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局中心工作,立足县情企情,主动谋划,倾力作为,切实做到“两手硬、两战赢”,在助发展、保安全、夯基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多项工作获省、市、县领导批示肯定。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疫情防控,奋力实现“两战赢”
一是全员投入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1月26日(正月初二)开始近2个月,全局取消休假,积极投身防疫一线,第一时间终止取消全县各类集聚用餐,关停各类非民生行业经营户,从快从严查处涉疫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二是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产15条工作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支撑。入企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解决口罩、用工等难题,线上餐饮复工率位居全市前列。全力帮助明丰公司获准全省首个“医用防护服”应急注册,实行“三专”服务、“住”厂监督,助力防护医疗器械生产工作得到省药监局徐润龙局长批示肯定。我局获县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先进集体。
三是全面开展专项整治。以口罩等防疫物资监管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查处疫情防控商品(口罩、手套、消毒液)无明码标价案件11起,销售三无口罩8起,移送公安2起。其中奚秀珍销售不合格口罩案件涉案口罩39万只,案值78万元。同时,根据省市部署,迅速启动防疫物资专项整治,立案查处防疫物资案件15起。
四是全心助企纾困减负。全速推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工作,经过自主申报、线上线下核查和公示等流程,共补助8980户,兑付两直资金5632.2万元。同时,积极落实减租减费和转供电降价政策,减免国有资产房租1043.53万元,水电气降费3583.8万元,清退转供电多收电费89.92万元。与人民银行**支行建立市场主体金融服务合作机制,累计发放首贷户贷款11.3亿元。
(二)立足精准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是助推小微企业成长。打好第二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战,新增小微企业5211家,八大产业小微企业505家,“个转企”154家。新增小微企业培育库企业640家,开展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10场次,参加培训1050人次,向小微企业开放实验室服务302批次,完成“浙里检”服务小微企业171单。推荐2家小微企业、1家机构参加全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十大优秀机构”评选。
二是夯实质量标准基础。持续推进“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发布《**县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国家乌药种植与加工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发文通过验收。“国家‘中黄1号’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被列入第十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配套新增2个市级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国家级全域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稳步推进,配套新发布县级地方规范1个。新增“浙江制造”标准发布2个,“品字标”认证证书4张,有效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3个。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在省内开发**县专利云服务平台,自8月底上线以来,累计审核账户155家,审核奖励354件。新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46件,pct国外专利申请14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2家、贯标人才10名。全县拥有发明专利53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4件。专利导航项目、地理标志促进运用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红石梁乌药“**乌药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成功获市级立项,获100万资金扶持。持续推进知产转化,专利权和商标权质押融资3.5亿元。
(三)守牢安全底线,推进高水平监管
一是维护市场秩序。持续开展食品药品、防疫物资、保健品乱象、农村假冒伪劣等各类专项整治,查处违法案件487起,其中万元以上大要案115起,移送公安15起。加大涉传线索排查挖掘力度,检查市场主体120余家,开展联合执法7次,行政约谈15家。审查存量政策措施文件109件,废除4件,调整3件,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情况。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牵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县设置抽查任务250项,部门联合抽查任务率9.6%,抽查各类市场主体3075家,抽查事项覆盖率100%,检出问题率27.06%,任务完成率、抽查结果公示率、掌上执法检查率均达100%。
二是强化食安监管。先后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冷链”食品专项检查等各类专项整治30余次,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57起,移送公安11起,其中利用微信网络生产销售添加药品的壮阳保健品、减肥食品系列案件,移送公安7起,会同公安部门联合追踪溯源,刑拘35人,捣毁地下生产窝点2处。有序推进食品抽检分离改革,完成各类监督抽检1450批次,主要食品合格率97%,散装餐饮具合格率为62%。抽检公示率、不合格处置率100%。成功创建11家三星级和1家四星级乡镇(街道)食安办。首家黄精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取证考核。完成10家小作坊和小微食品生产企业5s现场管理创建,77家小作坊完成整规提升,整规率达75.5%。抓实“冷链”物防,“精密智控”得分位列全市第一方阵。持续开展6轮科所联动,发现问题全部限期整改到位。推出8期餐饮食品安全“红黑榜”,在祥生综合体试点打造“食品安全共同体”。
三是紧盯药械保化。深入开展“药剑”打假治劣专项行动,针对中药饮片质量、无菌植入性高风险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专项检查等,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案件26起。持续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有效运行三个精密智控系统,实现企业分类别监管、产品分品种监管,药品分类分级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全环节监管覆盖面、药械化生产企业质量抽检合格率、药械化流通环节质量抽检均为100%。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开展橡塑制品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排查各类企业100余家,无集中性隐患存在。开展民用口罩产品质量专项治理,对各企业生产的所有型号、规格产品进行全覆盖抽查,4家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均已完成。开展生产领域专项监督抽查118批次,31批次合格,其余87批次正在检测中;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120批次,不合格13批,均已立案查处。
五是保障特设安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互帮互助、互查互纠”、“**电梯人”沙龙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组织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检查督查和整治17次,检查单位300余家,设备707台,发现隐患88个,立案10起,封停隐患设备7台。特种设备定检率、注册登记率和隐患整治率持续保持在100%。全面落实重点行业重点设备安全责任保险,全县住宅小区电梯投保率93%,公共聚集场所电梯、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和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投保率均为100%。
(四)紧扣民生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民生实事有效落实。超额完成4家“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4家24小时网订店送药店建设。完成40家智能“阳光厨房”和18家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建设。平镇中心菜场和白鹤国际袜业城高分通过“五化”市场改造验收,坦头镇中心综合农贸市场和平镇中心菜场成功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白鹤国际袜业城创建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等待验收。创建放心消费单位2130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659家,放心工厂218家)和1个放心消费商圈后评价,建设7家放心消费城市示范单位,3家长三角异地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
二是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围绕“凝聚你我力量共促放心消费”年主题,开展“云”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参与“特色产品伴手礼评测”活动,4个产品入选首届浙江特色伴手礼,占全市66.67%。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1201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7.67%,其中职业投诉举报10339件,占86.08%,比去年同期增长91.43%,办理诉转案33件。强化企业消费纠纷自我化解制度,新建消费争议快速处理绿色通道企业2家、先行赔付单位1家、odr企业2家。
三是技术支撑不断夯实。开放实验室受理企业46家次,提供检测服务266批次,组建专家团队2个,帮扶企业35家次,减免检测服务费31.72万元。指导天铁股份、新银象生物工程等企业2项计量建标。持续加强软硬件建设,下属计量质检所获全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检定能力竞赛团体第二名。食药检测中心检测项目扩项100余项参数,新增设备68万元。
四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从“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降成本”入手,暂停实施药品经营筹建程序,实现药店新开办减材料、减时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5个事项实现当场即办,减少13项申请材料。提升“网上办”可操作性,实现食品经营许可“全流程网办”与“全省通办”,执业药师注册“全流程网办”。政务服务跑0次100%,办件网上受理率100%,承诺压缩比95%。
(五)着眼队伍建设,不碰纪律高压线
一是深化党建工作。以“和合市监、红盾先锋”党建文化展厅建设为中心,搭建党建交流平台,先后接待县内外20余个单位参观交流。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推出“一支部一品牌”系列展播,目前已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展示了9期基层支部的战“疫”实录和3期支部党建品牌展播。牵头社会事业党建联盟,成功组织了“联盟党建论坛主题沙龙”、“党建示范阵地参观见学”等活动,在全县机关党建联盟中处于领先位置。
二是强化廉政防控。创新开办“党风廉政微故事云课堂”,推出10个廉政微故事,第一期云课堂一经推出,两天阅读量就超3000人次,并先后被省市多家媒体刊登推送。建立党风廉政共享书吧,推行“全员推书、共享书单”模式,打造学习型、廉洁型机关队伍。同时,以落实巡察反馈回头看为目标,推行“督查—寻因—整改—落实”的监督工作机制,顺利通过县委巡察组巡察回访并得到了高度评价。全年共开展作风效能督查4次,警示通报1次,督查通报5次,各类廉政约谈75次。
三是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做到系统公示率、及时率和准确率100%。加强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把关,审核行政处罚案件311起。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对全局9个办案机构2019年的607起案件进行案件巡查。严格自由裁量规定,对市场内外熟食经营者突出的“三白”问题、常见的广告类行政处罚等形成统一处理意见。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共收到行政复议9件,行政诉讼12起,目前无败诉。组织开展学法考法活动,在职干部参与率达100%,课程平均分高达92分。
四是夯实组织建设。事业单位改革与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改革逐步落实到位,下属原7个事业单位整合为5个事业单位,三定方案已发文并完成人员转隶。综合行政执法队三定方案已发文。8个市监所已全面完成规范化创建,坦头所创建四星级市监所。组织开展中层后备干部竞争选拔,通过民主测评和面试竞聘,共选拔中正职后备6人,副职后备15人。组织参加全省基层所长轮训、基层一线干部轮训等各级各类培训18期。实行全员办案模式,通过挂职提高年轻干部的办案技能和执法水平。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以服务发展为导向,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小微企业成长。2021年是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开局之年,及时总结前几轮工作经验,为第三轮开好局,争取2021年新增“个转企”80家。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实行“一企一策”,分行业有重点地加强培育,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同时,继续完善“个转企”培育库,为第三轮小微企业工作储备不少于300家的“个转企”培育对象,实行梯度培育。
二是全力建设质量强县。按照国家总局拟下发的创建标准和工作流程,继续推进“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夯实质量基础,落实创建人员班子,开展前期资料整理归档。加强标准化项目建设,发挥标准化学会作用,推动企业制修订国家标准,对标达标国际标准。重点跟进天铁股份国家标准制定发布,争取新增行业标准为主制定立项1项。继续推进“国家“中黄1号”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完善工作方案,建立标准体系,持续跟踪项目落地实施。持续跟进“品字标”认证和对接工作,积极发动符合条件农业企业申报农产品“品字标”。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工作。积极筹建国家快速维权中心,结合县创新中心建设,做实做强**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发挥专利纠纷调解作用。与省内高校探索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对基础站所知识产权业务培训,争取通过1年时间,让基层站所具备纠纷处理能力。顺畅与省保护中心的案件协助机制,充分利用省局资源开展专利侵权鉴定,为专利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借鉴沙龙、学会模式,建立重点知识产权企业交流新机制。引进代理服务机构,提升全县知识产权保护便利度。
(二)以保障安全为根本,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一是维护市场秩序。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做到闭环管理。切实发挥综合执法震慑作用,严格执法,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价格、民生计量、广告、网络市场领域违法行为治理,引导市场主体诚信守法,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继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力抓好执法监管平台应用,将数字化监管向末端延伸,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二是聚焦食品安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分阶段地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做好省级食品安全县复评迎检,确保顺利通过。创建四星级食安办1家、三星级食安办3家,100%完成乡镇(街道)星级食安办创建。继续完善“抽检分离”和“双随机”相结合的食品监督抽检模式。持续开展食品生产小微企业(小作坊)“5s”管理创建,树立5家样板企业,并优先在白酒作坊进行全面推广,逐步延伸至其他行业。牵头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提升全县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抓好“浙冷链”物防工作,进一步规范流通环节冷链管理。逐步推进“众食安”一体化平台建设,2021年完成3000家餐饮单位纳入平台监管,建设餐饮监管“数字仓”,加快餐饮监管转型升级。
三是护航药械化。以基本药物、疫苗、高风险医疗器械、特殊用途化妆品等产品为重点品种,以批发、网络销售为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净化药械市场。逐步完善精密智控监管系统,覆盖8家药企18个品种的药品和125家药品流通单位,充分发挥“图码”风险分析管控作用。建立药品流通追溯电子系统,从药品批发、连锁总部试行,再全面推向零售、使用环节,实现药品追溯全程电子化。深入学习《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即将出台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药品监管系列部门规章,广泛开展全行业的宣贯。
四是保障产品质量。全面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审批制度,做好取消许可的产品和转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后续工作。做好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许可证企业证后监管。继续开展区域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和工业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推广。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指数代表品产品覆盖率达100%。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开展工业生产企业各类重点关注产品专项抽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认真做好各类抽查的不合格后处理工作。
五是加强特设监管。围绕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重点设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充分运用“四个平台”与多元共治平台,分类、有序推进特种设备三年整治专项行动。抓好“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分级分类评价,推动企业完善制度、档案和工作规范,并形成常态。
(三)以民心民意为指向,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一是抓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市场品味,将**县梨园商城纳入2021年省五化市场、星级市场创建。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建设,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将创建对象拓宽到金融、快递行业,在居然之家开展放心消费商圈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奖励资金,对放心消费单位创建适当予以奖励。全力推进“阳光厨房”建设,新增100家餐饮经营“阳光厨房”,打造学校“阳光厨房”的升级版,建成40家学校智能“阳光厨房”。推进农村家宴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二是加强消费维权。继续做好投诉举报处置,加强诉转案、投诉公示、投诉举报等情况分析。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单位消费体验活动,加强动态社会监管,建立退出机制。根据消费需求和投诉热点,加强部门和行业协会间交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消费维权工作。持续推进放心消费“七进”活动,开展省市级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新增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消费教育示范基地。
三是做好技术支撑。切实抓好民生计量、能源计量等工作,发挥计量在服务民生、服务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深入开展“优化计量、提质增效”千家民企帮扶活动,帮助新银象、天铁股份、奥锐特药业等公司新建2项以上计量标准。继续深化“开放实验室”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免费服务,为产业规范提供保障。继续加强对全县检验检测机构的证后监督管理,规范检验检测行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公正、有效。
(四)以能力素养为基本,打造市监铁军队伍
一是深化党建氛围。牵头做好党建联盟工作,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实现活动联办、经验联学、服务联抓,确保事业组联盟在全县机关党建联盟工作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继续通过“一支部一品牌”系列展播的形式,将各支部品牌建设的创新做法、成果影响、特色亮点等进行宣传推广,形成品牌凝聚力。结合每月工作重点对支部党建开展质量督查,排出支部名次,形成奋力追赶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二是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廉政约谈及谈话提醒工作,确保做到约谈全覆盖,筑牢广大党员干部遵章守规的思想防线。打造廉政教育文化长廊,按照“一层一主题”开设不同形式的廉政文化展示,让党员干部时刻做到随看随想随悟,潜移默化接受廉政教育。同时,加大作风效能督查,严格上下班、着装等各项规章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三是提升能力水平。大力抓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完善全员办案机制,通过实务、培训、案件评查等形式,以培训、案例分析、案卷评查等方式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积极开展复议诉讼应诉。加强案件质量监督,启用法制监督意见书,加强执法监督。开展学法普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二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精品]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精品]
篇一:市场监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市场监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上半年已经过去,总结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也为下半年工作作一计划,本文是雪下了小编特地为大家提供的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一、改革创新,主动履职,市场监管开局平稳良好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以改革为突破口,以服务发展和强化监管为主线,乘风起航,开局良好。
机构整合渐入佳境。全面完成市场监管局的组建挂牌工作,义乌是工商、食药、质监、版权、知识产权“五合一”,东阳、武义是工商、食药、质监“三合一”,兰溪、永康、浦江、磐安、婺城、金东是工商、食药“二合一”。全市系统现有正式在编干部2004人,聘用人员1379人,拟新增基层所28个,总数增加到90个,增长45%。加快融合步伐,提炼新局局风,组织“寄语新局”报告会。推进业务学习,举办全市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两期培训已经在义乌市委党校完成,反响良好。强化制度建设,市局重新梳理制定党委会议、书记办公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制度,出台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应急值班制度,确保民主议事,以制度管人管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平稳过渡以及改革期间人心凝聚、工作有序。
改革效应逐步显现。落实国务院商事登记改革和简政放权的要求,开展“审批大提速、服务大提效”活动,出台深化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十七条举措,得到徐加爱书记、暨军民市长、省工商局裘东耀局长等多位领导的批示肯定。截止7月底,全市共有在册市场主体48.9万户,同比增长11.3%,1-7月全市企业数、内资企业数、外资企业数三项增幅均排名全省第一。食品药品审批从14个压缩到9个,平均每个项目从15天压缩到3—7天,上半年完成食品药品审批事项7481件,办结7123件。
服务中心担当有为。对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助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破攻坚”工作,查处市区制砂场经营权出让0509专案,书记办公会专题听取汇报,金华日报头版配发评论员文章。参与高速公路沿线广告牌整治,开展无照百日大会战整治,查处涉水领域无照经营户331家,查处利用违法建筑开展无照经营户111家,依法强制吊销30家。新增“个转企”1955家,公司制企业占比达54.1%,累计15053家,完成三年目标的150.5%。深入实施“三名”工程,贯彻落实新《商标法》,指导义乌小商品市场、华谊兄弟等4家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加快现代市场集群建设,指导金字冻品城、中国小商品城创建智慧市场。出台财政奖励政策,建立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机制,推进“放心农贸市场”创建。落实8890交办事项,上半年接到8890交办件282件次,办结246件,回访满意率100%,其中7件为重办后满意件。
食品药品严管严控。先后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严打、医疗器械“五整治”、中药材中药饮片“正本清源”等整治行动。立案查处食品案件1491件,移送公安机关10起,捣毁食品“黑窝点”100个,查处“四品一械”违法案件278 起,移送11起,其中“孟氏牌三七黄芪胶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大案,被列为省局督办案件。推进农产品快检室、超市“放心柜”、“阳光厨房”、“百万学生放心饮食工程”、“321示范工程”、“品牌超市进校园”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妥善处置“杭州广琪”、“上海福喜”等问题食品突发事件,制定保健食品风险会商和风险管控办法,对地产铁皮石斛、灵芝孢子粉产品进行重金属、农残抽检和风险评估,为地产特色保健食品的风险管控提供了依据。加强基本药物监管,完成药品生产监督检查23家次,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624家次、医疗机构1116家次,药品零售药店换证(新开办)、GSP认证324家。深化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57例,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4例。
执法维权重拳出击。全市系统查办案件2078件,大要案648件,罚没款2426万元。商业贿赂治理突破新领域,查处了医药购销、产权交易等领域案件19件,罚没款1113.2万元。突破大中型医院系列拼药案,有效维护广大患者权益。进一步挤压传销活动空间,捣毁传销窝点33个,遣返386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35件,移送16件。开展“雷霆1号”行动,立案查处广告违法案件66件,上半年监测广告违法率为0.14%,同比下降81.8%。受理消费申诉846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42.6万元。专项整治银行、电信业格式合同“霸王条款”问题,约谈行业协会、银行及电信企业25次。在全国首倡将装饰装修服务的商家瑕疵举证责任从6个月延长至两年,开展灵芝孢子粉消费评价活动,揭露行业乱象。
群教活动扎实推进。广泛征集意见,市局班子成员开展3轮走亲连心活动,先后召开老干部、企业家、行风监督员、县(市、区)局长座谈会、恳谈会5场,征集四风问题107条。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及成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实事求是、坦率真诚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梳理出52项整改清单,落实责任领导和整改时限。坚持边查边改,对民主决策不够、局务公开不透明、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等问题,市局成立民主议事委员会,建立财务支出定期公布制度。实行“事事抓落实、月月有进步”工作专报,强化工作落实。全面开展权力清单梳理工作,推动网上政务大厅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
二、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奋斗精神推进各项工作
下半年,全市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夏宝龙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两美金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五个五”工作思路和举措,以奋斗精神“决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
(一)创新载体、改进方式,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改革红利要全面释放。落实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十七条举措,完善后续配套服务机制建设,做好“三张清单一张网”梳理公布,构建“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环境。稳妥推进企业年报制度落实工作,加快企业信用联合监管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公示平台”威慑作用,以信用促自律,以信息强监管,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
二是“个转企”要保量提质。将“个转企”工作主动融入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出台“个转企”行业标准或行业指导目录,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有作为。完善个转企培育库,重点是扶优、做强,鼓励组建公司制企业,实现“二次转型”。挖掘政策空间,强化现有政策的落地力度,建立培训辅导、跟踪联络等长效服务机制,为已转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实现“个转企”质、量双提升。
三是助推发展要持续深入。引导企业股权资本化运作,综合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债转股、知识产权出质等多种融资手段,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深化商标品牌培育,继续做好新《商标法》宣传,以品牌指导站为载体,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助力浙(婺)商回归,开辟重大项目绿色服务通道,通过提前介入、优先办理、特事特办、主动服务及专人负责,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扎实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新版GMP、GSP实施,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扶持网络经济发展,加快电商换市步伐,提高各类信息数据质量,挖掘主体登记、食品药品检测、消费申诉举报、企业信用等信息数据,编发高质量、有价值的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参考。
四是市场提升改造要着眼长远。农贸市场要以巩固改造提升成效为重点,推进农贸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督促落实举办单位责任,着重加强市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完成21家省级放心市场创建工作。商品交易市场建设要做好规划,做到重点培育、龙头带动,网上网下互动发展。
(二)紧扣职能、聚合优势,全力维护食药安全
一是强化综合协调。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功能,健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制度,推动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健全基层监管网络,加快基层市场监管所设置步伐,强化财政保障,逐步落实村居食品安全协管员配备,加强协管员、信息员培训,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社会共治的监管新格局。
二是完善常态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的全程监管,做到监管重心下移、前移。要整合资源,创新食药监管工作机制,变单线、分散式监管为全面、联网式监管,变分段、流程式监管为全程、一统式监管。加快“市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建设,充分利用抽验、快检等技术监管手段,强化市场整治,提高稽查执法的威慑力。落实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强化药品新版认证后的跟踪检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利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三是推进社会共治。构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社会群众的共治体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兑现奖励措施,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诚信自律。推动部门间食药安全资源与信息共享,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对接,对食药领域违法行为零容忍。
(三)注重民生、强化执法,全力优化市场环境
一是执法监管要敢于亮剑。对危害社会经济稳定、扰乱公平竞争秩序、侵害民生权益的违法行为,要敢于亮剑,继续加大对食品药品、商业贿赂、限制竞争、假冒侵权、传销、虚假广告的查处力度,集中优势力量,突出重点,查办一批大要案,破除行业潜规则,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严打稳控传销,推进无传销县(市)创建。深化案源情报分析研判,发挥合成作战指挥平台作用,有效组织集群战役。完善与纪委、检察院、公安等部门案源信息互通和案件相互移送机制。
二是无照监管要重点突出。继续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破攻坚”等中心工作开展无证无照监管,加强高危行业、重点行业监管,建立驱动和倒逼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鼓励扶持新兴产业,严管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和技术落后产业。
三是依法行政要常抓不懈。要借职能整合之机,梳理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程序规范、责权有据的市场监管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要通过办案质量培训、业务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要结合案卷评查、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健全监督检查机制;要及时公布权力清单,完善行政许可自由裁量细化标准,通过基层开放日、述职述廉和基层满意站所创建等途径,积极搭建依法行政的互动通道。
四是消费维权要多措并举。以机构整合为契机,建立以12315为核心的投诉举报体系,对外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内强化维权和执法监管协同联动。完善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壮大义工队伍,建立社会化消费维权网络。加大商品监测频率,有效运用检测结果,强化消费投诉数据分析和应用,提升“诉转案”查办力度,继续做好重点行业格式合同“霸王条款”整治;全面开展消费教育万里行活动,加强新《消法》宣传,推进全民消费教育工作。
(四)做强基层、塑造文化,全力推进队伍建设
一要强化基层建设。要科学划分事权,处理好条块管理关系,做到主体清晰、职能明确、权责匹配,避免事权错位、越位和缺位。要注重基层业务知识培训,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培训载体和内容,提高基层依法行政、多领域业务和行政执法能力,实现一专多能。要在人、财、物配置上向基层一线倾斜,做强基层,做实一线。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合理设定工作量化指标,用数字体现成效,以实绩衡量工作。
二要深化群教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按照活动主题和总体要求,紧盯活动的环节和主要任务,全力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廉政和履职风险防范,通过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和创造一批实践成果,让群众看到切实转作风的积极作为。
三要塑造文化体系。推进市场监管系统文化建设,提炼市场监管核心价值观,借助政务微博、微信以及传统媒体主动展示成果,引导舆情,扩大对外宣传影响;要坚持典 篇二:xxxx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xxx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5年上半年,在xxx区委、区政府及xxx市市场和质量监管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机构整合为重点,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
根据区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的通知》精神,区市场监督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一是开展走访服务。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副书记带队分三组对生产、流通企业和食品、药品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重点走访区内省、市驻区单位、区重点企业、重点孵化企业和各专业市场,向企业负责人耐心细致地宣讲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相关事宜,认真听取记录他们对当地党委政府和xxx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建议。通过走访提升了我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认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并向服务对象发放廉心和致企业家的一封信;二是对点包扶。全局每个党员联系10个服务对象(副分局长以上的党员干部包扶规模企业5户),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开展“百千万行动”。按照区委的要求,与xxx村的8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对他们进行走访且送了生 活必需品,得到群众的好评,提升了党在百姓中的威信。
二、有序推进机构体制改革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将区工商、质监、食药三 部门整合,重新组建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在区委确定了新的班子后,开始进行机构整合工作。一是整合机构和职能。此次改革我们坚持体制调整和机构合并同步推进,将原工商、质监省以下垂直管理和食药局市垂直管理调整为属地管理,人、财、物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将原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局筹备组撤并重新组建了xxx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将原工商、质监部门的各项职能整合到新组建的xxx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现已挂牌;二是在全区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9个副科级分局(其中1个直属分局),下设3个副科级直属分局,内设11个科室、下辖6个直属事业单位。目前,13个副科级分局、直属机构的负责人已确定,区委组织已批准任命;三是统一办证窗口。将原工商、质监、食药三个局的办证窗口统一至一处,切实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也为推进“三证合一”工作提供方便;四是加强行政执法培训工作。为了解决机构改革后执法办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开展执法办案工作,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5月下旬召开了为期3天的行政执法工作培训会。会议就食品、特种设备、计量标准、餐饮、商标、广告监管、消费维权等行政法规及执法程序进行了培训。各分局、业务科室及综合 执法大队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同时有效地指导了基层行政执法,有利于全面适应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的新要求。
三、试行“三证合一”注册登记工作。
以方便群众办事创业为出发点,贯彻落实国家简政放权的政策精神,根据《xxx市“三证合一“等级制度改革工作试行方案》文件精神及区政府的要求,我局牵头试行了“三证合一”注册登记工作。该项工作围绕“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审批、核发一照”的工作流程,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材料,以原区工商局为主成立综合业务窗口,负责材料的发放、收受、审核及下一环节审批的报送及最后执照的打印。综合业务窗口根据各部门审批完的材料,颁发载有工商登记号、组织机构代码号、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
四、扎实推行“三单一网”建设工作。
“三单一网”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会议精神,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由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责任科室具体抓落实的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良好机制,保障权力清理工作顺利进行。严格把握“取消、下放、整合、优化、转移”五个重点,积极与区政府清理办公室沟通,并注重和其他城区局加强沟通联系,确保清理工作上下衔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五、认真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
(一)继续深化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一是转变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工商登记窗口承担着严把市场准入关的重任,窗口工作人员已经形成严格准入的思想观念。为了进一步深化好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我局及时针对相关政策作出决策部署,提高了注册窗口工作人员新的注册登记业务知识水平,增强了主动改革的意识,树立了“宽进”的服务理念。二是降低创业门槛。通过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减少企业验资环节,降低企业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放宽住所登记条件,简化了住所提交的证明材料,打开了创业者在家里创业的大门。真正实现了全民都可以参与创业,在辖区营造了“人人都来创业、大家争做老板”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审批流程。随着企业注册登记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原有的登记窗口和审批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对此,我局坚持便捷高效的原则,从“两个有利于”出发优化登记审批流程,即有利于方便群众、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设了两个窗口用于受理咨询和预审资料,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半年新发公司营业执照1325户,比去年同比增长14.7%;注册资金120267.9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45.1%;新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1426户。
(二)多措并举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当前企业信 息公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我局通过电话逐户通知、媒体宣传,窗口宣传,组织企业集体学习等方式方法,全力投入该项工作。对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采取上门服务,面对面讲解、借助群众力量“一带一、一带多”的宣传培训模式等形式开展工作。目前,已发放报告表2000余份,现场指导填写1000余份。
(三)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一是组织开展以儿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肉制品、动植物油等为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二是组织以中高考、节等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三是组织开展以校园周边地区、学校食堂、学生营养餐农村食品市场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四是开展全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水平。
(四)做好消费者维权工作。一是强化组织培训。积极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学习新《消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提升基层消费维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处理纠纷水平。二是强化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开展送法进市场、进企业、进商场、进超市、进景区的“五进”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范围。三是开展以“携手共治?畅享消费”为年主题的12315活动工作。3月11日至3月15日,我局在xxx市家乐福XXX店、XXX社区及广场开展了“3 篇三:监管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监管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机构二次调整,深化了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了监管体系机制,妥善处理改革与稳定,服务与监管,主线与底线的关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重点做好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机构改革的进程。5月27日,xx区(开发区)政府机构改革新调整部门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将原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原质量技术监督局予以合并,组建新的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中层干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展前期调研,加强沟通交流,有序推进“三定方案”的起草工作。注重提前规划,加强协调对接,扎实推进合署办公的准备工作。
二、落实“宽进严管”的措施。5月中旬起,在全市率先实施证照合一方案,实现本局证照业务融合,累计办理16家。6月1日起,
第三篇:201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思路
201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思路
(一)创新载体、改进方式,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落实探索登记便民。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构建“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环境。归并整合城区三个所的注册窗口,成立XX县个体工商户登记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二是保量提质“个转企”。将“个转企”工作主动融入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有作为。完善个转企培育库,建立培训辅导、跟踪联络等长效服务机制,为已转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实现“个转企”质、量双提升。三是持续深入助推发展。引导企业股权资本化运作,综合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债转股等多种融资手段,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深化品牌培育,加大驰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力度,以品牌指导站为载体实施“三名工程”,助推企业做强做大。四是着眼长远提升市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提质扩面,争取年内启动星光菜场改造项目;深化星级市场、省“放心农贸市场”创建,打造“透明市场”,推进市场的监控联网,对市场的日常管理行为进行远程监管,服务“两美武义”发展;邀请专业机构编制《XX县2015-2020年市场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规划,为全力推进我县生态景区全域化服务;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市场管理团队参与我县农贸市场管理,完善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市场,帮助华东工业材料城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五是建立完善企业信用体系。以建设网上诚信系统、企业信用联合监管平台为契机,推进全县各部门信用信息交换,扩大数据征集范围,进一步推动许可、监管、司法、金融等相关部门单位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构建社会信用监管大网络。
(二)紧扣职能、聚合优势,全力维护食药安全。
一是强化综合协调。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功能,健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制度,推动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二是完善常态监管。落实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强化药品新版认证后的跟踪检查。三是推进社会共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黑名单”制度,兑现奖励措施,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争取突破基层责任网格员编制和薪酬保障瓶颈,加快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强化技术支撑。积极推进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购置先进设备,做好实验室改造,努力提高食品检测能力。五是严格管控风险。积极推广“透明厨房”,实现餐饮单位厨房远程监控;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继续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高风险行业和企业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排摸风险控制点,重点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三)强化监管,立足实际,确保质量安全。
一是创新基层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创新基层质量监管新模式,明确监管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人员培训、现场检(巡)查等八项工作机制,全面施行“执法下移、管理上提”工作方式,强化基层质量监督行政执法。二是切实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使用主体的操作技能。落实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气瓶充装单位、重点监控单位安全管理自查,有计划地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现场检查。三是开展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抽查后处理工作。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市场准入,对不符合规定的提出整改要求,跟踪整改情况,实施闭环管理。四是开展质量强县、标准强县示范创建工作。在确定培育质量强镇、强企、强业示范点基础上,争先创强。做好标准化制订人员的发动培训工作,积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联盟标准的制订;落实“生态立县”战略,加大农家乐标准化推广示范力度,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和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两个示范区创建为抓手,通过示范作用全面带动和促进我县质量强县、标准强县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2年4月25日,在第十二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在五洲宾馆隆重举行,这是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加挂牌子后首次市级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受到了各界强烈关注。中纪委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工作,并亲自将第一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牌子授予深圳市。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出席会议,与田力普局长共同为示范城市揭牌。
田力普局长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深圳近年来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盛赞深圳是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块高地,一面旗帜,将首块示范市的牌子授予深圳,是经过评委会讨论决定的,深圳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实至名归。陈彪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长期以来对深圳知识产权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就下一步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部署。陈彪副市长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提升深圳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知识产权资源观的观念,紧紧围绕三个方向,坚持做大四个注重,认真完成好九项任务,为全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提升“深圳质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发布了2011年深圳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十大知识产权事件和指标体系,表彰了19家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做了典型发言。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徐治江、专利管理司副司长雷筱云,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陶凯元、党组书记马宪民,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华楠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一康主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分局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企业、中介、行业和科研院所代表共约1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当天,还举行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决定宣讲会,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马宪民详细讲解了决定出台的背景、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举办十二年来,已成为知识产权界重要活动,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市知识产权局的精心组织筹备下,各区、各分局均举办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为深圳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和创造“深圳质量”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襄垣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襄垣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2016年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稳妥、规范、务实、高效、创新”为核心,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2016年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稳妥前行,打造“百变筋骨”
成立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后,面临着职能多、科室多、人员散、业务不熟练等重重困难,我们本着“机关瘦身、基层强身”的原则,构建了“站所合一、一岗三责、全权全责、依规试行”的体制,特别是围绕县城及县城周边这片监管密集区,构建了古韩监管特别模式,即“一所六科、二站三科、站所为表、全责归科”的机制,减少了多头执法,提高了行政效能,强化了基层建设,基层监管人员从原来的49人增加到现在的76人,形成了一个责任明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3·7”监管格局,打造了强有力的“百变筋骨”,为市场监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队伍,开启“意识改变”
围绕“两学一做”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大业务学习,适实而行地开启“意识变革”。一是“政治意识”改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定党组、党总支联合学习会议制度,每周至少半天进行学习,结合为期三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集中解决全局干部职工在工作纪律、工作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食品销售行为。要求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公示、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散装食品销售和特殊食品销售行为,并要求经营者进行自查,建立安全追溯制度。共出动执法人员1681人次,检查农贸市场市场 2个,检查经营户1465户,食品抽检300个批次;二是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监督管理,要求经营户索取乳粉批发商或者厂家的经营资质和联系方式,乳粉每个批次的检验报告、进货发票和按照要求做好台账登记工作;三是结合风险排查大整治活动,开展食品流通领域专项检查,如打击病死猪肉专项整治、酒类专项检查、校园周边食品检查、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保健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专项、食用盐专项等。
2、开展食品生产监管,确保食品源头安全。建立企业基础数据库,我局对现有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1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7户进行留档保存,涉及食醋、饮料、挂面、小杂粮加工等。对上述开展监管巡查,确保安全底线,主要检查生产单位的厂区和周围环境卫生条件、健康证明、生产工艺流程、制度和记录、产品标识、出厂检验等内容,截止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1户,出动执法人员86人次。
3、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检查。一是举行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暨法规培训工作会,全县县级医疗机构、镇乡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分管
使用单位和重点电梯使用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并通过召开电梯维保工作安全会议,对电梯安全情况进行通报。
3、开展气瓶安全整治工作。组织气瓶充装单位召开了《气瓶充装安全工作会》,对瑞恒化工的液氯充装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责成其对流失到用户手中的23只液氯钢瓶进行了追缴。事后我局还组织科所对县内废品收购站是否存放和收购废旧钢瓶情况进行了排查,对两家废品收购站存放的16个废旧液化钢瓶责成有资质单位进行了销毁处理。
(三)强化风险排查,避免社会隐患
1、成立质量强县领导组,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我局针对质量强县目标,及时召开了质量强县工作会议,组织开展了农资、车用汽柴油、食品用相关产品、节能灯具等六类,共抽检各类产品47个批次,其中车用汽柴油36个批次,合格34个批次,通过抽检把好市场产品质量关。
2、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按照市、县工作要求,我局制定了风险排查方案,并进行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排查主要集中在注册登记的投资咨询公司、财富管理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排查内容包括注册登记、企业监管及广告监管,并及时报送排查工作情况;宣传教育工作则通过在县电视台发布、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
3、开展清理整治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专项行动。为了更好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无证无照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清理整治活动,重点查处取
召开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强调行动目标。我局依托网格化监管,充分发挥基层所的作用,通过企业主体数据库查询,向行业主管部门了解情况,实地走访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切实掌握相关行业企业数量、格式条款使用情况、开展业务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四、高效服务,塑造“美丽新貌”
为塑造市场监管人新形象,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我局积极做了如下工作:
(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2016年,我局就政府重点督查项目要求,认真履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密切联系襄垣实际,确保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先照后证改革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服务窗口严格实行“标准化、敞开式、零距离”服务,截至11月底,我县新设立各类企业371户,合作社,51户,变更207户,注销45户(含合作社2户),“五合一”911户(含合作社105户)。
(二)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进行年报
一是成立年报工作领导小组,拟定计划,统一布置、调度、指挥、落实。二是积极做好企业年报公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在在县电视台发布通知、窗口宣传、印制宣传资料等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引导企业进行年报,共计筛选印制宣传资料2150份。三是明确岗位责任,以监管辖区划分实施监管区域责任人负责制,由监管区域责任人帮助经营主体年报。四是结合整治进行教育,我局对2015年未参加年报的企业
抽查合格率99%。二是加强计量认证资质。我县共有获证实验室5家,截止2016年10月底辖建筑用材、矿用产品、节能产品、环境监测等四大类,涉及技术参数147项。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3家,证书6张,自愿性认证企业25家证书39张(质量、环境、健康体系、能源),有机产品认证1家,林盛果业已通过审核但未发证。我局对12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进行了审查,对5家危化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帮扶襄垣县瑞恒化工有限公司、襄垣县山力铂纳橡胶有限公司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三是加大标准化工作推进。我县生产企业共涉及产品生产标准217个,检验检测标准96个,操作规范42项。其中国家标准165个,行业标准48个,企业标准4个。长治市2016年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项目即将落户我县,我局积极帮助申报企业山西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油用牡丹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项目标准评审。已经先期标准化种植油用牡丹2600余亩,项目完成种植20余万亩。并帮助襄垣县任达机电有限公司建立农机配件选购标准,参与其自走式电动播种机企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四)开展诚信市场创建及商标申报工作
我局积极鼓励管辖范围内企业参与诚信市场创建工作,至今,我局推荐的盛美佳建材装饰有限公司符合诚信市场要求,现已上报。关于2016年山西省著名商标推荐工作,我
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了宣传学习,让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和理解索道规章规定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切实加强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并与该单位还联合组织了专项应急演练。四是帮助电子商户领取网络电子标识。通过参加市局网络交易监管服务系统和网络监管执法知识培训,我局帮助指导5户网络经营户申报电子标识,已领取电子标识1户。五是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1件,主债权金额118722万元。
四、创新方式,寻求“多样自我”
在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下,结合襄垣县县域经济特点及改革的复杂结构,我局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寻求更加务实的监管服务手段来营造和谐市场。
(一)认清改革形势,实现互助共享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和商事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局举办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培训,给各成员单位发放了《山西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培训资料》、《山西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网用户手册》,并就公示系统的网站登录、信息认领、录入公示、信息共享、公众查询等一一进行讲解说明,目前各成员单位均已开始此项工作。
(二)新监管模式开启,助力日常工作开展
按照上级精神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年报抽检”和“双随机”抽查工作,与日常监管相辅相成,促进监管效果。年报抽
案件回访制度。
(四)探索高效便捷途径,全力维护消费者权益 我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为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工作方式,制定了《投诉举报受理办结工作规定》、《投诉举报案件办理工作规定(试行)》、《处理消费者投诉文书式样》等制度和表格,极大地规范工作流程,加大了处理投诉效率,切实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今年,我们认真受理和转办全国专线“12315”、“12331”、“12365”及县局“7227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电话共计159件,办结159件,涉及金额218510.4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9295.5元。
总之,在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勤奋工作、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 针对新形式下市场监管工作中的一些难题和挑战,针对基层监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习促监管、学习促进步工作中,还存在被动学习或学而无用的思想。二是在监管执法中还存在不够严、不够细、不够规范等缺点,在行政执法中执法取证技巧不够。三是案件质量上的突破不够高,案件数量上的突破不够多, 大案要案的突破不够广,专项整治与规范化管理的突破不够深。今后,我们将找准工作重心和努力方向,不断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2017年工作安排
么问题,解决一件得到一件的效果;二是信任不能取代监督。做到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要加大纪检监察室的监督检查作用,对全局干部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督;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强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结合,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最大限度汇聚各方面智慧和共识,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有机统一,进一步打造过硬队伍。
3.创新监管,激情工作
以关注民生民利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党代会及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宽进严管”的改革要求,深层次地发掘广大干部职工的潜能,探索工作新方式来加强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后续监督,在日常监管与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基础之上,抓好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另外,逐步拓宽办案领域,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办案能力,开展交流会议,通过“辩论式”的沟通来提升工作兴趣,加强工作效率。
4.强化宣传,维权消费
围绕群众消费热点,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投诉举报中心作用,开展宣传活动,加大消费维权,破解消费难点,化解消费纠纷,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维权办事的能力,综合利用微信、邮件等电子载体大力宣传好的工作经验与做法,学习好典型、好榜样,将学习到的经验与做法融汇于日常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