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党建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推荐]
社区党建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党建工作是社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些年来,玄武区各级党组织通过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的建设,不断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和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建设。但是,社区党组织的建设仍
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了解和掌握玄武区社区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研究和探索新时期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今年3月至4月份,结合参加区委组织部和党校组织的区机关军转干部下派到街道和社区锻炼的机会,深入到区所属的65个社区,就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在香铺营、唱经楼等社区进行党建工作实地调研时,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对社区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形成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玄武区现设新街口、玄武湖、玄武门、锁金村、后宰门、梅园、红山、孝陵卫等8个街道办事处,8个街道党工委,66个社区,13个社区党委(其中新成立的7个社区党委已报市委组织部待批),53个社区党支部(总支),227个楼幢党支部,483个楼道小组。社区党员总数为4661人。其中,男性党员2581人,女性党员2080人;35岁以下的党员452人,59岁以下的党员1589人,60岁以上的党员2620人;研究生党员35人,大学本科党员495人,大学专科党员668人,中专党员509人,高中党员955人,初中及以下党员1999人。66个社区党委、总支和支部书记,有49个进入居委会交叉任职,担任社区主任,实现了主任、书记“一肩挑”,并专门设置了社区副书记。
(二)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成效
1、明确职责,建立社区党组织机构。近两年来,玄武区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点活动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担负着领导、组织、协调、指导社区工作的主要责任。召开了两次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每次都安排参观考察,让大家了解省内外党建工作发展最新水平,开阔党务干部视野,这充分表明了区委、区领导十分重视社区党建工作,逐步实现工作重心向基层基础转移的坚定决心。2005年,玄武区委、区政府对所属街道、社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全区11个街道调整为8个街道,81个社区调整为75个社区。2006年4月,玄武区又将75个社区调整为66个社区,解决了点多面广、资源分散的问题,并逐一组建了66个社区党委、总支和党支部,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优化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同时各街道、社区都成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员大会、社区党建联席会等协调机构或社区协商议事机构。区委为了规范社区党组织设置,实行“社区党委(总支)—楼幢支部—楼道小组”的模式,及时调整和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正式党员在50名以上的社区,成立党总支;正式党员在100名以上的社区,成立党委。以小区、楼幢、楼道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和设置党小组,进一步规划小活动单元,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
2、强化措施,确保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为了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玄武区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做了明确要求,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产生、培训、考核做了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人员的任用,采取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待业大学生、离岗休养的机关干部中,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公推直选为主要形式,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配强社区党组班子。区委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要求区领导干部和区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社区,并定期到社区研究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围绕深化社区服务,形成了党员义工服务、万家帮、后勤管理社会化、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树形象等特色品牌;锁金村街道党建工作在全国获得了多项荣誉,新街口、后宰门、梅园等街道的党建工作也在全省有较大的影响。
3、立足服务,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一是实行监督登记制度。为加强全区党员的分类管理和社区党员的宏观管理,玄武区在社区中实行对党员进行监督登记制度。即社区党组织对组织关系已迁入社区的居民党员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用“红本”登记;对组织关系在单位、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户口和居住地在社区的在职党员,实行
双重管理,用“蓝本”登记;对户口不在本地区,但居住地在本地区的外来流动党员,用“黄本”登记。为了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实施有效地管理和监督,玄武区委下发了《关于全区在职党员在社区中开展“八小时之外树形象”活动的通知》,要求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内”在单位服从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八小时之外”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社区党组织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情况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反馈,作为党员干部升迁、晋级、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开展党员志愿者义务活动。按照党员的特长和意愿,组成了理论宣传、文化宣传、帮贫扶弱、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服务。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区委组织部和区机关工委联合下文,要求区机关各党(总)支部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双结对、双促进”共建活动,将社区党建工作与区机关各部门的党建工作和帮扶工作紧密相联系起来,为构成玄武区大党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玄武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不断加强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但社区党建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党组织地位不突出。在社区群众和社区工作人员中,有的对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地位和关系搞不清楚。只知道社区居委会的存在,而不知道有无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中,存在重视居委会主任、轻视党组织书记,主任协调工作的力度大于书记的现象;在用人上,许多街道把有能力的人优先安排在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开会布置工作召集的是居委会主任、而不是社区党组织书记;从个人意愿出发愿意做主任的多、做书记的少,影响了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
2、参与能力不够强。社区内有许多党员对开展党建工作活动参与的少。不少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职党员只有35.7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街道和社区有少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在现有街道和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党支部实质上是离退休支部,对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缺乏信心,上级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宣传和指导。
3、队伍素质不够高。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是公开招聘的,但素质参差不齐。从整体来讲,有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地掌握现代化城市管理专业知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工作手段等还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工作思路不宽,组织领导能力不强,社区管理层次水平较低。还有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存在年龄偏大、工作能力偏弱、工作效率不高。与日益拓展社区党建工作不相适应。
4、软硬设施不配套。全区社区中只有香铺营、北安门、板仓、锁五等社区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外,其它社区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不平衡。有些社区重软轻重的现象比较突出,硬件设施不能达到上级要求。有4个社区处于拆迁过渡外,大多都在150平方米以上,300平方米的以上的仅有9个,1500平方米的只有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1家。社区公益场所和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
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考
1、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有紧迫感
一是社区中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由于这些组织大部分在社区,仍然是党的工作的薄弱点,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和规范,因此,社区党建工作任重道远。二是党员分布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下岗职工、离退休干部、复退军人、大学生、流动人口和在职党员等大量进入社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此,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三是开展创建文明城区活动,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在创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通过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团结和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把“创建文明社区”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起来,促进社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要把握的原则
一是共同参与的原则。社区党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单靠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是无法搞好的。因此,社区内的单位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最大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单位党组织要教育在职党员主动投身社区党建工作之中,履行好职责。
二是开拓创新的原则。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既要总结成功经验,更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与现代城市管理相配套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通过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来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
3、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社区党建与街道党建的关系。街道党建是由街道党工委主持的,直接管理社区党支部建设。社区党建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在组织领导上,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和组织,使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到为居民群众服务中去。在活动内容上,以搞好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为中心,多为社区居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工作机制上,使社区党建融入社区建设之中,为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目标同步。在党建工作对象上,注重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党建工作内容上,重点抓党务工作、解决居民生活和社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着眼于整个社区,着眼于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着眼于社区建设和管理,使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和发挥。
二是处理好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居民思想素质;加强城市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创建文明城区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确保社区党建就是确保社区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战斗力,为社区和谐发展作保障。
三是处理好工作进社区和工作布置给社委会的关系。当前,有些部门把工作进社区与工作布置给社委会等同起来,有的直接把工作交给社委会,把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委会变成了自己的下属机构,任务繁多,社区工作人员忙乱。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工作进行必要的梳理,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理顺与社委会的关系,探索自身工作运行与管理的机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促进社区党建工作。
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根据新形势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玄武区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紧贴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评价好”的“五好”要求,着力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立足社区、服务群众、永葆先进”的社区党员队伍,着力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协作、群众公认”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着力建设“保障到位、特色鲜明、创新开拓”的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全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推进现代化新玄武建设而努力。
针对全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玄武区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强化核心为前提,以扩大民主为方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为建设民主法制、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温馨而又充满活动的和谐社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确立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主导力量。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关键要加强社区党支部建设。
一是明确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搞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社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搞好各项服务;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居民遵纪守法,保证和促进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是搞好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居委会党员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对支部书记人选缺乏的,可从企事业单位选派有较强事业心的年轻党员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也可从企业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和大学生中公开选聘优秀党员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要下大力整顿好社区后进支部班子。对那些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好的、班子软弱、工作效率低下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组织力量,采取措施,限期加以整顿转化。逐步改善和提高社区党组织成员的结构和素质,为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领导核心作用。
3、建立健全共建机制,构筑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区一级要牵头成立指导委员会,成员由辖区内与社区建设关系有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规划指导社区党建工作、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街道一级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围绕社区党建工作,通报情况,协调活动,服务群众,形成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格局,社区一级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商会议。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社区内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和在职党员参加。协调开展社区党建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保障制度。区委组织部要负总责,街道党工委要直接负责。要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这个载体,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同时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建责任区,党员结对帮扶制度等,把社区党建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人,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4、加强教育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待业、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使企事业、机关单位的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到居住地党组织,加强管理。要结合离退休党员特点,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
二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要把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专业特长结合起来,设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岗位,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在职党员,为他们排忧解难,激发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回报在社区的热情。单位党组织要主动把党员基本的情况提供给社区党组织,教育和督促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活动,并将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的表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作为评选先进、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丰富社区党员活动的内容,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要把“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和开展社区“双结对、双促进”活动相结合起来,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整个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区党员的关爱,送到特殊人群、特殊对象的心坎上,体现社区的温暖。同时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责任区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要注意打造党员义工服务这一玄武品牌,在党员义工组织的统领下,组织好党员志愿者、万家帮等服务队伍,为创建文明社区做贡献。
5、加强社区硬件建设,为社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街道都要想方设法,通过腾、租、改、建等多种形式,加大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力争每个街道至少有3个以上社委会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并保证其中三分之二面积作为服务党员、群众以及文化娱乐的阵地。结合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每个街道都要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整合资源,力争建成一个1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每个社委会都能建成一个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市民广场。为扩大基层民主,开展群众议事、党员议事,开展社区教育、满足居民文化需求,提供有利的场所,实实在在地把党员服务中心建在社区,建在群众身边,真正融教育、管理和愉悦群众于一体,把社区建成居民共同的家。
6、加大领导力度,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一是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区委要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到位。社区党组织特别是街道党工委要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单位党组织要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协调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共同抓好社区党建。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承担对基层的工作指导、服务职能的同时,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社区去,使本部门的一流工作体现在社区。
二是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估和表彰激励。把社区党建工作与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结合起来,将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纳入“五好班子”、“三个文明”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先进党工委评选中来,以开展社区党建示范点为抓手,每年进行一次社区党建工作的讲评,每两年开展一次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表彰,为推进和谐社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篇: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位,在城市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显突出和重要。积极探索当前社会转型期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迫在眉睫的新课题。为了了解和掌握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街道工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探索新时期社区党建的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今年10月,我在市委组织部的统一组织下会同全市个街道党工委对上海、天津、北京等地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形成了初步意见和建议。
一、我辖区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街道党工委现下属社区党支部9个,街道工作人员30名,居委会干部31名。随着城市改革步伐的加快,街居事务不断增多。一是原先由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逐步分离、转移到城市社区中来;二是下(待)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大量来到社区;三是社区内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数量剧增;四是随着市委市政府的南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社区内空房增多,外来暂住人员增多;四是实行“双休日”后,在职人员在社区生活时间明显增多,与社区关系日趋紧密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社区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与城市化进程要求相比明显滞后,党建工作基础还相当薄弱,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概念不清。由于计划经济和街居管理体制的影响,社区内许多单位、党员和居民对什么是社区、什么是社区党建、社区党建怎么开展等概念不清,认识比较模湖。社区内普通党员、居民对社区和社区党建认识“不清楚”,对当前如何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心中无数;二是参与意识不强。长期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当前不少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许多在职党员也习惯于在工作单位过组织生活。同时,有相当一部分街、居干部对当前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在现有街居管理体制下,居民区党支部实质上是离退休支部,街道党工委主要是领导和管理街居事务,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都还不成熟,上级组织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工作指导。
2、管理体制不顺畅。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主要以条为主,即专业管理为主。公安、工商、市政、规划、环保等政府专业职能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依照一定的程序,对专业领域内的事务分别进行行政管理,其资金来源、组织管理、工作指导,均由其上级部门掌握,由此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专业管理系统。由于“上强下弱”,基层问题有时靠突击解决,解决不了,只好矛盾上移,有时还造成事态扩大,近年来上访、请愿者为数不少。另外,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存在条条割裂,缺乏协调的问题,有时造成多头管理的混乱或无人管理的“空白点”。目前各部门为了促使工作落实到位,解决基层力量不足的问题,通常采取将城市管理任务层层落实到街道、居民区。据粗略估计,街道及居民区每年接受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多达100多项。对有些事情处理,街道又没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只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管不了”,许多工作无法落实。由于条块分割,责权利不统一,协调不力,必然造成社区党建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得到发挥,难以整合社区各方面力量,形成社区党建的工作格局。
3、干部队伍不适应。社区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偏弱、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这种状况,与日益拓展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不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山城区曾向下属38个社区居委会各分配了一名大中专毕业生用于改善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素质,但因居委会工资待遇偏低,每月仅140元生活补助,又没有落实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截止目前,仅剩余1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还留在社区工作。
4、硬件设施不完善。一是办公用房紧缺。就我办事处来说,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现有社区居委会平均办公用房(含党员活动室)33.3平方米,但没有一处社区办公用房产权属于社区所有,全部为租用或借用他人的场地。二是社区公益场所和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严重不足。我办事处自办或管理的文化、体育场所仅有4处,合计面积不到500平方米。造成硬件设施不配套的原因:一是原先旧城住房紧张,社区公配设施基础薄弱;二是城市规划中缺乏社区这个社会形态的理念,没有按标准制定社区的详细规划。
5、工作经费不充足。一是街道工作经费严重短缺。每年上级拨给街道的管理经费仅占街道正常开支的20%左右,严重不足。缺额部分只能通过收取企业管理费、计生罚没款、城管卫生费和街道自行搭建房出租金等渠道解决,可谓“皇粮不足,杂粮补”。但按照有关规定,街道是不允许向企业收取管理费的,更不允许带头搭建违章建筑,而街道又没办法解决面临的经费困难;二是居委会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上级政府每年向居委会拨付120元的办公经费,但依据目前居委会的工作量,居委会一年的正常开支至少在2000元以上。而多数居委会没有固定经济收入来源,工作量成倍的增加使得居委会疲于应付,于是就各施招法,各显神通,搞起“三产”创收,从而出现居委会干部主业是抓创收,副业搞管理。由于街道、居委会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社区工作的落实和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1、必须认清形势,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第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对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各类非公有制企业 多家,从业人数余人。非公有制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工业总产值的 %,财政收入的 %。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比例偏低,企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有待提高,企业中的“隐性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待加强。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大量在社区,因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大量涌现,对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办事处辖区内共有各类社团组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个。随着党建工作的开展,社团组织也必将成为党建工作的新阵地。但社团党组织的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和规范,有些社团党组织隶属关系有待理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仍然是党的工作的薄弱点,由于这些组织大部分在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第三,党员分布状况发生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下岗党员、退(离)休党员不断增加,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进程加快,大量企业职工党员和退(离)休党员组织关系迁入社区。为此,社区党组织在接收大量新的成员的同时,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
第四,封建迷信活动的抬头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区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宗教活动的盛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五,城市双创工作,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要求。社区党组织在创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才能更好地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因此,加强社区党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新课题,我们应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
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2、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必须处理好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建设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新型组织形式和有效手段,它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思想素质,对于加强城市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确保社区党建就是确保社区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社区党组织一方面要为动员社区居民,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党要通过领导社区建设确保在城市中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社区建设与社区党建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必须同步推进。第二,必须处理好条与块的关系。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工作管理体制。从各地经验和我市实际情况来看,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应当采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即市、区二级政府,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网络。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新体制。街道对本辖区涉及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对社区工作的支持、指导上来。并通过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和执法监督,保证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
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教育管理,健全活动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待业、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使企事业、机关单位的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及时转到居住地党组织,加强管理。要结合离退休党员特点,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要积极探索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方式,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始终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临时支部、党员联络站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社区中的待业、失业的党员组织关系应转至居住地党组织,由居民区党支部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认清党员在社区中的政治责任,增强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自觉维护党员的形象,发挥党员的应有作用。
第二,加强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街居党组织要本着“提高质量、活动适量、发挥特长、形式多样”的要求,把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专业特长结合起来,设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岗位,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在职党员,为他们排忧解难,激发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回报在社区的热情。单位党组织要主动把党员基本的情况提供给街、居党组织,教育和督促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活动,并将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的表现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作为评选先进、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丰富社区党员活动的内涵和载体,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要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载体,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一是以加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为目标,开展创“规范化社区党支部”建设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建设一个坚强的班子,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带出一支好的党员队伍,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组织广大党员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开展“六联六共”活动。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城市卫生联管,共创优美环境;社会治安联防,共保社区平安;社区服务联办,共享社区资源;计划生育联抓,共同落实国策;科学文化联教,共促素质提高。通过活动,把“人
人参与社区建设,人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社区树立起来,促进文明社区建设的开展。三是深入开展社区“凝聚力工程”建设活动。通过一系列为民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党员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千家愁、暖万人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社区党员的关爱,送到特殊人群、特殊对象的心坎上,体现社区的温暖,使党员成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行为规则的示范。四是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小组)责任区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为创建文明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完善财力机制。充实街道财力,改变当前街道靠收取企业管理费,居委会靠三产创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落实三项措施:即区级财政收入中街道经济上交的财税收入,按一定比例返还街道,用于社区建设管理;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专职居委会干部的工资福利等开支,给予保障。
第五,要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上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督促检查,确保规划实施,搞好居住区内公建配套设施,特别是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建设;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维护好,管理好这些设施和活动场所,同时还要通过共建活动,挖掘、开放辖区内机关单位文体等资源,以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切实搞好社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真正做到想在心里、挂在嘴上、画在纸上、建在地上,逐步改善街居办公用房、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紧缺的状况。
第三篇: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基层社区党组织是联系党和社区群众的桥梁及纽带,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担负着上传下达、组织实施、树立形象、凝聚人心的神圣使命。近年来,万源市立足实际破难题,丰富载体创特色,在社区党建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为此作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万源市先后在14个乡镇建立30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8个,场镇社区22个,建立社区党总支4个、党支部35个;有社区党组织委员105名、党组织书记35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社区党组织书记13名、35岁以下的2名。2007年以来,先后获万源市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优秀党组织书记2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
二、做法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着力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加强领导,完善机构。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引导、统筹协调。相关乡镇党委成立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社区建立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及社区民间组织。形成了“三级联动”的领导体系和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
严格管理,推动工作。建立市级领导和机关单位联系社区制度,明确主要工作职责和责任人,对联系单位进行捆绑式考核。出台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党组织建设等配套文件;制订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居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群众代表公议、党员干部评议、驻区单位参议、社区之间互议、乡镇党委审议”的“五议社区班子”制度,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
(二)立足实际、突出“四有”,着力破解社区党建工作难题
配齐配强社区领导班子,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从建立“选、育、管、用、激”机制入手,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使社区党组织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实现了“有人办事。按照择优下派、公推直选、刚性引进等办法配备社区干部104名,其中下派13名、公推直选88名、“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8名、大专以上学历26名、平均年龄42岁。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了社区干部整体素质。建立完善社区干部待遇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社区干部待遇。目前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月薪达1200元,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月薪1000元,并制定了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定期体检、离任补贴、重大节日慰问等制度。
着力改善办公条件,解决有场所办事的问题。通过闲置公房无偿划拨、租赁和开发商提供等形式解决了24个社区无办公用房的问题。80%的社区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安装了宽带网络。8个城市社区对室内设施进行了统一要求、规范管理,建成了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
千方百计争取经费,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建立健全了以市财政拨款为主的社区经费保障机制,逐年增加办公经费预算;通过驻区单位资助和社会捐助等方法拓宽筹资渠道。目前,城市社区办公经费达到了4万元/年,场镇社区达到了1万元/年;2007年以来,驻区单位共为社区筹资70多万元;社会各界捐赠达15万余元。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解决有章办事的问题。将“社区党建、廉政建设、职责制度、综合治理、充分就业、低保评议”等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及时予以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制定居民自治公约,兑现服务承诺,规范党员干部及居民行为。制定党建工作目标,强化目标督查,逗硬考核奖惩,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三)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着力打造社区党建特色 建立社区理事会,共驻共建促发展。创新成立社区理事会及其服务中心,由市级领导担任理事会主席,落实135个理事会成员单位、473家单位企业及其党员参与共驻共建。开展“每月提一条建议、每月参加一次义务劳动、每年协办一次文娱宣传活动、常年帮扶一户贫困群众”的“四个一”活动。去年来,理事会共为社区捐资56.4万元,安装路灯945盏、彩灯32盏,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推动了社区健康发展。
开展“五进”活动,全力以赴保服务。扎实开展调解室、社会保障站、医院、家政服务站、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五进社区”活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服务。组织进驻单位党员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太平镇8个城市社区建立调解室,确保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处于城郊结合部的状元社区支部坚持“白加黑”进街入户“问苦、解困、帮难”,使原来的“上访社区”变成了“和谐社区”。东城社区老党员柳良华建立“良华书屋”,把10万余册图书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阅读,被评选为“全国社区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齐心协力促和谐。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骨干、群众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组建了538名党员参与的“义务劳动、义务服务、义务帮扶、义务巡逻、义务调解”等7类志愿者队伍,集中开展“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等主题实践活动200余次,兴办实事近100件。新华社区退休党员教师、义务帮扶志愿者陈正俭,与身患癌症的易良琼结成帮扶对子,不仅为其捐钱治病,还将其孩子接到自己家中辅导功课,成了社区的带头模范标兵。
三、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办公场所紧缺。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承担的事务日益增多,需要高标准的社区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阵地。二是社区职能不清,管理体制缺失。社区“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落实欠佳,对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工作缺乏具体的监督约束职责;有的部门将本不该由社区承担的一些工作压给社区,牵制了社区干部精力,弱化了社区服务功能。三是干部素质不齐,优秀人才缺乏。新进人员党务工作经验缺乏,对社区党建新定位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强;部分社区干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系统的业务培训,能力和素质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相适应;在培训方面也还存在“重农村轻社区”现象,干部整体业务能力和素质难以提高。四是保障体系不全,干部积极性不高。社区干部工作几乎全脱产,其收入与城镇消费水平不相“匹配”;社区干部政治待遇不高,特别是下派干部“难晋升”、“难提拔”,感觉没“奔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不十分健全,社区干部尤其是老干部存在后顾之忧,影响了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管理,明晰社区职能。进一步健全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等规范性文件,理顺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将“三村建设”内涵引入社区党建工作,充分运用其实践经验,坚持以“班子队伍带社区、人才科技兴社区、民主法治管社区”,选好带头人,延伸队伍链,增强凝聚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明确财政投入“底线”,建议按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方式,加大投入标准,解决社区活动场所建设问题。逐步配备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健身活动中心、老年之家等基础设施,满足社区党员群众不断增长的“四个文明”需求。支持和鼓励社区兴办“实体”,实行低偿、有偿服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三)进一步建强队伍,提升整体素质。通过“择优下派、注重外引、强化遴选、公开招考”,把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人才选拔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打造一流班子和过硬队伍。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将社区干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干部培训大格局。
(四)进一步强化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对下派任职3年以上的社区干部,可按“非领导干部”职级解决待遇,对工作出色的应优先提拔重用;采取“财政出一点、社区出一点、个人出一点”办法进一步落实社区干部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领导干部结对下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关心社区书记及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情况,解决实际难题,为他们创造宽松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
随着茅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推进、深化,社区在城市、乡镇、街道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社区管理体制,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是目前茅箭区加强社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社区干部的动态管理,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教育,建立有效的社区干部培训提高机制
要把提高社区干部的能力素质作为推进社区工作的着力点,加大社区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力度,努力增强社区干部培训的系统性、灵活性、实效性和自主性。
一是树立全面培训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培训社区干部的系统性。要对社区干部培训工作进行系统安排,制定社区干部培训计划,通过举办主体班次,每年分层分批对社区干部轮训一遍;采取条块结合的形式,每年分专题对社区干部培训一次。从新时期街道社区工作的特点出发,将政治理论、社区业务知识列为重点学习内容,把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建设及现代科技知识作为必要的学习内容,拓展社区干部的知识面。
二是树立开放培训理念,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增强培训社区干部的灵活性。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多组织社区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或者进行岗位轮换交流,互学经验,互相取经。同时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市、区委党校或者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社区干部培训班授课。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社区干部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获取大量知识,学到不少宝贵经验,提升自身素质,转变自我观念,启迪个人思维,收到多重效应。
三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引导社区干部自学提高,增强培训社区干部的自主性和实效性。在抓好组织培训的同时,注重引导社区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促进社区干部自学。可以在社区中深入开展读书自学活动,制定并完善相关学习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学习档案,对社区干部自学提出明确要求。街办党委每年对社区干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在案,以此促进干部自学。通过干部自学提高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不断改善其专业结构,达到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良好效果。
二、强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干部任用机制
社区干部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因此,社区干部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当前,茅箭区部分社区干部存在文化素质低、工作责任心不强、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搞好新时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十分不利。因此,我们应严把社区干部入口关,拓宽社区干部的来源和渠道,采取多种方式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干部充实到城市社区干部队伍中去,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来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可以采用选拔村官的模式,每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批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青年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去,使社区干部队伍年轻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是把社区作为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的基地,每年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干部到社区进行挂职锻炼,充分发挥青年干部敢想敢做、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来促进社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
高。
三是通过“公开招贤、定岗竞争、择优入围、依法选举”的原则,选拔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善于做群众工作、热爱社区工作、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优秀人才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选好配强社区工作的带头人。
四是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不断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向居民群众作述职报告,开展群众测评、民主评议的办法综合考评社区干部,提高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社区工作健康发展。
三、强化监督,建立严格的、完善的社区干部考核管理机制
一是制定规则,强化日常管理。通过建立社区干部政治学习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守则、社区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社区成员分工责任制、请销假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约束社区干部的行为,转变其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用好的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实现社区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实行居务公开,将社区干部的姓名、岗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向社区居民公开,印制便民联系卡,发放到每户居民手中,实行社区干部佩证上岗。对凡涉及本社区内重大事项、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救济款发放、各种评比结果等情况,必须按照有关规定
定期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
二是完善考核,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社区干部的主动性。强化年终评比,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由乡镇(街办)每年年底对社区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从“德、能、勤、绩”四方面入手,分为乡镇(街办)考评、居民代表测评、社区成员自评三部分。第一是乡镇(街办)考评。乡镇(街办)根据社区干部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考核表,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项,由乡镇(街办)各部门考核打分。第二是居民代表测评。乡镇(街办)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由社区干部向居民代表述职。第三是乡镇(街办)考核组与社区干部轮流座谈,相互打分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经过三部分的考核,综合后总体排队,向社区居民公布。对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后的予以批评,确定不适合社区工作的干部,按照法定程序予以罢免。通过考核管理机制的建立,强化了对社区干部的监督,促使其增强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作者单位:茅箭区五堰街办)
第四篇: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新形势下就如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红湾寺镇委员会(2010年8月2日)
红湾寺镇是自治县政府所在地,辖三个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另设机关党支部和老年公寓党支部。常住居民3712户8814人,党员195人,其中女党员103人,少数民族党员95人,60岁以上党员72人。先后建成党建及精神文明大院10个,建成楼院党小组18个。
近年来,我镇党建工作从适应城镇社区建设工作的需要出发,按照社区党组织“三有一化”的要求,以配强社区班子、加强阵地建设、健全运行机制入手,狠抓社区服务,较好地发挥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县城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农牧民易地搬迁集中定居的流动人口进入社区,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一、社区党建工作现状及成效
(一)配强班子,提高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三个社区党支部书记均有思想政治可靠、文化程度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副科级干部担任。通过民主推荐,依法选举了25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社区干部,先后多次组织社区书记、主任到社区建设先进县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省、市、县委党校进行培训,组织镇机关及各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120多人参加由县职教中心举办的在职中专学历教育。目前,3个社区党支部书记年龄均在35岁左右,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年龄较轻、文化较高、能力较强的社区领导干部队伍。
(二)夯实基础,加强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目前,三个社区拥有自主产权的办公场地平均达到200平方米,镇上建成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建立社区图书阅览室3处,藏书 1万多册,棋牌娱乐室、文化活动室6处310平方米,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场地4处。建成便民医疗服务点3个,商业服务点242个,家政服务点4个,覆盖全镇人口的95%以上。开辟社区文化长廊一处,社区党建文化大院四处,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市级党风廉政教育基地1个。通过镇社积极协调争取,为社区购买了办公桌椅、电脑、文件柜等设施,有效的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
(三)健全网络,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了镇社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建设工作联席会等机构,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社 2 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配套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镇党委每年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镇领导联系社区制度、党员结对帮扶、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实行双重管理教育、流动党员管理等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党群结对帮扶制度》等多项制度,对镇社党建工作内容、任务、目标等均作出具体要求。
(四)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社区党建有活动才有活力,有特色才能出色。近年来,镇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活动载体,深化活动内涵,开展了一系列党建主题活动。一是打造“先锋”品牌。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广泛开展了“党员亮身份、行动做表率、服务在社区”主题活动,有75名党员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义务为社区居民开展服务。把每年3月份确定为志愿者服务月,每月的15日为志愿者活动日,鼓励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在志愿者队伍服务内容上,每个社区建立一支涵盖帮扶、就业安臵、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科普宣传、医疗保健、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应急救援、青少年志愿者、计划生育等分门别类的志愿者队伍,如:三个社区党、团支部组织志愿者定期不定期来到老年公寓、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困难党员家中进行走访慰问,由党员志愿者和驻辖区单位、学校 3 学生组成的服务队为老人们讲故事,做好事,重阳节集中为老人献上富有特色的精彩文艺节目。二是打造“和谐”品牌。深入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镇社分别获得“平安乡镇”、“文明社区标兵”、“道德教育示范点”“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今年,组织开展了“文明生态社区”“孝老爱亲互助关爱”示范点、国防教育进社区示范点、公共文化阵地专人管理示范点等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带动了党建和精神文明上水平。三是打造“爱心”品牌。投资435万元,修建了功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老年公寓一、二期工程。目前已有80多名老人报名,70位老人已入住,入住老人正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晚年的幸福生活,社会效益明显。为了搭建爱心平台,传递人间真情,先后启动了“爱心基金”,创办了“爱心超市”及“爱心书屋”,至目前,共募捐到“爱心基金”4万余元,并收到全省各地爱心人士捐款4.65万元和价值2万多元的物品。共发放救助物资4.2万元,全镇100%的特困居民都得到了救助,(五)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镇党委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建档立卡工作,共登记下岗失业人员601人,企业退休人员346人。二是民生保障全面展开,2009年,为156户居民解决廉租住房,为849户1727人发放廉租房补贴113.2万元,为97户167人发放低保边缘补贴20.04万元,为35名老党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1.4万元;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慰问优抚对象、实施救济救助和送温暖 4 献爱心活动,共发放慰问金2.8万元。年发放低保金155.24万元,发放临时物价补贴173.68万元。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保障了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劳动保障服务到位,止目前,共开创城镇就业岗位226个,城镇新增就业500人,下岗职工再就业250人,劳务输出491人,参加医疗保险居民3722人,参保率达87.45%。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75人,参保率达到68%
二、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社区经费困难。在县委县政府支持和镇社努力下,虽然三个社区均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设施,但目前仍有两个社区没有会议室,办公条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区工作需要。另外,社区办公经费困难,部分工作开展不便。
(二)社区服务力量比较薄弱。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深入推进,部分务工人员和农牧民群众涌入城市,企业下岗职工全部进入社区,给社区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之社区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工作能力较弱等现实状况,难以适应社区发展的要求。
(三)部分社区党员和单位对社区党组织认同感淡薄,参与社区工作意识不强。部分离退休党员人虽进了社区,但思想上还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认为到社区会失去原单位的一些待遇,心怀顾虑,不甘融入。一些辖区单位认为社区建设是社区自己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少关系,不愿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四)社区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纳新工作滞后,流动党 5 员有效管理措施少。离退休党员逐渐转入社区和入党积极分子中青年人偏少,是导致社区党员年龄偏大的主要原因。党员年龄结构的老化、社区入党积极分子偏少,直接影响了社区党员队伍结构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流动和下岗职工党员思想波动大,情绪低落,且忙于生计,不愿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
(五)社区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一是社区责、权、利不统一。目前,部分职能部门将本应该有自己单位来完成的职能转嫁到镇或社区,而权利却未下放,“费随事转”的原则没有完全落实,导致社区工作经费紧张,社区大量时间花在 “协助”部门工作上,而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工作职责却没有时间去落实,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其民主自治作用也往往被行政化工作所淡化。二是社区建设没有形成合力。对社区建设的指导、协调与宣传发动不够,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驻区单位缺乏“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意识,基本上还没有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就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 6 的目标和任务。要按照这一要求,立足我镇当前实际,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努力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自治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社区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点、社会稳定的保障点,也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应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一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稳步推进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两新”组织不断发展,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及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聚居社区,加强对“两新”组织的政治领导,加强对聚居社区人员的管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都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在领导责任上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落实好镇党委、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制,建立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三是在宣传舆论上高度重视。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种有效形式,宣传社区党建工作,使驻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人人都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
(二)拓宽渠道,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必要 7 的物质投入是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的前提。要按照社区党建“三有一化”的要求,进一步解决办公场所狭小,经费短缺的问题,可采取“四个一点”(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镇社自筹一点、辖区单位资助一点)的办法继续适当增加投入,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一是通过争取项目资金,为办公场所狭小的隆畅、裕兴社区修建办公用房,解决无会议室及活动场所的问题。二是解决社区办公经费和党员活动经费。争取县财政向社区拨付必要的办公和党员活动经费,保证社区正常的活动经费。三是增加社区经济收入。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引导社区大力发展经济实体,壮大社区经济。同时,对纯粹的企业行为实行有偿服务、对社会职能与半行政性的服务行为实行低偿服务或成立中介组织实行有偿服务,提高自我造血功能,走出一条在服务中发展壮大、发展壮大后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的路子。
(三)立足根本,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党建工作能否搞好,根本在于有没有一支热心社区党务工作,有一定理论政策水平,懂得党的基本知识,善于联系群众,办事公道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一是推进社区干部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坚持实行选举制、委派制和聘用制相结合,形成能上能下、转进转出的社区干部选配机制,增强社区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随着近年社区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建议每个社区再调配1-2名公务员,二是加大社区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每年分层次、有计划地对社区干部进 8 行2至3次培训,可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学习等方式,培训重点放在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开拓社区干部视野,提高他们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载体,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创新社区党建活动载体。社区党建工作载体特别是活动载体融党建内容、方法于一体,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依托。只有创建起新的活动载体,才能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有效性。社区可根据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五比五创建”活动,通过“比学习、比团结、比工作、比服务、比干劲”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居民的水平和能力,树立干部职工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进取精神,形成互敬、互重、互信、互让的工作氛围和勤政为民、求真务实、依法行政、廉洁奉献的工作作风。二是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做楷模”活动为重点,紧紧围绕 “践行科学发展,服务保障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的实践载体,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着力点,以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服务居民群众为落脚点,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为保障,全面落实以 “素质工程”、“关爱工程”、“就业工程”、“平安工程”、“文化工程”、“和谐工程”为内容的社区六项工程,不断丰富和拓展社区党建工作服务内容和载体,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全体党员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体 9 系。三是构建社区党建工作网络体系。健全党员教育监督网络。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不仅要接受来自党组织和党内同志的教育监督,也要接受来自社会和群众的教育监督。建立起党内和党外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教育监督网络,可以使每个党员处处受到教育、时时受到监督。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植根于、活动于群众之中,应该做社区广大群众的服务者。在社区建立服务网络,把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和党的群众工作直接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种社区服务活动使关系到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一些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使党员受教育和居民得实惠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五)广开言路,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根据社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要求,对涉及民生等社区重大事项,先由社区党支部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由 “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商议修改意见后,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并召开居民会议表决通过后,及时在社区公开栏内公开决议内容和实施结果,从而保障居民对社区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科学决策,推动工作落实。
通过组织居民党员开展积极有效、多形式的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生活共同体,以此达到抓党建促经济,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的,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篇:关于社区青少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社区青少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社区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日,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笔者对东郊街道曙光社区部分青少年学习情况、上网情况、成长环境情况、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调查,不仅加强了对社区青少年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对其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了解了相关情况,并进行了思考。
一、对社区青少年状况的分析
此次调查,涉及被调查对象124名,其中男性占62.5%,女性占37.5%;失业者占70.8%,失学者占28.2%,失管者占3.2%。
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青少年有如下特点:
1、青少年问题存在地域性差异
东郊街道办事处位于科尔沁区城区东南角,东起新工三路,西到东顺路,南起新建大街,北到中心大街,面积约6平方公里,总户数8,702户、24,634人,18岁以下青少年3,044人。辖区内有网吧4家,游戏厅2家,娱乐场所2家,辖区明显特点是“两少五多”,即:封闭成型的小区少,人均收入少;辖区平房多,下岗职工多,困难家庭多,辖区内转制企业多,流动、暂住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治安防范力度比较大,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区、棚户区和城乡结合部。街道辖区居住多为国有企业职工,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产生了庞大的下岗职工队伍,使一些家庭生活较为困难,造成青少年面临失学,同时大批的下岗职工冲击劳动力市场,使青少年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
2、青少年发展状况与家庭环境有关
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我街道有近70%左右家庭环境普遍较差。一是父母经济收入低。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就学问题,并有可能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二是无能力为孩子谋求职业。社区无业青少年父母多为普通职工,工薪阶层,没有能力帮助子女谋求职业。三是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家庭教育的方法欠妥,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不善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四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关系不融洽、离异,或是单亲家庭,使得这些青少年缺乏关爱,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3、社区无业青少年普遍学历偏低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学历在初中以下的占到75%,而学历在大专以上的高学历者只占8%。同时绝大多数闲散青少年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一技之长。在当今社会,没有学历,又无技术,青少年又对工作要求很高,这些问题无疑会在职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社区青少年工作存在的问题
1、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还不健全,服务管理难
东郊街道建立了完整的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监控社区青少年发展状况。管理并服务于青少年,是做好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基础。现在社区只有一名负责青少年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且不是专职。街道虽然建立了工作体系,但由于社区工作任务繁重,社区兼职人员不能定期全面地了解青少年的情况,社区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青少年遇到困难也不知该从何处寻得帮助,也就更谈不上管理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了。
2、社会不良因素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思想教育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同样影响着部分青少年,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兴起,对于正在人格塑造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一种挑战。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是“E网情深”,网络游戏给他们造成了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甚至为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社会、学校、家庭相互协调欠缺,沟通协调难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渠道在学校,关键环节在家庭,重要环节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三位一体”的三方教育机制发挥作用不够,相互协调欠缺,致使个别青少年出现了“脱管”的现象。一是由于我辖区大量下岗职工父母每天都忙于生计,真正验应“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削弱了家庭教育的职能。这类家庭,缺乏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司法实践证明,单亲家庭或不和睦家庭子女的犯罪概率是正常家庭的二倍。二是家庭教育方式欠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将近50%的家庭教育方式属于放纵型,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正确的管教和引导,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子女放任自流。平时不管不问,出了问题却又采取打骂等暴力的教育方式,使得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管理工作的重视
充分认识做好青少年工作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清醒地看到青少年的状况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各级政府责无旁贷。要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工作的具体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实际工作到位。加强同社区、学校、家长的沟通,争取和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家庭五位一体的闲散青少年管理服务网络。要改革网吧管理制度,加强对上市游戏的监管,实行游戏审查制度,禁止过分宣扬暴力、色情的游戏上市。
同时,要实现街道一级团干部的专职化。通过明确工作范围,明确工作职责,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对青少年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包括心理咨询人员、就业指导人员、技术培训人员、律师、青少年服务志愿者等专、兼相结合的社区工作队伍,深入社区开展服务。
2、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充分认识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联合各方力量,重点加强校园、社区周边环境整治。主要针对网吧、书摊、歌厅等文娱场所,坚决打击黄、赌、毒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和行为。同时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动占领青少年思想文化阵地。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设立青少年专题网页、专栏,组织开展网上青少年活动。创作、编辑、出版、播出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读物、视听产品、电视节目和报刊栏目,大力推动青少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努力解决青少年就业问题
许多青少年之所以成为闲散青少年,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难。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就业指导,定期为闲散青少年开办就业指导培训班,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工作岗位。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8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在选择想要获得的帮助时,都把获得培训机会放在了首位。这说明大多数的闲散青少年渴望获得再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自身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因该积极迎合他们的这种需求,联合劳动等有关部门,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切实解决青少年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