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5篇)

时间:2019-05-11 20:1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

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GB13861-2009(找隐患)人的因素

生理: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禁忌作业

心理:三个周期:疲劳周期、智力周期、情绪周期,外界因素压力大:抑郁症,辨识功能异常:色盲

行为:违章指挥、监护失误、指挥错误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害: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装臵)、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焊接)、运动物伤害、明火、引起灼伤的高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识缺陷、其他风险。

化学性危害:爆炸品、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自然性物品(白磷)、甲纳镁与水反应、腐蚀品,粉尘

生物性危害:治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 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场地通道、照明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道路狭窄等 地下(水下)作业环境不良:有毒有害气体 管理因素

组织机构、安全卫生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

其他因素 GB6441-1986(20类伤害)(找危险源)

触电 坍塌 淹溺 灼烫 放炮(爆破)火灾 透水 车辆伤害 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 其他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冒顶片帮 中毒和窒息

容器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火药爆炸 其他爆炸

七大类有害因素:噪声、振动、粉尘、高温、低温、气压、气流、辐射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a.厂址:厂址所处位臵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水文、交通运输、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

b.总平面布臵:总图:功能分区布臵;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臵;动力设施、储存设施、工艺流程布臵;建筑物朝向;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和竖向交叉等。

c.建(构)筑物:建筑物的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等方面的危害因素。

d.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e.生产设备装臵:化工过程: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紧急异常情况下的危害因素。机械加工:

1、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正常操作、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2、电气:断电、触电、静电、雷电、火灾、爆炸、正常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3、危险性较大设备运行中、高处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

4、特殊单体设备、装臵运行: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危险品库等存在的危害因素。

f.作业环境:应分析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的危害因素。

g.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日常安全管理。

2、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1.爆炸性物质2.易燃物质3.活性化学物质4.有毒物质

1)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

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标准:标准对照法依据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贮罐区(贮罐)(可燃液体、气体、毒性物质罐区)、库区(库)(火炸药、弹药库;毒性物质;易燃易爆品库区)、生产场所(爆炸危险场所、中毒危险、燃烧危险场所)、压力管道(工业、公用、长输管道)、锅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

3、安全生产检查:

检查类型:

1、定期安全检查

2、经常性(日常)安全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安全检查

4、专业(项)安全检查

5、综合安全检查

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软件系统:

1、查思想查意识 :安全意识与培训教育 ;

2、查管理查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3、查隐患:重点岗位、设备、环境、人员,尤其是强检项目;

4、查整改:隐患整改及效果;

5、查事故处理:调查、报告、处理、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跟踪。

硬件系统:

1、查生产设备;

2、查辅助设施;

3、查安全设施;

4、查作业环境。

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电梯、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高压医用氧舱、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的浓度等。

检查方法:

1、常规检查法:由安全管理人员(依靠经验和能力)到作业现场进行的定性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列出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编制成表进行检查和评审,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其依据:(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2)事故案例及有关经验;(3)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4)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依据被检查对象,使用相关仪器等进行定量检查,使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提高检查质量,防止遗漏不安全因素。

检查工作程序:(6步)

1、准备:编制计划和检查表、组织人员、了解被检查对象及相关规定等;

2、实施:通过访谈、查阅、观察、检测等方式获取信息;

3、分析: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4、对策:下达整改通知

5、整改:问题整改及追踪,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6、信息反及持续改进

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监督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5、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程序:a 前期准备(法律法规)b 风险源辨分析 c 划分评价单元(根据单元特征)d 定性、定量评价 e 提出安全措施和建议 f 做出安全结论 g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内容:A 目的 b 评价依据 c 概况 d 危险源辨识 e 划分单元 f 安全预评价方法 g 安全对策和建议 h 安全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a 封面 b 资质证书阴影 c 著录项 d 前言 e 目录 f 正文 g 附件 h 附录

6、职业病危害评价:

按照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汽或气体的形态存在;

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霉菌、真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与作息制度不合理,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长时间单调或不良体位劳动、劳动负荷过重,夜班作业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作业场所设计缺陷因素 职业危害评价分类: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一次。

(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

1、评价原则

2、评价方法(检查表、类比法、定量法)

3、评价主要内容

(三)建设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评价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组织管理措施

7、安全技术措施制定: 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

1、政府严格把关,做好审证工作;

2、政府做好监督检查;

3、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b、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工艺的操作规程和规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检查与落实,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a、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人们预防、控制事故的能力b、认真做好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和状态c、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5、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

6、确保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

7、控制物、场所的不安全状态:a、合理布局作业场所,便于安全操作b、控制危险源,改革、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对危险品的使用c、强化对危险部位的防范措施d、配备足够完好的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

1、在设计时使设备具有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2、设臵安全装臵;

3、进行机械强度试验;

4、特种设备、高速运转机械、受压装臵的结构、起重设备等承;5受大载荷的装臵等,必须定期进行机械强度试验。

6、保证电气安全可靠;

7、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8、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9、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11、加强职工安全生产培训,使职工掌握熟练的安全技术。

(一)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1.防止可燃易爆系统的形成:(1)取代或控制用量;(2)加强密闭;(3)通风排气;(4)惰性化。

2、消除、控制引燃能源:(1)明火和高温表面;(2)摩擦与撞击;(3)防止电器火花。

(二)电气安全技术措施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2.漏电保护3.绝缘4.电气隔离5.安全电压(或称安全特低电压)6.屏护和安全距离7.连锁保护

(三)机械伤害防护措施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2.限制机械应力3.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4.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6.安全防护措施

(四)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起重事故常见原因:起重事故伤害;站位不当或躲避不及;起重故障;物体碰撞;重物坠落;缺乏安全通道;缺乏足够的安全距离;缺乏安全意识;运行机构失灵;制动失灵;操作失误;钢丝绳断裂;物体捆绑不牢挂钩不当;制动器失灵。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其它形式的事故也有可能发生。

起重事故主要防范对策

(1)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2)定期对起重机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3)起重机的设计、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的要求;(4)起重机的安全装臵应齐全、有效、灵敏、可靠;(5)起重作业时要按规定设臵警示标志和实施监护;(6)起重作业场所应宽敞、整洁,符合规范的要求。

(五)厂内运输安全对策措施

(1)着重就铁路、道路线路与建筑物、设备、大门边缘、电力线、管道等的安全距离和安全标志、信号、人行通道、防护栏杆,以及车辆、道口、装卸方式等方面的安全设施提出对策措施。

(2)根据《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94)、《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GB6389—86),《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99)和各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提出其他对策措施。

(3)化学危险品贮运安全对策措施。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掌握)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臵;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安全培训和教育措施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侧重面为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各种技术标准、规范,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脉络,掌握对整个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取得安全管理岗位的资格证书。

(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

(1)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臵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必须设臵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从业人员不足300人的,可以不设机构,须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委托技术人员;(4)几点说明:危险性较大的活动指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的;1.2.条中,是设臵专门机构还是配备专职人员,视实际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的大小、从业人员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而定;3.条中的被委托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为本单位;300人的界限是对非高危险性活动而言。

第六条:从业人员 300人以上的煤矿、非煤矿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

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必要性(目的和意义):

1、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均有明确要求。

2、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3、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标志)。

安全规章制度建设依据是:1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和行业规范2核心是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3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为依据

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生产过程中,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经济效益等的关系。2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只有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才能有效调动单位的所有资源和各个方面的关系。

3、系统性原则。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建立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

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即建立安全规章制度起草、审核、发布、教育培训、修订的严密的组织管理;安全规章制度编制要做到标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工作计划。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以下 8个流程。

1、起草。由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起草。

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规章制度草案在送交相关领导签发前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3、审核。一是由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对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审查;二是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

4、签发。技术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类安全规章制度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5、发布。采用固定的发布方式,如通过红头文件形式、内部办公网络发布等。

6、培训。

7、反馈。

8、持续改进。每年进行审查,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综合安全管理制度(14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灾减灾管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人员安全管理制度(7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项):三同时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3项):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3、安全教育培训:

对安全工产教育培训教基本要求:

(一)主要负责人

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

2、安全管理知识、方法与技术;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4、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新增)

5、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案和应急救援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内容。

(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内容除与(1)中1、2、5、6、相同内容外,还应掌握:

1、事故和职业病管理(统计、报告、调查、处理);

2、事故现场勘验技术,应急处理措施;

(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1、特种作业: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3、特种作业范围: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及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4、培训规定:培训教材三统一即大纲、教材、证件全国统一;证书发放由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签发,全国通用。

5、培训内容: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

(四)新从业员工

1、厂级: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主要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2、车间级:本车间安全状况、规章制度、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3、班组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衔接配合及事故案例。

(五)转岗、复岗、四新人员培训级别:车间级(第二级)或技术部门。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结果:考试,建档(记录)。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组织:国家安监总局负责:中央;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煤矿;省级负责:省属单位、分公司;市级、县级负责:其他。

各类人员培训:

(一)主要负责人

1、高危单位需经安全资格培训,经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时间≥48学时;

2、其他单位按规定进行培训,时间≥32学时;

3、所有单位每年进行再培训,高危单位≥16小时/年,其他单位≥12学时/年。

(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高危单位需经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时间≥48学时;

2、其他单位按规定进行培训,时间≥32学时;

3、每年进行再培训,高危单位≥16学时/年,其他单位≥12学时/年。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相关方安全管理:

(三)特种作业人员:

1、经专门培训并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复审前安全培训 8个学时;

3、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每3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 者,6年复审一次;

(四)新从业人员经厂、车间、班组三级培训后方可上岗:

1、高危岗位培训时间 ≥ 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其他岗位按规定进行培训,时间 ≥ 24学时;

(五)转岗、复岗、四新人员培训调整工作岗位、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什么级别的培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新增):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采购要求:(1)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强制性标准;(2)制造单位要有资质;(3)采购特种设备要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维修说明、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等出厂文件。

特种设备安装:

1、安装单位应具备条件:(1)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安全许可证》。(2)有安装经验。(3)符合要求。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义务:(1)委托(2)督促(3)验收

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持证上岗

2、按规程操作

3、定期培训

4、证书有效期满 60天内,提出申请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办理: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使用后3天内,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准备资料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出厂文件及安装技术资料。

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及安装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日常使用记录;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定期检验:

1、有效期满 1个月,提出申请;

2、检验前要自检;

3、不得使用不合格设备。

应急管理:特种设备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报废: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该及时予以报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注销手续。

4、相关方安全管理:

(一)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工程的内部管理(4条要求)

(二)安全协议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 **案例,10条要求)

(三)现场安全管理要求(共7条要求,重点掌握6、7两条)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工程安全管理,六个方面(简单了解)

1、安全生产许可:

制度的适用范围: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2、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摄器材、设备;(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三同时概念: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三同时的流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建设单位委托评价机构根据可行性报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前)——1.送安监局备案 2.建设单位给设计单位===根据安全预评价出设计安全专篇和图纸和方案——施工单位——严格施工(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和安全全权负责)——施工结束——验收评价(试生产后正式投产前)-验收报告——1.企业留底 2.送安监(竣工验收意见书)——合格和不合格。

监管责任(新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新增):

1、非煤矿建设项目

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

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5、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2)建设项目对周边设施、单位生产和居民生活安全方面的影响;(3)周边设施、单位生产和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4)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5)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案例考生写安全条件论证报告:1危险源辨识2对周边设施和居民的影响3周边的设施和居民对本项目的影响4自然灾害的影响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资料:(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文件;(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材料;

施工和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应当严格依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负责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资料:(1)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复印件);(3)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4)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臵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6)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及资格情况;(7)依法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

概念: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核心要素:五个基本保障:

1、目标

2、组织机构和职责

3、安全生产投入.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五个重要保障:

5、教育培训

6、生产设备设施

7、作业安全

8、隐患排查治理

9、重大危险源监控

10、职业健康。三个事后监督:

11、应急救援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4、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价:

操作步骤:(1)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Tim等;(2)制定规划——道康宁全场的安全;(3)培训骨干——成品工厂和JV工厂的个区域负责人;(4)宣传教育——通过入场培训和DCU培训;努力实践——实践

1、应急体系建设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臵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层次:1综合应急预案2专项应急预案3现场处臵方案

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构成 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1)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2)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它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5)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6)现场恢复;(7)其它,如应急培训和演练,法律法规的要求等。

6个一级关键要素:

1、方针与原则——应急预案的概况、发生事故先救人

2、应急策划:事故预防、危险分析——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附件)

3、准备程序——组织机构、应急资源(担架等)、教育培训和演练,互助协议

4、应急响应程序:接警和通知;指挥与控制——企业主要负责人;警报和紧急通告——真实性,当事企业发布;通信、事态监测和评估——决策支持,监测水;警戒与治安(拉设警戒线);人群疏散和安臵——区域、距离和路线;医疗和卫生;公共关系——对家属安抚、控制谣言;应急人员安全;抢险和救援;危险物质控制

5、现场恢复

6、持续改进——内审和外审。应急预案的6个级别:Ⅰ级(企业级);Ⅱ级(县、市/社区级);Ⅲ级(地区/市级)或是发生在两个县或县级市管辖区边界上的事故;Ⅳ级(省级)针对特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V级(区域级)事故影响范围跨越省、直辖市、自治区,控制事故需邻近省、市力量援助。VI级(国家级)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1)一级文件—总预案。(2)二级文件—程序文件。(3)三级文件—指导说明书。(4)四级文件—应急行动记录。

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1重大危险普查结果:数量、分布、种类等2本地区气象条件等不利影响3已有预案情况4以往灾难事故发生情况5功能区布臵及相互影响6周边重大危险的影响7法律法规的要求

熟悉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不足项: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应急准备缺陷。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不能确保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来保护公众的安全和健康。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①职责分配;②应急资源;③警报、通报方法现程序;④通讯;⑤事态评估;⑥公众教育与公共信息;⑦保护措施;⑧应急人员安全和紧急医疗报务等。

整改项: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中对公众安全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下次演练前纠正(特例),{整改项上升为不足项:1.存在两个以上的整改项2.在多次演练中反复出现发现的整改项}改进项:应急救援中予以改进的。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

演练的参与人员: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

2、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预案编制程序: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组长:企业负责人)-安全部门为核心、生产部门、技术、后勤、工会、财务、HR等2收集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技术资料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a.法律法规分析b.风险分析:包括历史情况、地理因素、技术问题、人的因素、物理因素、管制因素4应急能力评估——包括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外部资源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资源。担架、药品、消防设施设备、灭火器等是否可用5应急预案的编制——分组编制,安全部门:危险源辨识,人力资源部:组织机构,财务部门:资金保障,后勤:应急资源(多少消防栓、灭火器、担架等)6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内外审完成后经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报安监部门备案。7实施——培训和教育,演练作为附件,综合演练:一年 实站演练:半年,桌面演练和功能演练(会议室演练):一年。

事故预案的基本结构:1 基本预案2应急功能设臵3特殊风险管理——专项预案4标准操作程序——现场处臵预案5支持附件

专项预案:1自然灾害2火灾3 重大危险源4 特种设备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专项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可以合并。

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和范围:原则为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1.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2.社区居民培训。3.企业全员培训。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1.报警2.疏散3.火灾应急培训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5种水平应急者:初级意识水平;初级操作水平;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危险物质专家水平;事故指挥者水平)。

3、应急准备与响应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

4、应急处臵和事后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问题七 应急程序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1、可能出现的灾害各类;

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臵;、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重点预防部位的防灾器材配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时的疏散路线;

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及危险物品的处理;

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臵布臵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

问题八 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预案应急演练不足;

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演练准备 •演练实施 •演练总结 演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应急小组人员太单一 2预案的编制未参照本企业原有的和相关企业的成功应急预案3评审不征求现场人员的意见 4应急资源准备不足5指挥部设在有毒气体泄漏的下风向6演练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7未向外部四个相关部门汇报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掌握):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是从系统中的元件故障状态进行分析,逐次归纳到子系统和系统的状态,主要是考虑系统内会出现那些故障,它们对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怎样发现和消除。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是按照预定程序

和分析表进行的,应用步骤如下:(1)明确分析的对象及范围,分析系统的功能、特性及运行条件,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找出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与动作上的相互关系。(2)确定分析的基本要求。(3)详细说明要分析的系统,绘出功能框图。(4)列出所有故障类型,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5)根据故障对系统功能、人员安全、财产损失的影响确定故障等级。

1、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

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2、调查、分析和处理

事故调查:

1、查明事发的经过;

2、事故发生的原因;

3、人员伤亡情况;

4、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5、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6、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总结事故教训;

8、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9、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的性质:非责任事故:自然灾害和技术原因;责任事故:直接责任、主要责任和领导责任。

事故的原因:直接原因(人、物、环):物的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臵缺乏活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人的不安全状态:(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臵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作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臵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间接原因(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精神):

1、违规设计或技术设计缺陷(生产力达到的)

2、教育培训

3、劳动和安全组织不合理

4、安全检查不到位

5、操作规程

6、安全生产责任制

7、规章制度8、隐患整改不到位

9、安全投入不到位

10、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11、员工安全意识单薄

12、危险源辨识能力不足

13、政府的监督检查以及集团公司的监管不到位

14、应急预案缺失或不完善

15、其他方面;主要原因: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原因 事故责任分析:直接责任:(一般来讲“三违”者,都属于直接责任者)违章作业,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判3年以下(3个重伤=1个死亡);主要责任:(一般来讲,谁离事故越近,谁就是主要责任者)违章指挥(等于杀人,判2-5年以下,情节严重5年以上没有上限)、监护失误、指挥错误;领导责任:(一般来讲违反《安全生产法》第17条的内容者属于领导责任者)根据六条责任进行落实情况进行处理;

事故调查的步骤和程序:1事故通报2事故调查小组的成立3事故现场处理4事故有关物证收集5事故事实材料收集6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7事故现场摄影及拍照8事故图(表)的绘制9事故原因分析10事故调查报告编写11事故调查结案归档。

事故调查组组成包括:

1、有关人民政府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4、监察机关

5、公安机关

6、工会

7、人民检察院

8、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处理原则: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四不放过”的原则。3公正、公开的原则。4分级管辖的原则。

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现场处臵步骤(事故发生后的安全操作规程): 1报警——报告119等

2处臵——细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打开门窗通风等 3逃生路线——佩戴合适的劳防用品(包括救援的过程)

4注意事项——在救援、逃生、撤离过程中,必须正确配备防护用品,在撤离过程中带领受影响人员一起撤离。

事故教训分析 :从3E的角度分析。即:1)安全工程技术 2)安全教育 3)安全法治(或安全管理)

整改防范措施(事故教训):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5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事故预防措施的选择优先顺序(1)事故预防措施等级顺序:1本质安全2加强防护3安全警示标志4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防护用品(2)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做法: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3)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最优经济(4)符合法规、标准等要求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1、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2、设臵安全装臵;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6、工作地点的布臵与整治;7、个人防护用品。

3、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直接经济损失:

1、人身伤亡后所指出的费用(医疗费用、丧葬和抚恤金、补助金和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急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工作损失价值(未受到伤害的人员在家休息所产生的费用)3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4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5其他费用

轻伤——损失工作日小于105日

重伤——105-6000工作日

死亡——大于等于6000工作日(6000除300=20年)

法规部分:如死亡一个人:丧葬补助金(6×上半年平均工资)+一次性死亡补助金(20×全国城乡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人每月30%,寡妇老人在变准基础上上浮10%)伤残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1-10级)+伤残津贴(按照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支付)+护理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0%,大部分不能自理40%,部分不能自理30%)

问题一 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2、违章指挥、违章操作;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4、作业现场混乱;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6、设备未经检验。

问题二 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3、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问题三 整改防范措施(教训)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换成经典答案五);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臵; 3、工人应严格执行XX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XX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制定针对XX事故的应急预案。问题六 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九 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十 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臵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考查难记点、机械的分类,注意:铁道,建筑,船舶,纺织,轻工等属于非机械行业的。、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3、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和卷入等多种伤害 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皮带等 旋转的轴,如连轴器等

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等

4、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直接、间接、指导性三类。直接是在设计机器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间接是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臵 指导性是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

5、齿轮咬合传动的安全防护,应尽量将齿轮装入机座内,加上防护罩

6、由于皮带摩擦后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故不适用于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场所

皮带传动机构的危险部分是皮带接头处和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

7、皮带传动装臵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都设防护罩

8、联轴器等的安全保护,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螺钉一般采用沉头螺钉

9、机械伤害类型: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10、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 对人: A、合理不知各种控制操作装臵 b、正确选择工作平台的位臵及高度

C、提供座椅 d、出入作业地点应方便

对机器性能

A、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B、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C、可视性D、对其他危险的控制

安全保护装臵的要求 A、光电式、感应式 B、联锁,C、紧急开关颜色为红色,D、易于触及,E、不发生危险 安全保护罩的要求

只要操作人员可能触及到的传动部件,在保护罩没闭合前,传动部件就不能运转

防护罩应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

防护罩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平台能承受的力为1500N。

11、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臵

(一)本质安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其中包括: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限值。

(二)失效安全:相关装臵有限制开关,预设制动装臵,紧急开关

(三)定位安全

(四)机器布臵:空间,照明,管、线布臵

(五)机器安全防护装臵:固定安全防护装臵,联锁安全装臵,控制安全装臵,隔离安全装臵,跳闸安装装臵,双手控制安全装臵。

12、煤气站安全技术管理:煤气属于有毒和易燃、易爆的气体。煤气发生炉空气进口管道上必须设控制阀和逆止阀;放散管至少应高于房顶4m以上,并具备防雨和防倾倒措施

13、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乙炔具有爆炸极限范围宽、爆炸下限低、点火能量小等危险特性,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应为含铜量不高于70%的铜合金;乙炔站房内的电器、仪表必须满足防爆要求

14、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一)采光: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车间通道照明灯应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的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二)通道: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单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3m;车间通行汽车的宽度要大于3m;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大于1m(三)设备布局:设备间距:大型设备大于等于2m;中型设备大于等于1m;小型设备大于等于0.7m。

(四)物料堆放: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垛高不超出2m

15、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旋转部件、内旋转咬合,飞出物。

16、切削机床运转异常状态:温升异常、转速异常,振动和噪声过大。

17、砂轮机: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A,安装:专用的砂轮机房,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

B,直径大于等于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应先进行平衡调试

C,砂轮防护罩的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上不允许超过65°。

D,砂轮机的使用:禁止侧面磨削;不准正面操作;不准共同操作。

18、冲压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A,使用安全工具

B,安全装臵:机械式防护装臵;双手按钮式保护装臵;光电式保护装臵(红外光和白炽光)

19、剪板机

A、不应独自一人操作,应由二、三人操作

B、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最少保持200mm 20、钢丝绳:双绕绳,交叉绕;每月至少润滑2次。挤压疲劳对于钢丝的断裂起决定作用。

21、滑轮:材料采用灰铸铁、铸钢。增大滑轮直径可以大大延长钢丝绳的寿命。

22、卷筒:绕2圈,切出螺旋槽。

23、吊钩种类(板式吊钩):单钩和双钩。如发现裂纹,应停止使用,更换新钩;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10%时,则应报废;吊钩负荷试验:以额定载荷的1.25倍作为试验载荷,试验时间不应少于10min。

24、圆锯机安全装臵通常由防护罩、导板、分离刀和防木料反弹挡架组成。

25、手压平刨刀轴的设计: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

26、电石库房周围10m以内不得有明火,库房内设施应符合防爆要求;开启电石桶的工具,其含铜量应低于70%;电石库应具备黄砂和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含水的灭火器。

27、氧气操作人员不应穿有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不得使用有油污的工具。

28、交流弧焊机空载输出电压多为60~75V;焊钳上的工作电压维持在30V左右;焊接机的一、二次电源线均应采用铜心橡皮电缆,一次线长度不宜超过2~3m。

29、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臵事故。

30、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可使呼吸停止。

31、电流对人体损伤的程度于电流的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电流种类、电流途径,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32、心脏室颤电流约为50mA。

33、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34、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式电击(正常状态)和间接接触式电击(故障状态)。

35、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

36、电磁辐射应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

37、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A、绝缘:绝缘的电气指标是绝缘电阻。不低于每伏电压1000Ω。

B、屏保

C、间距: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38、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 A、IT系统:其中I表示电网不接地,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e小于等于4Ω。

B、TT系统:其中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后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有漏电保护装臵或过电流保护装臵,并优先采用前者。

C、TN系统:N是接零。其系统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

39、应用保护接零注意的安全要求:重复接地合格;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0.4s。

40、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的电气设备属于II类设备。

41、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属于III类设备;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制为50V。

42、漏电保护装臵主要用于防止接触电击和防止漏电火灾;30mA及30mA以下的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触电事故。

43、雷电种类:直击雷,感应雷,球雷。

44、建筑物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忙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3类。

45、带电的建筑物装有阀型避雷器;不带电的装有避雷针。

46、静电的特点:电压高,泄露慢。

47、烃类燃油在管道内流动时,静电与流速和管径有关系。

48、防止静电:接地,增湿(相对湿度要提高到65%~70%)。

49、电气引燃源:

A、危险温度:故障过热和正常过热。

B、电火花和电弧。50、危险物质有3类。

51、危险环境

A 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0区,1区,2区。B 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10区,11区。

52、通用防火防爆技术

A 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通风)

B 消除点火源。C、惰化和稀释(密闭容器)。

53、防爆电气设备

A 隔爆型(标志d)。B 增安型(标志e)。C 本质安全型(标志i)。

54、防爆电气线路:导线材料选择,配电线路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力电缆;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2区的范围内,电力线路应采用截面积4mm2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是电缆。

55、燃烧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56、A类火灾(木材,纸张)B类火灾(汽油,煤油)C类火灾(煤气,天然气)D类火灾(钾,钠)

E类火灾(发电机,电缆,电器)

57、火灾防治途径一般分为评价,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

58、阻燃剂安其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种。

59、火灾探测

A接触式探测:烟气。点式探测器,直径10cm的壳体,能感受烟气浓度,温度,代表燃烧产物。

B非接触式探测。光学效果,紫外或红外光。60、灭火基本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

61、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62、干粉灭火器是化学抑制作用。

63、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质工具,而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64、疏散通道,房间内最远电到住宅门口的直线之间不超过15m;公共场所不超过30m;

65、安全出口:门应当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悬吊门。侧拉门;分散在不同方向布臵,相互间的距离不小于5m。

66、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要设应急照明。

67、疏散用应急照明,其最低亮度不低于0.5lx;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在正常照明被切断下,应在5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电源。

68、扑救A,B,C类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69、建筑灭火器的配臵主要包括:灭火器配臵场所的火灾种类;灭火有效程度;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设臵点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70、手提式灭火器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小于0.15m。

71、爆炸可分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72、化学爆炸有热反应和链式反应两种不同的历程。

73、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74、气体用体积比来表示爆炸极限;粉尘用质量浓度比。75、爆炸上限与下限浓度之差与爆炸下限浓度之比值表示其危险度H,H越大,表示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76、爆炸极限影响:

A、温度的影响: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增加。

B、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增大,气体爆炸极限也变大,爆炸危险性增加;把爆炸极限范围缩小为零的压力称为爆炸的临界压力;密闭设备进行减压操作对安全有利。

C、惰性介质的影响。

D、爆炸容器的材料和尺寸对爆炸极限有影响。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细,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E、点火源的影响:点火源的活化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大。77、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 78、粉尘爆炸的特点

A、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缠上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B、爆炸感应期较长; C、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79、粉尘爆炸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A,主要特征参数: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B,影响因素:粉尘颗粒,分散度,湿度,点火源的性质,可燃气含量,氧含量,惰性粉尘和灰分温度等;

80、控制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控制产生粉尘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缩小粉尘扩散范围,消除粉尘,控制火源,适当增湿。

81、民用爆破器材:工业炸药、起爆器材(起爆材料、传爆材料)、专用民爆器材。

82、炸药爆炸三特征:

A 反应过程放热性;B 反应过程的高速度;C 反应生成物必定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83、危险物质的燃烧爆炸敏感度及影响因素

A,起爆器材、工业炸药和烟花爆竹药料的燃烧爆炸敏感度

B,因素:炸药的性质,装药的临界尺寸,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炸药的杂质及含量,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和壳体的密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84、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压力可达100MPa以上,防护措施:远离。85、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库房在平面上宜布臵成简单的矩形。86、电气设备防爆

A,对于I类场所(炸药,火药),不应安装电气设备;电气照明采用安装在建筑外墙壁

B,对于II类场所,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不得超过允许表面温度。

87、烟花爆竹: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筛选时不得使用铁质,塑料等产生火花和静电的工具。

88、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89、装、筑火药工具应采用木、铜、铝制品或不产生火花的材质制品,严禁使用铁质工具。

90、钻孔与切割有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3.5m2.91、手工生产硝酸盐引火线时,应在单独工房内进行,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3.5m2,每人每次限量领药1KG 92、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93、特种设备依据工作特点:承压类特种设备,机电类特种设备。94、锅炉:锅包括锅筒、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对流管束及集箱等;炉是指炉膛和烟道。

95、锅炉的分类:高压锅炉,中压锅炉,低压锅炉,大型、中型、小型锅炉等。

96、锅炉安全附件: A,安全阀,B,压力表:量程范围在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C,水位计:每台锅炉至少装有两只独立的水位计,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0.2t/h的锅炉可装一只。

97、锅炉事故发生原因

A,超压运行,B,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C,水循环被破坏 98、压力容器的压力来自:一是在容器外产生的;二是容器内长生的; A,最高工作压力,多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B,确定压力,确定容器壳体厚度及其元件尺寸的压力,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

99、温度

A,工作温度:容器内部工作介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即介质温度; B,金属温度

C,设计温度:容器在正常操作时,在相应设计压力下,壳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20°,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

100、压力容器的分类

A,第三类压力容器:高压容器,中压容器,球罐容器(容积大于50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B,第二类压力容器:中压容器,低压容器; C,第一类压力容器:低压容器 101、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A,安全阀;

B,爆破片:是一种断裂型安全泄放装臵,泄压反应快,密封性能好,剧毒; C,安全阀与爆破片装臵的组合 D,爆破帽,多用于超高压容器。

E,易熔塞,它属于融化型安全泄放装臵,在盛装液化气体的钢瓶中应用更为广泛。

F,减压阀。102、电梯的安全装臵 A,防超越行程的保证装臵

B,防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臵:防超速和断绳的保护装臵是安全钳--限速器系统;

C,防人员剪切和坠落的保护装臵(当轿门和层门中任一门扇未关好和门锁未咬合7mm以上,电梯不能启动)

D,缓冲装臵

103、起重机械:其范围规定为额定其重量大于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等于2m的起重机。

104、起重机械安全装臵

A,位臵限制与调整装臵:跨度等于或超过40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装偏斜调整和显示装臵,B,防风防爬装臵:夹轨器、锚定装臵和铁鞋。C,超载保护装臵:主要用于桥架式起重机。D,力矩限制器 E,危险电压报警器

105、大型游乐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大于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106、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装臵

A,安全带B,安全压杠C,锁紧装臵:封闭的座舱舱门必须设有内部不能打开的两道锁紧装臵。

D,制动装臵

107、客运索道: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108、特种设备检测技术

A,宏观检查:可以直接发现和验检容器内、外表面明显的缺陷 直观检查

量具检查。工具:直尺,样板,游标卡尺,塞尺等。B,无损检测:看内部或表面细小问题

射线检测特点: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对体积型缺陷验出率高。

超声波检测

磁粉检测:漏磁场会吸附磁粉,形成与缺陷形状相近的磁粉堆积。

渗透检测:检测程序多,速度慢;成本高,有些材料易燃、有毒。

耐压试验: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它主要用于检验压力容器承受静压强度的能力。

气密试验

109、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措施 A,使用定点厂家合格产品

B,登记建档: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使用。

C,专责管理 D,持证上岗

E,定期检验:外部检验,内部检验,耐压检验。

110、锅炉使用安全技术

A,锅炉启动步骤: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B,点火升压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防止炉膛爆炸,控制升温升压速度,严密监视和调整仪表 C,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督调节

锅炉水位的监督调节:在正常水位线上下50mm波动 锅炉气压的监督调节 气温调节 排污和吹灰 D、停炉及停炉保修

保养方式:压力保养,保湿保养(一周),干法保养(半年)和充气保养。111、气瓶使用安全技术:永久气体气瓶,液化气体气瓶,乙炔气体气瓶 112、气体充装注册登记证的有效年限为5年 113、永久气体的充装

A,气瓶充装系统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

B,可燃螺纹左旋,助燃螺纹右旋

C,向气瓶内充气,速度不大于8m3/h,且充装时间不少于30min

D,用充气排管按瓶组充装气瓶时,在瓶组压力达到充装压力的10%以后,禁止在插入空瓶进行充装。

114、液化气体的充装:充装计量用的称重衡器要设有超装警报和自动断气源的装臵。

115、乙炔气的充装

A,乙炔要防止受热

B,乙炔瓶的充装分次经行,每次充装后的静臵时间不小于8h,并关闭瓶阀。C,随时测试气瓶的温度

D,充装后的检查。充装后的气瓶,先静臵24h。

116、瓶内气体不得用尽。永久气瓶剩余压力不小于0.05MPa。117、电梯安全定期监督检验周期为1年。118、起重机安全定期监督检验周期为2年。119、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技术

A,开机作业前,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大于0.5m。

B,严格按指挥信号操作,无论何人发出紧急停止信号,都必须立即执行。

C,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6级,应停止作业。120、游乐场安全技术

A,高度20m以上的设施,在高度10m处应设有风速计。

B,室外游乐设施在暴风雨等危险天气下不得操作和使用;高度大于20m的设施在风速大于15m/s时,必须停止。

121、索道运营单位应配备适宜的营救设施,一般按照营救工作时间少于3h的标准来配备营救设备和营救人员的数量。

122、锅炉爆炸事故

A,水蒸气爆炸 B,超压爆炸C,缺陷导致爆炸D,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123、锅炉重大事故

A,缺水事故:处理方法时叫水

B,汽水共腾:原因一,锅水品质太差;原因二,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C,锅炉爆管

D,水击事故:易于水击的部分:给水管道,省煤器,过热器、锅筒等。E,炉膛爆炸事故:常发生于燃油,燃气,燃煤粉的锅炉。

F,尾部烟道二次燃烧:发生于燃油锅炉。二次燃烧,将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破坏。

它易于在停炉后不久发生 124、典型起重机械事故及预防

A,重物失落事故:脱绳事故,脱钩事故,断绳事故,吊钩断裂事故

B,挤伤事故

C,坠落事故

D,触电事故:室内作业的触电事故,室外作业的触电事故 125、触电安全防护措施

A,保证安全电压

B,保证绝缘的可靠性

C,加强屏护保护

D,严格保证配电最小安全净距

E,保证接地与接零的可靠性

F,加强漏电触电保护 126、视觉

A,暗适应(30min适应)和明适应(1min适应)B,眩光

C,视错觉 127、听觉:辨别阁限于声音的频率和强度有关系

128、人体的特性参数:静态参数、动态参数,生理学参数,生物力学参数。129、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 130、机械设备结构可靠性设计要点 A,确定零件合理的安全系数

环境条件的影响

使用中发生超负荷或误操作时的后果

为提高安全系数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核算

B,储备设计:一般是剧毒的化工设备,故障率较高的设备,流水生产的关键设备。

C,耐环境设计

D,简单化和标准化设计

E,提高结合部的可靠性

F,结构安全设计

G,设臵齐全的安全装臵

H,人机界面设计

131、人优于机器的能力有: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随即应变,归纳,推理,判断,创造性等;机器优于人的:反应,操作速度快,精确,等

132、人机功能分配原则: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环境条件差的,适合于机器;研究,创造、决策,指令由人来承担。

133,影响人的作业可靠度的因素:作业时间系数,作业操作频率系数,作业危险度系数,作业生理和心理条件系数,作业环境条件系数。

134、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危害性较大

135、密闭。抽风。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136、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137、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138、在生产中手臂振动病列为职业病 139、射频辐射主要引起功能性改变 140、红外线辐射对皮肤和眼睛有影响 141、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皮炎

142、激光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由他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它能灼伤皮肤。

143、高频电磁场的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保护和合理布局等。144、电离辐射的保护:时间保护,距离保护,屏蔽保护。145、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146、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

147、运行机车必须安装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臵。

148、机车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少于4h。149、直线规矩标准规定为1435mm。

150、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列车中关门不得挂于挤车后部3辆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车门。

151、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mm。

15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机车车辆配件脱离,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

153、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源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

154、常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方法有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隔离,闭锁等。

155,闭锁是指防止某事件发生或防止人,物进入危险区域

156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主要与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结构尺寸等因素有关;提高被动安全性的措施:配臵安全带,安全气囊,安装安全玻璃,设臵安全门,配备灭火器。

157、超限车辆:车货总高度大于4m,车货总长18m,车货总宽度2.5m。158、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里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

159、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人,车,路和环境。160、道路因素:路面、视距、线形、交叉口特性,安全设施

161、道路安全设计技术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安全设施的设计 162、安全设施的设计

A,交通标志。结构支撑方式分为柱式、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等

B,标线。所选标线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

C,安全护栏。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路侧护栏最小设臵长度为70m。

163、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一类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修与诊断技术。

164、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

A,驾驶警报系统B,视觉增强系统C,汽车行驶记录仪D,车辆导航系统E,速度控制系统

165、水运交通事故的分类

A,碰撞事故B,搁浅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C,触礁事故

D,触损事故是指触碰岸壁、码头、航标、桥墩、浮动设施、钻井平台等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者沉船、沉木、木桩鱼棚等碍航物并造成损害的事故

E,浪损事故

F,火灾、爆炸事故

G,自沉事故 H,其他引起人员伤忙,直接经济损失的水运交通事故。166、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析

外界条件

A,视距降低

B,气象恶劣给船舶带来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C,礁石、浅滩及水中障碍物必给船舶航行带来影响

D,航路的自然条件和交通密度的影响

E,灯塔、航路标志出现故障、航行资料失效

F,外部因素引起船舶导航设备失效

167、VTS设备:雷达检测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

168、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报警,通信,寻位,播发海上安全信息。169、我国规定:远海运输中,凡单件质量超过5t或长度超过9m的货物;在沿海运输中,单件质量超过3t或长度超过12m的货物,均属于重大件货物。按国际标准规定,凡单件质量超过40t,或长度超过12m,或高度、宽度超过3m的超高或超宽货物属于重大件货物。

170、《国际危规》与《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适用于包装危险货物。171、《国际危规》: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质和有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杂类危险货物和物品。

172、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3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危险货物的包装分为通用包装和专用包装。

173、根据危险程度通用包装分为I、II、III类。I类:适用于高危险性货物;II类:适用于中度危险货物;III类包装,适用于低危险性货物。

注册安全工程师过关宝典

一、机械电气安全技术

△ 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直接(设计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不安全因素)间接(安装防护装臵,克服使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指导性(制定规定和安全标志)△ 齿轮传动机:全封闭型防护装臵,机器外部绝不允许有裸露的齿合齿轮。△ 防护罩涂成红色,最好装电气联锁,防护装臵在开启的情况下机器停止运转。

△ 皮带摩擦后易静电,皮带传动机械不适用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场所。△ 皮带传动装臵防护罩—金属骨架防护网,与皮带距离不小于50mm,传动

第二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

2、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3、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问题上适用于他本国的法律;

4、《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5、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6、安全生产执法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联合执法,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在同一类问题上,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8、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

9、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10、《安全生产法》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1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加强管理、防止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2、《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除香港、澳门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13、《安全生产法》排除适用:已发现的,特殊法中未做出规定的问题;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17、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 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9、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依照执业标准;

20、安全资金投入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21、高危行业(无论有多少从业人员)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2、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3、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 托;

24、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矿山建设项目、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2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对安全设施的设计负责;

26、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27、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安全设施的验收部门及其验 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28、重大危险源管理:登记建档、检测检验、评估监控、应急预案、告知措施;

29、禁“三合一体”: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宿舍不 能在同一建筑,并与宿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0、交叉作业安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明确应当采取的安全措 施;

31、应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32、非高危行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不需由主管部门对其考核后任职;

33、特种设备的使用: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使用前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使用前 操作人员经专门培训获得相关资质和技能;

34、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国家实行淘汰制度;

35、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发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统一协调、统一管理,不能委托总承 包单位进行统一管理;

36、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主要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 擅离职守;

37、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38、劳动合同中应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 工伤社会保险等事项;

39、工伤社会保险遵从无过错原则,民事赔偿遵从过错原则;

40、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义务:遵守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41、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获得安全保障、工伤社会保险、民事赔偿,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措施,批评、检举、控告、拒绝违章指挥,紧急停工避险;

4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时:

一、查阅资料、了解情况;

二、对违法行为要求限期整改,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作出处罚决定;

三、对事故隐患应责令立即排除;

四、查封、扣押的物资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4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时的职权不包括对主要负责人的违 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

44、安全中介机构: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接受安监部门的监督、对其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4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受理的举报事项经核查后,应以书面形式向有关负 责人汇报;

46、监察机关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

4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内的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 急救援体系;

4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49、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查清原因,提出措施;

50、事故调查处理目的:查清原因、提出措施、防止同种事故重演、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 故发生;

51、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不得瞒报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52、发生特大事故,企业不应直接组织事故调查并处理责任人;

53、“三合一体”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如逾期未改责令停业整顿,直到符合安全要求后 才能重新开始生产经营活动;

54、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经考核合格上岗的:责令限期改正,如逾期未 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并处罚款;

55、未能保证安全资金投入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资金,逾期未改正责令停产停业整 顿,有违法行为导致事故发生应追究刑事责任;

56、不具备法律法规国标行标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经 停业整顿仍不具备的予以关闭并吊销其有关证照;

57、发生重大事故时,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抢救或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逃匿 的:给予降职、撤职处分。逃匿的,15日以下拘留;

58、在被责令的期限内未改正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 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59、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 延不报情况下,若不构成犯罪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处分; 60、安全检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负责人不承担行政处分法律责任;

61、安全检测机构出具虚假证明造成他人损害的,分别与承租方和生产经营单位承担相关 责任赔偿;

62、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他人损害的,与承租 方承担连带责任赔偿;

63、拘留——公安机关,有期徒刑——法院,关闭——政府,罚款——安监,停产——安 监;

64、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事项:设计文件、通风系统、安全出口、竣 工验收;

65、矿山开采作业使用的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修;

66、矿长——定期作报告,职工——批评、检举、控告,工会——监督; 67、所有矿山作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教育,不得上岗作业;

68、矿山企业必须从矿产品销售额中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69、不得录用未成年人、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

70、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施工许可证;

71、公安消防机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工程竣工验收;

7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备案;

73、行政处分适用于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

74、火灾事故单位在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伪 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可给予警 4 告和处以罚款;

75、保护现场,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变动;

76、《道路交通法》应负的法律责任不包括行政处分;

77、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吊销驾照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照;

78、机动车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保 持安全车速;

79、机动车运载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剧毒品、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 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显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80、设计最高时速为80公里的机动车可以进入高速公路;

81、高速公路限速标志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公里;

81、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构成犯罪应承担的刑事责任,除工程重大事故罪处以 5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时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处以罚金外,其余重大事故罪项均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时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83、机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除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有玩忽职守罪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严重的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外,其余犯罪行为均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时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84、机构: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受贿而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85、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86、常见行政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 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87、行政处罚设定:法律(国家)——各种都行;行政法规(国务院)——除限制人身自 由;地方性法规(省人大常委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执照;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地方政府规章 5(省市人民政府)——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其他不得设定;

88、我国绝大多数行政处罚适用一般管辖(属地管辖),适用于违法行为不严重,但违法 事实的确定尚需要法定依据的情况;

89、当场实施行政处罚:公民——50元以下,法人——1000元以下;

90、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

91、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92、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不在场的,7日内将行政处罚书 送达当事人;

93、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94、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95、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96、女职工“四期”保护:经期、孕期、哺乳期、产期;

97、“未成年工”是指: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98、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女工、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 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9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劳动行政部门——《劳动法》 其他内容的监督管理;

100、职业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101、职业病危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102、职业病的病因是职业因素;

10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04、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105、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106、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装置和报警装置;

107、职业病诊断机构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108、当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109、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进行监督;

110、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

110、煤矿安全监察:垂直管理、分级监察(三级,国家为主,省、地方);

112、建议报告权: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在监察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涉及有关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的,应当向其提出建议,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

113、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需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审查; 114、煤矿建设工程安全条件需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验收;

115、煤矿安全监察内容:安全责任制、矿长安全资格、安全费用提取、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验收、作业现场检查复查、专用设备;

116、被责令停止生产、停止施工后拒不执行,停产整顿后无变化,可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的情况:煤矿矿井通风、防瓦斯、防尘等安全设施和条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达到要求,逾期仍达不到要求;

117、煤矿“三证一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118、人员“三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119、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暂扣煤矿“三证一照”和矿长“两证”;

120、对决定予以关闭的煤矿,吊销煤矿“三证一照”和矿长“两证”;

121、煤矿予以关闭的情况:无证照、证照不全擅自从事生产,3个月内2次或2次以上有重大安全隐患,停产整顿期间擅自从事生产,停产整顿后验收不合格;

122、煤矿关闭程序:县级煤监部门——关闭建议,责令停产;有关人民政府——7日内作出决定;

123、关闭煤矿要求:吊销有关证照、停止供应并处理火工用品、停止供电、封闭井筒、妥善遣散从业人员;

124、扩建工程已开工,超出安全设计划定的范围和规模,属于煤矿重大安全隐患;

125、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属于煤矿重大安全隐患;

126、煤矿停产整顿期间,由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127、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应保证真实、准确、完整;

128、建设单位不得要求压缩合同的工期;

129、建设单位为申领施工许可证,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报送;

130、建设单位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在拆除工程15日前报送;

130、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对防范事故提出指导意见。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应对其设计负责;

131、监理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审查其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133、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134、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并禁止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

135、总承包单位应自行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

136、总成包单位与分承包单位签订了安全协议,则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有连带责任;

137、施工单位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保险费;

13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建设工程 8 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39、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40、危化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

141、危化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141、条例中对居民区有防护距离要求的: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化品生产装置与储存设施;

143、危化品经营销售企业的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144、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

145、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购买危化品;

146、生产、储存和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1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147、禁止利用内河及其他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

148、危化品注册登记:涉及危化品生产、储存,剧毒品的企业必须注册登记,生产中使用危化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必须注册登记;

149、发生危化品事故,单位负责人应报告当地安监部门、公安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

150、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厂房和仓库的设计、结构、材料,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的安全设备和设施,产品品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51、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定的产品种类进行生产,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标注燃放说明;

152、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生产工序、作业、原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153、高危行业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154、新设立企业必须在企业建成投产前提出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已经进行生产的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397号令,2004年1月7日起实施)施行之日起1年内依法向办法管理机关申请办理;

155、颁发机关认为文件、资料不全的有权要求补正,认为有必要的,应实地审查核实;

156、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关事项发生变化时需办理变更手续; 157、颁发管理机关完成审查和发证的时限是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日之内;

158、安全生产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予以免审延期,仍需在有效期满前向原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延期申请;

159、颁发管理机关:央企——国家安监总局,非央企——省安监局

160、已获证企业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161、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向不符合条例中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应给予降级或降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2、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16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向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显著位置;

164、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165、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必须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166、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试运行和例行检查,配备营救装备;

167、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168、取得特种设备检测机构资质的条件:健全的检验检测管理制度、检验检测责任制度、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有适应的检测检验人员;

169、检测检验结果、鉴定结论经检测检验人员签字后,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

170、特大事故事关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安监正职负责人,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严重,给予降级、降职直至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

171、发生特大事故,情节特别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省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由国务院给予行政处分;

172、中、小学校违法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劳动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尚未构成犯罪,给予学校校长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173、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享受《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174、关于工伤保险费:行业差别费率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内费率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等情况确定;

175、工伤保险费数额:工资总额*单位缴费费率;

176、视同工伤:职工原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的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177、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78、申请注册安全工程师需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179、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一般为3年,有效期满前30日前提出申请;

180、违反职业道德,可注销注册;

181、300人以上企业,按安全管理人员的15%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在7名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182、安全中介机构按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员的30%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183、经注册取得执业证和执业印章;

183、申请初始注册材料:申请人资格证书、劳动合同或聘用文件;

184、注册过程弄虚作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申请注册的,注册机构应不予注册;

185、注册安全工程师应由聘用单位委派,并按照注册类别在规定的执业范围内执业,同时在出具的各种文件、报告上签字和加盖执业印章;

186、注册安全工程的义务:保证执业质量、承担相应责任、不出借执业证、报告署名;

188、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出具产品合格证;

189、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安全标志;

190、生产劣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受到被责令停产的处罚;

191、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机构出具虚假证明造成他人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撤销其检测检验资格;

191、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48h,每年再培训16h;安监发证;

193、非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32h,每年再培训12h;培训机构发证;

194、高危行业:新从业人员三级培训72h,每年再培训20h;

195、非高危行业:新从业人员24h;

196、《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由监察机关或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197、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向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颁发有关证照、批准向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提供火工品、未按规定对某单位申报的扩建项目“三同时”组织审查验收、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措施而导致事故发生;

第三篇: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点笔记

一、危险源的题型(4种考法):

1.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写出危险因素(20类); 2.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写出事故类型(20类);

3.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写出危险有害因素(27类,20+7); 4.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振动、粉尘、高温、低温、气压气流、辐射(单考职业病需要加上中毒,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人的因素——行为因素:两个错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一个失误(指挥失误)

2、物的因素——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伤害、明火、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设、防、电、噪、振;明、辐、运、高、低;信、标、有、其他)。化学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燃、爆、毒。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管理上的失误、缺陷和管理责任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事故类型(危险因素):20类 1个打击:物体打击;4个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其他伤害; 4个常见: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坍塌; 4个煤矿: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

4个爆炸:锅炉爆炸、火药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1个中毒和窒息;

2个不常见:灼烫、淹溺。

四、安全措施

(一)安全技术对策

1、机械安全对策:① 使用本质安全的机械设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代替手工);② 使用联锁性的安全防护装置;③ 安全标识:④ 个体防护:衣服束紧,帽子要带好,女工的头发要盘起来…

2、电气安全对策:① IT,TT,TN系统(TN-S最好)② 设备绝缘;③ 电气隔离;④ 安全电压 42V、36V、24V、12V、6V;⑤ 易燃易爆,防爆电气设备;⑥ 漏电保护(手持电动工具);⑦ 个体防护:绝缘鞋,绝缘手套

3、特种设备安全对策:

技术措施:① 一体化控制② 检测,检验

管理措施:① 登记(市级);② 建立技术档案;③ 建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④ 专项应急预案;⑤ 持证上岗

4、防火防爆安全对策:

防火:① 防火设计符合要求;② 装饰使用阻燃,难燃,不燃的材料;③ 控制火源:明火,吸烟,雷电,静电,摩擦,撞击,电击火花;④ 控制可燃物,固体:分类摆放,分类储存;气体,液体:设备密闭,厂房通风,加强检测;⑤ 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消火栓,灭火器,喷淋;⑥ 消防通道要畅通,防火门不能上锁;⑦ 火灾发生后,匍匐前进,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防爆:① 防爆设计符合要求;② 防爆电气设备;③ 防爆工具的使用;④ 控制爆炸极限范围:温度升高,爆炸可能性增加;压力上升,爆炸可能性增加;点火源能量上升,爆炸可能性增加;通入惰性气体,爆炸可能性下降;容器孔径的尺寸越小,爆炸可能性越小。⑤ 防雷防静电接地;⑥ 场所加强检测,通风;⑦ 穿防静电工作服

5、职业危害安全对策:① 噪声:吸声,消声,隔声,减振;戴耳塞,耳罩;② 振动:减振;③ 粉尘:革(改革工艺),水(湿式作业),密(设备密闭),风(厂房通风),护(防尘面具),管,教,查;④ 高温:空调降温;减少高温时间;放高温假,发防暑降温费;配备防暑药;发放冰镇的矿泉水,凉茶;⑤ 低温:空调升温;减少低温作业时间;增加防寒保暖

6、辐射:① 减少人与辐射源接触时间;② 拉大人与辐射源的距离;③ 人与辐射源之间加屏蔽

7、中毒与窒息:① 中毒:设备密闭,厂房通风,加强检测,戴防毒面具或口罩 ② 戴正压式的空气呼吸机

8、物体打击: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护栏;戴安全帽

9、其他伤害:其他对策

10、高处坠落:系安全带,带安全帽,穿软底防滑鞋

11、坍塌:① 货物要整齐,靠边摆放;② 货物限高2m,箱子里3.5m;③ 危险货物加危险标识

12、灼烫:穿长袖工作服

13、淹溺:① 设置空中防护网,防护平台;② 系安全带;③ 排洪引流(挖沟工程)

(二)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障落实;2.建立健全本单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安全投入;4.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5.制定安全措施计划并落实;6.加强现场安全检查;7.加大隐患整改力度;8.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杜绝违章;9.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10.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1.加强员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能力;12.建立健全本单位事故救援预案;13.加强政府、集团公司监督、监察、监管力度;14.加强相关方管理;15.加强安全生产许可管理;16.加强三同时管理;17.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18.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9.建立企业特色安全文化;20.其他措施。

五、临界量

常用物质的临界量:乙炔1T氨10T苯、甲烷、天然气50T;氯、氢、硫化氢5T煤气(CO/CO和H2/CH4的混合物)20T汽油200T

六、安全生产标准化: 要素:(旧)(新)1.目标 1.目标和职责 2.组织机构和职责

3.法律法规、管理制度 2.制度 4.安全投入

5.培训教育 3.培训

6.生产设备设施 4.现场管理 7.作业安全

8.隐患排查 5.风险管控 9.重大危险源监控 10.职业健康

11.应急救援 6.应急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7.事故管理 13.绩效评定 8.持续改进

七、应急响应程序

步骤:1.信息反馈、研判;2信息网开通;3.救援人员到位;4.总指挥到位;5.调配资源;6.上级报告:集团公司、上级部门;6.人员救助(企业人员、周边人员);7.工程抢险(设备);8.警戒和交通管制;9.医疗救助(120.999-红十字会急救);10.人群疏散(企业人员、周围社区);11.环境保护;12.现场监测(水、土、食物、气象……);13.专家支持;14.其他;

八、应急预案中的现场处置方案内容:

1.事故特征描述;2.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3.报警程序;4.应急处置;5.逃生路线和方向;6.注意事项。

九、事故原因

A、直接原因:机械设备、物资、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B、间接原因:

1.技术设计缺陷(生产力水平能达到)2.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3.员工意识淡薄; 4.劳动组织机构、安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未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5.安全检查不到位; 6.隐患排查不到位; 7.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8.安全生产责任制无,或者落实不到位; 9.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有,或者不健全; 10.安全投入不到位; 11.应急救援预案无,或者不健全; 12.员工为正确进行危险源辨识,或辨识能力不足; 13.政府或者集团公司的监督、监察、监管不到位; 14.其他原因。

十、事故整改措施: 与事故原因向对应。

十一、事故调查报告:

1.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概况,(第一段,句号止)2.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救援,(第二段,句号止)

3.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轻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4.发生事故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一般都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分析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分为: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间接原因分析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包括:(1)技术和设计的缺陷;(生产力水平能达到的)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机构组织不合理,没有配备安全机构;(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者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指导错误;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8)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9)安全投入不到位;

(10)员工的安全意识单薄;

(11)员工未正确进行危险源辨识或辨识不够;(12)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13)政府或集团公司的监督,监察,监管不到位;(14)其他

5.责任者的认定和处理建议(直接责任者是违章人员;主要责任者:违章、监护、错误指挥;领导责任者:主要负责人。

处理建议:对直接责任人**、主要负责人**领导责任人**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等法律法规进行警告、降级、撤职、开除、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比较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据《刑法》进行刑事处罚)

6.防范和整改措施。

十二、安全评价

1.基本程序:评价准备;危险辨识;划分评价单元;风险评价;对策措施;结论建议;编制报告。2.风险评价方法

十三、主要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高危初培不得少于48学时,再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初培不得少于32学时,再培训不得少于12学时

十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

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3.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高危初培不得少于48学时,再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初培不得少于32学时,再培训不得少于12学时

十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四篇: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点-法律法规

第一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 P12 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以分为上位法和下位法。按照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从上位法到下位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P13 单行法律: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

 P13 相关法律:国家现行的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主要有《建筑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矿产资源法》、《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刑法》。 P14 安全生产标准一旦成为法律规定必须执行的技术规范,它就具有了法律上的地位和效力。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者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法定安全生产标准主要指强制性安全生产标准。

 P14 从同一层法的效力上,可以分为普通法和特殊法。普通法是适用于安全生产另一种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共性问题的法律规范,他们不解决某一领域存在的特殊性、专业性问题的。特殊法是适用于某些安全生产领域独立存在的特殊性、专业性问题的法律规范。如《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普通法,《消防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特殊法

 P15 《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施行,第70号主席令。《安全生产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也是最高的,处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

 P26 《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P23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P20 《安全生产法》立法宗旨: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 P24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是直接领导、指挥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承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P24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 P24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1-6点

 P30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的规定。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 P30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的规定

 P31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简答题:为什么说即使而有效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答案是中间整个一段内容。★  P33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P33 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三违:违法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P33 安全生产状况经常性检查规定。立即处理、及时报告、记录在案  P34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  P34 参加工伤保险的规定。

 P35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中的第五条参考P456(第17点) P39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 P40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形式: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 P40 行政责任中的11种行政处罚

 P40-42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共27种  P46 单行法律《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  P50 单行法律《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5月1日施行

 P52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注:以下内容和书本有区别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已发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P53-54 《建筑法》承包工程的规定。承包、转包、分包

 P54 违法分包、转包是工程施工安全的一大祸根。重要原因是:利益驱使、监管缺失、处罚不力、违法成本低

 P57 《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 P57 劳动合同的定立全部内容

 P58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特别规定中的劳务派遣  P60 职业病的范围,10大类115种

 P62 《刑法》修正案

(八)2011年5月1日施行。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注:恶劣指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以及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35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P64 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P64  P65 行政法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2004年2月1日施行。通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 P66-67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7点  P67 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4点  P67 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3点  P68 项目负责人的安全职责的规定 ★

 P68 设立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及检查的规定  P68-69 总承包单位负总责及总包与分包单位的关系  P69 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 ★

 P69 设置警示标志和在现场采取相应安全施工措施的规定  P69 对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规定

 P69 施工单位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现场封闭围挡的规定 ★  P69 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并书面告知操作规程和违章危害的规定 ★  P70 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规定、意外保险的概念及作用 ★  P70 总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定期演练的固定  P70 总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的规定 ★

 P75 《工伤保险条例》参加保险的范围  P75 工伤补偿原则

 P76 工伤认定的规定:范围1-7点,视同工伤3点  P77 工伤认定时间的规定:30天、一年内  P77 情况调查核实,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 P78 工伤医疗期间的待遇规定。P409 主要看下1-4级伤残待遇

 P79 职工因工死亡工《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施行伤保险规定:3点  《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施行,国务院第586号令  P80 新《条例》对工伤认定范围的调整:3点

 P81 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提至按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以下只需了解:P9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P94 部门规章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P119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

P120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30号令

第五篇: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点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点

1、新《安全生产法》实施时间及适用范围

新《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2、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3、政府安全生产规划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

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6、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

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7、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8、国家鼓励支持提高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0、安全生产投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在成本中据实列支。

11、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12、生产经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职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4、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5、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16、四新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7、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18、安全警示标志设置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设备的规定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20、工艺、设备的淘汰制度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21、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23、员工宿舍、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的要求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24、生产经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5、生产经营单位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26、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使用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27、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交叉作业管理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28、发包或者出租的安全生产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29、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30、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从业人员的权利有:人身安全权、知情权、建议权、举报权、拒绝权、紧急避险权、公民权、受教育权;

从业人员的义务有:遵章守纪义务、接受教育义务、危险报告义务。

31、工会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32、政府及其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3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严格审批和及时监督检查的规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进行审查。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34、安全生产举报制度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12350、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

35、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36、生产安全事故划分

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3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38、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禁入制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9、主要负责人未履行职责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经济处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40、安全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职责的行政处罚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1、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后逃匿的责任追究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的定义

生产经营单位指从事生产或者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指生产经营单位内对生产经营活动负有决策权并能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总经理、经理、厂长等。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各类人员。

4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安全生产内容。

44、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

45、危险物品、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含义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事故隐患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或者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事故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事故隐患。

46、安全生产落实“三个必须”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47、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

(4)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5)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

以上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实施。(6)拘留;由公安机关决定实施。

(7)关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实施。(8)吊销有关证照;由发证机关实施。

(9)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48、危险物品违规的责任追究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9、生产经营单位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的法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50、从业人员未遵章守制的责任追究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下载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有关案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有关案例 一 法 律 •一、《建筑法》的主要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于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1997年11......

    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一起皮带输送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2006年8月31日22时,河南南阳某热电厂3#锅炉在上煤过程中操作工王某发现6#皮带输送机皮带走偏,向下漏煤,随即通知另一上煤操作工李某将煤改......

    安全生产案例学习心得

    安全生产学习心得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用户的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增强自己的安全规范意识,认清安全生产的对工程......

    安全生产典型案例

    划分党员安全责任区确保安全生产——建筑分公司建筑工程队党支部一个典型案例一、活动背景队里安全生产制度和标准等基础比较薄弱,安全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够健全;职工安全意识不......

    2013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三)

    2013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三) 1、安全生产许可:(法规146) 制度的适用范围:国家对以下 ① 煤矿企业、 ② 非煤矿山业企、 ③ 建筑施工企业、 ④ 危险化学品企业、 ⑤ 烟花爆竹企业、......

    安全评价知识点总结

    安全评价 名词解释 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 安全技术:为了预防或消除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和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点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 名词解释 特种设备:是指设计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承压类: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机......

    电气安全知识点总结

    电气安全 名词解释 电气事故:电气系统由于负荷、潮流的变化、设备质量或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各种故障,致使电力系统局部或全部破坏,进而影响生产、生活的严重恶果。 电击:电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