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管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谋划
按照我区“宜商、宜居、宜游、宜学”的工作要求,围绕城管的各项职能的履职情况,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研判,现就“十三五”以来工作情况及“十四五”工作谋划如下,为“十四五”我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执法方式,大力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经过努力,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队伍建设、依法行政、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基层建设,城市管理和执法重心下沉。
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根据省、市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要求,积极对接机构编制部门,推进区级城管执法机构改革。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和区委编制机构批复同意,2019年11月完成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的设置和派驻辖区乡镇(街道)执法中队人员及岗位调整等改革事项,2020年4月新设政务新区和罗岭二个城管中队,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实现全区全覆盖,确保每个中队都有两名正式执法人员,完善了全区乡镇城管体系,实现了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力量下沉。
2.强化队伍建设,实现干部当担作为。
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作风整治行动,推动执法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把整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干部职工履行职责、推进工作、完成任务、纪律执行等情况进行全程督查,以严问责倒逼履责到位、以严奖惩激励担当作为。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培训力度。为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和法律素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2018—2020年,实现集中培训全覆盖,有效地提高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强化“放管服”改革,增设城管服务窗口。
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城管窗口,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4.多措并举,打响“蓝天保卫战”。
(1)坚持疏堵结合,强抓餐饮油烟治理。一是强化宣传氛围,摸清整治底数。全局上下积极行动,落实责任,各中队对辖区内的路段进行全面摸排,向餐饮业经营户发放宣传材料,对油烟排放不达标的下达整改通知书,引导广大经营户和临时摊贩自觉理解并支持餐饮油烟治理工作。二是建立台账,做到油烟净化设施应装尽装。截止当前共计督促辖区569家餐饮企业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下发安装补贴50余万元。三是建立常态巡查机制,依法取缔露天烧烤。采取正常巡查与突击整治的方式,加大对露天烧烤的综合治理力度,依法取缔露天烧烤摊点533处。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有序推进临时夜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目前七街的夜市规模已初步形成。
(2)扎实开展扬尘治理和渣土运输管理。一是严格规范施工现场。要求城区所有在建工地必须设置围墙、硬化进出口道路、设置冲洗设施并保持设备完好,未达到上述要求的一律不予开工建设。二是对城区在建工地、混泥土搅拌站的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管控,一律不得带泥上路。三是严格渣土运输管理。对砂石、渣土运输车辆未按规定密闭运输、沿途抛撒、“三超”行为严格查处。2019年以来累计教育纠正沿途抛撒、“三超”等行为400余台次。为改变渣土乱堆乱弃现象,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上级部门批准,已规范设置了中堡岛和食品工业园两处建筑垃圾消纳场,有效改善了城区及周边的环境现状,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3)扎实开展城区五类行业污水治理。2019年7月是我区污水治理攻坚月,根据区污水调度会的要求与区市场监督局联合对“两河”沿线餐饮、宾馆、洗车业、洗浴业、汽车修理五类商户雨污分流情况先后进行了全面排查和验收工作。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专门制定此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92份,统计排查区域内五类商户662户,其中雨污分流存在问题的商户216户,经督促已完成整改216户。
(4)认真开展餐厨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该项工作由局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包保,执法人员到点,京环公司负责清运的工作模式,将我区清运区域划分为两片,一片以市政府为中心的政务新区片,另一片是以区政府为中心的北部新城区。按照两部车辆,两条线路的要求,京环公司每天安排两部清运车辆,每天从早上6:30至下午13:00错峰清运,按时按量完成清运工作。2019年区共计清运餐厨垃圾量2530.595吨;
2020年1月至9月共计清运餐厨垃圾1585.180吨。
4.强化“智慧城管”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市城市管理条例》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集中评查评选执法案件12件,3件获评2019年度全市行政执法优秀案例。2019年新添置执法记录仪40台,重大执法案件实现图像视频与文字证据并重,提供了审查依据,确保了执法案件可回溯、可追踪。
(二)初步成效
1、理顺了职责明晰的执法体制。
顺应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要求,主动摸清现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坚持问题导向,明晰管理与执法责任,科学界定部门职责,规范编制资源和人员管理。
2、形成了权责一致的执法体系。结合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依法建立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厘清相关部门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方面的权责边界。同时向社会公开职能职责、执法依据、处罚标准、运行流程、监督途径和问责机制。
3、凸显了精细规范的执法成效。紧紧围绕“精细管理标准化、数字管理智慧化、空间管理网格化、执法管理规范化、巡查督导常态化、工作运转高效化”目标,以加强市容秩序执法管理和建设领域执法推进为重点,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以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为着力点,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城管工作步入新常态。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进一步优化市容秩序。
一是加强市容管理力度。今年以来,不断加强日常市容管理,健全管理网络,分解管理路段,确保定人、定岗、定责。共计清理占道经营2831起,取缔流动摊点3586个,清除乱贴乱画1203处,暂扣物品50余件。二是规范行政许可审批。发放《区店招店牌设置审批告知书》800余份,许可设置门头招牌380块,拆除擅自设置、破损和有碍市容的广告门招72块,拆除牌下牌、牌上牌和乱拉乱挂条幅890平方米,进一步美化了城区市容市貌。审批占道宣传促销活动56起,收取管理费3182.32元。三是治理车辆乱停乱放。今年以来,处罚违停车辆1076辆,并联系相关单位规范设置停车位400余处,规范停车秩序,取得明显效果。同时,并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对我区现有停车位进行了摸底统计。四是加大油烟烧烤整治。督促辖区餐饮店加强油烟烟净化器清洗并做好清洗记录。安排夜间值班制度,第一时间处置油烟和噪音扰民投诉,为广大群众营造安静舒适备考环境。
(二)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一是今年共办理行政案件19件,简易程序1076件,行政处罚29.2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5935元。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076件(违法停车处罚1076起,罚款10.76万元),一般程序14件,已办结14件,罚款16.75万元。对三粒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超标排放油烟污染环境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这是我区对油烟超标排放首例行政处罚案件。二是共查处新增违法建设20户,共计面积3517.78平方米(其中拆除1126.5平方米,制止停工面积2391.28平方米)。拆除滞留违法建设10处,拆除面积2400.26平方米。另没收建筑物20栋,面积5723.75平方米(已移交给区财政)。
(三)进一步提升城管形象。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4月份局党组班子进行分工调整,同时对全体城管人员进行了调整,优化人员组合,进一步充实大龙山镇、大桥办、开发区等市容管理任务重、违建防控压力大区域人员力量,充分调动了全体城管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出台《区城管局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区城管局干部职工谈心谈话制度》、《区城市管理局执法车辆使用管理办法》和《城管队员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促进城市管理制度化。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在党员大会上党组书记、班子成员给全体队员上党课、提要求,提高广大队员的单位观、荣誉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城市管理长效化。四是2020年7月成立中共区城市管理局总支部委员会。下设中共区城市管理局第一支部委员会、中共区城市管理局第二支部委员会、中共区城市管理局第三支部委员会、中共区城市管理局第四支部委员会四个党支部,将支部建到中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进一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今年办理“1584”热线投诉10件,市民心声22件,12345市长热线65件,市、区两级批转件(12319、信访)50余件,来电来访件120余件,按时办结率95%以上。积极办理建议提案,共收到主办政协委员提案1件,协办提案2件,并全部办结。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一是规划滞后。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二是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大,已规划的市政基础设施没有配建到位;
三是道路地下管线建设滞后。如电信、供水、燃气、电力等没有配套到位,开挖后不能及时修复的现象经常发生;
四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不足。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的设置远远达不到要求标准。
(二)背街小巷、旧小区仍然是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弱点。从整体情况看,城区主干道路面建设和道路两侧建筑、绿地等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城市背街小巷存在乱堆乱放、乱扯乱挂等乱象,旧居民小区存在无人管理、秩序较乱、老化破损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美观,阻碍了城市总体形象的提升。
(三)城管执法力量配备不足。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城市管理执法力量,按照城市常住人口万分之八比例配备。我区地域面积4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0万人.按照省政府城管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我区应配备城管执法人员240人,但目前在编人员仅有37人(含机关公务员),城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城管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城市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一是市民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随意践踏绿地、砍伐树木情况时有发生,故意损坏公共设施屡见不鲜;
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摆摊点等行为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了城市良好形象;
二是目前的城市管理工作“大城管”格局没有形成,各部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是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不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强。
三、“十四五”工作谋划及2021年工作重点
(一)“十四五”我区城管工作的举措
“十四五”工作思路及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1)城市管理工作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管执法队伍、全面提升执法水平,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城管网络;
(2)实现城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3)创新环卫作业、园林管理、路灯维护机制,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狠抓项目推进。把项目建设作为管理依托,一是建设市(区)智慧城管项目。智慧城管建设中在城市主要道路、大型住宅区、商场、学校安装管理需要的电子监控、终端、网络运营等电子设备;
在乡镇建立违章建筑、建法建设智能化防控体系(无人机、电子眼监控等)。该项目预计投资20000万元,通过申报国家资金解决。二是协助市城管局加快推进我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场地位于中山大道以南,现状铁路以北区域,地块内有220kv高压线,消纳场地范围线应退让15米的安全距离,退让中心大道10米,沿水岸线设置休闲散步道应退让蓝线5米,实际消纳场总用地面积约24.21公顷。基地平均填埋深度约3米,消纳量约73万立方。年运行费用约500万元,彻底解决我区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
三是认真落实垃圾分类工作,在主要住宅小区建设引导性垃圾分类收集站;
四是城市主要出入口及重点路段实施城市景观亮化建设,推进人行步道及景观提升项目建设;
五是对城市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维护,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实现城市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使我区的城市形象得到大幅改善。
(二)“十四五”我区城管工作目标
确立“服务零距离、执法零投诉、信访零增长、违纪零发生”的工作目标,坚持城管执法工作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努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完善现代化新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加快实现城市管理精细长效依法,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用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发扬“勇于担当、敢打胜仗、甘于奉献、廉洁高效”的城管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凸现出山清水秀的城市特色、优美整洁的城市形象、生态宜居的城市品位。
(三)2021年工作重点
1、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充分依托区、乡、村三级防控体系,以“无违建县(区)”创建各项指标为标准,完善“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日常巡查,建成“体系完善、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监管有力”的违法建设防控网络;
对新增违法建设做到“发现就查、露头就拆”的高压态势;
对存量违法建设,按照“调查建卷、重点治理、分类处置”的原则,逐步实施清理和整治。
2、加大建设工地整治力度。提高文明施工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减少施工噪音扰民,减少施工扬尘污染,规范场内施工物料堆放,保证场内整洁有序。严格查处各类未经核准处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行为,实现渣土运输处置和管理规范化。
3、加大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处罚力度。积极构建部门、辖区政府、社区物业三级管理体系,确保建成区内餐饮门店油烟净化安装率100%。会同环保部门对商业街区、住宅小区周边餐饮门店等重点区域及群众反映和投诉的门店加大油烟检测频次,及时跟进整改。
4、打造特色商业街区。以“七街”和“春熙小镇”商业街区作为城市管理的样板商业街区,配强一线城管执法力量,持续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形成一批市容靓丽、特色鲜明的品牌街区,实现市容整洁和商业繁华的双赢。
5、打造一支严格规范执法队伍。全面落实“721”工作法,强力推进“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加强作风纪律建设;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过程全程留痕;
加快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推进城市管理执法透明、规范、公正;
加强对执法人员监督约束,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执法严格规范公正。
6、建立网格化市容环境管理的新格局。
将辖区分为四区八格:东部新城为一区,以市立医院为中心,分为南北两个网格,涵盖经开区和白泽湖乡;
七街为一区,以祥和路为中心,分南北两个网格,涵盖大桥街道及经开区;
北部新城为一区,以师范大学为中心,分为东西两个网格,涵盖大龙山镇及北部新城;
杨桥镇、五横乡、罗岭镇为一区,以罗新线为中心分南北两个网格,涵盖杨桥镇、五横乡、罗岭镇。按照条块结合原则,在片区内划定若干个小网格,并分配巡查人员,强化执法巡查,加大“十乱”(乱堆放、乱搭建、乱张贴、乱拉挂、乱摆卖、乱晾晒、乱开挖、乱丢弃、乱排放、乱发放等)问题采集、处置,消除管理空档和盲区。
第二篇:乡十四五重点工作谋划
乡十四五重点工作谋划
“十三五”期间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不阻,文化和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二是生态环境治理压力较大,人居环境和乡村品位有待提升,交通瓶颈还有一定的制约,基础设施不完善,集聚力不强;三是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乡村建设存在短板,影响平安稳定的隐患还不少;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水平和作风状况还不完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干部执行力有待持续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十四五”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结合乡党委“工业强乡、农业富乡、旅游旺乡、宜居新乡”的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矿业整合技改升级为重点,以板栗和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宽唐走廊、黄金小镇、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奋力开创新时代“经济强乡、魅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主要目标是:力争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年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0%以上。
为把美好蓝图变为发展现实,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精准用力:
(一)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一役。“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做好脱贫“后半篇”文章,突出巩固好提升好好“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脱贫成果,精准落实教育、健康、住房、社保兜底等保障性政策,不断夯实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完善后续帮扶和巩固提升政策体系,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发生,做好扶志扶智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坚决反对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成90%以上村所有照明、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扶贫路、合作医疗、网络通信等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抓好意识形态建设,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2、推进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打造-环乡政府美丽乡村示范带,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高标准打造乡政府所在地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建设成环境整洁、设施配套、产业兴旺、风光秀美、宜业宜居的升级版现代新农村。整合各项涉农政策,建立社会资本与农村资源资产有效衔接的利益共享机制,打造农业观光型、民俗风情型美丽乡村,实现“农村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3、推进土地合法管理使用。结合自身产业发展规划,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以“中心村”“居民点”布局为抓手,积极推进土地复垦项目,整村推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积极推进特色乡镇、特色村庄等规划,对违法用地将重拳出击,发现一起,立案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绝不姑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4.全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配套发展资金、盘活用好集体资产资源等方式,加快村级产业发展布局和项目建设,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常态化、长久化。
(三)突出厚植生态环境新优势。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环境保护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对破坏环境行为“零容忍”,不断提升绿色双浮绿色生态优势;持续开展森林抚育工程、森林长廊建设,积极创建森林村庄,增强绿色底蕴;实施好牛心河流域综合治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点、线、面结合,大力开展补绿、建绿、透绿工作,在农村广泛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让空气常新、绿水常流、蓝天常在。(四)坚持维护全乡大局稳定。
坚持“平安单位”、“平安乡村”、“平安家庭”评比创建活动,创新平安创建宣传,继续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双进位。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组建由综治、信访、派出所、自然资源、司法所等部门组成的调处小组,集中力量,解决各种土地、经济等纠纷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妥善解决群众的合法利益诉求;严厉打击非法缠访、闹访行为,千方百计确保重大敏感时期和社会大局稳定和谐,重点做好重大庆典活动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扎实做好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持续做好禁种铲毒工作以及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重点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完善监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和预范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乡村文明氛围,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提升广大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以文明新风指引社会治理,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寻求本土、多元、有效、文明的治理模式。(五)持续全力繁荣社会事业。
突出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改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教育氛围,关爱留守儿童,抓好学前教育,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全面提升全乡小考成绩达标水平。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体育工作,加强体育设施建管工作,搞好送文化下乡活动,抓实“双基”文化广场常态化运行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全国级卫生镇和实现卫生村全覆盖,支持医疗机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救助保障制度,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扩大救助覆盖面,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更好地履职尽责,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六)不断提升政府执政能力。
面对适应工作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民生改善新要求,核心与关键是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敢担当、勇负责,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行使政府权力、履行政府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等问题,不断改进“四风”。努力打造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第三篇:工商联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谋划
裕华区工商联
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三五期间工作谋划
自十二五以来,裕华区工商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在区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积极学习、宣传、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创先争优,通过不懈的努力,促进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五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建立一支坚决拥护党领导的非公经济人士队伍
我联始终把做好非公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一是积极向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先后组织会员企业赴西柏坡等地参观,以座谈会等形式学习讨论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我联还以文件形式转发了省、市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倡导和推进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建设。二是开展典型活动,塑造非公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先后开展了“争做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新奥、比创新、促转型”、“企业家职教行”、评选“裕华区优秀青年创业明星”等活动,并通过有关媒体积极 宣传会员企业和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创业典型,扩大了企业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了企业家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责任感。三是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为加强对全区非公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区委成立了由工商联牵头,组织部、宣传部、工商局、税务局、发改局、商务局等部门参加的非公企业党工委。党工委积极深入企业调研,指导企业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指导多家企业包括基层商会建立了党支部,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党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发挥了骨干作用。
二、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为全区各项事业建设献计献策
五年来,我联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政议政。结合区“三年大变样”工作实际,组织部分会员企业参观石家庄市规划设计展,听取市规划局领导做的辅导报告,并就 “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如何保稳定、促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针对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对一些土地政策不了解、不理解的情况,及时邀请有关方面专家与企业面对面个案分析、答疑解惑。围绕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到企业、农村、建设工地、学校实地调研,听取有关职能部门的汇报。
三、加强工商联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要求,全面提升能力素质。2014年以来,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工商联开展了机关干部进企业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提升工作执行力,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坚持周例会制度,通报工作情况,统一思想,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坚持领导班子带队参加省、市培训,及时掌握国家政策,指导企业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加强与外省、市工商联的交流与合作,开阔眼界、拓宽工作思路。为切实做好为企业和会员的服务工作,我联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完善机关各项制度,改进了工作作风。二是加强基层商会建设。建立基层商会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规范商业行为、引导合法经营、维护公平正义具有积极作用。针对裕华区市场多、写字楼多、微小企业多的特点,积极开展基层商会组织建设,通过抓思想、抓带头人、抓牵头企业,逐步分区、分片、分行业性质设置基层商会。2011年5月“东苑街道商会”成立,这也是我市内区成立的第一家街道级商会。三是做好会员发展工作。结合我区非公企业现状,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把全区有社会影响、行业影响的企业和热心工商联事业的非公经济人士吸收为会员。
四、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打造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为会员服务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能,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商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我联始终把为会员服务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一是积极打造沟通服务平台。加强与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先后组织区有关职能部门深入长通电器、米氏家具、天硕机械、天宇建筑等二十余家企业走访调研,及时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二是积极打造协调维权服务平台。一方面利用维权中心为会员在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般性咨询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一些部门和个人对会员的利益侵权,及时协调有关方面妥善解决,必要时直接向区委、区政府反映意见和诉求,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扩大经济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民间性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为民营企业抓项目、抓品牌、抓创新打造合作交流服务平台。我联先后带领会员企业到北京、天津、承德、张家口等地考察,连续几年组织会员企业参展“正博会”、“石洽会”,先后牵线中冶集团研究总院实验室项目、福建商会“福建茶城”市场等落户我区。四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企业融资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几年来先后组织会员企业与建设、华夏、民生、河北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银企联谊和融资座谈,收到了良好效果。五是积极打造培训服务平台。新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对加强企业培训、提高企业业务素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联借助省、市工商联的平台,有计划的组织了各类论坛、讲座和培训。
五、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光彩事业”深入开展
光彩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一个个项目组成的社会扶贫事业,体现了义利兼顾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工商联牢牢把握光彩事业的宗旨和原则,加强宣传发动,强化组织协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取得了良好成绩。
六、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活动的一系列文件,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等形式,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章、十八大报告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了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吕振华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在书记讲党课、主题报告会、专题培训班上,认真开展大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每个领导干部深入到服务对象和本单位蹲点服务活动联系点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广泛征集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对我联的意见建议,真正了解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所盼。我联多次召开班子会、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制定了整改措施。通过活动的开展,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为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
“十三五”时期仍是我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转型升级和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工商联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 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凝心聚力,再创佳绩。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对工商联工作的指示精神,今后五年我们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中央统战会议精神及中央、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加强对内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我区率先跨越、率先隆起,建设成为省会最具魅力的城区的发展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文件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工商联要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精神贯穿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各项工作中。《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就工商联工作下发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工商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条例》明确了工商联的地位、性质、基本特征、工作对象、指导思想、基本任务以及职能作用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这标志着工商联迎来了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历史机遇。我们要努力把学习贯彻《条例》精神与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我区党代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在全面提升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水平上下功夫。
二、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提高非公经济人士政治思想水平。通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广泛开展“学、比、促”等活动,培养政治上可靠的企业家。二是着力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科学管理能力。要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发展战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风险管控、公共关系协调为管理重点,成为事业上有追求的企业家。三是着力提高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水平。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要紧紧围绕我区中心工作,特别是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优化发展环境等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四是着力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抓好“百企帮百村扶千户”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广泛投身社会慈善事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五是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建设和谐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树立创新、责任、和谐的人文文化 理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做到发展有根、管理有道。
三、进一步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 区工商联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层组织建设,加快会员发展,切实起到党和政府赋予工商联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加快发展基层商会。工商联要本着“建立、巩固、提高”的原则,认真履行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制定基层商会管理办法,指导和推动基层商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商会在发展和管理会员企业、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的作用,并在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健全组织体系,真正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二是加快发展新会员。发展新会员工作要以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其中包括民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港澳台侨投资企业、股份制公司、律师、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人士。要加强对会员的联系,大力开展符合会员愿望、需求和有益的活动。重视发挥担任工商联执委以上的民营企业家的骨干作用。三是加快建立完善非公企业党团工会组织。积极组织引导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企业的战斗堡垒作用,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工会、共青团工作,既要维护非公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又要引导非公企业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四、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为非公企业加快发展助力 认真落实我市、区优化发展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切实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一是帮企业加快项目建设;二是帮企业加强项目谋划;三是帮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四是帮企业加大节能减排;五是帮企业扩大高端物流和高端服务业发展规模。树立从我做起,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意识,无论企业遇到什么困难,工商联工作人员都要满腔热情地尽快办、马上办、全力办。具体措施是:第一,在融资方面,围绕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题,积极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积极牵线搭桥。借助省市工商联平台,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担保公司的建立和发展。第二,围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要加强与省、市、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积极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政府扶持资金、创投资金之间的桥梁,帮助企业更好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第三,在法律方面,充分发挥工商联维权中心作用,主动配合司法和有关部门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维权服务。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危机应急处理援助机制,及时指导帮助企业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第四,在对会员企业的培训方面,每年组织参加5-8次公益讲座、培训,提高会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通过企业观摩、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丰富头脑、增长才干。第五,在经贸合作方面,要抓好“石洽会”、“正博会”等各类大型经贸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国(境)内外商会组织和工商界 人士的联系交流,为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合作提供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工商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干事、创业、为民,不辜负区委、区政府对工商联工作的期望。要解放思想,用创新思维推进工作。要提高能力,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要抓好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扬民主,加强监督,心系群众,勤政为民。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市工商联的指导下,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奋发进取,埋头苦干,把工商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强力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为我区率先跨越、率先隆起,建设成为省会最具魅力城区的发展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裕华区工商联 2015年11月25日
第四篇:“十三五”金融主要成效及“十四五”工作规划
“十三五”金融主要成效及“十四五”工作规划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怒江银保监分局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监管引领作用,聚焦金融业改革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行业保险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20年10月末,银行业负债总额达305.23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46.06亿元,增长91.8%;资产总额达311.98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63.71亿元,增长90.57%。保险业保费收入从2015年的2.1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08亿元,增长42.55%。“十三五”期间,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实现了翻番。全州的金融体系建设、金融综合供给能力、金融服务水平、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持了怒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三张牌”等全州银行业重点项目。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州银行机构各项各项贷款余额220.03亿元,较年初增长23.12%,增速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一,实现了建州以来最好发展水平。二是金融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增强。
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怒江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全州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3.83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99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78万户。辖内保险机构持续推进大病保险+开办8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且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费率在已降费20%的基础上实现再降10-30%,有效发挥了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三是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不断加大银行保险改革发展力度,持续丰富完善怒江扶贫金融的服务能力和供给体系,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富滇银行怒江分行设立开业,结束了全州无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推动邮储银行从二级支行升级为一级支行,正在积极推动进一步升格为分行,2家保险机构完成升格为中心支公司、新设8家县级银行保险分行机构。督促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触角,广泛布设自助存取款设备、pos机、惠农支付点、普惠金融服务站、“三农”保险服务站等,将金融服务送进村、送上门,提高金融服务的充分性,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针对怒江边疆、民族、贫困的特点,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风险防范、依法合规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银行保险业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不断完善,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各种金融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p2p等互联网平台风险大幅压降,及时防范处置案件风险,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提升,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持续稳健发展。二、“十四五”金融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保险业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怒江州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围绕州委州府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持续释放金融支持“三区三州”的政策红利,加大贷款的投放力度,重点加大对实体经济、民生保障领域的金融需求,为怒江开启“十四五”时期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二是加大金融改革发展。
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针对全州4家农村信用联社资本实力较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整合全州农合机构的资源,提高资本金整体实力,加快组建州级农村商业银行步伐。推进以村镇银行“多县一行”试点、引进新的村镇银行等方式,不断提升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加大银行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不断充实和完善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统领,开展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乡镇一级银行网点和保险服务全覆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线上业务,增强行政村一级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户贷款和农业保险参保覆盖率,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四是维护金融运行安全。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分类施策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推动不合规网络借贷机构良性退出;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净化金融生态;继续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第五篇:民政局十三五规划工作十四五规划
民政局十三五规划工作十四五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X民政事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X民政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X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城乡低保全面统筹。X年X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认定条件、申请审定程序、管理制度、保障标准等方面全面统筹并轨。X年X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并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低保核查,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建立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X年X月,全市城乡低保对象X户X人,保障标准为月人均X元,X年X月至X年X月,累计发放低保金X.X亿元。
二是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大资金投入,科学确定救助标准,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明确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要求,将家庭成员因病、遭遇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其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救助范围。X年X月至X年X月,共实施临时生活救助X户次,发放救助金X.X万元。三是规范特困人员供养。
对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实行系统平台信息化管理,规范特困人员审核审批,加强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动态管理,开展特困人员清理核查,切实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合法权益,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X年X月,全市城乡特困供养对象X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X元/月·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X元/月·人,X年X月至X年X月,累计发放生活救助金X.X万元。四是核对机制全面建立。
X年X月,宣城市民政局整合人社、税务、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建立了宣城市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对信息系统。我市成立了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全面开展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保障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准确、高效、公正认定。平台建立至X年X月,共核对各类申请救助对象X户次X人次。社会福利事业长足发展。一是残疾人保障体系和老年人福利制度全面建立。X年全市保障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服务对象X人,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发放高龄津贴X.X万人,资金X.X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城区X名居家困难低收入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发放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X人共X.X万元;
二是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共发布X项X省民政地方标准,其中养老机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规范、养老机构修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作为全国行业标准立项,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市社会福利院改革改制工作和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等持续推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市社会福利院提升工程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三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全市现有各类养老床位X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X张,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覆盖率将达到X%以上。社会组织管理不断规范。全市累计登记各类社会组织X家,通过不断健全规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等措施,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明确、政策完善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
地名管理不断加强。积极开展地名设标工作,为城区X个老旧小区和X条背街小巷设置了X块地名标牌,为X个乡镇(街道)、X个村设置了X块村镇地名标牌,在全市X个村设置了X万余块农村住户门牌。开展城乡地名标牌专项整治,对X条道路X块不规范地名标牌进行了整改、对X条没有地名标牌的道路增设了X块地名标志。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全市共采集X大类X个子类各类地名信息X条,全部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大力开展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编制出版了《X市行政区划图》、《X市地名文化集锦》,编制的《X市标准地名录》正在审核中,即将正式出版。完成了X市与旌德县、X县、广德市、X省临安区、安吉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加大边界纠纷调处力度,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能力设施逐步完善,全市X个村、X个社区全部建成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X%,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X平方米。
二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每年举办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职业水平考试,按照初级X元/月、中级X元/月、高级X元/月标准予以职业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专业社工人才及社区志愿者数量不断增长。二是服务内容逐步丰富。
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增设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办事流程,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社区公共服务扩大覆盖,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四是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社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初现雏形,社区协商工作成效明显。五是信息共享正在形成。
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普及,西津街道凤凰社区、南山街道白云社区等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并逐步推广,信息化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提高了公共服务便捷性和群众办事满意度。六是村民自治持续深化。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协商示范点”创建活动。X年X月,顺利完成全市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在选举中继续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加强。婚姻登记管理规范,登记合格率X%。市婚姻登记处首批被民政部授予“国家X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被省妇联授予X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殡葬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全市遗体火化率继续保持X%。加大了殡葬基础设施投入,全市X个行政村,在用村级公益性公墓X处,实现了村级公墓的全覆盖。投资X万,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一期X亩及骨灰堂项目,预计X年投入使用。
大力推进新增骨灰集中安葬工作,建立了骨灰管理跟踪制度,全市新增骨灰集中安葬率超过X%。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市救助管理站按照三级站标准进行建设,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一体,人员、设施配备齐全。X年至今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X人次。
二、民政事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服务设施比较薄弱。民政基础服务设施是民政工作的基石,是民政部门为社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不论是我市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城乡社区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殡葬服务管理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离群众的需求都有很大差距。二是基层服务力量不足。
民政工作是一项关乎困难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民政工作已由传统的十余项职责增加到三十多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编制却未增加。救助对象核查、走访联系制度、救急难制度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基层工作人员负担重、压力大。三是民政对象需求不断增长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汇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涌现,特别是民政工作对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给民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三、“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的任务。
(一)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X、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建设。根据养老市场需求,统筹做好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实现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X张;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能力建设,实现标准化医务室X%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X%以上,并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补贴制度;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社区X%全覆盖,每个乡镇覆盖X-X个村;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和政府补贴制度,鼓励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社区养老服务统一打包,交由社会力量运营,争取实现区域内的社区养老服务统一标准、统一运营。X、健全养老服务管理机制。建设全市养老机构监管平台,加强养老机构和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日常监管力度;建立星等级与运营补贴挂钩制度和运营补贴绩效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X%,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员持证上岗率X%;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扶持政策,逐步建立志愿服务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行集约化运作、项目化服务,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建设。
X、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稳步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公司化运营改革,逐步探索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等业务;实现X%以上的农村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管理,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的同时,满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一个智慧养老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一家省级示范智慧养老机构和一家省级智慧社区示范养老服务示范项目;继续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保障标准。
X、加快推进残疾人福利工作。全面运行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规范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建立起家庭善尽义务、社会积极扶助、政府积极保障的责任共担格局。
X、补齐养老服务体系短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完成霞西等乡镇(街道)敬老院扩建、迁建工作;建设特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中心X张床位,失能失智人员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X%;加大养老项目招引力度,引进全国知名养老、医护等机构,围绕健康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产业功能布局,实现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二)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X、改进救助手段。建立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数据库,完善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整合民政、应急、医保、教体、住建、人社、工会等相关部门的救助资源,探索跨部门信息共享的办法措施,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推进“互联网+救助”,使困难群体公平享受救助待遇。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深入实施,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X、完善救助政策。探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量化确定机制,建立有利于保障不同困难人群的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持续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完善各项救助政策,探索制定与家庭规模、结构相对应的救助标准和与促进就业政策联动的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医疗、教育、住房等单项救助政策的范围,逐步体现救助政策的“梯度效应”,完善核对平台系统数据,健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实现“凡救助、必核对”要求,体现公平正义的救助理念;注重做好救助与其他保障政策之间的有机衔接。
(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X、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培育发展居民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公益慈善类、参与基层治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力争“十四五”末,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X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X个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X、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进一步压实社会组织双重管理的监管职责,不断规范社会组织检查工作,力争“十四五”末,X%的社会组织每年年检前进行专业审计。持续开展社会组织抽查审计、不规范问题集中排查整改、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等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多种方式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
X、创新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有形”向“有效”转变,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公益”服务品牌建设。探索采取居民点单、民政局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模式,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和关爱帮扶活动。着力破解为困难群众服务供需脱节的难题,实现社会组织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与服务对象的无缝对接,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X、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注重社会组织孵化、赋能作用,不断引领全市社会组织规范化、职业化建设。推动落实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政策,力争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项目进行归口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社会组织的活力,不断提高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四)加强区划地名管理。
适应城乡规划体系布局要求,科学、合理、适时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城乡规划与行政区划相协调。加大力度,全面完成乡镇地名标牌和农村住户门牌的设置工作。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加强边界线联合检查力度,实现对行政区域界线的长效动态管理。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适时编制出版标准地名词典、标准地名志等地名成果资料。(五)加强社会事务管理。
X、不断深化殡葬改革。一是全面推进惠民殡葬,惠民政策覆盖面达到X%。二是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葬车辆服务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殡葬服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推进新增骨灰集中安葬工作,新增骨灰公墓集中安装率达到X%。四是大力开展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丧事简办、文明治丧。X、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建立健全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教育、公安、卫健、司法、财政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参加的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牵头协调、监督管理,组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摸排走访建档工作,加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履行民政部门监护兜底职责。
X、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为民服务”宗旨,以创建文明窗口为载体,以优质文明服务为目标,规范执法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婚姻登记工作有序透明;完善办公设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登记管理队伍建设,树立婚姻登记机关良好形象。
X、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转型升级。在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础上,强化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职能,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协调开通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传。
(六)创新城乡社区服务实效、X、加快构建多元、多层、多样的服务网络。
社区服务日益完善,建设一批服务大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设施,健全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形成覆盖全体社区居民、内容完备、机制灵活、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体系。X、推动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治理格局。深入推进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促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村(居)民自治充满活力,群众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专业社会工作队伍逐步壮大,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X、基本健全协调、协作、协同的民政工作机制。增强民政工作的开放性、融合性、科学性,提高民政综合统筹能力,形成综合协调有序、部门协作有力、社会协同有效的工作局面。
X、全面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新型社区。在总结全省及我市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科学、实用、高效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力争社区所有公共服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同时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X、基本公共服务类指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机构规范建设达标率X%以上,实现社区“下楼工程”率达X%。
X、基层社会管理类指标。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率达X%以上;村(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活动用房达标准化要求;社会组织作用和能力明显增强,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达X个以上;社会工作者数量达X人以上;社区志愿者人数达X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