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学习心得[五篇模版]

时间:2020-11-28 14:4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经选读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经选读学习心得》。

第一篇:内经选读学习心得

《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医学著作,当中论及的许多医学观点是中医学的菁华所在。相信你读完内经之后获益良多。接下来就跟写写帮文库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内经选读学习心得吧!

内经选读学习心得篇1

中医这种东西实在不能让现在的年轻人感冒,但那是因为没有静下心来真正的用心去体会,真的是白白浪费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比能胜在哪里呢?经济,政治,法律都不行,就连体质都比人差一大截;能胜过的就是前年集结的智慧而已!

关于阴阳节气,向内观止这样的东西就如作者说的那样,没有人愿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头上!因为向内看麻烦,外面大千世界那么好;向内看还会苦恼,不如活一日过一日快活。可是人如果不向内看就不了解自己,那就无法了解世界更不能为王!

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时不时会头痛,肩膀痛,喉咙痛,眼睛痛等等。

但自从有了您的课程之后,每天早上赶到1105,早早的启动多媒体,是您的课,喜欢上了《内经选读》就坚持了下来,才知道:智者之养生也,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记得那个繁星点点的夜晚,我们数着啤酒罐看星星,是您,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让我从堕落中逃脱而出,记得我打游戏虚度年华的时候,是您,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世,方可长久……让我的生活从此不再虚度,记得在我病痛缠身之时,是您,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让我摆脱了疾病的困扰。

看过您与老朋友的对诗,才懂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智慧之美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听了您的课,才了解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了您的事,才知道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保持年轻的容颜……

在第18周结束您的课程之后,我独自又来到1105,教室依旧那么的宽敞明亮,那个熟悉的讲台,那个我做了15周没变的位置,依然残留着“上古之人知其道者……”的影子,相处的时间总是那么的短暂,美好的回忆总是过往的云烟,离开后才发现,那段时光是最充实的。

内经选读学习心得篇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它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而《内经选读》作为一门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提高中医药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能使学生了解中医学术的渊源及《内经》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掌握《内经》中重点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从而提高学生中医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秦伯未老先生曾在《内经知要概论》中讲到:“《内经》仅仅是中医的门径,问题就在如何通过这门径来窥视更渊博、更广阔的中医成就。”而《内经选读》的概论部分就强调了“诵、解、别、明、彰”等学习经典的方法,使学生明白应该如何研读《内经》。

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应加强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查询相关文献甚至是临床资料,以加深理解和运用。比如对原文“诸痛疡疮,皆属于心”的理解,除了掌握其含义外,可以从安神、泻热等角度去查询疡疮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应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与培养,因为单纯的诵解《内经》原文仅仅是“纸上谈兵”。比如可以从《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四时五脏阴阳”系统来认识《黄帝内经》的整体思维和意象思维,加深对“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的认识等等。抓住一点,以点带面,拓展思路,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去观察、思考、理解,才能在临床上运用自如。

我们常说“读经典、做临床”。《内经选读》原文导读部分按《内经》理论体系择要汇集原文,并加以分类、校注、按语,而且酌情添加临床应用,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中医思维的培养、医学源流的发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段原文,主要是阐明阴阳交感、互根与消长关系的,“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是其在治则上的体现。以《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大烦渴不解,脉洪大”为例,来说明津液的上承输布必赖气之激发与推动,这是阳中求阴的运用。而张锡纯治疗阴虚发热,在滋阴的基础上加入黄芪其理相同。此外张锡纯治大气下陷之升陷汤也寓有阴中求阳之义。古代医学第一人的张仲景和近代医学第一人的张锡纯将《黄帝内经》的理论阐发与运用得淋漓尽致。

我也有幸能够在当地医院中医内科见习一个月,通过临床跟诊与床边教学,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内经》的理论是如何来指导临床实践的。就拿内分泌科为例,临床上,用《内经》气化理论指导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为气化功能障碍始终贯穿着整个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气化功能障碍包括机体真元之气不足与气机运行失调两方面。前者指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致气化无力。后者指因气机运行失调,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简言之,气化功能障碍即“气病”,指的是真气不足,气机失调,机体气化功能障碍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脏腑功能失调。当地名老中医根据其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将糖尿病肾病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进行论治,起到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当然,以上仅是临床中很小的一个例子,其他比如“风能胜湿”理论在肾性水肿中的应用,“治未病”理论对老年性疾病的防治等等,都是《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良好体现。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的旷世之作,同时也是医疗实践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通过取象比类的演绎推理的思维方式,《黄帝内经》将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比如“中庸”思想、“天人相应”思想、“气”思想)融入医学,并直接用来解释相关内容,所以我们在学好《黄帝内经》的同时也要多读各家经典。文以载道,经典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与内涵,使其具有典范性及持久的魅力,给人以启迪与震撼。比如在学习《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及养生理论时,我们可以看看老子《道德经》以及《淮南子》的内容。例如,“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养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这些观点均是《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学说在养生方面的具体应用。

著名中医教育家、“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经常强调“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自然通”,我们要学习、研究《黄帝内经》,弘扬中医学,必须结合对其文化母体的审视和剖析,才能深刻领悟和掌握中医学的理论真谛,而这个是我们这辈中医人一生终将奋斗的目标。

内经选读学习心得篇3

体质

《内经》非常重视对人体质的观察。

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体质。关于这一点,许多香港人都有留意到。香港人总喜欢说:“此人属寒底、彼人属热底。寒底的人不可随便服食寒凉之物;热底的人则不可随意服食燥热之品。”

其实关于人的体质,不仅只有寒热之分。如体瘦、舌体较细的人,多属阴虚体质。故医者在治疗此类病人时应注意“阴虚往往可致火旺”这一点,要小心运用燥热伤阴之品。又如肥胖的人,或俗称“两头尖”的人(即肚子特别肥胖,而显得头足细小的人),此类人多有痰湿,运用滋阴之品时就要特别注意了。

《内经》中有许多内容是描述人的体质的,如《灵枢·阴阳二十五形人》中就从体质的角度把人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类型。在临床上我们必须要随时观察病人的体质,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诊病时就相当重视这一点。

疾病的传变规律

中医认为每个疾病都有自身的传变规律,如《伤寒论》中提及的六经传变、温病学里的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等。我认为,疾病的传变规律,基本上是按照五行“相乘”的道理,即“木→土→水→火→金→木”此顺序。

故《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的正是这一点。我认为五行间的相生相克本来就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运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脏腑间的关系时,不能过于盲目。

如“脾土是否为命门之火所生”呢?在中医理论里,真正属火的脏腑是“心”,故在考虑命门和脾的关系时,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心与脾的关系。

在此附带提出一点。在当时,《内经》已经相当重视精神环境的改变对人的影响。如《素问·疏五过论》言:“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六淫

《内经》相当重视六淫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就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而“病机十九条”中对六淫之证也有描述。

可惜,对于《内经》中的许多内容,教科书的解释常不得要领。如“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此句话,一些教科书的解释是:“因湿邪阻碍经脉阳气,以致颈项强直。”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引起项强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寒气;另一则是湿邪化热所导致的阴伤。而《内经》此句话所说的,正是指后者而言。因此教科书的解释,是忽略了湿病也有传变的一面。

辨证论治

当医者一开始面对病人时往往会问:“您哪里不舒服?”也就是说,在面对疾病时,医者首先必须要辨清疾病的位置(即“病位”)。另外,医者在治病前还要辨清疾病的性质(即“病性”)。上述所说的这两个要点,正是中医所说的“病机”。

“机”,就是“关键、要害”的意思。在面对疾病时,医者必须要先看清疾病的要害在哪里,更具体地说,就是辨清中医所说的“八纲”。中医的“八纲”,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此八纲固然重要,但还有另外二纲我认为是同样重要的,就是“气”和“血”。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调理气血是很重要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此段经文是说,我们在面对疾病时,必须要先把握疾病的病机,找出哪一个脏腑出了问题,再按照疾病的性质作治疗,要“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切忌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疏其血气”这句话,有些中医书认为就是“行气活血”的意思,其实是不对的,此话除了“通”的意思以外,尚包含了“补”的意思。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中医治病,是强调“调整”的,即调节失衡之处。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使是要疏通气血,也是随着疾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也是强调这一点。

至于具体的治法,就要按病位、病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另外,《内经》反复强调医者在面对疾病时,必须要辨证论治。以“咳”为例,《素问·咳论》言:“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此,不要一遇到咳就只知道治肺,或只是想到用“止嗽散”。我曾经看过一位医生在治疗咳嗽时,竟然有七成以上的病人都用“止嗽散”,可见其医术水平有多高了。

如“痿证”,不要因为“治痿独取阳明”一句话,就把所有痿证都从阳明论治了,要知道《内经》在讨论痿证时,可是同时论及了“痿躄、筋痿、肉痿、骨痿及脉痿”(《内经素问·痿论》)的。因此在治疗痿证时,怎么可以不先辨清病机呢?

又以“糖尿病”为例,这个病现今越来越普遍。在四十年前,内地经济条件差,得此病的人很少,但随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得此病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实,这种情况跟经济改善,人民的饮食变得越来越丰盛很有关系。

关于这个观点,《内经》早有提及。《素问·通评虚实论》言:“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对于糖尿病,我常常从“脾胃”论治,因为现代人的饮食过于丰盛,反因此而伤了脾胃,使水谷运化失常而得此病。

作为一位医者,必须要先学好辨证。我曾经在贵州治疗一位患疟疾的病人,此人除了有寒热之外,还感觉头痛如破、身痛如被仗,非常痛苦,我用了“柴胡桂姜汤”,数剂而愈。此病若非辨证准确,恐怕难以治好。

诊法

《内经》记载了相当多的有关诊法的内容,特别是望诊和脉诊两部份。可惜这些内容如今却逐渐被医家们所遗忘了。

◎望诊

现今许多医者愈来愈忽视望诊的重要性。事实上,《内经》对于望诊的描述是相当详细和生动的,以望“颜色”为例,《素问·脉要精微论》曾说: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所谓“重漆”,就是古代用以涂棺木的漆,其色黑而光亮;而地苍之色,则有如煤炭般。

◎ 脉诊

脉诊对中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现今一些医者,姑且不谈他们对古代有关脉学的理论认识有多少,令人失望的是他们竟然连把脉的位置都搞错了。

我曾经见过上海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大夫,他把脉的位置竟然在掌侧前臂桡侧中部(相当于手太阴肺经“孔最”穴附近),在这个位置上把脉可以诊断到什么疾病吗?中医如此能不灭亡吗?

《内经》对脉诊的描述非常详细,以脉学所说的“胃、神、根”为例,中医非常重视胃气,正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那么有胃气的脉象是如何呢?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有此描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以”字即“而”的意思,在此所谓的“滑”,是微有滑象之意,这要在临床上慢慢地用心体会。神,乃“从容和缓”之意。即《濒湖脉学》所言:“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飐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对于脉象,《内经》的描述更是生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言:“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就这么几句话,就把四季里平人的脉象说得淋漓尽致了。

曾有一位名为萧熙的医师,他是江西人,在当地颇有名望,病人很多。有一天,一位女士来求诊,萧医师在诊脉完毕后,问这位女士月事是否已至?这位女病人听了此话后,面露不悦之色,并说:“你这位医师,连把脉都不能够判断我月经的情况,看来你的医术也不过如此而已。”

说完后即忿然离去。萧医师听了此话以后,颇为内疚。遂辞去了工作,赴广东寻访名医,希望能潜心学习脉学,后来果然学有所成,凭脉诊就能洞悉许多人的疾病,并得了“神脉萧熙”的称号。

第二篇:皇帝内经学习心得

班级:经济信息管理123-2班

姓名: 黄琪

学号:12301020233

《皇帝内经》上册《素问》第一章

“上古天真论”------------学习心得

时光如流水,恍然已流去。不知不觉中,这一学期的选修课已接近尾声了。这学期的选修课中选了一门叫“《皇帝内经》与养生”的课,开始是受“养生”二字“诱惑”而来的,对于《黄帝内经》这一医学方面的名著并不太了解,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与了解,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自身的身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养生方法,受益匪浅。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对于《黄帝内经》这一名著只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在医学方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更是一部养生宝典,一本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虽然学习的内容不多,但内涵丰富,下面我就从《黄帝内经》的“素问”第一章就两三个方面联系我的学习浅谈一下心得体会。

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它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对古人以致现在的人们,在繁衍生息,修身养生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和贡献。我要讲的是《黄帝内经》的上册素问中的第一 篇“上古天真论”,它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又各有一个小的主题。第一部分是用24个字创造、介绍了皇帝这一人:然后是第二部分:正文,用对比的手法讲“上古的人”与“今时之人”的不同,从生活行为上讲述上古圣人教下的养生之法是怎样的。“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而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要谈论的第一个话题:通过“上古”与“今时”的人们比较,再观现在的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所注意和改变的生活习惯。

在古文里歧伯的对曰中我们可以知道:上古时期(即元年之前),的人们洞悉道生方法、法则,能效法“阴阳”的转换变化规律,生活作息都有正常的规律,即能顺着生命的自然生长去生活,不费神劳累,所以能够身体健康,精神熠熠,轻易活到百岁,这是“上古之人”的养身之道;而“今时之人”恰巧与“上古”之人相反,不注重身体健康,一再放纵自己的内心欲望,生活在各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中,为自身欲望所惑,“殚精竭虑”,身心受到破坏,元气大泄,所以身体不好,寿命不长。这些都是我们的前人们的一些生活场景,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又何其不是“今时之人”呢?用上古之人的养生要求做参照,现在的我们是怎样的呢?现在,在科技和社会生活急速发展的状态下,大多数的人们都适应或开始了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不注重生活节奏,生活作息不规律,熬夜加班;爱吃快餐食品,爱喝各种碳酸饮料,暴饮暴食。有些人视就如命,醉酒伤人伤己;有些人纵欲过度,害人害己。如今的多数人随意挥霍自己的健康,只是求得短暂的快乐,得不偿失。在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用正确的生活习惯来养护我们的身体。在作息上,少熬夜加班,按时就寝(最好在11点之前睡着),准时起床(“太阳升起时起床,太阳下山时休息”),不让自己太劳累;在饮食方面,按时进餐,吃当季食物,少吃或不吃反季节蔬果,吃适量,不暴饮暴食,也不节食少吃。过度的劳累和不适当的饮食都会损耗我们的“真气”、“元气”,而我们身体中的“真、元之气”呢并不是无穷尽的,在我们的生长过程中,它会慢慢消耗,如果我们不去补充和保养它,让它继续消耗,我们的身体会逐渐衰竭,不能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不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生活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在寿命上就不能长寿,往往才年过半白就已经身心俱损,神行憔悴。所以,养身第一课:注重生活行为习惯各方面,有节有律。

第二个话题:心理层面的养生。

说到心理养身之法,就是由内而外,从身体内部养护身体。养身仅仅在外部行为上是不够的,心理层面的养生是为了避免一些“虚邪”对身体的伤害。心理养生是为保养元气而进行养生。人若没有过多的非分之想,自然不会有过多的索取和欲望,欲望减少,心理会慢慢平静,真气、精力的消耗就会减少,;内心没有沉重的负担,不焦躁,无恐惧,真元得到保护;对于身体的内部五脏六腑,顺应真气的流转,能正常工作,身体健康。以上几点对于真元的护养都有最直接的影响、作用。反之,这些会影响身体健康,器官衰竭,易生病,不长寿。只有把真元养护好,使它们一直处于盈满状态才能在“虚邪”来袭时,是身体不受到伤害。

是以,在平时多多了解一些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和一些滋养方法,对保养我们的身体也是很有用处的,保护好我们的人体功能。人体功能若没有失去平衡,全面存在,生命和健康就没有丧失的危险;人体各种功能存在而不丧失的前提又是生命的各种运动能够不断进行,因此,保真固元十分重要。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对话:魏文王问扁鹊说:“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谁最好?”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有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未发作之前,中兄治病是治病情初期,而我治病则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因此,一般人都看不到长兄和中兄的治病才能,而只看见我在经脉上针灸,用针管来放血,在躯体上动刀、敷药等大手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而得名,其实错矣。”由此可见,扁鹊认为防病或养生才是最重要,最好的。《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在我看来,实质上也就是通过养护好身体从根本上防病长寿。

当初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初目的就是希望从中学到一些实在的,贴近生活的养身方法让身体得到“改正”,更健康。养身即养护身体,由内而外,避疾防病。到了期末,这门课程的确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养生知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身体和了解许多生长、生理周期的要点。总之,不枉此行。

第三篇:《内经选读》6~7章背诵要求(带解释)

第五章 病证

5101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寒性收引,感受寒邪则腠理闭塞,阳气郁而发热),热虽甚不死(人感受寒邪等外邪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却表明阳气有抗邪能力,故预后尚可);其两感于寒(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如果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等外邪而发病,由于邪盛正虚,故预后较差,有死亡的可能)。(《素问·热论》)

分析

1、热病的概念

指感受六淫外邪之,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疾病的总称。

2、伤寒的概念

①广义的伤寒:即是指热病。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这个“热病”属于暑病的概念),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②狭义的伤寒:单指感受寒邪后出现发热为主要症候的疾病。

3、太阳经对卫外御邪的意义: ①循行最长 ②分布最广

③与督脉联系最紧密(从巅入络脑;交会风府、大椎穴)④主气最为表浅(主毫毛)⑤统领营卫之气

4、伤寒六经传变规律

太阳 → 阳明 → 少阳 → 太阴 → 少阴 → 厥阴 ◆说 明:

① 它是说明在伤寒病的发病过程中,邪气逐步深入的发展演变。② 它是个相对的规律,而不是个绝对的规律。③ 它与《伤寒论》中的六经传变有所不同。a)本篇只论热证,实证,未论及虚寒证 b)本篇只论经络表现为主,少及脏腑症候。关于六经传变的顺序

这一部分谈到了伤寒的六经传变顺序,这一思想启发了张仲景研究伤寒病和撰写《伤寒论》的思路。但是对于原文中的病邪逐日传经的说法,宁可视其为一种邪气发展由浅入深的过程,而不可拘泥于一日一经的固定不变的定式。例如《伤寒论》中就有“直中”、“合病”、“并病”等具体情况。从临床来看,少数较烈性的外感流行疾病可以出现类似篇中描述的发展过程,而大多数则是各有不同特征。

5102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疏通调治病变所在的各脏腑经脉)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凡是余热不清的,都是因为发热严重的时候,勉强吃东西造成的)。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病愈而复发),多食则遗(热病之后,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肉则不化,多食则谷气残留,与邪热相互搏结,故有遗复),此其禁也。(《素问·热论》)

热病遗复的原因、机理与治疗: 遗热原因:热甚而强食之。

遗热病机: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 遗热治疗:视其虚实,调其逆从

热病禁忌:病热少愈,食肉则复(清淡饮食),多食则遗(少食)。

5103 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长,首要。足阳明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多气多血之经)。5104凡病伤寒而成温(温热病)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

分析:

1、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在夏至之后,大小暑之间。

2、暑病治疗,切勿见汗止汗,治当清暑,错用止汗收敛之法,或酿成暑热内闭,关门流寇,使暑热内闭心包,造成危急证候。

分析: 阴阳交

1、含义:温病过程中,阳邪入于阴分,邪盛正衰的一种危重证候。

2、病位:“今邪气交争于骨肉”,阴阳交是表证已罢,邪入阴分,邪正交争于机体深层,病位深在的疾病。

3、病机:正不胜邪,邪盛正衰

4、症状特点:反复发热,汗出热不解,脉躁疾,狂言,不能食。

5、预后:较差,“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5201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五藏各以其时受病(五脏在各自所主时令感受邪气发病后,分别波及于肺而引起咳病),非其时(非肺所主的秋季),各传以与之(指肺)。(《素问·咳论》)

分析:

1、“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阐述,说明咳嗽的病机不止于肺的因素。肺为五脏之表,其病往往是五脏邪气在表浅的表现。

2、形成咳嗽的病机,以风寒外袭和中焦受寒最为多见。

3、“咳不离肺”:咳虽不止于肺,但是各种病理只有影响到肺,才能出现咳。

4、邪气发病以时传变的思想。

5202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姚绍虞:“此总论久咳之为害也,咳久则病不止于一脏一腑而无所不病矣。故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聚于胃,关于肺(因外邪侵袭、内伤寒凉饮食,”外内合邪“致咳,与肺胃直接相关;而且脾胃失调。易聚湿生痰,沿肺脉上扰于肺而致咳。水饮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为咳,说明肺胃功能失调是导致咳嗽的两个重要环节。张介宾:“诸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者,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肺为皮毛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气及寒饮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

【名解】喉痹:指喉咙肿痛,阻塞不畅,使言语不利,饮食难下。分析:

一、本段论述了五脏咳和六腑咳的临床见症。肺咳:咳而伴喘息,唾血。(肺脏气衰,宣降乏力,痰饮内聚)心咳:咳而咽喉不利。(心弱阳气不足,化物不利,痰饮阻于阴脉)肝咳:咳而两胁下不利。(肝气不疏,气机郁阻两胁)脾咳:咳而右胁下痛。(脾气不运,谷气壅滞,痰湿内蕴)肾咳:咳而腰背痛,或咯吐清涎。(肾气不足,筋骨不利,水饮内泛)综上所见,五脏咳的病机以脏气不振,痰气内阻有很大关系。胃咳:咳而呕,甚则咳虫。(胃气虚寒,气机上逆)胆咳:咳而呕胆汁。(胆寒气逆)大肠咳:咳而大便失禁。(大肠失约)小肠咳:咳而失气。(小肠化物不利,谷气内停)膀胱咳:咳而遗尿。(膀胱气化不利,阳气失约)三焦咳:咳而腹满,纳差,浮肿。(三焦阳气不足,水液推动乏力)以上六腑咳也是以机能衰退,气机不利为主要病机。

二、“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与肺胃关系密切。

1、从病因而言

皮毛受邪,从其合入肺,寒饮入胃,从肺脉注肺,与肺胃相关。

2、从病机而言

1)咳嗽与肺的关系:邪伤于肺,肺失宣降而病咳-与肺关系密切。

2)咳嗽与胃的关系: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若胃若则化源不足,脏腑失于充养,则抗病力弱,易感外邪而病咳;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脾胃受伤,水津失运,停聚于胃则为痰为饮,上逆于肺而发咳嗽。胃属土,为万物所归,且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故胃独自受邪或接受五脏六腑内传于胃的邪气,均可循经脉上传于肺而为咳。

分析 劳风

1、含义:劳后受风的病证

2、病位:表证未除,肺有郁热

3、病机:太阳受风,卫阳被遏失于温煦,肺失清肃,痰热壅肺。

4、症状:外邪袭表:恶风振寒,强上冥视。邪热伤肺,宣降失常:咳出青黄涕,状如脓

5、治疗:解表利肺,“以救俯仰”

5301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稽:留止,迟:徐行。稽迟:经脉之气血留滞不行),泣(通“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邪客于脉中外则血少即气血不荣则痛,寒邪客于脉中外,血气不通则痛,为虚实疼痛病机之总纲)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名解】膜原:脏腑和肌肉间的脂膜组织。疼痛的病机:

1、寒主收引: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

2、血气痹阻: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

3、寒热搏结: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4、血虚不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阳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5、脏气逆乱: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分析:

疼痛的诊断:

1、辨色:黄赤——热;白—— 寒;青——气滞;黑——瘀

2、辨脏腑:审察其经脉之气口,及面部五脏主部。

5303真心痛,手足青(清“通”,寒冷之意)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灵枢·厥病》)

5401风寒湿三气杂至(错杂而至),合而为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闭塞不通的病证)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阴气(五脏精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张介宾:“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则精神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饮食自倍(饮食超过所需量),肠胃乃伤。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分析:

1、提出了引起痹病发生的三个因素:风、寒、湿邪。实际上引起痹证发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痰饮和瘀血 同样可以导致痹证的发生,但是如果从外感的方面来分析的话,主要还是以风、寒、湿邪为主。根据邪气的偏重,其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对天气变化敏感。痛痹:疼痛固定,症情表现较严重。湿痹:局部麻木、沉重,症情顽固

2、痹证的传变:

五体痹——反复感受邪气,病邪内传——五脏痹。分析:脏腑痹的表现:

①心痹:心痛,烦躁,心悸,发作性喘息,咽干,嗳气,甚则厥逆惊恐。病机:心脉痹阻,上下气血不能交通。

②肝痹:夜寐不安,多饮小便频,胁腹拘挛。病机:肝络痹塞,三焦不利,气血不和。③肾痹:腹胀,下肢酸软,脊软乏力。病机:肾气不通,真气不运,腰脊失养。④脾痹:四肢乏力,胸中痞塞,呕吐咳逆。病机:脾气滞塞,中焦气逆,阳气不运。⑤肺痹:烦闷喘息,呕吐。病机:肺气痹阻,上焦不通。⑥肠痹:小便不利,肠鸣,泄泻。病机:肠道腑气闭塞,清浊相干。

⑦胞痹:少腹按压痛,灼热,小便不利,多清涕。病机:膀胱气闭,化气不利,阳气内郁

预后的因素:

1.邪气的性质:风邪易已,湿邪病久。

2.病位:皮肤间易已,筋骨则病久,入脏则死。

1、六府痹证发生的原因:内伤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外感邪气,内外合邪。

2、治疗原则:治脏治俞,治腑治合,结合局部选穴。强调“通”的原则。

5402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协调第运行)于五脏,洒陈(散布)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随脉而行),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卫气具有勇悍、急疾的特性,张介宾“卫气者,阳气也。阳气之至,浮盛而疾,故曰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卫气运行急速滑利不受脉道约束),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腠理)之 间,熏于肓膜(即肉里及胸腹腔内的网膜。形容其散布于胸膈),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营卫之气运行失常,则可痹阻经络而为病),从(顺从和调)其气(营卫之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凡痹之类,逢寒则虫(虫:作急,筋挛),逢热则纵。(痹证遇寒则拘急而痛,筋挛;逢热则筋驰故纵也,张介宾:“盖逢寒则筋挛,故急;逢热则筋驰,故纵也”)。(《素问·痹论》)

分析:

营卫之气运行与痹证发生的关系:正常情况下营卫运行于经脉中,维持各器官组织正常功能。若邪气干扰,营卫之行失常,可引起痹证发生。治疗上注意调理营卫,往往有助于症情缓解。

提出痹证的共同特性:“逢寒则虫,逢热则纵”痹以气血经脉痹塞为共同病理。得热则加速气血流通,往往症情能缓解;得寒则气收,脉更不得通,症情加重。提示痹证治疗以温通为大法。

分析:

1、众痹:

1)含义:众,多。痹患发病部位广泛,左右对称,呈阵发性疼痛。2)特点:疼痛部位变幻不定,但不游走;疼痛呈阵发性;疼痛左右对称。3)治疗:刺治局部,即使痛止也要刺之,以防复发。

2、周痹:

1)含义:病发于分肉血脉之中,呈游走性疼痛的一种痹证。2)特点:疼痛游走性;疼痛无对称性

3)治疗:观察经脉虚实,判断游走规律;截断游走方向;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病情处理。大络血结不通者-热慰的方法;正气不足“虚而脉陷空者”-扶正方法;经脉牵引拘急而痛-转引而行之。

5502 治痿者独取阳明。

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源泉),主润(润养)宗筋(全身筋膜),宗筋主束(约束)骨(骨节)而利(滑利)机关(关节)也。痿证的治疗

1、治痿独取阳明;

2、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针刺上要补荥通俞

3、各以其时受月。注意按季节主时加强相应脏腑和形体机能。

4、结合前面对病机的论述看,还要注意清热养阴及调补阳明,应全面考虑。

5603 勇(如果有人自恃其勇)而劳(劳力过度)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津液)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留溢于皮肤之中),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水肿因感受风邪而得之,故曰风水,病之本在肾,亦名肾风)。(《素问·水热穴论》)

【名解】风水:指水肿印感受风邪而得之。因病之本在肾,亦名肾风。

5604平治于权衡(平衡、协调,治疗水肿要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使之平衡协调),去宛(通郁)陈莝(莝陈,去、莝同义即去除,除去郁久的恶血),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刺法的一种,其特点是以右刺左,以左刺右,交叉取穴)其处,以复其形(使水肿消退,形体复原)。开鬼门(鬼门:汗孔或魄门,开鬼门,发汗或通大便),洁净府(净府:膀胱,洁净府就是利小便),精以时服(服:行,使精气能随时敷布周身)。五阳(五脏阳气)已布(输布宣达),疏涤五脏(疏通荡涤五脏之精气),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正气)乃平。

本段讨论了内衰阳虚病证的表现及治疗。病因:过于劳作,阳气外耗。

表现:水肿,四肢拘急,心悸,喘等。

治疗:温阳利水,去湿渗浊。加以缪刺,并适当活动四肢等。

5703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寐矣。(张志聪:“日暮在外之阳气将尽,而阴气渐盛,则目瞑而卧。平旦在外之阴气将尽,而阳去渐盛则寐矣。”)(《灵枢•口问》)

分析:睡眠生理

1、睡眠与自然界、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有关,即阴盛则寐,阳盛则寤。《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寐矣。

2、卫气的运行导致寤寐的基本原因 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 《灵枢·营卫生会篇》“气(卫气)至阳而起,至阴而至。” 《灵枢·大惑论》“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

分析 睡眠与

①营卫气血盛衰;

②营卫气血运行正常与否 《灵枢•口问》“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 盛,则寐矣。”

第六章 诊法

6105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脏》)

6106诊法常以平旦(太阳刚升出地平线,清晨寅时),阴气(精血津液)未动(扰动),阳气未散(耗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可使经脉充盈盛大),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过失、异常)之脉(有病的脉象。马莳:“盖人之有病,如事有过误,故曰有过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

6107持脉(诊脉)有道(法则,方法),虚静(清虚宁静)为保(宝,珍贵、重要)。(《素问•脉要精微论》)

分析

1、平旦诊脉的意义

(1)平旦之时,内外环境安静:“阴气未动,阳气未散”—脉象变化最能反应人体的气血盛衰的客观情况。(2)饮食未进: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经脉别论篇》“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进食-水谷精微化生营血-经脉盛大,络脉充盈-掩盖本来的病理脉象。现代医学:各种内外因素都会影响人体的物质代谢改变-基础代谢率、空腹血糖及肝功能检查必须在清晨刚醒或进食之前。

2、诊病时医患要求-“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6108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属阴证属阳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医者:具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品德修养。

6114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阴阳俱伤,则使人气厥逆而上行,充满于经脉,而神亦浮越,去离于形体)。(《素问·疏五过论》)

6118 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四时经纪(条理、秩序。四时寒暑的规律),五脏六腑,雌雄表里(经脉之阴阳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刺灸、砭石、毒药治病之所宜),从容人事(细致的观察人情事理),以明经道(经道,常道,明了诊治疾病的基本规律),贵贱贫富,各异品理(有不同品行习惯、心理特点、体质特征及患病特点),问年少长(问其年龄之长幼),勇怯之理(知其性情勇怯之理),审于分部(审察病色出现的部位),知病本始(以知其病之本始),八正九候(并结合四时八风正气及三部九侯脉象进行分析),诊必副(副,全也)矣。(《素问·疏五过论》)

6201五色精(精气)微(衰)象见(真脏色暴露于外,无藏蓄,是一种凶兆)矣,其寿不久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分析

望神色的要点

1、望神色的原理:“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说明眼神和面色是人体气血精华的集中体现。

2、五色顺逆

(1)润泽如“白裹朱”、“鹅羽”、“苍碧之泽”等明润含蓄之色—常色或主病尚轻,预后良好。

(2)面色枯槁晦暗,或外露而无光泽者如赭、盐、蓝、黄土、地苍—五脏之恶色,真脏色外露,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面色润泽明亮——内脏精气充足。枯槁不润——内脏精气衰败。(如肝癌等出现的回光返照)

病人本来面色十分晦暗,而忽然间显现嫣嫣之色,两颧粉红,娇嫩浮油而轻虚无根——精微象现。

3、望眼神

(1)双目有神,视物清晰,皆为精气尚足,脏气不衰,病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2)出现视觉失常,“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其病为逆。

6202夫五脏者,身之强(强壮的根本)也。头者精明(精气神明,即精气上注形成五官七窍的视听嗅味等功能)之府,头倾(低垂不举)视深(头低垂不能抬举,俩目深陷而无神的样子),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背部前弯不能挺直)肩随(下垂),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败,衰竭)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曲其身,不能直立)附(不能自步,附物而行),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动,震颤)掉(摇摆),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分析:

本段主要论述了望形态的异常来测知内脏的病变,并指出五脏是形体强健的根本。

1、五脏内藏精气,外养形体,所以脏气充盛,则形体强健。“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2、从望形态的异常测知内脏的病变。(望形态)

头倾视深(头为精明之府)—精神将夺也(五脏精气衰败)

背屈肩随(背为胸中之府)—府将坏矣(心肺之气衰败)转摇不能(腰者,肾之府)—肾将惫矣(肾气衰败)屈伸不能(膝者,筋之府)—筋将败矣(肝气将夺)

行则偻附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为髓之府,肾主骨)—骨将败矣(肾气将败)

3、关于“头为精明(精细明察、聪明)之府”(1)头为诸阳之会:“诸阳出上窍”,手足六阳经皆上行于头,清阳之气皆上升于头。(2)精髓聚于脑:“脑为髓海”。(3)脏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4)头为诸感官之所在:目之视觉、耳之听觉、鼻之嗅觉、舌之味觉。皆为清灵精明之窍而位于头部。(5)五脏开窍于头面: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

分析:

面色黄而面现其他颜色-胃气尚存-非死证;

面无黄色而其他颜色现于面部于目部-胃气已绝-死证。

6207沉浊为内(面色沉浊晦暗主病在脏在里),浮泽为外(面色浮浅有光泽主病在腑在表)。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肤色黄如脂膏润泽)为脓,赤甚(赤深)者为血(瘀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灵枢·五色》)

6209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6212五藏者,中(五脏藏精气守持于内)之守(各司职守)也(五脏藏精气守持于内,为生命活动的主宰,藏而不泻,宜守不宜失)。中(体内内脏)盛(邪气壅盛)藏满(内脏之气胀满,气机壅滞),气胜伤恐(内脏之气胀满,脾脏功能失调而 土克水,善伤于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脾胃)之湿(湿邪内蕴)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正气被耗伤)也。衣被(帔,裙)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分析

1、提出“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的论断。强调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神的重要性。正如《灵枢·本神》:“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2、论述了闻声问疾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言语声音的强弱和语言的伦次可以反应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

1、“声如从室中言”-中气之湿,脾脏失守,水湿不运

2、“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夺气,肺脏失守

3、“衣倍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神明之乱,心脏失守。

4、“仓廪不藏”-门户不要,脾胃失守。

5、“水泉不止”-膀胱不藏,肾脏失守。

分析脉诊有三种:

①遍诊法。又称三部九候法。即遍按全身各部动脉,全面体察经络气血运行,以诊断疾病的方法。切脉部位有上(头部)、中(手部)、下(足部)三部,每部各分天、人、地三候,共九候。

上部,天候按两额动脉(如太阳穴)以候头角之气,人候按耳前动脉(如耳门穴)以候耳目之气,地候按两颊动脉(如巨髎穴)以候口齿之气。

中部,天候按手太阴经(如寸口脉)以候肺,人候按手少阴经(如神门穴)以候心,地候按手阳明经(如合谷穴)以候胸中之气。

下部,天候按足厥阴经(如太冲穴)以候肝,人候按足太阴经(如箕门穴或冲阳穴)以候脾胃,地候按足少阴经(如太溪穴)以候肾。

②三部脉诊法。即诊察寸口(桡动脉)、人迎(颈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脉的方法。以寸口候十二经,人迎、趺阳候胃气。还可加上足少阴(太溪穴)以候肾气。遍诊法和三部脉诊法现已很少采用,只在危急病症和两手无脉时,才诊察人迎、趺阳、太溪来配合寸口诊法,以确定胃、肾之气的存亡。

③寸口诊法。为切压腕后桡动脉(寸口脉)浅表部位以体察脉象变化的方法。寸口又称气口、脉口,解剖部位较浅,其搏动浮沉大小适中,用于诊察病变时反应灵敏,容易感知。因此历代均以寸口诊法为主来进行脉诊,几乎成为脉诊的惟一方法。

6215帝曰:气口(寸口,脉口。手腕横纹外侧桡动脉搏动处,是诊脉的常用部位。《素问经脉别论》 :“气口成存,以决死生”。)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杨上善:“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长,出五味以养五脏,血气卫气行手太阴至于气口,五脏六腑善恶,皆是胃气所将而来,会于手太阴,见于气口,故曰:变见也。”)。(《素问·五脏别论》)

分析:

1、气口为手太阴肺经之一,肺主气,朝百脉,全身脏腑之脉气均可于气口之处诊查;

2、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所化生之精微需足太阴脾运输于全身,脾之转输,亦须手太阴肺之宣发,故于手太阴所过之处可很好诊察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3、气口为手太阴肺经动脉之一,此处太渊、经渠是经脉之气量最旺盛的穴位,故太渊、经渠最能反映手太阴肺经的情况。

同时:太渊还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可反映先天肾气的情况。

6218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藏脉(脉无胃气而真藏之气独见的脉象,如但弦无胃之类)不得胃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名解】真脏脉:脉无胃气而真藏之气独见的脉象,如但弦无胃之类。

第七章 论治

7103化(造化)不可代(天地造化之气-天地变化及人体的小天地,造化之气不可以人力代之),时不可违(生长收藏,各应四时之化,也非人力所能及,不能违背万物自然生化的规律。各种治疗方法其作用主要是协调人体自身的生化功能,使其从失调无序的病态,转向有序协调的健康状态)。(《素问·五常政大论》)分析: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中医养生、预防、治疗都要遵循的原则。

协调人体自身的生化功能,使其从失调无序的病态,转向有序协调的健康状态。

7110 分析: “神不使”:人体是形神统一。

各种治疗的医疗手段、工具和方法如汤液、醪醴、毒药、针石、艾灸等,能否取效,关键是机体神机的作用。神机:与邪气相对而言称“正气”。“神者,正气也”。“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7111分析 “标本不得”:医生为标,病人为本,病人与医生不配合,邪气不服,疾病难愈。处理好标本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以病人为本的疾病治疗观。

7201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病求本-阴阳盛衰之所在而调之,治疗总纲-调节阴阳,以平为期,无令过也),正者正治(阳经阳证而得阳脉-正病-正者正治-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治之正也),反者反治(阴经阴证而得阳脉-反病-反者反治-以热治热,以寒治寒)。(《素问·至真要大论》)分析

调节阴阳的治疗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其本”。

阴阳的广义:凡病位之表里、病性之寒热、邪正之虚实以及病情之顺逆缓急等-阴阳盛衰所致,故解表攻里、祛寒清热、补虚泻实等治法皆属于调节阴阳。

阴阳的狭义:阴精阳气之调节-滋阴、壮阳等。

720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正治法:以热治寒,以寒治热),微者逆之(微者,病证单纯,病势轻浅,疾病表象与疾病性质(病机)一致,逆其病象而治,如热病用寒药),甚者从之(病势急,病情深重复杂,疾病表象与病机不完全一致,顺从与病机不一致的表象而治,真热假寒用白虎汤治疗),坚者(体内有坚积之病,如癥块之类)削(消划)之,客(侵犯)者除之,劳(虚劳)者温之,结(气血郁结或痰浊、邪气内结)者散(消散)之,留(病邪留而不去如留饮、蓄血、停食、便闭)者攻之,燥(伤津液所致干燥病证)者濡之,急者(拘急痉挛)缓(舒缓)之,散(精气耗散如自汗、滑精)者收之,损(虚损)者温(温补)之,逸(过度安逸致气血壅滞或气血停滞,肢体痿废,逸而不行)者行(行气活血)之,惊者(惊悸不安,精神亢奋)平(镇静安神)之,上之(病邪在上,用涌吐法)下之(病邪在下用攻下),摩之浴之(按摩、汤液洗浴),薄(侵蚀,攻迫)之劫(作用峻猛的方药劫夺邪气)之,开之发之(宣通或是发散),适事(病情,具体选用何法)为故(都要以适合病情为原则)。

岐伯曰:逆者正治(正治又名逆治,逆疾病病象(真象)而治,即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适合病情轻浅而单纯无假象的疾病,“微者逆之”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从者反治(反治又名从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即所选药物针对疾病假象制定的治疗原则,适合病势较重、病情复杂病出现假象的疾病,“甚者从之”如寒因寒用,塞因塞用),岐伯曰:热因寒(热)用(用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之证),寒因热(寒)用(以寒药治疗真热假寒证,反治法的法则),塞因塞用(运用补益固涩的方药治疗正虚所致的胀满闭塞病证),通因通用(运用通利泻下的方药治疗结实下利的病证,反治法的法则)。分析

本段是论述治则的总纲。

1、平调阴阳

·寒者热之:疗寒以热药,如四逆汤。·热者寒之:疗热以寒药,如白虎汤。

·逸者行之:久适安逸,气机懈堕,当行气。如香砂六君子。

·惊者平之:卒受惊吓,气机逆乱,当平心定气,如柴胡龙骨牡蛎汤。

2、久病去邪

·坚者削之:坚块瘰疬,当渐渐削夺,如鳖甲煎丸。·客者除之:外邪停客,当用祛逐,如小续命汤去风痹。·结者散之:邪气内结,当用疏散,如失笑散散瘀血。·留者攻之:邪气久聚,当用攻夺,如大黄附子汤。

3、扶正

·燥者濡之:津液亏少,当用濡润,如琼玉膏。·急者缓之:阴虚里急,当用甘缓,如小建中汤。·散者收之:正气消散,当用酸收,如生脉散。·损者温之:久病虚损,当用温补,如斑龙丸。

4、正治反治 ·微者逆之:适于初病和一般情况。甚者从之:适于病情发展到极端情况。

5、关于正治与反治

正治——逆疾病征象而治,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逆者正治”,又名“逆治”,为常规治则。常用于病情轻浅而单纯无假象,证候与病机一致的疾病。“微者逆之”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运用时把握“适湿为故”的原则。

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从者反治”,又名“从治”。为非常规治则。用于病势较重、病情复杂出现假象。“甚者从之”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反治针对疾病假象制定的治疗原则。本质来说也是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反。仍是逆其病之本而治。

7203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愈);其盛,可待衰(病势稍衰)而已(邪盛正实,正邪剧争,不可泻之以防伤正,待正胜邪却之际)。故因(根据)其轻(病邪轻浅在表)而扬(轻扬宣散)之(以驱邪外出),因其重(邪气盛实在里)而减(攻里泻下)之,因其衰(邪去正衰)而彰(彰显-补益)之。形不足(阳虚)者,温之以气(气药温补);精(阴精虚)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药滋补)。其高(病位高,邪在上焦如邪在胃脘之上)者,因(因势利导)而越(从上部发越邪气,如升散涌吐法)之;其下(病位低,邪在下焦)者,引(引导)而竭(竭,尽。荡涤疏利如利小便、通大便)之;中满(中焦痞满)者,泻之于内(泻,消散、消除。应从内部消散病邪如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削痞)。其有邪者(邪气在体表的病人),渍(汤液浸渍)形(熏蒸形体肌肤)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病情邪气急猛)者,按(压、镇)而收(收敛病情-制伏病情)之;其实者,散(表实-散)而泻(里实-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阴邪阴证)刚(阳邪阳证),阳病治阴(阴虚阳亢者,应滋阴配阳),阴病治阳(阳虚阴胜者,应壮阳消阴),定其(明察疾病的部位)血气(在气在血),各守其乡(处,位;明察疾病的部位而施治),血实(血分邪气壅实,血行不畅而瘀滞)宜决(疏通)之,气虚宜掣引(补气升提)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7205 先热而后生中满(中焦胀满)者治其标(先治其中满)。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急则治其标)。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间:病情轻;甚:病情重。并行:标本兼治;独行:或治标或治本,单独进行治疗。病情兼杂较轻浅的可以标本兼治,病情严重的可以单考虑治标或治本,以求治之精专,增强疗效。张介病:”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分析

1、标本的含义:

本是指事物比较根本的方面。而标则是相对比较表浅、次要的方面。如:水肿病的发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水热穴论》);对于医患来说,“病为本,工为标”(《汤液醪醴论》);从正邪角度上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表里关系上来说,脏腑为本,肢节为标,等等。

2、致病必求其本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病本能除,标亦随之而解。

3、急则治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标病危急生命,或在诸多病理矛盾中,标病成为突出的重要矛盾时,当先治标。如“中满”、“大小不利”“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

4、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如果病邪不甚,正气尚充,可标本同治。“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18条,素疾咳喘,复中风邪,新病旧病标本同治)如果病情严重的时候往往只能考虑治标或治本。“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伤寒论》93条)先病-身疼痛-表证-属本 后病-下利清谷-里证-属标;

标急急用四逆汤救里治标——里证缓解,继用桂枝汤救表治本。

7301 阴味(药物饮食之味属阴,多沉降下行而走下窍)出下窍,阳气(药物饮食之气属阳,多升散上行而达上窍)出上窍。味厚者为阴(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属阳,气厚为阳中之阳),薄为阳之阴。味厚(阴中之阴)则泄(味属阴,自下窍出,味厚为阴中之阴,故偏走,薄(阴中之阳)则通(薄者为阴中之阳,故偏走下窍之前阴,而有通利之功,如淡渗的茯苓、猪苓、泽泻之类)。气薄(阳中之阴)则发泄(具有发散之功-麻黄),厚(阳中之阳)则发热(助阳发热-附子)。壮火食(消蚀)气 少火生气。(即药食的纯阳作用消蚀人体的正气,而人体的正气赖药食的温和作用来滋养;药食的纯阳作用耗散人体的正气,药食的温和作用补养人体的正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302气味辛甘发散为阳(辛味发散,甘味入脾,脾土居中,布散灌溉四旁,滋养全身,故辛甘味属阳),酸苦涌泄(呕吐泄泻)为阴(酸主收敛,苦主泻下,酸苦味又有涌上催吐的作用,呕吐、泄下物多为痰涎、宿食、二便等有形之物,故酸苦味属阴)。阴胜则阳病(过用酸苦涌泄则机体阳气损伤—阴邪偏胜,则损伤阳气),阳胜则阴病(过用辛甘发散药则机体阴精耗损—阳邪偏胜,则损伤阴气,成为阴阳病机总纲)。阳胜则热(辛甘药太过,则产生热病,阳邪胜致热病),阴胜则寒(酸苦药太过,则产生寒病,阴邪胜致寒病)。重寒则热(反复使用寒性药则生热性病,反复感受寒邪则生热证),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304主病(主治疾病的药物)之谓君,佐君(辅佐君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药物)之谓臣,应臣(顺应臣药的药物-“引经报使”之药)之谓使(使药意义一是下窍之后阴,而有泄下之功如苦寒泻下之大黄)为佐助药,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

7311大毒(性烈者)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服药未除尽的病证。使用谷物、肉食、水果、蔬菜等调养正气以消除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邪除不尽,病不愈),行复如法(对邪气不除,病不愈者,继续用药,方法如同上述),必先岁气(必须了解一年中的运气变化特点),无伐天和(自然的中和之气,不可违背天人相应的规律),无盛盛(不要用补法治疗邪盛之实证,使邪气更盛),无虚虚(不要用攻法治疗虚证,使正气更亏),而遗人夭殃(而造成使人夭折生命的灾害),无数邪(不要误补而使邪气更盛),无失正(不要误泄而损伤人体正气),绝人长命(断送了人的性命)。(《素问·五常政大论》)

7312黄帝问曰:妇人重身(妇女怀孕,以其身中有身),毒(峻烈药)之何如? 岐伯曰:有故(原因,引申作“病”。病如大积大聚)无殒(掉落、坠落,死亡、损失),(胎儿)亦无殒也((重身,孕妇也。毒之,谓峻利药也。故,如下文大积大聚之故,有是故而用是药,所谓有病则病受之,故孕妇可以无殒,而胎气亦无殒也)。

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

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7313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

7317 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灵枢·根结》)

第四篇: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对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该书是对我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后世医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该书的理黄论基础上。可以说,没有《黄帝内经》就没有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学,也不会有中医学的辉煌成就。

《黄帝内经》受我国古代唯物的一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将人看做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认为宇宙万物皆有其原初物质“气”形成。并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降人与自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一思想历来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内经》学术思想十分丰富不能一一论述,我仅从现代人十分关注的养生问题来谈自己的感受。

《内经》中关于健康养生的论述比比皆是,要求人们要顺应四时休养生息,而不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周围人的身上随时能找到。比如,经常熬夜,暴饮暴食。而《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它表现在我们每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要求我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只有做到了这些,并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我们才会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它更像一本养生宝典、一本哲学书,一本了解自然,了解自身,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养生哲学书。也使我悟到 “ 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 ” 的智慧。《黄帝内经 》 流传千百年,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经典,它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正在不断被后人挖掘中,我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的启发,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给我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黄帝内经》对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调节情志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难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

《黄帝内经 》还有很多的观点是非常经典和重要的,比如藏象学说、精、气、神、经脉等等,虽然我的知识水平还没有到达研究《黄帝内经》 的高度,但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对我怎样在生活和工作中调节情志、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有很大帮助。

虽说我对此书只是读的这么浅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内涵不仅仅而次,所以我以后还会慢慢品味。不过读此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古文好烂,所以此书还能锻炼我的阅读水平。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关注养生,关注内在。

《内经》是中医学的基石,不懂《内经》的中医觉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我喜欢中医,选择了中医,所以我必须把《内经》读好。

学生:乐观泽学号:20120303011912级专升本

第五篇: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等著作是我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这四部巨作却是为中医学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奠定了基础。这四部经典各具特色,各自理论重点不同,都值得我们认真的去了解,去研究,但在学习了这四部经典部分选读以后,我却对《黄帝内经》所讲的养生部分兴趣浓烈。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被公认的中医理论经典,第一部养生宝典,第一部阐述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观点理论、对人体脏腑的认识、对脏腑功能的理解、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阐述至今仍然使用。在学习了《内经》之后,我对养生有了更为全面广泛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内经》时,它只是帮助我们认识日常生活的玄妙,告诉我们什么是不良习性,什么是不良的习惯,最关键的是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远离疾病,怎样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我深切的感受到《内经》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是值得我们认真的,反反复复的研习的好书。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这笔财富,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只为了一时的痛快,肆意的破坏本已残破不堪的身体,让自己犹如一艘行驶在狂风暴雨中的小船,随时会湮灭,在现今社会环境中,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压力,前程的晦暗,常常起居不定时,饮食无节制,生活没有规律,透支健康,透支快乐,有些人以为有了前途,有了权势就等于有了一切,而对身体丝毫不加怜惜,然等疾病来袭时一切都无法挽回。现在疾病的感染者越来越年轻,让人不住的担忧啊!《内经》告诉我们: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长寿,而长寿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乐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无论是年老的或是年少的,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从小开始养护身体,滋养心灵,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才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样的生活才会有滋有味,生活才会精彩,健康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其实养生并不困难,难得是要有一颗持之有恒的心。这是一个长期工程,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日积月累,认识不足就要加以改正,学到一点就要做到一点,长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习惯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伤害的身体能够得到慢慢的修复,只要你认识自己,能够“恬谈虚无”,学习“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懂得规避虚邪,“不妄劳作”,善待自己,善待心灵,“和于数术,法于阴阳”,你就能守住自己的精、气、神,就能远离疾病,就会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作为一名医者,只有将疾患扼杀在摇篮中,才能确保病人的健康,才能使自己感到快乐,才会在行医时感到无憾。所以,一名医生不懂得如何养生,如何教人养生,则其不能称为称职的医生。若天下人都做到“和于数术,法于阴阳”,懂得规避虚邪,远离疾病,则天下无病也。

2012级专升本班: 张鹏

学号:201203030165

下载内经选读学习心得[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经选读学习心得[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读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12级中医专升本班 62号 张海东 自上《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以来,各门中医课的老师都在不断的提起《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之养生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中医四大经典选读心得体会 姓名: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读后感 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是构祖国医学灿烂史的主要部分,是推动促进医学发展史的生力军! 学习中医经典是......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选读》学习心得 姓名: 经典,何为经典?在我看来经典就是能不随时代变迁而仍被认同的朴素观点,并且能催生出新观点的事物。 自古到现代《黄帝内经》、《伤寒论》、《金......

    皇帝内经心得体会

    《黄帝内经》心得体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阴和阳组成的环境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万事万物无非就分为阴和阳这两种,诸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光明为阳黑暗为阴,白天为......

    浅谈《内经》养生

    浅谈《内经》养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内经》中“五谷为养”、“四时养生”、以及“动静相宜”等养生观点的见解,然而现代环境下的人们却往往忽视了这些观点,实际上《内经......

    《内经》读后感_修订版

    《内经》读后感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关于这部著作的赞誉,已是不胜枚举,不再多言。《内经》论述的是医学,更是医道,它首先是审视自然,所谓“度势”,再是审视自身,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