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涉企信息归集公示与共享工作总结
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长效化、制度化,促进政府部门间企业信息互联共享,强化协同监管的重要工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会议安排,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力抓好工信局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工信局成立了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为信息员,负责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
二、配齐硬件设施。
为了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要求配备了专用电脑和专用网络线路,由工作人员专人管理,同时要求做好网络维护和保密工作。
三、健全工作制度。
为保证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工信局信息归集公示岗位工作制度》、《工信局涉企信息采集录入公示制度》,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完善考核奖惩办法,确保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顺利实施。
四、加强沟通学习。
责任领导和工作人眼加入了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微信交流群,咨询并学习了工信局涉企信息公示工作的操作,详细了解平台上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违法失信企业和“黑名单”信息的人工录入和人工批量导入的方式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努力完成工作。
按照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专项工作要求,已完成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目录数据的录入工作,完成了检查主题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抽查事项库、计划任务库、抽查工作细则、双随机工作数据录入等工作。
第二篇:涉企信息归集公示与共享工作总结
涉企信息归集公示与共享工作总结
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长效化、制度化,促进政府部门间企业信息互联共享,强化协同监管的重要工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会议安排,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力抓好工信局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工信局成立了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为信息员,负责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
二、配齐硬件设施。
为了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要求配备了专用电脑和专用网络线路,由工作人员专人管理,同时要求做好网络维护和保密工作。
三、健全工作制度。
为保证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工信局信息归集公示岗位工作制度》、《工信局涉企信息采集录入公示制度》,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完善考核奖惩办法,确保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顺利实施。
四、加强沟通学习。
责任领导和工作人眼加入了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微信交流群,咨询并学习了工信局涉企信息公示工作的操作,详细了解平台上行政许可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违法失信企业和“黑名单”信息的人工录入和人工批量导入的方式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努力完成工作。
按照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专项工作要求,已完成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目录数据的录入工作,完成了检查主题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抽查事项库、计划任务库、抽查工作细则、双随机工作数据录入等工作。
第三篇: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
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制定本方案(以下称《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统一归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将依法履职过程中产生的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提供给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称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下简称公示系统)归集于企业名下。
(二)及时准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规定关于信息公示时限的有关要求,及时将企业信息提供给工商部门;建立动态更新的《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明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归集的具体内容,并建立数据比对工作机制,确保所提供信息准确、全面。
(三)共享共用。鼓励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全量使用公示系统中企业名下信息,并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促进协同监管和信用约束。
二、工作目标
依托公示系统,充分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地方共享平台,建立体系完整、责任明确、高效顺畅、监督有力的工作机制,全面、及时、准确地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产生的企业信息统一归集于企业名下,依法向社会公示。
三、归集内容 政府部门涉企信息是指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注册登记备案、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知识产权出质登记、商标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抽查检查结果等,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统计抽查检查结果信息、企业统计年报除外)。
上述企业信息应当按照《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和《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格式规范》的要求进行归集。
四、归集路径和方法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实际,通过政务外网、互联网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将本地区、本部门产生或归集的企业信息传递至同级工商部门,也可将企业信息通过本系统的信息通道传递至相应层级工商部门。工商部门将其他政府部门归集来的企业信息通过自身信息系统传递至企业登记地工商部门,并记于企业名下。主要路径和方式如下: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将本部门产生的在本地注册登记企业的信息,提供给同级工商部门,依托公示系统,以企业基本信息为基准,由工商部门按照企业名称、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将信息记于企业名下。
(二)对企业作出相关决定的政府部门与企业不在同一行政区划内的,相关政府部门可直接将信息提供给同级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经自身信息通道传递至企业登记地工商部门;相关政府部门也可通过本系统信息流转通道,将信息传递至企业登记地的本系统部门,由该部门将信息提供给同级工商部门,并记于企业名下。
(三)对企业作出相关决定的政府部门与企业的登记部门不属同一层级的,由作出相关决定的政府部门通过本系统信息流转通道,将信息传递至与企业的登记部门属同一层级的本系统机关,由该机关将信息提供给同级工商部门,并记于企业名下。
(四)对企业作出相关决定的政府部门在本系统内没有与企业的登记部门相同层级机构的,由作出相关决定的政府部门将信息传递至本系统与企业的登记部门层级最为接近的机关,由该机关将信息提供给同级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内部流转至企业登记地工商部门,并记于企业名下。
(五)已经实现涉企信息集中存储、管理的政府部门,可选择将集中后的企业信息统一提供给同级工商部门,按照不同的企业登记地址,由工商部门内部流转至企业登记地工商部门,并记于企业名下。
(六)地方政府已经或部分实现本行政区域内企业信息的归集,正在有计划地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且按照《方案》更改归集方式成本较高的,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归集方式进行归集,并将归集信息传递至相应层级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内部流转至企业登记地工商部门,记于企业名下。
在企业信息归集共享过程中,凡是能通过全国或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交换信息的,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采集。通过上述方式不能实现公示系统功能要求的,要采取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予以保证。记于企业名下的信息,由工商部门及时交换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并动态更新。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归集的内容和方式参照执行。
五、企业信息的应用
(一)企业信息公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规定,将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息于信息产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归集至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于20个工作日内(含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归集信息至工商部门的7个工作日)公示于企业名下,并及时交换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二)企业信息共享。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公示系统,工商部门做好在企业注册登记环节的“双告知”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可从公示系统自行获取记于企业名下的信息,也可通过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工商部门进行同级推送,为跨部门协同监管奠定基础。建立政府部门间企业信息交换使用会商机制,及时解决信息交换使用问题。
(三)企业信息服务。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为目标,开放公示的企业信息资源。优化搜索引擎功能,开发便捷查询工具,实现多种条件模糊查询、跨地域数据关联查询;引导利益相关主体、消费者、新闻媒体查询使用企业信息,对失信者形成市场性、社会性约束。扩大企业信息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鼓励社会各方运用公示数据开发合规的衍生产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形成社会各方对同一企业不同侧面的相关数据描述,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手段。
六、工作职责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发〔2015〕62号)有关要求,对本行政区域企业信息归集公示工作负总责;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方案》总体要求建设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制定落实方案,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督查有力的工作机制,督促相关政府部门按照归集路径实现企业信息的及时、准确、统一归集并公示。省级以下人民政府负责本级注册登记企业的信息归集公示工作。
(二)各级政府部门要依托现有条件,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将企业信息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归集,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负责;加强本系统信息化建设,以公示系统建设为契机,提升系统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信息无障碍归集、共享。
(三)工商部门要做好公示系统建设的统筹规划、优化设计,切实做好企业信息归集公示的协调服务、互联共享和技术保障等工作。工商总局负责制定发布《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格式规范》,定期汇总发布《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企业信息归集公示的重要意义,按照《方案》的统一部署,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分解工作任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二)强化资金保障。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各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保障。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评估检查机制,开展经常性数据质量检查,严格把好数据处理、审核、评估关,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建立健全数据使用管理机制,明确使用管理职责、人员、权限、流程,逐步实现数据使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四)加强督促检查。工商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建立工作核查机制,及时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同时注意发挥第三方评估作用,根据公示信息由第三方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开。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地方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应用管理规章制度》的统一要求,特制定信息共享管理制度。
1.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
(1)所有数据都必须在指定地点连续输入并供全系统使用。
(2)同一个模板准许多人操作,但必须统一按标准执行。
(3)对系统的使用、管理、质量评估也需要按照统一标准执行。
(4)系统设计必须根据相应的标准,在设计和使用中如发现有新标准
应补充完善标准。
(5)一切标准和规范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
(6)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还应遵守统一格式,因此应遵循一定原则,主
要有唯一性原则(尽管每一个元素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不同的描述,但基本元编码、含义只能有一个)、规范性原则(数据标准要规范化,这样才能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是指遵循有关标准基础形成的,不可随意改动)。
(7)凡格式化数据都应是规范的标准的,所有名词术语和项目名称都
必须规范并有一个合理的代码;一切分类、统计、查询都必须依据代码进行;数据传输、交换必须依据标准。
(8)数据字典编码标准。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字典、行业标准
数据字典、地方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为确保数据规范,信息分类编码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部门标准的数据字典,应采用相应的有关标准,不得自定义。使用允许用户扩充的标准,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编码原则扩充。在标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编码,如果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的系统不能更换字典,必须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数据转换程序。2.信息查询制度
(1)在门诊大厅屏幕显示屏上显示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不定期
进行滚动,并经常维护,确保信息准确、显示系统运行正常。
(2)针对调价及时更换公示内容。
(3)在医院门诊大厅和住院大厅放置的触摸查询系统,与医院内信息
系统实时连网,方便病人查询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
(4)住院费用清单。每日由病区向住院病人提供医药费用汇总清单,住院病人对费用有疑问,病区护士站应及时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清楚。出院病人由住院处提供明细清单。
(5)门诊病人提供配药明细清单。门诊病人对费用有疑问,可在触摸
屏上查询,对不会使用触摸侨查询的病人,门诊服务站给予协助说明。
(6)凡门诊及住院病人对医疗费用有疑异,可向相应服务台咨询,做
到有问必答,有错必纠,并做好病人的查询及投诉记录。
(7)非医院信息部门系统维护人员不得私自进入医院内网数据库进行
信息查询,如因工作需要调阅数据库信息,须由本科室申请,经主管部门或主管院长签字批准后,在信息管理科安全管理员的协
助下方可实施查。
(8)电子病历查询严格按照《电子病历管理制度》执行。
3.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和总体原则
(1)实现信息共享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及政务公开的基本任务,是开展
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实施信息共享是各科室的责任和义务,各科室要本着规范公开的原则,主动上报共享信息。
(3)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共享工作,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需
要发布的信息汇总到信息管理科发布并存档。
(4)信息共享工作由院办公室组织,信息管理科负责信息的存档、网
上发布及相关技术工作。
(5)根据信息的具体情况要实施安全分级管理、分内外网管理,设置
不同的权限,并落实安全管理到人,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