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位 读后感
特劳特《定位》读后感想
读了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的《定位》这本书,两位全球顶尖的营销战略家真是有一种拨开纷繁市场重重的迷雾,令人看透了营销本质的感觉。原来并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多个品牌在各种媒体上的广告之争,而是在人们心智之间的竞争。由于市场上的噪音太多而人的大脑又容量有限,进入人们心智的竞争真是十分残酷。商场如战场,很多人认为,胜负见于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胜负在于潜顾客的心智,这就是定位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定位就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给潜顾客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如何进入最多容纳七个品牌的顾客心智呢?作者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大篇幅的说明,引用了大量的成功的以及失败的案例,分别讲述了“心智定位”、“领导者的定位”、“跟随者的定位”、“重新定义竞争对手”、“品牌延伸”,以及公司、国家、产品、服务、银行、天主教会、你自己和你的职业的定位,等等。书中讲到,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现在的公司太多,产品太多,公司必须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它不仅反映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其中有一些观点,我看过之后觉得受益匪浅。
观点一,进入人们头脑最容易的办法是争做第一。一个企业只有在它这个行业成为第一,树立行业第一的服务或是第一的位置,并且真正做到了第一(所谓第一是先于竞争对手提出),你才能牢固的树立你第一品牌的形象,你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打败,所以时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公司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位置,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你才有针对性。
观点二,如果其他竞争者已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某种认知,这时你才想去占有它—完全是做无用功。你不能与竞争者采用相同的字眼或定位。你得找到另外一个字眼,寻找其他属性成功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公司规模越大,首席执行官就越有可能与前线部队脱离联系。这可能是制约公司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成功的人往往疏于客观,常以自己的判断替代市场需求。
观点三,不能由此及彼。承认在已确立第一位的市场里,你不可能推翻你的竞争对手。直接的发起进攻对你没什么好处。消费者一旦认同产品的“第一”地位,就会一直认同下去,除非产品本身出现了重大的问题。美国式的只要奋斗就能成为英雄的说法在这里不管用。当然,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你从一个合适的定位切入,完全可能以“替代者”的身份抢占市场份额——但不是直接竞争。
观点四,用产品延伸线来给产品定位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有的公司受不了延伸产品利益的诱惑,而延伸出一些新的产品,从短期来看,确实能给公司盈利,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致命性的伤害,当你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一点点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丧失了你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优势,把这种优势拱手让给了你的竞争对手,并且你的延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是永远竞争不过对手的优势品牌的,这样你的品牌就会慢慢的从市场中退出,最后消失。
观点五,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名字自身就有强大的威力。名字是引起人们关注、自由联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避开“无名”陷阱,“搭便车”陷阱和“产品延伸”陷阱等等。在这之中,名字的缩写不能无脑使用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另外,本书还重点成体系地讲了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分别应该如何定位。作为领导者,要第一个进入预期客户的头脑,让自己的产品与预期客户产品梯子上的第一层牢牢地挂上钩,然后保持,随时准备拦截竞争对手,这需要对市场上的后起之秀足够敏锐和重视;而作为跟随者,要跟领导者挂上钩,但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仅仅比竞争对手好,还要寻找它的空位然后加以填补。在这一点上我想到了这几年飞速发展的小米公司,就是因为找准了中低价位智能手机的市场空位,以及迎合年轻人对手机操作系统私人个性化(发烧)定制的需求(这是行业领导者苹果和三星的空位),所以才抢占了中国智能手机相当多的市场。而像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虽然做工堪称精良,营销策划上也是做足了功夫,但是因为没有抓住空位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对照这本书的理论我想小米和锤子手机的现象容易解释。除此以外,如果找不到空当的时候,可以给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找到对手的缺点强行造出空位。当然,实际的操作绝不简单,因为很容易做成“对比性广告”,而这样的广告是苍白而无说服力的。
《定位》着眼的不是品牌,不是产品,不是企业形象,而是“心智”——预期客户的心理。与其说是传播学、营销学,还不如说是心理学。为什么两位营销大师能提出这么有影响力的理论?除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外,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是一味奉行已有的广告理论而是另辟蹊径地寻找解释很多营销怪相背后的原因。最后我想向两位学者----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致以深深地敬意和感谢,感谢他们的理论,让我能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看市场,这一定会对我将来的工作带来正面的影响。
第二篇:《定位》读后感
《定位》读后感
一:定位在营销中的位置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便捷化,消费者所能获取的产品信息越来越多,加之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相应的产品/企业/品牌的营销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供需关系由原本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信息传递的方向也就由以生产厂商为主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主,营销方式也经历了分别以产品/企业/品牌/消费者心智为诉求点的过程。发展至今,现在的营销手段通过吸取前人经验加之对现有企业营销方式实践的总结,不断优化。本人结合自身对营销的理解,加之对定位上营销知识的理解,特写此读后感与大家分享。(1)以产品功能为诉求点——USP理论(独特销售主张):产生于供不应求的工业时代,信息传递方式还是以厂商到消费者为主,消费者被动接受产品知识,企业诉求点业主要以产品的差异化功能为主。
(2)以企业形象为诉求点——CI理论(企业形象理论)
供大于求,信息传递方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产品同质化初现,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以企业形象为主,包括: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标示,如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
(3)以品牌为诉求点——BIC理论(品牌理论)
供过于求,信息传递方向发生转变,企业通过建立品牌,建立消费者形象,以大规模的广告投入增加产品销量,形成规模优势,降低产品成本,取得竞争优势,此阶段的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品质,本质上是消费者选择的增多。
(4)以消费者心智为诉求点——定位理论
信息传递便捷化,加之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的老牌企业靠品牌扩张及延伸带来的红利消失,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而定位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导致起迅速成名。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讲述抢占用户心智的重要性及如何抢占用户心智。其核心思想也被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吸收,而更多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也验证了其理论的可行性。
二:定位理论产生的基础 信息传递的便捷化,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而企业传递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导致信息泛滥,消费者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而定位就是以如何在信息过度传播的社会,抢占用户心智,增加企业销量。定位不是去创造新产品/新技术,而是去改变消费者心中已经产生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从定位产生的本质及基础来看,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定位理论也是又起局限性的,不是防止四海而皆准,对于还未成熟的市场,或者还处于产品导入期的行业,定位理论还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此时的市场还没有到达过度竞争,品牌林立的地步,定位是一种营销理念,而营销是没有方法的,只要是能够赢的市场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营销最终是没有方法的,所有的理论都只是指导。三:定位的核心
定位的核心:占领用户心智
用户性质的重要性:传播渠道多样化/媒体爆炸/产品爆炸/广告爆炸,导致的用户心智传播渠道的阻塞,传播过度的时代,信息的散发变得简单,但是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却被稀释,如何进入消费者心智,将产品/品牌被消费者有效的记住是众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传播信息的简化/信息传递方式的选择/对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成为重要的途径。如何进入消费者心智:
1/消费者能够记住的信息是有特色的信息,消费者关注的信息也是有特点的信息,所以报纸的头条为什么总是关于明星的绯闻/社会公众人物的行踪,所以要想进入消费者心智,重要的是信息要有特点,品牌/产品传播过程中,就是对消费者心智的掳取过程,这也就能解释通企业的宣传文稿/营销方式越来越雷人。
2/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产品的功能在目前同质化严重/生产力严重过剩的时代已经越来越难以取得消费者关注,品牌产品之间功能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而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也有功能,朝着心理上的满足,也就是更能凸显其社会地位/其社群属性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产品给你带来的满足,是你想让它给你带来的满足,也就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什么意思呢,逼格高一点就是“情怀”的意思。四:定位的方法
每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是对无数实践案例的总结;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结果永远是真理所阐述的,就像苹果一定会落地一样。定位理论同样也能够适应很多企业的需求,只是方法不一样,正对不同实际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践定位理论,也就是说定位理论是一种理论指导,但是最终的实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定位理论实施:
(1)价值观:有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也就是定位理论是不能帮助每一家公司都成功的。就好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情是不可能挽回的,我们因该对世界有一种敬畏感,不是所有的事你都可以改变,这是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深有体会的,因为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有过失败的经历。
(2)行业领导者如何开展定位: a)积极建立领导地位,积极宣称自己是第一。b)永远压在竞争对手身上,保持领先地位。
c)不断重复有助于企业形象建立的广告,一百年不动摇 d)抓住每一个机会。就像大企业总是在小微型企业有所成就的时候采取收购策略,这也是一种抓取机会的手段。e)对市场变化的迅速回应(3)行业第二(跟随者)的定位:
a)给第一定位(贴标签),给第一从新定位,以有助于自身开展定位(创造定位空间)
b)给自己定位,寻找空位(形状/尺寸/价格(高低)/技术)
(4)品牌衍生的危害:
因为定位产生的年代问题,也就注定了,定位理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品牌衍生理论,但是目前来看,索尼/飞利浦/通用/IBM也都在经历整顿的过程,所以定位也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品牌衍生和定位,其本质是思维逻辑的区别,品牌衍生是以公司/企业内部的逻辑去思考市场,而定位是以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市场,而能够耐得住市场检测的也就只能是定位,这也是目前国内比较火的互联网企业所崇尚的用户至上理念。
五:定位书籍的缺陷
(1)因为其写作年代的问题,所以文中案例比较落后,但是依然不影响理解作者观点。
(2)互联网的兴起,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更大,而在当时互联网只是开端,还没能表现出其威力,但是作者在书中也已经预测到了互联网发展对于营销的影响。
(3)作者阐述的是任何产品广告都要超出消费者的期望值,作者明显低估了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来看,产品自己是可以作为广告的,因为信息的传递已经有传统的中心式传递,变为现在的点对点传递,所以在这一点上,作者的阐述还是不那么健全的。对市场营销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1156032872,共同学习探讨
第三篇:《定位》读后感
《定位》读后感
---江西大区(黄志平)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是由两位美国的营销大师艾里斯(AL Rei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创造的。20世纪70年代初,他们四处演讲,极力向企业界鼓吹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定位(Positioning)。他们强调,你必须把焦点集中在顾客群的认知上,在顾客的头脑中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然后把产品或者服务植入,这就是定位。他们的定位理论逐渐被全球的营销与广告界所接纳,直至今天,“定位”一词已经成为重要的、使用广泛而又频繁的战略术语之一。
《定位》一书从公司会犯的最普遍的错误入手,从几个错误道出定位的重要性,并以几个大公司的营销为例,更有力地说出现代营销中定位的重要性。
在营销中认知是重要的。因为营销是认知的战场,而非产品的战场。一间公司或一种产品它在顾客的心目中得到认知,那这种产品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市场,在面对竞争者的冲击时可以很好地起到抵御作用。现在很多公司的广告采取新颖、大胆的设计。即使很多广告得到观众的关注、好评,但是还是有很多观众根本就不明白他们在卖什么,这就说明公司在产品的定位上还存在着缺点。好的定位是能让顾客很好地知道他们卖的是什么,而且在他想购买该类产品的时候,脑中首先就回出现你品牌的名字。这也就说明你的产品在顾客心中有好的认知度。
定位是品牌成功的关键。要想自己的品牌可以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被顾客挑种,最重要的是你的产品与众不同,能很好地与别的产品区隔开来。这一切都要看你的定位如何。多少在顾客心中拥有一定认知度的公司,只因为他们在营销方面的失误而造成公司的莫大损失。例如世界第二的数码设备公司、通用公司、AT&T、汉堡王等就曾吃过营销的亏。导致公司亏损有很多原因,没有明确的观念、领导者的过失、成功后的自大、竞争对手的强大等,但没有好的、明确的定位是主要的原因。
好的定位如何来确定的呢?是不是找一间市场调查公司来对市场进行调查,明白顾客的需求就可以了?其实所谓的市场调查者也是会误导你的。因为他只告诉你顾客的需求,但是并没有告诉你你的竞争者也曾做过同样的调查,你想要的也许早就被竞争者用了,并且在群众心里有了一定的认知度,就象快餐麦当劳被认为是美国最快的汉堡连锁店,其他的快餐店再用快就无什么特色了,也得不到人民的认同。但是并不是说市场调查不重要。市场调查固然重要,但对于市场要有精明的分析能力。记住营销是一场战争,而不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一个品牌就是打胜了一场战争。
与品牌的邂逅使企业活力倍增。我看过《定位》后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品牌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在希望的孕育和成长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来完成。企业向外输出品牌、实现扩张,必须在坚持战略方向的前提下,持之以恒地努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第四篇:《定位》读后感
《定位》读后感
《定位》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解决了我们思维上的很多困惑。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公司在发展运作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策略。
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成功企业的成功确实有许多借鉴之处,但它们很荣幸能在比今天简单得多的环境中就已成长为巨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仅来得更加容易,而且对有效和无效因素也将得出更透彻的分析了解超级品牌的盛衰沉浮,我们将更清楚什么是最普遍的错误。从风风光光落到难以度日的企业,最近还真是不乏其数。我们说的太多,听的太少,老一套做广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式的广告词也是一样。现在你只能听到比较级形容词,而不是最高级。
通俗易懂地定义一个品类,实在是非常有必要。首先必须回答“产品是什么”
如果你描述的品类已经引起困惑,那么你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试图改变消费者对你已有认知的错误。心智认知就是品牌的事实,因为营销是认知的战场,而非产品的战场,营销过程是与心智认知发生作用的过程。在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现有的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
如果其他竞争者已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某种认知,这时你才想去占有它—完全是做无用功
沃尔沃抢注了“安全”概念。许多其他汽车生产商,包括奔驰和通用,都曾围绕“安全”大做文章。但除了沃尔沃,没有一个品牌以“安全”的诉求成功进入消费者心智
因为其它汽车宣称安全的缘故,而使得消费者愈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沃尔沃凭此超过了奔驰和宝马,一举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豪华车。
你不能与竞争者采用相同的字眼或定位。你得找到另外一个字眼,寻找其他属性
成功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人一旦成功,就很难保持客观,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市场需求。公司规模越大,首席执行官就越有可能与前线部队脱离联系。这可能是制约公司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成功的人往往疏于客观,常以自己的判断替代市场需求。
品牌能成功,是因为企业做了正确的营销决策,根据营销基本法则,步步为营。他们第一进入消费者心智,缩小焦点范围,抢先占有一个最强势的产品属性,对品牌名或企业的名字越认同,就越容易掉进品牌延伸的陷阱。建立品牌初时,自大可以是有效的推动力。然而一旦进入营销阶段,自大就是敌人,成功的营销者能思消费者之所思,站在消费者角度看问题,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任何情况,营销过程中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消费者认知
小公司在精神上比大公司更贴近营销前线,宁愿在一处强势,而不愿拉长战线,处处挨打。如果产品已有一个清晰、表达准确的区隔概念,再去制造更多版本只会使它越来越混乱。
要想在定位时代获得成功,你必须心怀坦荡,在决策过程中努力排除一切虚荣心,因为它只能掩盖问题的实质。定位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要能够客观地评价产品,并且了解顾客和预期客户是如何评价这些产品的,只有一目了然的点子才能行得通。过量的宣传反而 会妨碍除宣传之外的任何其他事情取得成功。如今行得通的简单点子,即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 以应用的、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的简单概念。解决问题的方祛往往简单得让成千上万的人对其视而不见,通过对公司的定位认识和定位研究,对从事证券分析行业的人员来说,了解品牌公司和未来的发展极有帮助,对制定策略分析和研究打开思路,有很大的可读性。
第五篇:定位读后感
定位读后感
这本书更多的是说一个企业对于自身的地位如何更好的占据市场,如何能简单的阐明自己的特点,叫大众更容易接受。看完这本书,说的是企业,好像对于个人并没有太多的讲解和收获,但是并非如此。
这本书虽然说的是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的,但是其中的道理也是可以用于个人身上的,很显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有着不同的特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对于自己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应该知道自己的特点在哪里,如何叫更多的人,轻松简单的了解自身的特点、特质、优越性。作为一名销售,其实比销售产品更重要的是如何销售自己,能把自身的优劣了解的清楚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了解自身的优点、缺点是我们在企业中如何定位自己的重中之重。当我们对自身特点和长处有所认知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知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的地方去处理事情。与此同时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座右铭可以更明显的展示自己,比如:“人生是熬出来的。”、“等待就是在浪费青春。”;而我给我自己的座右铭就是——“当能忍耐住现在的一切,不断的学习成长,总有一天会有质的变化。”简单的说就是厚积薄发。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卧薪尝胆是我们更多人要去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现在给我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思想和现实的社会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的优劣在什么地方,好好利用自身已经具备的东西,完善自己对于很多事情上细节的把握,才会叫自己更加的进步,成长是每一天不断地积攒的。给自己一个定位,使更多的人接纳自己,带着自己的独有的光环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