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治建设心得体会交流发言2
加强普法“牵引力”,为基层治理赋有法必依“动能”。“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必须坚持基层法治建设。
一方面加强普法力度,让法律深入人心。坚持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民法典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法典宣传,各级干部应当带头学习法律、培育法治思维,深入群众、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法律真正走进基层、贴近基层。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基层依法治理人才队伍,培养尊崇法治、联系群众、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基层依法治理人才队伍,让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等乡土化法治建设骨干为群众送上“信任之法”,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让法治阳光普照每个家庭。
凝聚立法“向心力”,为基层治理赋有法可依“势能”。“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基层作为国家依法治理的薄弱区和边缘区,基层党委政府当用好法律这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立法为公,执法为民。
一方面要保持法律的严肃。严格施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硬法”,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辖区实际的制度条例,让群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另一方面,要把握法律的温度。在实际基层治理中,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是“柔性”的、“感性”的,所以必须结合“软法”与“硬法”,创新“德治”与“法治”,既讲法律准则,又讲道德原则;既有法律的“硬度”,又有法律的“温度”。
纵横用法“合力”,为基层治理赋执法必严“机械能”。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一方面要带头培养法治理念,用身体力行践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标准,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保持对权力的一颗警醒之心,不将手中的权力视为“万灵药”,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让法律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
另一方面要推动依法治理向纵深发展,加强学法用法建设,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群众“信法”不“信访”、“找法”不“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