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办2021工作总结
2021年以来,市政务办会同各相关单位,坚持需求导向,扎实开展“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攻坚,加压奋进、攻坚克难,推进各级实体大厅运行规范化、标准化,再造流程、梳理集成、上线运行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加快推动“一件事”网上办、一次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2021年整体工作情况
(一)坚持“减审批、增服务”,提升“一网通办”实效。
一是持续调整完善权责清单。对每个权责事项实施主体、实施依据、实施层级等逐条逐项审核,推进各单位权责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目前已审核完成*个部门、单位*项权责事项。二是梳理集成“一件事”。
按照“一张事项要素标准化清单、一张联办申请表、一个并联审批流程图”“三个一”标准,对事项名称、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等*个要素进行统一规范,整合关联事项、优化再造流程、推动系统联通、强化数据共享,梳理编制“一件事”实施清单,目前,已上线运行“一件事”*项,其中跨部门、跨层级事项*项,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压缩*%,跑动次数压缩*%。公积金提取全国首创“刷脸办”秒到账等“一件事”大幅提高了群众办事体验。三是细化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度。
根据省级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化,目前市本级保留政务服务业务办理项*项,已按照省定标准,协同市大数据局完成事项及要素网上录入工作。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事项覆盖度,新增市本级公共服务事项*项达*项,已全部录入,两项累计录入要素*万个。四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按照“网上办为主体、自助办为辅助、实体大厅来兜底”的原则,加快政务服务网、实体大厅、移动终端、自助终端“四端”融合。目前,细化颗粒度后市本级保留事项*项网上可办、占比*%;*项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占比*%;*个部门*项事项实现自助端就近办,*项事项实现“掌上办”,*项实现“零材料”“刷脸办”。(二)坚持“应进必进、便民高效”,打造“只进一扇门”的“一站式”集成服务。
一是实行分类“一窗受理”。按照整体zf理念,全市各级办事大厅均整合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全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分类“一口受理”工作模式。随着“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推进、效率提升,各级大厅持续优化功能布局、调整窗口设置,其中市办事大厅窗口数量由*个整合压减至*个。二是推动大厅服务集成化、规范化。
守好线下大厅“主阵地”,加快推进专厅向市县综合大厅整合,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实现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向“找zf”转变。2021年全市总办件*万件,其中线下办理*万件;市级大厅平均每天办理业务近*件,年办件量*万件,其中线下*万件,发挥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三是推行“周末无休”服务。
*年*月*日起,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市各级大厅“周末不打烊”便民服务,双休日开放公积金、人社、不动产等重点领域*项便民事项,有效解决了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无处办事”困扰,“周末无休”全市办理*万件。(三)坚持“聚力攻坚、重点突破”,加速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提升。
不动产方面,通过调整线下窗口布局、优化办理流程、推进数据共享,抵押登记等*个不动产单办业务实现当场办(*个小时办结),所有权分割合并登记等*个不动产联合业务实现当天办(*小时内办结)。郑东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交房即发证”,经验在全省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对照省级标准,再次归类合并、精减审批事项,目前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由主项*个(*个子项)精减到主项*个(*个子项),审批时间由年初最长*天压缩至最长*天。
商事登记方面,按照*(“*”统指营业执照设立登记、首次税务登记申领发票、社保登记、银行开户、刻制印章等事项,“*”统指取得营业执照的前置和后置行政许可事项)模式,加快推进商事登记“一件事”事项标准化、流程再造、数据共享等工作,“*”事项涉及的*个部门*个业务系统全部打通,先后两批*个商事登记“一件事”上线运行。
二、2022年工作谋划,(一)持续深化“一件事”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一件事”标准。持续细化事项颗粒度,丰富优化办理场景,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全流程办理环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一件“事”集成联办夯实基础。二是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专项领域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流程、精简事项、打通系统,推动各专项改革取得新突破。三是深化“一件事”集成办理。坚持应用为王、质量为先,加强对已上线“一件事”跟踪研判,在“扩”“用”“好”上下功夫,优化一批、提升一批、新增一批、剔除一批,真正把“一件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拓展提升一件“事”内涵,开设线下一件“事”专区,分批新增*件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政务服务一件“事”线下办理。(二)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级。
一是推动利企便民事项“掌上办”,围绕群众企业办事高频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新增*个涉企便民事项“掌上办”,使群众企业办事更加便利。二是全面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形成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预期明确、各负其责、信用监管的治理模式,为企业群众办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三是探索推进跨市同办和跨省通办,推进*大都市圈政务服务异地办理,提升“跨省通办”窗口功能,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模式,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两地跑”“折返跑”等问题。四是加快推进重点民生服务事项“就近办”,推动个体工商登记、社保、医保、老年优待证等公民个人高频事项办理向基层延伸,实现就近可办、同城通办。五是加快推进县、乡、村完善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各级大厅服务水平;对政务服务网、“郑好办”APP和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要。六是加快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四端”协同,推动同一事项、同一办事情形,线上办事指南和线下窗口业务流程一致、办理标准一致,实现政务服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三)强化改革监管保障。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电子监察,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政务服务绩效排名自动生成,规范审批、监管、服务等权力运行,实现从权力梳理向权力“规范”转变,力争电子监察事项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持续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找准补齐政务服务领域问题短板,倒逼各级各部门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建立差评和投诉问题调查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按照“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由业务办理单位第一时间启动程序,安排专人回访核实,确保实名差评按期整改率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