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
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对于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鼓励人民群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都是一个推动,难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五篇优秀的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第一篇: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法律援助中心指导下,20XX年上半年,红岗区法律援助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是打造平台,“148”法律服务效果显著。为及时向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区司法局在实行办公室电话咨询的基础上,主动推行“148”法律服务专线进大厅,打造政务公开大厅法律咨询平台,实现了“148”专线法律咨询平台化,有力推进了我区法律咨询活动的深入开展。上半年,我区通过“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为广大市民解答法律154人次;接待来访17人次。其中,请求社会保险待遇5起,请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5起,请求发放抚恤金、救济金3起,请求支付劳动报酬18起,见义勇为1起,请求劳动报酬19起,交通事故3起,医疗事故7起,婚姻家庭77起,其他16起。
二是合理分流,法律援助案件大幅攀升。为有效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区法律援助中心加强对各法律援助分支机构管理,对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实际,合理分流,使我区法律援助案件大幅攀升。上半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受当事人申请28件,审查批准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件,同比增加88.89%,援人数27人。其中,刑事案件3起,全为未成年案件;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5件,受援人都是农民工;赡养5件,受援人经济困难年老体弱;其他案件4件,切实解决了辖区弱势群众的难点难题。
三是主动参与,不断宣传法律援助范围。20XX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主动参与法律宣传,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充分利用辖区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148”法律服务专线等平台,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坚持以法律服务推进法援宣传,以法律援助促进法律宣传,先后参与了“法律进企业”、法律讲座、“法律大集”等活动6余次,为群众解答法律难题20余个。同时,还结合市局“2014年法律援助绿色活动”精神,将环境污染案件也纳入法援“绿色通道”,联合区环保局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上半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一是与法援协调问题难。与基层法院协调不好,存在着不经过区法律援助中心法院直接将案件指派到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等问题,给区法律援助中心做好案件分流和统计工作造成困难。二是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近些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从未给我区法律援助中心拨过经费,基层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我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不足。由于我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数量较少,仅3家,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较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也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下半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抓好省市法援中心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并进一步与辖区工会、妇联、残联进行合作,加大乡镇、街道和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指导力度,尽可能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第二篇: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法律援助中心指导下,2014年上半年,红岗区法律援助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是打造平台,“148”法律服务效果显著。为及时向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区司法局在实行办公室电话咨询的基础上,主动推行“148”法律服务专线进大厅,打造政务公开大厅法律咨询平台,实现了“148”专线法律咨询平台化,有力推进了我区法律咨询活动的深入开展。上半年,我区通过“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为广大市民解答法律154人次;接待来访17人次。其中,请求社会保险待遇5起,请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5起,请求发放抚恤金、救济金3起,请求支付劳动报酬18起,见义勇为1起,请求劳动报酬19起,交通事故3起,医疗事故7起,婚姻家庭77起,其他16起。
上半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一是与法援协调问题难。与基层法院协调不好,存在着不经过区法律援助中心法院直接将案件指派到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等问题,给区法律援助中心做好案件分流和统计工作造成困难。二是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近些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从未给我区法律援助中心拨过经费,基层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我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不足。由于我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数量较少,仅3家,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较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也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下半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抓好省市法援中心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并进一步与辖区工会、妇联、残联进行合作,加大乡镇、街道和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指导力度,尽可能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第三篇: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市司法局和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学习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强化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加大宣传的力度,巩固办案的成果,全面提升我县法律援助工作整体水平,为构建和谐平安**,为维护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法律咨询28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件,其中刑事案件7件(未成年人6件、聋哑人1件),民事案件46件。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业绩
(一)加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律援助意识
法律援助宣传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途径,也是广大贫困群众申请利用法律援助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春节期间该中心利用外出打工人员陆续回家过年这一时机,针对以往宣传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我县社区及村居流动人口较多的场所开展宣传;在3月1日《江西省实施〈法律援助条例〉若干规定》实施一周年纪念日期间,中心又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中心人员等10余人在县城区内开展了纪念日活动。活动现场异常热闹,前来咨询人员络绎不绝,主要都以《法律援助条例》和《江西省实施〈法律援助条例〉若干规定》为宣传重点,采取发放宣传单、提供法律咨询(其中共接待法律咨询520余人次,解答涉法问题120起,主要涉及到农民工工资纠纷、婚姻纠纷及赡养纠纷等)、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同时在醒目处悬挂出“维护弱者,法律援助在行动”横幅并出动宣传车在人群较为密集的乡镇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这个宣传日活动,既宣传了法律援助工作,又传播了法律知识,增强了人们依法维权的意识。使更多的贫困群众真正地共享了法律援助。
(二)继续开展法律援助机构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目前中心已在法制轨道上正常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条例》的规定,中心始终严格法律援助案件的流程,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实行公示制度。将“法律援助工作服务承诺”、“法律援助操作流程”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须知”上墙公示以方便群众。二是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请关注www.xiexiebang.com)度,保证困难群众申请援助及时便捷。三是实行接待登记制度。对来信来访的困难群众,做到热情服务,有问必答、有信必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四是使用司法部统一的新格式文书。五是实行案件受理、审查、指派规则,档案管理制度,以及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等,从而来保证法律援助中心健康有序地运行。
(三)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网络化建设,不断扩大援助的覆盖面
为了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促进基层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心本着“方便群众、扩大影响”的原则,努力构建覆盖全县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实行便民服务,在县老龄办、妇联、残联、工会、团县委及全县所有乡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上,继续将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在今年3月底前分别在8个社区及28个村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以此进一步方便弱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需要,维护好贫弱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力度,不断满足贫弱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
为了响应号召,中心采取了积极措施,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多办、办好法律援助案件上,在保证刑事指定辩护案件的办理的基础上,加大了民事、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的承办力度,实现办案数量稳中有进,故半年来共办理案件达50余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办案经费缺乏有效保障,而支出费用仍较为颇高;
三、下半年的打算
(一)继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切实担当起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任。
(二)进一步加强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促进援助案件质量的提高。
(三)继续加大《条例》宣传力度,力争使法律援助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第四篇: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县法律援助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紧扣“规范、创新、发展”主题,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半年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件,其中民事案件件、刑事案件件。同时还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法律咨询、送法进社区、镇村、军营场次,解答法律咨询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上半年县法律援助中心获得了江苏省妇女维权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县局被评为市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并获得受援人赠送的锦旗面、感该信封,现将我县开展的法律援助情况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
法律援助是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了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法律援助,我们从广泛性、生动性、长效性三个方面着眼,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突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开展了法律援助宣传周活动。今年月日——月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第二个法律援助宣传周活动。县人武部、法院、检察院、总工会、团县委、妇联、老龄委、残联、各镇法律援助站等部门参加了这次活动。在宣传周活动中,先后在全县八个镇、驻溧部队巡回宣传法律援助知识以及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解答了有关经济纠纷、土地承包、婚姻家庭、损害赔偿、职工合法权益、军人军属维权等方面的咨询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现场受理援助案件件。法律援助宣传周活动的开展,使全县广大公民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援助制度,掌握法律援助知识,增强了维权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展了扶贫、济弱、助残法律援助渠道。通过法律援助宣传周活动的开展,使法律援助这项系统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更加密切了与各法律援助分部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利用法律进社区、市民热点连线、“”广场等活动形式通过展板展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法律援助案例等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有关知识。同时,还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法律援助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健全机构,构建法律援助主体网络
法律援助是政府为民服务的“民心工程”,是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才能使这项社会系统得以顺利实施,真正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构建全县法律援助网络,我们在全县八个镇已建立法律援助站,在县妇联、老龄委、总工会、团县委、人武部、残联等部门分别设立维护妇女权益、维护老年人权益、维护职工权益、维护青少年权益、维护军人军属权益、维护残疾人权益分部的基础上,今年,还在各镇村、社区、机关团体、法律服务从业人员中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人,举行了颁发聘书仪式并进行了业务培训,建立了一支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通过法律援助志愿者对法律援助的宣传,畅通了法律援助信息,使全县的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
三、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法律援助机制
按照“高起点、规范化、稳步推进”的目标,我们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规范法律援助运行机制。一是严格按《县法律援助实施办法》、《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指派规则》、《县人民法院、县司法局关于法律援助诉讼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受理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严把案件审查关。二是在办案过程中实现了法律援助“四统一”,即:由法律援助中心统一援助案件标准、统一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统一指派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援助案件、统一监督检查援助案件质量,使全县法律援助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三是建立法律援助目标考核制,把法律援助案件数量、质量、服务态度列入法律服务人员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落实奖惩措施,促进和推动法律援助的发展。
四、拓展援助渠道,打造司法行政窗口形象
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希望工程”,为切实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县法律援助中心职能作用,不断拓展全县法律援助新领域,我们一是注重各镇援助站作用,密切同工青妇、老龄委、人武部、残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召开联席会形式探讨法律援助新思路,形成全县联动的整体合力。二是积极开展了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老年人及军人的特色法律援助,把法律援助延伸到军营、到社区、到工厂、到镇村。上半年全县共承办妇女援助案件件,老年人援助案件件。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系列宣传,不断提高全县广大公民的维权意识,使法律援助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法律援助案源不断拓展,援助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上半年全县共承办援助案件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件。援助案件的拓展不仅为全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明显提高,而且树立了司法行政部门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更加突出了法律援助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进行案件回访,努力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为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积极宣传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对于实施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案质量,我们对去年承办的件民事案件进行逐个上门回访。通过回访,一是征求了受援人对承办案件的意见;二是对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进行了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法律援助;三是使受援人更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促进了法律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作风转变,增强了诚信为民的服务观念,把法律援助作为为全县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作为县委、县政府便民、亲民、近民的一项具体行动。
通过上半年法律援助的开展,我县法律援助已成为新形势下司法行政的增长点,开辟了司法行政的新领域、新舞台,形成了司法行政机关为民办实事的具体窗口。在今后中,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事业,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上半年全县共承办援助案件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件。援助案件的拓展不仅为全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明显提高,而且树立了司法行政部门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更加突出了法律援助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进行案件回访,努力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为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积极宣传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对于实施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案质量,我们对去年承办的件民事案件进行逐个上门回访。通过回访,一是征求了受援人对承办案件的意见;二是对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进行了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法律援助;三是使受援人更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促进了法律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作风转变,增强了诚信为民的服务观念,把法律援助作为为全县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作为县委、县政府便民、亲民、近民的一项具体行动。
通过上半年法律援助的开展,我县法律援助已成为新形势下司法行政的增长点,开辟了司法行政的新领域、新舞台,形成了司法行政机关为民办实事的具体窗口。在今后中,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事业,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
市委、市政府将法律援助工作列入22件实事之一,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援助案件需达到1200件以上,对此,市、县(区)司法局和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一、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法援网络。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构建纵横相交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到10月,在纵向上,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县(1、在纵向上规范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和人员建设、提升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确保法律援助深入基层,扶助百姓。
2、在横向上加大社会法律援助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各专项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援助能力,保证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覆盖范围。
3、在整体上强化法律援助网络的管理机制,形成综合优势。强化各法律援助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以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措施,提高各机构的协作协调能力。同时,进一步发挥各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的协作机制,并将其延伸至各法律援助工作站。
二、协调相关机构,营建综合优势。年我市即成立了由23个机构和部门参与的“牡丹江市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公安、检察、法院、民政、劳动、建设及工、青、妇、老、残等部门或社团积极参与、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保证和促进了我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法律援助中心分别与市妇联、残联、总工会、老龄委及劳动局、建设局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在援助对象确认、协作程序、信息互通及考核办法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办法,法律援助的综合运作局面得到基本体现。
三、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援助能力。目前,我市两级法律援助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残联、妇联有少量的经费补贴,社会资助因法律援助基金管理体制问题在我市(包括我省)尚未进行。就政府法律援助经费投入而言,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年的拨款数额处于全省平均值之下,每年八万元的法律援助经费不能满足市法律援助工作的需求,我市援助律师办案补助费因资金问题尚未执行省财政厅和省司法厅的补助标准,在全省处最低标准状态,从一定意义上挫伤了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同时,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市法律援助中心基础建设薄弱,硬件设施落后,影响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件的发展步伐。从我市所属县(市)、区的经费投入而言,各地经费投入不足且极不均衡,城区和个别县(市)法律援助经费投入极少,甚至无经费,严重制约了法律援助业务的开展和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下一步的工作构想和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各级政府的年度预算资金投入,保证法律援助工作基本需求。市、县(区)政府应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法律援助的实际需求确定经费数额并逐年
增加,对此,一方面我们将积极争取,以优质、高效的工作和良好的业绩争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向人大、政协汇报、求得帮助和支持;
二是专项法律援助经费的适时给付,确保重点工作的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到二十二件“利民工程”之中,1200件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仅市法律援助中心就需要二十六万元的办案经费,而市财政的预算仅为八万元,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
三是强化宣传力度,广开法律援助资金的渠道。对此,一方面我们将与残联、妇联等行业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其机构中的专项资金,补充专项援助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得企业界的支持和赞助,同时积极对上争取资金。
四是挖掘资源潜能,优化人员结构。年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与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大学和博大律师学院协作,依托其人才优势在教师和学生中招募了1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并直接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收效显著。各县(市)、区也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挖掘本地的法律人才资源,吸纳公、检、法离退休人员和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员充实法律援助队伍,尤其是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有效的提高了基层法律援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和强化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五是规范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行为。制定“法律援助志愿工作细则”和“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 其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渠道、程序,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咨询、非诉、调解及代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我市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后劲。
六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招募数量,充分挖掘社会法律援助人才资源,主要是公、检、法、司的离、退休人员和法律专业但目前非政法机关人员,充实到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全面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质量,直接面对援助对象,直接服务于基层百姓。
七是与我市的大专院校建立起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常效机制,以工作目标、日常考核等方法,全面调动、运用其内在法律援助资源,参与法律援助的日常工作和大型活动,增强法律援助的整体实力。
八是召开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会议,对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人进行调整和明确,今年8月,我们将支部召开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例会,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协调人。同时根据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细化各部门协调的办法和程序。
九是细化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及相关的考核办法,使其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化和效率化,以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社会性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十是争得人大、政协的进一步支持,强化对各成员单位协调、监督力度。今年我们将向市人大、市政协定期汇报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求得人大和政协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各成员单位责任义务的履行。
第二篇:2012法律援助工作半年总结
2012年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2012年,我社区在区、街的关心重视下和相关机构的指导下,以辖区未成年人满意为标准,积极开展辖区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本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区青少年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
法律援助是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了使辖区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法律援助工作的性质,我们从广泛性、生动性、长效性三个方面着眼,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突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社区开展了多次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中,我社区举办了以法律援助知识和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讲座,解答了有关婚姻家庭、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等方面问题,并发放了相关的宣传资料。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的开展,使辖区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了法律援助制度,掌握了法律援助知识,增强了维权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通过青少年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的开展,使法律援助这项系统工程得到了辖区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和支持,更加密切了与各法律援助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我社区在进行青少年法律援助的过程中,实现了法律援助工作“三统一”,即:由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统一指派服务人员办理援助事件、统一监督检查援助事件质量,使全社区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三、拓展援助渠道,打造窗口形象
为切实维护辖区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出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作用,我社区密切配合辖区派出所,不仅解决了辖区青少年遇见的各种侵权难题,还树立了我社区关心、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形象,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公平公正,更加突出了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进行事件回访,努力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
为积极宣传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体系对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提高纠纷事件的处理质量,我们对承办的每件纠纷逐个上门回访。通过回访,一是征求了受援人对承办案件的意见;二是对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进行了广泛宣传,使大家更加关注社区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行动。
2012年5月28日
第三篇: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半年小结
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半年小结范
文
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半年小结范文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心组织“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
省厅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局立即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了司法部及省厅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谢万顺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政治处、纪检、公证、律师、基层、宣教、法援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同时,建立了领导联系点制度,每名党
组成员及中层干部都确定了1——2个基层所、处为联系点,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确保各个阶段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至此,我们已开展了一次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等人员参加的以“法律服务如何发挥构建和谐社会基石作用”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并结合实际,党组成员分赴各联系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动中,针对发现的法律援助经费短缺、人民调解员素质偏低、青少年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改进,及时上报,从而进一步增强法律服务队伍服务和谐社会的自觉性、针对性。
二、着力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增强全民法律素质
一是在组织普法验收搞好总结表彰的基础上,我局采取召开普法动员大会,组织上街设立宣传站,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卡片、与县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介单位合作,合办“法制之窗”等专题栏目,形成了“荧屏有像、电台有声、报
纸有文”的立体宣传格局,大力宣传“四五”普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及“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五五”普法工作氛围。“四五”普法中,我县被评为全省普法先进县,我个人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在落实好法制讲座、定期培训、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又采取了制作发放普法小卡片形式,拓展干部学法用法的新渠道,做到每月一期,每名科级干部人手一份。拟于今年6、10月份组织的《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一期培训班目前处于筹备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尽职屡责的能力。三是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强化学校法制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近日,我局与县教育局联合,对各个学校的法制课的落实进行了检查督导,确保了人员、时间、内容、措施四落实。与此同时,在各学校每个班级每季度办一期普法板报的基础上,向全县中小学生发放了4期普法宣传小卡片,然后由学生们带卡进家,进而带动了学法进家活动的深入开展。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依法治理规划,确定阶段性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并继续组织开展好“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在不断推出先进典型的同时,加强典型的培养总结和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
三、着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积极开展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坚持村每周、乡每月、县每季定期排查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部位、重要时期,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节”、“两会”等四次民间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同时,努力推动司法所、调委会与派出所、土地所、信访办、法庭等部门的联合调解制度,增强了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工作实效。目前共排查调处民间纠纷345件,调处成功率达到了99%,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1月30日全市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我局作了题为“全力以赴抓排查‘三位一体’促调解”的典型发言,淑阳司法所的民间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二是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范围。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调研组,以学校、企业、家俱城等行业、区域作为重点,建立调委会,扩大人民调解组织覆盖面。三是提高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水平。在继续坚持过去系统内定期培训、送出去培训的同时,拟于今年第三季度以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选取名工作能力强、实绩突出的人民调解员组成宣讲团,在本乡镇进行宣讲,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激励、教育广大人民调解员,增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那一世范文网:http://
四、着力加强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第一,律师工作,不断强化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建设,以规范树形象,以管理保质量。上半年共办理各类案件305件,为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119家;代书456份;义务法律咨询2309人次。一是抓好政府法律顾问团的工作,县政府法律顾问团、乡镇法律顾问组的全体成员要为县政府和各乡镇政府当好法律顾问,当好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我县政府法律顾问团自成立以来,遵照《香河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工作规则》,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团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决策以及其它涉法、涉讼事务,提供了优质、高效、及时、准确的法律服务。半年来共为各级政府代理诉讼案件9件,参与涉农民事纠纷调解129起,成功调解112起。二是充分发挥机关、企业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一方面是为顾问单位的涉法事务当好参谋,掌握好法律的方向,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服务,并定期对法律顾问
单位进行回访;另一方面还要为他们的职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职工们的法律素质。目前,我县的宝成律师事务所和正昊和律师事务所分别分包了我县的安平开发区和家具城的法律顾问,正昊所为安平开发区的28家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宝成律师事务所为我县家具城的30家商户担任着法律顾问。如正昊所的薛凤元律师每年都要为格林尼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举办两期法律知识培训班,宝成所的李桂芬律师也定期为县妇联组织的法律知识轮训班授课。第二,公证工作,围绕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重心以及影响干群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热点、难点问题,开拓业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为农村公益事业的决策过程、村民代表选举、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事项提供公证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共办理公证案件1945件。第三,法律援助工作,紧扣“规范、创新、发展”主题,在开展“法律援助规范年”、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的同时,一方面通过统一指派,统一管理,规范了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义务的履行;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壮大力量,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内招聘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法律服务队伍为主体,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法律援助工作格局。我县的法律援助工作经验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共办理2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受援人数达百余人。今年三月份,法援中心通过香河县联众广告公司做公益宣传,在县城内各小区、县华联超市、民得利超市、县委广场等处使用大屏幕电视宣传,与消费广场报刊共创法律宣传园地、向全县中小学生发放警民联系卡及在全县9个乡镇、县团委、妇联等县直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并选配联络员等形式,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范围,积极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全面法律援助。第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以规范管理、巩固提高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县9个基层法律服务所共担任法律顾问359家,办理各类案件268件。第五,司法鉴定管理工作,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强化监督与指导,对鉴定程序、卷宗等方面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规范,司法鉴定工作逐步纳入了规范化轨道。
五、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日、周五干警学习日等阵地作用,在全系统内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把队伍建设抓紧、抓实。继续推进和深化岗位练兵活动,真正在提高执法素质、岗位技能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我县淑阳司法所侯会文爱岗敬业,在本职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市进行了巡回宣讲。一是及时开展纪律
作风整顿活动。通过整顿活动,重点查摆解决是否存在作风松散、思想懒惰、效率低下、违反规章制度等问题。要求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全系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二是扎实开展“三公”教育,提高“三执”能力。把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与“三公”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加强“三执”能力建设。在执言上,抓学习交流。坚持周五学习日制度,并采取“以案找法”,组织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语言交流活动,以增强干警说话的积极性、灵活性。在执文上,抓写作评比。通过进一步健全三项制度:健全信息调研制度,形成信息调研写作之风;健全调解文书写作制度,形成文书写作规范之风;健全调解文书点评制度,形成文书质量评比之风。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执法上,抓质量提速。做到抓规范、抓质量、抓效率,进一步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三是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
正规化培训力度,突出新知识学习和执法技能训练,年内分期分批对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法律工作者进行政治、业务集中轮训,大力提高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努力打造一支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司法行政工作队伍,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2011年半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党委高度重视及上级法律援助部门的指导下,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为经济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和其他法律援助事项”实事项目和市司法局提出的“八个强化”的要求,深化法律援助便民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地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为促进十堰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70件(其中刑事案件133件,民事案件736件,行政案件2件),其他法律援助事项8367件。做到来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市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3件(民事47件、刑事35件、行政1件),接待来电来访2026件。
二、主要做法
(一)周密部署,分解任务,强化责任
为认真落实省政府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初,十堰市司法局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作了具体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将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织协调,围绕目标责任书,各地相继制订了《关于落实省政府“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实事项目的实施方案》,并进一步与基层司法行政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为圆满完成法律援助为民办实 1 事项目,张湾区、茅箭区将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政府“十件实事”,为法律援助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方式,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12348”法律咨询工作,落实好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重大突发性、群体性、易激化时间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制定了《“12348”法律咨询领导带班制度》,从2011年1月1日起,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实行周一至周五中心领导带班,周六、周日市司法局两名局领导带班,法定节日由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书记、副主任带班,实现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全年无空岗。
同时,为充分发挥社会律师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市直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接待和“12348”法律援助专线值班。竹山县法律援助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考虑受援人的需求,利用有限资源,试行法律援助案件指派“点援制”,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自主选择援助律师,将“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引向深入。
为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档案规范化管理,针对以往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档案式样各自设计,五花八门的现象,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发放了卷宗封面和封底,规定了相关装订要求,根据各地每年要完成的案件的数量下发使用。从对部分地方的档案管理情况看,归档内容和装订规范化程度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律援助的经费使用与管理,我们转发了《省司法厅关于转发<司法部关于加强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司法局成立相应的领导小 组,及时掌握法律援助经费拨付、使用、管理情况,加强对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同时市局领导小组将同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考评。
(三)突出重点、广泛参与,强化宣传
1、开展春季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结合春节农民工返乡回城的高峰期,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在火车站、汽车站广场等人员流动场所向外出务工人员及来十堰打工人员发放法律援助申请指南、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手册,现场接待、解答农民工的提出的各类问题。
2、积极参与“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要节日的法律宣传,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扩大了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
3、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精神风貌,树立法律援助队伍的良好形象。“三.八”妇女节前夕,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十堰电视台联合制作了专题片,展示了中心女干部职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该专题片在3月8日当天十堰新闻频道黄金时段进行展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使老百姓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了法律援助,了解了法律援助队伍。
4、参加十堰市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暨助残志愿者授旗仪式。活动中,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向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法律咨询,在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展台,向来往群众、残疾人朋友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解决法律咨询60余人次。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 为进一步落实司法部法律援助十项便民措施,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投入35万元,将位于河北路32号原十堰市司法局办公楼一楼进行改造装修,同时配备必要便民服务设备及办公设施,建设成规范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实现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的临街化和无障碍化。
目前,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新的便民服务大厅已投放使用,改造后的服务大厅在门外设有LED显示屏,对当天的值班律师及法律援助的申请流程及事项等进行滚动播放;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内设有咨询接待处、咨询等待区、咨询室、个别谈话室、受理室、图书阅览处等,还配备电子触摸屏一体机、液晶电视机,整个大厅总面积约180平方米,设备更加先进,功能更加齐全,为广大市民了解法律援助知识,获得法律援助咨询,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五)认真履行法援职能 切实服务“三万”工作
根据十堰市委、市政府及市司法局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十堰市法律援助机构将“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与“三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三万”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主题,组织全体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深入农村,走访农户,了解民情,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使法律援助更好地服务“三农”。自3月6日全市启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以来,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组织,迅速行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将“三万”活动引向深入、落到实处。三个月来,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5场次,发放各类法律援助宣传资料7000余份,为农民朋友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件,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身影遍布各村各户,充分发挥了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为“三万”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送政策,积极开展法制宣传。通过向农民朋友宣讲政策、法规,解答法律咨询,将《法律援助联系卡》、《农民工法律援助手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手册》、《村民普法读本》等法律援助宣传资料送到每一位农户手中,让更多地农民了解法律知识、了解法律援助,不断扩大农村法律援助知晓率,提高农民朋友的维权意识。3月30日,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走访了丹江口市丁家营镇铜架山村每一户农户,将法律援助宣传资料送到农户手中。活动期间,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还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市防办、市科协、市统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蓄牧兽医局、太和医院、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送法律、送卫生、送科技活动”。
2、访民情,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通过与农户深入交谈,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广大农民朋友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为我们做好下一阶段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深入到农户家中,切实感受农村、农民现状,了解农民疾苦,促进我们改进工作方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农民朋友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在“三万”活动中,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共同劳作,进一步拉进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3、办实事,广泛开展法律援助。通过降低门槛,将法律援助向“三农”延伸,特别针对农村老年人、妇女、留守儿童、残疾人、五保户、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将法律帮困、法律扶贫、法律维权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简化法律援助程序,集中办理一批涉农案件,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赔偿案件,事关农民群众利益的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坑农案件,移民搬迁补偿纠纷等案件,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通过与多部门联动,积极发挥各部门职 5 能作用,使案件尽早办结,竭尽全力帮助农民朋友解决实际困难。3月30日,十堰市法律援助中心在进村入户活动中,了解到丹江口市丁家营镇魏某的妻子外出打工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肇事车主与司机一直未将相关赔偿款支付到位,经多次索要无果,致使家庭困难重重。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决定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并指派专职律师积极与肇事车主联系,经过多次调解,最终与车主达成协议,一次性支付魏某死亡赔偿金等33.5万元,让一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4月4日,房县红塔乡法律援助站受理调解了一起农民工因工受伤赔偿纠纷,经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为农民工杨某讨回误工费、后期治疗费、生活补助费4000元,解决了受援人燃眉之急,避免了矛盾升级。4月28日凌晨三点,郧西县土门镇辽坡村一组村民余秀林,在河北省承德市一铁矿不幸病故。其家属焦急万分,一时不知所措。郧西县法律援助“三万”活动工作组得知此情况后,当即受理,并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前往事发地处理本案。援助律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7天的努力,终于说服矿方代表,使死者家属获得了54万元的赔偿金。
4、解矛盾,认真开展纠纷大排查。以“三万”活动为契机,依托乡镇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农民朋友提供法律咨询、增长法律知识、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与调处工作,及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耐心细致,不怕麻烦,特别是对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矛盾,要通过说服、心理疏导及道德约束等方法,促使矛盾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和解,这不仅简便灵活、不伤感情、成本低廉、效率高,还从根本上化解了矛盾,为基层稳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扎实推进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目标的顺利 完成,加大对本中心及各县(市、区)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审核,杜绝“假案件”现象的发生。
2、加大法律援助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突出重点对象、重点事项、重点案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提高法律援助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继续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
4、加大对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工作的监督,适时组成专班对各地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
5、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做好法律援助宣传月、九九重阳节、“12.4”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假日宣传活动,突出对新颁布的《湖北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宣传。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法律援助总结
法律援助总结
对于我在法律援助时碰到的一个案例,让我觉得印象深刻,是一个农民工来咨询如果拿到公司拖欠他们的工资,也许在很多人看来,那些工资并不算多,可是当那些拖欠工人工资的企业高层享受着年终分红,一人拿着几十万、几百万工资时,有谁曾想过,在底层为社会拼死拼活的广大劳工呢?他们其实只是需要三餐的温饱,可是当这点要求都不能得到实现,我们是不是该深思,这个社会,我们所拥护的法律究竟在保护什么,究竟够不够完善呢?
近几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越演越烈,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根治,造成拖欠工资问题存在和难以根治的根源在于现行的法律法规本身。我国实行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行业违规操作、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部门监督不力;保障措施不到位;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不强等原因。而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拖欠工资行为的强力制裁措施和保障措施的缺失是导致拖欠民工工资问题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以往农民工工资清欠行动中,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而仅依靠行政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顽症”,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有法律的保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是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本途径。
由于农民工有其特殊性,用工单位和农民一般不签劳动合同,是导致频频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无法受到法律保护的原因。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不签订书面合同的法律责任,未作明确规定。因此,劳动
监察部门在实际执法工作中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依据,查处难度较大。
行政执法部门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足,处理程序过长,直接影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执法效果,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欠薪逃匿的经营者得不到法律制裁,使得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
对于恶意欠薪,可以采用刑法手段,在刑法的修订上增加有关法规,对企业恶意欠薪问题作刑事处理,这样可以起到震慑拖欠工资企业的目的,防止拖欠工资的继续恶化。
从法律上讲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即使我国逐步在立法上完善以后,关键还在于如何贯彻落实。执法上同样也应当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政策和措施切实得以落实。执法部门应依法开展劳动用工和拖欠农民工资执法专项大检查,在执法中还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保障等制度,及时纠正和查处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违纪问题,确保有关工资支付法规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该法第九十一条还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
偿的。”至于对拖欠工资如何处罚,《劳动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还规定,对用人单位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等问题的,劳动行政部门要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1倍~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但是如果我国的法律连工人的基本工资都无法保护,还谈向拖欠工资企业追讨赔偿。
因此我国法律对于农民工,工人的保护还是有不健全的地方,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努力争取到平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