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土规划办2021年工作总结
国土规划办2021年工作总结
根据市政府办关于报送xxxx年工作总结和xxxx年工作安排的要求,现将我办xxxx年工作总结及xxxx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三绕拆迁工作
规划办xx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三绕高速”聚源段拆迁工作。自x月xx日接收“三绕高速”聚源段项目红线以来,规划办组织拆迁工作组陆续开展了入户宣传、入户普查、签订拆迁协议、上报资金需求、下发拆迁资金、验收拆迁情况、销售羊桥房屋等工作程序。截止目前,总拆迁户数:xxx户,已完成拆迁xxx户,完成比例xx.xx%。其中有房户xx户,已完成拆迁xx户,完成比例xx.xx%;无房户xxx户,已完成拆迁xxx户,完成比例xx.xx%;已完成交地面积约xxx亩。
二、“灌区映像”项目工作情况
x精华灌区示范工程展示项目“灌区映像”于xxxx年xx月启动宣传,xxxx年x月工程启动建设。我镇协调完成了x万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厅主体建设以及外部装修,现正在加紧进行内部装修和布展,沙盘制作,周边环境植绿。展示大厅旁建设完成长xxx米的木栈道和两处茅亭。我镇已完成约xx亩田块的彩色水稻栽种,原可观赏紫色水稻栽种的“深淘滩、低作堰”水利工程六字箴言。现已完成收割,栽种油菜。
周家院子已完成两处样板房的风貌改造,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布展。另外,正在院子内铺装道路,周边环境打造。“北稻南移”首席专家周晓东教授的水稻科研团队已进驻项目区,已栽种约xxx余种xxx余亩实验水稻,现已进入成熟期,大部份已收割现正在建设萤火虫营地,以及项目周边画设绿道,安装标志标牌。项目计划于xxxx年底基本完成,对外展示。
三、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1、xxxx年度共收到农村危房改造申请xxx户,并由建设局及专业评估单位对xxx户进行危房评估认定,下一步将严格按照都办发〔xxxx〕xx号及都城建〔xxxx〕xx号文件要求,对xxx户申请资料上报国土所及规划局进行点位审核和方案审查。
2、同市建设局、市民政局对xx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低保户的房屋进行竣工验收,完成竣工验收x户。
四、违法用地查处工作
对镇域内违法建筑进行巡查处置,对xx处违法建筑的责任人发放《限期拆除通知》。
五、信访工作
xxxx年,规划办已陆续回复省书记信箱、x市市长信箱、x市市长公开电话、x市信访局等不同来源的信访件共xx余件。
六、其他工作
1、完成特色镇的资料收集和申报工作,并于xxxx年x月成功创建x市特色小城镇示范镇。
2、完成聚源镇xxxx年百镇建设行动考核资料,待上级部门考核。
3、完成蓝城项目、亿利项目、新希望教育集团项目、普星耒谷项目等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参与推介项目xx余次。
4、完成了各种报表和推进情况的收集,并按时上报。
七、xxxx年工作计划:
1、继续围绕“精华灌区”项目开展工作。
2、根据都办发〔xxxx〕xx号、都城建〔xxxx〕xx号文件 要求,继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3、继续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
第二篇:国土规划
一、填空
1、按自然资源的不同功用: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空间资源和时间
资源
2、国土规划的类型按内容的侧重点分:(1)策略性国土规划(2)建设性国土规划(3)综合性
国土规划
3、农业区位论:杜能;工业区位论:韦伯;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市场区位理论:帕
兰德
4、国土开发的理论模式:倒“U”字理论;门槛理论;梯度理论;据点开发理论;轴线理论;;
中心地网络体系理论5、1898年,霍华德的《明日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第一次明确了国土规划的大致地域范围、目的要求以及规划的大致程序;1933年,美国以流域为对象进行的田纳西河流域规划,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国土规划的良好开端和成功典范;美国学者艾伯克隆比主持编成大伦敦区域规划,成为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国土规划的大胆尝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展开国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许多国家的国土规划已由物质建设规划转向社会文化发展规划,生态最佳化和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成了未来国土规划的新方向。
6、资源评价、指标预测和规划决策是国土规划中的三项基本工作。
7、社会发展指数的具体表现:(1)人口数量(2)人口密度(3)劳动力资源数量(4)人口质量(5)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6)技术进步率
8、国土资源开发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宗教风险、民族风险、舆论风险等);
经济风险(金融风险、亏损风险、市场风险、经济衰退风险、产业结构调整风险、决策风险等);
环境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化学风险、物理风险等)
另外根据承受对象差异,还有:人群风险、设施风险、生态风险等。
9、国土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模式:均衡发展模式;非均衡发展模式;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10、将全国划为七大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长江流域中下游经济区;华南经济区;晋陕蒙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大西部经济区
11、国土开发与整治重点项目的项目评估的内容:技术评价;环境评价;商业评价;组织机构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12、区域调控的具体手段包括:计划(规划),政策,法规,行政管理及技术支持。
二、名词解释
1、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土、领海、领空和专属经济区海域,由自然要素(水、土、气、生物、矿物等)和人文要素(人口、建筑物、工程设施、经济及文化基础等)构成,既是资源,又是环境
2、领海:专指基线向海一面的一定宽度范围内的海域。一般认为是12海里。领空:领陆和领水之上的全部大气空间
专属经济区:是指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
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3、国土资源:广义——全部自然资源、全部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全
部经济资源。
狭义——仅指全部自然资源。
4、国土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
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是国土规划中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和具体化。
6、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
表现。
经济地理区位:指地球上某一事物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创造的人地关系。
7、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之中相互关系的学
说。
8、规模经济:是指资源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获得的经济利
益
内在经济: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扩大规模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经济受益的增加。
外在经济:指整个经济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企业增加了收益。
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幅度大于规模扩大幅度,但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规模收益递增将变成规模收益递减。
9、地域分工: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
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的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
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是地域分工。
10、可持续性: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于支配这一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化学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自然资源对人类福利需求的可承受能力获可承载能力。
1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包括服务)、信息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各国经济依存度日益加
深,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12、资源物理指数:是指反映规划区国土资源的存量或状态。
13、市场参数因子:是指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市场因素来侧路资源状况的指标。
14、投入产出率:是国土开发整治的全部劳动成果(产出物质总价值)同全部劳动消耗(投
入的物化劳动货物活劳动量)之间的比较
15、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活动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16、社会发展指数: 反映地区人口数量、质量及科技教育庄的指标
17、国土资源开发敏感度:是指国土资源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类系统中所引起的反应程度及
其方向(即效应),18、国土资源开发的财富敏感度:是指国土资源开发活动到导致的经济财富增长响应速度和
响应程度。
国土资源开发的环境敏感度:国土资源开发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光、热、噪声必然要弃置或逸向人类生活生存的水、土、空气等自然环境系统,从而引起环境质量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环境敏感度。
19、故障树分析法:就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故障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并对各种引起故
障的原因进行分解。
20、地区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
求下地区资源能长期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下,可持续
供养的人口数量。
21、国土规划编制与实施一体化过程:就是规划有“文”化过程、“图”化过程和“电”化
过程分别转化为“物”化过程,就是规划由“软”变硬、由闷响变为现实的过程。
三、简答
1、国土规划的理念:(1)问题理念(2)市场理念(3)全球化理念(3)全球化理念
思维:(1)动态思维(2)人本主义思维(3)政治思维(4)契约思维(5)
弹性思维
2、我国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
(1)地区发展问题分析及资源综合评价
(2)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开发战略研究
(3)明确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目标及基本方针
(4)合理确定国土资源配置的空间规模和结构
(5)重大国土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项目以及建设活动的空间布局
(6)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3、国土规划的体系按规划详略程度分:
(1)国土总体规划
(2)国土专项规划:是在国土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下,针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
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3)国土详细规划:分两种类型:控制性国土详细规划是地方政府为规范和控制国土利用
行为而编制的规划,它详细规定了各类国土资源的使用范围;开发性国土详
细规划是为了知道某一地区如何开发国土资源而进行的具体规划。
4、市场失灵
(1)概念: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有效配置,当这种条件不
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即为市场失灵。
(2)原因:存在能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4个原因。
政策失效
(1)概念:是指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
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
染等。
(2)原因:决策判断失误;利益集团的影响;决策信息不全;体制不健全等
5、各国国土规划的共同点
(1)规划体系完备,构建并形成了完整的国土规划体系
(2)规划目标主要在于使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更好地、更稳定地向前发展
(3)就业问题、土地利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是国土规划
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4)逐步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5)国土规划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
6、国外国土(区域规划)理念的最新发展趋势
(1)主导思想上强调人文意识
(2)关注重点上强调解决核心问题
(3)资源利用上强调可持续发展
(4)编制方法上注重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5)贯彻落实上强调实施手段的多样化
(6)规划制定和实施中重视公众参与
(7)国土(区域)规划理论推陈出新
7、当前中国国土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工作中贪大求全、计划经济色彩仍较浓而对市场作用重视不够。
(2)宏观战略过多,可操作性较差。
(3)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没有有机结合,存在着互相分离现象。
(4)缺乏从个案研究到普遍规律的提升与推导论证。
(5)国土规划的类型与层次结构不全,整体性较差,没有很好处理国家级国土规划与地方
性国土规划的关系。
(6)对国土规划缺乏统一管理与协调。
(7)国土规划制定后,缺乏有效调控手段来保证实施。
8、公众参与规划是指规划工作组以外的、将来要执行或受规划影响的部门或代表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
公众参与规划的作用
(1)集思广益,使规划决策更科学合理;
(2)保障公平,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3)有利于规划的广泛接受和实施。
加强此项工作的措施办法
(1)提高公众,包括工作人员等全体社会公民的参与意识;
(2)确立公众参与规划的法律地位,并立法保障。
9、国土规划的技术路线
(1)规划准备工作
(2)地区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3)地区发展问题的系统分析与诊断
(4)进行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5)地区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6)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
(7)方案初审
(8)公开征询
(9)规划方案评审报批
(10)国土规划实施及追踪监控与调整
10、特尔菲法原则:一是匿名性;二是反馈性;三是统计特性。
程序:①预测工作小组成立;②意见调查表设计;③聘请专家进行咨询;④意
见整理汇总;⑤预测结果确定。
1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145
回归模型中最基本的就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i=β0+ β1x1i+ β2x2i+ „+ βkxki+εi
(i=1,2,„,n)
12、逻辑斯蒂曲线模型P148
适合预测对象存在增长极限的情况,尤其对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等预测非常合适。
逻辑斯蒂曲线模型方程的一般形式:
y=k/(1+be-at)
13、动态规划求解最短路线P15314、数学期望法P15415、耗竭性资源开发模型P16016、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步骤:(1)定义系统(2)分析因果关系(3)建立系统流图(4)
构造方程式(5)运行模型(6)结果分析
17、国土规划指标的功能:(1)反映功能(2)监测功能(3)比较功能(4)评价功能(5)预测功能(6)计划功能
18、加权指数评价法P230
资源开发潜力
综合指数RI
RI=d1▪R1+„+dn ▪Rn
d1+„+dn=1
RI为国土资源开发综合指数
Di为i种资源的开发潜力权重
n为评价地区内资源的种数
19、国土资源开发的吸引力大小一般和国土资源的富集程度、开发规模、组合结构、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开发的基础设施配套程度、开发的政策环境、开发的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开发的障碍因素、开发区与其周边地区发展的协调程度等等因素密切相关。
20、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有三种:
(1)生态经济模式
(2)精益经济模式(内涵):
(3)循环经济模式
21、经济区构成三要素: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 三者之间关系P32222、国土规划成果的编写:(1)国土规划说明书的编写:总体综合编写;专项及重大项目规划;实施规划的措施与建议等(2)制图
21、区域减灾和防灾体系建设的意义和措施P38022、简述3S在国土规划中的应用
(1)、GIS在国土规划中的应用
用途:位置;条件;模拟;趋势预测(时域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层次:完成日常工作中的各种事务处理--MapInfo、Arc/Info、AutoCAD
MAP、MapGIS等通用GIS软件;
完成委托的具体应用任务;
开发用户所需的GIS应用系统
规划方案的辅助设计
(2)、RS在国土规划中的应用:国土资源大调查与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规划的实施监测
(3)、DSS技术在国土规划中的应用:规划方案布局辅助设计;空间决策支持
四、辨析题|连线题
1、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外延上(范围、数量和种类)——自然资源是无限的;每个国家的国土资源却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内涵上——国土资源概念增加了“主权管辖范围”之内容。
⑴符合国际法规定的范围;
⑵得到国际公认,尤其是邻国认可;
⑶主权关系未定或不明确的资源不能列入国土资源;
⑷流动于多个国家的资源必须依据国际法和国际条约进行规划。
2、国土开发与政治的重点区域主要类型
(1)城市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辽中南)
(2)资源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攀西-六盘水开发区,充藤-两淮能源开发区,晋
陕豫蒙古宁能源基地)
(3)流域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澜沧江水电,有色金属基
地,红水河水电,矿产开发区,乌江干流沿岸)
(4)综合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山东半岛,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地区,哈尔
滨-长春地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地区)
(5)特殊政策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边境经
济合作区,保税区,旅游度假区,扶贫开发区)
五论述题
1、国土规划的国情依据:P47
一、资源国情
(1)资源短缺:人口众多,压力巨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求规划达到,珍惜、合理利用、保护,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模式,节地、节水、节能。
(2)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国土资源数量上地区分布不均;国土资源品质上地区分布
不均;资源组合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
(3)资源利用粗放:A|、水资源:农业用水,灌溉技术、方式落后,失水巨大,利
用率低,工业用水,效率不高,废水重复利用率低,污染较为严重。
B、矿产资源:a、利用率不高b、综合利用水平低c、回收利用率低
C、海洋资源:a、海域、远海开发利用水平低b、海洋资源种类、产业发
展不平衡(如捕捞大于海水养殖)
D、森林资源:a、林地资源面积小,生产力和利用率都低b、森林经营管
理粗放,林分质量不断下降c、人工林面积比重越来越大d、林龄结构比例失调,中幼林比重大
E、非农用地资源:a、城市用地外部扩张大、内部结构乱、产出水平低、低效土地多。b、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c、开发区总体数量多、规划面积大、闲置土地多。d、小城镇用地规模大、密度大、吸纳人口作用不理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e、新上项目在用地上“喜新厌旧”、规模过大、重复建设,土地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浪费。
二、环境国情:风蚀荒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土壤盐渍化问题;工程荒漠化问题;湿
地面积持续萎缩;水资源恶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三、地区发展国情:土地承载量超负荷问题突出;城镇化发展滞后;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
问题;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和布局不合理问题
第三篇:国土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
国土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
在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今年我局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完成上半年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规划编制与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为突出规划龙头作用,在东部新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完善建设控制性详规、协调编制路网、污水处理厂、热源厂、安栾河景观大道修建性详规4大规划为重点,加快东部工业新城建设的规划全覆盖。
1、委托山**特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对东部新城的产业定位、发展模式、功能布局等进行整体策划,为下步项目引进,具体实施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经多次论证修改,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得到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赞同和肯定。
2、委托**市政工程设计院对东关街东延道路的拓宽、起步区内“十字花”道路和连接新老220国道的贯穿线路,目前,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及投资估算已完成。
3、对污水处理厂、热源厂、安栾河景观大道修建性详规,正在协同环保局、经信局、水务局、规划局等部门与相关设计单位对接,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达到规划全覆盖,为后续施工建设打下坚实的依据与基础。
4、委托**市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东部工业新城的区域环评。这项工作既可促进新城开发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为筛选进入项目提供依据,又可以为将来进入的单个项目进行环评提供基础和标准,减少各单项环评的工作内容,缩短工作周期,加快项目尽快施工建设。
5、委托县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小产业孵化园的厂区功能布局方案,为孵化园的尽快立项和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二)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增强项目落地的综合承载能力
1、玫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玫瑰片区作为未来玛钢管件产业集群的承载区,为保证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我们一是进一步调研并完善了供电、供水、供热(蒸汽)、燃气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供水工程已经竣工;35千伏的北辛变电站工程,已协调供电公司展开工作,前期全部行政手续已办理完毕;供热(蒸汽)、燃气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二是根据项目需要,编制了玫瑰片区玛钢南260亩土地整平初步设计方案,并按程序组织了工程招标会,确定中标建设单位。
2、东部工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福胶、元首项目的临电、临水的架设工作,完成了福胶、元首场地平整工作;完成了福胶、鞋城、电磁线项目的现状图勘测、项目用地红线图的测绘工作;完成了横一路清障、推出了施工路影;协同安城完成了L路的硬化工作,正在实施山水路的大修工作;协调安城、供电、国土、规划、发改、环保、水务、供热等相关部门,经多次现场踏勘和沟通,初步拟定东部新城内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热源厂的选址,项目建设架电、供水线路的建设等工作。
(三)积极协调土地报批,做好土地经营准备工作
1、协调为今年批回用地指标的企业及时办理用地手续。去年报批的用地指标今年3月批回。包括铸城钢构66亩,祥成机械12亩,星火燃气具7亩,苏泊电器16亩。截止目前,已挂牌的企业有铸城钢构、亿佳小康太阳能。
2、协调处理鲁西化工、佳龙制衣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经与发改委、国土局、法制局、环保局商议协调,两企业的问题顺利解决,目前相关用地手续即将办理完毕。
3、认真组织企业用地报批工作。上半年已为福胶项目报批土地50亩。目前正在准备鞋城200亩、电磁线100亩、孵化园50亩、热源厂50亩和污水处理厂30亩土地的报批工作。
4、为配合园区产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园区工作安排,组织委托专业机构做好三机床厂的土地及地上附属物的全面评估。
5、对中心片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全面详细了解企业目前占地情况、经济效益、投资强度等,并对文化街两侧土地的权属、利用现状和总体规划等进行了详细了解,为下步土地经营工作做好基础工作。目前,已拟定《工业园区托管区土地封闭运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初步选定位于中心片区共计308亩的7宗土地试行进行土地经营。
(四)认真做好其他基础性工作
1、积极准备材料,向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财政局申请2012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财政困难县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起草撰写了东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报告、资金申请,协调发改委办理了立项批复等工作。
2、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安排,做好园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实施了园区内3家企业的拆墙透绿工作,对黄河特钢西院墙进行了粉刷,对玛钢北路口山体进行了下挖整理,美化了道路两侧的外观环境,提升了园区二期道路、用地外观形象和档次水平。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园区规划的编制,特别是对东部工业新城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离领导的要求和与加快建设东部工业新城的建设步伐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建设局人员状况与提高规划建设工作水平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三是队伍建设特别是我本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协调配合、主动能动性还不够,在工作中过重考虑工作的程序性,开拓创新性的方法、路子、作风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明年工作计划和措施
按照园区工作重点,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配套功能,创新建设管理模式,提升东部工业新城整体形象,下半年国土规划建设局将重点做好以下6项工作:
1、进一步完善东部新城的总体规划,细化修建性详规;
2、协调启动东关街的东延、污水处理厂、热源厂等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
3、启动孵化园的建设工作与玫瑰片区暖气、燃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4、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运营部分土地资源,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周转资金;
5、对相关部门涉及的管网、管线,加大协调力度,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及时处理好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6、催促已取得规划许可的新上项目,尽快完成土地手续的审批,加快项目的开工建设;
为实现上述任务目标,建设局将重点落实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面对建设局人少、业务多的工作现状,我们将重点加强业务、理论等多方面学习,多方提高内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二是明确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对以上工作目标,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梳理,明确工作工作内容、要求和工作期限,把具体工作细化落实到个人。三是创新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借鉴外地先进工作经验,结合我们园区工作实际,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土地经营方面,创新适合我们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四是搞好协调,提升管理水平。建设局作为园区的一部分,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与各部门搞好配合,促进园区工作顺利进展。
第四篇:国土规划重点总结
一.规划基数分类 : 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根据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需要,对土地现状分类进行归并或细分形成的规划用地分类。
二.规划基数分类体系
规划基数分类采用三级分类。其中一级类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3个。二级类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水域、苇地滩涂、未利用土地11个。三级类33个。
三.规划基数分类的特点:
1、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基础上做了大部分的归并和少量的细分;
2、充分考虑了过度期和二调两个土地现状地类的关联性和延续性;
3、与土地用途管制紧密结合;
4、与《规划纲要》中主要控制指标相衔接。
四.规划基数转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在土地现状分类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实用的原则,按照有关方法,依据规划基数分类进行转换,经有关认定程序,确认形成规划基础数据。
五.规划基数转换原则
1、依法核定的原则:规划基数转换,应依法合规、严格核定,确保规划基数的客观准确,以维护规划修编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2、衔接可行的原则:规划基数转换,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变调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遥感影像图,“四查清、四对照”等调查研究成果,与土地现状分类有效衔接,满足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需要。
3、综合平衡的原则:规划基数转换,应遵循行政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不改变的原则,转换前后的土地总面积应保持一致。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面积也保持不变;耕地等地类面积也保持不变。
六.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全国纲要规划目标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规划期内,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
七.基本原则
总方针: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
基本原则:遵循法规,规范调整 :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20%)。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现状基本农田中的优质园地、高产人工草地、精养鱼塘等,可继续作为基本农田实施管护。
八.调入的基本农田
1、新划为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应当为耕地。
2、高等别耕地、集中和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应当优先划为基本农田。
3、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作为“绿心”、“绿带”保留的耕地,以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作为绿色开敞空间保留的耕地可以划为基本农田。
4、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田面坡度大于1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
九.调出的基本农田
1、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
2、因损毁、采矿塌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
3、现状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可以调出。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应当调出。
5、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原则上平原区连片基本农田面积小于10公顷,山丘区集中基本农田面积小于3公顷。
十.基本农田经过调整后非耕地比重应当有所降低;坡耕地或山地的比例应当有所降低。
基本农田集中程度或连片程度应当有所提高。
十一。基本农田集中区,是指基本农田分布集中度相对较高、优质基本农田所占比例相对较大,需重点保护和建设的区域。
基本农田整备区,是指在规划实施期间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
十二。乡级规划的划区任务:落实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
有条件的地区,还需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
十三。基本农田集中区内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应在50%以上;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基本农田所占比例应在75%以上。
十四。下列土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蔬菜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改造或已列入改造规划的中、低产田;农业科研、教学实验田;集中度、连片程度较高的基本农田;相邻城镇间、交通干线间绿色隔离带中的基本农田;为基本农田和生态建设服务的无法剔除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其他农业设施,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土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确定为城镇工矿建设区域的土地,不再划入
基本农田保护区。)
十五。对于规划期间确实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应列入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安排建设的项目清单,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十六。管制规则
(一)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鼓励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可进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的建设。
(二)土地整理复垦资金的60%以上应当优先投入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四)不得破坏、污染基本农田集中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坟、挖沙、采石、取土、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安排城镇村新增非农建设。
(六)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一般耕地在未被建设占用之前,应遵循基本农田管制和建设政策进行管护。
(七)规划期内已安排预留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独立建设项目,以及在布局范围内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占用耕地面积不突破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预留规模的,符合规划,按一般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补偿。
十七。县(市)、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在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属于实施性规划。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核心是对土地利用的统筹安排。
十八。重点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的确定应符合地区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安全需要和行业规划的要求。
十九。拟定土地用途管制分区方案
依据规划目标及上级规划要求,以规划现状基数分类图为底图,划定用途管制分区,编绘分区方案图。用途分区的基本原则:突出主导用途、衔接一致、便于
管制。
二十。编制规划方案不划区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用地,水利设施中的沟渠和水工建筑物用地不划区;江河、湖泊、水库不划区;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未利用地不划区。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内水面,风景旅游用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内的水面应分别划入所在的土地用途分区;
土地用途分区界线应尽可能利用明显的线形地物或河川、山脊等人工、自然地物界线,并兼顾行政管理界限来确定。
二十一。城镇建设用地分区的划分
县级规划应落实市级规划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划定禁止建设边界,形成四个区域。
允许建设区。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的区域。
2)限制建设区。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本级行政辖区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建用地。
3)管制建设区。除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
4)禁止建设区。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
二十二。划区要求
1)允许建设区与用地规模边界
根据建设用地规模增加指标划定。应涵盖规划期内保留的现状建设用地和新增的建设用地,划分为城镇、村庄、工矿等不同类型。
2)限制建设区与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限制建设区在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外,依托允许建设区划定,划分为城镇、村庄、工矿等不同类型。扩展边界应尽量采用主要河流、高速公路、铁路、绿化带、山体等具有明显隔离作用的地物。
3)禁止/管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
城、镇、村、工矿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外的土地划入管制/禁止建设区。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主要河湖的滞泄洪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地区等,划入禁止建设区。
人口50万以上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向外2000米范围、其他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向外1000米范围,原则上应划入管制建设区。
二十三。(市)级图件主比例尺一般为1:5万,乡(镇)级图件主比例尺一般为1:1万。
二十四。基础调查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调查
(3)人口调查
(4)建设用地情况调查
(5)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调查
(6)土地生态保护和建设情况调查
二十五。编制规划大纲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规划期间土地供需形势的总体分析,土地利用的战略方向、规划目标与指标分解、结构与布局优化的重点和措施,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的规划导向,预期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二十六。城、镇、村、工矿用地布局,应按照点轴发展规律,形成中小城市紧凑发展、镇和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的格局。
二十七。规划目标应突出主要任务,符合基本原则。
(1)把保护耕地放在规划利用与管理的首位。
(2)坚持供给制约和需求引导,形成以土地供给指标起主导作用的供地制约机制。
(3)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4)坚持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十八。县(市)、乡(镇)规划编制要加强土地用途和空间管制,按照以下布局次序和原则,合理地规划各类用地的布局: 1)优先布设核心生态体系,保
证生态屏障建设用地;2)协调安排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3)在生态屏障和基本农田的间隔地带,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形成结构合理的城镇和村庄用地布局。4)在生态系统、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之外,尽可能多安排绿色用地。二十九。城乡建设用地图数一致:误差允许范围内,各项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的建设用地指标与图件上相应规划地类面积一致。
城乡建设用地调控指标=依比例尺上图的图上量算面积+不依比例尺上图的面积+未上图面积
三十。新一轮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三十一。可行性论证的内容一般是:组织实施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资金投入的可行性、公众接受程度的可行性。
第五篇:河北省国土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河北省国土规划管理暂行
(1994年11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
1994年12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16号发布施行)
第一条
为科学地制定国土规划,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治理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国土,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及其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总和。
本规定所称的国土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以及规划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条件,按规定程序制定的全省或者省内一定区域的国土开发整治方案。包括国土综合规划和国土专项规划。
第三条
制定和实施国土规划以及从事与国土规划有关的开发、建设和整治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国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遵循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和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关系,实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国土规划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有关国土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负责国土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参与专业(部门)规划的审查论证;监督检查本规定的实施情况。
第六条
省、省辖市(地区)和县(市)必须编制国土规划。跨行政区域的国土规划,根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的要求编制。
第七条
国土综合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国土资源和环境的综合评价;(二)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预测;
(三)国土开发整治的任务和目标;
(四)国土资源开发的规模、布局和步骤;(五)人口控制、劳动力配置和城镇布局;(六)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构、布局;(七)地域分工和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八)国土开发整治重大项目的安排;(九)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
(十)实施国土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八条
国土专项规划的内容,根据国土综合规划的具体要求确定。
第九条
在编制国土规划前,先行编制规划纲要。国土规划应当在规划纲要经计划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并报上一级计划部门审批后,在纲要的基础上编制。
第十条
国土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编制,计划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并按下列规定办理审批、备案手续:
(一)全省和跨省辖市(地区)行政区域的国土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报国务院计划部门备案;
(二)省辖市(地区)和跨县(市)行政区域的国土规划,由省计划部门审查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计划部门备案;
(三)县(市)的国土规划,由省辖市(地区)计划部门审查并经省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后,报省计划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国土规划的期限为15年至20年,并每5年修订一次。
第十二条
因特殊情况需要对国土规划进行调整、变更时,应当由计划部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提出方案,依照本规定办理审批和备案手续。
第十三条
国土规划经批准后,全省和跨省辖市(地区)行政区域的国土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公布;省辖市(地区)和跨县(市)行政区域的国土规划由省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公布;县(市)的国土规划,由县(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十四条
国土规划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计划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行政措施实施。国土规划提出的重大建设项目,依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前期工作,并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分步实施。
第十五条
编制专业(部门)规划,必须以国土规划为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部门参与专业(部门)规划的审查论证工作。专业(部门)规划报批时,必须附有同级计划部门综合平衡的书面意见。
第十六条
实施专业(部门)规划以及从事与国土规划有关的开发、建设和整治活动,必须符合国土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十七条
在国土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由计划部门负责协调,必要时由计划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部门有权检查国土规划的实施情况。被检查者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协助,并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九条
国土规划的工作经费,列入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国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部门予以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