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
要以朱有勇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要以他为楷模,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不怕吃苦、为人民谋利益、脱贫致富的执著追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在大家眼中,朱有勇是云南省农业系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是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但在澜沧县蒿枝坝村,提起朱有勇,拉祜族群众会抿嘴笑着告诉记者:“他是来帮我们种洋芋的。”
“农民院士”朱有勇身上到底有什么气质,让拉祜族群众觉得那么亲?一切还得从他早年立下的志向说起。
让农民过好一点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红河州个旧市卡房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儿时农田旧景,是最吸引他的景色。广阔的田野使他对土地与农民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眷恋和热爱。
高中毕业后,朱有勇与8位同学回到农村当了知青。当他看到自己和农民们辛勤耕作一年,得到的却只是难以糊口的收成时,朱有勇在心底埋下了自己的初心:“一定要努力,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
1977年恢复高考,朱有勇如愿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996年,在完成悉尼大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后,朱有勇不假思索地谢绝了悉尼大学教授对自己的挽留,毅然回到了云南农业大学。和国外、国内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在云南搞科研或许会有一定局限性,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却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
朱有勇紧盯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创新性开启了不用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探索之路。他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个省区市推广了6000多万亩,并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让农药使用量减少60%,并能增产20%-30%。由于长期与农民和土地打交道,少数民族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农民教授”“农民院士”。
手把手带着老乡干
刚接到澜沧县扶贫任务时,虽有“扶贫就要到最穷的地方去”的思想准备,但到了澜沧蒿枝坝村,朱有勇也被这里深度贫困的状况震惊了。
澜沧主要生活着“直过民族”拉祜族,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但因为没有技术、没有产业,当地群众素质型贫困问题极为突出,农业科技成了这里最大的短板。
“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通过调研,朱有勇带领团队利用专业特长,科学制定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措施,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当地建立了“科技小院”。
正当他们决定先拿冬季马铃薯作示范时,现实却给了朱有勇当头一棒,居然有很多村民不愿意。原来,澜沧早年曾种过核桃,因气候、品种等原因,树倒长得好,核桃却没结几个,光竹塘乡就有7000亩摆在那里成了反面教材。这里也有种过马铃薯的,但最终只收获些小疙瘩。这个院士又来“种洋芋”,农民们担心万一再失败,一家人一整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
朱院士能把“天拉长”,一时难以把村民的眼光拉长。院士这个名头,在这样一个偏僻村寨并没有多大作用。“这比发期刊论文可要难多了。”朱有勇感慨。
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院士团队将新研发的冬季马铃薯品种.种进了100亩样板田。朱有勇同样扛起了锄头,与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家”安在了田间地头。为了和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朱有勇还学会了“你好”“吃饭”“干活”等拉祜族语。
第二年,看到样板田的好收成,原来持反对态度的村民刘金宝将家里10亩地分出了2亩种马铃薯。每亩5000多元的收入,让他第三年主动把全部地种上了冬马铃薯。
在澜沧县,农民种植冬马铃薯每亩收入平均可达9000元。在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努力下,目前澜沧县建立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基地,还将依托中国工程院人才智力优势,大力实施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3个“一万亩”工程,全力创建全省科技扶贫示范县。
“农民院士”扶贫有招
朱有勇深知,技术缺、产业弱,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贫困的重要原因。从示范村蒿枝坝村的情况来看,农村技术型人才的多寡才是带动产业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否如期完成的关键。
于是,朱有勇在职业学校开办了院士班,这可是全国首创。这个技能培训班,是朱有勇扶贫计划中的更为重要的一步。
其中短期培训班不受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教学过程为4个阶段100天,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亲自授课,采取边学习边生产的办学模式,理论讲授和田间实操紧密结合,用学员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专业知识,用学员看得懂的方式手把手教授,课堂在田间,学习在地头,考试评价看收成。
酒井乡酒房村坡头老寨小组的哈尼族农民培训班,作业是种一亩马铃薯。亩产2吨为合格,2.5吨为良好,3吨为优秀。去年3月,当马铃薯班的农民马正发请全小组现场观摩他的“考试成绩”时,大家看到田里收获的硕大马铃薯,非常震撼。这一期,养鸡能手张忠玲、林下三七技术员付美刚、马铃薯班农民马正发等优秀学员受到表彰并获得5000元奖学金。
在马正发的带动下,去年冬季,坡头老寨28户人家种植马铃薯100亩,其中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37亩。今年2月,坡头老寨的冬季马铃薯陆续收获,平均亩产2.7吨,每公斤售价2元到4元,整个小组的马铃薯收入51万元,人均收入3825元。马正发种植了10亩,收入7万元,在全小组最高。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朱有勇院士和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猪牛养殖等培训班,前后共计开设了24个技能班。
今年是朱有勇院士在澜沧扶贫的第5年,他带领团队结合贫困地区实际,走出了一条崭新而富有实效的精准扶贫之路,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为全国科技扶贫做出了有力的示范。朱有勇说:“我承诺过,要把贫困山区的农民带富。蹲在农村当个农民,带着农民脱贫致富,心里很高兴、很有意义,也很欣慰。”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这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苦心钻研的深刻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他曾说“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这种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获得的一切荣誉。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朱有勇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几十年如一日,用崇高信仰、渊博学识、辛勤汗水书写了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时代华章。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三十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生态脱贫致富和绿色发展之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院士做扶贫,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发展林下经济。用科技的力量带动和改变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面貌,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今年10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指导澜沧村民种下的“林下三七”,在大塘子村竞卖会上卖出了鲜品每斤1050元的价格,换算成干成品约8400元/公斤。而这个月,“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继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电商课程,以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朱有勇说:“现在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为了让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国工程院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当地农民可以因此脱贫致富。朱有勇告诉记者:“种蔬菜、种土豆、养猪、养鸡,一百天左右可以见成效,让拉祜族同志马上见到效果,一个冬季一户农户种上三亩五亩冬季马铃薯就直接脱贫了。”
“直过民族”贫困的根源之一是当地落后的观念,朱院士团队的到来,无异于对症下药。澜沧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凯说:“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我们最大的问题,贫困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一直都发挥不出来。中国工程院来了以后,让我们解决素质性贫困有了突破口,老百姓生产生活技能和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改变。”
院士、专家的亲身示范和实实在在的收成让当地群众焕发出好学向上的精神面貌。村民朱永情说:“以前七八点钟都没有人起床,现在一个看一个的,你一个人睡懒觉,别人在干活是不可能的,很早就起来了。”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约1500多名乡土人才。随着扶贫的深入,目前,澜沧整体贫困率正在降低。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可实现脱贫357户,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现已申请贫困村脱贫退出。
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民小组,朱有勇院士团队因地制宜制定了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他有信心带领他们几年间脱贫致富。他认为,如果整个云南、甚至西南地区,都能把林下经济盘活、做起来,这就是山区的增量。朱有勇说:“你能把他的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他的产业。做成一个产业,把一个成果推广开来,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种比发一篇论文的成就感要强得多。带着学生一起去,学生的博士论文也好、硕士论文也好,和生产结合起来,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学习朱有勇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第二篇: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体会
他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成长于土地、收获于土地的农民;他是大学校长,也是身先士卒、30年永远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学术界,他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而在农民眼中,他就是一个对田间作物搭配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什么是新时期的农业科学家?朱有勇院士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他不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植保专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奉行“土地出成果”、“动手出成果”的实干家。在红河、文山、昭通等地农村,朱有勇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科学家,不是因为他能挽起裤脚就下田干活,而是他的一个又一个金点子总能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1955年11月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卡房镇的一个地道的农民子弟,如今已经是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国家 973 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在国际上创建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生物多样性控制植 物病害理论”; 主持完成国家 973 项目、863 项目、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和国际合 作项目二十余项;在 Nature,PLoSONE,Phytopathology,BioSicence 等国内外 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60 余篇,出版专著 5 部,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国际、国家 和省部级科技奖 12 项;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八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校 长从一个农民成长到院士用了 30 年的时间,坚持一个科学梦想,在试验中默默度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正是这份执着使他的试验成果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正是这份执着成就了他今天的一切。
要学习朱院士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才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回到云南搞科研;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独辟蹊径找到了作物品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并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才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该科研领域,将这项技术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国11省市累计推广1.2亿余亩,使百万农民从中受益。如他所说:“我们今天 1
取得的研究成果得益于我国传统的栽培技术。”正是对家乡的“爱”和对云南的“信”,使朱有勇院士坚信这个领域的一切未解之谜都能在这方山水中找到科学答案,并造福一方百姓。
要学习朱院士团结协作精神和感恩之心。把成功归功于团队,常怀感恩之心。在朱有勇看来,他所取得的成绩,除了是他自己几 十年坚持的信念,是学农爱农、潜心研究的结果,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体现。朱有勇的研究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的成功范例。面对着所有的荣誉,朱有勇都会在一切场合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一个团队智慧的结晶。朱有勇院士经常说:“天时就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长期给予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环境,省里的领 导多次到田间地头现场办公;地利就是云南的地理地貌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地利条件;人和就是云南农大治 学严谨、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尤其我们这个研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坚韧不拔,团结拼搏。而我,永远是团队的普通一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就是我最欣慰的事 业,也是最大的福。”“如果没有这一切,就不会有我的研究,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真的是要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农民,感谢我的团队,感谢所有的一切,是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及我的事业。”朱有勇说得很认真,很诚恳,他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 一个人,他怀揣着的是一颗感恩的心。
通过此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朱院士为榜样,要树立“顶天之勇气、立地之精神”,修德、修身、修业。
第三篇:学习朱有勇教授精神--方海凤
学习朱教授先进精神
做时代先锋青年
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 年 12 月 8 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公布了 2011 年当选院士名单,共产生 54 名新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教授名列其中,当选农业学部院士,成为云南省农业教育科研系统的第一位院士。
官方消息到了学校之后,我们都感到了相当的荣耀,朱教授1982 年获学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工作期间分别在云南农大和中国农大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系统地进行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长期研究。他开创性地从栽培角度探索了利用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径,标志性研究结果在 《Nature 》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朱有勇教授取得的成绩,不仅是他几十年坚持信念、学农爱农、潜心研究的结果,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具体体现。天时就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长期给予朱有勇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环境。省委书记和省长亲自到田间地头指导他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科技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天时条件。地利就是朱有勇教授一辈子坚持在云南边疆潜心研究,云南的地理地貌 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地利条件。人和就是朱有勇教授所在的云南农业大学形成了治学严谨、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尤其是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几代人的坚韧不拔和团结拼搏,为攀登科学高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朱教授说:“自己永远是团队的普通一员,将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把论文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他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成长于土地、收获于土地的农民;他是大学校长,也是身先士卒、30年永远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学术界,他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而在农民眼中,他就是一个对田间作物搭配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新时期的农业科学家什么样?朱有勇用他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言行给出了响亮回答!
对出生农家、学习农科、服务农业的朱教授来说,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情,几乎都和农村农民有关。在云南农大,朱教授是最受学生青睐的硕导和博导之一。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植保专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奉行“土地出成果、动手出成果”的实干家。在红河、文山、昭通等地农村,朱有勇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科学家,不是因为他能挽起裤脚就下田干活,而是他的一个又一个金点子总能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现如今的大学校园里面,很多人靠着父母的家产在学校里面悠哉,听着朱教授的事迹后也只是在一边想着是不是以后也可以靠父母做后盾弄一个这样的荣誉,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汗水什么是幸苦。当然在我们学校里面有很多的农村孩子,有很多人都知道住朱教授给我们 农村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变革,也知道土地里的成果是来得最实在的,我们或许不能像朱教授一样取得那么大的成功,但是我们能够有朱教授的那种精神,即使是一直在最基层苦干,即使每天只是跟这千百年不变的土地打交道,我们也要让自己的精力全部融入到土地中,像大地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去回报社会。
对家乡的“爱”和对云南的“信”,使得朱教授坚信着自己的信念奋斗,我们在生活中没有谁笨谁聪明,仅仅是少了一份坚持一份热情,未能做到把类似于对母亲的那份爱,散发到全社会里面。朱教授的精神是我们学校学习的方向,更是我们当代青年人人生的一个重大启示,我们缺乏朱教授的那种沉稳,缺少一种很好的团队精神,也缺乏对梦想坚持不懈的热情。生活里有太多的不如意,在梦想的道路上有太多的荆棘,或许我们会觉得很累想后退,会觉得孤独,但是总会有一个理由让自己要坚持走下去,有一些人会陪你走下去,就像朱教授说他最快乐的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迈进,不断出成果,不断服务云南农业,就这么简单。”
朱教授是我们云南农业大学的骄傲和明灯,更是云南农业的先行者,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更加坚定地前行,将来跟寻朱教授的步伐,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工程技术学院
10级电气 方海凤
2010311242
第四篇:学习朱国文心得体会
学习朱国文经理《前所未有的挑战》心得体会
听了分公司朱经理关于我们分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分析后,我们深有感触。《前所未有的挑战》讲话内容带给我们基层员工的是从未有过的巨大震撼。深深地感受到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我们各行各业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学习了朱经理对我们分公司当前的生产形势所做的透彻分析后,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朱经理的报告对指导我们基层队伍今后的各项工作更是指明了方向。朱经理深刻、细致的分析让我们每一名基层员工都感觉到今后工作的巨大压力,如何把上级领导的压力化作今后工作上的巨大动力,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1.鉴于我们大庆油田、我们企业殊性,过去修井生产上“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一直制约着我们修井工作的优质快速完成。如果今后我们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即刻发生彻底的转变,那么将来我们所面对着的修井市场将是一个越来约开放的市场,在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上我们不要说与国外同行竞争,就是与国内其他油田的同行竞争恐怕也会在这个过去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上难以立足。面对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我们不但要敢于有勇气面对这一切,更要用智慧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我们队在今年的修井生产工作中将着重对修井施工作业中的各环节进行细化,尽快实行奖金日费制。就是我们尽快组织本队生产骨干对修井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各个生产环节根据工作量的大小逐一进行切实可行的科学打分,每一个生产班组根据本班所完成的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对照“分数表”最后取得本班组的实际奖金数量,多劳多得,用收入差距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为手段提高提高修井施工作业的快速顺利完成。
2.在经营管理方面,由于过去修井市场的巨大空间,惯性的思维模式一直是我们基层队伍工作的主流工作模式。一切围着计划任务运行,成本观念僵化,造成施工作业成本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了基层各队修井施工作业的竞争力不强、不思进取,很难在今后的修井市场中立足。今后我们的生产任务由于修井市场的多方参与竞争,修井施工工作量将会越来越紧张。如何在有限的修井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并能够取得较大的收益,是我们基层队伍中的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之一。怎样更好地操作可控成本?怎样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怎么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缩短工期?怎样进一步修旧利废?如何科学进行卓有成效的单井实效分析?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制定出有效的方案,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指导今后的修井作业施工,用科学的经营手段提高队伍在修井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经营管理上我们还要学会算细账、精打算,严格控制成本。进一步保障队伍在修井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我们还要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广泛地宣传当前我们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快速在基层员工中间培育竞争意识,在尽短的时间内把我队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效地激发出来,深入挖潜,力争使每一名员工都知道什么是符合市场规律发展的行为和措施,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员工真正从思想的根源上提高认识水平,共同努力认真对待这次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相信,有挑战同时也会有机遇,只要我们全体员工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队
年2月23日
20941 2009
第五篇: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12月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公布了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共产生54名新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教授名列其中,当选农业学部院士,成为云南省农业教育科研系统的第一位院士。
朱有勇,男,1955年11月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个旧市卡房镇,1977年恢复高考到云南农大植保专业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工作期间分别在云南农大和中国农大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2002-2004年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2006年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任云南农大校长。2006年起任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朱有勇教授系统地进行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长期研究。他开创性地从栽培角度探索了利用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径,标志性研究结果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遗传异质、稀释阻隔、气象因素、协同作用等方面阐释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在PLoSONE、Phytopath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新技术,在国内外累计推广应用上亿亩,实践检验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理论,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朱有勇教授将生物多样性原理与植物病害防治理论相结合,拓展了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对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流行及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受邀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国际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大会和国内植物保护大会作大会报告。标志性研究论文“Genetic diversity for disease control in rice”单篇引用频次在国际和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排名前列。Nature和Science等刊物作了专题评论,认为朱有勇等的科学发现,突破了品种单一化的弊端,为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佐证。他研发的相关技术推广应用上亿亩,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的成功范例,受到美国《新闻周刊》、《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等十余个国家的媒体关注和报道。他的工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研究新生长点,主持建成农业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为国内外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发队伍。
朱有勇教授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863项目、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二十余项,在Nature,PLoSONE,Phytopathology,BioSic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2项,其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优秀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十佳“三农”人物,全国高校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云南省兴滇人才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朱有勇教授取得的成绩,不仅是他几十年坚持信念、学农爱农、潜心研究的结果,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具体体现。天时就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长期给予朱有勇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环境。省委书记和省长亲自到田间地头指导他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科技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天时条件。地利就是朱有勇教授一辈子坚持在云南边疆潜心研究,云南的地理地貌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地利条件。人和就是朱有勇教授所在的云南农业大学形成了治学严谨、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尤其是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坚韧不拔和团结拼搏,为攀登科学高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朱有勇教授说,“自己永远是团队的普通一员,将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把论文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称号和最高荣誉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朱有勇教授当选院士,全校师生倍感振奋,我们将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以朱有勇教授为榜样,敢于“顶天”,勇攀科学高峰,甘于“立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