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快来参考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就听闻家喻户晓的《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我也因此慕名而来细细品读这本让世人“呼吸英雄气息”的名书。
《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贝多芬传》,因为我也是学习音乐的,我能能够理解贝多芬的心情,同时,我也十分同情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他为了事业,多次被爱情抛弃,肉体与精神双重打击,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如《英雄交响曲》、《幻想奏鸣曲》等。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为他赢得了无上的光荣。然而,与这种荣耀伴随的却是悲惨的事情:亲友离散,听力全失。但这一切都不能使他向命运屈服。他仍旧埋头于创作之中。他用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创造了无数伟大音乐篇章。可以说,贝多芬除了是“乐圣”之外,还堪称为“乐神”,只不过直到贝多芬的生命燃烬为止,他依然未曾享受到生活上幸福美好的时光。
《名人传》的三个传主,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文学家,他们各有各的`领域,看似毫不相干,但在情感生活及精神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或遭受病痛的折磨,或遭遇命运的捉弄,或承受思想与精神的困扰。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但是,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他们,是英雄,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英雄,而是倾心为人类共同事业服务的“人类的忠仆”,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名人传》读后感:英雄史诗,伟人情怀】相关文章:
1.关于伟人读后感
2.《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3.走进伟人的作文
4.伟人爱国的作文
5.精选读后感:名人传
6.名人传优秀读后感
7.《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8.名人传的读后感
9.《名人传》读后感3篇
第二篇:伟人的情怀
《伟人的情怀》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以及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2、了解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七律〃长征》《开国大典》两篇课文,领略了毛泽东主席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出示课题:
19、青山处处埋忠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指生回答(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板书:老年丧子
2、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再次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师补充资料)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把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才8个月,美国纠集了15个国家公然发动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并侵占了我国的台湾省。1950年10月8日,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深爱的长子——毛岸英。(出示图片)请看,这就是毛岸英同志。
3、同学们,人生最大的痛苦,莫大于老年丧子,儿子牺牲的消息对主席来说,简直就是个噩耗。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主席此时的心情吗?
(悲痛欲绝、心如刀绞、撕心裂肺等等)板书:无比悲痛
4、是的,主席失去爱子的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主席此时悲伤的心情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体会。
5、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谁来交流一下?
(1)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一位近60岁的老人,听到爱子牺牲的噩耗,不说话,不吃饭,只是不住的抽烟,谁不为之难过?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几句话?(放慢语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读。)应抓住哪些重点词来读?指生试着读一下。(学生评价)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2)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当年,……这次怎么会…… 这是老人对爱子的回忆,反映了岸英成长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以前儿子都能归来,这次真的不能回来了。这位老人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这些回忆也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这一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呢?(指生回答)
师小结:老人不愿意相信爱子已死,一声一声想把儿子唤醒。老人的这种悲痛能不感染我们吗?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同学们,伟人也是血肉之躯,伟人也有丧子之痛。以上作者通过对主席的动作、语言的刻画,反映了主席的无比悲痛,写出了主席的凡人情怀。板书:凡人情怀
6、就是在这样痛不欲生的情况下,两封接踵而来的电报使主席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主席艰难抉择的过程。
(2)谁来谈一谈你的感悟。(指生回答)
主席作出了怎样的抉择?(板书:葬身异国)你觉得主席做出这样的抉择,心情是怎样的?(主席的心情是痛苦的、矛盾的。)那就让我们读出这份痛苦、矛盾的心情吧。(指生读,齐读)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7、同学们,中国人最讲究回归故里,然而,朝鲜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不可能将他们一一带回国安葬,作为主席必须带好头,把岸英葬在朝鲜,为老百姓做出榜样,同样也能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所以,痛苦的抉择之后,毛主席签下了这样一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请大家齐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指生回答: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师小结:一位国家主席,爱子牺牲在异国,完全可以把孩子运回祖国安葬,借此机会,最后看一看儿子的遗体。可是,毛泽东身为国家主席,却不搞特殊。这也正是伟人的非凡之处。板书:伟人胸怀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来感受主席的伟人胸怀。
8、做出这样的抉择,主席的心情是痛苦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读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悲伤的语气)请同学们再读这一句,读出悲伤的感情。
9、这一夜对主席来说,肯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10、教师小结:
敬爱的毛主席老年痛失爱子,尽管他可以把岸英运回祖国安葬,但是他却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让爱子在异国安葬。主席这种伟人的胸怀、博大的胸襟值得我们学习。
三、朗读课文,回归整体。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主席那凡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
同学们,《青山处处埋忠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主席的凡人情怀、博大胸襟。那么,《毛主席在花山》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主席呢?课前,老师布臵了预习,现在,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文章哪些地方令你最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汇报交流,指生回答。
第一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谈一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指生回答)
师小结: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板书:关心群众)第二件事: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板书:给碾米群众送茶水)主席家有很多茶叶吗?(学生答:不是,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给主席的,他一直都舍不得喝。)可是,今天主席却把茶叶拿出来送给碾米的群众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答:我体会到毛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板书:爱护群众
第三件事: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板书:帮群众推碾子)这里,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请你把动作描写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指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生回答:我体会到毛主席能够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进行细致地描写,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他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这是一个多么平易近人的主席啊!板书:平易近人
因此,有一位老人才感觉到这位首长似曾相识。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中体会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平易近人的优秀品质,也从中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二、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主席呢?
指生回答:(我深深地感受到:毛主席是一个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平易近人的伟大领袖。)
三、朗读课文,回归整体。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毛主席普通群众的情怀。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两篇课文,了解了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体会到了主席的伟人胸怀、博大胸襟以及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的优秀品质。这样的领袖不能不令我们佩服,这样的领袖不能不令我们敬仰。这也正体现了主席爱人民,(学生齐说:)人民爱主席。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敬仰毛主席的情感,更加热爱毛主席。
五、拓展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毛主席的其他故事来读一读。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方面的了解毛主席,从而更加爱戴我们的毛主席。
教后反思:
第六组课文是关于毛主席的一个专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主席在花山》是两篇略读课文,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提前预习了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对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都进行了简单的批注。因此,能够一节课完成两篇课文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感觉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
1、资料的恰当引用,使学生对故事背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的预习效果好,朗读感悟深刻,这是效率课堂的有力保障。
第三篇:诵读经典,感受伟人情怀
诵读经典,感受伟人情怀
敬爱的评委、老师:早上好!
今天我诵读的题目是《诵读经典,感受伟人情怀》。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是传统文化中的绚丽瑰宝。阅,则赏心悦目;读,则琅琅上口;诵,则心领神会;吟,则意气飞扬。
我非常喜欢一首诗歌,那就是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每次读来,都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毛主席,不由地沉醉于伟人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我仿佛又看到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我不禁潸然泪下。
如今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白了烈士们的血并没有白流。现在的中国已变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感到光荣和自豪。做为小学生的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将来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第四篇:《名人传》读后感:英雄的气息-初中作文
《名人传》读后感:英雄的气息
《名人传》读后感:英雄的气息
有三个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德国。意大利。俄国。
他们从事着不同的事业。前者是尊敬的音乐家,其次是著名的雕塑家、画家,最后是伟大的文学家。
在各自的领域,他们都是伟人。但在辉煌的背后,人生的忧患困顿,又有谁知道呢?跟随罗曼·罗兰的脚步,呼吸着英雄的气息,我踏上了伟人们的人生之路,寻找真、善、美。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生来并不是一场轻松的享乐,而注定是一场沉重的负担。”在我看来,这像是贝多芬的真实写照。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生活困苦,父亲的打骂,两个弟弟教育的责任,以及十七岁丧母,组成了这位被人尊称为“乐圣”的音乐家的早年生活。
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但他同样渴望能够美满的婚烟、幸福的家庭,但迎接他的总是失败。尽管如此,痛苦仍不罢休。它再次敲响了贝多芬的生命之门——26时,他开始失聪;而到了50岁那年,他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但是,贝多芬从未向命运屈服过。肉体与精神的折磨,没有使他停止前进,反而时他更加坚强,情绪高涨,写成了《命运交响曲》等著名的作品。不幸的人,痛苦的他。生活不曾给他过欢乐,但他却给世界带来了无限欢乐。一生血泪的凝聚
他平凡、却伟大。他很倔强,甚至是桀骜不驯。他拥有无与伦比的艺术天赋,他的全部精力都奉献于艺术,却仅用极少的食物维持生命。他是米开朗琪罗,15世纪意大利伟大的雕塑家、画家。
和贝多芬一样,米开朗琪罗的一生,也是在自卑、苦恼中度过的。他受过不计其数的苦难,甚至曾经渴望过死。他的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就去世了。小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别人家。上了学,却因成绩突出而被老师嫉妒;又因为信仰冲突,他离开了又一所雕塑学校,来到了罗马、威尼斯等名城。这些痛苦,也换来了欢乐——正是这段经历,使他的雕塑水平不断提高。
成功的路,往往是痛苦的。放弃、搏斗、死……他痛苦了一生,奉献了青春乃至一辈子,才成为如今艺术界杰出的巨人。打破安宁,安抚良心
19世纪,诞生了一位文学界的巨人——列夫·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但不同与前二者,他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贵族家庭教育,结婚后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本该没有多少痛苦,但他却感到苦恼,正是因为这几点:他为自己的生活苦恼,为穷人苦恼……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烦,在精神生活上,他孤独了一生。
因此,他把自己的大量感情抒发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告诉大家,人类渺小而又伟大,他们在痛苦中也能找到乐趣。
东坡先生曾经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名人传》正是此话的最好印证。
炎炎夏日,读一本好书,从罗曼·罗兰的文字当中,体会英雄的气息。
第五篇:罗马史诗读后感
从《荷马史诗荷马史诗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看古希腊英雄昂扬乐观的精神格调
医学院药学系 佘柰学号120166005
5作为古希腊时代的精神瑰宝,《荷马史诗》不仅艺术化的记录了古希腊民族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特洛伊战争及战后英雄的回归,更是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在战场及回归途中的表现,无不向我们彰显出昂扬乐观的精神格调,但细细研读就会发现,英雄们的这种昂扬乐观的基调之下,暗含着对生命短暂渺小的深刻的悲剧性的体验,是在这种悲剧意识基础之上的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体验。
一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饱满的英雄主义热情在上古时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本就是为了掠夺财富、奴隶和家畜而引起的。恩格斯眼中这是一种“正常的营生”,所以在战场上冲锋在前,表现最为英勇,起到表率作用的英雄们自然就能分到更多的战利品。另一方面,古希腊文化的基调是人本主义,重视个体生命,珍视个人价值,张扬个人欲望是其精神要旨。而最能展现个体价值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战争,一是冒险。于是乎,特洛伊战场就为这些英雄们赢得荣誉提供了绝佳的舞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为英雄们带来了双重利益,既可以帮助他们分得物质财富,更可以让他们展现自我的勇力和智慧,赢得不朽的声名。正是基于此,古希腊英雄的身上都充盈着旺盛的精力,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和英雄主义热情的。
《伊利亚特》里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典范。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在儿子小的时候就从神谕中得知了他的命运。默默无闻地老死于王宫中或灿烂辉煌地战死于特洛伊。忒提斯虽然努力过,但儿子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由于他刀枪不入的特殊体质和非凡的勇猛无畏,阿喀琉斯成了特洛伊战场上最耀眼的英雄。他如一头雄狮一样扑向特洛伊人,让敌人为之胆寒。阿喀琉斯明知战场上等待自己的终究是死亡,但如若为保全性命而选择退缩的话,那么即使能在王宫中安享晚年,历经几代后,也不会再有人记得他的名字。所以阿喀琉斯选择了轰轰烈烈的灭亡。在这种选择中流露出强烈的英雄主义热情。而《奥德赛》的主人公奥德赛同样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后者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在历经十年的海上漂泊和重重困境之后,奥德赛终于征服了自然,赢得了胜利,回归了家园。在他以“无人”之名与独眼巨人较量之时,人的力量和化解危机困境的机智得到了最好的展现。由此可见,荷马笔下的这些英雄们都满含生命的热情去迎接困境和挑战,他们精神饱满,积极向上,构成一种昂扬乐观的基调。
二、深刻的悲剧体验深刻的悲剧体验深刻的悲剧体验深刻的悲剧体验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对古希腊英雄们的积极奋进的乐观精神已有所了解,但古希腊人远非马克思所说的“正常的儿童”,因为“正常的儿童”是不会去考虑渺小、短暂、死亡等问题。酒神的老师是一位智者,他在回答国王马尔达斯所提的“对千人而言什么东西是最好的”这一问题时,答案是出乎人的意料的。“那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这种回答颇具现代风格,因为存在与虚无是西方现代文学里常常涉及的话题。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古希腊人的积极进取精神看似截然相反。为什么会有这种回答呢?那是因为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创始人,古希腊人在很早就对人生的悲剧性有了深刻的体察。古希腊地区贫瘠多山,肥沃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再加之早期人类生产力的低下,虽然三面环海的他们可以通过海上贸易,甚至海上抢劫去维持生存,但毕竟生活饱含艰辛苦涩。即便你拥有财富、地位,就好比特洛伊的国王普里阿摩斯一样,城邦与城邦之间的战争照样可以在一夕之间毁掉你所拥有的一切。《荷马史诗》虽然没有正面描写特洛伊城被攻破之后的惨景,但通过其他的作品,我们也看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面。即便没有毁灭性的战争,在古希腊那个充满神而人们又相信神的世界里,与神的无限永恒相比,人的一生显得如此的短暂渺小,就好比是草木的一季一般。所以,正是由于早期人类生存的苦难无常以及对这种苦难无常的深切体验。所以古希腊人才会产生这种悲剧意识。种种人生悲剧在《荷马史诗》中也随处可见。踏上战场英雄们首先要忍受骨肉分离亲人分离的痛苦,好比奥德赛,当他背上武器离开伊达卡时,儿子忒勒马科斯才刚刚出生,到奥德赛终于返回家园时,儿子已长成20岁的壮小伙子。更不幸的要算赫克托耳,深爱他的妻子安德洛玛克流泪目送丈夫踏上战场,却再也等不到丈夫的归来。而像赫克托耳那样死在战场上的英雄更比比皆是。战争如一头噬人的猛兽,把身强力壮的人之精英毁灭殆尽,跟随奥德塞返乡的人们也纷纷陨落在回归的途中。人生充满了苦难,战场遍布死亡,命运难以掌控,所有这一切都不能不给人生抹上浓重的阴暗色彩。
三、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悲剧体验之上的昂扬乐观面对人生的苦难与不幸,荷马笔下的古希腊英雄们并没有畏惧退缩。既然人生短暂如梦,就应该满怀激情的做完这场梦,使人生不失绚丽的色彩;既然人生无常如戏,就应该有声有色地演完这出戏,使生命在辉煌中落下帷幕。乐生恶死虽是人的本性,英勇无畏如阿喀琉斯也情愿做人间农人的帮工,而不愿成为冥府鬼魂的统帅,但如若生存的机会是用妥协退让换取的,人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尊严。虽然人生短暂,但恰是它的短暂和不可重复,英雄们更应好好把握。在与险恶困境和生存威胁的搏斗中,使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彰显。即使面对重重挫折,这些挫折却恰是成就英雄的炼金石。如果没有特洛伊战争,阿喀琉斯就不会离开他的家园,也不会在特洛伊城下留下自己辉煌的身影;如果不是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死亡,也不会激起他的冲天愤怒,最终打败赫克托耳,为好友报了仇;如果不是面临被吃掉的威胁,奥德赛也不会想出“无人”之计,战胜独眼巨人;如果不是求婚者们无耻的侵犯奥德赛的家财,贪恋奥德赛的妻子,奥德赛也不会设下计策,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赢回了自己的尊严。英雄们总是全力以赴地去迎接生命的挑战,在与苦难的对抗中使人生最大程度地闪现出光和热。
古希腊人的这种人生体验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我们不再面临英雄们那么极端的困境,但人生的失意却无处不在,当人们面对这些失意时,古希腊的升华处理也许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