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湖》读后感[五篇范文]

时间:2021-08-06 07:0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湖》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湖》读后感》。

第一篇:《我的湖》读后感

《我的湖》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湖》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中的湖,承载着童年的记忆。

—————题记

童年,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音,一种天真而不世俗的态度。童年也是每个人生命中重要的阶段,有了童年生活,才算有了完整的人生。

在炎炎夏日,我读到了一本自述童年妙趣的书—————《我的湖》。在作者笔下,她的童年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宛如一副画卷呈现在我们眼前,让人不觉有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憧憬。

白马湖,是作者家乡的湖。“我的白马湖仍然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最可爱的地方。”作者这样说。是呀,不消说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停留过,单是那“春天折柳,夏天凫水,秋天钓鱼,冬天吹冰”的各类活动,就足以证明它的名副其实了。

不光是白马湖边的妙趣,那与小伙伴们玩耍的快乐,也是作者童年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有一次,当老师宣布去山上野炊时,作者与他的`小伙伴们都沸腾了,那是个物质并不十分丰富的年代,但在简朴和繁琐的小事中,也总有别样的光彩。“在出发前的议论过程,必然是啰嗦无比,却又滋味十足。”在山上,一群小人们便热火朝天的忙开了,你砍柴,我打水,他备菜,偶尔发生忘带筷子,便折树枝的事,同样令人忍俊不禁。

但令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作者与他外公的点点滴滴,她的外公虽不在身边,但却时常陪伴她左右。每一次回来,总会给她带来惊喜。外公也无处不呵护着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这么深厚的亲情,不禁令我感动,心中好似有股暖流流过,充斥着整个心房。

其实每一篇故事都是作者自己的童年回忆,简单平实,却更加动人。她的童年和属于那个时代的童年生活已然远去,如拂过的风永不能再来,但那仍然是一种甜蜜的遐想,也是一份珍爱的纪念。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白马湖,和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每个时代的童年生活都不一样,但那天真烂漫的笑脸却始终绽放在人生的一段路程上,而童年的那些傻里傻气的举动,却是最真实的自己。

童年的友情,是最天真无邪的,当自己长大后,再想起那时的自己和那时的小伙伴们。我想,嘴角一定会挂一抹微笑吧。再细细品味这本书,我不禁想:愿世间绽放出的笑脸,都像童年时那样天真、无邪。

第二篇:茵梦湖读后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睡莲无从追

李商隐的一首《锦瑟》道出年少无知时的爱情

《茵梦湖》是德国19世纪抒情诗人、小说家施托姆的成名作,浸透着诗意的优美文笔,叙写了一个极为简单洁净的爱情故事。文中的情节简洁又深刻,彰显的是作者描写田园风光的脱俗文笔。这部小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使欧洲许多青年为之感动不已,一直到八十年代依然经久不衰。

《茵梦湖》讲的是一对青梅竹马相爱甚深的男女被迫分离的故事。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是青梅竹马的恋人。长大后,却由于种种原因,伊丽莎白嫁给了富家子弟埃利希,然而她的生活并不幸福,莱因哈特永远的停驻在她心中。莱因哈特却一个人孤独终老。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经由莱因哈特的回忆展开故事情节,带领我们走进美丽纯真的故事。

初次阅读这篇小说,令我想起了2006年上映的韩国电影《雏菊》。一直都很喜欢《雏菊》,它拍得像一幅画,一幅美得惊心动魄的画。东方人的爱情美在含蓄,行走于暗动的秋波与举手投足的压抑间,总要到失去的时候才轰然爆发。《雏菊》就如《茵梦湖》一样,早在开始时就已奠定了悲剧的结局。《雏菊》中,从故事的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产生。少女慧英那么的纯真美丽,她与杀手朴义和国际刑警郑宇之间的现实是那么的残酷,悲剧早已注定。乡间的小路,美丽的田野,大片大片盛开的雏菊,美丽的故事由此开始。命运是如此爱开玩笑,但是此刻我认识了你

不同的故事,给我以同样的震撼。喜欢它们,因为它们太唯美,美得让人心伤。人说,距离产生美,而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之间却由此产生了更远的距离,远得可以用一生去衡量,而一生这个词,大到了宇宙的极限。

有些事情,等不及你的来临,它已经变异。

有些时候,现实的残酷,早已注定悲剧的产生。

有些时光,等不及你的发现,它早已消逝。

我们的青春,仿佛很美好,却也很脆弱。那种只有在这个年纪才有的心绪,也许有一天会如天边难得一见的彩虹一样,绚烂在雨过天晴的刹那间,不久便了无踪迹。

莱因哈特与伊丽莎白的青春,那么的纯真美丽,他们的爱情那么的忧伤。虽然,最后,他们分离,但是我相信,伊丽莎白始终爱着莱因哈特,至死不渝。也许伊丽莎白会成为埃利希的贤妻,但是他将是她永远的回忆。简单没有起伏的生活中蕴藏着最深层次的忧伤。莱因哈特终其一生,孤独一生,都在用他最真挚的心怀念伊丽莎白。这平静的生活看似宁静的心绪中蕴藏着多深的爱和孤独啊。

很多人认为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之间的爱情悲剧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是他没有去争取。当他在复活节假期结束要重返学校的时候,他只是用他发光的眼睛对伊丽莎白说,“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美丽的秘密。两年以后我再回到这里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个秘密了。”他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她,而是要她等他。在两年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得知了伊丽莎白将要嫁给埃利希的事,他又为什么只是淡淡的顺着事情的发展,而没有说是去阻止呢。总之,故事就是这样发展下来了。

不咸不淡却不知是蕴藏了多么深刻的忧伤。在那个时代的德国,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德国,资产阶级发展缓慢,政治黑暗,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试问莱因哈特如何能与伊丽莎白相守。

当多年后,莱因哈特再次应邀去茵梦湖拜访,旧日恋人重逢,却是物是人非,无尽的悲伤。莱因哈特在茵梦湖中发现的一朵白色的睡莲,象征着他们可望不可及的爱情和幸福。莱因哈特尽力的游向睡莲,就在他终于来到了睡莲的附近时,他感到自己陷入了一张网里,这张网是阻碍他和伊丽莎白的幸福的障碍。在生疏的水中他感到了莫名的恐惧,于是他急忙挣脱水草网回到了岸边。当他再回头看的时候,那朵睡莲还是像先前那样遥远地、孤寂地浮在那黑沉沉的湖心上。他们的爱情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彻底的夭折了,他们无法得到那渴望不可及的幸福了。莱因哈特没有再去茵梦湖,他们开始了平静却又是那么的忧伤的生活。

当一个人把一切斗争都放在自己独个灵魂之上时,总是令人触动的。如果恨真的是爱的极端,那也只是自私的爱,或者恨也并非真恨,出于精神崩溃。孤独的哀伤才是真的哀伤。哀伤的《茵梦湖》便有着几分诗意。诗意并不是要纯美,一点平淡,一丝哀伤,几分无奈。《茵梦湖》的哀伤,不同于悲哀。莱因哈特的爱深沉伟大。

远处,茵梦湖的微光闪烁着,一朵睡莲,在黑沉沉的湖水上漂浮着,漂浮着,像等待一个人,又像失去了一个人……

恍惚中,我好像听到歌谣在静静的荡开,如月皎洁的睡莲躺在幽暗的湖心……

第三篇:《我的湖》(精选)

繁华落尽,忆水乡童年

——读《我的湖》有感

当我们终于意识到往昔时光珍贵之时,生活往往已不容许我们有须臾的回头。

正如现在,当我终于离开了那养育我数十载的江南水乡,才意识到,我的童年,早已悄悄地与那远去的水乡一起,深深地埋藏在了我的回忆里,很久很久。直到我遇见这本书,记忆中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水乡逐渐清晰了起来,对!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水乡!《我的湖》,这唤起了我对水乡的记忆的作品,是赵霞的一本作品集。翻开书,我已然成为了作者笔下的那个孩童,我以自己的眼光,一个孩童的眼光去看;以我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一个孩童的思维去思考,去体会作者笔下的水乡童年,一时间,我竟分不清,究竟是我成为了孩童,还是孩童成为了我,亦或者,我们本来就是一体的。

我这个孩童,在水乡边长大,坐在白马湖畔的草地上,幻想着令我神往的河须鬼、张树仙。在我的课堂里,沐浴着和煦的春光,抄着歌词本,盼望着小赵老师前来代课。那时的童年里,躺在湖畔花海里,做个蝴蝶的梦,折一段荆柳条,编个花环戴在头上,再去看那乡间人事,去看那无尽的水乡田园。

合上书,闭上眼,便又置身于一片静谧美好的水乡中了。

这是一个我并不熟悉的作家。读惯了如今的所谓大家名篇,读惯了那种所谓名家笔下的水乡风光,只是一种缥缈虚幻的感觉,就像薄雾一般,朦胧,却不真实,以至于我记忆中的水乡也模糊了起来。可现在,一个并不十分出名的作家,带我回到了那久违的水乡,久违的童年。

还记得一次,当我还只是个孩童的时候,家里来了另一个幼学,事实上,那时的我并没有一丝恶意,只是孩童间的友好。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很是快乐,但不知为何,在现代“著名”作家的笔下,陌生的孩子初次相见,有的只是各种仇视,各种不安。

我作为一个看客,才疏学浅,不敢多下定论,但赵霞笔下所描写的童年,远比现在很多所谓名家笔下的童年更加真实,更加淳朴,更加美好。当今社会,想要发表一片文章太容易了,越来越多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文章被大量转载,千篇一律的题材,千篇一律的背景,千篇一律的结局,让我们对真情实感的定义越来越模糊,仿佛文章的好坏,全在于一篇文章是否悲惨,是否鸡汤。慢慢的,这些文章占领了所有平台,线上线下,很难再看到这些朴实无华,记录生活的文章了。

睁开眼,打开书,再回到那记忆中的水乡,回到那一方净土,回到那早已远去的童年。

第四篇:我喜欢湖散文

朋友,你有留意过校园里的那一汪湖水吗?我很喜欢湖,如果你愿意,我陪你在去湖畔看一看。

初冬的晨,天空洒下一片通红的阳光,把平静的湖水照得像晶石一样发亮。今天天气甚好,已不是前天的烟雾迷蒙,也没有昨日“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在,湖水变得如此宁静,就像依偎在母亲怀里安稳睡下的婴儿。湖光山色柔和极了。湖面明镜如月,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湖畔的垂柳清晰的倒影在水上,把湖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此湖四周是柳,环抱着这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置身于这悠扬的湖中,我愿捧着诗书,在湖边赏读。我觉得,读书的地方,除了图书馆,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好的了。因为街头巷尾太喧哗,教室太浮躁刻板,而图书馆藏书丰富,文学的氛围浓烈,容易熏陶人的情操,又是修养身心的净地。每当我遇到不如意事情而苦恼时,还是人生思想观开始堕落时,我会走一走图书馆,回味当年的寻书翻阅的快乐,便在无形中受到一种如梦初醒的震撼。因而,读书的地方,除了图书馆,我更喜欢这里。若说,我喜欢这片湖,只是因为这里的幽静,那就太片词了。

我喜欢湖,喜欢看湖色多变的妙处。友人常说,湖色多变,事实上一点不假。如果你站立远处眺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墨绿郁郁,如果你再走近些,你会看到一片柔静可爱的碧水茫茫,要是你近湖留意一看,接近视线的便是一片情深似海的银光闪闪,像水洗的玉石在日下闪耀。湖色的不同,由远到近的距离不同,对映的是墨绿,碧青,银白。湖色的不同,还有季节的不同,春天呈深绿,夏天呈碧青,秋天呈淡蓝,冬天呈银白。湖色由远到近,四季变化,分外明知。我喜欢湖,正是喜欢它呈现的颜色。

我喜欢湖,喜欢看湖边的人。湖畔的柳总是自然的枝帷低垂,像是受罪而不敢抬头,或是接受诗书的洗礼变得谦虚,或是拉着耳偷听人们的声音。清晨,同学间总会有人携着书,到湖边的石凳上漫读,凭着思想和感情的羽翼,通读古今经典,而柳树犹如学生谦虚接受先生的教诲,而我呢,正好从图书馆走出,背着浅蓝色的书包,手中还掬着刚借的书,然后在初来乍到的湖边徘徊,回想自己初来时学长帮忙的情景,然后快乐地去寻教室上课。午后,各地游人钟情于湖边摄影,捕捉这美丽的春水印于记忆,最有趣的,还是那些孩子,他们天真无邪的朝湖底丢石子,扰乱湖面的平静,使得湖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荡起一汩汩莲花,犹是可爱。最美丽的,要数黄昏日后了,在柳树的身旁,依偎着一对对情侣,他们相互搀扶着,看似林中比翼鸟,真应了那句话“有情人终成眷属”,密语甜言中露了真言,柳树垂耳偷听着,而我不会久留,但我会深深地祝福他们,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一段段真情,让我的思想感情由传统封闭向渐渐地开放开启,让我相信人间有爱的故事。朋友,如果你有感情,那就湖畔约会吧!长盛的湖水会给予你新生的希望,透明的湖水会照应你的真言,明清的湖水会净化你的感情。

我喜欢湖,湖给我有了一段美好经历。记得初见她时的情景,那时九月的阳光甜甜的照亮在我的脸上,我带着录取通知书和行李箱从校门口走过,我不识路,也不敢走远,由于我行李繁多,走不多路,便感觉无力,心里总想寻个地方停下休息,于是乱走乱晃,便无知到了湖边很自觉得坐下。也那是在这天,太阳炙热,路上的行人全打着伞,而她没有带伞,也不在意,她一个女孩子只身一人就这样也来到了这湖。很不凑巧,我是高兴的,而她满脸带泪,我心生怜悯又不敢靠近她,但是我还是很想关心她,因为我有一颗是热心带笑的心。不多时,她走过来主动问我“同学,你知道去哪里注册?”“我说我也是新生,对路也不熟”我诚恳的回答。就这样,我们哪里都去不了,因为谁都不识路,谁都疲倦,只好一起做在石凳上聊天。我不记得那天我说什么了,只是很热情的关心她,当我问她为什么不用父母送时,记得她告诉了我一个家庭故事。她说,有个女孩从小生在迷离的西安城市,她无忧,她的家庭是幸福的,不幸的消息来了,她的母亲在去上班路上被无情的车流淹没。从此,这个家一直沉浸在无限的痛苦中,但女孩还是温馨的,因为父亲一直爱着她,一直无微不至。后来啊,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女人,让这一切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她恨透了父亲,恨透了父亲在母亲尸骨未寒就寻有新欢,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和父亲,和那个女人进行一次次激烈的争吵,骂女人无耻,骂父亲无情。日子一天天积累,女孩的怒气与日俱增,终于在暴风雨来临的一天,女孩和他们又来一次争吵。她愤愤地问父亲,“你真的不要她和母亲了?....”父亲一脸沉默,女人一头闷气,老是在沙发上嗑瓜子总是不说话。女孩伤透了这一切,愤愤地转过身冲进房间,拿好自己久藏的行李,夺门而出,决定永远地离开那个家。他父亲追了出来。“你去哪里,回来!”他冲着女孩大吼。她抹开脸上早已凉透了的泪水和雨水,又咬了咬牙,鼓足勇气带着恨透的心奔向了夹着细雨的黑夜。她知道这个家已经不是原先的那个家了,一切早已回不到从前了。她不停地奔跑,不断地向前冲,然后叫住并坐上路边的士,开向车站去。然后直接上车,用从父亲那里偷来的钱补票。后来,她迷迷糊糊离开了这座城市,把父亲和那女人丢在西安,也把这个家远远的抛在脑后。可是她也好想回去,因为除了这个家,她已经无处可去了,但想着回去就要面对狠心的父亲和那个女人,于是她又铁了心,再也不回了,或许她再也回不去了,因为她觉得没了妈妈没了家。所以她真的没有回去了,因为她除了那个绝望的家,还有一份录取通知书和母亲存储多年的银行卡,她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到这里,她已又是泪流满面,不想再往下说。我知道那个女孩就是她,因为她的眼里总含着泪水,怀里总抱着红色的录取通知书,膝盖旁有一个脏兮兮的白色旅行包,可她身上没有可心的手提包。接下来她说,我怎么会迷迷糊糊和你说了那么多?我调皮地回答,因为我能给你带来温暖啊!....后来,我成为了她的朋友。又在后来,她成为了我的朋友。

我喜欢湖,单纯的喜欢。这湖,宛若穿越千年的泪,晕开在轮回的花瓣,在历史的轮回中如何能承受苦痛,直教人语凝咽、眉宇迹,何处枫红?浮华一生流水一生,沉沉过往,伊影未云,试问那沉睡千年的闲愁几许?那斑驳的岸墙,叹息着风雨的沧桑,我一路追寻,盘踞在这里的千年的琴音,和着这一纸如画的湖境、湖色、湖人,以及湖故事染出湖的爱情和友情。因而故作此篇,忆录初冬一路走过的恒古不变的阳光,透过柔弱的青柳记下洒落在地上变成湖星点点。

第五篇:《长津湖》一书读后感

超越极限的血色军魂

——观《长津湖》一书有感

原创: 黄爱民

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战役长津湖战役的一部小说《长津湖》一直以来始终引起读者的广泛热议,我也抽空拜读了这部极具震撼力的心血之作,心灵受到极大震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书中所描绘的长津湖战役一直以来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美两国军事史上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军事研究领域的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长久以来,长津湖战役被称之为中美两国精锐部队在朝鲜战场上

改变历史格局的一次强强对决,这场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因其背后所引发的我军在战役准备和展开阶段的仓促和局限,使得这段饱含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血战史一直鲜为人知。对于长津湖战役,网上各种媒体都有许多热议,但是当这部由军旅作家王筠倾其全部心血创作的小说,以艺术的写实手法再现了当年这段原本应该流传颂扬的战争往事,立即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直以来,我们都普遍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打出了国威、军威,展示了中国人勇敢顽强的不屈精神。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抗美援朝战争背后的种种深层次的故事,显然是一个禁区,我们一直在采取回避的办法对待这些有瑕疵的血泪之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部小说的火爆发售和热销,应该是一个正本清源的好事,值得一书。

翻开此书,从字里行间跳跃出的是在那个朝鲜半岛叫长津湖的酷寒地带,毫无准备、几乎是仓促应战的我志愿军将士在冰天雪地的数九寒冬里,依然穿着春季的单衣单裤,吃着干硬的炒面,抓一团雪塞在嘴里,手里拿的仍然是极其简陋的武器装备,凭借着打败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万丈豪情,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一次次向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发起冲锋,杀出了中国军人令敌闻风丧胆的威风。

心在颤抖,人在震撼。

这样的战士,这样的军队,所拥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所有军人的荣耀,不愧是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传奇,这种不朽的民族精神应当大书特书,让先辈们的这种精神,去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树起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

本书所展示的是1950年冬天,我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第27军和第26军与美国海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狭路相逢,展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决战,“长津湖战役”在美国战史被称为“最艰苦的战役”,而我们用称为“被遗忘的战争”形容它绝不为过。

历史上称这场战役是整个朝鲜战场局势被彻底改变的重要拐点,志愿军官兵一举打破了美国人试图在1950的圣诞节前夕发起“结束朝鲜战争总功势”的计划,迫使当时世界上最为强悍的军事超级大国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

令人可喜的是,这样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小说,并没有一味靠描写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前卫营一群可爱的官兵们的形象,以营长吴铁锤,教导员欧阳云逸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英雄的伟岸群像。

书中的曹连长、孙友壮、老王头、李大个、吴一

六、陈阿毛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刚刚结束的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带着胜利者的必胜信心,“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面对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美国军队,在极度寒冷的严酷冬天里,这群可敬的志愿军战士,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在行进途中不断自我调整,在极其艰危的环境下仍然奋起抗敌。

说这是一群可爱的人,是因为书中出现的是一群有着鲜活个性、生动活泼的年轻人,包括了营长吴铁锤,教导员欧阳云逸在内,原本都是三十出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开拔的过程中,尽管明知前方等待自己的是生命的付出和一腔热血的喷涌,但仍然不失年轻人的天真和幽默的本性,于是才有了“在鸭绿江边撒开了尿”,等战争结束之后再回到这里“每个人浇上一泡尿”的感人而细微的描写,使作品在宏大的战争背景下,有了更多的人间温情的微观描写。这种点面结合,融局部于全局之中的生动画面,使得每一个战士个体的形象更为凸显,也因此而更加为他们后面的极悲壮的牺牲场面所铺垫,阅读起来既颇具感染力,也有很强的冲击力。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要重提那些不愿被揭开的伤疤,只是为了永远铭记这样一群共和国的军人,他们用自己的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新中国刚成立之后的朝鲜战火,让百废待兴的中国措手不及,而书中的我志愿军九兵团入朝参战显然是临危受命,极其仓促上阵。

由于根本没有准备时间,陈旧的武器装备没有更换,过冬必备的棉装被都没有,加上许多官兵的心理状态还停留在打垮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心理优势上,没有战前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跟进,离开了这些原本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就让无数年轻的士兵在几乎毫无准备的前提下,走出国门,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去和最强悍的敌人作战,可以讲,以营长吴铁锤,教导员欧阳云逸为首的志愿军某部前卫营官兵,近乎就是一支“裸战”的敢死队。

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让读者从一开始就带着很不平衡的战争对比心态,从内心为我们这些参战的官兵们提心吊胆,同时也为志愿军官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绝世勇气与牺牲精神所折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作者是站在了人性的光辉上,努力讴歌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度艰难环境下所迸发出的超强意志力和忍耐力,传递了无坚不摧强的信仰力量。

我们的志愿军官兵,在没有棉衣御寒、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忍受又冻又饿的极端困难,在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扑向长津湖战场,在三天四夜的激烈战斗中,虽伤亡惨重,部队严重减员,仍配合兄弟部队重创美军一个整团,反复攻占死鹰岭主阵地,击落美军飞机,他们依托的是无比坚强的钢铁意志与崇高品质。

看看这样画面就知道战争的空前残酷与惨烈:吴铁锤营长因部下伤亡太多主动放弃攻取的阵地,被降为连长后带领剩余的战士夺回阵地;战士吴大个和孙友壮等伤病员因等不到救援,便自行朝北方向一路爬去……

最为心灵震撼冲击力的画面恐怕早已被人们熟知,以教导员欧阳云逸为首的一百多人抢占美军必经战略要地1081高地后,因遭遇罕见暴风雪突袭,仍然顽强的坚守在阵地上,没有一个人逃脱或退缩,最后全部以俯卧战壕的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远不倒、巍然屹立的冰雕。

当后来赶到1081高地的美军赶到志愿军守卫的阵地时,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积雪覆盖的战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他们一个挨一个地卧在自己的战斗位置……”此情此景也使美军的里兹伯格团长肃然起敬,“对着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人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我的浑身汗毛都竖立起来,人在颤抖,这种撞击心灵的画面久久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很久没有过这样的发至灵魂深处的震撼了,更没有因一部小说而长久的激动不已。许多时候,我一闭上眼就会浮现那些经典的冰雕形象,真希望能够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之生死于度外的革命乐观主义艺术而直观地重现在银幕和银屏上,让一代又一代后辈们永远不忘这些原本就不该被遗忘的英雄们。

我要为那些长眠于长津湖山头的英雄们大声祷告,让他们不死的精神成为今天我们不可替代的支柱和丰碑。

安息吧,先烈们!

下载《我的湖》读后感[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湖》读后感[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睡尘湖》读后感五篇范文

    《睡尘湖》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不少书,但其中的一本――《睡尘湖》让我永生难忘!有一个孩子,她的名字叫﹕陶醉。但她很快发现生活中还有一个“陶醉”,每当妈妈叫她的时候,另一个......

    《莺湖谜话》读后感1000字

    和志强先生相交多年,已是无话不谈的挚友,他给我寄来了飘着油墨香味的新著《莺湖谜话》(古吴轩版,以下简称《莺》)。这是增订版,和1992年版的《莺》相比,首先感到的是新颖大气,16开的......

    我爱湖阅读答案大全

    篇一:我爱湖阅读答案大全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静静得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

    我爱家乡的湖阅读答案

    篇一:我爱家乡的湖阅读答案 摘要:本文为“我爱家乡的秋夜”的阅读及答案。本篇文章的习题大都为一些填空题及问答题。此篇文章表达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家乡的......

    我爱家乡的查干湖

    我爱家乡的查干湖 吉林前郭 那嘎岱学校 四年一班 陶欣茹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查干湖畔,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璀璨明珠查干湖。 查干湖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的查干湖是生......

    《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读后感

    我们的小时候天真无邪,但总有一些幻想,想去实现。--题记 关于小时候,我看的书正是《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读后感5则范文

    1《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读后感(一)我读了《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我觉得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一样。作者他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了的,这让我觉得很好。当我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

    我心中的黑鱼湖(推荐五篇)

    我心中的黑鱼湖小时候,黑鱼湖是一个传说,九色鹿鹤仙子大战黑鱼的讲述满足孩子们的猎奇,凄美的故事让人遐想。 长大后,黑鱼湖是一道风景,大庆的北国江南、天然百湖之首,绿色休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