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课程学习报告
为了确保参考文献的合理使用,文献综述的撰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选定题目后,那么就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的方法很多。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此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这样不仅为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写文献综述极为有利。
其次应注意以下几点:该引而不引,学风有问题
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而不如实、规范地标注处处,则有缺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或学术修养的嫌疑。文献的引用不仅是对他人劳动成果和著作权的尊重,也是对个人诚信的拷问。如果漏引的正好是审稿人的文献,则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引用不规范,水平则有限
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在文中文后标注的不规范,或者有错漏,或者格式不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写作水平和态度,缺乏严禁的科学态度。这就如同论文写作主体部分表达不一致、错字别字等会使人怀疑在研究中是否也是如此粗心大意,那么论证过程、结果和结论都会让人生疑。文献多与少,充分为最好
文献量的多少体现出作者占有资料的程度,特别是对相关方面的代表性文献的遗漏会直接影响着立论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文献引用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代表资料的占有程度、选题的前沿热点和选题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讲中文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都偏少,这也是事实。但是,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论文之间的文献引用量也相差很大。文献失效短,表明是热点
参考文献过于陈旧虽然不能说研究没有创新,但说明并非当前研究的热点,没有人研究和解决可以认为是前沿但选题的重要性也就值得怀疑。一些经典性文献长期以来被人引用,文献被引用的半衰期长短也是评价期刊和论文的理论性强弱的指标,但是从现有研究的文献引用情况来看,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应该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近五年里有很少相关的文献发表,那只能讲论文的选题并不被人们广泛关注。文献有层次,增强说服力
文献的作者团队和发表的期刊,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研究选题的高度和层次,特别是行业内的权威文献往往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无论是期刊还是作者的权威性并不是自封的,而是其长期以来严谨科学作风的积累和体现,能够引用权威期刊或者权威作者的文献自然会得到同行的认可,这是建立在人们对权威的信赖基础上的。文献范围广,自信能力强
文献引用贵在科学合理,如果局限在很窄的一个范围也容易造成“攀龙附凤”“狐假虎威”的嫌疑,实事求是地引用不同层次期刊和作者、不同语种的相关文献,更能体现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和对研究背景的掌握的全面性。与前一条相呼应,正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引文看位置,创新在内容
文献的引用一般多产生在论文的引言部分,这是因为论文的立题需要建立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命题,但是也并不是一定完全如此。通过因为插入不同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观察论文创新性成功的多少和分量。如果一篇方法性、模型类论文,在方法的建构部分的引用占有较大的量,可以判断是在已有方法基础上的改进;如果在结构分析部分的引用不是用于结果的比较或作为分析方法,那么心意就值得怀疑了。
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一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一定量的参考文献,很难看得出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基础,但也不能单从以文献的引用数量来评价研究成果的水平,更不能像有些期刊那样明确规定:引用文献必须在8或10篇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
如何评价当前查重率要求
一、重复率低不代表质量高。
为了让文章的重复率降低,我们经常会把一些学术性的话改得很白话。或者是把一些白话硬加一些学术性的话上去。这样反而使语言缺乏了一些逻辑性。甚至会不太通顺。重复率仅能代表:与网络上已经发表过的文章没有重复。并不能代表内容没有问题。所以重复率不能仅仅代表我们文章的质量。
二、重复率高不能简单说明真的抄袭了
大概写过论文,并且查重的同学都知道。即使是自己没有翻阅资料。没有抄袭别人的文章。再查重起来也会有很高的查重率。然后去找这些话的出处。发现围绕同一个内容。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相似,甚至重复。因此“论文查重率很低不一定好”因为这可以想象成一种大家的大方向。这是一种正常的逻辑思维。并不能代表我们一定是抄袭了。
三、重复率适中就好不必过分苛求。
考虑一个问题:重复率为零可以吗?的确。有的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重复率确实为零。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能顺利通过论文审核和答辩。因为这样的现象很少见。学校或者是学院,一般对于查重率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因此“论文查重率很低就一定好”是个伪命题,其实只要在查重范围内,导师们都可接受。导师自己先审核,再提交院级领导审核。在适当范围内的重复率,反而能够保证文章的诚信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章的质量。这才是最好的。
四、查重系统的分析和结论
从现实层面来说,国内现有的大多数高校设定的5%-30%之间的重复率标准数值都是合理的,但这种合理是相对的。
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下,学术论文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在于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学术研究思路和成果。
但矛盾是无处不在的,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受个人能力、个人学识、个人追求、教学资源、研究资源等等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无法真正做出有价值的研究,他们最终的目标只是顺利毕业然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论文原本应该成为总结大学生涯收获,并且充分展示自己的渠道,此时却成为了大多数毕业生顺利毕业和求职的障碍,从而产生了各种抄袭现象。
为了解决论文的这种现实状态与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必须设定出一个制度,尽可能提高论文原创度,从而倒逼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最终实现高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核查论文内容的学术意义和价值不太现实,只能设定出一个系统,通过将目标论文与数据库里所有论文对比,核查目标论文字面上的原创性,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查重系统。
对于论文原创性检验来说,查重并不是个好方法。连续几个字重复或者一句话中几个字重复,这一小部分就被认为是抄袭,这显然是不妥的。
一方面,查重依靠计算机程序完成,造成了检测过程不灵活。举个例子,法学论文的某段落,相似段落竟然来自一篇家猪养殖技术论文,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出现概率相当大,这也成了很多学生查重时的痛点之一。
另一方面,专业名词过多时,难以避免出现重复。还是以法学为例,通篇都是对法条的分析,刑法里可能一个罪名就是一二十个字,即使全文原创,也很少有人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重复率绝不会超过10%的。
这两方面让无数学生对查重制度深恶痛绝。但它是目前现实状况下最理想的方法,很难再想出一种更优方案来替代它进行论文原创性的检测。
基于此,各大高校在充分衡量各种现实条件的前提下,设定出相对合理的重复率标准,一般而言都在5%-30%之间。重复率在这个区间的论文,基本不会会出现成句或者成段的复制粘贴现象。至于到底是自己写的还是在他人论文基础上修改降重的,那就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了。因为在现有技术下,核查论文内容的学术意义和价值不太现实,只能核查目标论文字面上的原创性。
若是重复率要求低于5%,未免过于苛刻,即使通篇原创的论文,也往往要经过降重后才能保证重复率低于5%;而如果比30%还高,论文里基本都是有成句成段复制粘贴的。
由此可见,为了尽可能安保证学术论文的原创性,论文查重这种制度的设计在现有条件下是相对而合理的。而目前多数奥高校的重复率标准都在5%-30%之间,这个数值也是相对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