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心得 体会
自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来,通过设立绿色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融资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此后,多地也积极实践,通过财政资金的示范,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补偿领域,逐步实现让市场在自然生态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如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补偿领域,以更好地实现自然价值资源,优化生态补偿政策,提高生态补偿的效果、效率和公平,值得探讨。
生态保护补偿领域引入社会资本的必要性 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缺口大,财政资金难以完全负担,迫切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中央财政 2019 年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保护修复两个专项安排 142 亿元,仅为相关部门测算的每年 589 亿元资金需求的 24%。补偿资金不足使实施生态保护或生态修复的主体得不到足额补偿,导致对保护者的激励不足,严重影响生态补偿的可持续性。新冠肺炎疫情后,各级财政都面临极大压力,生态补偿资金短缺的问题会进一步放大。同时,过度依靠财政资金,使生态改善的受益者缺乏付费意识,政府无法识别社会对生态保护的理性需求和供给的最优规模,从而影响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
社会资本的引入,将改变传统上由政府寻找生态补偿受益者的被动模式,转变为由潜在受益者积极寻找生态环境效益的主动模式,为生态产品市场增加活力。生态补偿的本质是通过“受益者付费”实现对生态保护产生的正外部性的补偿。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保护的成果往往在较大空间、较长时期内产生正外部性,受益主体数量众多、空间分布广泛、需求差异大,即便通过政府代理,也难以识别所有的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更难识别具有较强支付意愿的受益主体。社会资本的介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增强了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的价值流动性,调动了“受益者付费”的积极性。
社会资本介入生态补偿领域,是绿色发展的内涵所在。绿色发展不仅要求产业生态化,而且要求生态产业化。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扩大、参与主体增加、市场化程度增强,无不需要社会资本的参加,并与财政资金形成良性互动与优势互补。社会资本介入不同层次和不同空间范围的生态保护与补偿项目,其本质就是推进生态产业化,促进区域流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绿色经济形态。
当前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补偿领域存在的问题 生态补偿的财政资金以中央资金为主,省际之间自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积极性不高,特别表现在大尺度的跨省区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上。地方调研显示,各省财政资金的投放使用往往“自扫门前雪”,缺乏生态系统保护的整体性思维;银行融资仍为薄弱环节,主要来源于地方银行,融资渠道少,不能有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
护补偿最需要的领域。一旦缺乏中央层面的协调指导和资金支持,生态保护补偿的前景将非常不明朗,又回到“各自为政”的局面。
社会资本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重业务绩效、轻环境绩效。当前,社会资本进入生态补偿领域往往带有项目的特征,以合同约定的建设和运营相关生态环境指标为标的,突出业务绩效,强调社会资本的资金放大效果,对社会效果和生态环境绩效的监管与评价不够重视,甚至由于环境监管的缺位导致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频发,最终拉低财政资金的效率。
受财政资金流动模式的限制,生态补偿与修复项目参与主体受限,市场化机制不充分,导致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受限。与财政资金在政府间流动的模式不同,社会资本的流动模式强调市场的活跃度,要求基于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实现更大范围的流动,以激发生态补偿的活力。
社会资本进入生态补偿领域的渠道有限、权益回报机制不够丰富,影响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当前,我国财政生态环保资金主要投入重点污染源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项目,生态环境治理主体面临较大的治理压力,忽视对社会资本的权益回报和激励,影响了潜在进入生态补偿领域的市场主体的意愿。
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补偿领域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财政资金在生态补偿中对社会资本更多发挥“主导”而非“引导”的作用,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不够。在生态保护补偿领域,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发挥,核心原则是提升多元主体的参与度和社会资本的活跃度,实现生态环境收益的最大化。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在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发展区域流域绿色基金。传统的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以环境要素和政府部门为基础设置,分割性较强,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壮大跨行政区的绿色基金。利用好我国于2020 年 7 月设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这一指挥棒,扩大生态补偿的覆盖面,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机制,引导社会资本集中进入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项目中公共性强、战略意义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高的领域,产生聚合效应,高效率推进绿色发展。
实施社会资本进入生态补偿领域的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双重考核,使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挂钩。为此,应协调各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加强联动保障,完善评估考核的有效性。
创建生态补偿的市场化平台,打造生态产业链,吸引多主体参与生态补偿。结合生态环境要素禀赋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开发进行多种市场化手段试点,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打造生态环保领域的产业联盟、基金联盟,充分发挥开发银行中长期融资优势,构建社会资本联合的平台,联合多种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生态补偿的参与主体还应向公众延伸,鼓励设立民间绿色投资基金,在生态保护领域推进个人绿色金融业务,支持绿色消费,促进绿色金融的公众参与。
突破财政资金作为补贴的传统模式,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升其能动性,丰富生态补偿的权益回报机制。结合生态环境要素生产力及其发展目标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开发出多样化的权益回报方式。积极开发生态保护在文化、历史和情感等方面的间接效益,以财政资金为依托,将声明、认证、宣传等非经济收益模式纳入生态补偿的渠道,扩大社会捐赠的实施范畴,以满足社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人文诉求。
第二篇:XX市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办法
XX市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我市国、省控断面达到“十三五”水质考核目标要求,结合XX市实际,现将补偿办法公布如下:
一、考核目标
在全市主要纳污河流设置考核断面XX个、参考断面XX个;考核目标按照《重点河流控制断面水质考核标准》(见附件)执行。
二、考核因子
考核因子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 中除水温、粪大肠菌群、总氮以外的21 项指标,分别是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铅、总磷、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砷、镉、铬(六价)、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
三、计算方法
市控断面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为:市控断面补偿金=50*∑Pi+pH超标补偿金(其中:50为补偿基数,∑Pi为21项考核因子超标倍数之和,Pi按照单因子的月均值计算,pH超标补偿金为10万元。市控断面单因子超标倍数>1时,按1计算;超标倍数≤0.1时,该因子不作为补偿金的计算因子。单位为万元。)
当上游入境断面污染物浓度超过下游断面污染物浓度时,根据物料平衡从目标断面实测污染物的通量中扣除超出部分的通量,再按目标断面的流量折算成浓度值进行考核(在流量小、流经路程短的情况下,暂不考虑自然降解因素)。
四、水质监测
市环保局负责组织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市控断面进行监测,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监测数据采取人工监测,由市环保局管理人员和采样人员联合采样,每月监测两次,上、下半月各监测一次。上半月对21项考核因子全部进行监测,下半月监测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和除上述六项外的超标因子,监测过程全部加密。市环保局管理人员对考核断面水质不定期进行抽查监测,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采用抽测数据作为考核数据。
五、数据核定
市控断面补偿金每月计算一次。每月10日前,市环保局对各断面上个月水质及其超标倍数、补偿金情况进行计算,并通报各责任单位。由于重大工程(如清淤、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实施明显引起水质恶化的,该断面可以在施工期内不参与考核,但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施工合同、工程位置、施工时限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相关材料须于月底前提交,否则当月重大工程情况不予认可。
六、资金上缴
相关责任单位以月为单位将市控断面补偿金及时上缴 2 市财政。
七、资金使用
收缴的市控断面补偿金作为水质达标断面所在责任单位的补助资金,补助资金每半年结算一次。断面补助金额由半年内全市收缴的市控断面补偿金总额和该断面达标次数占全市断面达标次数的比例确定(断流、清淤和参考断面不参与统计),具体计算方法为:断面补助金额=该断面达标次数/全市断面达标次数*市控断面补偿金总额
八、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第三篇: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x办发〔2016〕x号)和《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x发〔2016〕x号)精神,建立健全我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主体功能区定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保护成果,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促进我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跨越。(二)基本原则。
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将生态保护补偿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稳步推进不同领域、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政府主导、综合施策。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补偿渠道,建立完善生态保护和补偿的分级责任,探索多元筹资和合理补偿等方式,构建低成本、可持续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将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大胆探索,改革创新,不断积累经验,着力提高各类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合理引导、全民参与。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增强生态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破除花钱补偿就可以解决生态问题的简单思维,杜绝“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权责一致、合理补偿。实行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保护者受偿,科学界定保护者与受益者的权利义务,合理确定补偿方式和范围,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和沟通协调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受益者付
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联防共治的运行机制。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实现我省森林、水流、湿地、耕地、大气、荒漠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政策全覆盖,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多元化补偿机制不断完善,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的制度体系
(四)明确生态保护补偿的主体。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辖区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节能减排、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沙治沙、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组织推进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补偿相关工作,开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者、生态环境破坏的受害者和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者的生态补偿。省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纵向生态保护补偿的主导作用,积极支持和协调推动省内行政区域之间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补偿,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工作中的积极性。(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五)明确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牢固树立生态空间理念,划定并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围绕构建以大别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幕阜山区四个生态屏障,长江流域、汉江流域两个水土保持带和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生态区为主体的“四屏两带一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逐步对全省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点生态区域(包括省内依法设立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蓄滞洪区),以及森林、水流、湿地、耕地、大气、荒漠等重要生态领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改善给予补偿。(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的标准。
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综合考虑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服务而形成的投入成本及机会成本,包括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耕地土壤改良、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监测和能力体系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投入,以及限制发展造成的损失,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生态环境受益者的获利等,完善测算方法,分别制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标准,适时进行动态调整。(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七)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的方式。
不断强化纵向生态保护补偿的主导作用。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各重要生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支持力度,加快提高各类重要生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除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耕地、公益林保护等资金补助之外,要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保设施(含替代能源、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项目建设投入。要分类施策,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建立横向补偿关系,采取资金补助、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技术和智力支持、实物补偿等方式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在长江、汉江等重点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积极运用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生态产品服务标志等市场化手段,探索市场化补偿模式。(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八)加强生态保护补偿的评价与考核。
切实加强森林、水流、耕地、湿地、大气等领域的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跨市州县流域断面水量水质重点监控点位布局和自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制定完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及时提供动态监测信息。研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推进生态保护补偿信息公开化。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效益评估,积极培育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机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逐步推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通过对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评价,及时、科学评价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实施的效果。(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审计厅、省统计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三、明确各重点领域的主要任务
(九)森林。
建立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将退耕还林补助到期的生态区位重要的退耕还林地纳入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体、以林权权利人管护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可将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用于购买公共管护服务。优先选择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管护。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要求,合理安排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碳薪林采伐补助奖励资金。推动建立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统一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标准,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以增汇为目的的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引导碳汇林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十)水流。
在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监督管理区和重点治理区、大江大河重要蓄滞洪区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加大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力度。(牵头单位:省水利厅;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南水北调办,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一)湿地。
稳步推进退耕还湿试点,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参照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制定退耕还湿补助标准。支持各地统筹相关补偿资金,将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纳入省级湿地补偿范围。鼓励各地出台地方性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办法,制定湿地生态保护补偿的相关制度,探索建立标准合理、范围适度的多元化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二)耕地。
研究制定未污染耕地保护支持政策和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偿制度,对耕地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组织或个人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支持提升耕地地力。统筹整合使用相关资金,加大耕地土壤净化修复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国家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探索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对在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业经营者给予资金补助。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争取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范围。(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三)大气。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xx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鄂政办发〔2015〕89号),每月向社会公开发布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每季度公开发布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结果,据此实行生态补偿和奖惩。(牵头单位:省环保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四)荒漠。
落实沙化、石漠化相关补偿政策和项目资金。在集中连片的沙化、石漠化土地和重要生态区开展沙化、石漠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加大对沙化、石漠化严重区域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适度发展草食畜牧业,对牲畜舍饲圈养予以扶持补贴,提高当地农民参与荒漠化防治工程的积极性。(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十五)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统筹整合现有生态保护资金,综合考虑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生态功能因素和支出成本差异,通过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等方式,逐步增加对重要生态区域的转移支付。支持生态保护补偿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完善森林、自然文化遗产等资源收费基金和各类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征收管理办法,积极落实和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允许相关收入用于开展相关领域生态保护补偿。(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地税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与精准扶贫的相互促进机制。
在生存条件差、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和省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及资金安排上,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建立完善支持贫困农户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的机制。创新补偿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自然文化资源保护资金,使符合条件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人员。合理制定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能源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七)建立健全生态资本的良性运营机制。
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的生态保护新机制,加大生态资本投资力度,释放“资源红利”和“生态红利”。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保护者通过生态产品的交易获得收益。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完善预算管理、有偿使用和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平台。探索地区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等水权交易方式。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接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和交易制度,加大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力度。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落实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政策。积极探索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资本管理公司化运营机制和途径。(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物价局、省能源局、省国税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十八)建立健全依法补偿的政策协同机制。
按照国家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我省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研究制定工作,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鼓励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措施。择机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组织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加快形成损害生态者赔偿的运行机制。(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政府法制办;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五、加强组织实施
(十九)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跨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指导协调,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解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各项任务的统筹推进和落实督办。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实行补偿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奖惩制度。加强试点情况分析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二十)严格监督落实。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推进措施和相关配套文件。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实施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每年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各级审计、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审计和监察。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及时了解各重点领域、重要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最新政策动向,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向我省倾斜。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督察行动和结果要同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有机结合。对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落实不力的,要及时启动追责机制。(二十一)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产品有价、保护生态有责的意识。提高生态保护补偿有关政策制定的社会参与度,广听民意,吸纳民智,营造全社会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发挥好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形成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第四篇:印发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的通知
印发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财政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
为完善我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地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我省生态安全,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按照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在现行激励型财政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力度,通过转移支付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给予适当补偿,增强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有效调动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逐步推进。做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激励型财政机制和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衔接,把生态保护与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机结合,促进生态保护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生态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和发展要求,综合各地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以及自身条件因素,采用不同的生态补偿标准。
(三)奖补结合,重在保护。坚持“谁保护,谁得益”、“谁改善、谁得益”的原则,充分考虑重点生态功能区对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根据维持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相当水平的需要,对其予以合理补偿,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给予一定的激励。
三、补偿范围
省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对生态地区给予补偿和激励。补偿资金按县(市)测算,列入补偿范围的县(市)须同时满足以下3项条件:一是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生态发展区域;二是属于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生态区);三是位于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建制县(市)。
按照生态保护等级,将列入补偿范围的县(市)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国家级生态区,即属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的县(市);第二类为省级生态区,即属于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的县(市)。
四、分配办法
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分为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两部分。其中,基础性补偿部分根据县(市)的基本财力保障需求辅以调整系数按不同类别计算确定;激励性补偿部分根据基础性补偿和县(市)的生态指标考核情况计算确定。具体计算方法见附件1.纳入补偿范围的县(市)继续享受现行激励型财政机制转移支付补助。
五、资金总额及使用范围
(一)资金总额。由省财政根据财力情况,每年确定分配总额,并按各50%的比例确定基础性补偿资金与激励性补偿资金的分配额。
(二)使用范围。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基层政权运转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省财政厅将定期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切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县政府是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统筹本级财力,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提高生态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强引导监督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特点,研究制定所辖地区的生态补偿办法,加大环境保护支出,按规定及时足额向所辖县(市)分配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并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加强工作总结和情况报送,有关地级以上市在每年年底要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情况和使用效果书面报送省财政厅。
(三)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策的跟踪评估。省财政厅要建立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作为下一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七、附则
(一)省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继续执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性措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7‟109号)确定的激励型财政机制继续执行。
(二)自本办法实施起,省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0‟1号)同时废止。
(三)本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一定三年。
附件:1.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计算方法
2.生态保护指标及数据来源
附件1:
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计算方法
一、基础性补偿
基础性补偿部分根据县(市)的基本财力保障需求辅以调整系数按不同类别计算确定。用公式表示:
某县基础性补偿额=„(某县基本财力保障需求×类别系数×调整系数)/∑(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需求×类别系数×调整系数)‟×(省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总额×50%)
(一)省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总额指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基础性补偿资金与激励性补偿资金的合计(下同)。
(二)基本财力保障需求额作为衡量基础性补偿的基本考核指标,反映县级基本公共支出的客观需求水平,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各项支出人均定额标准乘以相应的保障人口加总计算确定(参照财政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规定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基本公共支出越高,补偿越多。反之,则越小。
(三)类别系数。为体现不同类别的县(市)承担生态保护责任的差异,相应给予不同的类别系数,第一类县(市),类别系数为1.3;第二类系数为1.0。对承担特殊生态保护责任的县(市),通过提高补偿系数给予更大幅度的倾斜支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8%以上的县(市)或经省政府批准的水源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5%以上的县(市),类别系数增加0.2.此两项不能重复叠加。
(四)调整系数按照人均财力因素、基本运转因素两项指标加权汇总得出:一是人均财力因素A,权重为50%,对人均财力水平较低的地区适当加大补助力度;二是基本运转因素B,权重为50%,适当考虑县级的基本运转支出水平,对作为县级建制公共支出成本较高(即基本运转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较高)的地区予以适当倾斜。用公式表示:
调整系数=A×50%+B×50%
其中,人均财力因素A(按财政供养人口计算)的分档情况如下:人均财力水平低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县级平均水平30%(含30%)的,A为1.3;低于平均水平15%(含15%)-30%的,A为1.2;低于平均水平0(含0)-15%的,A为1.1;高于平均水平0-20%(含20%)的,A为0.9;高于平均水平20%的,A为0.8.。
基本运转因素B按照基本运转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县级平均水平的差距核定,其分档情况如下:低于平均水平的,B为1;高于平均水平0-20%(含20%)的,B为1.2;高于平均水平20%的,B为1.4。
二、激励性补偿
激励性补偿部分根据基础性补偿和县(市)的生态指标考核情况计算确定。用公式表示:
某县激励性补偿额={„基础性补偿×(某县生态考核指标综合增长率)‟/∑„基础性补偿×(县级生态考核指标综合增长率)‟}×(省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配总额×50%)
选择15项客观反映地区生态保护和改善情况的生态保护指标(见附件2),由省直相关主管部门负责核准并提供当年和上有关指标的原始数值,省财政厅按照核算办法及其相应的指标权重计算确定生态保护指标综合增长率。生态保护指标综合增长率大于0的,增长率越高,获得激励性补偿越多;反之,则越小。生态保护指标综合增长率等于或小于0的,如不低于2009年基期年水平,不享受激励性补偿,但也不扣减基础性补偿;如低于2009年基期年水平,每低于1个百分点相应扣减当年基础性补偿资金1%。
第五篇: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摘 要 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重要保证,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应该只限制于防止野生动物的不断减少,而是应该更加关注对野生动保护增益层面的补偿。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是生态保护补偿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我国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制度入手,探讨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法律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生态保护补偿 立法
作者简介:吴杨浩男,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303
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讨论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就离不开对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研究。本文将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语境下探讨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问题,同时因为野生动物致损救济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本文中将不做研究。
一、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的理论背景
从法学理论角度出发,法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通过对社会各方利益分配的调节,可以激励主体保护生态环境。从原始社会伊始,人们便不断为自己的生存权努力,扩展着自己的发展权。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公害日趋严重,人类对于自身价值、人生意义的追求也不断变化,人类的需求已由原来的追求生存权和发展权层面上升到追求环境层面,环境权成为了人们理应享有的正当权利。环境权是指公民及其相关主体对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它是生存权的前提和升华。但是在实践之中生存权、发展权和环境权之间往往处于矛盾之中。例如内蒙古阿拉善盟占据着内蒙古自治区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也拥有中国的两大沙漠,长久以来当地居民生存以畜牧业养殖为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生存对草原资源的需求逐步扩大。加之沙漠戈壁的生态环境本就脆弱不堪,一旦破坏恢复极其困难。为了防止沙漠化进一步加剧,国家对阿拉善地区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农牧民由畜牧业进入其他行业,但是因为缺乏在城市的生存技能,农牧民的收入极其不稳定,主要还是通过政策补贴予以为继,这样的问题便是生存权、发展权和环境权之间的冲突。
野生动物是生物种群的重要代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文生存权、发展权和环境权平衡的理论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语境下同样适用于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笔者认为对野生动物的生态保护补偿也是生存权、发展权和环境权的平衡。但是这三项权利不仅仅是相对于人来说,也是对野生动物生存权、发展权和环境权的保护。奥尔多?莱昂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提出动植物及其其他生物有“生存下去的权利”这使得在人之外的生命形式与人共享地球的生命享有生存下去的权利。通过建立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野生动物实施有指向性的保护补偿制度,使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单单是简单的防止对野生动物损害的发生,更应该是主动的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做出更有益的努力。这便是对野生动物这样的生命形式的权利予以充分的尊重。
二、我国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和缺失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了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该法条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作出了规定。此外,《森林法》、《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土地、草原、水面等在各自领域的生态补偿制度也作了一些规定,部分省市也对生态补偿开展了实践,如财政部、环境保护部2011年联合印发《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开启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就目前的立法实践来看,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补偿,针对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野生动物的专项法律法规还未出台。
《宪法》仅仅就保护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防止污染与其他公害做了规定,并且将保护生活环境置于保护生态环境之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对生活环境的保护程度。
在《民法》中,规定了野生动物的有权是属于国家所有,如何进行保护补偿未涉及。在与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只用一到两个条文进行简单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其他一些单行法规虽然对其自身调整对象的保护补偿进行了规定,但是都不能认为是对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做出了规定。
三、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法律作为人类利益调节的有效手段对于调节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具有重大作用。就目前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角度看,可对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从不同位阶的法律入手进行立法,并不断完善法律的内容。
(一)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立法体系的完善
1.《宪法》: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下位法制定的依据。可在《宪法》中对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做出原则性规定。如在《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可在此条中加入一款,如“国家建立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对重要生态环境要素重点保护补偿”。由于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如此表述既不失宪法规定的原则性又使野生动物等重点生态要素的保护补偿纳入宪法规定。
2.基本法《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其中只用一条规定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显然这样的规定不足以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更为详细指导。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的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也提到:目前,对生态保护者合理补偿不到位。重点生态区的人民群众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还存在着保护成本较高、补偿偏低的现象。这些现象的根本问题在于补偿机制的不健全。笔者认为在《环境保护法》中有两种规定方式可以选择。
一是在《环境保护法》中开设专章对生态保护补偿进行规定,这样可以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进行相对较为详尽的规定,对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建立完善作出说明,政府根据相关规定制定相应法规。二是针对《环境保护法》出台实施细则。对野生动物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适用的主体、对象、范围、补偿方式和途径、补偿标准作出规定,以确保这一制度的有效实行。
3.其他法律规范:
由于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针对性、灵活性较强,使用专门的法典对者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进行单行法规制并不适合。
一是生态环境下的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方式、标准、依据和范围各不相同。同时又涉及到行政、环境、农林牧业等多个方面。
二是我国立法一项采取“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在法律中原则性条款占据多数,而具体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条款在法律条文中并不多见。
三是目前我国关于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法治实践还属于空白,并无多少立法经验可循。立法者对法律的实践也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考虑到法律实施的稳定性,出台单行法能否在实际中取得良好效果尚未可知,所以使用更具灵活性的法规较为适宜。法规是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政府在制定法规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灵活性,协调各个部门。在区域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考虑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制定适时有效的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法规可以更快速、更直接的对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据。所以使用法规的形式颁布《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条例》将最为合适。
(二)完善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立法内容
1.明确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的对象和补偿主体:
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偿对象不应该仅仅限于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而是应当拓展到一切野生动物。这样可以保全野生动物的多样性,防止未受保护的一般野生动物不断的进入到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可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的不同,在国家做出总体规定的基础上由各地政府对当地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进行一定的区别对待。
野生动物保护补偿实际上仍然是一种人对人的补偿,目的是为了恢复和重建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其最终归宿仍然落到了生态系统上。这种补偿不仅包括对生态建设者成本费用的补偿,还包括对因生态建设活动而遭受损失及丧失发展机会者的补偿。对于野生动物生态保护的补偿不应当仅仅关注损益性补偿,还应当关注增益性补偿。补偿主体因补偿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在损益性补偿中应当以“谁致损谁补偿的”的原则进行。因为野生动物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接受补偿的一方应为国家。补偿实施者应当是直接从自然中获取资源或间接从事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活动以及从事其他经济活动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对野生动物生息造成影响等行为者。对于增益性保护补偿,以“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行,国家是受益方,则国家是补偿的主体。
2.拓展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的方式:
在补偿方式上,主体仍然以政府资金补偿为主,形式可以采取中央地方财政补偿、政策优惠、生态补偿基金、环境税费制度。在市场补偿上可以采用公共支付,一对一交易,市场贸易。在补偿方式上可以采用货币补偿、产业补偿、项目补偿、智力补偿。除此之外可以探索各种新的补偿融资方式,如:企业集资、金融机构债券、国债、绿色保险、pfi、bot、tot投资资金等。
3.明确野生动物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
补偿的范围首先应该是对超出野生动物生态自我恢复能力部分的补偿,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要素的活动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扰动,人类活动的正常扰动在一定限度之内是合理的,当人类活动扰动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时,人为的补偿必不可少。其次是对使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增益的补偿,当人开始有意识的对野生动物的生存进行保护时,这必然会限制部分地区或者人员的发展权,此时对该地区的经济和人员进行补偿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