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机关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机关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建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推动机关行使领导职能、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更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当前,县直机关党建总体运行态势是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说,目前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严、抓而不活等问题。因此,必须顺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乘势而上,对机关党建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一、县直机关党建工作现状
机关工委所属党总支9个,党支部74个(其中,公有制企业党支部6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4个),党员总数1278名,其中,离退休党员240名,女党员391名,少数民族党员431名。
就2007年情况来看,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县直机关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内容虚而乏实。机关党建工作不外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处于为党的经济建设大局,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和服从的地位,任务繁杂而难以直接体现成效,是一项务虚的无形的工作,目前,很多方面存在抓而不实的问题。
(二)机制单一而乏严谨。上级党组织部门下达任务多,具体指导少、检查督促少;党支部应付多,讲求实效少,等等,工作中存在着抓而不严的问题。
(三)形式传统而乏活力。机关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严肃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实践中存在着抓而不活的问题。
(四)对党务干部要求高,说起来重要,但在提拔任用干部时,却不能得到优先考虑,不能落实待遇,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存在留不住人,更难吸引人的问题。就近两三年在党支部换届或改补中,有个别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都以行政业务工作忙、应多培养轻人等为理由不愿担任党支部书记,而由他的副手或一般党员干部担任,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机关党建工作力度。
(五)机关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但做起来却很难。对机关工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持不够,工委管辖的单位多、党员多,单位之间也比较分散,而工委实有编制只有4个,且经费少,也无车辆,下单位检查工作难度大。
(六)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党员先进性不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个别党支部软弱涣散、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有的工
作漂浮,作风不实,对抓机关党建不感兴趣;有的部门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特别是一些机关党支部书记身在其位,不抓党建,主动放弃支部书记职责;
(七)机关党员干部作风还有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遵守党纪,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机关党务干部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机关必须建设一支思想解放、思路创新、工作务实、服务高效、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要适应上述要求,需要我们严肃对待,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发展的观念去认真研究解决,扎扎实实地功立业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二、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思路
思路的创新源于观念的创新,没有超前的观念不可能有全新的思路。机关党建工作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明确围绕中心抓党建、党建和业务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要消除党建工作认识上的误区,树立新的党建理念,突破就机关党建抓党建的旧模式,要根据全县中心工作任务确定机关党的工作内容,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安排机关党的活动,把中心工作的难点作为党的工作的重点,摆正位置,找准路子,帮忙而不添乱,促进而不干扰,把机关党的工作自觉放到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放到单位部门决策部署和业务工作中去安排,去落实,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更加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
一是实现就党建抓党建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工作思路的转变。这一转变,要紧密结合各单位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批准机关党建活动和单位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拓展机关党建工作新领域,抓党建从单位业务工作着眼,抓业务工作从党建工作入手,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协调、保证和监督作用,从而,做到机关党建工作与单位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协同推进。
二是实现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攻坚”带全局思路的转变。在每年年初,要认真总结上年不足,吸取经验,并认真梳理全年需要开展的各项党建活动,理清工作思路,分清主次轻重,精心谋划一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党建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分步实施,抓重点带一般,改变过去那种主次不分、多头布置的工作状况,就我县目前机关党建情况来看,我认为要以创建群众满意的“五好”县直部门和企业“五好”党支部活动为主线,结合“天山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党建活动,以不断开创机关党建新局面。
三是从走形式到广大党员积极主动参与思路的转变。党员是开展党建活动的主体,党建活动是否有实效关键在党员。机关党组织在做出工作部署前,首先应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要搞清楚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再把党组织的活动要求与党员队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从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赋予活动群众基础、使活动有特色,更有效果。
(二)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内容
近年来,机关党建活动在内容上存在因循守旧、空泛无味,且与部门业务工作相脱节等问题,致使相当一部分党员对党的活动漠不关心、认为都是支部委员的事,敬而远之,最终的结果就是机关党建失去活力。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机关党组织缺乏开拓创新的的工作思路。对此,认为机关党建应从下面两个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素质。当前,有些干部由于不重视学习或不善于学习,导致观念陈旧、知识老化、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差。学习是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机关党组织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机关干部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增强党的政策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树立学则进,不学则退和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新经验,掌握新方法,增强新本领,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通过开展紧贴中心工作的主题实践活动,来赋予机关党建工作新内容,把机关党建工作推向更高境界,使机关党建工作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上体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不断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机关作风建设是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干部作风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机关干部宗旨意识、履职态度和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因此,深化“两个务必”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机关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让机关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防止把国家权力机关化,机关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私有化。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成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联系群众的模范。
(三)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的创新要着力于党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目前,县直各单位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基本建立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打牢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重点对党章、《条例》和中央、省、县委明确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党务干部的工作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机关党支部工作制度和考核评比办法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找准差距,及时纠正和完善。从制度上保证党的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激励人、以制度约束人”。
一是完善党建责任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机关工委直接领导,部门党组指导,机关党支部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做到权责明确,各司其责。要明确部门党组与本级党(总)支部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明确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在其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多维激励机制。要突破单一的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的模式,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近期激励与长远激励、直接激励与间接激励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调动各部门抓机关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议可否建立党务干部待遇激励机制,提高党务干部的地位,如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以解决党务干部后顾之忧。
三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要通过创新机关党建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关绩效考核体系,切实增强机关党建工作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是创新督查机制。要将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抽样督查与全面督查、专项督查与重点督查结合起来,强化督查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部门把机关党建工作作为“软任务”,随便应付了事的状况。
五是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一是针对《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机关工委所规定的职责不能完全履行,特别是机关工委管理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关系理不顺,主要表现在机关工委现在的级别是与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级别是一样的,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总认为是平级的,对工委安排的工作务虚多,务实少,引不起足够重视,工委无人事任免等一些可以管得住、并使其“听话”的权限。建议提高机关工委的级别,以便于更好地管理机关各级党组织。二是建议建立或完善专门的企业党(工)委(建议可将机关工委现所管辖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转入县经贸委),管理全县所有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理顺关系,便于管理,而且可以减轻组织部、机关工委等部门的工作压力。三是建议可否增加机关工委编制,给予经费保障,配备公务用车,解决工委后顾之忧。
(四)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方式
要针对机关工作性质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与文化业务素质等不同情况,把着眼点放在激发机关党组织的活力上。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确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和活动方式,用新思路推动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要注重发现、挖掘、培养、宣传机关党建工作中拥现出的先进典型集体和人物,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以点上的经验促面上的工作。
二是要立足单位业务工作的需要,从干部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入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查找问题的根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以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机关党组织的活动载体,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三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机关党支部独立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党支部独立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杜绝党支部在开展活动中 “等、靠”思想。在保证做好机关工委安排的活动的同时,要立足党的活动与工作实际,改变传统组织生活的方式,独立开展一些与党员的要求贴得更紧更实,更具有时代特色,更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活动,注重实际效果,为开创机关党建新局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第二篇: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就如何加强A镇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观点和想法,仅供大家参考。A镇辖8个农村党支部,其中有3个总支,共有农村党员628名,占全镇党员总数的78%,占全镇农民总数的1.8%。在这628名农民党员中,35岁以上的448名,占71.3%;文盲、半文盲党员330名,占52.5%;村党(总)支部委员总数斗8人,35岁以上的32人,占委员总数的6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7%;党(总)支部书记平均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的状况十分突出,在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下,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方面已存在一些不适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民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民不仅要求加A修水利、整修道路、翻改茅草房等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力度,还要求了解市场信息,建设农产品市场等生产生活条件。全镇8个村,集体经济都十分薄弱,导致村党(总)支部为群众办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针对我镇村级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使农村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内,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认真开展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工程,特别是要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靠要”等思想观念的束缚,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勇于破除一切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改变一切束缚农村发展的做法和规定,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切实承担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职责,第二,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农村党组织执政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然而,加快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实力,对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各村党(总)支部要积极拥护上级党委的决定,除集中力量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外,还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以促进流通、服务农村等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盘活村集体资产,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
第三,紧紧把握好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这个关键,发展状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达到“五好”目标。首先是要建设一个好领导班子,尤其是要选好党(总)支部书记,才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充分利用好即将进行约村级换届选举这一契机,按照“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的原则,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尤其要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政治强、懂经济、善开拓、有闯劲、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党员选拔进领导班子,再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公道正派,有开拓精神,有魄力,有胆识,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其次是培养锻炼有潜质的年轻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展状大党员队伍,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要围绕加强在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的工作,重视培养和吸引青年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这个重点来进行,并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去办理。要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注意总结和推广做好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发展青年入党工作的经验。还要加强对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帮助共青团切实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做好“推优”工作和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再次是围绕党支部“六有”建设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
第三篇: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位,在城市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显突出和重要。积极探索当前社会转型期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迫在眉睫的新课题。为了了解和掌握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街道工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探索新时期社区党建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今年10月,我在市委组织部的统一组织下会同全市个街道党工委对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形成了初步意见和建议。
一、我辖区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街道党工委现下属社区党支部9个,街道工作人员30名,居委会干部31名。随着城市改革步伐的加快,街居事务不断增多。一是原先由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逐步分离、转移到城市社区中来;二是下(待)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大量来到社区;三是社区内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数量剧增;四是随着市委市政府的南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社区内空房增多,外来暂住人员增多;四是实行“双休日”后,在职人员在社区生活时间明显增多,与社区关系日趋紧密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社区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与城市化进程要求相比明显滞后,党建工作基础还相当薄弱,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概念不清。由于计划经济和街居管理体制的影响,社区内许多单位、党员和居民对什么是社区、什么是社区党建、社区党建怎么开展等概念不清,认识比较模湖。社区内普通党员、居民对社区和社区党建认识“不清楚”,对当前如何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心中无数;二是参与意识不强。长期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当前不少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许多在职党员也习惯于在工作单位过组织生活。同时,有相当一部分街、居干部对当前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在现有街居管理体制下,居民区党支部实质上是离退休支部,街道党工委主要是领导和管理街居事务,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都还不成熟,上级组织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2、管理体制不顺畅。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主要以条为主,即专业管理为主。公安、工商、市政、规划、环保等政府专业职能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依照一定的程序,对专业领域内的事务分别进行行政管理,其资金来源、组织管理、工作指导,均由其上级部门掌握,由此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专业管理系统。由于“上强下弱”,基层问题有时靠突击解决,解决不了,只好矛盾上移,有时还造成事态扩大,近年来上访、请愿者为数不少。另外,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存在条条割裂,缺乏协调的问题,有时造成多头管理的混乱或无人管理的“空白点”。目前各部门为了促使工作落实到位,解决基层力量不足的问题,通常采取将城市管理任务层层落实到街道、居民区。据粗略估计,街道及居民区每年接受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多达100多项。对有些事情处理,街道又没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只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管不了”,许多工作无法落实。由于条块分割,责权利不统一,协调不力,必然造成社区党建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得到发挥,难以整合社区各方面力量,形成社区党建的工作格局。
3、干部队伍不适应。社区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偏弱、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这种状况,与日益拓展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不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山城区曾向下属38个社区居委会各分配了一名大中专毕业生用于改善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素质,但因居委会工资待遇偏低,每月仅140元生活补助,又没有落实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截止目前,仅剩余1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还留在社区工作。
4、硬件设施不完善。一是办公用房紧缺。就我办事处来说,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现有社区居委会平均办公用房(含党员活动室)33.3平方米,但没有一处社区办公用房产权属于社区所有,全部为租用或借用他人的场地。二是社区公益场所和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严重不足。我办事处自办或管理的文化、体育场所仅有4处,合计面积不到500平方米。造成硬件设施不配套的原因:一是原先旧城住房紧张,社区公配设施基础薄弱;二是城市规划中缺乏社区这个社会形态的理念,没有按标准制定社区的详细规划。
5、工作经费不充足。一是街道工作经费严重短缺。每年上级拨给街道的管理经费仅占街道正常开支的20%左右,严重不足。缺额部分只能通过收取企业管理费、计生罚没款、城管卫生费和街道自行搭建房出租金等渠道解决,可谓“皇粮不足,杂粮补”。但按照有关规定,街道是不允许向企业收取管理费的,更不允许带头搭建违章建筑,而街道又没办法解决面临的经费困难;二是居委会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上级政府每年向居委会拨付120元的办公经费,但依据目前居委会的工作量,居委会一年的正常开支至少在2000元以上。而多数居委会没有固定经济收入来源,工作量成倍的增加使得居委会疲于应付,于是就各施招法,各显神通,搞起“三产”创收,从而出现居委会干部主业是抓创收,副业搞管理。由于街道、居委会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社区工作的落实和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1、必须认清形势,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第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对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各类非公有制企业 多家,从业人数余人。非公有制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工业总产值的 %,财政收入的 %。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比例偏低,企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有待提高,企业中的“隐性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待加强。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大量在社区,因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各类社团组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个。随着党建工作的开展,社团组织也必将成为党建工作的新阵地。但社团党组织的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和规范,有些社团党组织隶属关系有待理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仍然是党的工作的薄弱点,由于这些组织大部分在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第三,党员分布状况发生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下岗党员、退(离)休党员不断增加,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进程加快,大量企业职工党员和退(离)休党员组织关系迁入社区。为此,社区党组织在接收大量新的成员的同时,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
第四,封建迷信活动的抬头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宗教活动的盛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五,城市双创工作,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社区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才能更好地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因此,加强社区党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新课题,我们应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
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2、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必须处理好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建设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新型组织形式和有效手段,它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思想素质,对于加强城市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确保社区党建就是确保社区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社区党组织一方面要为动员社区居民,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党要通过领导社区建设确保在城市中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社区建设与社区党建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必须同步推进。第二,必须处理好条与块的关系。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工作管理体制。从各地经验和我市实际情况来看,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应当采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即市、区二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网络。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新体制。街道对本辖区涉及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对社区工作的支持、指导上来。并通过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和执法监督,保证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
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教育管理,健全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待业、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使企事业、机关单位的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到居住地党组织,加强管理。要结合离退休党员特点,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要积极探索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方式,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始终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临时支部、党员联络站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社区中的待业、失业的党员组织关系应转至居住地党组织,由居民区党支部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认清党员在社区中的政治责任,增强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自觉维护党员的形象,发挥党员的应有作用。
第二,加强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街居党组织要本着“提高质量、活动适量、发挥特长、形式多样”的要求,把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专业特长结合起来,设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岗位,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在职党员,为他们排忧解难,激发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回报在社区的热情。单位党组织要主动把党员基本的情况提供给街、居党组织,教育和督促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活动,并将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的表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作为评选先进、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丰富社区党员活动的内涵和载体,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要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载体,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一是以加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为目标,开展创“规范化社区党支部”建设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建设一个坚强的班子,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带出一支好的党员队伍,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组织广大党员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开展“六联六共”活动。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城市卫生联管,共创优美环境;社会治安联防,共保社区平安;社区服务联办,共享社区资源;计划生育联抓,共同落实国策;科学文化联教,共促素质提高。通过活动,把“人
人参与社区建设,人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社区树立起来,促进文明社区建设的开展。三是深入开展社区“凝聚力工程”建设活动。通过一系列为民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党员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千家愁、暖万人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区党员的关爱,送到特殊人群、特殊对象的心坎上,体现社区的温暖,使党员成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行为规则的示范。四是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小组)责任区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为创建文明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完善财力机制。充实街道财力,改变当前街道靠收取企业管理费,居委会靠三产创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落实三项措施:即区级财政收入中街道经济上交的财税收入,按一定比例返还街道,用于社区建设管理;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专职居委会干部的工资福利等开支,给予保障。
第五,要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上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督促检查,确保规划实施,搞好居住区内公建配套设施,特别是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建设;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维护好,管理好这些设施和活动场所,同时还要通过共建活动,挖掘、开放辖区内机关单位文体等资源,以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切实搞好社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真正做到想在心里、挂在嘴上、画在纸上、建在地上,逐步改善街居办公用房、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紧缺的状况。
第四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已日益为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关注。过来,我市适时转移党建工作的重点,对非公有制经企业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着力创新,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结合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就如何改进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这个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企业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主观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党组织建设滞后。首先,部分基层党委和有关部门思想上存在几种不良心态:一是无为心态。认为只要企业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可以了,抓不抓党建无所谓。在具体工作当中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纳税情况多,过问党建工作少。二是担心心态。担心在企业中成立党组织会引起业主的反感,发挥不了党组织应有的作用。三是观望心态。不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坐等别 1
人的成功经验。其次,部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目的意义不明确,心存种种疑虑,对建立党组织不理解、不情愿,甚至进行抵制。尤其是一些外资企业的企业主,对党组织设臵存在一定抵触情绪。第三,从企业党员看,少数人把自己视同一般员工,忽略了党员的“政治角色”,认为只有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下功夫,才能得到更加丰富的报酬,至于发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个人没什么实惠;相当一部分党员曾经是国有企业的骨干,国企改革下岗后,更觉得低人一等,对自己党员的身份讳莫如深,不愿提也不敢提,不接转组织关系,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成为“挂名党员”、“口袋党员”和“隐性党员”。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受许多客观因素制约。一是由于非公有制企业本身的特殊性(企业规模小、不稳定,注册地和经营地相分离)和企业中党员队伍群体的特殊性(来自不同单位、流动性大、高度分散、没有主管单位等),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中一些党员长期处于“三不管”状态,即原单位管不了(长期在外经商),从业所在地无法管(没有明确管理权属),非公有制企业无人管(没有成立党组织)。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教育管理没有及时跟上来,部分党员长
期外出经营,组织生活不经常,党的宗旨观念淡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受时间、场所、经费等条件限制,一些私营企业有组织无活动,党员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也就谈不上争先创优,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同时作为私营企业的党员,与企业业主的雇佣关系,削弱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影响了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三是忽视培养发展新党员。非公有制企业中有一部分人有共产主义理想,并为党和人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追求政治上进步,希望能早日加入党组织。但是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难、政审难、考察难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一些入党积极分子一直不能正式加入组织,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出现年龄偏大,素质偏低,数量偏少的状况。
二、建议与思考
1、统一思想,提高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既是我们党占领非公有制经济思想阵地、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又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客观现实的需要。各党委和有关部门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加以指导,积极慎重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2、因地制宜,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党组织。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分散、自主经营、随意性大、人员流动快、不便管理的特点,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应本着“便于熟悉掌握情况、便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在个体工商户党员比较集中的乡镇和市场,建立相对固定的个协分会党支部或行业党支部;对党员人数尚不足3人的企业,可按地域或行业成立联合党支部,隶属当地党委管理。还可以按行业管理隶属关系,逐步探索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由中小企业局、工商管理局管理的体制与办法,将业务管理与党组织管理结合起来。农村零散的个体经营户党员,可由当地村党支部管理。同时,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对企业主依附性太大,难以有效开展工作的问题,在党组织负责人的配备上要提高其独立性。尤其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较稳定的企业,要使党组织负责人的报酬要与企业主脱钩,具备条件的还应设专职负责人,脱离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3、趋利避害,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非
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发挥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学习宣传作用。及时组织党员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向企业主及广大职工群众宣传贯彻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参谋作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当好参谋助手,帮助企业搞好决策,把握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向。三是监督作用。引导企业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监督企业特别是企业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坚决抵制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四是协调作用。协调企业经营者同广大职工之间的关系,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依法维护企业主的地位和正当权利。五是保证作用。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发挥党员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4、严格要求,切实加强党员管理。一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员重新登记工作,以彻底摸清党员底数,加强管理,对符合更新换代党员条件的劝其退党,纯洁党员队伍,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二是加强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流动党员的管理,对从事个体经营离土离乡半年以上的党员一律转
出正式组织关系,3个月以上至半年以内的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原单位党组织对这部分党员实行跟踪管理。
5、创新方法,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当前,相当一大批文化素质较高、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已经或正在涌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果把这批青年排斥在党的大门之外,无论在党员数量还是在党员质量上,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不利的,从长远看还将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在党员的政审、考察、教育培养等环节上加强沟通,区别对待,灵活处理
6、突出重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一是增强党性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觉纳税意识和发扬奉献精神;二是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意识,不做有损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事,不赚昧心钱;三是树立文明经商、优质服务新风,促使党员带头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带头联系关心和帮助群众,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篇:对加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加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xx市委组织部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根本要求。目前,我们就近年来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完善选拔任用流程,实施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市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干部任前公示制,使干部选拔任用有章可循,选拔任用程序逐步规范。积极推行“五票制、把四关、三满意”成功做法,定期对全市领导班子进行了综合研判,探索实行了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公布部分市级部门、乡镇的党政正职空缺岗位,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署名定向推荐,增强了干部选任民主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对涉 及政府机构设置、名称变化、需要新任命等干部问题,按机改政策安置科级干部29人、根据机构变化、岗位空缺情况平级调整99人、提拔使用14人(正科12人,副科2人)、免兼职5人,做到了“四个首次”。继续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办班力度,组织年轻干部到基层、信访一线挂职锻炼。“十一五”期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0多期,受训干部12000多人次,完成上级调训任务300余名,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明显增强。首次实施干部任前“三龄一历”审核和廉政法规考试制度,开通“12380”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不断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和范围,干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了对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监督。
(二)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加大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力量的教育培养力度,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六带六促等活动,积极实施300名市、乡干部参与的“三促”工程,先后安排270多名乡镇党员科级领导干部兼任三、四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助推后进村转化升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全面完成了65个村级活动场所项目村建设任务。2010年底,全市一类村达28个,二类村达119个,四类村仅剩6个。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形式,成立了工业园区党工委,顺利接收了xx两个企业党委,非公党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开展了“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活动,健全完善了五项机制,非公党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以“三有一化”建设为目标,拓展社区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增强了社区党组织活力。积极采取四环公示、两轮教育、两次审核、投票表决、责任追究等五项措施,把好“入口关”,保证了发展党员质量。五年来,发展新党员3400多名。
(三)党建工作创出了亮点。创造性地开展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五一五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转变作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创先争优等活动,通过市级领导包联、建立检查指导组和层层审批把关等措施,强化指导,狠抓落实,涌现出了xx、xx、xxx等一大批受中、省、市表彰肯定的重大先进典型,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素质进一步提升,群众收入不断提高,经 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召开了党员承诺制、非公企业党建、流动党员管理等多个现场会,总结形成了xx精神宣传、先进性教育、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述职等多项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和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缺乏搞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二)党建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还需健全完善。
(三)党建工作的保障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三、建议及对策
一是严格标准选拔任用干部。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积极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等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综合研判,进一步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增强考察的准确性。
二是扎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中长期计划,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着力于复合型、多元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创新型思维、行为方式的培养,加大主体班次、专题班次办班力度,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坚持监督管理工作经常化。把干部管理融入于日常的工作,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制,组织开展定期考核、群众评议等方式,对 干部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管理。健全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切实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
四是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从优秀退休人员、年轻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党员中培养选拔党组织书记,积极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选举办法,健全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选拔任用渠道。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档案资料和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建立适当补贴基层干部制度。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管理制度,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是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创新。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六带六促活动;按照“三有一化”建设要求,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持续开展“五好”社区创建活动;围绕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 发展,扎实开展“创星升级”活动。
六是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坚持高标准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推行“负责制”发展党员。积极抓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在机关与农村、社区党组织之间开展“结对子”帮扶,多渠道筹集贫困党员帮扶基金,切实为困难党员排忧解难。充分利用党校、远程教育等教学资源,全面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培训工作。
七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党建工作联系点等制度,明确领导抓党建工作规划和目标,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严格党建工作奖惩办法。扎实落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承诺制,定期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向上级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述职活动,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群众评议和监督,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