼睛后面,在脑海深处,藏着那个珍贵之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二篇:阅读是一道风景
阅读是一道风景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生病的小学语文教师走进教室时,看到的是讲台上倒满水的杯子,坐得端端正正的学生和一双双关切的眼睛。
教师用沙哑的声音向同学们表示感谢。
随后,教师轻轻叹了口气,说自己最近一直有个遗憾。学生问,是什么事令老师遗憾,他们可以帮忙的。
老师说:“从做学生起,老师就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晚睡前要躺在床上阅读半小时。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可是因为近期的生病,使这个习惯间断了。药力总是使我昏昏欲睡,没有看多少就睡着了。多可惜啊!”
老师刚一说完,就有学生认真的嚷道:“老师,我们帮你延续吧。从今天开始,我们也开始在睡前读书半小时,一直到你病好了,能继续看书了。好么?”
“是呀,是呀!”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
老师欣慰地笑了笑,说:“你们能做到么?我这病一天两天的可好不了啊?”
“当然能啊!”“要不,我们每天给您汇报读的内容?”“对啊对啊,我可以把优美的段落背给您听。”学生又七嘴八舌地喊起来。
“好啊,那样我也就等于阅读了。那什么时间交流呢?”老师的嗓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兴奋。“语文课前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吧!”学生又迫不及待地喊道。
“好,一言为定。今天就开始,如何?”
“好,一言为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的语文课前,总会有学生介绍昨晚读了什么文章什么书,总会有学生或朗读或背诵精彩的段落,总会有学生谈谈自己昨晚读书的体会。老师总是专心地倾听,有时会提出读书的建议,有时会称赞朗读或背诵的精彩,有时也会发表自己对某本书的看法,有时还会同课本或生活实际相联系。近一个月后,老师的病情好转了。老师说:“谢谢同学们这段时间帮我延续阅读的习惯。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可以自己来阅读了。你们可以停下来了。”
“为什么停下来啊?我们要和老师一起阅读!”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啊。我也乐意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老师兴奋地说。
现在,老师和班里的学生们一直保持着睡前半小时的阅读习惯。课间,去学校图书室借阅的学生也增加了。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班,我就是那位小学老师。
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一直是我们老师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学生课外的活动要靠兴趣的引导,而一个习惯的养成要靠21天的坚持不懈。像天天填写《阅读时间记录卡片》、家长签字、摘抄等一般的课外阅读活动设计,学生总会草草了事,总是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阅读的动力,有兴趣就有阅读的潜力。而这次生病中的事件,却在无形中帮助了我,也使我对原来工作进行了反思。过去,我们教师说得多,做得少;要求的多,做榜样的少;死板的布置多,有感情的交流少。我们教师要言传,更要身教,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心理上达成共识,行动起来就会自觉自愿,效果也自然好。
说起来,还真该好好谢谢这次生病呢。
让阅读智慧在书香中提升
陈 曦
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能为理智和心灵插上了翅膀;书籍是奠基教师阳光教育的动力,教师只有拥有人类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托起明天的太阳。为此,书籍就更需要教师用自己的阅读智慧而智慧地阅读。
教师的阅读是让学生飞翔的第一步,也是使一枝梅花变成“一树春天”的魔法石。当我们的目光在古老的文字间穿行,心灵在神奇的词句中筑巢,生命就会走进最初的圣洁。语文教师作为文本的诠释者,其阅读量与阅读效率就决定了课堂上每一句话的分量,也决定着学生人生每一步脚印的深浅,延伸的阅读化成教师的修养与感悟。
我们智慧地阅读是为获取实用的智慧和根本的智慧。书是有灵性、有感情的。你智慧地读书,书智慧地也“读”你。我们广泛地阅读,智慧地阅读,在教学中就等于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神通”广大,四通八达,长善救失。
我们智慧地阅读是“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叶圣陶),通过智慧的阅读能更有效地驾驭书籍这个能致人生美丑互变的精灵,朝人生日益美丽的方向发展。从而把人生“读”活,把智能“读”活,把美感“读”活,使它们手挽着手,鲜鲜地、美美地优化人的一生。
我们智慧地阅读是在享受读书的情趣。好书总是最好的朋友。一本好书,犹如一个生命的精华,引导我们置身于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灵中,瞻仰他们的风采、聆听他们的言论、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吸取他们的经验,不知不觉地把自己融进他们的匠心独巨的幽美意境之中,如沐春风,一生都受用不尽。我们智慧地阅读是在享受力量滋长的幸福。阅读是永恒的乐趣,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家,与他们精神上密切交往,一定会受益良多。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阅读的快乐不在于人家告诉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
与书为友是我们获取智慧,变得虔诚,得到快乐,便于运用的最佳途径。愿我们在独立的意识中阅读,获取人格的独立;愿我们以自由的心态阅读,追求精神的自由。愿阅读成为我们师生不离不弃的终身伴侣,愿我们教师的智慧阅读能点亮每一个生命的航程。愿书香永远飘荡在校园的上空,愿书香永远荡涤在师生心间。让我们的师生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
又是周五,又到了给孩子们讲绘本的时候了。这是我们大家共同期待的时刻,因为一个个经典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愉悦,我们在一本本绘本的穿越中变得更加的灵动,我们的生命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这周该给孩子们讲什么故事呢?考虑再三,还是讲《小魔怪要上学》吧,因为它是一本讨论阅读的力量的书。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小魔怪是食人魔的孩子,可是他和父母不同,他不吃人,他羡慕人类的小孩子有那么多游戏的方法,有那么多玩耍的快乐。有一天,他捡到了一本书,决定要去上学,“破译”书中的秘密。从小魔怪上学这天起,一切都改变了。当他学会阅读,念着书上的故事时,把食人魔爸爸和妈妈都吸引过来了,最后不但小魔怪每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水果蛋糕,连小魔怪的同学和食人魔爸爸妈妈也全都变成好朋友了呢!
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它甚至能改变食人魔的“饮食习惯”,使其初步具有“人性”。这么好的一个故事我怎能不把它推荐给我们的孩子,也来改变一下他们的阅读习惯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把《小魔怪要上学》捧进了教室。于是也就有了下面的课堂实录。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对我们帮助又十分大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魔怪要上学》。看了这个题目,你觉得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
生:我想既然叫他小魔怪,这小家伙一定很可怕,他去上学肯定会把小朋友给吓走的。
生:小魔怪也一定会吓走老师的。
生:说不定有些小朋友害怕他,有些小朋友喜欢他呢!
师:小朋友们想了很多,但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些什么,让我们赶快进入故事吧!
讲述故事:从前,有个心地善良的小魔怪,他从来不吃人。可是,他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人。每一次他们饱餐一顿以后,就会打着饱嗝,摸着鼓鼓的肚皮,满脑子想的就是明天吃什么。唉!爸爸妈妈从来不陪小魔怪玩游戏,也从来不给他讲故事。小魔怪老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会儿大叫,一会儿吵闹,一会儿跺脚。
师:小朋友,你们想想看,小魔怪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小魔怪的爸爸妈妈从来不陪他玩,他一个人觉得孤单极了。
生:因为小魔怪一个人呆在家里觉得十分没劲。
生:因为小魔怪好讨厌爸爸妈妈吃人。
师:只有一件事让小魔怪感到快乐。小朋友,看看图画,是什么事让小魔怪感到快乐啊?
生:躲在小树后面看小朋友们做游戏。
继续讲述故事:一天,小魔怪捡到一本书,书里有漂亮的插图,还有一些小小的、黑黑的符号。师:那些小小的、黑黑的符号是什么啊?
生:是文字。
继续讲述故事:小魔怪把书夹在胳膊底下,飞快地跑回家。他知道,那些小小的黑黑的符号会讲出很多好听的故事!晚上,小魔怪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仔仔细细地把这些符号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他还是不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
师:小魔怪难过极了。第二天一早,他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是什么决定呢?
生:要去上学。
师:上学,小魔怪的爸爸妈妈会答应吗?
生:不会答应的。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他爸爸妈妈只懂得吃人。
师:是啊,你看爸爸满嘴塞着饭,口齿不清地说:“不要说蠢话,吃饭,快吃!”妈妈也嘟嘟囔囔地说:“别耍小聪明,吃饭,快吃!”但是小魔怪拒绝吃任何东西。
师:小魔怪使出的绝食这一招管用吗?
生:管用,因为他的爸爸妈妈怕小魔怪饿死。
继续讲述故事:第二天早上爸爸只好带着小魔怪去上学,爸爸威胁老师说:“快教这个小笨蛋读书写字,不然我就把你们全吃掉!”
师:小朋友看图画,此时的老师和小朋友怎么样?
生:听小魔怪的爸爸这么一说,我们吓得身子都往后仰了。
生:小朋友们也一个个都吓呆了。
继续讲述故事:可是,小魔怪学习非常努力。很快,他就会认字了,接着,他开始念一个一个的句子,最后,它可以把整本书念下来了。他变得很快乐,不再大喊大叫,不再叹息,也不再跺脚取闹了。爸爸妈妈对这一切感到很奇怪。
师:他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奇怪?
生:因为他们觉得小魔怪完全变了个样。
继续讲述故事:一天晚上,爸爸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吃大喝,他们把耳朵帖子小魔怪的房门上,听见小魔怪正在里面高声地读着一本故事书。爸爸妈妈听着听着,就被吸引住了,故事结束时,他们突然大声地鼓起掌来……“真好听,真好听!”爸爸大声地说。“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妈妈急切地请求。小魔怪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接着又读了三个故事。后来他觉得有些累了,站起来对爸爸妈妈说:“今天已经很晚了,明晚我再接着给你们念吧。”接下来的晚上,小魔怪放学一回到家,还来不及放下书包,爸爸妈妈就拉着他的袖子,让他再讲一个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他们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哭泣……师:小朋友,你们看,读书使小魔怪一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小魔怪也吃到了他想要吃的好东西,这是妈妈从书上学会做的,小魔怪好幸福。在他生日那天,他想邀请所有的小伙伴到自己家里来做客。不过,他忘记了,他的爸爸妈妈可都是吃人的大魔怪呀!当他为小伙伴开门的一瞬间,他才忽然想起来,而此时伙伴们已经进门了„„
师:这可怎么办呀?小魔怪好担心爸爸妈妈会把小朋友们都吃了,你们觉得会吗?
生:我觉得不会,因为小魔怪的故事改变了爸爸妈妈,使他们也变得善良起来。
生:我也觉得不会,因为爸爸妈妈也渐渐喜欢上了读书,他们不再一天到晚只知道吃人了。
师:那是不是像小朋友们说的不会呢?让我们继续读下去:整个下午,小伙伴们都玩疯了,他们一起跳舞,一起唱歌,一起大笑,一起打打闹闹。小魔怪第一次发现爸爸妈妈好可爱,甚至在他们笑的时候也小心地不把长长的牙齿露出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画面,他们玩得多开心哪!是什么使小魔怪的爸爸妈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生:是小魔怪的故事。
生:是爸爸妈妈和小魔怪一起读书使他们感受到了快乐,不再总是想着吃人了。
师:是啊,阅读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小魔怪的爸爸妈妈不但从书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学会了和人类友好相处。如果没有阅读,就没有这一切的改变。也希望我们小朋友从此以后越来越喜欢阅读,让好书伴随着你们健康成长,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因好书而改变,因好书而快乐!
“阅读,永远不打烊!”这是我在购书中心看到的一句宣传标语,贴于大厅中央的柱子上,静静地,却很有力量。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着书,快跑!
看来苏霍姆林斯基对“学困生”开的药方: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果然是一剂需慢火、慢功夫的中药良方。因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在我们的赏识下,在我们的阅读中,我和“学困生”进步了,我体会到了共同成长的快乐。
第三篇:你是一道风景
你是一道风景
你就是一道风景。
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没必要去仰视别人。
你,就是一道风景!
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峦中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所以你没必要敬畏名山大川,没必要去赞叹大漠孤烟,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你的存在,正注释着时代的一种风情!
不必去拥挤了,你就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不断地展示你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给苍白的四周以绮丽,给庸俗的日子以诗意,给沉闷的空气以清新,每日拭亮一个太阳,用大自然的琴弦,奏响自己喜爱的心曲。
自然美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性,梅花自有梅花的风韵,红杏自有红杏的丽姿,如今认清自己往往比注视别人更为重要。没必要一味褒扬别人贬低自己,应该果敢地站起,与最佳景观比肩,只要你不懈追求,相信你,不比别人差。真的,你行!
翠竹之秀丽,青松之壮美,杨柳之潇洒,兰草之温柔,自然赋予各异风情,都在各自的一片土地上展示生命的光辉。如今所需的不是自谦,而是自信。很久很久了,虚假的谦逊毁掉个性的展露,模仿、装扮、整容,使人无法认清你的真面目,不知哪个是你自己,那情景似古代砖窑烧出规格相同的陶俑。风景这边独好!妙在独好。
我们太忽视这个“独”。
世上被人们公认的景点都是独特的:埃及金字塔、中国古长城、法国凯旋门、罗马斗兽场……世上被人赞誉的美景也别具风采:泰山日出、威尼斯水城、热带雨林、撒哈拉大沙漠……
大凡能被我们记住的人多富有个性特征:阿Q的“快乐”,鲁滨逊的坚毅,王熙凤的笑里藏刀,奥赛罗的嫉妒杀人……
让个性伴你,站着该是一座山,倒下便是路基;完整时给人启示,粉碎时使人警醒……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你不用注视人们的眸光便可知道,你在阳光下用身影发表宣言:你就是一道风景!
(摘自华文读者文摘网)
第四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教育科学学院07教1107091042唐光彩
从接受教育以来,我对教育的态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小学和初中的顺从,高中的抵触,大学的在反抗中自创条件适应。实习结束以后我一直很困惑和很苦恼,不明白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前几天翻看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说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一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近四天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想从七个方面谈谈的感想。
1、教育的含义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将来等我做了老师,我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时,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2、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
“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把整个人类的存在视为一个群体组织的全盘计划——这种计划在根本上就受到人类理解力的限制——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我们通常的错误做法:①儿童应该获得能力和掌握知识,知识以纯粹形式并通过科学提供给学生;②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来因材施教;③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什么地方缺乏冷冰冰的、机械的科学,教学法和病态的心理学,那里就有重视全人教育的出色的教育存在。
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既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享受,教育不能按照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因为很多教育计划扼杀了真正的人性,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而人在不自由下所受的教育是无效的。事实确实应该如此,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
3、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这个观点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一直追求完整的精神生活,寻求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在生活中,对物质我不太注重,衣服穿着舒适就好,饭可以吃饱保证营养即可,我的电脑在宿舍是公用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全身心的听音乐,沉浸在歌曲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和心境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或喜或悲,看完电影才猛然意识到那只是虚构的情节。午后的一杯奶茶会让我的心情非常愉悦,听着雨声心里会特别清爽。有时我会因为陷入某些思考而平静或烦恼很久,尤其是当我追问为何而活着或教育的意义时。很多时候同学总会说我天真,笑我傻,去追求那种不现实的生活,去思考这些根本没有答案而且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问题,有时我也以为这是我的错,我的较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无谓的苦恼。现在我终于明白,我那不是天真,不是较真。我一直在完整的精神中享受着生活的美,一直在追求真理。
4、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高中之后也经常思考到这个问题。上大学之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有时我的某些行为在同学看来比较任性,比如因为马哲课非常没意思,老师讲课也不太认真,我就从此不去上马哲课而去图书馆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再比如很多同学考计算机二级证书,只是为了求职简历上多一份证书,而其实在考证的过程中没什么实际的收获,面对这种情况,我不会去参加这种没实际用途而只会挫伤人的积极性的考试,我宁愿去学习吉他陶冶一下情操并增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实,我不是任性,我只是渴望自由的学习,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取走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想盲目的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会成为盗版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从没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想做什么。很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而只是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其意义的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
好的挖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虽然在中小学时我们的自由很少,但上大学之后,我们有能力去争取更多的自由,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路,我们不应该再屈从于不合理的或不适合自己的教育计划,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学得更快乐、更激情,为什么不去做呢?我们不应让自己的懒惰和顺从的恶习害了自己,我们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路,成为真实的自己。
5、教育的危机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何在。
教育的形式化正式是与其本质成为问题之时。教师以种种人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交给学生,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使用训练有素的方法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视,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知识,而是混杂的知识。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育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暂时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我隐隐之中觉得雅斯贝尔斯说的不无道理。从我自身来看,我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而很少能够在知识的陶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或许这真的值得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6、教育与语言
“要有最纯熟的语言,我们就必须不断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语言,最有力的、最真实的、最坦白的语言是我们完全成为自己并且熟悉事物时,自然流露出来的语言。
每个人都必须学习语言,但重要的是语言的间接学习,即要熟悉书本上所描写的事物。事物的特性显露在表达这种事物的语言特性上。对事物的了解与深入,其语言表达的水准亦愈高。
语言的欺骗作用:起初人们苦心积虑地创造出来的语言,却在后人口中变成了惯用语而不知其意,那些深邃的表达方式也变成了实用性语言,结果一大堆空洞无物、歪曲原意的语言控制着人类: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因此它们的教育只是为了语言能力的获得而非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只是习得一堆习惯用语,而没有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对以上观点我深有体会,从上小学到高中,我一直不喜欢上语文课,虽然我语文学得还不错,可我几乎从没有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觉得很快乐,觉得很想去学习它。我原以为这是天生的,我以为我天生就没有文学细胞。上了大学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不是讨厌文学,而是不喜欢语文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语文课上,老师单纯的讲文章怎么分段,某些字有什么用意,某些物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语文课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而没有让我们去体会语言所描绘的景物的优美,人物的真诚、无私、善良,场景的惊心动魄。上大学后我才发现在闲暇时我也喜欢看文学作品并陶醉在某些作品中,某些文学作品也会让我的心灵受到熏陶和震撼。就像书中所说的“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我们以前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学习语言应该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质,提高对事物认识能力。
7、陶冶
“作为形成人生态度的陶冶必须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人们在理性中寻求道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
陶冶观在活动中完成,他的目标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也就是让人的本质显现出来)。
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而是习得精神内容的代名词。这种习得尽管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知识是陶冶的一个要素的话,那么已获得的思维、行动和认识的形式就会在知识中显现出来。这样的知识并非陶冶本身,单纯的知识只是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人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但他们对于人而言,是外在的财富。而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
陶冶的科学性: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
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抉择,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人的意义。大学要求学生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因此认知的目的就是个人的独立。
建立在大学观念上的陶冶是源自原始的求知欲。认知是求知欲的自我目标,在这种陶冶中长大的人是不会误入迷津的。人生的终极目标固然不能由单纯的知识来决定,但就求知而言,却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即我们应该去认识客观世界。
科学内涵的陶冶功能: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即便是通向认识的途径(如古典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已被淡忘,但是认识的结果仍然具有意义。以神话、图片、人类的精神作品和人类自身的内涵来充实人们的灵魂,这本身就已具有巨大的陶冶价值。与精神科学相反,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他的内涵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物理和化学的结果是无足轻重的,但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具有陶冶价值。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推导的方法,那么让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因此,单纯地了解结果和掌握答案就与精神陶冶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出现把科学当作权威,把科学原理作为迷信的教条。
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是非争议之地,但今天他却变成了千人一面的僵死格局,如果教育是作为一种信仰的表达或经验和认识传达的纯粹交流,并从属于团体建构的世界的话,那么,教育就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争议,它具有三种价值判断,而教育只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
目前专业以四分五裂,个体只能掌握单方面的知识和有局限性的技能,而这些并不能使人的本质和陶冶意识的大全达到统一。”
我很赞成以上所说的“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为他自己,教育满足真正的精神需求。”只有经过陶冶了,被人内化的知识,才成为人的真正知识,是人们的灵魂得以充实。当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愿去学习时,认知才成为可能。
这本书给我深刻体会和震撼的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了,很希望教育工作者有时间的话好好研读一下这本书,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第五篇: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当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的时候,已是深夜2:00。轻轻合上书,却无论如何也合不上沉甸甸的眼皮。
我是一位有着二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也是一位16岁孩子的家长,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差距和误区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中。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认为,“训练”就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如“训练某人用外侧踢球”,受训者就要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丝不苟的练习。而“教”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教”主要是一个启疑、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经过思考后,提出问题。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解答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受教育者。
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这段话令我想起了我的女儿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淘气的女孩。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总是反映女儿太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觉得非常纳闷:在家爱说爱笑的女儿,一到幼儿园怎么就变得异常呢?我想大概女儿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的缘故吧。可是有一段时间,她连吃饭都不好好吃,一口饭含在嘴里,好半天不嚼不咽,一碗饭要吃2个多小时。我和丈夫对其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妈妈,你听见我吃
饭的声音了吗?”我想吃饭嚼的快才会有声音。看来女儿有进步了。于是忙说:“我听见艺艺吃饭的声音了,可好听了”。可她却噘起了小嘴,仍旧一口饭含在嘴里。我疑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问道:“艺艺,吃饭有声音好不好?”“老师说,吃饭不准发出声音的。”“为什么?”我迷惑不解。“老师说,上课吃饭睡觉都不许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鼻子一阵发酸。难怪女儿在幼儿园总是一声不吭!难怪她总是把饭含在嘴里!我们一直教育女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做个乖孩子。原来她竟如此的乖,连吃饭咀嚼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女儿啊,这究竟是谁的错?其实这一错误由来已久,甚至我们已麻木到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一位考上大学却因厌倦学习而自动要求退学的学生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而最令我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当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遗憾,多令人悲哀的遗憾!学校辛辛苦苦教出的好学生竟然为自己曾是好学生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讽刺,更是对当前教育的讽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家庭、社会眼里都只有分数,大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赴汤蹈火。分数高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已下令不许称“差生”,而应称“学习有困难学生”。名称不同,评断标准却是相同的,即学习好坏,分数高低。
有人曾经计算过,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亿多,如果按最保守的比例30%计算,全国大约有差生5000万。5000万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举起锄头,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拿起扳手,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成为不学无术的废品,吐口唾沫,能污水遍地,哈口气,能乌云满天。教师们,我们肩负的责任太重、太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啊!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改革,更需要解放。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
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的儿子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