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2019年,郾城区项目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四城同建重点工作、“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区委“1351”工作布局,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努力推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将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2019年省重点管理的项目4个,总投资36.9亿元,年计划投资14亿元,元至十二月份完成投资20.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7.7%。
市重点管理的项目14个,总投资70.4亿元,年计划投资29亿元,元至十二月份完成投资40.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8.2%。
38个区定重点项目,总投资257.8亿元,年计划投资71.6亿元,元至十二月份完成投资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4.7%。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抓机制。继续实行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分包制度,从项目前期工作到竣工验收,各分包县级领导全程参与、一包到底,对县级领导分包的每个项目,明确区直单位责任部门一把手为直接责任人,及时向分包领导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分包领导原则上每周到项目建设工地督导调研一次,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现场会或周例会予以协调解决,努力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扫清障碍。2019年,领尚食品、白云山酒店、淞江新城等33个项目实现开工,天衡跨境电商、微康生物、豫容包装等20个项目实现运营投产。
2、抓服务。认真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经常深入项目工地,聚焦主要矛盾、强化问题导向、专项调度,进行研究解决、跟踪问效,对会议议定事项,制定《推进台帐》,明确重点推进事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交由相关单位进行办理,今年已召开项目建设例会14次,印发会议纪要10个,安排解决涉及项目建设的问题40余项。
3、抓推进。针对香港华莉园食品、食品学院二期、技师学院新校区等续建项目,关注工程进度,科学安排工期,督促项目方按要求完成施工节点;对九州通医药物流园、益加顺食品、新汇生物益生菌等2019年新开工项目,实行专人派驻,帮助协调办理各项前期审批手续,提前安排施工人员,力争提前或按时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对微康生物益生菌等一批拟竣工投产项目,细化时间节点,实行倒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促其尽早达产达效;招引储备希望大学城、浩德大鲸新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签约落地项目,实现重点项目建设
梯次推进、良性循环。
4、抓开工。组织好、落实好春节后、麦收后集中开工活动,分别于2月18日、7月5日、10月26日成功举行了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对集中开工项目,持续加大督导推进力度,要求项目方制订详细推进台帐,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努力确保各个项目按时实质性开工建设,为全市集中开工项目督导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共集中开工32个项目,其中9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余项目均按计划顺利推进。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区项目建设虽然出现了一些亮点,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项目用地制约依然严重。近几年我区虽然努力在项目用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增长的需求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项目用地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限长等问题造成项目落地难的情况,如航源绿色建材等项目;土地征收难度大。部分占地群众期望值过高,与征收政策之间差距较大,造成个别项目对农补偿、征地拆迁进展缓慢,如太行山路小学项目等。
二是规划问题需要解决。随着产业园区框架不断拉大,牵涉到的镇村规划需要做相应调整,在规划调整之前,一些项目受规划限制,项目不具备规划条件,造成土地组卷报批工作的停滞。
三是项目层次有待提高。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强的战略项目依然偏少,产业发展实力较弱。大部分在建项目和计划新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和食品生产行业,产品技术含量不太高,企业创新意识不太强,名优特色企业和重量级的品牌产品较少,企业竞争力有待加强,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待进一步发展。
四是配套产业不完善。与龙头企业配套的包装、原料、配件、物流等附属产业还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要。
五是项目融资难度大。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项目建设成本不断攀升,企业资金紧张,投资能力、动力不足;同时银行贷款门槛高、周期短,民间融资风险大、利率高,项目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六是园区要素需求保障不足。淞江产业集聚区高压线改线、油气管线迁移、园区供水、公交出行保障等问题急需解决;漯西工业集聚区园区供水、供电、基础设施等问题需要提升或完善。
四、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计划全年谋划实施省、市、区各类项目5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5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个以上,建成投产项目20个以上。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项目谋划。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聚焦我市四城同建重点工作,谋划储备一
批支撑豫中南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项目,实现接序滚动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谋划基础设施项目,紧盯中央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抓好对郾城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能形成支撑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建设好重大交通项目、重大能源项目、重大水利设施项目、重大科研平台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等。谋划先进产业项目,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聚焦产业链两端和价值链高端,着力谋划先进制造业项目;聚焦现代物流、商贸金融、设计研发、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谋划现代服务业项目。谋划民生实事项目,在政策导向机遇比较明显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又能借力发力再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争取试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抓好精准服务。加快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上级安排的推行容缺办理、多评合一、区域评估等举措,重塑审批流程,压缩工程建设项目手续办理时限。当好项目建设服务员,全面落实领导牵头推进重点项目制度和协调服务直通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着力做好项目建设中资金、土地、环境、政策等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对本级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依规尽快审批;对需上级审批的重大项目,加快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境评价等支撑性文件的初审或审批进度,争取早批快批。
3、提高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深化“三块地”改革,努力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强化土地供应管理计划,优先保障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经常性开展项目建设用地对接工作。强化资金保障,积极对接中央和省市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包装大项目、好项目,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债券,引导有关企业购买市食品、医药两个专项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扩大项目贷款比重,信贷支持向重点项目倾斜,有效解决项目融资难题。强化人才保障,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提升高精尖人才奖补标准,依托食品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培育更多适用性人才;依托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博士团队的影响力,凝聚更多高层次人才队伍。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助力项目建设,要攥紧拳头,集中力量,统筹发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