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5篇范文)

时间:2019-10-19 00:1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

第一篇:《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

暑假中,我阅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

书中许多篇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作为美国天赋教育的入门功夫,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不仅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东西。死记硬背、人云亦云,那是末流功夫。批判性阅读才是硬功夫,才是高段位的阅读行为。

想想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氛围中,批判性阅读简直无异于自杀。虽然我们中国的素质教育喊了许多年,对***的方式和人才的评判标准不改变,素质教育终将只是停留在嘴上。像我们的数学学科还好一些,(但是开放式的试题在正式***中几乎没有),语文等学科方面,许多答案只能是现成的。为了班级的平均成绩,有哪个语文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去批判性地阅读课文?尽管事实上这些年在网络上有许多教师或专业人士都对现行的教材进行了抨击,但是事实上哪些课文不是精选的佳作呢?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

据说前几年,作者到哈佛办事。友人指给他看: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什么谜底?朋友引而不发。寻思了几天,豁然开朗:哈佛想告诉她的学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追求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行为。

但是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中国,我们能对学生这么说吗,我们告诉孩子们,书本虽然传播了知识,但是同时也传播了谬误?恐怕没有几个教师能够敢于对学生这么说吧?我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书本上的当然也是正确的,这样的观念早已潜移默化了,让他们进行批判性阅读,确实困难太大。在某些问题的答案上,我们经常灌输给学生的是,只有这样的答案才是唯一正确的,其他写法都会扣分或者不给分----由此可见,分数仍然是控制着教师和学生的命门,为了分数,我们只能舍弃其他开放式答案,哪怕是同一种意思的不同表达,而只能用经典的标准的答案来写。

批判性阅读,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环境下,仍然只能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梦。

第二篇:《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报告

素质教育在美国

还有2个月就到了又一年的高考,“一分都不能差”的中国高考制度,对我们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但是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留美博士,他是如何用他那犀利的眼光洞察中美教育差异的。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他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深刻的体会和思考。这次我要讲的就是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又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这本书不长,所以我花了一天就看完了,但是作者讲诉的那些问题却个个发人深省。当我第二遍细细品味时,才明白,有些问题我们一直以来都理解的不是很到位。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素质教育和美国素质教育的不同点和根本区别。作者“采取了一个较自由的既叙事又论理的写作方式”,用作者的话来说,“只希望读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思考一些问题,更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可”。确实,文章中作者利用发生在儿子矿矿身上及其发生在周围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例子,对中美教育进行比较,在对中国素质教育提出一些疑问的同时,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反思空间。

全书共分十个部分来叙述: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二、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三、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四、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

五、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六、到大学阶段方做学问吗?

七、教育要不要平等?

八、要不要惩罚孩子?

九、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观念问题。

十、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体制问题。

作者在其文字中并没有对以上每个问题做出明确的解答,但却在平实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他的观点。特别是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本书的十个部分涉及到的问题,都是目前我国教育中碰到的困惑。很多问题在国内引发了很多争论。比如,本书封面提出的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个困惑?”这确实是一个困惑,所以才引发了这么多争论。“我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在世界大学的排行榜中一直在300名以外,近几年,北大进入300名了,但也仅仅是靠在300名,而清华则是接近300名了;”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漫漫其修远!”。中国的科技发展也还任重道远,所以中国离诺贝尔奖的距离远矣。这似乎也是中国没有培养诺贝

尔奖的一个原由。但想想,世界上不是也有很多比中国穷、比中国科技发展落后的国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这种理解似乎不那么经得起推敲。杨振宁多年前就中美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1)中国基础教育扎实,创新不足;美国基础不牢,创新能力教强。(2)中国中小学教育优于美国,高等教育不如美国。(3)中国教育适合于天资平庸者,美国教育适合于天资聪颖者。并且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认同。那么,“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是否就说明中国基础教育优于美国,“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是否就说明美国高等教育优于中国呢?在杨振宁提出他的观点多年后,2003年11月,1982年最高荣誉菲尔斯数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丘成桐提出,所谓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强于美国,“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陶醉”。丘成桐的话对一直沉浸在“中国基础教育优于美国”而沾沾自喜的我们,可谓是当头一棒。本书虽未对此问题给予明确的答案,但其中众多平实的例子却是正好不过的证明。

通过这次的阅读,我纠正了自己以前的一些错误想法。下面我就结合此书谈谈几个本质上的错误认识。

1、对于创造,我的定义是,只要创出别人想象不到的,或不曾想到的,基本上就是创造。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创造应该是把“创”和“造”这两部分有机地联在一起。“想出新方法”来解决了数学难题,这无疑是创造。但如果只“想出新方法”,而这个新方法并不能解决任何数学难题,这则是只“创”不“造”; “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说法也界定不清,用旧的方法往往也能 “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同样不能算创造!创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2、技能与创造的本质区别。一直以来我总是把技能与创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觉得技能等同于创造。听了黄教授的分析,才发现了我又一认识上的误区。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出来的。“练”与“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中国传统意义的“教”却与“训练”混淆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地步。

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因此,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把“教”变成了“训练”。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这两个阶段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3、对于孩子的惩罚。我从教以来一直都认为严格的惩罚会是孩子避免错误二次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今天,我明白了对于孩子的惩罚,不是我客观的、被动地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让孩子通过体验一些错误带来的恶果,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孩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以后的生活中才会努力避免。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所在,素质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

当然,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师生关系等,我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尽管中国、美国的教育方式,大的前提不是能很快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但是作为一名未来可能成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掌握这最新、最真、最准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搞好我们中国的素质教育。

第三篇:素质教育在美国

素质教育在美国

什么是素质教育?美国教育者认为教育强调的技能不能过于具体,而应该更加重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比如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素质教育在美国,不仅仅讲的是。

学校教育:理念: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不适宜升学率的高低、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标教学效果的指标,也不急于向学生们灌输大量的知识,而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从学前班到高中,侧重培养学生能力,培养的大类是”语言和交流”“生活技能”“数字科学”“社会研究”“健康和体能”“世界语言”“艺术素养”等

但是我不是简简单单的介绍书中的内容,而是跟大家分享我从这本书中学到教育孩子的一些理念和方法。首先,什么是素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小学评三好生的要求:德智体美。那么美国教育者眼中的素质是什么呢?我希望在接下来的PPT展示中,能够给大家一个概念。这本书所讲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里的素质教育,而且还有在家庭里的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先做一个假设,如果你生了一个漂亮的宝宝,那么你想你的宝宝将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或是说拥有怎么样的品质呢?

今天,我要介绍的书是刘燕敏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一共分为九章,每一章又分了几个小标题。我先很粗略的讲一下每个小节,然后再挑一个我认为很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小节细讲。

1、1:(这一节讲了素质教育的大概,其中讲到美国很多中小学学校使用的是“开放式”教室,教师的墙壁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活动安装,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我想学生们应该会很喜欢在这种教室上课。:

1、2:(这个标题很显然,说的是在美国分数永远只是个形式,他们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社会表现。分数只是反馈老师授课水平的工具。基于本国国情,此书给出了四步分析法,但因时间不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交流)。美国教育对基础的普遍定义是广阔的,比如他们通常都会开设几百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举个具体的例子,菲利普·艾克赛特学校是美国一所比较著名的高中,请注意是高中哦!该学校把一共400多门课程分门别类地分成16个学科,有现代语言、古典语言、英语、历史、宗教、人类学、心理学、经济、艺术、舞蹈、戏剧、音乐、体育等。对比一下我们的高中课程,我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呵呵”。而且该校仅2000届的251名毕业生,就有整整100人进入常青藤大学学习。接下来是第二章,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唤醒教育,说的学术一点,所谓唤醒教育,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是教育者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天赋理性和内生性力量,从而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太抽象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问他的学生:“毛衣会产生热量吗?”孩子们纷纷回答说:“能!因为冬天的时候,人们穿上毛衣就不会冷了。”老师笑着说:“好,我们现在来做个试验,看看毛衣会不会产生热量。”就这样,老师将温度计给其中一个穿毛衣的孩子,让他把毛衣脱下来,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毛衣里。然后过了10分钟,老师把温度计拿出来,结果显示温度并没有上升。有的孩子认为可能是毛衣太少,而有的孩子认为测量时间太短。为了得出最后的结论,老师又找了几件毛衣,然后叠加起来将温度计包裹后,又放了很长时间。最后温度计的温度当然是没有上升,而且所有的孩子都明白了毛衣本身并不能产生热量,人之所以穿上不冷,是因为它保持了人的体温。这就是唤醒教育。在这里,老师唤醒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怀疑精神。在第二章中我想详细讲的是如何让孩子开口

表达自己。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传统教育是强调吸收,轻视表达。我们从小就接触这种照本宣科的教育,使得我们除了会死记硬背之外,就是保证完整且准确地吸收外来的信息,导致我们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组织教育培养的是会说话的孩子,而不是只会听话但不会表达的孩子。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只有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才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那么该怎么做呢?首先要珍视孩子内心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欣赏他们的创造。其次,尽量不要纠正孩子一些看似幼稚的错误,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经历都是非常有限的。再次,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最后,要教孩子学习知识,更要让孩子反馈认识。第三章最大的主题就是不要剥夺孩子爱玩儿的天性,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重要性,所以这章就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的一句话带过,他说:“孩子是以玩游戏为生命的。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获得充分、健康的发展。”第四章,主要讲的是智商与潜能,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不断地激励、赞美和期望能够激发和唤醒一个人的潜能,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这些年流行的“赏识”孩子的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倡,但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一位心理学专家忠告广大家长:不要夸自己的孩子聪明。有一项研究发现:家长夸孩子勤奋,比夸孩子聪明更有效。因为夸孩子的勤奋可以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一种勤奋比聪明更重要的概念。接下来是第五章,在我们国内,智商“投资”成为主流的时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里,情商教育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少年儿童的必修课程。现代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80%取决于情商甚至情商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什么是情商?情商是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忍耐和抗挫等方面的品质水平。那什么是情商教育呢?情商教育也称为社会及情绪能力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自信心、情绪管理、竞争力、挫折抵抗、沟通、压力应对、人际关系及领导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早在1991年,社会情绪发展计划就开始出现在美国各州的中小学教育大纲中,并明确规定学时和教学目标。情商是后天形成的正确观念和一系列额关键技巧,对3~12岁的孩子来说,很有必要进行情商训练。其中,3~6岁时孩子培养建立良好的秩序感、自信心、探索求知欲、乐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年龄;7~12岁是孩子意志力、专注力、勤奋感、良好的挫折抵抗力、优秀的合作和领导能力、积极的人生观形成的关键年龄段。而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人类的幽默感是怎么来的呢?有相当一部分刚出生的婴儿“幽默意识”与生俱来。因此,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家长甚至在婴儿刚出世6周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故意将抱着的孩子做“下坠”的动作时,一些孩子会在体味到身子下落的一种特别感觉的同时,竟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这完全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于是脸上可能会浮现笑容!那么该怎么培养呢?当然首先父母应该是个幽默的人,最起码要能真正欣赏幽默。然后要多给孩子看或读幽默轻松的故事。最后要多让孩子讲讲有趣的事情。因为孩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总是很有表达的欲望。这时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并发出会心的欢笑。第六章,讲的是德商。什么是德商?简单的说就是道德素质。做义工就是欧美教育培养孩子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表面上看孩子们做义工似乎占用了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甚至需要经济上的投入,但这种行为却能让孩子们获得用金钱难以衡量的收获。通过义工工作,能积累经验、认识社会,学会与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人交往,在奉献和回馈社会的同时,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做一次义工产生的正面心理效应,抵得上孩子长大后看8次心理医生。第七章,主题是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心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宝贵的。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呢?这里给出了几种方法

1、让孩子去做义工,从而获得经验和心得

2、让孩子多从事公益活动

3、把我和留心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最佳时机,什么是最佳教育时机呢?比如当电视上出现为灾难而捐赠的活动时,要抓住时机,准确地为孩子解释这些募捐活动的用意和方法。

4、将“给予”、“奉献”变成一种家庭活动,在美国,更多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将圣

诞节原本买礼物的钱省下来,直接让孩子选择捐赠的机构,以孩子或家庭的名义把那些省下来的钱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捐赠给一些慈善机构等。这样的活动队孩子的爱心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我为什么要推荐看这本书呢?

首先我们都承认中美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我们中国教育注重基础知识,而美国教育注重学习方法;中国老师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端坐、认真听讲,而美国教学方式比较新颖逗趣,课堂纪律比较松散。

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好的大学,录取标准有严格的统一分数线,学校越好,分数越高;美国的大学都是独立招生,高校在录取学生时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而是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人来评判。很显然,我们是在拿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在对比。对比的结果怎么样呢?这本书提供了一些相关信息和某些答案。

我们都知道,美国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从独立建国至今不过两百多年时间,美国却一跃成为教育超级大国,其中必然有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之处,比如美国的常青藤素质教育。

美国的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八所大学。而习惯上,人们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其核心是对真理的认真探索及道德水准的提高。它告诉我们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这些常青藤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绝不是书呆子,而是具有极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也就是说,他们培养出了对社会“十分有用”的人。

这本书全面诠释了美国素质教育的标准、唤醒教育、玩的教育、潜能开发、培养情商、德商教育、情感教育、能力教育、财商培养等素质教育的几大方面,同时,每个方面都具有生动鲜活的案例、详尽的分析和指导方法。

第四篇:素质教育在美国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初中语文萍钢中学文颖洁

多年前,在朋友的书橱看到《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随手翻翻感觉还错,后来又自己特意买来看了。

作者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他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深刻的体会和思考,结合自己儿子在成长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不同处。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也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而中国孩子听的讲座多是成功人士,道德楷模,功利化的因素太得。中国的父母老师都认为孩子只要一心把圣贤书将来自会有出息。孩子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是以人为本在的教育,它们把人看成教育的受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教师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下具有高素质的孩子。

第五篇:素质教育在美国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我第一感觉就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被称为“天堂”的大学,我们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太压抑了。在书本上、电视上、网络媒体上,我们见识过美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停地向往他们的模式,我们感叹过,抱怨过,但却不知道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究竟是哪里不对路。读了这本书,我不能说中国的教育模式落后,否则也不会出现像“最强大脑”节目中那么多优秀的中国参赛者与别国的站在同一舞台进行对擂的场面,我只是想针对书里的某些观点发表我作为一个享受了十几年中国化教育学生的看法。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小时候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做错了事,比如,放学回家父母叫我们做作业我们总是说先玩会或者看会电视再去、也或者父母为我们报一个学琴或者学书法或者其他的什么兴趣班,他们总喜欢说这是为我们好,那是为我们好,由于不喜欢,我们会耍小性子„„可结果总免不了一顿骂或者打,最后也是我们妥协。就像书里解释的:“中国的家长事无巨细多是按照自己的设计和设想来改造孩子。”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很多,我们总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就像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总会为了在最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去不断考各种证,因为父母和老师说这些很可能会成为好的工作的“敲门砖”。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一路的学习真的很疲惫。

而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美国学生和我们不一样的学习场景。他们也做作业,在他们“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作业并不像我们学习布置的那样多,老师对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包容式的教学模式,他们注重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父母也一样,他们把孩子和自己放在同等高度上,“尊重孩子”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当然,他们也会教育孩子“责任”这一重要性,他们不会约束孩子的天性,在学习和玩这一问题上,他们往往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孩子的提高。孩子也是人,他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我决定自己的意向,自我安排自己的生活。让孩子独立。这种放手的方式,会让孩子自觉地去承担责任,哪怕有一天父母不在身边。独立还不仅仅包括在生活上,精神中的独立也同样必不可少。做一个具有独立性格,独立精神的孩子,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想必早已经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了。中国的绝大部分父母觉得读书才是王道,甚至觉得读书是唯一出路,这在农村家庭中表现得更加强烈,传统思想觉得,除了读书,其它的知识不需要去涉猎,这与所谓的“专攻”是一致的。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后,我开始反驳这一观点。他们不主张所谓的”专攻”,他们尊重孩子的天性,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喜欢什么就发展什么。我们不难看出,成绩不好的孩子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他们当中有体育运动优秀的、能打工的、能说会道的、能写会画的,在某些方面,他们都具备相当高的素质。只要发挥各自的特长、优点,都可以达到“优秀素质”的目的。某方面不足、不擅长的,可以在其他方面,以其他形式来弥补、平衡。我觉得现在中国教育的某些领域也在向美国靠近。拿当今中国一大热点——考研 来说,既然叫考研,就只能就其某一领域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有所建树。考研的前提是自己对这方面首先得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有努力的动力,这一点与美国的教育模式还是有一定相似度的。但是从考研的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中国绝大部分父母让孩子考研的出发点却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这与美国家庭的出发点大不同,在这一层面上,兴趣,似乎成了第二考虑因素,因此就不免出现在选择考研的时候选择了好找工作但自己并不喜欢的学科。这样的考研初衷无疑对中国孩子形成了巨大压力。

作为一名师范生,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很茫然,也许将来我会成为一名教师,一名与《素质教育在美国》理论阐述相背离的老师。在当前的中国式教育这一大前提面前,很多老师可能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但在应试教育面前,很多东西我们似乎是改变不了的。但从当前形式来看,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像黄全愈博士这一类人的深刻思考,这也是一大进步。教育本就是一项以塑造人才为目标的伟大事业,当然,它也需要顺应世界的主流,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我们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国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下载《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报告(范文模版)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报告其实我早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拜读过这本书,也写过这本书的读书报告,但是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后,对这本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许多当时没有得出的一些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严塘中学谭谆祺由于本人是非师范生,所以深知自己在教育理论知识上的不足,所以在入职前的那段日子里,我在网上选了好几本有关教育的书,其中《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这两天看完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书的作者是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同时他也是位父亲。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自己的儿子矿矿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最近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有这样几句话非常吸引人:“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

    素质教育在美国浅析

    浅析《素质教育在美国》 看这些教育类书籍的时候,我都感觉到有一种压力、责任。因为,作为一名师范生,兼具着双重身份,现在的学生,未来走上讲台的老师。很多时候,我们不同于一般的......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满满的是感慨和忧虑,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感触更是深。 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数落过,希望过,无奈......

    读《 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 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素质教育"这个词,在如今的重庆可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最近我读了黄金愈先生所写的《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感触颇深。虽然在美国的报刊杂志,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