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灵活看待。
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宣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4.5 生姜2片 厚朴9 杏仁9 麻黄1.5 贝母9 苏子9 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0℃,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僵蚕一钱 前胡五分 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
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强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⑴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⑵溢饮,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⑶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准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宣肺纳肾。处方为:麻黄4.5 肉桂0.9 沉香1.5 白芍6 细辛2.1 干姜3 五味子3 半夏6 炙甘草6 蒌仁15 莱菔子12 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瘳。刘老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总结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大家可参考《刘渡舟验案精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小青龙汤皆为表证兼喘的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表虚兼喘,临床以有汗而无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龙汤为表实兼喘,为无汗而有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
读伤寒论心得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回顾中西医发展一路起来的历程,中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难免会让人对它心存质疑。虽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中医也是有偏见的,特别是我们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在南方医科大学学习两年西医的我们对中医这种富含哲学而又需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知识才能理解的学科,在缺乏这时代知识又一直接受西方原子论教育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抽象而又模棱两可的东西。记得《中国医学史》的吴老师跟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迷迷糊糊地活。或许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吧。
接受中医教育一年半了,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和坚定自己学中医的信念,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大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是邓老的一句话说得好中医之所以没效是因为你没学好。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这个学期学了《伤寒论》,四大经典医著之一,大家都很重视,再加上有幸是李赛美教授教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大了。李赛美教授会给我们放临床主任查房病案分析视频,我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因为我不仅让我们可以了解临床上是怎样用《伤寒论》去解释和辨证辨病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加深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减轻了以前我们一味上课枯燥无味的只看PPT的现状。减少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去看《伤寒论》各家之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所看到的内容感兴趣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觉得别人说得好的、总结得好的地方,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讨论条文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切入点,同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再者大家分享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增进我们的友谊,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这个学期看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觉得这对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很有帮助的,里面有他用经方治疗的个别案例这更加深我对经方的疗效的认识以及经方运用的临床思维都有所帮助。记得刘教授在讲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讲得挺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这解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去芍药,也更总结了张仲景是怎样运用芍药这一味药的。这也给我们在《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要加芍药了。
我是个爱想东西的人,脑袋里有时总有些奇异的想法。我有时会着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这两本都是医圣张仲景的手稿,总想怎样找个切入点把这个两本书联合起来读,或许会更好理解。例如,咽喉溃烂一病。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方所治的咽喉溃烂症,苦酒汤侧重于痰,所以用半夏涤痰散结。然而甘草泻心汤是个寒热错杂,偏于热为患。所以用了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来苦寒清热燥湿。临床上出现咽喉溃烂症时,这两首方都是可以加减运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里面的药物寒热各自调整一下,运用范围更广。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非常清晰,而且他的经方也是在临床上被验证过,确实是有效的,而且疗效非常好,这无须再去质疑了。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攻破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肿瘤的证治方药,这也给了我们一块新的领域,毕竟这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也让我们在学习张仲景的辩证和临床思维后,学会举一反三地开阔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经验,用实际去验证经方的效验和攻破这难关的可能,去填充这页空白。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也坚信中医治疗肿瘤是永远比西医更具优势和人性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更坚定了我攻破肿瘤这一难关的信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自从我踏上医学这条路,认识到肿瘤这个世界难题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这一块,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可以攻破肿瘤这一难题,至少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更有优势的。虽然我知道我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有信心,坚毅走下去,就像人类登月这一步的跨越一样是有可能的。
读伤寒论心得
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20,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
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等。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剧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其证多属内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另有微热约束脾的传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症,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证还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枢机不利还包括有若干兼证,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
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读伤寒论心得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
。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伤寒论心得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作为毕业班学生,已经经历过临床??,有幸在实习期间能在一附院见到各老师在临床应用经典。这让我也有些临床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
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第二篇:读《伤寒论》有感
我学《伤寒论》有感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出现头痛,恶寒,流涕,无发热,不恶风,电话给我,我认真一想,这不是麻黄汤证吗?加之我朋友有多囊卵巢的病史,体质不好,曾看李可的书籍说可以加巴戟,于是麻黄汤加巴戟,把方子发过去,3天后我朋友给电话说感冒已好,并且没有了以往感冒完后的疲乏感,那时,很有成就感。觉得《伤寒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那如何能进一步读好它? 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这就是张仲景在辨方证过程中,总结出的六类证候,也即后世所称的三阴三阳、六经,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又反过来指导辨方证,使《伤寒论》成为六经辨证、辨方证的完整的经方理论体系。仲景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辨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例如桂枝汤的适应证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加葛根汤方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项背强几几。一味药物的不同,意味着相应的适应证不同,甚至药味相同,用药剂量不同,其适应证也不同。所以指导应用方证的理论只能是辨方证的“一元论”,即有是证用是方。最后还是要从方入手.一个方一个方的研究细心体会它的病因病机在何处,为何如此组方,为何同样的症状,却要以不同的方处之,.比如头痛,发热,恶风,汗出,桂枝汤主之,为什么头痛?为什么发热?为什么恶风?为什么汗出?必须一一找出所以然来,头痛者因伤于风者,先犯太阳,头为诸阳之会,太阳又有巨阳之称,所以头痛.发热者,风与卫搏,风与卫皆为阳,二阳相搏,则发热.因伤于风者所以恶风矣,汗出因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所以桂枝下咽,阳胜则毙.伤寒不可如读小说,.必须要在一个字上寻其不同之处.比如伤寒论中,常有“反发热”“脉反沉细”之语中的“反”字,这一个反字就提出了,反,就是不应的意思,不应出现的症状现在出现了,就是不同之处,学者自续留心.比如大青龙汤证:伤寒,发热,头痛,脉浮紧,烦躁,大青龙汤主之.与麻黄汤证相比较:伤寒,头痛,发热,一身尽痛,麻黄汤主之.大青龙汤的症状其实与麻黄汤并无二致,而方中亦是麻黄汤中加石膏如鸡子黄大,为什么加石膏?就要从烦躁二字上寻病机了,烦躁多为阳明热症,正因为有太阳症与烦躁并见,说明太阳与阳明合病,则一发表之寒,二清里之热.这就是大青龙汤的病机所在,若读伤寒论每一个方,都能如此寻出病机所在,那你不是伤寒在大家,但也是学有所成了.还要注意轻重之别,大青龙汤与麻杏石甘汤俱为发表清里之剂,而石膏之用量大不同.为什么?因为大青龙汤是表寒重,里热轻,所以石膏才用鸡子黄大,而麻杏石甘汤则是表寒轻,里热重。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东京近畿大学有地滋教授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一时间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小柴胡汤制剂成为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几年里,津村顺天堂成了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顶峰。但自1987年不断报出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的新闻后,津村顺天堂于1997年破产,2000年其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对这一事件,一些人认为这是“小柴胡汤的副作用事件”,而日本的中医界人士则认为,这是没有遵守中医辨证论治的结果,并且揭露出有地滋不让年青人学习《伤寒论》,并且强调“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消失了,还要长期服用小柴胡汤”、“汉方药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的错误论调。这说明,不辨方证,只是根据西医的诊断就给服小柴胡汤制剂,是造成所谓的“小柴胡汤副作用事件”的根本原因!这一历史的教训,说明了辨方证的重要性,即所谓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其次,学习《伤寒论》,药量也很重要。还是以桂枝汤为例,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非常平常.但只这五味药在伤寒中的变局是最多的,桂枝或加其量,或加其味,或减其味,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适其所以.比如桂枝汤加桂枝量,则为桂枝加桂汤,加芍药量则为小建中汤,去芍加附则为桂枝附子汤,去桂又为芍药甘草汤,其他的有麻黄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泻心汤类方,总结体会相类方之间的主治和药味药量的区别,再结合多看书,也会有所收获。
再次,学习《伤寒论》,药物的煎煮法也很重要。就拿麻黄而言,《伤寒论》中用到麻黄的方剂共有7首。7方用麻黄虽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还有略有差别:一是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等,都是“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升麻汤等,都是“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三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由上可见,麻黄在不同的方剂中的煎煮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病症,仲景采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茯苓要先煎的很少见,但是在《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后却明确指出:“上四味,以甘烂水,先煮茯苓,减二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古老的中药煎煮法似乎已经过时了。现在通常都是用机器煎煮,虽然省事省时,但是药物都是一股脑地投下去了,先煎、久煎和后下的不同效果就很难体现了。也有患者在自己家中煎煮,这样虽然能够区分先煎、久煎和后下,但是即便是先煎,如上所述,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恐怕很少有患者能够掌握。今人为了省事,煎煮中药时大都一概等同视之,虽然煎煮省事了,但是中药的效果却大大降低了,以前吃三剂就能好的病,现在也许要吃上七剂,中医的疗效也就无从保证了。仲景当年写书时尚无纸张,故《伤寒论》中语言比较简练,但是为何在煎煮法上,仲景花如此之多笔墨?由此可见煎煮法之重要性。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还要注重伤寒方剂的服用方法。比如在桂枝汤证中,服药后须服“热稀粥一升余”,为的是“益胃气以助药力发汗”,还要“温覆令一时许”,覆盖衣被,温助卫阳,利于发汗。这是个发汗的好方法。我也曾单用这个方法治好我自己的感冒。那是前2个月,我那次刚开始感冒,有点鼻塞及怕冷,当时正在上班,没药吃,有点辛苦,因为怕冷,我就多喝热水,想暖暖身,喝到第三杯还是第四杯热水时,微微觉得身体发热有汗,怕冷的感觉慢慢减轻,同时无意中发觉,鼻子也没那么塞了,当时一个激灵,无论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都强调汗解,那如果我能让自己出汗,这感冒就应该好得了,说句不好意思的话,我自己也不愿意吃苦药,心想就用“热稀粥”法吧,打个电话给家人,让她们煮粥给我,想了想,要求加点葱白一起煮,解表散寒嘛,中午回到家里连喝俩大碗热粥,接着盖被避风焗汗并睡觉,嘿嘿,一个中午觉,病好了。
《伤寒论》博大精深,希望我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做好治病救人的工作。
第三篇:伤寒论读书心得
伤寒论读书心得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1
每次读到《伤寒论》的序,都很慨叹古人的品质。医道能够传世,不但仅是因为能够治病,更不是因为能够赚钱,而是因为医道中包罗的修身齐家的智慧和胸襟。
在《伤寒论》序最开端写道:“怪现在居世之士,曾不注意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十分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亡,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厥,莫能醒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基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这真是如今群众的写照,现在的人把钱放在第一位,美其名曰“向钱看”,从不关怀自己的品质,更不会琢磨医术,当自己身躯展现问题的时候,忆草好吗,只能去找同样只关怀钱而不关怀医术的医生,结局显而易见。目前许多人从不曾学习过中医或西医,就对中西医妄加评价,诚实好笑。许多人不懂中医,不懂西医,而说道中西医联结却能大谈特谈,真实荒诞。更有一些自认孝敬的儿女,未曾真实想过怎样对父母的'身躯利于,只是遵从广告,的确让人啼笑皆非。
《伤寒论》序的后半段是写给现在的医生的:“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一直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如尺握手不如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似乎,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罢了。夫欲视死别生,实刁难矣。”
中医和西医说究竟只是两门学识,学识本无对错,对错取决于利用这两门学识的医生。当医生学艺不精,而又不曾功德的时候,中医、西医都是不合算信赖的,更恐怖的是,不曾功德的人不知晓自己不曾功德。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2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回顾中西医发展一路起来的历程,中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难免会让人对它心存质疑。虽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中医也是有偏见的,特别是我们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在南方医科大学学习两年西医的我们对中医这种富含哲学而又需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知识才能理解的学科,在缺乏这时代知识又一直接受西方原子论教育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抽象而又模棱两可的东西。记得《中国医学史》的吴老师跟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迷迷糊糊地活”。或许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吧。
接受中医教育一年半了,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和坚定自己学中医的信念,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大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是邓老的一句话说得好“中医之所以没效是因为你没学好”。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
1、各病有主脉;
2、一脉主数病;
3、一病见数脉;
4、脉法颇灵活;
5、用脉象解释病机;
6、以脉象指导诊断;
7、以脉象指导治疗;
8、据脉象推测预后;
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
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
1、治未病;
2、注重顾护脾胃;
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
4、强调标本缓急;
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
7、注重整体护理。
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这个学期学了《伤寒论》,四大经典医著之一,大家都很重视,再加上有幸是李赛美教授教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大了。李赛美教授会给我们放临床主任查房病案分析视频,我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因为我不仅让我们可以了解临床上是怎样用《伤寒论》去解释和辨证辨病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加深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减轻了以前我们一味上课枯燥无味的只看PPT的现状。减少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去看《伤寒论》各家之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所看到的内容感兴趣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觉得别人说得好的、总结得好的地方,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讨论条文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切入点,同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再者大家分享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增进我们的友谊,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这个学期看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觉得这对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很有帮助的,里面有他用经方治疗的个别案例这更加深我对经方的疗效的认识以及经方运用的临床思维都有所帮助。记得刘教授在讲“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讲得挺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
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这解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去芍药,也更总结了张仲景是怎样运用芍药这一味药的。这也给我们在《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要加芍药了。
我是个爱想东西的人,脑袋里有时总有些奇异的想法。我有时会着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这两本都是医圣张仲景的手稿,总想怎样找个切入点把这个两本书联合起来读,或许会更好理解。例如,咽喉溃烂一病。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方所治的咽喉溃烂症,苦酒汤侧重于痰,所以用半夏涤痰散结。然而甘草泻心汤是个寒热错杂,偏于热为患。所以用了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来苦寒清热燥湿。临床上出现咽喉溃烂症时,这两首方都是可以加减运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里面的药物寒热各自调整一下,运用范围更广。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非常清晰,而且他的经方也是在临床上被验证过,确实是有效的,而且疗效非常好,这无须再去质疑了。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攻破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肿瘤的证治方药,这也给了我们一块新的领域,毕竟这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也让我们在学习张仲景的辩证和临床思维后,学会举一反三地开阔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经验,用实际去验证经方的效验和攻破这难关的可能,去填充这页空白。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也坚信中医治疗肿瘤是永远比西医更具优势和人性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更坚定了我攻破肿瘤这一难关的信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自从我踏上医学这条路,认识到肿瘤这个世界难题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这一块,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可以攻破肿瘤这一难题,至少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更有优势的。虽然我知道我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有信心,坚毅走下去,就像人类登月这一步的跨越一样是有可能的。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3
冬天容易感冒,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药不挂吊瓶,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好了,而有的人吃药挂水,不小心还弄个肺炎出来,为什么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反而白血病之类的器官病变性疾病反而比以前多了?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有打那么多针,吃那么多药反而体质比现在的孩子要好?……当时处在冬天,对感冒发生了兴趣,我在网上发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从对人体遭遇寒气开始,描绘了我们所说的“感冒”在人体内的一步一步的变化,一直到有些人到了“病入膏肓”,书中所写的就是我想知道的,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谁知道非常失望,我看到的《伤寒论》就是学生时代用的教科书,这不是我想要的,就象英文原著永远比中文译著更有魅力;老外看了翻译后的我们的`古诗就象喝白开水一样,永远没有我们读古诗时所能体味的那种意境。虽然我临时看不懂,但我也要看文言文的,时间长了我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我看了那些教科书倒是懂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呢,谁知道翻译成白话文的那个人自己水平任何?
终于在一次图书展览会上我找到了一套中医书籍,而且正好符合我的水平,有文言文原文,不但有注释,而且还有京城名医之后写的译文,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尽管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比较晕,看不懂原文且不说,看了译文我都晕晕乎乎,好在不要考试,我慢慢看,有精力看原文,没精力对照着看,要不干脆看译文。时间过去了半年,一本书好歹看了一遍,但我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不过我还在看,同时通过其他方式,或者是中医名家的讲解,或者对一些我们见到病症的讨论,我发现我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的无知,因为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我也从原来的碰到谁感冒了喜欢买弄一点医学知识到现在闭口不言。
用小侄女的话说,你们家净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时不常见到的书,别人不常常吃的东西。但我相信,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比美国2左右的东西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4
“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更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而对西医相信至极。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因而复兴传统将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
现在有多少青少年了解中医?知道中药呢?不得而知。眼见的事实是,孩子们有个头痛脑热之类的毛病,爸爸妈妈就去药店买西药,正如广告画面说的,“要退热还是安瑞克”。有的或许三两天不见好转,便去医院打“吊瓶”。大人心疼孩子,更怕孩子耽误功课,于是乎,以“见效快”著称的西药便成了座上客。其间,又有多少人去考虑什么治标治本,或有什么毒副作用呢?有一些看中医用中药的,又大都在农村,其中不乏是为了图省钱的。应该说,从娃娃时候起,很多青年接触的是西医、西药,这难怪他们对中医中药了解得太少甚或是陌生了。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对于中医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蕴藏,我们更应该担起继承中医文化的重任。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弘扬中医文化,让我们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价值,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传承中医药文化理念,弘扬中医国粹。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学是保持最为完整的医学体系,它所以存在到今天就在于它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让中医文化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面向当代,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态势,更让全世界都关注中医学!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5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6
看了两天《伤寒论》,贪便宜买的没有注解的版本,一些地方实在晦涩难懂于是又翻开医学院中医教材的六经辨证部分,产生了两点感想。
一是教材上所谓的六经辨证与其说是《伤寒论》的浓缩,不如说筛除了原版中的很多内容,要么是编写教材的`人不能理解,要么就是从现在的角度看原著中某些内容过于牵强附会,或两者兼而有之。
二是原著中将现在看来很容易就可以自愈的疾病先分成六个大类,大类之中再根据脉象、各种症状甚至节气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觉得像中医这样的经验学科辨证到如此细致的地步很难理解,疾病真实的情况,到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再到医者根据这种经验法则得出的结论,这一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偏差会不会大到令辨证这一行为失去价值的程度?
作为一个门外汉,上述观点可能会被业内人士狂喷,但总认为读中医古籍参考其思维方法的意义要远大于光是记住里面的结论。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7
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出现头痛,恶寒,流涕,无发热,不恶风,电话给我,我认真一想,这不是麻黄汤证吗?加之我朋友有多囊卵巢的病史,体质不好,曾看李可的书籍说可以加巴戟,于是麻黄汤加巴戟,把方子发过去,3天后我朋友给电话说感冒已好,并且没有了以往感冒完后的疲乏感,那时,很有成就感。觉得《伤寒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那如何能进一步读好它?
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这就是张仲景在辨方证过程中,总结出的六类证候,也即后世所称的三阴三阳、六经,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又反过来指导辨方证,使《伤寒论》成为六经辨证、辨方证的完整的经方理论体系。仲景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辨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
例如桂枝汤的适应证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加葛根汤方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项背强几几。一味药物的不同,意味着相应的'适应证不同,甚至药味相同,用药剂量不同,其适应证也不同。所以指导应用方证的理论只能是辨方证的一元论,即有是证用是方。最后还是要从方入手。一个方一个方的研究细心体会它的病因病机在何处,为何如此组方,为何同样的症状,却要以不同的方处之,。比如头痛,发热,恶风,汗出,桂枝汤主之,为什么头痛?为什么发热?为什么恶风?为什么汗出?必须一一找出所以然来,头痛者因伤于风者,先犯太阳,头为诸阳之会,太阳又有巨阳之称,所以头痛。发热者,风与卫搏,风与卫皆为阳,二阳相搏,则发热。因伤于风者所以恶风矣,汗出因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所以桂枝下咽,阳胜则毙。
伤寒不可如读小说,。必须要在一个字上寻其不同之处。比如伤寒论中,常有反发热脉反沉细之语中的反字,这一个反字就提出了,反,就是不应的意思,不应出现的症状现在出现了,就是不同之处,学者自续留心。比如大青龙汤证:伤寒,发热,头痛,脉浮紧,烦躁,大青龙汤主之。与麻黄汤证相比较:伤寒,头痛,发热,一身尽痛,麻黄汤主之。大青龙汤的症状其实与麻黄汤并无二致,而方中亦是麻黄汤中加石膏如鸡子黄大,为什么加石膏?就要从烦躁二字上寻病机了,烦躁多为阳明热症,正因为有太阳症与烦躁并见,说明太阳与阳明合病,则一发表之寒,二清里之热。这就是大青龙汤的病机所在,若读伤寒论每一个方,都能如此寻出病机所在,那你不是伤寒在大家,但也是学有所成了。还要注意轻重之别,大青龙汤与麻杏石甘汤俱为发表清里之剂,而石膏之用量大不同。为什么?因为大青龙汤是表寒重,里热轻,所以石膏才用鸡子黄大,而麻杏石甘汤则是表寒轻,里热重。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东京近畿大学有地滋教授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一时间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小柴胡汤制剂成为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几年里,津村顺天堂成了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顶峰。但自1987年不断报出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的新闻后,津村顺天堂于破产,其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对这一事件,一些人认为这是小柴胡汤的副作用事件,而日本的中医界人士则认为,这是没有遵守中医辨证论治的结果,并且揭露出有地滋不让年青人学习《伤寒论》,并且强调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消失了,还要长期服用小柴胡汤、汉方药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的错误论调。这说明,不辨方证,只是根据西医的诊断就给服小柴胡汤制剂,是造成所谓的小柴胡汤副作用事件的根本原因!这一历史的教训,说明了辨方证的重要性,即所谓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其次,学习《伤寒论》,药量也很重要。还是以桂枝汤为例,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非常平常。但只这五味药在伤寒中的变局是最多的,桂枝或加其量,或加其味,或减其味,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适其所以。比如桂枝汤加桂枝量,则为桂枝加桂汤,加芍药量则为小建中汤,去芍加附则为桂枝附子汤,去桂又为芍药甘草汤,其他的有麻黄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泻心汤类方,总结体会相类方之间的主治和药味药量的区别,再结合多看书,也会有所收获。
再次,学习《伤寒论》,药物的煎煮法也很重要。就拿麻黄而言,《伤寒论》中用到麻黄的方剂共有7首。7方用麻黄虽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还有略有差别:一是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等,都是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升麻汤等,都是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三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由上可见,麻黄在不同的方剂中的煎煮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病症,仲景采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茯苓要先煎的很少见,但是在《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后却明确指出:上四味,以甘烂水,先煮茯苓,减二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古老的中药煎煮法似乎已经过时了。现在通常都是用机器煎煮,虽然省事省时,但是药物都是一股脑地投下去了,先煎、久煎和后下的不同效果就很难体现了。也有患者在自己家中煎煮,这样虽然能够区分先煎、久煎和后下,但是即便是先煎,如上所述,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恐怕很少有患者能够掌握。今人为了省事,煎煮中药时大都一概等同视之,虽然煎煮省事了,但是中药的效果却大大降低了,以前吃三剂就能好的病,现在也许要吃上七剂,中医的疗效也就无从保证了。仲景当年写书时尚无纸张,故《伤寒论》中语言比较简练,但是为何在煎煮法上,仲景花如此之多笔墨?由此可见煎煮法之重要性。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还要注重伤寒方剂的服用方法。比如在桂枝汤证中,服药后须服热稀粥一升余,为的是益胃气以助药力发汗,还要温覆令一时许,覆盖衣被,温助卫阳,利于发汗。这是个发汗的好方法。我也曾单用这个方法治好我自己的感冒。那是前2个月,我那次刚开始感冒,有点鼻塞及怕冷,当时正在上班,没药吃,有点辛苦,因为怕冷,我就多喝热水,想暖暖身,喝到第三杯还是第四杯热水时,微微觉得身体发热有汗,怕冷的感觉慢慢减轻,同时无意中发觉,鼻子也没那么塞了,当时一个激灵,无论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都强调汗解,那如果我能让自己出汗,这感冒就应该好得了,说句不好意思的话,我自己也不愿意吃苦药,心想就用热稀粥法吧,打个电话给家人,让她们煮粥给我,想了想,要求加点葱白一起煮,解表散寒嘛,中午回到家里连喝俩大碗热粥,接着盖被避风焗汗并睡觉,嘿嘿,一个中午觉,病好了。
《伤寒论》博大精深,希望我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做好治病救人的工作。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8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又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因寒主收引,经气不利,故常伴身疼腰痛等证。若经气闭郁,项背强几几显著者,方用葛根汤。气逆不降而呕逆者,方用葛根加半几几显著者,方用葛根汤。气逆不降而呕逆者,方用葛根加半夏汤。若表寒闭郁而内热烦躁者,方用大青龙汤。兼寒饮内婷而见呕逆喘息者,或兼呕利者,方用小青龙汤。
太阳温病讨论较少,为表证恶寒轻发热重为特点,伴有口渴、脉浮数等辨证要点,治宜辛凉解表。
太阳表证还有一种表郁轻症,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无汗、面赤、身痒为特征。病程较长而病势不重,治以辛温小发其汗。其病邪略重者,方用桂枝各半汤。病邪略轻者,方用桂二麻
一汤。兼里热者,方用桂二越一汤。
伤寒外感病,若表邪传里、热郁胸膈者,以心烦懊恼为特点,方用栀子豉汤。兼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兼呕吐,方用栀子生姜豉汤。肺热壅盛、汗出喘息,治宜麻杏石甘汤。此二证病位便于上焦。太阳表证,失治误治,在久虚之人或阴盛之体,多致虚证变证,而与三阴密切相关。若心阳虚损、心悸喜按者,方用桂枝甘草汤。兼下焦饮动、欲发奔豚这,治宜桂枝甘枣汤,兼心烦不宁烦躁者,治宜桂甘龙牡汤。兼痰扰惊狂者,治以桂枝救逆汤。兼下焦阴寒上冲发为奔豚者,治以桂枝加桂汤。
若失治误治而为中焦虚寒变证者,因其临床表现不一,而有不同的证治。汗后脾气虚损而气滞腹满者,方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若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而见腹中急痛等,可与小建中汤,若表证误下,脾土受损,治变证不解、邪热而利者,治以桂枝人参汤。素有痰饮之人,或误治之后,三焦功能失常,进而饮生,可形成阳虚饮停诸证。若汗下后致水气内停而太阳经气不利者,方用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吐下后脾阳虚弱,饮停于内,方用苓桂术甘汤。胃虚水停者,方用茯苓甘草汤。肾阳虚而见水气泛者,治以真武汤。体虚之人感受外邪,而汗下失序,致阳气暴虚,见昼烦夜静脉沉微者,主以干姜附子汤证。汗下失宜致阴阳两虚而阳衰为主者,方用茯苓四逆汤。若阴阳两虚相对均衡,而以脚挛急、恶寒肢厥为特点者,方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而心阴阳两虚致脉结代、心动悸者,方用炙甘草汤。后复其阴,治以芍药甘草汤。若中阳虚累及少阴而见厥逆者,治以四逆汤。
有外邪不解,使邪入下焦,膀胱气化传导失司,而致水蓄下焦,以口渴欲饮、小便不利,甚则吐者,治以五苓散化气利水。有外邪深入下焦血分,血热互结,证见如狂发狂、脉沉、少腹急节胀痛等。其轻者,治以桃核承气汤;其重而急者,治以抵当汤,其重而缓者,治以抵当丸。
有外邪陷入心胸部,与痰涎水饮之邪搏结,而致心胸窒痛,结硬者,为结胸证。寒实结胸者,为外邪入里与寒痰水饮相结于心胸部位,治以三物小白散;热实结胸者,为邪热与痰饮相结于心胸部,其中水热互结,病理程度重而范围广,心下痛,按之石硬者甚或心下致少腹硬满而痛为大结胸证,方用大陷胸汤;而痰热互结与心下,按之痛,
脉浮滑者,为小结胸证,治以小陷胸汤。若有形邪热聚于心下,气滞而痞者,是谓热痞,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若兼阳虚者,方用附子泻心汤。若无形寒热之邪错杂于中而致痞证者,谓之寒热错杂之痞证。方用半夏泻心汤。兼水饮食滞而伴有干噫食臭者,治以生姜泻心汤。若兼微虚痞利严重者,方用甘草泻心汤。
有饮停胸胁之悬饮,方用十枣汤。胃虚痰阻之噫气不除证,治以旋覆代赭汤。
太阳表邪不解,或失治误治,邪气可以传其他经。既能传阳明,也能传少阳,至于先传阳明还是先传少阳,或成并病,并无固定的模式。太阳病甚则可以直传三阴经,其中以传入少阴者为多见。太阳病的'自然病程是六七天,但如果可以及时治疗,就能够截断病程,使汗出表解而早日痊愈。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表里同病或多经同病的证候。仲景也对此作出了条文的罗列。如表里同病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重证宜先,轻证宜后。具体而言,表里同病,若里证属虚寒性质且重者,宜先里后表,先扶其正后祛其邪;相反,若里证属热属实,一般先解表后攻里;但若里证重且急,虽里证为实,宜先攻里,后再言表;更有甚者,表里同病而无明显轻重之别,审时度势,活法圆机,是辨证论治的特别之处,亦是如此,才能有临床数剂而愈的神奇疗效。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9
学习中医已有两年多,作为中医传承的一份子,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接触了中医。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体会与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伤寒论心得体会}、
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伤寒论读书心得 篇10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作为毕业班学生,已经经历过临床??,有幸在实习期间能在一附院见到各老师在临床应用经典。这让我也有些临床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
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第四篇:《伤寒论》脉法心得
《伤寒论》脉法心得
(2011-11-04 19:52:11)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
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的,肾阴亏虚,不能制约吸附于肝血中肾阳,导致阳气旺盛,充斥于络脉而出现脉弦数,细分起来,脉数是因于阴虚,而脉弦则是因于肝气,为什么阴虚与肝气有关,那就结合肾气来说了,肾气吸附于阴液之中,发挥着肾气的固涩作用,如果肾阴亏虚了,那肾气的作用也就减弱了,肾气减弱了,固涩作用也就减弱了,居于脉外的肝气,既失去了阴液的濡养,又失去了肾气的固涩,致使肝气运行加速,出现脉弦。
如果阳气不足,阴寒太过,则会出现脉沉弦,沉则主水,津液偏盛,那为什么脉弦,张仲景曾说“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所以弦脉也主寒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因为脉外的肝气主输运阴津,以上升,如果肝气输运减弱,脾肾之阴不能正常的输运,停聚于肝脉内,则会出现脉弦,这也就是肝气郁结引起脉弦的原因,只不过肝气郁结的病机是肝气生发不利,与阳虚阴寒太过的不同。
所以说,理解左手的阴阳问题时,主要是对定位的确认,其次才是阴阳气的不同表现机理。
右手主阳气的运行,阳气的运行是靠经脉来完成的,心阳运行于经脉内,由卫气在脉外运行,促进心阳的布散,一是布散于肌表来温养,一是布散于胃肠道来温养,所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则是针对卫气的运行的不同的部位而定的。宣发则是卫气行于外,肃降则是运行心阳布散于胃肠道,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所以张仲景的麻黄汤,用麻黄宣发对外,用杏仁肃降对内,用桂枝通行心阳,借助麻黄与杏仁来解表散寒,所以在脉象上,与外邪有关的看右手的脉象,与内伤有关的看左手。但是,这只是个人的看法。至于为什么,因为右手的脉可以按照经脉来理解,是卫气运行的,是偏于对外的,感受外邪,卫气与经脉首当其冲,为人体之外藩篱。
总之,个人根据张仲景的意思,可以看定张仲景当时的认识思路。------左右手分阴阳,寸关尺分部位,浮沉分表里。这是大概,至于细分起来,那就是根据各个部位再分阴阳的不同。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很少提到很详细的脉象,只是提到如,脉浮紧,脉浮缓,脉迟,脉弦细,脉大等等,这是为什么,这就要看整个条文的意思了。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很多同行都不认同,为什么?这就取决于对张仲景的条文的认识不深入,脉阴阳俱浮,脉阴阳俱紧,阳脉涩,阴脉弦,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等等,这都是根据左右手来分阴阳的。有的说是浮沉分阴阳,有的说是寸尺分阴阳,但是这样对吗?,我们有没有好好考虑一下,张仲景寸尺分阴阳,还用着写脉阴阳吗?直接写寸关尺俱紧或者俱浮不更直接吗。至于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在后面再说。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我还要继续向下说,在这里还要结合我写的“伤寒论本旨总结”的主要思想。因为那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体的正常规律。在这里的理解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了。
左手之脉象,从下向上起于元气,也就是肝气,又叫少阳之气。右手之脉象,从上向下运行于卫气,又名肺气。肝气主升发输运,而卫气主宣发肃降。肝气输运的是脾肾之阴血,卫气布散的是心阳之血,所以在理解脉象的时候要结合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这里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张仲景说过“卫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这是三维的空间结构,气,营,脉形成了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念。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要结合进去。不然不能深入张仲景的心法之中。
因此,左手的脉动的正常,不及,太过均与肝气有关,右手的均与卫气的有关。
以上肝气与卫气均是运动之气,其次还有一气,就是宗气,在这里,宗气的运动要结合肾气来理解。宗气在上,肾气在下,肾气主静,而宗气主动,所以两气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运用的。肾气的封藏制约着宗气的搏动,宗气的搏动减缓者肾气的封藏。所以肾气虚弱时,宗气运行加速,宗气虚弱时,则会出现肾不纳气之喘。为什么?理解起来很细致很微妙,肾主纳气,但是肾不能只进不出,我以前说过,肾的纳气与卫气的布散,肝气的升发是相互相乘的,相互制约的,肝气不升发了,则肾气封藏的就厉害。举个很平常的例子,妇人打架生气后,气厥了,牙关紧闭,四肢挺直,呼吸急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肝气暂时的不升发了,肾气封藏太过引起的。所以肾气的强大的封藏之性,有三个运动之气来减缓者。
我们平时所说的宗气(大气)下陷,就是宗气暂时的虚弱了,不能正常的搏动,引起的喘证,所以张锡纯在此时有贡献的,发现了这一点。其中用柴胡与升麻就是为了升发肝气,用参芪补益宗气,用桔梗有助于卫气的宣发,因而能治喘。
说这些是为了阐述一个问题,那就是宗气与肾气的关系,那么再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组方与病机,就是合乎这个机理。为什么会脉结代?那是因为肾中的肾精之气虚弱了,不能制约肝气,肝气偏盛,上充于心包,加之肾气不能制约宗气,两个原因,致使宗气运动出现失常,所以出现脉结代。所以这个方剂体现了治肝,治肾,治心的三种大法。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律失常,均是与心气,肾气,肝气有关。与左手的脉象有关。当然还有于卫气也有关,那就是伤寒论的麻黄升麻汤的病机了。这个以后再说。
张仲景还有一句话“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一句话值得就是宗气虚弱引起的脉数,张仲景说的膈气虚就是宗气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的脉数是由于发汗太过引起的,发汗伤及肾之阳气,导致肾气的固涩作用减弱,导致的心包的搏动太过引起的。所以张仲景说“阳气微”。为什么会出现呕吐,张仲景成为“胃中虚冷”引起的,这里的虚指的就是肾气虚,冷是肾阳虚,阳气不足,不能固涩因而出现呕吐。所以在伤寒论一书中,很多关于阳明病的方剂中都有人参,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关于人体气机的运行”一帖中没有说到胃气的原因。
为了证明左右手分阴阳,现举一个条文来验证。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条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主要还是在阳脉与阴脉的不同认识上。这里的阳脉就是指的是右手,阴脉就是左手的脉象。这里的一个相同的脉象,去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在这脉象上来区别。阳脉值得是右手脉象,这里总称为阳脉涩,没有说到是寸关尺的什么位置,我们可以以寸关部位为主。
第一,右手脉象主营卫气血的运行,其运行是从心包开始,有卫气来运行之,所以在右手脉象上首先要从气血来推断。涩脉主血行不畅,在这里与血行有关。在右手上主要显示的是心血的运行不畅,运行迟缓。所以要明白这里的脉涩主要还是从气行与血行上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二,左手脉象主肝输运脾肾之阴血,其运行是从下焦的肾开始的,有元气推动肝脉上升,以此来输运阴血,有利于阴血的上行,所以在左手脉象上主要看肝的功能。至于左手脉象,也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脉外的肝气(元气,少阳之气),一是脉内的阴血,一是居中的络脉之脉道。与右手的卫气,营气,经脉是一样的。左手脉象主阴血之升,所以在这个条文中,脉象是弦脉,为什么会弦,这就是与阴血的生发不利有关,与肝气与肝脉有关。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得出,这个阴阳脉均与气血运行有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感受了寒邪之后,导致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失常。张仲景在这里提到,见到此脉象,应当出现腹中急痛,为什么?我们不从两个方剂上来看,从脉象上来看,脉涩主疼痛,脉弦也主疼痛。所以张仲景说道“法当腹中急痛”。我们先不管腹痛,从脉象来分析两个方剂的病机。
首先要注意的是,小建中汤是运行阴阳血脉的一张方剂。桂枝主通阳,芍药主疏肝,芍药疏肝是促进肝之络脉的输运,收缩络脉,来促进肝脉的输运,能使脾肾之阴血上升到心包,与桂枝的通行心包之血遍布于全身,形成了阴阳血脉的正常运行。但是重用芍药就是为了促进肝脉的升发为主,能促进心包的搏动,所以这里的阳脉涩是指心血运行迟缓,所以用桂枝来运行心血,心阳之血运行正常,则涩脉除。阴脉弦则是肝脉中脾肾之阴血充盈,不能升发所致,所以用芍药来收缩肝脉,来促进肝的输运,肝血升发正常了,则肝脉恢复正常了,阴脉也就不弦了。本方剂是通过扩张经脉与收缩络脉来促进血行,以此来治疗血行不畅引起的腹中急痛。这样,脉象与方剂的分析就透彻了。其次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调理气机的一张名方。方中出了大枣,其他都是气分药,那么,这个调气的方剂与本条文有什么联系?前面说过,脉外为气,气行则血行,肝气的升发能促进肝脉的输运,小建中汤是气机运行正常,而只是血行不畅,而小柴胡汤,则是与气机运行有关,肝气升发不利,导致肝血不能正常输运,所以主要用柴胡来升发肝气,来促进肝血升发,那样,肝脉正常疏运了,则阴脉弦解,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心阳之血能正常通行则阳脉涩也除。
不知道这样能否明白。两个方剂一个调气,一个行血,不同的作用机理,相同的治疗效果,如果两个方剂合起来共同应用,那样会使什么效果呢。
以上是通过分析生理 病理,与方剂药物来分析左右手分阴阳的问题。不知道能否看出点眉目来。(待续)
第五篇:读《冉注伤寒论》笔记
读《冉注伤寒论》笔记
作者:黄煌
冉雪峰(1877—1963),四川省黛溪县人,六世医传。自幼习文学医,十五入津,十九乡试,在父亲冉作楫的教导下不入仕途,遂常采药攀登瞿塘险峰之巅,治病问疾于田禾农舍之间。早在三十年代便名扬全国,时有“南冉北张(锡纯)”之誉。冉氏曾在湖北创办湖北中医专门学校,并任校长,建国初期,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校长。1955年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作有《冉注伤寒论》《八法效方举隅》《国防中药学》《大同药物学》《大同方剂学》《中风临证效方选注》《大同生理学》等。
《冉注伤寒论》为冉氏八十岁时所作。此书总结其六十年临床经验,惜未能最后完稿而长逝。存稿为序论、释名、概要、太阳篇总论、阳明篇总论、少阳篇总论、太阴篇总论七大篇章,也可反映冉氏伤寒学的概貌。
释名,是全书的重点。冉氏认为数千年来,伤寒学说争执不清的关键在于伤寒之名不正。他说:“名不可假,名之不正,言何以顺,事何以成?”“余谓读《伤寒论》,当先求其所以命名伤寒之意,不审其论之何以名伤寒,无怪人之不善用伤寒方也”。冉氏认为,《伤寒论》书名伤寒与书内证四伤寒的含义是不同的。”书名伤寒,是伤太阳寒水的经气;证名伤寒,是伤阴淫寒疾的寒邪”。他说:“盖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身机体最外一层,……凡邪外犯,无论风寒燥暑湿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都是伤寒,所以谓之伤寒有五。仲景《伤寒论》伤寒二字也是各种病邪从皮毛入,先犯最外一层的义旨“”太阳篇曰中风、曰伤寒、曰温病,均冠以太阳病三字。痉湿谒篇曰中湿、曰中谒,亦均冠以太阳病三做字,这就是将五种伤寒赤裸裸写出的铁证”“五种都名伤寒,是指其病的来路,伤寒分为五种,是辨其病的性质“。可见,冉氏所认识的伤寒,亦不外广义狭义之分,但广义伤寒不是指多种外感病的总称,而是指人体受病的部位。冉氏自己这一认识在历来伤寒注家之上。所谓:“从来注家,常多误会,近代虽渐次明了,只知向病的方面求,不知向病的方面求,仍似一间未达”。
冉氏强调六经的科学性。他说:“伤寒六经分篇,具有六个次序,六项阶段,六种性质,六类疗法。昔人谓伤寒以六经钤百病,为不易之法。病是万变无定,经则不变有定。以有定御无定,即以不变应万变。或以六经带哲学彩色甚浓,不过科学上的一个假定。改进中医,须将此种障碍物铲去。不知人在宇宙中,受宇宙大自然支配,天地变化,人体亦起变化,古人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彼时科学尚未萌芽,而能吸收当时深邃学说,总结前代经验,理论事实交融,与民众结合,为民众捍御疾苦,与病魔作斗争武器,永久有效,安容忽视?丁氏医学丛书,有日刻删定伤寒本,将书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字样删去,名曰《删定伤寒论》,披读一通,味同咀蜡,书中原具精华微妙全失,可为殷鉴。似此,先代文化遗产,就承接吸收不了。或曰六经不过科学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代名词何有此项精义?乃是中医学术本身,构成一个人身机体完整性,机体和大自然环境统一性的优异体系”。
冉氏研究《伤寒论》重视气化学说,但又回归脉证事实。他认为此正是《伤寒论》的基本精神也是改进中医的良法。他说:“全书只在病证出入上研究,不在气化演绎上斡旋,骤观外貌,恍似脱胎气化,细查内
容,确是归结事实。此为仲景为学超迈优越处,此书为中医最古的典籍,亦即为震古烁今最有经验的典籍。”“《内经》的加临标本,是气化空虚的;《伤寒》的加临标本,是脉证事实的。于此可看出两个道理,一气化原理,可以运用脉证,脉证经验又可证实气化,科学深即哲学,哲学实即归科学,医事讵能例外?仲景利用此项气化理解,以作辨证,又阐扬此项脉证事实,以归结唯物,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模范,这个路线,是我们改进中医的良法。”
关于《伤寒论》的读法。冉氏与陈修园的看法相似。谓:“伤寒六篇系一系列,显曰六篇,只是一篇,其为仲景一人所撰,原无疑义,书中章法、节法、句法、字法,古朴奥雅,不失炎汉东京风度,蕴理深,含味浓,每在一二虚字传神,或无字处寓义,非分读、含读、整个读、一气读,细心体认,领略其微妙。”
五十年代中期,全国已出现中西医团结并探索相互结合的势头,冉氏站在发展中医学术,中西医结合的高度,强调了整理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意义。他说:“《伤寒》为中医治疗正面第一部有价值的书,此项整理,又为千载一时,有历史行,发扬光大的起点,倘旧的紧要方面有疏漏,即学术精华方面有损失; 倘新的征引方面有差讹,即学术改进方面有障碍,况进一步融合化合,实非毫无心得,徒袭皮毛,所可侥幸。”又说:“就《伤寒论》而言,将经军之精华,各注之菁华,其中精透奥妙入微之处整理好、诠释好,贡献出来,为中西医学术交流,为西医改进中医,复以中医丰富西医,再以中西医结合形式丰富世界医学,此乃编者目的,也是编者之希望。”
《冉注伤寒论》共51万字,书中采集前贤各家注释,日人山田正珍、丹波元简诸家之说亦采入,冉氏注释简洁明快,对虚字及无字处开掘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