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市科技局机关纪委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2020年市科技局机关纪委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2020年,在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和市科技局党组的领导下,X市科技局机关纪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部署和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的工作部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核心任务,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机关纪委和各支部纪检委员作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进清廉机关和清廉科技建设,为打造“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为加快X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打造创新活力之城提供有力的机关纪检工作保证。
一、助力抓好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擦亮监督探头,压实监督责任。机关纪委保持临战状态,运用战时思维,认真谋划落实监督职责。传达学习市纪委通知要求,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监督专班,进一步明确将落实“两队一网格”要求、党员干部“双报到”、党员干部严守疫情防控纪律、党员干部患者遵守医疗机构秩序等作为监督的重点内容,讲明纪律要求,压实各级责任,群策群力齐抓,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强化警示教育,早提醒早预防。抓好内部监督同时,机关纪委立足本职密切关注抗疫一线,注重发挥警示教育的警醒震慑作用,收集整理抗疫期间发生的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纪律、工作履职尽责不力等典型案例X个,制定下发典型案例通报X份,督促局各级党组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增强大局意识,严守战时纪律,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三是监督检查提醒,督促防控落地。充分运用微信QQ平台、电话抽查、实地查看等方法手段靠前监督,客观全面掌握防控实情并定期向派驻纪检监察组汇报情况,督促系统党员干部切实行动起来。结合党员干部进社区要求,自2月22日起,每周对党员干部进社区情况进行一次汇总摸排,对下沉社区工作不细不实单位及时提醒,督促改正。在派驻纪检监察组指导帮带下,始终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为助力科研攻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等工作提供坚强的作风和纪律保障。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局机关纪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协助机关党委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的日常工作,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积极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推进清廉科技建设。一是制定《X市科技局XXXX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要点》,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清单,强化“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氛围。二是认真做好巡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针对巡察组反馈问题和意见建议,由机关党委负责落实整改的涉及党建、作风建设及廉政风险防控X个方面存在的X个问题,在深入分析原因、查找症结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工作举措。同时,结合主题教育中开展的基层党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结合工作实际,对所属党支部开展全面体检,将“党员失管漏管和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和“党内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作为基层党建突出问题的整治重点,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制定《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作要求,对照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梳理制定权力清单、职责清单,厘清细化权责事项的类别、责任主体,分类制定廉政风险清单及防控措施。经排查,市科技局本级主要廉政风险点XX个,局机关X个内设机构及X个下属单位,共排查出主要廉政风险点XXX个,提升廉政风险防控的针对性。
三、强化教育严肃执纪。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是加强党纪党规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结合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党章、《准则》《条例》,自我检视问题,自我整改提高,不忘初心使命。二是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制定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X》警示教育专题片;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参观警示教育展;邀请市纪委有关负责人给局党员干部上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进一步增强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思想政治道德防线。三是强化日常监督执纪。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结合巡察整改工作,前后对X人次进行批评教育,集体约谈XX人次,谈话诫勉X人,免职X人。
四、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盯牢节庆假日等重要节点,警示提醒,通报党员干部违纪案例,明确相关要求,做到警钟长鸣。二是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出国(境)和财务等管理规定,严禁违规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顶风违纪行为,严防“四风”问题反弹。三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认真做好重要节日、重要节点的警示提醒教育,明确相关要求,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做到警钟长鸣;开展对局属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科技项目立项工作中,专家抽取、现场评审、结果汇总等关键环节开展现场全程监督。全年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监督检查XX次,局属单位履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监督检查X次;核实处理信访投诉X件、协助核实处理信访X件.五、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提高做好机关纪检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一是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纪委、省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深刻领会把纪律挺在前面和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的工作要求,转变工作理念,理清工作思路。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按照《中共X市委办公局关于加强市直单位机关纪委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各党支部设置纪检委员,完善工作网路,畅通工作信息。三是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学习党章、《准则》和《条例》,坚持高标准,守底线,努力把“初心使命”“三严三实”作为纪检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五、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市科技局机关纪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在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的领导下,牢记机关纪委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探索纪检工作方法,积极协助机关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一)强化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全会和省市纪委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的要求,组织开展党员干部的党章党纪党规学习和教育,开展日常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筑牢思想政治道德防线。
(二)加强监督检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局属单位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围绕市科技局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参与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对科技专项评审、立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三)注重自身建设。加强纪检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和参加纪检业务工作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后勤2010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后勤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后勤中心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局机关、处室及兄弟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全体职工团结一心、尽职尽责,坚持服务机关、服务大众的宗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工作作风,按照局整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组织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现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做好食堂工作餐保障及有关接待工作,全年完成工作餐保障85652人次,各类接待427桌次,并为相关单位组织培训等大型活动期间提供快餐500余份。主动想办法、学先进,改进菜肴质量及花式搭配,进一步查漏补缺、规范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及其它安全事故,不断改善就餐环境,使就餐人员能够放心就餐、舒心就餐。
二是会议保障及水电维修工作,全年完成会议保障325场次,后勤保洁、绿化、水电、文印等班组密切配合,保证了每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好局机关大院的水、电、电话、煤气等管线、设施、设备的巡查及维护管理工作。水电班工作人员对水电设施做到勤检查、勤保养,对出现问题的水电设施及时修缮一新,保证了局机关大院的正常供水、供电,做到了维修快而好、供水畅而洁、送电明而亮。
三是做好文印服务工作,文印室职工坚持文明服务、主 动热情接待来客,休息日轮流值班待命,做到有突击任务随叫随到,全年完成两会复函86件,打印、复印文件资料共计近63万张。
四是做好大院卫生保洁工作,保洁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主动提前到岗,在机关人员上班前完成道路及停车场等处的清扫工作,做好办公场所的卫生保洁,保证责任区内无脏物、灰尘,天花板上无蛛网,厕所内设施洁净无异味。
五是做好大院绿化管护工作,后勤中心根据大院实际情况,按照局统一安排,自主管理、维护绿化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绿化班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时间,在不影响机关正常办公的情况下,完成清扫道路、停车场,修剪草坪、绿化带等工作,定期清理山藤、杂树、杂草、枯枝,使机关大院随时保持整齐、清洁。
六是做好大院安全保卫工作,维持好大院内的行车、停车的秩序,坚持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值勤,确保院内车辆停放有序、交通顺畅。夜间巡逻充分利用技防设施,对重点部位、安全薄弱环节重点防范。妥善处置外来人员群体事件,做到不激化矛盾、有理有利有节,维护好正常办公秩序。坚持来客来访登记制度,凭出门证带物品出门,扎扎实实做好建设局第一道窗口的服务工作。
七是做好招待所的管理工作。为给入住的客人提供一个 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客房实行一天一清扫,一周一大扫,确保了招待所的卫生要求和卫生质量。公厕、楼道、会议室、舞厅及健身房的卫生也是坚持每周一次打扫。在做好卫生工作的同时对电气设备、防盗门锁等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八是做好局机关及下属企事业单位的车辆维修工作。实行汽修工作规范化管理,汽修厂电脑安装了汽车维修管理系统软件,定期组织职工经常学习新车型维修知识,共同探讨一些在修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以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并长期订阅一些有关车辆维修的杂志报刊,以供大家学习和查阅,确保又快又好地完成各类汽车维修任务。全年实现产值132万余元,利润约10万元。
另外,后勤中心还完成了协助各部门做好机构调整后办公室调整、配合做好办公楼防水层的维修工作、配合做好建管处南侧篮球场改造、配合做好建管中心办公区出新、协助做好局系统有关物资发放、货物搬运等临时性工作。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炼好带动工作开展的“主心骨”。后勤支部一直把党员骨干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坚持定期开展支部活动,平时各支部成员之间经常就职工思想状态、单位的工作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交换看法,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增强内部团结。各支部委员经常主动与班组 长及其他职工谈心,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中党员骨干冲在前,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把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采,来诠释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现实含义。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科学管理的“向心力”。后勤中心根据不同时期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建设局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使单位管理与时俱进,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能使建设局企业管理思路得到贯彻落实,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自觉高标准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一碗水端平”严格按制度管理、考核,广大后勤职工都能做到工作主动及时,自觉坚持工作标准,尽心尽力做好本职。
3、强化工作责任意识,引导职工争做履职的“有心人”。后勤中心坚持做好对全体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国家有关法规和单位的制度、规定,当党和国家有关系到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决定出台时,也及时搜集资料,组织大家学习相关内容,做到让每一名职工心中有数。通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谈心交流相结合,后勤职工对各自的权利、责任都胸有成竹,对社会形势和后勤工作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更大程度地激发出履行好本职的自觉性和工作热情,有效保证了后勤保障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 今年以来,通过后勤中心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机关大院的后勤保障工作及上级交给的其他各项任务。通过提高标准、翻新菜式、增加水果和粗粮供应等改进了食堂工作餐伙食保障;通过严把进货质量关、精心营造好就餐环境、利用外出学习和自己尝试相结合不断推出新菜,改进了对外接待保障工作。通过进一步规范出入大院人员车辆的管理、加强绿化管护和卫生工作,确保了院内良好的办公秩序。通过强化责任追究和日常考核管理、完善单位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后勤保障工作的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定期巡查、及时协调联系相关单位和人员维修屋面防水、水电设施设备等,确保了大院拥有舒适的办公环境。
后勤工作事务繁杂、涉及面广,虽然通过中心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难免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如院内车辆停放管理不尽人意、绿化管护不够专业、卫生保洁仍有死角、食堂就餐环境有待改善等。下一步后勤中心将继续围绕服务机关、服务大众这一宗旨,发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针对不足制定相应措施,全面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建设后勤服务中心 二0一0年十一月三日 后勤中心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后勤中心将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机关、建设和谐宜兴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建设局的相关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员骨干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争取各方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一、任务目标
加强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确保职工队伍稳定,顺利完成各项后勤保障工作。适时组织相关班组职工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逐步提升后勤服务的专业水准。针对今年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开拓思路、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使后勤中心职工成为一支作风过硬、团结奋进、服务高效、专业一流的保障队伍。
二、工作重点
一是做好工作餐保障和临时接待;二是维持好大院秩序和办公环境;三是各类活动、会议的后勤保障;四是继续抓好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
三、主要措施
一是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增进单位内部团结为出发点,突出党员骨干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教育和管理,强化岗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自觉性,切实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二是加强日常检查和考核,以经济杠杆促进各项工作质 量的进一步提高,认真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充分调配利用有限的资源改善大院工作生活环境。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争取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完美。
三是探索更科学的大院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安保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坚持为机关服务的理念,按相关制度严格管理大院的人员、物资进出,加强保安中队的内部管理,在确保大院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减少与各方面人员不必要的磨擦,维护好局机关的形象。
四是从提高食堂厨师的业务技能和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着手,强化工作餐保障及其他接待的服务质量,改进菜肴花式搭配,结合卫生管理制度,切切实实做好食堂工作,保证每位就餐的工作人员吃得放心、吃得满意。
建设后勤服务中心 二0一0年十一月三日
第三篇:环保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环保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区环保局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全力打造“美丽北仑”。
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在我区召开了全省“四边三化”现场会议,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议;6个县、市区参观了我区电镀行业整治项目;6月27日,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技术核查。截止10月底,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90家,处罚款332.7万元,排污费实际到帐4729.9万元。按国家新标准(aqi),1-10月份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2%,与去年同期相比,优秀天数增加了14天。
一、以生态区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领导高度重视。
区委、区政府重点关注环境保护工作,陈利幸书记专题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抓好长效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年初,区委、区政府专题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华伟区长部署工作任务,听取生态文明建设、四边三化等汇报,多次深入基层现场调研,督促落实生态创建和环境保护工作。王正东副区长主力抓创建工作的落实,带领各相关部门考察先进区调研生态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有力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
全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健全了生态创建工作网络,相继出台了生态区建设工作任务书、创建奖励、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创建过程中,区生态办作具体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对各街道、乡镇、各部门下达了主要工作任务,针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逐项攻克,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并与区内河办、绿网办加强了工作指导和协调,报社、电视等媒体定期跟踪,进展情况每季度实行通报,使奖励考核、督查机制更加到位,协调机制更加顺畅。
(三)创建成效显著。
今年,我区六个街道、一个乡镇申报国家级生态街道、3个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已通过省环保厅审核上报国家环保部,2个社区创建省级绿色社区已上报市环保局,9个单位创建XX市环保模范单位资料已上报,32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资料已上报市环保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美化、环境洁化、绿化等工程建设,力争年底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四边三化工作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完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果典型案例汇编,完善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材料,并上报国家环保部。6月27日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技术核查,在年底将进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考核验收。11月7日顺利完成2013年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二、以综合治理为抓手,有效提升环境质量
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眼,从最迫切的问题着力,以强化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按照“整治一个、提升一个,整治一片、靓化一片”的要求,全面开始涉及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八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工作。
(一)水体环境综合整治。
经过一年的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全区内河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水清、岸绿、流畅、洁净”的现象初步显现,老百姓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极大地提升了实现内河水质“保四争三”目标的信心,全区日污水处理能力达58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含工业污水)接近90%。一是深入开展河道整治。根据区委、区政府对XX区内河水质综合治理的要求,不断深入开展对区域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工作,并积极推进柴桥、大碶等街道最后“50米支管”的接入工作,整治过程中共排查工业企业近150家、餐饮服务单位20家、区内主要医院5家,已有100家工业企业及15家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了雨污分流。同时积极配合区内河办、水利局等部门做好对河道清淤的通水验收工作,完成500多公里河道清淤,清理河岸垃圾近20万吨,河道面貌和行洪排涝能力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全面整治畜禽养殖场。对全区328家畜禽养殖场进行关停或污染治理提升改造,截止目前,计划保留的7个养殖场已全部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改造提升,321个应关停转产养殖场已基本关停或完成搬迁,投入治理资金约5900万元。据初步测算,每年可减少约6万吨左右的畜禽污水排入河道,基本解决了河道水体发黑、发臭现象。
三是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印染行业,召开全区印染行业整治再提升动员部署会,下达具体整治要求。目前,盛丰纺织、武田纺织和侨泰兴纺织三家企业中水设施已建成投运;中新腈纶和宏泰化纤两家化纤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治提升任务。酸洗行业,对66家酸洗行业进行整治。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整治思路,将38家企业关停或淘汰酸洗工艺,28家企业进行整治提升。目前,38家中已有11家企业落实了关停、15家企业已取消酸洗工艺,3家企业已替代酸洗工艺。28家中已有8家完成整改;13家企业已完成50%以上的进度。四是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与相关部门协调,积极做好小浃江饮用水源地调整协调和对接工作,对全区16个农村在用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专项集中检查,结合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源安全情况及时预警,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始终把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作为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环境满意度的重要着力点。制订出台了《XX区十二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通过强化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强化执法,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周边同类县区。通过整治,较去年,我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15.8%、2.3%、2.9%以上,切实提高了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满意率。
一是开展扬尘污染综合防治。今年出台了《XX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落实责任。目前,区住建局公布了扬尘防治举报电话,区交通局要求区内400辆混凝土车加装防漏箱,有效防止车辆滴漏撒。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北仑电厂等6家企业的相关粉尘治理工作。目前,北仑电厂、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台塑集团热电(宁波)有限公司扬尘整治已完成90%,开发区热电已完成方案设计。
二是开展有机废气专项整治。今年完成了21家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整治工作。聘请化工专家对区域内重点化工企业的有机废气整治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问诊把脉,对每家企业整改进度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目前,21家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整治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预计年底前如期完成。
三是开展机动车尾气污理。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XX区逐步限制黄标车及无标车通行工作方案》、《XX区重型车辆排气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和《XX市XX区第一、二阶段实施黄标车及无标车限行的通告》。7月15日开始对黄标车(无标车)实施第一、第二阶段限行工作,启动开展淘汰黄标车工作。通过集中核发和设立常规窗口,目前已经首发、补发汽车环保标志32611张。lng车辆拥有量达468辆,居全省首位;清洁能源公交车已达到272辆,占总运营车辆的40%以上,普及率位居全市首位。
四是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化工行业,化工行业(园区内)污染整治涉及企业共20家。目前按照整治提升相关要求,已推进化工行业(园区内)企业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体系7家,同时35项整治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内容。废塑料行业,废塑料行业整治已全面完成,经过全面整治和部门联动执法,11家整治淘汰的企业中,10家未经环保审批的企业已被依法进行了取缔,余下1家作为重点的整治对象已搬迁至春晓,目前项目已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并正式投产。
(三)土壤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实施“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扎实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整治,以农业用地和污染场地为重点,以土壤污染源头治理为切入点,以土壤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为支撑,大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
一是制定出台《XX区清洁土壤行动方案》及《XX区清洁土壤行动监测计划》,明确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任务。
二是实施关停企业土壤修复试点工程。对区内已关停的浙江善高化学、新碶下三山电镀企业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调查,组织对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开展对应的污染因子土壤监测,组织开展土壤修复工程。
三是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控制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二噁英减排量。督促区内9家二恶英重点排放企业开展委托监测,督促宁波金川铝业公司安装高效除尘设施,提高二恶英去除效率。与市监测中心联络,做好二恶英监督性监测委托及企业联络工作。
三、以工程项目为主导,大力推进污染减排
(一)推进工程减排,确保国家减排责任书落实。
大力督促推进落实国家减排责任书项目。利用综合手段积极推进北仑电厂5台机组脱硝工程,截至11月,国电北仑第三发电、台塑热电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三家企业8台机组均已完成脱硝设施改造,国电北仑第一发电1#机组低氮燃烧器和scr脱硝改造也即将投入运行,届时全区燃煤机组中配备脱硝设施的机组占比将达到60%以上;在确保二氧化硫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对北仑电厂7台机组的烟气脱硫旁路取消工程排定计划,目前已取消4台,根据上半年环保部核定,机组综合脱硫效率均达到90%以上,实际脱硫效率高于95%;进一步规范启停报告及减排考核制度落实,加大对宁钢烧结机脱硫设施的运行监管,全年二氧化硫减排量超过4000吨。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计划投入3个多亿资金进行废水、废气和固废方面的提升整治,其中2.5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和污泥焚烧炉计划于年底前投运、自备锅炉的脱硫脱硝工程正在按进度实施过程中。
(二)加强监督检查,做好监管减排和结构减排推动工作。
为进一步深挖结构减排潜力,结合印染行业整治,积极推动协调维科精华敦煌针织、兴洋浙东毛毯等重点污染企业于7月15日前完成关停。进一步规范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脱硫旁路启停报告及监管工作制度,上半年烧结机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2500吨。台塑热电1#机组scr脱硝工程已于4月20日通过168小时试运,全部三台机组脱硝效率不低于70%。
(三)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
一是启动初始排污权交易。严格准入,从项目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正式启动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超过1吨、氨氮排放量超过0.1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3吨、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2吨以及重污染行业项目全部通过交易取得初始排污权指标;前三季度,符合交易政策的4个项目全部实行“先购总量后获批复”,全区执收的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达1700余万元。
二是核发排污许可证。全面启动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今年计划将全区105家申领a类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发放完毕,明年1月1日起正式执收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并启动排污许可证执法工作。目前,全区电镀行业20余家企业已核定完毕,并进入公示阶段;全区印染行业已基本核定完毕。
(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审核不断提升产业层次,2013年,我区下达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有16家,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有35家,通过验收的有9家,截止到目前,我区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有162家,为节能减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经初步核算,预计我区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削减率分别为1.2%、2.0%、14%和4.3%。
四、以管理创新为突破,持续加大环境安全管理力度
(一)项目把关前期管。
严格把握空间准入、总量准入和项目准入“三位一体”的准入原则,杜绝“两高一资”等不符合环保规范的项目。针对新管理模式,严格入园标准,注重建设项目选址,突出园区产业集聚,培育主导产业链。结合城区改造和现有项目“扩改”,实施“退二进三”,“以新替老,以轻代重”,加快九大产业基地的建设。2013年10底,共初审、审批建设项目环评380件,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环境功能区划、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90个。
(二)重大项目重点管。
不断加强三同时项目监管,对新建和已投入生产的项目坚持做到监督人员、日常监管、督促整改、处罚措施、及时验收“五个到位”,对尚未完成验收需要整改的企业,采用定期短信平台发送提醒与现场回访等手段,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实行跟踪负责制,全程跟踪整改。2013年10底,对296家企业进行了“三同时”跟踪,完成三同时项目验收156家。
(三)敏感企业创新管。
以全国及省市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为平台,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创新执法理念,积极探索建立“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多手段”的“三化一多”环境监管新模式,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持续营造环境监管的高压态势。继续依托环保夜巡队,在我区范围内的敏感异味点和重点企业进行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定点式巡查,及时排查环境隐患问题。据统计,2013年10底,共出动执法人员1402人次,检查各类敏感异味点4008个,发现敏感异味问题151个,处理夜间重要信访投诉123个,检查企业3297家,处理问题企业45家。针对区域内异味、河道污染、废水偷排、污泥倾倒等重大环境问题,做到“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受理投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妥善处置。通过环境信访问题的有效处置,促进监管“后督察、回头看”机制的落实。
五、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环保工作效能
(一)加强监管监测队伍建设。
坚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来提高队伍素质,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拓宽学习渠道。组织监管人员参加市组织的两期业务知识集训营。积极引进专家外援进行辅导,拓展更加专业化、实用性的知识。开展自助式技能大讲堂,课后开展心得讨论,使所学内容得到很好地吸收与巩固。今年来,监管人员开展了8期业务讲堂,监测人员人员开展了13次内部培训,组织了监测站技术人员进行2次专项考试,参加外出培训25次。
(二)加强硬件设施系统建设。
做好空气质量自动站的建设工作,在去年完成招标的基础上,完成了戚家山点位的选点和仪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完成了春晓点位自动站的选点工作并积极推进安装等工作。加强辐射监测工作,在今年上半年辐射仪器到位后,结合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工作,首次开展了区域内45个点位的电磁和电离辐射环境本底值的监测工作。加强应急监测准备应对环境风险,今年重点修订了《XX区环境保护应急监测技术方案》,对我区的危险化学品重新进行了梳理。参加了4次应急事故的监测工作。
(三)强自身,加强倡廉建设。
坚持廉政教育,强调思想品德、人生修养,廉洁自律,做到警钟长鸣。全面强化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组织执法人员以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行为准则为标尺,开展工作作风自查自纠,重点对现场执法行为不规范、风纪风貌不整等行为进行自查,坚决纠正工作中庸、懒、散、慢、拖、瞒的问题,提高服务宗旨意识,强化组织纪律,加大对基层监察人员的廉洁性教育,完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效能建设“六项制度”和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规定和机关干部“正风肃纪”事项规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创生态区难点多。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先进开发区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二经济发展方式需进一步转变。需加大“腾笼换鸟”、“低产地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水平。三全民生态文明素养需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污染减排压力大。尽管我区污染减排成效显著,但由于北仑临港工业区的定位,重化工比例大,且临港大工业处于建设投产期,新增污染排放量大。临港重点工业的产能扩张无疑进一步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根据市下达减排任务和我区经济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区减排余地不大,形势严峻。
3、大气整治需加力。虽然整治大行动等措施一定程度优化了北仑城区空气质量,但由于北仑煤耗大户主要集中在火电、印染、化工行业,再加上码头运输、装卸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扬尘等问题,煤炭扬尘消耗量持续攀升,烟煤型颗粒污染物仍是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扬尘问题仍为群众关注投诉的热点,需进一步加大扬尘治理力度。
4、环境监管需强化。近年来,尽管环保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企业管理者整体环保意识还有待于提高,管理不到位现象频发,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而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尤其是异味问题保持零容忍,信访数量不断上升,群众突出反应的重点信访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彻底解决难度大,需着力建设和完善全天候、全时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十二五”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推进之年。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区为平台,将加强环境保护与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相结合,紧扣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两大核心,着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生态区建设。
切实履行区生态办协调、监督职责,继续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争取在2014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技术核查。确保在2015年之前,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力争到2018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深入推进基层生态创建工作。建成1个市级生态教育示范基地、新增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25个市级生态村、创建省级、市级环保模范(绿色)单位6个。
出台关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北仑的实施方案,制定完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北仑行动计划》。
(二)全面开展大气复合型污染防治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临港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工作,深化做好工业烟粉尘、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有机废气污染整治等工作,推进配套管理制度及政策出台,强化部门联动及考核,切实提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具体包括:
建立机动车排气抽检路面执法队伍,全面开展监测执法,推动冒黑烟车辆治理,鼓励引导黄标车淘汰工作。
(三)实施减排重点工程。
结合火电行业新标准的执行,确保全区燃煤机组在2014年7月1日前完成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改造工作,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提前进行“十二五”全区减排核查和自我核算工作,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十二五”减排冲刺做好充分的工程和技术准备。
(四)深化开展重污染行业整治工作。
对照时间节点抓实做好造纸、印染等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工作,确保省、市、区三级任务圆满完成。
(五)全面开展排污许可证发放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
完成全区所有企业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主要是b类排污许可证);完成40余家市控以上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对全区领取a类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收取排污权有偿使用费,进一步规范新项目总量评估办法和初始排污权交易程序,倒逼企业主动治污。
(六)加强信访处理,打响环保监管夜巡品牌。
在目前夜间巡逻队的基础上,开展全天候24×7不间断巡查工作,全面打响“环保110夜巡队”品牌。实行环保投诉即时响应和处理机制,环保投诉中心城区在半小时内到场,及时处置各类环境问题。
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及村委建立健全环境信访联动协调机制,继续保持与公安、法院的高效联动工作态势,逐步增强环境监察综合调处能力。
(七)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水平。
以环保110夜巡队和危化中队为骨干,以乡镇环保员为补充,构建全方位监管网络,对宁钢、台化等重点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完善污染源环境安全隐患动态档案、应急专家和应急监测数据库,开展应急拉练,有效提升协同作战综合应急能力。
(八)提高服务水平抓好审批工作。
根据上级对项目审批的总体要求,通过减少、规范、宽进简批、联审联办达到便捷高效的审批目标。通过服务好、速度快、要求严、素质强四个方面努力抓好项目审批工作。
(九)提升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
通过拟定危险化学品源调查方案,完善应急监测方案及制定建立相应的方法,继续开发区域针对性的应急分析手段。开展定期应急监测培训和不定期的应急拉练提升应急实战水平。
做好监测监控中心实验室的装修和验收工作;以数字环保建设为契机,做好监测站各类监测结果的信息化工作,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和自动传输。
(十)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不断拓展环境信息公开内容加快环境信息公开。
1、组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合理运用各类媒体及时跟踪报道我区生态创建、环境治理的工作成效,充分展示我区上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战略的坚定信念和具体行动。
2、空气质量对外实时报道。包括:报纸日报、屏幕实时报道、网络实时公布。
3、通过网络问政、专题讲座、专刊报道推进生态文明、环境监管及空气质量等知识的普及活动。
4、建设完成XX区生态文明教育馆,展示北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传播生态文明知识。
第四篇:质监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质监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XX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市局党委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大战略”工作主线,以“互学互比”、“两提两争”活动为契机,以“十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推进“赶超发展、激情跨越”,质监各项工作又取得了新业绩。现将我局2013工作及2014年思路汇报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
(一)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工作
强化质量强县宣传活动成果。继续加大质量强县宣传力度。联合发改、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质量月”、“质量安全进校园”等活动,共分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市民参与质量知识有奖问答1000多人次,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滚动宣传20多次,全面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来重视质量、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发挥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功能。对2012首次荣获“各级政府质量奖”、“各级名牌产品”等奖项的先进企业和单位等奖项的先进企业和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奖励奖,励资金共计491万元。组织发动我县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质量奖评选,至今全县有省政府质量奖企业1家、市长质量奖企业2家、县长质量奖企业6家。质量管理政策推动作用明显。推出了《XX县创建省级质量强县示XX县实施方案》、《XX县县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在全市率先将县长提名奖列为表彰范围,进一步完善了我县质量强县创建体系。帮助指导奥康鞋业获得省先进质量管理孵化基地,凯奇集团、红蜻蜓鞋业获得首批省级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我局推荐上报的“qc小组在胸衬制作特殊工艺研发中的应用”项目获得省质量管理创新项目。今年共推荐申报浙江名牌产品26个、XX市名牌产品15个。全县累计获得中国名牌企业1家、浙江名牌企业28家、温州名牌企业49家。
(二)保护地方优势产业业绩突出
今年5月31日,今年5月31日,温州晚报新视点栏目刊登的题为《不合格玩具何时才能远离孩子》一文,使我县教玩具这一特色产业深陷舆论漩涡,如果处置不当,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局第一时间召开桥下教玩具产业座谈会,商讨处置方案,出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另一方面,积极主动的发布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做好与地方媒体沟通协调,客观应对。同时,召开桥下镇教玩具产业专项整治动员大会,牵头组织工商、桥下镇政府等部门成立专项整治小组,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建立了主体承诺、长效监管机制,取得显著整治的成果。得到温州晚报、温州电视台等5家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导和好评。我局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挽回了我县重点支柱产业的社会形象,也提升质监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三)永嘉阀门获批筹建“全国泵阀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开展永嘉阀门“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是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要求,是推进名牌建设的一种手段,也是振兴永嘉阀门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重要机遇。为尽快获得“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资格,我局积极推动县委县政府开展创建工作。并联合永嘉工业园区管委会、XX县泵阀行业协会等在宣传鼓励、政策支持、牵头组织、沟通协调等各方面强化永嘉阀门产业聚集区申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工作。5月15日,郑焕东副县长率队参加总局“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文审论证会,并顺利通过文审论证。8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同意XX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筹建“全国泵阀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是浙江省获准筹建的4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之一,也是XX市唯一一个。
(四)全力推进国家阀门质检中心建设
目前中心已完成总投资6333万元,其中今年投资200万元,提升关键仪器设备检测水平。9月份无损实验室顺利通过竣工验收,70个大项204个标准通过了国家“三合一”认证。国家阀门中心申报的《阀门抗扭、弯安全性能综合试验装置》已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已通过审核。另外,中心多个项目被列为总局、省局重大科研项目,2011年省局科研项目《阀门低温试验装置》已完成验收。目前,中心按照去年省局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并于2013年11月29日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最后验收。另外,经过我局积极运作,国家阀门质检中心与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温州研究生分院三家机构整合建设成立温州流程装备科学研究院方案取得实质性进展,具体方案已经由县政府已正式发文向市政府请示。将充分借助兰州大学科研人才储备专业技术水平优势,提升中心技术水平。县政府已原则同意县质监局围墙北面(约10亩)、围墙东面(约5亩,其中3亩已立项)分别作为中心整合建设的二期、三期建设用地。
(五)进一步实施标准化战略
积极帮助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联盟标准、地方标准规范制修订及其他标准化服务。今年稻鱼共生国家级标准化农业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个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省级项目通过评估验收,1个市级项目获得良好项目,另外还有2个项目已列入2013年市级农业标准化项目计划。我县企业为主制修订的《无动力类游乐设施秋千》、《波纹管密封钢制闸阀》国家标准已经发布实施,南方阀门参与起草的《电站阀门》标准已顺利通过全国锅容标委会专家审查,使超临界阀门有了产品标准。修订后的钢制闸阀等4个阀门联盟标准已批准发布,作为永嘉阀门质量提升的技术依据。我局主导的《制定实施大型充气玩具(淘气堡)企业联盟标准》省级工业标准化项目,已由市局推荐上报省局。
(六)有效保障“三个安全”
紧紧围绕“三个安全”,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质量安全大稽查监管模式,同时加大执法打击力度,重点抓好对食品、特种设备以及涉及人身财产健康安全类产品的监管,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13年,累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3862人次,检查企业(商店)1647家,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总标值76.47万元,查处违法案件60件,共受理、解决关于食品、油品、家用电器等产品质量申诉案22件,质量申诉案件解决率达100%,一年来没有发现违法违纪的现象,没有出现复议撤消、变更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二、明年工作思路
2013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推进质量强县战略,确保三个安全、强化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一)深入推进省级质量强县示XX县建设。充分发挥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作用,按照《XX县创建省级质量强县示XX县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推进省级质量强县示XX县创建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全国泵阀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筹建工作,进一步促进永嘉泵阀产业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品牌、标准化示战略范,引导更多企业积极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争创省级质量强县示XX县。
(二)全力确保三个安全持续稳定。加大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区域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日常安全监察,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完善特种设备应急机制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严格落实生产许可、监督检查、监督抽查、风险监测、执法查处等五位一体监管措施为手段,以切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为载体,掌握行业动态,强化区域监管,完善县级定检计划,加大培训宣传和违法惩罚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不断强化技术机构能力建设
继续推进国家阀门质检中心与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温州研究生分院三家机构整合建设,成立温州流程装备科学研究院;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人才引进,继续加强国家中心软硬件建设,加快二期扩建工程。积极筹建浙江省教玩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争取筹建资格。加快县食品和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的能力建设,落实180万的硬件投资计划,全面开展食品和农产品检测工作。
(四)继续深化五型机关创建
以“两提两争”、“互学互比“活动为基础,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新一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以开展“机关道德讲堂”和“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继续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和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六五”普法和“法治质监”系列学法活动,提升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
第五篇: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科技局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XX区科技局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科技工作目标,全面深化创新驱动战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拓展科技合作交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全区科技综合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推动了我区科技、经济工作相互融合,为建设两富现代化田园新秀洲提供创新支撑。
一、优化科技环境,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一是科技政策不断健全。新修订了《XX市XX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XX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细则》,完善了《XX市XX区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XX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意见》,同时《XX区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区农业和社会发展项目评审办法》等政策文件也正在研究制定中。着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首次设立区级重点工业类项目,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扶持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施财政激励政策,预计今年共下拨区级科技项目补助资金750万元,用于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二是做好三大科技考核。踏实做好科技工作,积极与上级考核部门沟通,及时汇报考核情况,同时,精心准备申报材料,顺利完成两年一次大考——即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区)考核,成功通过并被评为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联合区多个部门,牵头完成省市对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相关工作;稳步开展镇、街道、秀洲新区工业园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增强主体科技服务意识和水平。三是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今年以来,以平安大走访活动和“百局千人万企”专题调研活动、“四百”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科技政策专题培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培训和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展览活动等,走访企业100多家,实实在在的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科技问题。四是加大科技信息宣传。进一步改进科技信息工作考核要求及计分办法,完善信息工作考核机制。今年以来,上报信息中有14篇被市科技局录用,15篇被区委办、区政府办录用,编辑科技简报8期。通过积极宣传,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推动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一是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参与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全力协助光伏高新园区申报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打造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目前浙江省首个农村集聚住宅小区的屋顶光伏太阳能项目已正式启动建设,年底即可并网发电。二是提升企业研发平台。雅莹服装成功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生辉照明、国电通嘉兴分公司、嘉科电子等三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013年,7家企业成功认定为省企业研发中心,10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市级研发中心。在农业科技领域,今年成功申报农业研发中心2家。秀洲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农业科技孵化中心的建设正全面推进,美之奥孵化大楼已破土动工。三是培育科技型企业。推荐嘉民塑胶等3家企业申报省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美盾防护、世源科技2家企业成功获得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美盾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浙江赛区三等奖,并获得参与全国总决赛资格),信元模具、福莱特玻璃2家企业成功通过本轮国家高企复审。新推荐申报的2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也已审批通过。四是争取项目和资金。今年以来,组织企业成功申报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推荐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5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1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已立2项),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专项2项、省级重大专项10项。推荐申报省级新产品试制项目105项(已立项61项),市级项目105项(立项29项)。2013年,已争取市级以上项目资金支持4700多万元,其中省部级资金支持3900多万元。这些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的争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三、强化专利管理,促进企业科研水平
一是统筹做好专利申请工作。根据《2013年全区专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认真分析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指标情况,结合各地专利申请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专利申请工作呈现良好态势。2013年,我区专利申请量累计1874件,其中发明专利254件,同比分别增长29.4%和55.8%;专利授权量累计1508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同比分别增长47.4%和8.9%。其中专利授权同比增长量在全市排名第三,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量在全市排名第二。其他指标在全市排名同比去年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二是积极参与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区域知识产权创建与示范工作实施意见》,以及《XX区创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工作方案》,联合区财政局制定《XX区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专利专项资金的管理,促进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的建设。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服务活动,召开专利质押需求座谈会,制定部署2013年全区专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全面开展XX区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行动,组织企业参加201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培训活动,落实相关人员参加2013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安排专人参加专利执法行政上岗培训班培训,邀请专家对相关企业进行贯标工作专项培训,开展专利保险工作专项培训,召开2013年专利工作会议,组织企业安排专人参加涉外发明专利业务研讨会等活动,推进企业专利工作稳步发展。四是营造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调研,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加大专利保险的宣传力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发动企业积极开展专利保险工作。落实专利政策,做好2012年授权专利的资助申请受理工作。组织推荐3家企业申报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企业申报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并已获通过,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浙江奥华电气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实验试点合格单位。
四、创新合作方式,提升科技产业化水平
一是创新合作形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以长三角纳米产业科技发展研究院的产学研用合作为契机,探索由产业公司、研究院、科研团队三方参与共建产业公司,推行“一项目一公司”的运作模式,做到“责任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产、学、研结合更紧密,最终达到多方共赢。推进纳米技术与纺织产业对接,提升传统产业科技水平。二是落实网上技术市场相关工作,助推产权交易。截至目前,我区各类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市网上技术市场信息汇总统计中名列前茅,其中技术难题上报数在全市排名列第2位,拟提供资金额列第2位,技术合同签约数列第1位,合同金额列第2位,上网企业数列第3位。三是深入开展科技对接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科研团队、技术专家的互动交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今年已开展专题对接40场,邀请400多名专家教授来访交流,其中有数十名院士来秀洲考察交流,组织1100多家次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对接,解决技术难题130多项,签约项目75项。四是全面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重点协助企业做好与大院名校科技合作、高端创新人才引进、科技金融服务等工作。五是做好科技奖励和科技中介培育工作。推荐新大陆机电等6家企业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其中《高强度双向玻璃纤维引拔槽楔》获得三等奖;推荐生辉照明等15家企业申报市科技进步奖,其中4家单位获奖。新申报2家省级重点科技中介(其中1家申报成功)、3家市级重点科技中介(其中2家成功获得市级认定)。组织企业申报2013年省共建大院名校创新载体并成功获批。六是培育各类科技人才。组织纳米研究院1名专家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项目,目前已入围次轮评审。同时组织该院3位博士申报2013年省“千人计划”项目,现正处评审阶段。成功申报2013年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做实科技特派员工作,2013年派遣入企科技特派员9人,其中1人为派驻行业,科技特派员项目合计15项。
五、加强民生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加强科技统计分析和绩效考评,推动科技进步。联合区统计局做好科技季报统计,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季报、年报统计。配合上级部门认真完成2012年国家级科技项目执行情况统计、2012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科技企业孵化器情况统计、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情况、国家特色新能源基地季报、年报统计及“浙商回归”、“沪杭同城”相关数据的统计等工作。二是科技惠农,注重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深入推进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做好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合同书签订工作,落实2013年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13年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47项,其中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均已立项;申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其中1项已立项;申报市级农业科技及科技特派员项目26项,其中8项已立项,申报区级农业立项14项。三是依靠科技,防灾减灾。开展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活动,成立XX区首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学校,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地震应急管理培训活动。根据省、市地震局《关于创建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的通知》精神,创新开展我区防震减灾示范镇的创建工作。
六、坚持阳光科技,提升科技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认真组织传达学习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以及区纪委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全局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斗争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局《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签定2013年《XX区科学技术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打造阳光科技,制定局《关于进一步深化“阳光科技”建设的实施方案》。采用公推直选的选举方式,顺利完成了党支部换届选举。三是主动接受监督。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规范经济决策机制,局重要事项都由班子成员集体讨论通过,并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014年,区科技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中共XX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为指引,开展“五个重点、五个提升”活动,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学谋划,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力争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拥有量达到2.9件/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亿以上,为科技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一、以制度完善和宣传为重点,提升创业创新环境
一是继续坚持制度创新。加强科技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科技政策法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在2013年实施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区级重点工业类项目申报和评审细则。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共同探索细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操作方案,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配套政策意见。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编制,提高科发资金预算水平和使用效率。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加强政策宣传,以“走村入企”、“百局千人万企”活动为载体,以规上企业为主攻对象,以专题培训为重要方式,广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加大创新投入。
二、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载体能级水平
一是提升科技大平台能级。围绕打造中国光伏科技城的目标以及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综合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配合区光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整合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助推嘉兴光伏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进一步细化光伏园区科技目标,集中优势资源扶持园区光伏产业发展,协助园区引育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力争2014年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二是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国家级孵化器上海交大科技园(嘉兴)进一步扩容,完善内部功能建设,提升科技孵化专业水平,积极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新培育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三是助推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亿元以上企业区级研发中心全覆盖工程,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指导已认定区级研发中心企业升格市级、省级研发中心,力争培育省级研发中心8家,市级研发中心10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点辅导,争创省级企业研究院。联合区经商局等有关部门,加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指导。稳步开展科技企业专项培育工作,指导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家重点扶持高新企业。力争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
三、以项目实施为重点,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一抓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广泛发动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大辅导力度,协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继续完善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机制,围绕高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做好规划布局,充分发挥财政直补、税收减免等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二抓现代农业科技项目。以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依托,以现代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集中进行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强化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以培育农业研发中心为重要载体,提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秀洲农业科技品牌,促进我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三抓知识产权及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继续以实施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强化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争取2014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发明专利量达到220件,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区级专利示范企业10家,专利产业化项目突破3个。四抓民生科技项目。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和政策落实,拓展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科技工作。
四、以科技合作为重点,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
一是继续探索产学研用的合作新模式。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联合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加快建设长三角(嘉兴)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协助纳米研究院与嘉兴本地企业开展“一项目一企业”的科技合作,形成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二是加深与科技中介的合作,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积极吸引先进科技中介机构到秀洲建立分支机构和分中心,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成果转化、技术评估、产品检测和知识产权代理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围绕我区重点发展产业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以网上技术市场为重要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快产业合作步伐。争取2014年新增上网注册企业80家,新增技术需求80项,拟提供资金3000万元,新增技术合同20项,合同技术转让金额6000万元。三是引导企业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开展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对接活动,引进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到秀洲进行投资,引导企业以技术(知识)产权为质押进行贷款融资,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四是优化人才合作模式,强化创新团队培育。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工作联系,就人才资源的配置、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合作,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用才机制。继续推进入企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入企科技特派员管理机制,拓展人才合作交流领域;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鼓励高层次人才通过项目地实施带动产业发展。五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科技接轨上海。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落实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接轨沪杭合作各项工作,加强与上海的科技合作交流和科技资源共享。
五、以科技管理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一是深化党风廉政工作。按照区纪委的总体要求,抓好党风廉政各项工作。组织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做好各项学习内容的落实。严格把控局管理经费列支,使局三公经费经得起晒、经得起查,全力打造高效廉洁的科技管理服务团队。二是继续开展“阳光科技”。在科技项目立项、验收等环节公开操作,严格按照科发资金管理办法,做到重大科技项目统一上会,由区科发资金管理领导小组集体商议决策,并邀请纪委、审计和人大等部门参与监督。三是推进“学习型部门”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全局范围的业务知识集中学习,提升全员的业务能力,为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四是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素质。加强对各镇、街道及秀洲新区、工业园区科技分管领导和科技助理员的业务培训,加强科技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科技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于我区的科技发展事业。