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弗伦斯河上的磨坊》读后感
《弗伦斯河上的磨坊》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弗伦斯河上的磨坊》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周读了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伦斯河上的磨坊》,喜欢它的温婉和激情。
好久没有遇到这种田园般闲适的文笔了。旧日乡村富豪家庭的生活,有着英国一向的温馨和散漫,又并非沙龙式的精致和琐碎,而有一股自然的风气。先生太太们吃茶闲谈的场景有些,更多是孩子们在林间河畔的嬉戏。环境描写并不多,却仿佛一直水气氤氲。欢歌笑语不多,拌嘴与和好都透着柔情。无需详细描绘,一切都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体现。这种气氛只有英国人才写得出。平常的日子似乎很缓慢,因官司失败家道中落却是一句话的大转折。至于庭审现场,背后机关,并不着墨,从此就开始描写一家人大大变样的生活了。初看似乎觉得女作家不喜欢激烈场面和阴谋诡计,过后细想,却觉得作者笔力之巨,绝无赘言。中间几段感情冲突,结尾的洪水,描写都非常有力。更以洪水般千钧之力迅速煞尾,手法干净。
这部女性为主角的的英国小说,却与奥斯丁、阿婆婆的感觉不同。女主麦琪既不是小白兔,也不是小野猫,并不是小说常见的少女形象,也不是奇怪的少女形象,她就是普普通通的少女,或者说,普普通通的青年,有平常的感情和认知,并加以坚持。王尔德的《温夫人的扇子》里有句诙谐的夸奖:“温夫人有种不平凡的本领,叫做常识。”想想文学形象,绝非虚言。常见的少女,柔弱浪漫,比如麦琪的表妹露西就是,大部分文学作品里的形象也是。麦琪能在贫困中不辞辛苦地劳作,并非此类。此外,黑皮肤少女,比如《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吕贝珈,精明能干,其他人多有邪恶气息。麦琪也不是。虽然文中屡次提到麦琪的聪明,却并未超过汤姆、斯蒂芬等男孩,总之就是一般水平的聪明。即使这样,已经比露西等单纯女角强太远了。为什么这本看似描写普通少女的小说竟数次被女权主义提及?读后多日再明白,有头脑,不邪恶,这个普通程度的设定已经算不容易了!可见女权主义任重道远。
麦琪当然不是作为理想女性来写的'。她的先坚强,后无奈的人生,尤其是爱情方面,虽非“应该怎样”,却恰好告诉我们“不要怎样”。她不因对费利浦的同情而结婚,不因露西的撮合而结婚,不因众人的流言而结婚,不因斯蒂芬的激情而结婚,甚至即使自己也对斯蒂芬深深爱慕的情况下,毅然拒绝了那个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求婚。成年的麦琪未说过自己想当男性的话,但她不屈从,不迷乱,坚持内心的做法,连男性也很难做到呵。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女人。娜拉用婚姻和名誉悟出的道理,麦琪自然地做到了。有的评论认为麦琪拒绝斯蒂芬是出于不愿横刀夺爱的道德约束,须知,畏惧流言的道德约束,比不上自己内心的抗拒,否则麦琪不会忍受被遗弃的流言,而没有选择顺势结婚这个遮丑的做法。麦琪真是坚极了。结尾处两个男子分别来扫墓,其一偕同美女,不用说,后者是斯蒂芬与露西。他终于在失去最爱后,与“次爱”结婚,而不是像麦琪那样,不是最优不要。人的性格强弱,不是“不得已”所能概括的呵。
汤姆的形象,与其说是男权社会典型的男性,不如说是作者的视角。虽然他很严厉,但对麦琪是发自内心的爱护,不是鄙视。与露西和飞短流长的太太们的看法绝不相同。没有结婚对象的麦琪,内心也是满满的亲情。最后汤姆原谅了麦琪,两人同生共死,是作者不忍再虐人物,以此结局。没有爱情,就以亲情埋葬,可说完美。要是俊男美女斯蒂芬和露西分别配给汤姆麦琪兄妹,那就俗气不堪了。
在校期间读过作者的《织工马南传》,温馨可爱。这部悲剧则感人至深。喜欢作者,喜欢推荐此书的人。唯有读书能慰我心。
第二篇: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章申请表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章申请表
(第四十三届授奖时间 12/5/2011)
姓:蒋 名:冬梅
性别:女
称呼(候选人通常的称呼、头衔的形式:如太太、小姐、修女、先生等:)
女士
出生地:湖南省东安县 出生日期:1948.10.20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住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1栋1904号 现任职务:(如已退休或去世,请标明停止工作的时间)
湖南省护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学历及获得证书情况(标明时间):
中专学历,1967年获得证书 大专学历,1991年获得证书
如果提名者是志愿服务者,请表明该人与红十字会或红会附属医疗机构的关系:
职业经历:
1.1967年7月,湖南省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毕业
2.1967年7月-1973年6月,湖南桃源县龙潭医院,任护士、麻醉工作 3.1973年6月-1978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室任护士工作
4. 1978年3月-1984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胸外科12病室护士长
5.1984年3月-1985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 2病室护士长 6. 1985年,在南京医学院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护理部主任进修班学习7. 1986年-1987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科护士长 8. 1987年3月-1993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9.1993年10月-2006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 10. 2000年-200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 11.1990年-2007年,湖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12.2007年-现在,湖南省护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 13.2005年-现在,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主任(1992年-2002年,当选为长沙市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出版/发表作品:(如有请列出3-5个重要的作品)
1.《整体护理指导丛书》共5,总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2001年 2.《实用专科护士丛书》共9本,总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年-2010年 3.《实用手术配合全书》共7本,总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
4.《国家职业资格与护理学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习题精选与解析》,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5.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杂志,2004-,12(2): 59-64
提名理由:(1、描述工作情况:表现侯选者勇气和工作热情的事例。如满足伤者、病人等弱势人群需求的具体事例包括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为提高服务质量或员工培训质量开展的有创造性的工作;
2、开展工作的环境;
3、上述未涉及的工作情况)作为“百年湘雅”的原护理部主任,蒋冬梅同志凭着对患者的无限热爱和过硬的技术以及卓越的管理才能,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护理工作以及湖南省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基层做起
为患者奉献无私的爱
蒋冬梅同志于1967年毕业于湖南省卫校,分配到湖南省桃源县龙潭区医院。作为一名城市出生的纤细女孩子,她在基层医院一呆就是7年。生活上不怕艰苦,工作上不讲价钱,遇有下乡出诊任务,总是抢着做。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骑着自行车就走,乡下道路崎岖,从自行车上掉下来,摔破皮的事从不放在心上,总要坚持走到农民家中,并耐心地守候到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了才回医院。
由于是基层医院,蒋冬梅同志既当护士,又当医生。她做了5年的麻醉医生,能熟练进行全麻、硬膜外麻、腰麻、神经阻滞麻醉等,无一例差错。到双抢和水利冬修季节,她不怕夏天的炎热,也不怕冬天洞庭湖区刺骨的寒风,主动要求到工地巡诊,看病之余,还帮厨师挑水做饭,深受农民和民工的喜爱,每年都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1973年,蒋冬梅同志随爱人调入湘雅医院,她的热情和爱心更是有口皆碑。
由于业务技术好,特别是有麻醉医生的经验,她这名基层上来的护士被直接安排到这家全省最大医院的手术室工作。这期间,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怀孕时,她不顾同事的劝阻,大着肚子爬上梯子搞卫生;哺乳时,上手术台经常连续站7、8个小时,担心乳汁流出来,就在衬衣内塞一条毛巾,从不要求组织照顾。
1979年,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她已是普外科护士长。那是一个星期天,作为护士长,她可以不上班,她还是习惯性地来到医院加班。其实,孩子已到临产期,当天下午肚子痛,并已见红,但她坚持把白班上完,晚上自己一个人来到产科,第二天早上孩子就出生了。
由于在基层医院工作时与农民有亲密的接触并建立了真挚的感情,到大医院工作后,她把城里人和乡下农民,把干部和群众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他号召护士要把患者当亲人、当熟人、当朋友,用心为他们服务,为患者提供热情服务、满意服务和“感动服务”。
1980年,胸外科住进了一个男青年,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第二天,他按指示灯要小便,值班护士因有事没有及时去,他就将小便尿到病床上了。其时,小便器就在床边,他的妹妹也在病房照顾他。护士赶到病房后,连忙道歉:“对不起,来晚了。”过后又小心地补了一句:“你也可以叫你妹妹拿一下尿壶,把小便拉到床上,自己也不舒服啊”。这位青年人破口大骂,说他妹妹还没有结婚,不能替男的拿尿壶,骂得这名未婚护士委屈地走了。蒋冬梅护士长知道后来到患者床旁,一边换床单,一边解释,但他不依不饶,继续破口大骂,粗痞话不堪入耳,护士们都怕了他,不敢到他的床边来。蒋冬梅护士长就天天带头护理他,并教育护士不要和他一般见识,要有职业修养。经过蒋冬梅等人的精心护理,该患者痊愈出院了。出院前,他主动找到蒋冬梅护士长道歉,说他错了。他的母亲也感激地说:“护士长,是你们的言行教育了他、感动了他,否则他从来不认错的。他是我们南门口(长沙市闹市区)有名的烂仔(调皮仔),连我做娘的她都敢骂的。谢谢你们,你们太好了,不但治好了他的病,还治好了他的坏脾气。”
对患者,蒋冬梅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她认为患者是弱者,人在生病的时候情绪肯定没有常人好。因此,如患者与护士发生纠纷,她总是好言相劝,并嘱咐护士对患者的照顾要更加精心,她自己 经常关注患者的困难,病人无钱吃饭,她就从家中给患者带来可口的饭菜,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她会资助回家的路费。
类似的事例太多,蒋冬梅把这些当作她做人和做护士的本份,她既关心病人,对病人好,深受病人的好评,她也关心自己的护士,过年了,他经常主动顶班,让护士回家过年,让丈夫带着孩子会老家过年,她则带着一部分护士上班,下班了,将这群年青护士接到她家里过年,护士都敬重他,他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无视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护士,用自身的影响力影响着护士。在她的影响下,全科护士都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护理工作,都能把患者当亲人、当朋友、当熟人。蒋冬梅经常对护士说“你把患着当朋友了,你就会把护理工作真正做好了,患者也就真正满意了,患者也就会把你当朋友了,这样你的朋友就会遍天下,所以护士是一份伟大的职业,是一份造福人类的职业,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所以,自她任护士长的第二年起,科室连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被同事们称作“红旗不走的先进集体”。
走上管理岗位
为患者撑起一片绿荫
1987年3月,由于工作出色,蒋冬梅调任医院护理部任副主任。1993年至2006年任护理部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素有“北协和,南湘雅”的美誉。蒋冬梅认为,患者慕名而来,是想得到实实在在名符其实的服务。作为护理部主任,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带领全院1000多名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上。
担任护理部主任后,蒋冬梅在全院还是倡导“感动服务”,他认为感动服务时超前的、更高层次的服务,湘雅医院的护理服务必须定位高、服务要好,才不会有辱“南湘雅”的品牌,他制定了湘雅医院“从一落实到十知道”护理服务标准,由于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础护理”质量控制和落实上,所以患者真正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
1995年,蒋冬梅率先在全国开展“整体护理”,同年,世界卫生组织顾问袁剑云博士到长沙讲学,到湘雅医院指导,湘雅医院的做法和经验受到袁剑云博士高度赞扬,并在卫生部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大连)上交流。
为了让护士了解整体护理的具体做法,她带领湘雅的护士长撰写了《医院整体护理指导丛书》共5本,该书的出版,进一步促进了医院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很多医院都用这套丛书指导护理工作,当时这套丛书被评为全国最优秀的畅销书,他为全国整体护理的开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0年,她从台湾考察回来,借鉴台湾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临床路径的研究,制定了医生用临床路径表、护士用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用临床路径表,用临床路径规范医护行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患者的住院日减少了,医疗费用降低了,病人满意度提高了,在全国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002年始,蒋冬梅主任在落实基础护理的同时,又致力于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既让护士对病人实施“文明服务”,又要实施“知识服务”,用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他的想法得到了卫生部医政司巩玉秀和郭燕红处长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中华护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在她们的支持下,由蒋冬梅和协和医院黄人健副院长任总主编,湘雅医院和全国知名医院如协和、阜外、天坛等医院任分册主编、出版了《实用专科护士丛书》共9本,此外还与解放军总医院王建荣主任合作主编出版了《实用手术配合全书》共7本,《ICU护士必读》、《21世纪护士实习手册》、《医院护理管理》、《23项护理技能操作录像》等著作也相继出版,填补了我国专科护士培训教材的空白,被中华护理学会推荐为专科护士培训用书。
蒋冬梅心里就是这样不断地想着怎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怎样更好地为护士服务,更好地为护理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他的带领下,湘雅医院的护理不断取得新的辉煌,在他的任期里,她为湘雅医院赢得了很多荣誉,湘雅医院成为了湖南护理的第一品牌,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医院的先进党员、先进个人和抗非典的先进个人。
湘雅医院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1. 1988年,获湖南省“天使杯”护理质量最高奖;
2. 1992年,护理质量以全省最高分通过 “三级甲等医院”验收中评审; 3. 1994年,以最高分第一批通过“爱婴医院”达标,是当时全省综合医院中唯一的一家; 4. 2005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检查,获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受到卫生部护理评审专家的高度肯定,她讲评时说“湘雅医院的护士的综合素质很高,这次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当时的湖南省卫生厅刘家望厅长也在评价现场,也高兴地说:“这种评价很高,很难得,你们为湖南争了光。” 5. 2005年,湘雅医院护理部获得全国妇联、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巾帼文明岗”,蒋冬梅作为湖南唯一的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由于她带领湘雅护士忘我工作,由于湘雅护士把患者当亲人、当 熟人、当朋友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湘雅医院的护理工作获得了患者的普遍赞誉,医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同行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也成为湖南省护理管理者中的最优秀代表。
终身追求,终生奉献
她已过花甲之年,在43年的护理生涯中,她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奉献。做护士时,她默默奉献,不计得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护士长时,她以身作则,不断进取,加班加点的工作,她既做基础护理,又做管理,用实际行动为病人提供感到服务;做护理部主任了,他仍每天很早就下病房,深入一线督导工作,使医院各项护理工作都名列全省第一,晚上,她伏案学习、写论文、写著作、搞科研、带研究生,共出版著作30余本,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完成卫生部、卫生厅、科技厅的科研课题四项,带硕士研究生共17名。她不断创新护理模式,完善专科护理,使医院护理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退居二线后,她继续担任湖南省基础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护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她仍忘我工作,主持编写全省护理工作规范,对全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工作深入各医院进行督导检查,使我省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已有三家医院成为全国护理专业重点学科。
为了规范提高护工的水平,规避安全隐患,他牵头组织护理学会与长沙市妇联合作,全免费培训护工400多人(免食宿费和培训费),受到护工的好评和社会广泛的赞誉,这项工作是为农民工、下岗工人造福的一项民生工程,他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汗水。
为了让基层的护理人员接受更多的护理新业务新知识,她亲自带队下基层讲学,她的足迹遍布湖南省的众多贫困地区,如湘西的龙山、泸溪、桑植等地,除了集中讲课,还主动到他们的医院去实地考察和指导,帮助他们规范护理操作,传授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能,有时还去社区进行科普知识讲座,让老百姓了解更多防病治病的知识。她不断地奋斗,不断的追求,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在他的眼里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她经常说“心中有事业,有理想,有病人就不会觉得累,因为累中有乐,累得有价值”,所以她不计较时间,不计较得失,忘我的为护理事业不断追求,不断奉献,成为护士心目中公认的偶像。
这就是蒋冬梅,岁月变了,她对患者,她对护理事业的那份热情与执着不变。
注:请按以上格式填写打印,提名理由可加页填写,一式二份报总会。
第三篇:《西绪弗斯神话》读后感
《西绪弗斯神话》读后感
不知怎么地,打从那天读了加缪的这篇《西绪弗斯神话》,心里久久无法平静。只要一闭上眼,仿佛就看见了以个肌肉紧绷,气喘吁吁的男人在没日没夜地推着一块巨石,往上顶,往上顶,步履维艰。
他是被神明所“囚禁”在这里。
其实更是他自己的“抉择”。
尽管他是多么的心甘情愿,多么的快乐······ 可是这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快乐!
或许只有那些真正经历过地狱的黑暗,恐惧和冰冷的人才会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和信念与死神作战,与诸神奋战!但他毕竟是凡人,也就注定了他在此次的反抗中的失败。神惩罚他,让他做着徒劳而无望的劳作。
石头又滚落了下来,重重地往地下砸出了大坑。西绪弗斯笑了笑,蹬脚奋力地地往山下奔去!
他其实在这无尽的轮回中幸福地存在!
换做一般人,同样的境遇恐怕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了。估计没人能承受如此折磨。要不他就软软地倚在巨石旁,一动不动地瘫在那,或傻傻地盯着某处······哎,这其实都是在向神屈服!西绪弗斯显然不是这种人,他周而复始地滚动着巨石,哪怕只能挪动那么一毫米,都在证明他的存在,他不后悔他之前所做的那些!
他的眼里充满了蔑视!对神的蔑视!
他反抗!
反抗!
今天的我们,还有多少人能有西绪弗斯的精神!
难道神犯错了我就不该揭露他?神能有不死的权利,为什么我就不能?!
他其实在拷问每一个屈服于“神”的人!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无所有,美好的一切都是靠我们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在对苦难的斗争中所积累来的。
命运给了西绪弗斯一个悲惨的轮回!
也许生活本来就像一个无穷的循环,如西绪弗斯般,我们总要解决无尽的苦恼,在看似解决了的背后,其实下一个烦恼正在逼近。幸福总要靠自己来感受,要学会品味“吧巨石推到山顶”的那一刻,即使太过短暂!
面对绝境,我们不得不乐观,坚持!如西绪弗斯!
命运不是我们所选择的,好比一次一次地推石!
大地的温暖,微风的柔软,空气的清爽以及那一碰就快碎的阳光,无不牵扯着西绪弗斯的神经,美的召唤,教他怎不留恋,教他怎舍得回到地狱?!
他敢反抗!
勇敢地反抗!
神算什么?!在他眼里一文不值!因为他自己就是命运的主
宰!
他比谁都要清楚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死循环,可他也比谁到要清楚,也会就只有他才有与神抗战的勇气!
不屈服!
永不屈服!
他就这么倔强!
他就这么有胆!
“他对死亡的仇恨,他对生命的激情,”难道这样就该处罚他?
可笑!神算什么?!
他是追求幸福!他也正幸福着!
你看看他:硕壮的躯体沾满泥尘,一道道伤痕,渗着血,紧绷着的肌肉,颤抖着,承受那巨石的压力,脸也紧贴着······
别以为他在受煎熬······
说不定他心里在偷乐着呢······
生活有多痛苦,我们就要有多坚强!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竟然存在了就不能轻易地被打败。哪怕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点力,也要坚强地搏斗到最后一刻······
哎!别再嘲笑自己无能!因为谁都是从无到有的!也别总说“要是给我重来的机会,我会怎样怎样······”其实生命只有一次,一个过程,一个结果,选择了那就义无反顾!
就像西绪弗斯,既然崇拜大地和阳光,就幸福地笑着走下去!
哪怕在外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荒谬!只要你是正确的!
其实生活就是反抗,反抗,再反抗!
你可以毁灭我,但不能打败我!
第四篇:《磨坊信札》读后感
一座风力谷物磨坊,坐落在普罗斯旺地区中心,静静地留在罗纳河谷一片满目青松和绿色橡树的山坡上,时光在它身上淙淙流淌,青苔和绿藤缠绕着关于风力时代的记忆。
直到有一天,都德成为这磨坊的主人。他开始触摸磨坊斑驳的墙壁,凝视星光下沉默的风车,坐在吕勃隆山上独自看那忧伤的流向天边的黄昏……都德展现给我们的是洋溢着浓郁现实主义气息的童话世界,他在硝烟弥漫的时代,留给我们一部水晶般的经典。
那些清新的文字就是这样伴着风的吹拂、星星的闪烁、云的翻滚进入你的大脑,不知不觉中有淡淡的草香在阅读中弥散开来。我们可以看到蒸汽革命的浪潮怎样让风车翼子永远停止了转动,什么是科耳尼耶老板的爱和忧伤;塞甘先生小山羊与恶狼搏斗时信念的感人至深,以及作者对虚伪的教会的嘲讽和对付出艰辛脑力劳动者的体恤和同情。
每每读到感动之处,我便会想到这样的情景:在一座几近颓圮的小磨坊里,住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派领袖,在瓦蓝的天空下,用满腔赤诚的爱抒写着普拉斯旺淳朴的民风,为每一个平凡村民的忧伤而忧伤、痛苦而痛苦、哀怨而哀怨,他冷笑凌驾于人们头上的虚伪的教会,狠狠地鞭笞着这些丑恶的人性,却反过来为真和善掬着一捧同情之泪……当我们跨过遥远的国界为《最后一课》泫然欲泪的时候,不难想象他面对普法战争国破山河在的屈辱,怎样把眼泪通过手中的笔转化为感人的诗文!
一切期待因爱而生,一切怅惘都是因为爱的失去。《磨坊信札》的字里行间总渗透着一种带着爱的童话性暗示,一些淡淡的美丽的忧伤。在《满天星斗》里,我们可以被这样的画面深深感动:小小的牧羊倌和漂亮的小姐并肩坐在吕勃隆山上看满天璀璨的星星,讨论这些发光的天体是否有朋友、有父母、有情人。“就在同时,有一颗美丽的流星从我们头上朝同一个方向滑落,好像我们刚才听见的哀怨带着一道光芒。”我相信只有孩子般纯真的心才可以有这么大的魔力让我们噙满泪水,这些唯美细腻的诉说充满了人性之美。这颗塞纳河之心啊,若不是饱含了诗人的特质和对生活的热爱,会写下这样优美的篇章吗?都德留给我们的是一阵穿梭在芦苇之间的和风,一片照亮心灵天空的金色阳光,一声月光下的轻唱,一个含着眼泪的微笑。是的,简单的外表之内,是一颗敏感深刻的心啊!
“这世上一切都会有个结束,而且应当相信,风力磨坊的时代就如同罗纳河上的马拉驳船,大革命前的最高法院和大花图案的男礼服一样一去不复返了。”都德如是说。
古老的磨坊已成为一个时代终结的标志,一切都已过去,一切都成为回忆了。可当我们遥望这亘古的苍穹时,会不会想到庄严星辉下那普拉斯旺的磨坊,那巨大的风车,还有那个留下许多信札的人呢?
还是交给满天的星星回答吧!
第五篇:西西弗斯的故事读书笔记
从西西弗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人因为习惯而存在,对于西西弗斯来说,正因为他反反复复地推动那块石头,所以他的窜在才有意义。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我们天生能历久不忘孩提时期的印象,如同新器皿一经染上气味,其味经久不变;像纯白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其色久不能改;越令人讨厌的习惯,越是牢不可破……正是从这样的实践中养成了习惯,以后就变成天性。”所以,生活就是一种习惯。当我们把生活变成一种习惯,我们的生活就变得简单,变得丰富多彩。比如,我们把生活变成习惯,我们就不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看成一件麻烦的事;当我们把生活看成一种习惯,我们就不会把孝敬父母看成一种累赘;当我们把生活看成一种习惯,我们就不会把珍惜劳动果实看成是一种多余……
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另一位家长无需坐班,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告诉他: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才是成长的自然法则。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残缺限制其发展。
怎样科学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就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刚上学的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就像一块没有雕琢的于是,作为父母,作为教师,我们是要把他雕琢成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一样举世闻名的雕塑品,还是要把他雕琢成一堆垃圾废物,一切全由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