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学习总结
我们告别了中学时代,迈进了大学校门,这也告诉了我们即将开启新的人生历程,走进社会,走进新时代。在大学里,明确我们的理想,奠定我们的未来,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色彩。因此,我们要珍惜大学时光,开阔视野,开拓不一样的境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国家的发展更有着重重挑战,每一步都走在刀刃上。而我们作为大学生,是这个时代的新人,要想为国家做出贡献,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修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上教会了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都知道,态度决定一切,在面对危难重重的挑战和困难,积极的态度是我们冲破封锁的“法宝”,不能因为困难和挫折而自甘堕落。成功,是内心的造就。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反观一些不思进取的大学生,甘愿做“佛系青年”,选择“躺平”,没有奋斗的目标,得过且过,甚至误入歧途。在时代的新征程上,消极悲观、自暴自弃者注定被淘汰,青年之辈应保持朝气蓬勃、昂扬锐气,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去赢得新征程的胜利,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
理想,是指引方向的航标灯。作为一名大学生,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和奋斗动力,没有了理想,就像失去方向是船只,漫无目的地漂浮在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无时无刻都提及了理想信念,每一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何尝不是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去奋斗的呢?上有嫦娥“九天揽月”,下有“蛟龙探海”,令世人瞩目的北斗,走在世界前列的“天眼”,都是奋斗者们怀着共同理想拼搏出来的。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在重病之下失去视力和听力,依然靠着惊人的毅力学习,完成著作;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为了音乐坚持创作;扎根土地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在90岁时仍然为了种植更好的水稻而下地种植,只为那心中的“禾下乘凉梦”。新时代新青年也要以此为榜样,心怀理想、坚定信念,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延续,重点在于她的精神得以传承。“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上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一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名字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精神贯穿了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过程,让中华民族在千年的时光中巍然矗立。这一伟大传承体现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理解上,也体现在人们对于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上,还体现在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之上。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结合时代背景所造就的,独一无二的伟大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精神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当下,能够弘扬中国精神的主要途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要弘扬中国精神,就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中国发展以来一直在践行的基础,它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解释指引,它告诉我们要朝什么方向走,不能朝什么方向走,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给予我们精神上的自信。我们当代青年人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就要把握好自己的价值取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培养正确良好的价值观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所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领悟这种价值观,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如此,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长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要面对和回答时代的问卷。现在,我们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怎样发展、怎样创新、怎样开拓,都需要我们自己寻找答案。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前辈的、我们的、更是后人的。作为时代新人的我们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负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